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固定;
2、含金量;
3、铸币;
4、赊销赊购过程
5、黄金输送点
6、电子货
7、金币本位
8、公众的信心
9、代用货币10、辅币11、相交换12、中国人民银行13、银行14、辅币15、银行券16、一般等价物
二、单项选择题
A C
B B A
C
D C A B B D B D C D A
三、名词解释
1、铸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形状、重量和成色铸造的,并打上印记的金属货币。
2、本位货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是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其特点是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用它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
3、信用货币:使用价值符号作为货币表现形式的货币,它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而流通。
4、格雷欣法则:指在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使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5、代用货币:使用价值符号作为货币表现形式的货币,它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而流通。
6、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支付功能的非现金货币。
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8、双本位制:国家规定依据金银币市场比价确定金银币固定兑换比率,金币银币作为本位货币按固定比价同时流通。
9、无限法偿货币:是指法律赋予某种货币在一切交易、支付活动中,不论数额大小,也不论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10、货币的有限法偿:主要是针对辅币而言。
辅币由国家铸造,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但在一次支付中,如果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收。
四、简答题
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答:在双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和银币按照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
当市场上金、银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
这样,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最先是由英国财政家家格雷欣提及的,所以又称“格雷欣法则”。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货币制度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种类(分为主币和辅币);(2)确定货币币材;(3)规定货币单位;(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5)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6)金准备制度。
类型:(1)银本位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度;(3)金本位制度: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纸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3、货币的主要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前两个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来实现的。
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就可以实现。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需要足值货币,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
(3)货币在实现交换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即充当延期支付标准,用于清偿债务时,便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赊销赊购的商品交换中,是与商业信用联系在一起的。
(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并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5)当一国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主要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购买外国商品、转移国际间财富等。
4、简述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无论主币和辅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它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3)人民币的发行原则是: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5、简述金币本位制下为何能实现币值的稳定。
答:(1)自由铸造。
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了金币的价值和黄金一致,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自由兑换。
这有利于保证币值的稳定,使流通中的通货不致贬值。
(3)自由输出入。
在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汇率波动界限便是黄金输送点。
黄金的自由输出入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6、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基本特征有:(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3)具有强制性。
它是法定货币,由银行发行强制进入流通;(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
7、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答:(1)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是国家对货币持有者的一种债务关系。
(3)货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金准备制度,只是流通
中商品价值的符号,因而不受贵金属数量的限制。
(4)货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5)弹性较大,但客观上要受经济发展规模的制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制度
一、填空题
1、偿还本金、支付利息
2、汇票
3、诚信
4、还本付息
5、背书
6、支付手段
7、银行信用
8、收益性
9、偿还性10、信用工具的时价(或市场价格)11、还本付息12、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信用风险14、G—G'(G+△G)
二、单项选择题
D D C B B A A D A B B D C A CD B A C D
三、名词解释
1、银行信用:广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款、贴现等方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狭义的银行信用专指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等业务活动形成的信用。
2、承兑汇票:汇票是债权人发出的支付命令,必须在债务人承认兑付后才能生效。
经过承兑的汇票,叫承兑汇票。
3、金融工具:又叫信用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
它是资金或资本的载体,借助这个运载工具实现资金或资本由供给者手中转移到需求者手中。
4、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基础金融工具价格及其指数的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
