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思考与论文
建设特色学校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特色学校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3a822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a.png)
建设特色学校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特色学校建设在我市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回顾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的建设实践,并对其进行思考与总结。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特色学校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充分发挥学校的特长和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育人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市特色学校建设始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建设在政策支持、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为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成果1. 课程创新我市特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创新探索,注重培养学生成长所需的核心素养,推出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科技创新、艺术表演等,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改革特色学校建设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引入了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发展,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师资建设过去一年,我市特色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为特色学校的师资队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形式,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4. 学校管理创新特色学校建设注重学校管理的创新和提升。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学校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系,提高了学校的运行效率和办学质量。
同时,特色学校还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问题与思考1. 规模不足虽然我市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规模不足的问题。
由于特色学校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未来需要继续扩大特色学校的建设规模,让更多学生受益。
2. 教育资源不均衡特色学校建设也暴露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创建特色学校实践与思考
![创建特色学校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36d39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8.png)
促进教育改革
特色学校的创建,推动了教育体制机 制的改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
新的动力。
推动学校品牌建设
特色学校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学校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学校的品牌形 象。
加强家校合作
特色学校的创建,加强了家校之间的 合作与沟通,形成了教育合力,有利 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发展展望与未来计划
创建特色学校实践与 思考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 创建特色学校的背景和意义 • 创建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 创建特色学校的教育实践 • 创建特色学校的挑战与对策 • 创建特色学校的成果与展望 • 总结与思考
01
创建特色学校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介绍
01 国内教育改革背景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
04
创建特色学校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适应政策变化
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政策的变化 ,调经济形势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 益。
融入地域文化
将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培养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人才。
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01
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
专业发展
特色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 学习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此外,特色 学校还注重引进外部专家和资源,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 持。
团队建设
在团队建设方面,特色学校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组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 的协作和共享。同时,特色学校还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 精神和凝聚力,以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对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e842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对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们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针对这一要求,我们科区教体局早就对特色学校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提出了三个转变:即教育由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同质发展向特色发展转变。
纵观科尔沁区农村学校,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神往。
那么,如何建设好农村特色学校,是我们每个校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当前农村特色学校建设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一、创建农村特色学校教育的内涵所谓的特色学校,就是具备有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有优秀的教育和办学成果,而且在培养人才方面效果显著。
这也就是说,学校发展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特色。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其实,在客观上来说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只不过是各有千秋而已。
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并且能够优化自己的个性,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特色学校创建之路。
比如我们大林实验学校它的个性在哪里?又怎么对它进行优化呢?我认为,找准定位是基础,突出特色是关键。
首先,对大林镇教育的自然状况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大林镇位于科尔沁区的东部,地域辽阔。
南邻科左后旗,东、北跨辽河古道与科左中旗接壤,303国道从镇中心东西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经济收人居于科区上游之列。
大林镇所辖五十八个自然村(嘎查),全镇总人口约九万人。
其中,现有学校18所,完全蒙古族小学3所。
大林镇实验学校,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现有基础教学班36个,学生1980人,其中校内住宿生近900人,教职员工140人。
基于目前的教育环境,如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办特色学校,如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等一系列问题,是特别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5则范文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3f39c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8.png)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5则范文走在亲近经典的路上------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个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健康的生命。
面对孩子,面对成长中的他们——我们的校园,是一个机械加工厂,还是一个生命的乐园。
是一条冷漠的产品流水线,还是雨露滋润百卉摇曳的花园。
每一所学校都在用时间与实践作出自己的回答。
从1927年黄香山先生创办的XX省栖霞乡村师范附属小学到如今的下蜀中心小学,80多年来,我们秉承一代又一代先贤们的教育传统,风雨兼程,薪火相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与促进课程习惯不一致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进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与选用学校的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于进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文化积淀极为丰富。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滋养人文情怀,铸造民族精神,我校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道路上。
2005年11月,我们参加了在无锡天一实验小学举办的“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学校的读书活动竟能搞得如此有声有色。
我们立即找到课题组的李振村与杨文华老师,要求加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
回来后,我就召集学校行政与教学骨干,讨论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敦促着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不管科技如何进步,不管教育如何改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都务必坚持“关注孩子、习惯孩子、进展孩子”的办学理念,引领孩子们在人生经历力的黄金时期,诵读名家名篇,涵咏千古美文,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在他们生命长河的源头,汇聚起一座文化的山峰。
因此我们提出了“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根的现代中国人”这样一个“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则十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则十](https://img.taocdn.com/s3/m/8dd648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c.png)
特色建设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师生对学
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02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
课程设置特色
01
02
03
多元化课程
学校提供多元化的课程, 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和特色课程,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校本课程
学校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 ,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色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未来学校特色建设将 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定制 化的教育服务。
多元化发展
学校特色建设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包括课程特 色、教学特色,还将涉及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 。
跨学科融合
