测量第0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合集下载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填空1、距离测量常用方法有()、()、()。

2、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这两点沿()在()上投影点间的弧长。

3、()的两点间连线的长度称为两点间的倾斜距离。

4、钢尺分为()和()。

5、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

6、AB往测边长为217.98m,返测边长为217.79m,则其相对误差为()。

7、以一般方法进行钢尺量距,量距精度一般达到()。

8、视距测量的量距精度一般为(),精密视距测量的量距精度可达到()。

9、电磁波测距仪分为()和(),后者又常分为()和()。

10、在相位式测距仪测距中,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提高精度的矛盾,采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以()保证精度,以()保证测程。

11、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1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16°44′47″,则BA的坐标方位角为()。

13、罗盘仪主要由()、()、()组成。

14、罗盘仪的磁针()端装有铜箍以克服(),使磁针转动时保持()。

15、全站仪由()、()、()组成。

16、方位角间计算二、名词解释1、直线定线2、视距测量3、相位式测距的基本原理4、直线定向5、子午线收敛角6、磁偏角三、简答1、简述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的过程。

四、计算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A、B两点间的高差和平距。

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B点立尺,量取仪器高为1.55m,望远镜中丝瞄准尺上读数为1.35m,仅用一个盘左位置,测得视距间隔n =1.674,竖盘读数为88°50′。

已知A点高程是600.01m,计算AB两点间平距及B 点高程。

(望远镜视线向上倾斜时,读数增加)。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测量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建筑测量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建筑测量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目的是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钢尺按零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直线定线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定线两种方法。

4.距离丈量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来衡量丈量精度。

5.对于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钢尺量距的误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产生的误差。

7.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中的视距丝(上、下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8.在直线定向中,通常可采用的标准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测量工作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直线方向。

10.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

11.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推算方位角时应注意:首先应注意左角、右角不能搞错,再有如果算出的方位角大于360°,则应减去_______;如果α后+180°<β右,则应先加上________再减去β右。

13.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14.对线段AB进行往返丈量,两次结果分别是149.975m和150.025m。

则AB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后尺手所持的工具是()。

A.钢尺末端B.钢尺的零端C.测钎D.标杆2.用精密方法丈量距离时,定线应用()。

测量试题4(及答案)

测量试题4(及答案)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A、1/1267B、1/1200C、1/1300D、1/11672.地面上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间相差()度。

A、180°B、360°C、270°D、90°3、精密量距时,进行桩顶间高差测量是为()而进行的测量工作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垂直改正4、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5.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0°--90°.B.0°--180°.C.0°--360°6.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7.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米.B.分米.C.厘米.8.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h=1/2Kl·sin2α+i-v.B.h=1/2Kl·sin2α.C.h=KL·sinα.9.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D=nl+q.B.D=kl.C.D=nl.10.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钢尺.B.皮尺.C.百米绳.11、视距测量一般仅用于()测量中A.测图的碎部B.测图的水平控制C.高程控制D.求两点的水平距离二、判断题1.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2.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 4.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时,要求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1/3000 ()5.钢尺中,零点位置在端点的为刻度尺()三、填空题1.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距离丈量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整理)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整理)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向1、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476.4m ,返测为476.3m ;CD往测为126.33m ,返测为126.3m ,则AB 比CD 丈量精度要高。

2、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303°20′1、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也可以用( C )的象限角表示。

A N45°EB N45°WC S45°WD S45°E2、 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1d =136.46m ±0.015m ,2d =960.76m ±0.025m ,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C )。

A 1d 精度高 B 精度相同C 2d 精度高D 无法比较5.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往测为198.576米,返测为198.534米,则该段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 A .1/4600 B.1/4700 C.1/4800D.1/50005.丈量两条直线,AB 的相对误差为1/3100,CD 的相对误差为1/2400,则AB 的丈量精度比CD 的丈量精度________。

6.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________。

9.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564米,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米。

2.坐标方位角1.在用钢尺量距时,通常用标杆来标定直线的位置,该项工作称为 ___________ 。

3.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往测为162.73 米,返测为162.78米,则其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

1.简述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

14.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476.390米,返测为476.300米;CD 往测为126.390米,返测为126.300米,则AB 比CD 丈量精度______________。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答案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练习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A)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3、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4、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B)。

A.64.748mB.64.812mC.64.821mD.64.784m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B)。

A.25.09mB.24.94mC.25.00mD.25.06m6、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A)。

