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合集下载

人机系统可靠性

人机系统可靠性

●02
第2章 人机界面设计与可 靠性
人机界面设计原 则
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包括界面简洁明了、操作 流畅一致、提供清晰的反馈信息以及考虑用户 心理和习惯。这些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 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人机界面设计常见问题
操作流程复杂
导致用户迷失在操作过 程中
信息过载
用户难以从大量信息 中获取所需
语音识别技术 智能助手、语音输入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式体验、虚拟环境
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智能交互设计 智能语音助手
个性化 个性化推荐系统 定制化界面
多模态交互 结合触摸、声音、手势等多种交互 方式
跨平台整合 不同设备之间无缝衔接 数据同步
人机交互技术在 人机系统可靠性
中的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在人机系统可靠性方面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操作失误, 增加系统稳定性,人机交互技术能够有效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从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 户满意度。
●05
第5章 人机系统安全性与 可靠性保障
系统安全性概述
系统安全性是指系统对于外部威胁和攻击的抵 抗能力,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系统崩溃等严重 后果,因此系统安全性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保 障。
安全措施与保障方法
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保障信息安全
审计跟踪
记录系统操作痕迹以 便追踪
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
智能交互设计、智能语 音助手
多模态交互
结合触摸、声音、手 势等多种交互方式
个性化
个性化推荐系统、定制 化界面
跨平台整合
不同设备之间无缝衔接、 数据同步
人机交互技术在可靠性中的作用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模版(3篇)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模版(3篇)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模版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施工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工程,包括建筑工地、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管道工程等。

第三条临时用电指施工现场临时安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

施工现场为保证电力设施正常运行而特别设置的临时电力线路。

包括临时发电机房、临时用电箱、临时电缆等。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临时用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二章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第六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临时用电系统。

第七条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一)合理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布置和需要,合理布置临时发电机房、临时用电箱等设施。

(二)适当选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和材料。

(三)合理容量: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负荷及预测的负荷增长情况,合理确定临时用电系统的容量。

(四)安全可靠: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其安全可靠,满足电气安全要求。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临时用电系统的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并确保质量。

第九条临时用电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工程设备的完好性。

(二)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施工检查,确保质量。

(三)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四)临时用电系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法规的要求。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记录,包括工程实施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并定期进行整理归档。

第三章临时用电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

第十二条临时用电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一)安全可靠性:选用经过认证的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性。

(二)适用性: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需要,选用适用的电气设备。

《人体工程学》电子教案

《人体工程学》电子教案

《人体工程学》电子教案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1.1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解释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强调人体工程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1.2 人体工程学的历史与发展介绍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事件分析人体工程学发展的驱动因素1.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工程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第二章:人体解剖学基础2.1 人体结构与功能介绍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强调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平衡2.2 人体运动系统详细解析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组织探讨人体运动系统的原理和机制2.3 人体神经系统讲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强调神经系统对人体运动和感觉的重要性第三章: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应用3.1 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介绍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目标和意义3.2 人体工程学设计与产品开发探讨人体工程学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效果3.3 人体工程学与健康讨论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工程学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第四章:人体工程学测量与评估4.1 人体测量学基础介绍人体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人体测量在人体工程学中的重要性4.2 人体测量技术与工具讲解常用的人体测量技术和工具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4.3 人体工程学评估方法介绍人体工程学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强调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第五章:人体工程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5.1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人体工程学在汽车座椅、方向盘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强调人体工程学在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作用5.2 人体工程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效果5.3 人体工程学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讲解人体工程学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强调人体工程学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职业病方面的作用第六章: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6.1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分析人体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更舒适的家具6.2 人体工程学在显示器设计中的应用讲解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显示器设计中的作用强调合理显示器设计对减少视觉疲劳的重要性6.3 人体工程学在办公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办公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办公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第七章:人体工程学在运动与康复领域的应用7.1 人体工程学与运动器材设计分析人体工程学在运动器材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更安全的运动器材7.2 人体工程学在康复工程中的应用讲解人体工程学在康复工程中的作用强调人体工程学在帮助残疾人士恢复功能的重要性7.3 人体工程学在假肢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假肢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假肢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第八章:人体工程学在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应用8.1 人体工程学在军事装备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人体工程学在军事装备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更符合士兵需求的安全装备8.2 人体工程学在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讲解人体工程学在交通工具设计中的作用强调人体工程学在提高交通工具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8.3 人体工程学在个人防护装备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个人防护装备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个人防护装备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第九章:人体工程学在环境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9.1 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设计分析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环境9.2 人体工程学与人机交互讲解人体工程学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强调人体工程学在提高人机交互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9.3 人体工程学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领域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领域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领域的应用效果第十章:人体工程学的未来发展10.1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分析人体工程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工程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10.2 人体工程学的技术创新讲解人体工程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强调新技术对人体工程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0.3 人体工程学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探讨人体工程学在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案例,展示人体工程学在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说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生物学、医学、工程学、设计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人在各种环境和设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提高人的舒适性、健康和工作效率。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概要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概要