未来学校特色建设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通过不同学科 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03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制定具体的 实施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
05
04
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有 力保障。
展望未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学 校特色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 文化氛围,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文化 支撑。
推进国际化发展
积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 国际先进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 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展 社会服务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做出贡献。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b3dadc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b.png)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2000字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一项新的理念——特色教育,即将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体现在教育实践中,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发展,打造特色鲜明、优劣分明的学校。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开始探索特色教育的实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一个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实践出发,探讨特色教育的本质、意义以及其实现的可行性。
一、特色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特色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育人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个性化教育、创意教育、体验式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倡导一种人本教育的理念。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特色教育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特点,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特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建设特色学校,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增加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加入到学校中来。
二、特色教育的实践以一个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实践为例,探讨特色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
1.学科课程特色学科课程特色是特色学校的基础。
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秉承个性化教育理念,在学科课程中打造特色。
首先,在教学安排上,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创新等活动中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材选用上,学校必须注重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鼓励学生学习和探究地方文化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2.体育特色体育特色是特色学校的亮点之一。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校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推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必须注重运动健康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承与创新之中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在传承与创新之中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1d9d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5.png)
教学方法的传承
总结词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有效的传承。
详细描述
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学方法的传承同样重要。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成长。通过传承优秀的教学方法,学校可以保持教学质量和特色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
学校文化的传承
05
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历史悠久的学校的特色建设之路
总结词
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详细描述
这所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注重将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学 校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另一 方面,学校也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智能教育软件,以提高
加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与合作
关注教育政策与市场需求
及时关注教育政策走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学校的发展策略和 方向,使学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
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提升学校 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为学 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持学校的独特性和历史底蕴。
02
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
同时,要敢于创新办学理念和模式,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现代教育理念
,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03
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平衡点,既要保持学校的传统优势,又要不断注入
新的活力和创意,使学校在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发掘学校特色资源其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源自的培养。06结论与展望
创建特色学校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创建特色学校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4d31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7.png)
创建特色学校的心得体会范文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一、明确办学定位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找准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
要根据当地教育资源和需求,确定学校培养的特长和特色。
比如,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或者注重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等。
明确办学定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关键。
二、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核心要素。
要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拥有激情和责任心。
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
只有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规范管理体制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要明确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要加强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
另外,还要注重学校的宣传推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范的管理体制可以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注重创新教育模式创建特色学校要注重创新教育模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可以通过开设特色课程、推出特色活动、举办特色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等能力。
创新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五、加强家校合作创建特色学校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共同解决教育问题。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家庭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家长的培训和指导。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相辅相成的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六、持续改进和创新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
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几点思考论文
![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几点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5bff3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0.png)
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几点思考论文
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特色项目建设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初级阶段,是学校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切入点,学校通过培养目标特色,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特色,成为根本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影响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主要有校长、教研团队、教师三个大因素。
“科技特色”作为我校建设“特色学校”的抓手,也应在三大因素的配合下,方能牵动特色建设。
【关键词】特色学校建设特色项目科技特色
学校特色就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从根本上说,它就是“学校文化特色”,是学校之间文化的差异,文化个性的积淀,是学校主体根据共同愿景和学校特点,经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优良独特的学校文化品质,是学校主体个性、智慧和精神的自觉外化。
一、价值定位
特色学校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认和回归,而不是“投入——产出”的纯经济学考量。
建设特色学校不管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还是为了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发展要求,又或是为了扩大学校知名度,无容置疑的是,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教育就是使学生获得追求幸福的各种能力,不论是什么特色,只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是科学的、可持续的。
单单为了。
特色学校创建论文
![特色学校创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39fc83cc22bcd126ff0cda.png)
浅谈特色学校的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一所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体现个性。
只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
