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孙悟空的性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孙悟空的性格分析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学艺阶段

这个阶段表现出的性格是如同普通孩童一般,冲动敢于尝试新事物。聪明,有悟性,坚强,除此之外文章中的描写也能表现出他性格中存在的自卑和骄傲。

孙悟空从女娲补天的石头中出生,自出生就带有补天功德的光环,给人感觉与众不同。出生时就能惊动四方,所以他的内心是骄傲的。

但是中国古代讲究传承,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可以说是无父无母,无根无基。刚出现时连名字都没有,只能称之为石猿。所以他内心其实很自卑。希望得到认同,希望融入这个世界。

所以第一回中,他虽然在山上生活的很好,但跟一切生物都只是朋友关系,他依旧没有根基。所以在众猴都不敢尝试的时候,他独自穿越瀑布进入水帘洞。除了本身的性格冲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卑。他渴望融入猴群,而这就是机会。而后来进入水帘洞中,虽然未经教化,但是已经有了君臣尊卑的概念,孙悟空自己主动提出众猴拜他为王,更体现出他渴望别人的认同。

他已经得到猴群的认可,但是他并没有高兴。因为他内心的骄傲,他觉得自己生来不凡,虽然已经得到猴群的认可,但是他的身世不应该只是被猴子认可,像普通的猴子一样生老病死。他拥有比猴子更厉害的身份,应该得到更大的认可,所以他想到了长生不老。

在去往学艺的路上,他遇到了人,因为他能看出人是比猴子更高级的,所以他渴望人的认同,穿上人的衣服,学习人的语言礼学。

再通过拜师之时孙悟空的坚持不懈,和祖师赐名时孙悟空显示出的欢喜,体现出了

孙悟空的自卑和骄傲。他的自卑体现在,他欣喜于祖师的赐名,有了名字也就有了根。他的骄傲也体现在此处,因为祖师一开始想要用“猢”给他取姓,因为“猢”字意思不好,改为“狲”,孙悟空觉得这体现了祖师对自己拥有的身份的尊重。

在第二回中,在学艺的过程中,祖师打他三下,他能悟出三更时,说明他聪明,有悟性。学习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法术时,学的很快也能体现他聪明,有悟性。

后来给师兄们表演自己的法术,其实就像小孩子显摆一样,其实也是为了得到认同,体现了他内心的自卑。

后来被逐出师门,孙悟空满眼堕泪,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第一次哭,因为什么?因为被逐出师门。在古代,师门的传承同家族的传承一样重要,孙悟空拜师加入师门相当于有了家,与猴群不同,这是一个有传承,有的后台的身份。而这个身份现在没有了,所以孙悟空哭了。

此时孙悟空已经忽视了自己猴王的身份,认同了自己孙悟空的身份,所以才问出了“师父,叫我往哪里去。”而祖师的回答让孙悟空意识到,自己从没有被这个师门真正接受,他的身份始终是一个猴王。知道了这个,但此时他并没有冲动的一走了之,而是说“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说明孙悟空因为自卑不想放弃这个身份。但是祖师的恩断义绝彻底让孙悟空没了希望,他才无奈离开。

这也就为后来孙悟空称齐天大圣做了铺垫。他的自卑使他迫切的想要得到认可。

第三回的题目是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拥有过更好身份的孙悟空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猴王,他开始用学到的法术降服周围的妖怪,为了获得更大的认可,为了获得比猴王更高的身份。

第二阶段,从天庭招安到大闹天宫阶段

由于孙悟空前面的实力大增,所以内心的骄傲极度膨胀,这个阶段表现出的性格除了他本身存在的自卑和骄傲以外,更加突出了他的狂傲,桀骜不驯。同时一些孙悟空的话也体现出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性格

第三回后半部分,是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取得金箍棒的阶段,此时他还没有太过狂傲,因为他被巡视的夜叉拦下之时,并没有发怒而是让人通报,说明他此时还没有过度骄傲。而后来龙王的奴颜婢膝,让他内心的骄傲极度膨胀,他认为龙王都在害怕他,他的名声已经得到了认可。后来他得寸进尺的要求龙王送衣服,正是他骄傲膨胀的表现。

后来他回到花果山,被勾魂来到地府,在查看生死簿的时候,作者特别说了一句,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赢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这说明,孙悟空虽然似人,可并未被人认同,依旧只能与猴子为伍。这使得内心极度膨胀的孙悟空无法接受,这才大闹了地府。同时也为后来孙悟空接受诏安铺垫。而孙悟空将山猴的名字都勾了去,体现出孙悟空知恩图报的性格。

后来太白金星奉旨前来诏安孙悟空,书里说,美猴王听得大喜道:“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因为在生死簿中孙悟空的身份并未被人认同,只是被猴子认同,所以孙悟空想要得到人的认可,而天庭在人世是更高一级的。能被天庭认可,就是被人认可。因为内心的自卑,所以孙悟空很高兴上天庭。

而孙悟空说的这句话中的“请”字,则体现了孙悟空的极度骄傲,他将自己的身份认为同天庭是同一个等级的。

在他跟太白金星上天之前说了一句,“谨慎教演儿孙,带我上天去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居住”从孙悟空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有恩必报的性格。

第四回中,孙悟空首先到了南天门却被挡住,此时他并没有像在东海龙宫中一样,让人通报,而是直接发怒,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内心的膨胀,狂傲的性格已经凸显出了。

太白金星领着孙悟空到凌霄殿外。不等宣召,直接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这里体现出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狂傲,此时他已经将自己放在跟玉帝同等的位置上了。因为第一回中曾说孙悟空虽然未经教化,但是已经有了君臣尊卑的概念,而此时他见到玉帝并不行礼说明他并不认为自己同玉帝是君臣的关系,而是认为他们是同等的关系。

被安排了弼马温这个职位,书中描写是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君径去到任。这说明孙悟空觉得自己被天庭认可,自卑的心理得到满足。所以他十分尽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后来在酒席上他问道,“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又问“此官是个几品?”说明他对身份认同的重视。后来得到众人的回答,“没有品从。”孙悟空的想法是,“没品,想是大之极也。”说明孙悟空内心的狂傲。而后来知道了是不入流的职位,他不觉心头起火,说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这表现出孙悟空自命不凡,狂傲的心理。而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则表现了他的桀骜不驯。

由于孙悟空觉得被羞辱,所以自称齐天大圣,这体现出孙悟空有仇必报的心理。

本来以孙悟空现在的性格若是天庭再来人,必定不会再理,而事实并非如此。太白金星第二次到时,孙悟空说:“来得好!来得好!想是前番来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请我上界,虽是官爵不堪,却也天上走了一次,认得那天门内外之路。今番又来,定有好意。”后面请太白金星进洞依旧是以礼相待,甚至躬身施礼。说明孙悟空此时虽然狂傲但内心其实是自卑的,他虽然被天庭欺骗依旧想要得到天庭的认可。

第五回名为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既然迫切的想要得到天庭的认可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因为孙悟空得知蟠桃会没有请他,他认为天庭依旧没有认可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