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专门水文地质学PPT课件(共12章)第五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专门水文地质学PPT课件(共12章)第五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4)通过区域水均衡计算,确定出区内地下水的均衡状 态,预测某些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方向,为制定合理的 地下水开发方案及科学管理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研究的意义及基本任务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及动态类型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项目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研究的意义
其研究意义具体表现在:
(1)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动态是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形成条 件的综合反映。因此,可根据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分析、认识地下 水的埋藏条件、水量、水质形成条件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含水层。 (2)地下水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现,故可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 去计算地下水的某些均衡要素。 (3)由于地下水的数量与质量均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一切水 量、水质的计算与评价,都必须有时间的概念。如对同一含水层 来说,在雨季、旱季、丰水年、枯水年,其水资源数量与水质都 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地下水动态资料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预测 时必不可少的依据。
地下水动态的特点
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统)对外部环境施加的激励 (输入)所产生的响应(输 出)。
以降雨为例说明地下水动态的 形成机制:降水 → 补给地下 水系统 → 水位上升。
地下水动态(对外界响应)特 点:在时间上表现为滞后和延 迟。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降水
潜水位
1954-1955年 北京地区
潜水动态曲线
1—气温;2—相对湿度;3—降水量;4—潜水位;5—蒸发量
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二、水文因素—河水
河水的影响:主要取 决于含水层(地下水系统) 距地表水体的远近。
莱茵河对潜水的影响 1、2、3、4、5—观测井中潜水位,数字大的距 河远;6—莱茵河水位

5地下水动态观测解析

5地下水动态观测解析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
3、开采阶段
应在详查和勘探阶段观测点、网的基础上,根据地下 水开采管理模型和因开采而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调整观 测点、网,查明地下水动态年际变测。 为扩大水源地和研究水源地区域水位下降、水质污染 和恶化、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环境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小结 一、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二、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3 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二、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
1、 地下水动态观测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勘探钻孔、水 井和泉。被利用的观测点,应有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
2、为了查明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不同地区水质、 水温、水位和水量变化情况,观测点应比较均匀的分布,从 补给区一径流区一排泄区及不同含水介质都要有观测点控制, 这样可以绘制不同时期的等水位(压)线和水质等值线图,便 于分析径流条件和水质变化。
12、为获得计算地区降水入渗系数用的水位动态资料,观 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不同地段。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三、观测孔结构
观测孔结构包括观测孔的深度和口径。 1、观测孔的深度 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 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 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2、观测孔的口径 一般不小于89mm,对于松散岩类应设过滤器(过滤器 的结构和类型参见抽水孔要求)。 3、单孔分层观测的观测孔应分层止水。

第五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第五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的周期性变化,其中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最大。
地下水动态的 季节变化图。
地下水动态的多年变化图。
(2)水文因素的影响 水文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关系。分三 种情况:
a.地表水长期补给地下水;
b.地表水长期排泄地下水(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当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时,地下水位的升高并非在瞬间完成, 而是有一个过程,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1)确定均衡区。 主要是确定均衡区的范围及边界的位置与性质。 均衡区最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下水系统。均衡区的边界 最好是自然边界。
(2)确定均衡期
一般取一个水文年。 (3)通过野外测定或计算的方法,确定出地下水各均衡要素 值。 (4)通过区域水均衡计算,确定出区内地下水的均衡状态。
一、总的水均衡方程式 水量均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在均衡期中,均衡区内的 地下水的各种收(+)、支(-)项的代数和等于含水系统 (含水层)中储存水量的变化量。 设某一地区天然状态下: 收入项为A,包括: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流入量 (Y1)、地下水流入量(W1)、水汽凝结量(Z1);
二、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理 单次降雨脉冲产生的响应。
多次降雨脉冲的叠加,左图波峰与波峰的叠加,产生更 大的波峰;右图波峰与波谷的叠加产生平缓的复合波形。
Hale Waihona Puke 三、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影响含水系统中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有两大类,即
外部因素(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及人为因素,如大气
降水、地表水、人工补给与排泄和地应力等。
(3)查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时,可分层布置观测孔。 (4)需要获得边界地下水动态资料时,观测孔宜在边界有 代表性的地段布置 (5)查明污染源对水源地地下水的影响时,观测孔宜在连 接污染源和水源地的方向上布置。 (6)查明咸水与淡水分界面的动态特征(包括海水入侵)