下面就学校特色的建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摸索与论证——轻铺草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提。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对自身所具备的独到特征的积极选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所学校因各种原因,可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如何立足于本校实际,提出并创造适于自我发展的特色之路,是每一个校长应该深层思考的问题。
视界决定境界,观念决定行动。
独特的办学思想是形成办学价值观的前提,是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思想基础。
这种办学思想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炼、概括出来的思想结晶。
它是学校内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层理论专家三方的理念合成。
我认为,首先,特色学校建设从根本上体现了校长对教育教学、对知识和学生的理解。
基于这些理解,要进行的是对于本校,乃至于本土的彻底剖析。
“我们的教育优势在哪?”“我们最大的教育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存在哪些缺欠和不足?”“我们的教育最大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学校特色的建立是立于发挥本校优势?还是弥补教育的某项不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所有办学参入者的思考和定向,更需要长期的摸索与论证。
由于每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生源状况、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不尽相同,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
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生搬硬套,只能是东施效颦。
没有实际做支撑的轰轰烈烈,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立足实际,轻铺草色,不求遥看,只为萌芽。
二、确立与形成——才露小荷在特色没有形成之前,很多努力都是模糊的,甚至连目标都不够清晰。
而一旦有了准确的定位,其目标也应该是一个不断生成、逐步清晰又动态发展着的过程系统。
企图一开始就制订出一个明确完备的实施方案是不现实的。
轻铺草色之后,沿着发展的方向,确定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渐次推进,逐步深化,螺旋上升。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和实践发言稿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和实践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94a4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c.png)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和实践发言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和实践。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特色学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
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而传统学校往往只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培养。
因此,我们
需要创建特色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那么,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是教育理念。
特色学校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
标和价值观。
这个理念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核心,并且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是教师队伍。
特色学校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应该具
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他们应
该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因此,特
色学校需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最后是学校环境和设施。
特色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
成长环境。
学校应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
工作室等。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服务,提供贴心的辅导和关怀。
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谢谢大家!。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7d1c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1.png)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与思考导语特色学校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师资、课程设置、办学条件等方面作出突出表现,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并形成竞争优势的学校。
特色学校创建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就特色学校的创建实践和思考进行探讨。
一、特色学校的创建实践1. 核心理念和目标打造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核心理念和目标至关重要。
特色学校的创建理念必须具有清晰的特色和独特行动目标,同时要切实可行。
这需要学校从教育和教学的角度出发,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教育实际,撰写出具有特色、前瞻可行的创建方案。
例如,校园治理、教师培训、家长参与、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和有效的措施。
2. 完善教育教学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科技教学手段为支撑,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关联。
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理论和方法进行实践,培养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特色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特点,细心设计个性化课程,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人格基础,丰富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增强响应能力和竞争力。
在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要高效的运用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训,聚集最优秀的教师,让他们服务于学生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种层次和各种形式。
4. 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切合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强化师生互动,形成创新性和独特性。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水平,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均衡、全面和素质的修炼。
同时,要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特色学校的思考1. 增加多元化课程与实践特色学校要拥有独特的课程体系,这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和活动。
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4b0e5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5.png)
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第一篇: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
学校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
因此一所优秀的学校最关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的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特色化实践思考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是依托逐步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兴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特色,提出了“润泽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特色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积极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其提出正是基于长期以来教育存在的过度失衡、忽视差异等弊端。
校本课程要满足学生群体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
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推进课程特色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一)特色德育校本课程学校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出发,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内容为经线,以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种渠道为纬线,编织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生活化生命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1.开发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一是结合民汉合校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大课间民族舞蹈大家跳、少数民族学生学唱京剧课程。
目的是促进各族师生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是在汉语班开设每周一节维语课。
三是开展“手拉手,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系列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民族团结好少年、模范教师、模范班级”的评选、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讲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模范的事迹;四是在构建新型的家长学校课程,通过丰富的家长培训群众宣传学校文化、教育法规和双语教育政策。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6876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f.png)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独特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在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又要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其次,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发展的机会。
再次,学校特色建设应注重社会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学校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和行业环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
最后,学校特色建设还需要注重对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学校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熟悉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通过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出有品德、有道德的优秀人才。
总之,学校特色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学校应注重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学校特色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新时期特色学校建设论文
![新时期特色学校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cfce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0.png)
特色学校, 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
但是, 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当中, 人们更多地关注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展露的显性的、外在的形象, 而忽视了学校隐性的文化内涵和办学的独特神韵。