A.标准方向线B.东西方向线C.水平线D.基准线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

A.0°~270°B.-90°~90°C.0°~360°D.-180°~180°8、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B.276°C.6°D.174°α=35°23′,测得左夹角∠ABC=89°1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α=(A)。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CBA.124°57′B.304°57′C.-54°11′D.305°49′计算题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建筑工程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思考题与习题答案目录1.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m,返测为126.67m,另一段往测为357.38m,返测为357.23m,问这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 (1)2.将一根30m的钢尺与标准钢尺比较,发现此钢尺比标准钢尺长14mm,已知标准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32m+1.25×10−5×30×(t-20ºC)m,钢尺比较时的温度为11ºC,求此钢尺的尺寸方程式。

(1)3.用尺长方程式lt=30m+0.0028m+1.25×10−5×30×(t-20ºC)m的钢尺沿平坦地面丈量直线AB时,用了4个整尺段和1个不足尺段的余长,余长值为8.362m,丈量时的温度为16.5ºC,求AB的实际长度。

(2)4. 用尺长方程式lt=30m+0.0018m+1.25×10−5×30×(t-20ºC)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往返丈量AB边的长度,丈量时用100N的标准拉力,往测为234.943m,平均温度为27.4ºC,返测为234.932m,平均温度为27.9ºC,测得AB两点间高差为2.54m,试求AB边的水平距离。

(2)5.影响钢尺量距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量距精度? (3)6.试述普通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其主要优点有哪些? (3)7.普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其中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4)8.进行普通视距测量时,上、下丝在标尺上读数的尺间隔l=0.65m,竖直角α=15º,试求站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

(4)9.用相位式测距仪测距时,为什么测出调制光的相位移即可求得测线长度? (5)10.短程相位式测距仪使用两个频率,今测得一段距离为718.97m,此时粗测尺和精测尺的读数各为多少? (5)11.如图,已知α12=49º20′,求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第4部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4部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习题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判断题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238°36′24″。

该表述 (错)2、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该表述 (对)3、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该表述 (对)4、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170.919m。

该表述 (错)5、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1/2500。

该表述 (错)6、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该表述 (错)7、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α=180°-R。

(错)8、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AB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

(对)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301°23′36″。

(对)10、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上两端点之间定出若干个点,这些点都必须在两端点连线所决定的的垂直面内。

(对)11、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对)12、在钢尺量距中,钢尺的量距误差与所量距离的长短无关。

(错)13、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错)14、在钢尺量距中,定线不准使所丈量的结果偏大。

(对)15、若某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且丈量时的温度与检定时一致,则使用此尺所量得的距离比应有距离偏大,故尺长改正数为负值。

(对)16、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表达式中的固定误差就是该仪器的加常数。

(对)17、直线的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表示,也可以用象限角表示。

(对)18、AB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45°,则BA直线的方位角为325°。

(错)19、EF边的磁方位角为75°15′,坐标方位角为76°00′,则其磁偏角为-45′。

测量试题4(及答案)

测量试题4(及答案)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A、1/1267B、1/1200C、1/1300D、1/11672.地面上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之间相差()度。

A、180°B、360°C、270°D、90°3、精密量距时,进行桩顶间高差测量是为()而进行的测量工作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垂直改正4、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5.象限角的角值范围是( ).A.0°--90°.B.0°--180°.C.0°--360°6.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水平角度。

7.距离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米.B.分米.C.厘米.8.视线倾斜时计算高差的公式是( ).A. h=1/2Kl·sin2α+i-v.B.h=1/2Kl·sin2α.C.h=KL·sinα.9.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D=nl+q.B.D=kl.C.D=nl.10.下列丈量工具中哪一种精度最高( ).A.钢尺.B.皮尺.C.百米绳.11、视距测量一般仅用于()测量中A.测图的碎部B.测图的水平控制C.高程控制D.求两点的水平距离二、判断题1.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2.视线倾斜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Kl (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 4.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时,要求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1/3000 ()5.钢尺中,零点位置在端点的为刻度尺()三、填空题1.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距离丈量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题目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填空题

