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学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学案(人教版
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学案
萧山六中赵一丁
[学习目标]
1、背诵l.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沧海横流的乱世中,孔子的思想和实践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随时随地自然流露的仁爱之心,体现着社会的良心和天地间的正气。
他并刻意不鼓励学生去寻找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去做,而是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准——“仁者爱人”,有此仁爱之心,便能成就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二、分角色朗读
1、教师读“子曰”内容;
2、男声读叙述语言;
3、女生读其他对话语言。
三、解题、初步感知
“仁者爱人”,为主谓短语。
何为“仁者”?何为“爱人”?
四、研习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仁者?“爱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一)探究:在文中“仁者”的内涵是什么?
1、仁之本
(1)对内,孝
(2)对外,悌
2、仁的主要内容: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
(二)探究:在文中“爱人” 有哪些具体表现?
仁的实践:爱人
1、“言志”,体会三人的不同点。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2、问人:重人不重财细节描写拓展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子对盲人的关心。
4、与有丧者侧:尊崇礼
5、大仁: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小结:仁者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活动,爱人者必能达到仁。
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孔子
(三)“仁者”如何“爱人”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
“仁”延伸到父母是“孝”;
“仁”延伸到兄弟是“悌”;
“仁”延伸到子女是“慈”;
“仁”延伸到夫妻是“义”;
“仁”延伸到朋友是“信”;
“仁”延伸到国家是“忠”;
“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
“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五、拓展
(一)“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
古:◇ 微子、比干——“仁人”。
献身国家,取义成仁。
◇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 爱国就是为大多数人而死。
◇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就是追奉了孔子的“杀身成仁”。
今:李大钊、抗洪(画面)。
“仁人志士”“仁义之师”“仁爱之心”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二)仁人志士之志
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孔子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六、布置作业
写作:写一篇关于当代仁人志士的人物短评。
字数:150字左右。
( 可参照“感动中国”颁奖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