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十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救援队员的无私奉献和勇敢精神。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合作意识。教师应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评价,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启发。
十五、教学延伸活动实施
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救援队成员、受灾群众、国际志愿者等角色,模拟救援现场,体验救援工作的艰辛与意义。
2. **制作展板**:鼓励学生制作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展板,展示救援队的成就和队员们的故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写作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关于“我眼中的英雄”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救援队的敬佩之情,培养写作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救援队赴国外救援的背景
2.救援队在国外遇到的困难
3.救援队的精神品质:勇敢、坚定、无私、国际合作
4.救援队得到的赞誉和感激
```
九、教学反思
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2.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拓展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救援事迹,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准备。
六、作业布置
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福。
七、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精神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_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国际营救队,真棒》教课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一、教课名称:《中国国际营救队,真棒!》小学语文三年级二、所在班级状况,学生特色剖析:本班共有学生 36 人,此中女生 19 人,男生 17 人。
每个孩子都开朗可爱,他们贞洁和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本学期要点是对学生进行惯例训练,养成优异的学习习惯,创造优异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别人合作,使他们赶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中间,成为一名优异的、合格的小学生。
三、教课内容剖析:通信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样见闻进行实时、详细而生动的报导。
它不但交代什么事,并且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氛围。
本文由通信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裕浓重的现代气味。
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营救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环绕国际理解和友情来组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解说“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踊跃地参加国际事务,全力帮助其余国家。
本课采纳的是通信报导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次序安排资料,表达清楚,并有适合的谈论。
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营救队的感谢,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
在整个事件的报导中,既有营救工作的整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绘,如搜寻犬救出男孩的事。
四、教课目的: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师生共同采集有关中国国际营救队的资料,经过资料采集,拓展延长,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3、在读悟要点段落、要点词句的过程中渐渐深入地领会中国国际营救队的“真棒”。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我国人民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余国家人民的帮助。
五、教课难点剖析:领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营救队感谢的原由。
六、教课课时:第二课时七、教课过程(一)、讲话沟通,导入新课1、看课件金华新闻综合频道的广告──请支持国际营救。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8、中工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题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拼一拼,再组词zǎi( ) zhēng( ) xīng( ) 载挣兴zài( ) zhèng( ) xìng( )二、照样子、写词语。
急急忙忙( ) ( )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地捕捉()地搜索()地呐喊()地救援()的防弹服一()男孩一()钢筋一()缝隙一()飞机一()屋子一()救援队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很多人同声称赞。
()2.竖的和横的交织在一起。
()3.寻找的人或物所在地不清楚。
()4.远近都听到名声。
()五、选择适当的意思把序号标在括号中。
A、用鼻子嗅、听C、有名气D、消息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5.1 交变电流课时作业基础达标1.交变电流是( )A.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流B.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C.强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D.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解析】本题考查了交变电流的定义,只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就是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仅是其中之一,故D 项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属交变电流的是( )【解析】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在图象上表现为时间轴上下都存在图线,故选CD.【答案】CD3.关于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正弦式电流,正确的说法是( )A.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一次B.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动势方向改变一次C.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感应电动势方向改变一次D.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方向和感应电动势方向都改变两次【解析】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每经过中性面时改变一次,每个周期内方向改变两次,故选D.【答案】D4.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对称轴做匀速转动,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则( )A.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将发生变化C.通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最大值D.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最大值【解析】线圈通过中性面这个特殊位置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A、C 正确,D 错误;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方向就改变一次,故B 正确.【答案】ABC5.如下图所示图象中属于交变电流的是( )【答案】ABC6.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观察,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nBl2ωC.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RD.