5、消费信用:是由金融机构或商家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生活消费方面的货币需要的信用形式。
四、简答题
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
答:(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商业信用则是直接信用;(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商业信用有严格的范围和方向限制;(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商业信用则受产业资本规模限制;(4)银行信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商业信用的信用链条不够稳定,相对风险较大。
2、信用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积极作用:(1)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2)可以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3)可以调剂、刺激消费;(4)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5)可以调节宏观经济。
负面影响:(1)信用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信用风险,人们只能设法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却难以完全消除它(2)可能引发信用危机(3)可能产生经济泡沫和诱发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4)银行信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上述特点表明,银行信用在借贷规模、范围、期限和使用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银行信用是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信用形式,它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4、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①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②信用是延续和扩展市场的基本动力;
③信用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④信用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⑤信用是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和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工具⑥信用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5、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答:特点:(1)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便捷性。
(2)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的买卖行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一致的。
局限性:(1)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2)严格的范围与方向性。
(3)期限的局限性。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6、简述信用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信用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化、从简单到复杂。
(1)信用方式不断进化,由实物借贷向货币借贷发展;(2)信用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再向宏观经济领域发展;(3)信用工具不断发展,由尚未工具化的信用向尚未流动化的信用,再向流动化的信用工具发展;
(4)信用类型不断发展,由高利贷信用不断向现代借贷信用发展。
7、简述普通股股东享有的股权权利。
答:(1)经营参与权;(2)盈余分配权;(3)优先认股权;(4)检查监督权;
(5)剩余财产的清偿权。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答: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也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在以市场为基础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货币流、人才流、信息流都要以信用的存在为基础。
信用对经济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它可能引发信用风险、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1)信用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①从信用的产生和形成看,信用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②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完善的信用制度上的经济,与信用经济唇齿相依;③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行为规则,更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无价的社会资本。
(2)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②信用是延续和扩展市场的基本动力;
③信用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④信用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⑤信用是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和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工具⑥信用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从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收入
2、平均利润
3、%
4、公定利率
5、基准利率
6、浮动利率
7、违约风险
8、平均利润率
9、同业拆借10、1331 11、下降12、伦敦同业拆借利率13、%14、利率市场化改革15、利息16、平均利润率17、风险结构18、存款准备金利率
二、单项选择题
B B A B D A B
C
D B C A
三、名词解释
1、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
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2、收益资本化:将未来收益按照复利折算成现在的资本额的方法。
3、终值:是初始投资根据复利制计息后在借贷期(或投资期)结束时的
本息总额。
4、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
制。
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5、到期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主要是债券)从即日至到期日的年均投
资收益率。
一般用于衡量和比较长期信用工具的投资收益水平。
四、简答题
1、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答: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积聚资金;(2)利率能够调节信用规模;(3)利率能够调节国民经济结构;(4)利率能够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物价;(5)利率能够平衡国际收支。
在微观经济方面:(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选择;(3)是计算租金的重要参照。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包括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国际收支状况。
3、可贷资金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的。
答:该理论认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社会(的实际储蓄;二是信用膨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净增额。