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概要XXX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KF·10L·CX701-2011代替Q/KF·10L703-2003Q/KFKF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编制:校核:审定:标准化检查:复审:批准:2011-07-15发布2011-08-01实施XXX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更改记录更改页号更改状态标记(a、b、c……)更改单编号更改人日期Q/KF·10L·CX701-2011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下简称“六性”)的设计要求和实施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六性”的设计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JB/Z 23-1991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报告编写一般要求GJB/Z 57-1994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GJB/Z 91-1997维修性设计技术手册GJB/Z 768A-1998故障树阐发指南GJB 150A-2009环境适应性GJB 190-1986特性分类GJB 368B-2009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GJB 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JB 813-1990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和可靠性估计GJB 841-1990故障报告、阐发和纠正措施体系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GJB 900-1991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 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GJB 1371-1992装备保障性分析GJB 1391-199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GJB 1407-1992可靠性增长试验GJB 2072-1994维修性试验与评定GJB 2547-1995装备测试性大纲1Q/KF·10L·CX701-2011GJB 3837-1999装备保障性阐发记录GJB 3872-1999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GJB 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3.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本领。

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

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
01 责任与权利的平衡
实践案例
02 保险业的共享风险
安全设计应用
03 分散风险责任
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是指在设计阶段就从源头 上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而非事后 修复。其核心概念是通过提前识别 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 实现。在安全设计中,预防原则体 现为提前的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安全 措施制定。
● 04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和潜在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
因素
防措施
● 02
第2章 事故分析方法
事故树分析
定义和原理
01 详细解释事故树分析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步骤和流程
02 介绍事故树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应用案例
03 展示事故树分析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事故模式与效应分析
概念
步骤
阐述事故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基本 概念 说明其在事故分析中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
公益活动 社区参与 环保倡导
事故分析方法的 创新和应用
采用新技术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事故分析方 法,提高事故防范和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
安全设计在各个领域中的拓展
建筑领域
01 高效节能建筑设计
交通领域
02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医疗领域
03 智能医疗设备设计
结束语
感谢读者的关注和支持,本书将持 续关注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领域的 发展,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 议,期待未来更多精彩内容的分享。
03 案例分析紧急应对策略的成功实施
安全设计的关键性
安全设计在软件开发中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它可以降低系统遭受安 全攻击的风险,保护用户数据的安 全。通过合理的安全设计策略,可 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人的失误
• 10.2.3人的失误引发的后果
• 人为差错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特性,它与人机系统的安全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避免人为差错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 人为差错可定义为人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致中断计划运 行或引起财产和设备的损坏。人为差错发生的方式有5种,即人没有 实现某一必要的功能任务,实现了某一不应该实现的任务,对某一任 务做出了不适当的决策,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和笨拙,没有觉 察到某一危险情况。
• 设人的可靠性为RH,机械的可靠性为RM,整个系统的可靠性RS就 为:
• RS=RH·RM • 它们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0-1表示。如果人的可靠性为0.8,即使
机械的可靠性高达0.95,那么,整个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也只有0. 76。
下一页 返回
10.1 人的可靠性
• 如果不断对机械进行技术改进,将可靠性提高到0.99,系统的可 靠性仍然只有0.79,并没有提高多少。因此,提高人的可靠性成 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由于人机系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一旦出 现人为失误就会酿成严重事故,人们日益关心因人的可靠性低下而引 起的事故。
• 安全装置是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它可以是单一的安全装置,也可 以是和联锁装置联用的装置。常用的安全装置有联锁装置、联动装置 、止-动操纵装置、双手操纵装置、自动停机装置、机器抑制装置、 限制装置、有限运动装置等。
下一页 返回
10.4 安全装置设计
• 10.4.1联锁装置
• 当作业者要进入电源、动力源这类危险区时,必须确保先断开电源, 以保证安全,这时可以运用联锁装置。图10-5中,机器的开关与 门是互锁的。作业者打开门时,电源自动切断;当门关上后,电源才 能接通。为了便于观察,门用钢化玻璃或透明塑料做成,无须经常进 去检查内部工作情况。