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解析】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B 正确,D 错误,此时由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adcba,A 错误,由峰值表达式E m=nBSω=nBl2ω,所nBl2ω,图示位置感应电流等于峰值,C 正确.以I m=R【答案】BC7.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 abcd 绕对称轴 OO ′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匝数为 n ,当转动的角速度为 ω 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e =nBSωcosωt (由图示位置计时).其他条件不变,只是线圈的转速提高到原来的 2 倍,则表达式变为()A .e =nBSωcos2ωtB .e =nBSωcosωtω 1C .e =nBS2ωcos2ωtD .e =nBS 2cos 2ωt【解析】 当线圈转速提高到原来的 2 倍,角速度也变为原来的2 倍,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 =nBS·2ωcos2ωt,故 C 选项正确.【答案】 C8. 如图所示,①、②两个并排放置的共轴线圈,①中通有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在 t 到 t 时间内,①②相吸B.在t到t时间内,①②相斥C.t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为零D.t时刻两线圈间吸引力最大【解析】t到t时间内①线圈中电流正向减小,在线圈②中产生感应电流也为正向,故①②两线圈相互吸引,故A 选项说法正确;t到t时间内,①线圈中电流负向增大,在②中产生正向的感应电流,①②相互排斥,B 选项说法正确;t时刻①电流最大,但变化率为零,在②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两线圈作用力为零,C 选项说法正确;t时刻①中电流为零,但变化率最大,②中感应电流最大,作用力为零,故D 选项说法错误.【答案】D9.一个面积为0.1 m2 的矩形线圈,共100 匝,在磁感应强度B=0.5T 的匀强磁场中,以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从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的位置开始转动,在0.05 s 内线圈转过90°,在这段时间内,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并写出瞬时值表达式.【解析】设矩形线圈的匝数为N,面积为S,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NBSω;π φ2角速度 ω=t =0.05rad/s =10πrad/s ,最大值 E m =NBS ω=100×0.5×0.1×10π V =157 V ,瞬时值表达式:e =E m cos ωt =157 cos10πt V.【答案】 157 V e =157cos10πt V能力提升1. 一单匝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线框中的最大磁通量为 Φm ,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线框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B. 线框转动的角速度 ω 等于 E m /ΦmC. 当线框内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动势在减小D. 当线框内磁通量等于 0.5Φm 时,感应电动势等于 0.5E m【解析】 感应电动势是磁通量的变化率,线框磁通量为零时,感应电动势最大,排除 A ;由正弦式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e =E m si nωt=BS ωsi nωt =Φm ωs i nωt ,选择 B ,排除 D ;根据线圈从与磁场平行的位置转到中性面的过程中,磁通量越来越大,磁通量的变化率越来越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 C.【答案】 BC2.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中心轴线OO ′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绕中心轴线按图示方向(从上向下看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 =0 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方向沿 abcd 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表示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t【解析】 在 0~4内,ab 一侧的线框在磁场中绕 OO′转动产生t t正弦交流电,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为 dcba 且越来越大.4~2内,ab 一侧线框在磁场外,而 dc 一侧线框又进入磁场产生交流电,电流方向为dcba 且越来越小,以此类推,可知 i -t 图象正确的为B.【答案】B3.如右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和P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转动时的电流B.线圈绕P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转动时的电动势C.线圈绕P和P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D.线圈绕P转动时dc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转动时dc 边受到的安培力【解析】如图所示,设ab=l,ad=l,O a=r,O d=r.线圈绕P轴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 v=Bl lω.线圈绕P轴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 rω+Bl rω=Bl lω,即e=e,所以i=i,故选项A对B 错.由右手定则可知,线圈绕P和P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均是a→d→c→b方向,故选项C 错,再根据安培力公式可知F 安=BIl,即安培力相同,D 错.【答案】A4.一长直导线通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在导线下方有断开的线圈,如图乙所示,规定电流从左向右为正,则相对于b 点来说,a 点电势最高的时刻是在( )A.t时刻B.t时刻C.t时刻D.t时刻【解析】欲使a 相对 b 电势最高,即ab 间电动势最大,t、t 时刻电流i 最大但电流的变化率最小,感应电动势为零,故选项A、C 错误;t时刻电流的变化率最大,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也最大,但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到零,由楞次定律可知此时刻b 点电势高于a 点,故选项B 错误;当t时刻,由楞次定律可知,ab 中感应电动势a 点高于b 点,且电动势最大,故选项D 正确.【答案】D5.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10 cm 的圆形线圈共100 匝,在磁感应强5T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中心轴线OO′以n 度B=π2=600 r/min 的转速匀速转动,当线圈转至中性面位置(图中位置)时开始计时.(1)写出线圈内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2)求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在1/60 s 时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解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线匀速转动时,线圈内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当线圈平面在中性面时开始计时,其表达式为e=E m si nωt.(1)e=E m si nωt,E m=NBSω(与线圈形状无关),ω=20π rad/s,故e=100sin20πt.1(2)当t=s 时,601) V=50 3 V=86.6 V.e=100sin(20π×60【答案】(1)e=100sin20πt(2)86.6 V6.发电机的转子是匝数为100,边长为20 cm 的正方形线圈,将它置于磁感应强度B=0.05 T 的匀强磁场中,绕着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以ω=100 πrad/s 的角速度转动,当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垂直时开始计时.线圈和外电路的总电阻R=10 Ω.线圈从计时开始,到转过60 °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多少?【解析】ΔΦ E qE =nΔt 又I =R且I =t,Δt=t.所以,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小学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8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篇一知识积累一、拼一拼,再组词zǎizhēng xīng载挣兴zàizhèng xìng二、照样子、写词语。
急急忙忙( ) ( ) ( ) ( )三、选择适当的意思把序号标在括号中。
a、用鼻子嗅b、听c、有名气d、消息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地捕捉地搜索地呐喊地救援的防弹服发展练习快乐阅读中国救援队的“秘密武器”中国国际救援队初次出征就赶上了巴楚、伽师地震。
他们凭借自己先进的"秘密武器"大显身手,引起了灾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些"秘密武器"又被称为"八大件"。