第5章 地下水运动课件

第5章 地下水运动课件
严格地讲,自然界中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原因有三: ⑴ 补给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大,呈季节性变化; ⑵ 排泄方式具有不稳定性; ⑶ 径流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
为了便于分析和运算,常常将某些运动要素变化微小的渗流,近似地看作稳定流 。
二、渗流驱动力
在水力学中总水头H为: H = Z + P/g+u2/2g
v K dh
L
dx 单宽流量为:
qdx KMdh
q v K M 1 dh KM dh
L qdx
h2 KMdh
0
h1
dx
dx
分离变量并积分:
q
L
dx KM
0
h2 dh
h1
q KM h1 h2 KMI L
设x(0,L), 并对应的测压水位为h,根据上式可写成如下两式:
定水头边界,相当于等水头线,等水头面 (河流)
隔水边界相当于流线
地表水体的断面可看作 等水头面,河渠的湿周 必定是一条等水头线
隔水边界无水流通过,为 零通量,流线就是“零通 量”边界,平行隔水边界 可绘出流线











地下水面边界比较复杂。当无入渗补给及蒸发排泄,有侧向补给,作稳定流动时,地下水面是一条流线; 当有入渗补给时,地下水面就既不是流线,也不是等水头线。
实际流动速度要大于渗透速度:
U V
水力梯度(I)
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 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水力梯度可表示为:
h , - dh , - dh ,...... L ds dx
I dh dh
ds
dl
即当很小时: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降水量P/mm 水位H/m
H(Q较小时)
H(Q较大时)
2 4 6 8 10 12 月
0
开采量Q/m 3
地下水动态类型3:人工开采型(开采型)
降水量P/mm 水位H/m
H
2
4
6
8
10
12

地下水动态类型4:径流型
降水量P/mm 水位H/m
河水位 ② 近岸型 ① 远岸型 2 4 6 8 10 12 月 河流季节 补给型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3 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降水量 空气温度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水分饱和差 潜水温度
水位
地下水动态综合曲线图
降水
4
6
8
10
12

地下水动态类型1:气候型(降水入渗型)
蒸发量E/mm 水位H/m 气温/℃
H T
0
2
4
6
8
10
12

地下水动态类型2:蒸发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二、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不同目的水文地质调查,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任务 是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任务: 1、查明不同地下水系统、不同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水量、 水质和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2、查明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地下水动态类 型; 3、为地下水均衡研究提供依据,预测地下水水量、水质、 水位的变化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作用的变化; 4、解决某些专门问题,如推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地下 水资源评价等。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一、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2、地下水均衡 (1)当补充量与消耗量相等时,地下水处于均衡状态; (2)当补充量小于消耗量时,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 (3)当补充量大于消耗量时,地下水处于正均衡状态。

工程地质学5地下水ppt课件

工程地质学5地下水ppt课件
孔隙:松散沉积物是由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颗粒间普
遍存在着孔隙
孔隙率
nv
Vv V
100%
岩土孔隙率的大小,主要与颗粒的形状、排列情况及颗粒的分选性和 压密、胶结情况有关。松散沉积物的孔隙率一般很大,可达20%-60%
沉积物的孔隙率范围
沉积物
孔隙率(%)
分选好的砂或砾 砂砾混合物 粉砂 粘土
25-50 20-35 35-50 35-60
达西定律
1856年法国学者 Darcy对砂土的渗 透性进行研究
渗透试验
结论:
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试 样的水力梯度成正比
达西定律
v=KI
水力梯度,即沿渗流方向 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5.2
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5.2.1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起源分类
动画
渗 透 水
大气降水 冰雪溶水 地表水 渗入地下 聚集的水
凝 结 水
水蒸气 凝结后 渗入地下 的水
受地形和 河流位置
的影响
受底板隔水 层高度变化
的影响
受含水介质 渗透性变化
的影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潜水的补给和排泄
补给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其中大气降水是主要来源。