人机工程学第五章人的可靠性与安全生产

人机工程学第五章人的可靠性与安全生产
中断计划运行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的损坏行为,可分为 五种方式
• ⑴ 人没有实现某一个必要的功能任务 • ⑵ 实现了某一不应该实现的任务 • ⑶ 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 • ⑷ 对某一意外事故的反应迟钝 • ⑸ 没有察觉到某一危险情况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人为失误与安全事故
•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三节 人体生理节律分析
• 三、PSI周期节律
• 德国医生佛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 提出了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Sensitive)好坏 周期为28天。 奥地利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智商的基础上,发 现智力(intellectual)高低周期为33天。
• 其后,科学家经过研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直 至生命终结,都存在着以23、28、33天为周期的体力、情绪 和智力的盛衰循环性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按照高潮期— 临界日—低潮期的顺序周而复始,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 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 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 国人叫做“PSI周期”。
道路交通 石油化工
57%完全由人因引起,90%包含人因的贡 献
60%以上
Human
Error
in
Road
Accidents.Green M.,John W.Senders
日本,1991
核电 矿山
60%以上 85%
Hollnagel E.CREAM.2-3.Elsevier Science Ltd.1998
• ⑵ 等级Ⅰ状态
• 大脑活动水平低下,反应迟钝,易于发生人为失误或 差错,可靠度在0.9以下。

人体工程学第十章人体工程学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第十章人体工程学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图10-7 盥洗区域布置
图10-8 坐便器区域立面布置
图10-9 淋浴房立面布置
四、人体工程学与餐厅设计
1.餐厅的功能及空间的位置
餐厅是家人日常进餐和宴请亲友的活动空间。从日常生活需 求来看,每一个家庭都应设置一个独立餐厅,住宅条件不具 备设立餐厅的也应在起居室或厨房设置一个开放式或半独立 式的用餐区域。倘若餐厅处于一围合空间,其表现形式可自 由发挥;倘若是开放型布局,应与其同处一个空间的其他区 域保持格调的统一。无论采取何种用餐方式,餐厅的位置在 厨房与起居室之间最为有利,这在使用上可缩短食品供应时 间和就座进餐的交通路线。在布置设计上则完全取决于各个 家庭不同的生活和用餐习惯。在固定的日常用餐场所外,可 按不同时间、不同需要临时布置各式用餐场所,如阳台上、 壁炉边、树阴下、庭园中都是别具情趣的用餐所在地。
2.餐厅的家具布置
在灯光处理上,餐厅顶部的吊灯或灯棚属餐室的主光源,亦 是形成情调的视觉中心。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最好能在主 光源周围布设一些低照度的辅助灯具,用以营造轻松愉快的 气氛。在色彩上,宜以明朗轻快的调子为主,用以增加进餐 的情趣。在家具配置上,应根据家庭日常进餐人数来确定, 同时考虑宴请亲友的需要。
老年人的另一大特点是喜欢怀旧。所以在居室色彩的选择上, 应偏古朴、平和、沉着的室内装饰色,这与老年人的经验、 阅历有关。浅色家具显得轻巧明快,深色家具显得平稳庄重, 可由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墙面与家具一深一浅,相 得益彰,只要对比不太强烈,就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另外,还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设计房间的色调:春夏季以轻快、 凉爽的冷色调为主旋律,秋冬季以温暖怡人的暖色调为主题。 从科学的角度看,色彩与光、热的调和统一,能给老年人增 添生活乐趣,令其身心愉悦,有利于消除疲劳、带来活力。 老年人一般视力不佳,起夜较勤,晚上的灯光强弱要适中。 房间中可摆有盆栽花卉。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报告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报告