分别是:光学声波探测仪:光学声波探测仪又称"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的。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于摄像仪器。
救援队员将探头放入需要探测的地方后,探头可360度旋转,而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哪怕是遇险人员被埋在瓦砾深处,利用这个光学声波探测仪,救援人员也可以及时探测到哪里还有遇险人员等待援助。
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利用声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幸存者发出微小的声音,声波探测仪都可以探测到。
所以即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红外线探测仪:夜晚照明不足是影响救援工作及时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科学家们充分利用红外线的反射,在黑暗中靠温度来探测事故现场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
搜救犬:除了仪器的应用外,救援队还应用了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搜救犬。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过一个真实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和意义,培养对志愿者事业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和意义,掌握文章中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志愿者事业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词的理解和应用。
2.理解文章中对国际救援队的描述。
难点:1.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归纳。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志愿者事业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2.教案3.学生课本及习题4.黑板或白板5.故事片段视频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国际救援的兴趣,引出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分组互相讨论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学生自主朗读文章,并进行问答互动。
第三步:讨论(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提问国际救援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志愿者事业对社会的意义。
第四步: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志愿者事业的作文,表达对志愿者的敬意和对乐于助人的群体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内容,也能够培养出对志愿者事业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语下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2.学习用默读、跳读的方法,边读边提取主要信息。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段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了解课文内容,基本学会新闻报道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棒”,从而感受国际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用图片和文字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资料。
(课件显示图片,学生交流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2.教师出示资料,学生阅读,出示课题。
二、读通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引入下文。
三、研读文本,理解内容1.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生自主阅读,找到相关的语句)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
3.集体反馈。
课件显示重点语句。
(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相互补充。
集体教学,出示重点句子分析理解。
)4.教师小结:是啊!中国国救援队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汗水和智慧,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所在以在离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课件出示)四、拓展升华,结束全文1.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2.教师总结:就是这一队伍,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设计:快速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细致高超。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2、难点:地震、如何救援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
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讨论与交流1、交流自读疑难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1、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救灾速度快)思考:来到这个受灾最严重的城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不怕危险,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思考:他们在做哪些救援工作呢?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时不属于我国救援队负责的范围的。
如果你是那名小男孩,你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呢?(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板书设计】:仔细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不顾疲劳坚持战斗细心搜寻“超强”——“救灾明星”【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教案及练习题【课文】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òu〕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é〕助救援。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à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局部队员前往救援。
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
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è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
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
三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试-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版同步练习及答案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呈.现(chénɡ chěnɡ) 弥.漫(mí ní) 缝隙.(xī xì) 范.围(fàn fán) 狂吠.(fèi quǎn) 搜.索(sōu shōu)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篇散.(sàn sǎn)发着乡土气息的散.(sǎn sàn)文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2.2012年6月18日14时,一个注定载.(zǎi zài)入史册的日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实现交会对接。
这标志着我国载.(zài zǎi)人航天飞行能力又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
三、比一比,组成词。
⎩⎨⎧透( )绣( ) ⎩⎨⎧震( )振( ) ⎩⎨⎧漫( )慢( )四、我能选字组词。
1.[带 戴] 领( ) 穿( ) ( )路2.[净 静] 安( ) 干( ) ( )止句子模块五、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真好啊!1.这件衣服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读写模块七、课内阅读。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句子。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中国国际救援队为什么真棒?