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
5.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5.2 达西定律的应用 5.3 流网 5.4 饱水粘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
5.2 达西定律的应用
例1.潜水含水层中 渠流如右图所示, 存在一潜水层,岩 性为均质砂岩,隔 水底板水平,地下 水运动符合达西定 律,渗透系数为K, 两井水位分别为 h1,h2(假定底板为 起始点),求两井 间地下水流量?
(假定:稳定流,层流,符合达西定律,一维流)
.
5.2 达西定律的应用
思路:达西定律:Q=KIω
I h dh L dx
ω=Bh
假设Vh等于0,K值是均一值。 解:[1]
.
5.2 达西定律的应用
QKBh12 h22 潜水含水层基本公式 2L
QKh1 h2 Bh1 h2
L
2
QKB h1 h2h1 h2 2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溢水管 (控制水位)
进水管
管测 压
出水管 (测流量)
基准面
.
[★]
由水力学:
QV (5–2)
即 V Q (对地下水也适用)
达西定律也可以另一种形式表达(流速):
V KI (5–3)
式中:V––––渗透流速,m/d,cm/s; K––––渗透系数,m/d,cm/s; I––––水力梯度,无量纲(比值)。 具体到实际问题:
1.裘布依公式
A.假设条件(假设非常重要, 没有假设该公式无法使用)
(1)含水层为一圆柱体,周围是 定水头补给边界;
(2)含水层为均质,原始水位水 平,其隔水(顶)底板水平;
(3)含水层中心布置一完整井, 以一定流量抽水;
(4)水运动符合达西定律。
井半径为ro,影响半径R,sw抽水后水位 降深(水位下降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为获得计算地下水径流量用的水位动态资料,观测线 应垂直和平行计算断面布置。
12、为获得计算地区降水入渗系数用的水位动态资料,观 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不同地段。
14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三、观测孔结构
观测孔结构包括观测孔的深度和口径。
1、观测孔的深度
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 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 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9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
3、开采阶段 应在详查和勘探阶段观测点、网的基础上,根据地下
水开采管理模型和因开采而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调整观 测点、网,查明地下水动态年际变化规律,开采降落漏斗 范围及发展趋势。开采阶段应进行长期观测。
为扩大水源地和研究水源地区域水位下降、水质污染 和恶化、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环境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1、查明不同地下水系统、不同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水量、 水质和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2、查明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地下水动态类 型;
3、为地下水均衡研究提供依据,预测地下水水量、水质、 水位的变化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作用的变化;
4、解决某些专门问题,如推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地下 水资源评价等。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3 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一、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2、地下水均衡 (1)当补充量与消耗量相等时,地下水处于均衡状态; (2)当补充量小于消耗量时,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 (3)当补充量大于消耗量时,地下水处于正均衡状态。 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一般处于均衡状态;在人为活动
影响下,则可能出现负均衡或正均衡状态。
4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一、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1、地下水动态 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
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 而变化的规律。
2、地下水均衡 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
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一、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2、观测孔的口径
一般不小于89mm,对于松散岩类应设过滤器(过滤器 的结构和类型参见抽水孔要求)。
3、单孔分层观测的观测孔应分层止水。
15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单孔多层观测孔结构
16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四、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
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 水文及气象等因素。
1、详查阶段 建立控制性观测点,观测持续时间不宜少于一个枯水季
节,初步掌握地下水动态规律。 2、勘探阶段 (1)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点、网。 (2)在多含水层地段,应分层观测。 (3)观测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水文年,用以查明地
下水动态年内变化规律,确定地下水动态类型(p65-66)及影 响因素,计算水均衡参数,进行地下水动态趋势预报。
6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概念 二、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7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3 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8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
10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二、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
1、 地下水动态观测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勘探钻孔、水 井和泉。被利用的观测点,应有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
2、为了查明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不同地区水质、 水温、水位和水量变化情况,观测点应比较均匀的分布,从 补给区一径流区一排泄区及不同含水介质都要有观测点控制, 这样可以绘制不同时期的等水位(压)线和水质等值线图,便 于分析径流条件和水质变化。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紧密联系。 (1)地下水均衡是导致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原因; (2)地下水动态则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即动态变
化的方向与幅度是由均衡的性质和数量所决定的。
5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l 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二、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任务
不同目的水文地质调查,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任务 是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任务:
④ ③
多孔多层观测孔结构
② ①
13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二、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
8、为查明咸水与淡水分界面动态特征,应垂直咸水与淡 水的分界面布置观测线。
9、为查明水源地在开采过程中下降漏斗的发展情况,通 过漏斗中心布置相互垂直的两条观测线。
10、 基岩地区应在主要构造富水带、岩溶大泉、地下河出 口处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处布置观测点。
3、地下水补给边界处要控制一定数量的观测孔,而且要 布置在有代表性的边界地段。
11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二、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
4、 为查明两个水源地的相互影响或附近矿区排水对水源 地的影响,应在连接两个开采漏斗中心线方向上布置观测线, 在开采漏斗内应适当加大观测点密度。
5、在多层含水层分布地区,为查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 联系,应布置分层观测孔组。
1、地下水水位观测 (1) 一般每5~10天观测一次,丰水期或水位急骤变 化期可增加观测频率。 (2)对于大面积开采地下水的地区,为了解枯、丰水 期区域水位的变化,应增设临时观测点、网,同时还应选 择典型观测孔,用自记水位计连续观测。 2、地下水水温观测 一般要求选择控制性观测点,与地下水水位同时观测。
6、 为查明污染源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观测孔应 沿污染源至水源地的方向布置,并使观测线贯穿水源地各个 卫生防护带。
7、 为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应垂直地表 水体的岸边布置观测线,并对地表水水位、流量、水温、水 质进行观测。
12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
§2 地下水动态观测要求
54 3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