可贷资金的需求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实际投资支出的需要;二是居民、企业增加货币持有的需要。
当可贷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均衡的一般利率。
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DL=SL,即I+△MD=S+△MS。
由上式可以看出:即使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货币供需增量的对比变化也足以改变利率。
因此,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并不就保证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从短期看,货币增量供求的不平衡或者投资储蓄的不平衡都会导致收入水平的波动,通过货币因素的传导,使均衡利率产生短期波动。
从长期看,利率取决于实际经济因素,所以长期利率相对稳定。
4、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各是什么
答:(1)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连动机制;
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2)环境: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
5、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哪些
答:利率在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是通过以下效应实现的:
(1)成本效应;(2)资产组合调整效应;(3)利率的财富效应;(4)利率的预期效应;(5)利率的汇率效应。
6、为什么说预期物价上涨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答:
(1)一定时期利率水平最终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水平上升,反之则下降。
预期物价水平的上升会改变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使利率水平发生变化。
(2)当经济主体预期未来物价将上升时,企业因预期未来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会积极地寻求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
消费者因预期未来物价上涨,会积极利用消费信贷增加当前的购买。
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3)由于人们预期未来物价水平将上升,将会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可贷资金供给减少。
(4)预期物价上涨,则实际利率下降,债权人会要求提高名义利率。
7、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1)积聚社会资本(2)调节信用规模和经济结构(3)调节社会总供求 (4)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物价(5)平衡国际收支
8、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答:(1)总体目标是要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利率体系。
(2)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入手,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 的步骤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浮动范围,促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五、计算题
1、 某人在银行存入三年期存款200万元,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6%,每年计息一次,请利用复利法计算在利息所得税率为10%时,此人三年后实得利息额。
2、 3年期,票面利率为6%,票面价格为100元的国债,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当市场利率为8%时,国债价格为多少若利息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市场利率为10%时,国债价格为多少
3、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120 000元以购买住房。
贷款的年利率为9%,贷款分30年偿还,按月等额偿付。
计算每月要支付多少金额
()
()元)(5.9651%)75.01(%75.01%75.012000011130123012=-++=-++⋅=⨯⨯n n
r r r P A 4、某项目计划在未来20年中每年末投资5万元,若市场利率为8%,试用复利方法计算:
(1)与其投资效果等价的现在一次性投资规模;
(2)最终实现的投资效果。
解:一次性投资规模:按普通年金现值公式
PV=A[1/r-1/r(1+r)n ]
=50000×[1/8%-1/8%(1+8%)20] =50000×=490905
最终实现的投资效果:按普通年金终值公式
FV=A[(1+r)n -1]/r
=50000×[(1+8%)20-1]/8%=2288098元
5、某国债面额1000元,期限为10年,息票率为5%,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当市场利率为7%时,估算国债价格;若利息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市场利率为8%时,估算国债价格。
解:(1) 每年固定利息=1000×1×5%=50(元),设价格为P ,则
10
1010%)71(1000%)71%(71%)71(50+++-+⨯=p =50×+1000×=(元)
(2)半年付息一次,每次25元,市场利率=8%/2=4% 则
20
2020%)41(1000%)41%(41%)41(25+++-+⨯=p =25×+1000×=(元)
6、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为4%,相应的边际收入税率为20%,比较收益率10%的公司债券与收益率同样为10%的市政债券间的真实税后利率。
如果公司债券收益率实际为10%,那么为了与此税后真实利率相同,市政债券的名义收益率应是多少
解:(1)公司债券真实税后利率p= i(1—t)—Pe=10%×80%—4%=4%
市政债券真实利率=i-p=10%-4%=6%
(2)由(1)结果得知,公司债券真实税后利率p=4%
若使市政债券真实利率=公司债券真实税后利率=4%,则
市政债券名义利率=市政债券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4%+4%=8%
7、某企业持有一张1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请求某银行贴现,时间为某年5月20日,该票据于该年8月20日到期,贴现率为8%。
求贴现额及实际贷款利率。
解:(1)贴现额=票据面额-贴现利息=票据面额-票据面额×贴现利率×票据剩余天数
=1000(1-8%×3/12)=980万元
(2)实际贷款利率=20/980×4=%
五、计算题(教材P100~101,11~18题)
11、一借款人从银行借入10万元,期限10年,利率6%,试分别按单利制和复利制计算出该借款人应支付给银行的利息。
解:
单利制: 借款人应付利息 C= ,由题意得
C=10×6%×10)=6(万元)
复利制:借款人应付利息 C=P (1+ r )n -P , 由题意得
C=10×(1+6%)10-10
10
102%)71(1000%)71(50...%)71(50%7150++++++++=P
=10×
=(万元)
12、假设某年的名义利率为%,物价上涨率为%,若只考虑物价上涨对本金的影响,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若考虑物价上涨导致本金和利息均贬值的条件下,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
(1)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24.0-1-%
5.31%25.311-11=++=++=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13、假设一笔贷款为50万元,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贷款利率为8%,试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
解:
单利法: 贷款到期的本利和s=p (1+),由题意得
S=50×(1+8%×3)=62(万元)
复利法:贷款到期的本利和S=P(1+r)n , 由题意得
S=50×(1+8%)3
=50×
=(万元)
14、某债券的息票利率为10%,面值为1000元,期限5年,到期收益率为8%,试求:(1)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债券现值为多少(2)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债券现值为多少