2.精读课文,感悟内涵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勇敢、无私和敬业精神。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赴汤蹈火、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避免过度疲劳或情感压力。
3.对于可能涉及敏感话题的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讨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二十二、教学创新与改进
1.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创新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学吸引力。
2.鼓励教师尝试跨学科教学,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科学等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3.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十二、教学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2.强调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3.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和交流。
十三、教学衔接
1.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提前为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如介绍下一课的主题和重点。
3.利用信息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APP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二十三、教学评价与反馈循环
1.建立定期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评价、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应制定改进计划,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让他们成为教学改进的积极参与者,增强他们的主体性。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题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我能用“√”给加点的字画出正确的读音。
腐.烂(fú fǔ)倒塌.(tā tà)狂吠.(fèi quán)埋.上(mái mán)兴奋.(xīng xìng)呈.现(chēng chén)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ǎi zài]载誉归来( ) 记载( )[sàn sǎn]散发( ) 散文( )3.选字组词。
(1)[带戴] 领( ) 穿( ) ( )路(2)[净静] 安( ) 干( ) ( )止4.给带点的车选择正确的解释。
(1)突然,“超强”冲着一条多泥板夹缝狂吠不止。
()A.仅,只B.阻拦,使停住C.停(2)5月 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A.圆形 B.周全 C.货币单位(3)搜索犬“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A.连接;交叉B.结交;交往C.一齐;同时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的工作()的时间()的防护服()的因素()地交流()地捕捉()地搜索()地呐喊()地救援6.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真好啊!(1)这件衣服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大“起强”,成了人们(交教)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量下落不(名明),可能(仍扔)被理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枪)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历史和作用,理解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学生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职责、成就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国家意识的提升和对中国国际形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新课(1)教师播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音频,学生听读并正音。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3)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小组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看法和感受。
(2)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学习课文中的知识点,深入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作用和重要性。
4.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等,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5.作业布置与评价(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看法和认识。
(2)教师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
2.教学手段:课件、教具等辅助手段。
3.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篇短文写作,主题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要性及影响,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朗读和默写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等。
通过展示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新闻报道,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工作和成就。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一、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犹豫:近()反()精致:近()反()清晰:近()反()迅速:近()反()二、仿例写词。
1.例:红彤彤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例:无影无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例:栩栩如生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将下面的字加一个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匋( ) ( ) 官( ) ( ) 反( ) ( )示( ) ( ) 寸( ) ( ) 关()()◆课后能力提升四、阅读理解。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l.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得到——()容易——()生存——()2.用“____”画出描写地震后悲惨的景象的语句。
3.用“~~”画出中国救援队队员们如何搜救灾区伤员的语句,并说说他们是用哪些仪器搜救伤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就……”的句式写一句话,不要忘了加标点。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2.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情感态度:学生能够体现出对救援队的敬意和对其精神的认同。
5.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帮助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等。
十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安全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安全教育的元素,提醒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和自我保护。
二十、教学展望
1.理解和尊重救援队员的付出,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
2.培养勇敢、无私、乐于助人的品质,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