题目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填空题

题目
一、填空题 4. 当用视距测量方法进行倾斜距离测量时需要读取上 下丝读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直线定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进行视线倾斜的视距测量时,除了需要读取上下丝
6. 进行视线倾斜的视距测量时,除了需要读取上下丝 垂直角 读数以外,还要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一、填空题
7. 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方位角α和象限
角A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是通过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A.186º 01´00"
C.173º 59´00"
B.6º 01´00“
D.353º 59´00"
A 120º 30´ 200º 31´ 1 2
B
答案
二、选择题 13. 支导线及其转折角如图,已知坐标方位角 ,则 (B )
A.186º 01´00"
C.173º 59´00"
B.6º 01´00“
A 290°
B 110°
C 北西20°
D 北西70°
题目
二、选择题 12. 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转折角
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A.75 30'30' ' B. 15o30'30' '
A 100°30 B 130°30

D. 25 29'30' '

测量与习题2013

测量与习题2013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作业习题一、填空:1.要测绘测区的地形图,其原则是在工作性质上先、后;在工作布局上是先;测量精度上是。

2.比例尺的种类有比例尺和比例尺。

3.地面上的点位可由、来表示。

4.水准面有个。

5.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称为。

6.地面上的点到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

7.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做。

8.地面点的高程可分为高程和高程。

9.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有、和。

二、选择题:1.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公理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25B、10C、15D、202.大地水准面有()个 A、1 B无数 C、2 D、53.在小范围进行测量工作时,可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A.平面直角坐标 B、地理坐标 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D、其它坐标4.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表示的。

A.坐标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和高程 D、距离和坐标5.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个比例尺最大()A、1:1000B、1:500C、1:2000D、1:5000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习题一、填空:1.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

2.在水准测量中,将水准仪安置在地面上两点的中点处,可以消除轴和轴不平行的误差,消减和的影响。

3.水准测量测站校核的方法有法和法。

4.地面点高程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

5.Ds3型水准仪的组成主要包括、和三部分。

6.旋转螺旋可以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旋转螺旋可以使水准仪的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7.水准仪的几何轴线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轴与轴平行。

8.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H A=100m,后视读数为0.983, 前视读数为1.149,则A、B两点的高差为 m,H B= m。

9.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作用的点为点。

10.在普通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允许值的计算公式有两个,即:、。

10.水准尺的零点误差,使测站数为数时即可以消除。

第4部分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习题

第4部分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习题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判断题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238°36′24″。

该表述(错)2、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该表述(对)3、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

该表述(对)4、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170.919m。

该表述(错)5、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1/2500。

该表述(错)6、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

该表述(错)7、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α=180°-R。

(错)8、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AB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

(对)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301°23′36″。

(对)10、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上两端点之间定出若干个点,这些点都必须在两端点连线所决定的的垂直面内。

(对)11、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对)12、在钢尺量距中,钢尺的量距误差与所量距离的长短无关。

(错)13、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错)14、在钢尺量距中,定线不准使所丈量的结果偏大。

(对)15、若某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且丈量时的温度与检定时一致,则使用此尺所量得的距离比应有距离偏大,故尺长改正数为负值。

(对)16、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表达式中的固定误差就是该仪器的加常数。

(对)17、直线的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表示,也可以用象限角表示。

(对)18、AB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45°,则BA直线的方位角为325°。

(错)19、EF边的磁方位角为75°15′,坐标方位角为76°00′,则其磁偏角为-45′。

04《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04《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式中: △Lf、△Lδ分别为水平和倾斜量距时的垂曲改正数;q 为每米钢尺重量;l 为钢尺长度;p
为量距时施加的拉力,δ为所量边的倾角。 为适应拖地和悬空两种量距方式,检定钢尺时可用拖地和悬空两种方式分别求出尺长方程式。
悬空丈量时可不加垂曲改正,拉力影响垂曲,量距时注意施加标准拉力。 (6)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有积累作用,距离长,误差大。定期检定钢尺非常必要。 (7)丈量误差 丈量误差包括读数凑整误差、钢尺端点对准误差、插测钎造成的误差等均属偶然误差,大小、
符号均遵循统计规律,通过作业方法可抵消一部分,但仍有残留。量距时应尽力减少丈量误差的影 响。
3.什么是水平距离?为什么测量距离的最后结果都要化为水平距离?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水平距离。 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需要获得三个基本量: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对应得三项基本外业工 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其中的距离测量是指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数Δl。可采用如下方法对钢尺进行检定:已知地面两点的实际长度为 l,用待检定的钢尺对两点的距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泡的居中。
第三节 红外光电测距
一、测距仪的分类 1、按载波和光源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按照测程分类 1、短程光电测距仪 测程<5km,测距中误差±(5mm+5D×10-6mm ) 2中程光电测距仪 5km <测程< 15km,测距中误差±(5mm+2D×10-6mm) 3、长程光电测距仪 测程 > 15km,测距中误差±(5mm+1D×10-6mm) 精密电磁波测距仪 ±(0.2mm+0.2D×10-6mm) 三、按测距精度分类(以1km的测距中误差表示) Ⅰ级:mD≤ ± 5mm;Ⅱ级: ± 5mm <mD≤ ± 10mm Ⅲ级: ± 10mm <mD≤ ± 20mm 测距仪的精度 mD=A+BD
向直线的夹角。参考 零方向就是标准方向, 指向北方。
一、标准方向的分类
1、真子午线方向 真子午线就是地理子午线。真子午线方向就是通过地球表 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即磁针在该点 静止时的指向。
3、坐标纵轴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是指高斯投影带中的中央子午线方向,一带 内各点的坐标纵轴方向互相平行,测量中使用的标准方向 为坐标纵轴方向。
f
p
p
得: D f l f c p
令: 得:
f K,又设 f cq p
DK•lq
现制造仪器时候多采用内对光望远镜,选择合适的透镜 焦距和透镜间距离,使q≈0,则 DK•l
两点间高差: hiv
AB AB• cos l • cos 即 D Kl • cos
由三角形与弦定理得:
D D • cos Kl • cos2
正反1800
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方向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1、在距离丈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如何进行定线? 答: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进行直线定线。