数字音频信息系统(AudioMIS)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报告作者:AudioMIS 项目开发小组完成日期:2005年9月1日签收人:签收日期:修改情况记录: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报告 (1)1 范围 (1)1.1主要内容 (1)1.2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2)3.1扇入 (2)3.2扇出 (2)3.3可靠性 (2)3.4软件可靠性 (2)3.5M C C ABE指数 (2)4 设计准则和要求 (3)4.1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有关要求 (3)4.1.1 硬件软件功能的分配原则 (3)4.1.2 硬件软件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原则 (3)4.1.3 容错设计 (3)4.1.4 安全关键功能的人工确认 (3)4.1.5 记录系统故障 (3)4.1.7 禁止回避检测出的不安全状态 (4)4.1.9 分离安全关键功能 (4)4.2软件需求分析 (4)4.2.1 一般要求 (4)4.2.2 功能需求 (4)4.2.3 性能需求 (5)4.2.3.1 精度 (5)4.2.3.2 容量 (5)4.2.3.3 时间特性 (5)4.2.3.4 灵活性 (5)4.2.4 接口需求 (6)4.2.4.1 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6)4.2.4.2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6)4.2.4.3 人机接口 (7)4.2.5 数据需求 (7)4.2.6 环境需求 (7)4.2.6.1 硬件 (7)4.2.6.2 软件 (7)4.2.7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 (8)4.2.8 其他需求 (8)4.2.8.1 数据库 (8)4.2.8.2 操作 (8)4.3软件设计 (8)4.3.1 一般要求 (8)4.3.2 功能设计与分配 (10)4.3.3 控制流和数据流 (11)4.3.4 设计限制 (12)4.3.5 安全关键功能的设计 (12)4.3.6 冗余设计 (12)4.3.6.1 恢复快 (12)4.3.6.2 信息冗余 (12)4.3.7 接口设计 (13)4.3.7.1 一般要求 (13)4.3.7.2 人机界面设计 (13)4.3.7.3 报警设计 (13)4.3.7.4 软件接口设计 (14)4.3.8 软件健壮性设计 (15)4.3.8.1 接口故障处理 (15)4.3.8.2 错误操作处理 (15)4.3.9 简化设计 (15)4.3.9.1 模块的单入口和单出口设计 (15)4.3.9.2 模块的独立性 (15)4.3.9.3 模块的扇入扇出 (15)4.3.9.4 模块的耦合方式 (15)4.3.9.5 模块的内聚方式 (16)4.4软件实现 (16)4.4.1 语言要求 (16)4.4.2 McCabe指数 (16)4.4.3 参数化 (16)4.4.4 公用数据和公用变量 (16)4.4.5 标志 (17)4.4.6 文件 (18)4.4.7 程序单元的规模 (19)4.4.8 命名要求 (19)4.4.9 程序格式化要求 (19)4.4.10 程序注释要求与方法 (19)4.4.11 程序设计风格 (20)。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探讨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探讨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探讨摘要:市政道路的安全可靠是设计者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出发点。

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深入研究了不同路线设计线形对交通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提高路线设计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方法,即进行详细的环境考察和车流量调研、合理设计线形、保持合理的视距以及路线交叉口设计的相关内容,以提升道路行驶舒适度,减少车辆事故,保障驾驶员及行人安全,同时也有利于道路运营。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措施1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原则探讨1.1设计初期阶段应遵循原则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初期,进行现场勘查必不可少。

勘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拟建道路途经地区的地形、地质、环境以及建筑物分布情况等。

另外,还需要了解该路段通行车流量及行车速度。

道路施工现场环境及车流情况是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对路线设计有较大影响。

拟建道路途经地区交通事故的调研能够为道路的安全性打好基础,可采用走访、调查或向交通部门了解情况的方式,研究行车事故是否与路线设计存在关联性,分析事故间的普遍联系,从而为路线设计者提供依据,在其基础上拟定初步方案,必要时可征求专家意见。

1.2方案设计阶段应遵循原则首先要确保路线设计方案的规范性。

路线设计方案必须严格遵守路线设计相关规范,严禁违反规范的设计内容。

其次,路线方案的可行性是实地考察及现场调研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路线方案分析讨论的关键。