3.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救援队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b.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精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立背景、宗旨和主要任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宗旨和主要任务。
3.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内外救援行动中的表现和贡献。
4. 救援行动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立背景、宗旨、主要任务及其在国内外救援行动中的表现。
2. 教学难点:救援行动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立背景、宗旨、主要任务及其在国内外救援行动中的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实际救援行动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宗旨、主要任务及其在国内外救援行动中的表现。
3. 案例分析:分享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实际救援行动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在救援行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心得体会表述清晰、论述合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精选。
2. 课件:包含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3. 网络资源: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新闻报道、采访视频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并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救援行动中的英勇表现和人道主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提高信息提取和整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认同感,理解和尊重各种职业的价值,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展开,讲述的是中国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实施地震救援的故事,展现我国救援队的专业素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救援现场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并查找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中国国际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并理解。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文中描述的救援场景,分析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专业性和高尚情操。
4. 重点解析: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救援队员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他们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
5. 实践活动:模拟救援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体验救援工作的艰辛与价值。
五、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主题为“我心中的英雄——致敬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小论文或手抄报创作,加深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认识和敬意。
六、教学总结: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展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发扬这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教学评估:1. 笔试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口头表达:通过小组汇报、角色扮演等活动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精品】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doc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一、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二、比一比,再组词。
援()受()震()烂()缓()爱()振()拦()漫()虚()隐()迅()慢()墟()稳()讯()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祝愿()的景象()地搜索()的服装()的胳膊()地捕捉一()男孩一()钢筋一()缝隙一()飞机一()屋子一()救援队四、选词填空。
1.展现呈现(1)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出一派火红热闹的景象。
(2)地震灾区的悲惨景象()在救援队员面前。
2.仍然仍旧(1)在34℃的高温下,救援队的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坚持工作。
(2)十几年没有回家乡了,那里()是老样子。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1.(开放题)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给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及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中国国际救援队再次出现在最危险的地区。
面对勇敢顽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你想说些什么?给他们写封信吧!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叔叔们:你们好!2.(阅读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忠告一天傍晚,两个好朋友到树林里去散步。
夜色中,他们忽然看见两棵树之间有一只大黑熊。
他们当中的一个丢下朋友飞快地爬上一棵大树,蹲在高高的树权之间,吓得不停地颤.(zhàn chàn)抖。
另一个不会爬树,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走近他,从头到脚地嗅.(chòu xiù)了一遍。
那人感觉到熊喷在脸上的热气,就紧闭双眼,屏.(bǐnɡ pínɡ)住呼吸,直挺挺地伸展四肢,一动也不动。
熊以为躺在地上的人死了,就不再理睬他,一摇一摆地走开了。
黑熊走了很久,树上的那个人才爬下来,问他的朋友:“熊在你耳朵边嘀.(tí dí)咕什么?”“熊给了我一个忠告。
”他看了那人一眼说,“你不能和遇到危险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人做朋友。
三语下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当堂达标题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练习题一、读拼音,写词语。
sòng biãjiùyuán zhùyuàn cháng tú()()()()yán zhòng jǐng xiàng chēng zàn fùzã()()()()二、选择闻:A.用鼻子嗅 B.听 C.有名气 D.消息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三、扩写句子。
例:救援队完成任务。
中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
(1)同学们看电影。
(2)小兔子啃着胡萝卜。
四、修改病句。
(1)看见了被埋在废墟中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国际救援队一切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
______________(3)这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â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细心——3.用﹏﹏画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4.改写句子。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改为被字句)。
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送别救援祝愿长途严重景象称赞负责二、D C A B三、1.三年级的同学们认真的看电影。