如图所示,A 、B 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A 、B 点上持立标杆,甲立在A 点后1~2m 处,由A 瞄向B ,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甲指挥乙持标杆左右移动,直到A 、2、B 三标杆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

直线定线一般由远到近。

2、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3、用钢尺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232.355m ,返测为232.340m ;CD 段往测为145.682m ,返测为145.690m 。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182001686.145008.01686.1452/690.145682.145008.0690.145682.145154001348.232015.01348.2322/340.232355.232015.0340.232355.232==∆==+=-=-=∆==∆==+==-=∆CD CD CD AB AB AB D K mD mD D K mD mD根据两段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确定两段距离丈量精度不同.4、什么叫直线定向?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答: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两点间平面位置的相对关系,测定两点之间水平距离外,需要确定两点所连直线的方向。

5、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哪些?什么叫方位角? 答: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量至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γδαγαδ-+=+=+=m m A A A A 其中δ为真北方向和磁北方向所夹的磁偏角,γ为真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所夹的子午线收敛角。

_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_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一、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2.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有、、、等。

3.在测量工作中,测尺的种类有、等。

4.在丈量距离时,测杆的作用是。

5.根据丈量精度的要求,直线定线一般采用法和法两种。

6.在倾斜地面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时,其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7.三北方向指包括、和三种。

9.罗盘仪是测角的仪器。

10.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整尺段时,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

二、选择题1.下列()角度不能直接用仪器测出,而必须通过计算得到。

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角D、水平角2.测磁方位角的仪器为()A、罗盘仪B、经纬仪C、水准仪D、全站仪3.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268°18′26″,则B到A的坐标方位角为()A、268°18′26″B、178°18′26″C、88°18′26″D、1°41′34″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A、-90°~+90°B、0°~+90°C 、0°~+180°D 、0°~+360°三、名词解释1.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3.方位角:4.真方位角:5.磁方位角:6.坐标方位角:四 、计算题1. 已知A (2361.752,2103.452)、B (1000.751,2125.45),计算坐标方位角及?2. 设A 点高程为101.352m ,当后视读数为1.154m ,前视读数为1.328m 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 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3. 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 d =±0.1厘米,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和中误差。

四、简答题1 直线定线的目的什么?都有哪些方法?AB αBA α2 直线定向的目的什么?三北方向指的什么?3 视距测量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实测?4 电磁波测距仪有哪些种类?5 电磁波测距原理是什么?6 全站仪有哪些基本功能?第四章一,1直线定线;为了使丈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是所量各尺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即需要将每一吃段首位在在测定的直线上,这种以直线上标定软干点一标定值线的方法叫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直线玉基本方向线之间角度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 1/10—1/50 B . 1/200 —1/300 C 1/1000 —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 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 )。

A.0.00022B.4/18448C.2.2 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 AB=126.72m, D BA=126.76E,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 )。

A.1/4300B.1/4200C.0.000235D.0.02913、钢尺精密量距时,丈量温度低于标准温度,如不加温度改正,则所量距离符合以下哪条?( D )。