所谓路线设计可行性是指路线设计方案对实际车流量及人流量的承受能力、道路施工难度及建设成本的可控性等。

最后路线设计的安全性是重要基础。

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试验等方式确定是否存在交通安全事故隐患,能否降低车辆事故的可能性,对行人的安全是否起到保障作用等,对于安全性能不佳的路线设计方案应采取重新优化、重新试验的方式进行纠偏,通过对平纵线形进行合理比选,优化工程实施条件,降低工程实施难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和通车运营后各相关工程的安全。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

[精选]第十章 TRIZ理论与创新设计TRIZ理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的,他是 TRIZ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在设计活动中,设计者都认为设计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还在继续。

在 TRIZ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工作者把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人们为了得到最佳的产品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就是创新设计了。

然而这个复杂繁琐、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Dr. Nick Le Zeiss教授提出了一个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 TRIZ理论设计一个新型产品。

他认为:把有缺陷的部件进行重新排列、修复、重新设计等创新动作,都是在创造新产品以达到用户要求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TRIZ理论在汽车领域同样也有其应用空间。

1.改善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了保证汽车零件的质量,开发人员首先要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和设计。

设计中需要考虑最小零部件质量的问题;在满足性能要求前,尽可能地保证最小零部件的质量;在保证性能要求后,尽可能地保证最低质量。

而这又与 TRIZ模型非常相似:零部件供应商首先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进行适当的强度、刚度分析,并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 TRIZ理论对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改进。

比如:在 TRIZ模型中可以看出,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质量分析和确定零部件的质量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等级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采用不同的技术来保证它们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 TRIZ模型中还需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缩短装配时间和修理时间、缩短零部件的修理周期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零件的整体性能等因素来保证部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保证设计性能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来改善结构质量和结构可靠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见图2)。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根据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进行安全设计。

在设计阶段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

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员在错误判断和误操作情况下的总体水平,生产系统和设备仍能保证安全。

一、设备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1.设备本质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在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在设备的使用寿命期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应该要求操作者正确操作,但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操作员的正确操作上是危险的,必须使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

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经过综合分析,正确处理设备性能、产量、效率、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使用寿命、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其中安全性是必须首先考虑的。

不安全的设计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

最好的方法是采纳用户的建议,包括操作员的建议,不断改进设计,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安全设计的目标是产品100%达到质量要求,具有100%可靠性和100%的操作维修安全性。

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

2.设备本质安全指导思想根据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设计阶段。

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设计中齿轮的远程润滑或自动润滑,即可避免因加润滑油而接近危险区;将危险区安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这些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

(2)操作阶段。

建立计划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系统;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

指导机械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和操作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的信息、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安防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防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防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安防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安防工程项目。

1.3 名词解释(1)公司:指承接安防工程项目的公司。

(2)工程项目:指公司承接的安防工程项目。

(3)质量管理部门:指公司负责安防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部门。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管理2.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安防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2)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主管负责,下设质量管理员。

2.2 职责和权限(1)质量主管负责制定安防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2)质量管理员负责实施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处理质量相关的问题。

2.3 人员培训和考核(1)对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的能力。

(2)定期对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工作业绩。

第三章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3.1 质量管理计划制定(1)根据安防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2)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检查和测试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3.2 质量目标设定(1)根据安防工程项目的要求,设定质量目标。

(2)质量目标应包括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性等指标。

3.3 质量管理的目标(1)确保项目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进行实施。

(2)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第四章质量管理过程4.1 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部门应参与项目的设计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风险分析。

(2)设计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

4.2 采购和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部门应参与项目的采购过程,审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

(2)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整改质量问题。

4.3 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控制柜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控制柜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控制柜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原则一、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从人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出发,合理确定人与机器的功能分配,从而设计出经济可靠的人机系统。

一般情况下,机器的可靠性高于人的可靠性,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就可将人从机器的危险点和危险环境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二、高可靠性组成单元要素原则(1)控制设备要优先采用经过时间检验的、技术成熟的、高可靠性的元器件及单元要素来进行设计。

(2)在满足技术性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方案及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减少整机元器件数量及机械结构零件。

(3)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应容许元器件和机械零件有最大的公差范围。

(4)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应把需要调整的元器件(如电位器、需整定电器等)减到最小程度。