2.可爱的小兔子啃着香甜的胡萝卜。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1.在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活动时,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注意电器安全,避免触电等安全事故。
3.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确保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参与,保障学生的安全。
十九、教学展望
1.随着学生对救援队精神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等。
2024年北师大版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是一幅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图片,他们正在执行救援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3.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十三、教学效果评估
1.定期评估: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2.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消防队、红十字会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撰写关于救援队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救援精神的感悟。
十、教学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等。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大意。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题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读拼音,写词语.s òng bi é ji ù yu án zh ù yu àn ch áng t ú( ) ( ) ( ) ( )y án zh òng j ǐng xi àng ch ēng z àn f ù z é( ) ( ) ( ) ( )2.写出下列旬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1)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 展现——( ) 悲惨——( )(2)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 仔细——( ) 搜索——( )(3)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我们能够协助救援..... 协助——( ) 救援——( )3.选词境空.突然 仍然 虽然(1)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 )坚持战斗.(2)( )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3)( ),“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不止.4.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闻名遐迩”的“迩”字是“远”的意思.( )(2)《一面五星红旗》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都是写中国人帮助外国人的事.( )(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主要写了搜索犬救男孩的事.( )5.我会修改病句.(1)看见了被埋在废墟中的孩子.(2)中国国际救援队一切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3)这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6.按课文内容填空.经过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 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7.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1)你还能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吗?搜索捕捉(2)改写句子:汗水把衣服浸透了.被浸透了.(3)用文中加点的词写一句话.(4)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人工作,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答案与点拨2.(1)展示凄惨(2)认真搜寻(3)帮助救助3.(1)仍然(2)虽然(3)突然4.(1)√(2(3(45.(1)我们看见了被埋在废墟中的孩子.(2)中国国际救援队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3)这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6.14个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房倒屋塌失去亲人臭气“叠饼状”很大困难7.(1)操作剪断搜寻穿(2)衣服汗水(3)小明一来到学校,就拿出语文课本,大声朗读起来.(4)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
知识积累
一、拼一拼,再组词
z a i()zh e ng(X 1 ng()
载挣兴
z a i()zh e ng(X ng()
二、照样子、写词语。
急急忙忙()()()()
三、选择适当的意思把序号标在括号中。
a、用鼻子嗅
b、听
c、有名气
d、消息
1、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新闻()
2、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
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3、我刚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4、闻此言,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景象()地捕捉()地搜索
()地呐喊()地救援()的防弹服
发展练习
快乐阅读
中国救援队的秘密武器”
中国国际救援队初次出征就赶上了巴楚、伽师地震。
他们凭借自己先进的” 秘密武器"大显身手,引起了灾民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些"秘密武器"又被称为" 八大件"。
分别是:
光学声波探测仪:光学声波探测仪又称"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的。
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于摄像仪器。
救援队员将探头放入需要探测的地方后,探头可360度旋转,而救援队员利用
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哪怕是遇险人员被埋在瓦砾深处,利用这个光学声波探测仪,救援人员也可以及时探测到哪里还有遇险人员等待援助。
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利用声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幸存者发出微小的声音,声波探测仪都可以探测到。
所以即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红外线探测仪:夜晚照明不足是影响救援工作及时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科学家们充分利用红外线的反射,在黑暗中靠温度来探测事故现场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
搜救犬:除了仪器的应用外,救援队还应用了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搜救犬。
据救援队副主任任利生介绍,国际救援队共有12只搜救犬,这次随行参加救援的有6只。
这些搜救犬是由德国牧羊犬、英国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时牧羊犬组成。
这些搜救犬可以连续工作一天不休息。
气袋:在紧急救援队员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有一个不过1米见方的气
袋,但它的威力却可以把楼板抬起、将钢丝顶弯。
由于救援工作一般作业空间都比较狭小,因而所有营救工具都很小巧。
据了解,这个小小的气袋能够顶起68吨的重物,以往救援队员们对夹在两层楼板之间的遇险者无从下手营救,现在可以用气袋将楼板顶开,将受伤者营救出来。
液压钳:紧急救援队员们随身携带的液压钳体积也不过普通钳子大小,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液压钳却能把倒塌房屋中交错纵横的钢筋一根根剪断,从而为营救工作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