A.小于实际距离B.等于实际距离C.大于实际距离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实际距离14、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D )改正和倾斜改正。

A.比例B.高差C.气压D.温度15、精密钢尺量距中,所进行的倾斜改正量( A )。

A.不会出现正值B.不会出现负值C.不会出现零值D.会出现正值、负值和零值。

16、钢尺精密量距的各改正值中, (C )恒为负。

A. 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高差改正 D .以上都不是17、一钢尺名义长度为30m,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30.015m,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64.780m,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B )。

A.64.748mB. 64.812mC.64.821mD.64.784m18、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 30 Mt-20 C)m 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 量得结果为121.4090m,则尺长改正为( A )m。

A.-0.0097B. -0.0024C. 0.0097D. 0.002419、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 30 Mt-20 C)m 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 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 C,则温度改正为(D)m。

A.0B.0.0424C.-0.121D.0.012120、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m,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m,则倾斜(高差)改正数为( A )m。

A.-0.016B. 0.016C. -0.032D. 1.98721、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的方法。

A.距离和高差B.水平距离和高差C.距离和高程D.倾斜距离和高差22、视距测量的精度通常是( A )。

A.低于钢尺B.高于钢尺C.1/2000D.1/400023、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67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为( C )。

A.中央线收敛角B.子午线收敛角C.磁偏角D.子午线偏角24、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465m ,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2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 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 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B )。

26、 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C )。

2A.D= Kl C ;B.D= KlcosC.D= Kl cos 2aD.D= Klsin27、 确定直线与什么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A )。

A. 标准方向线B. 东西方向线 28、 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BA. 真方位角B. 磁方位角29、 关于磁偏角,描述正确的是(A. 大小是固定不变的C. 只有周年变化没有周日变化 30、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A.0° ~270°B.-90° ~90°C.水平线D.基准线)。

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D )。

B. 不随时间变动 D. 因地而异)。

C. 0° ~360°D.-180°~180°31、 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D.以上都不是3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C )。

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33、 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 C )。

A.真磁角B.真偏角C.磁偏角D.收敛角34、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 B )。

35、坐标纵轴方向,是指( C )方向。

A.0.675mB.6.75mC.67.5mD.675mA.0.465mB.4.65mC.46.5mD.465mC )。

A.24.77mB.24.94mC.25.00mD.25.06m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中央子午线方向 D.铅垂方向36、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 )。

A.180°B.360°C.90°D.270°37、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 ° 23 ',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B )。

A.238 ° 36 ' 24〃B.301 ° 23 ' 36〃C.58 ° 36 ' 24〃D.-58 ° 36 ' 24〃38、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 50' 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D )。

A.253 ° 50' 36"B.196 ° 09' 24"C.-16 ° 09' 24"D.343 ° 50' 36"39、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 °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96°B.276 °C.6°D.174°40、在导线ABC中,BA.BC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205° 30'和119° 30',则左夹角/ ABC 为( C )。

A.86°B.94°C.274°D.-266°42、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 =35° 23'测得左夹角/ ABC=89 °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C B=(A )。

A.124° 57'B.304° 57'C.-54° 11'D.305° 49'43、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 AB=130° 30',安置经纬仪于B点, 测得其左夹角为150° 30 ',则BC边的坐标方位角是( D )。

A.461°B.281°C.20°D.101°44、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 ° 18 ',左角/ ABC的值为80 ° 52 ',则BC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B )。

A.191° 11' 08"B.91° 11' 08"C.271° 11' 08"D.1° 11' 08"45、已知某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为115° 21 ' ,18左"转折角为120° 30' ,24则"待求边坐标方位角为( B )。

A.5° 09' 06"B.55° 51' 42"C.174° 50' 54"D.235° 51' 42"4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也可以用(C )的象限角表示。

A.N45 ° EB.N45° WC.S45° WD.S45° E47、用陀螺经纬仪测得PQ的真北方位角为A p Q62° 11' 08",计算得P点的子午线收敛角P -0 ° 48' 14",则PQ的坐标方位角PQ(B )。

A.上丝读数B.中丝读数C.下丝读数D.仪器高E.竖盘读数A .62° 59' 22〃 B.61 ° 22' 54〃 C.61 ° 06' 16〃 D.61 ° 59' 22〃148、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D — Ct 2D ,式中t 2D 为(D )O2A.温度B.光从仪器到目标所用的时间C •光速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所用的时间49、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是: (B )(说明:c 为光速,t 为时间差,D 为空间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