解:(1)每年付息C=1000×10%=100(元),设债券现值为P ,则
5
55%)81(1000%)81%(81%)81(100+++-+⨯=p =100×+1000×
=(元)
(2)半年付息一次,每次C=100÷2=50元,到期收益率=8%÷2=4% 则
10
1010%)41(1000%)41%(41%)41(50+++-+⨯=p =50×+1000×
5
52%)81(1000%)81(100...%)81(100%81100++++++++=P
=(元)
15、某债券的息票利率为8%,面值为1000元,期限5年,采用平价发行,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解:
设到期收益率为i, 债券面值为F ,每年债券利息为C ,债券发行价为P, 因债券平价发行,故债券发行价等于债券面值,即P ,=F=1000
C=1000×8%=80, 由公式:
n n i F i C i C i C i C P )
1()1()1()1()1(321+++++++++= 得55432)
1(1000)1(80)180)1(80)1(80
)1(801000i i i i i i +++++++++++=( 55555
55)1(1)1(1000)1(1)1(80)1(1000)1(1)1801000i i i i i i i i i +-+⨯=+-+⨯+++-+⨯=(
得i=8%
16、某贴现债券期限3年,面值为100元,销售价格为80元,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解:由贴现债券到期收益率公式1-=t P
F i 得 180
1003
-=i =% 17、某公司发行债券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8%,单利计息,每满一年付息一次,现以950元发行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
求:
(1)投资者在认购债券后到期满时可获得的到期收益率。
(2)若投资者在认购后持至第3年末以995元市价出售,则该持有者持有期的收益率为多少
解:(1)每年固定利息=1000×8%=80(元),发行价格即认购价格为950元, 在单利计息的情况下,债券认购者到期收益率为:
950
5580950-1000]-[÷⨯+=÷⨯+=÷+=)(认购价格
剩余年数剩余年数票面利息认购价格)(面值认购价格
剩余年数利息)(溢价收入到期收益率(认购者) =%
(2)投资者在认购后持至第3年末以995元市价出售,则该持有者持有期的收益率为:
–=10%+⨯=⨯995950803持有期收益率9503
18、假设某债券期限为4年,息票收益为50元,债券收益率为5%,债券到期收回本金1000元,则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多少
解
:由债券价格公式n n i F i C i C i C i C P )
1()1()1()1()1(321+++++++++= 得:
(元)(1000%)51(1000%)51%(51%)51504
44=+++-+⨯=P
六、论述题
1、利率在一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要有一定的展开)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积聚资金;(2)利率能够调节信用规模;(3)利率能够调节国民经济结构;(4)利率能够调节货币流通和稳定物价;(5)利率能够平衡国际收支
在微观经济方面:(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选择;(3)是计算租金的重要参照。
2、请结合利率理论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步骤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答: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1)取消利率管制和授信限额;
(2) 工商企业具有内在的利润约束机制,对利率变动能作出灵敏反应;
(3) 有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
(4)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现企业化经营,对中央银行利率变动能作出灵敏反应,利率体系的传导机制灵活有效;
(5) 建立合理的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较强的利率弹性;
(6) 外汇储备充足,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完善。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入手,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浮动范围,促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具体步骤如下:
(1) 开放同业拆借利率。
(2) 调整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使其略高于货币市场利率。
(3) 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或贴现利率,使其成为基准利率。
(4) 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设定存款利率上限。
(5) 取消所有的利率限制,全面放开利率。
3、试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答:(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①总体目标:是要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
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利率体系。
②实现利率市场化须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提高利率;第二步是完善利率浮动制;第三步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
在最后阶段,有效措施是增加可交易金融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使金融资产多样化,然后先使这类非存、贷款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其与银行存、贷款的竞争而最终放开银行贷款利率,并进而放开银行存款利率。
(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入手,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浮动范围,促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3)结合实际——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第三阶段,即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资产多元化来推进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3、详细论述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答:(1)平均利润率。
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润总额越大,当借贷资本一定时,利息额越大,从而利息率越高。
(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市场上借贷资金供应紧张,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借贷资金供过于求,利率就会下降。
(3)预期通货膨胀率。
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债权人会要求提高贷款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会趋于下降。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会降低再贴现率或基准利率,增加货币投放量,使可贷资金增多,市场利率相应下降。
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则会相应上升。
(5)经济周期。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不同会导致利率的不同,危机阶段的利率最高,而萧条阶段的利率最低。
(6)国际收支状况。
当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大量逆差时,为了弥补逆差,货币当局会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
当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时,为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