更有一些人认为, 特色建设就是学校有特色的项目或者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过人的成绩, 因而其思想始终停留在学校特色的追求上, 学校始终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特色文化和精神内涵。
我们认为, 特色学校的建设, 应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导, 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环境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培育特色学校的精气神, 努力开拓,不断创新。
结合我校校情, 我们决定以优势项目引路, “五育”并举, 师生共创, 精心打造, 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彰显文化底蕴, 提炼精神特质, 蕴育人格素养, 在学校文化建设底色上创建办学特色。
一、理念文化底色蕴特色之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创建特色学校, 就要强调发展特色教育, 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生动地发展。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特色教育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更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要建设特色学校, 就必须强调创造型教学, 实施创造教育。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 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科学探究式的教学。
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之一, 特色教育则更应当强调这一点。
特色学校建设本身强调独创性, 离开创造性培养, 必将成为空谈。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南。
我们注重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不断审视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 努力更新教育思想。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9e3e37087c24028915fc3b5.png)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北京市东城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教育传统。
“十五”期间,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东城教委提出了推进“特色校建设工程”,旨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特色校建设工程”的推进,调动了区域内各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东城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一批小学校通过特色建设,所彰显出的学校面貌的改观和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令人振奋。
那么,什么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怎样才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呢?一、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对于学校特色,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因而有不少认识和实践偏差。
有的学校把办学特色定位成拥有一两个特色项目、一些特长生,或在一两次体育竞赛中获奖,就自认为是体育特色校。
这种将特色游离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之外,满足于表层的展示和表演,没有将特色渗透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没有根植于大多数教师的思想中,并反映在大多数学生发展上的“特色”,只能称为特色项目,而不能称为学校特色。
还有的学校的特色缺乏时间考验和文化积淀,为了追求特色而特色,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特色项目,或速成办校特色。
1.办学特色的含义。
笔者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综合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它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
2.办学特色涵盖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在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特色;在物质环境、校容校貌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3.办学特色的四个特性、六个维度。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796f4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c.png)
“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关注教育的质量和特色,希望能够选择到一所符合自己需求的学校。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应运而生,这种特色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自信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一、实践1. 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自信教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培养,因此其教育体系需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单纯注重传统学科的学习。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自信教育”特色学校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校还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 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自信教育”特色学校需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学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自信教育”特色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因此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信心。
二、思考1.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自信心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学校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让他们在成功和失败中成长,建立正确的自信心。
2. 如何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撑点,“自信教育”特色学校需要思考如何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
![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52cd1b551810a6f424864b.png)
特色学校创建的思考内容提要:学校特色创建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特色学校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师生潜质,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学校要在宏观上准确把握,微观上细致操作,立足全面,追求高品味内涵发展,从而真正使特色成为学校的品牌,成为学校的生命。
关键词:品味、课程、特色“特色学校”是指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学校。
其中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个成员身上的精神品质,或称为学校的精神“气质”.打造学校品牌、创建特色学校,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应该成为学校事业追求的目标之一。
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我有这样一些思考:一、特色学校创建的基本定位1.基于师生发展的理念.特色学校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和精神品质,因此,特色学校建设要惠及每个师生。
特色学校必须完成两项基本任务:一是要在学校内部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形成有自己独特性、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和学校个性;二是要有优秀的教育和办学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特色学校构建,要立足师生生命的存在,发现师生生命的精彩,着眼师生生命的发展。
太原市晋源区黄冶小学“和雅教育”办学特色遵循“以雅润心,和雅致远”的核心理念,“雅”是特色建设的重点是“和雅教育"的载体,“以雅润心”即对学生实施“雅言"、“雅行”、“雅心"、“雅趣”等方面的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真实成长;“和雅"是我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追求,即培养“和雅”少年,促进学生多元素质和谐发展,是学校的直接目标;“致远”是“和雅教育"终极目标的表达,旨在通过“和雅教育”,形成学生“和雅”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学生以“和雅"素养创造美好人生。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c4ee4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7.png)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特色学校是一种具有辨识度、影响力和引导作用的新型学校,其核心是尊重学生,尊重社会和经济环境。
让学生拥有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是特色学校的当务之急。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
置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令学生有利发展,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实现任务的实现。
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锻炼自身的社会能力,从而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活动,使之实现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此外,特色学校要建立服务社会的功能和意义,要及时研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新科技、新专业和应用型技能,要引进一流师资,保证教学质量,结合实践,贴近社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按社会需求调整课程,培养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在特色学校的设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把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表达出来,
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由这种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动来激发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健康、有爱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措施,可以慢慢建立出一所特色学校,有效地让学生拥有更
加有利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以完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硕果出真知的良好环境,满足社会需求,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9ff2d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f.png)
增强学校凝聚力
共同的特色追求有助于增 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形 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内外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
国外特色学校的发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特色学校建设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这些学校注重创新和个性化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办学模式。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学校特色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探索 • 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效与反思 • 学校特色建设的案例分析 • 学校特色建设的政策建议
01
学校特色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求也呈现出 多元化趋势,学校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完善评估机制与标准
制定学校特色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明确评估标准和要求,确保评
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建立学校特色建设动态监测机制 ,定期对学校特色建设情况进行 评估和反馈,促进学校不断改进
和完善。
将学校特色建设成果纳入教育行 政部门对学校的综合评价范畴, 提高学校对特色建设的重视程度
。
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
详细描述
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特色定位,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地域等特点,确定特色建设的 方向和目标。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特色建设规划,包括特色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时间安排等,确保特色 建设的有序推进。
课程建设与实施
总结词
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实施的质量
详细描述
学校特色建设需要关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定位,开发具有 特色的课程体系,包括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等。在课程实施方面,需要注重教学质量,采取有效的教 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课程实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特色学校是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即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
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
所谓特色学校,我们首先强调的就是,它要有一般学校所共有的特色。
要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较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有较高的教育质量等。
同时,还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形成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几个特征: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它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形成在教育上的个性风貌。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性,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
没有独特的教育,就没有特色的学校。
先进性是指学校有很高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的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学校,某一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
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并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
它标
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
由上可知,所谓特色学校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他学校所认可的学校。
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普遍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和某一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特色学校的诸多特征中,独特性是核心,这种独特集中体现在全体学生成绩或多数学生某一方面综合能力的突出发展上。
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特长学生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
特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当具备普遍良好的全面素质,而且还要有某一方面的特长。
可以说,特色学校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优势和做法,培养的学生有其特长;一般来说,没有无特长学生的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
在实践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校情和师资队伍,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学校领导要全方位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目标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改革目标和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学科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常规管理要到位,教学质量要稳定,这是前提条件。
除此之外,至少还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是学校领导要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独特的办学主见,严谨的治校策略,良好的个性化作风。
第二是要有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
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
操作者,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直接的执行者。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要想培养学校特色是困难的。
第三是要有切实有效的教育科研。
教育工作既要有规律性,也要有创造性。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往往能通向特色之路。
而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支撑点,从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则需要教育科研。
“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既是成功的实践,更是科研的成果。
第四是要有正常稳定的教育秩序。
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学科课程的优化、活动课程的强化以及环境课程的开发。
很难想象一所不执行课程计划、不加强教育流程调控的学校,会有较高的教育质量,会造就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第五要有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
文明的校园环境,必备的教育设施,周到的后勤服务等,都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培养特色的外因。
根据以上条件和依据,各校可努力探索体现自身优势的特色。
从当前来看,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办学特色有如下模式:培养目标特色,教育途径特色,教学内容特色,教学方法和手段特色,教学评价特色,学校管理特色。
创办特色学校是学校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从素质教育出发,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就必须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这也是近年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许多特色学校的基本经验。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进行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学特色建设。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
我们要打破以课堂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本点,构建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环境课程并行的主体化的课程模式。
(2)开展学科特色建设。
学科特色建设是发展学校特色的核心工程。
如果一所学校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教育就会形成特色各异、争奇斗艳的可观局面。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最高境界,对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个学校的教研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
因此,可以说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或者说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也就没有办学的个性化。
一所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理论”,并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这样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富有特色的主题,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为此,在特色建设过程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特”与“全”的关系。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偏离这一指导思想;过早地选科、分流直到定向,不利于人的终身发展,也无
法适应未来社会职业转向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与培养拔尖学生并重的原则,做到全面兼顾而各有侧重。
在全体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因人训练,使一批学生学有特长。
(2)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系统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
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教育整体改革的全局。
如果缺乏整体思考,只搞几项活动,或改革某一类课程,单项与单项之间只是孤立地存在,那么这种改革往往会偏离目标。
如果只是建立了一些兴趣小组,增设了一些特长课、选修课,便称之为办出了特色,这也是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种误解。
因此,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在特色建设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开展各项改革,并使各项改革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最佳的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学校特色建设不是对过去的办学传统的彻底摒弃,而应在继承中创新,对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以革除,对科学的东西加以继承和发扬。
当然,光有继承发扬还不够,还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使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1)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应分析本校教师哪些是有专长的,有些什么专长。
一般来说,学校所期望的特色,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入,工作
进展就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
(2)从本校的工作优势出发。
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长久不衰,那么这就是特色。
因此,我们应当准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
既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也不要将特色教育的内容狭隘为只能是活动课程的某个方面,更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
(3)从本校的物质条件出发。
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对学校特色的培养能起促进和制约作用。
连排球都没有的学校就比具备这一条件的学校困难些。
因此,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4)从本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
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养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我们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它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当前,创办特色学校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的突破口,其深刻意义在于:有利于繁荣教育园地和提高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的地位。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真正的特色教育之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