(5)电路设计应保证电源电压和负荷在通常可能出现极限变化的情况下,电路仍能正常工作。

(6)设计设备和电路时,应尽量放宽对输入及输出信号临界值的要求。

三、具有安全系数的设计原则由于负荷条件和环境因素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可靠性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并且随时间的增加,可靠性在降低。

因此,设计的可靠性和有关参数应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四、高可靠性方式原则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等高可靠度结构组合方式。

1.系统“自动保险”装置自动保险,就是即使是不懂业务的人或不熟练的人进行操作,也能保证安全,不受伤害或不出故障。

这是机器设备设计和装置设计的根本性指导思想,是本质安全化追求的目标。

要通过不断完善结构尽可能地接近这个目标。

2.系统“故障安全”结构故障安全,就是即使个别零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系统性能不变,仍能可靠工作。

系统安全常常是以正常、准确地完成规定功能为前提的。

可是,由于组成零件产生故障而引起误动作,常常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为达到功能准确性,采用保险结构方法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来看,故障安全结构的种类(1)消极被动式。

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时,机器变为停止状态。

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成为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机器人设计的角度出发,讨论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一、可靠性设计机器人的可靠性指机器人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按照预期的要求正常运行的能力。

在开发机器人系统的过程中,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机器人的失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下面是一些提高机器人可靠性的设计方法:1.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机器人系统可以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可靠性。

将机器人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

当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单独替换该模块,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 冗余设计:冗余设计是提高机器人可靠性的常见方法,即在系统中增加备用部件或功能,以便在主要部件或功能发生故障时能够继续工作。

例如,在机器人的电源方面可以增加备用电池组,当主电源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电源。

此外,在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方面也可以采用冗余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错误检测与故障恢复:在机器人系统中引入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错误和故障。

例如,可以通过监测机器人的行为和状态来检测错误,当系统检测到错误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错误或恢复系统功能。

4. 可维护性设计:为了提高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

例如,应该设计易于维护的机器人结构,使得故障部件可以方便地更换和修复。

此外,还应该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调试工具,方便维修人员进行诊断和维护工作。

5. 长时间运行测试:机器人的可靠性设计还需要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要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10章-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崔

第10章-人-机系统设计与评价—崔

第二节 人机系统设计
• 四. 人机匹配

在复杂的人机系统中,人是一个子系统,为使人机系统总体 效能最优,必须使机械设备与操作者之间达到最佳配合。人机匹 配包括显示器与人的信息通道特性的匹配,控制器与人体运动特 性的匹配,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的匹配,环境(气温、噪声、振 动与照明等)与操作者适应性的匹配,人、机、环境要素与作业 之间的匹配等。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提高人的操作可 靠性的匹配方式来进行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既有利于人能很好地 完成任务,又能减轻人的负担和改善人的工作条件。
第三节人机系统综合评价目标体系
• 一. 评价的概念
• 对人因工程设计进行评价,就是查明设计方案对于预定目标的 “价值”及“效用”。一个设计方案的价值不是绝对的,而总是 相对于一定要求的,必须相对预定目标来评价。因此,进行评价 要从明确目标开始,通过评价目标导出评价要素,并对其功能、 特性和效果等属性进行科学测定,最后由测定者根据给定的评价 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变成价值,作为决策者的参考。
第二节 人机系统设计
• 2. 人机系统设计步骤
• • • • • a. 明确系统的目的和条件; b. 进行人和机械的功能分配; c. 进行人和机械的相互配合; e. 对系统或机械的设计; f .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节 人机系统设计
• 三. 人机任务分配
• • • • • • 通常应考虑五个因素: 1. 人与机械的性能、负荷能力、潜力及局限性; 2. 人进行规定操作所需的训练时间和精力限度; 3. 对异常情况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的人机对比; 4. 人的个体差异的统计; 5. 机械代替人的效果和成本。
第三节人机系统综合评价目标体系
• 二.人机系统评价内容与原则 • 1.评价内容

第10章 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第10章 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第10章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10.1 人的可靠性10.1.1 人机系统可靠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由该系统中的人可靠性和机械的可靠性所决定,三种的关系可用图10-1表示。

10.1.2 人的可靠性分析◆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内在因素见表10-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外部因素见表10-210.1.3 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综合因素人为失误总是在人的内在状态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10-310.2 人的失误10.2.1 人的失误行为人的失误行为发生过程如图10-2。

10.2.2 人的失误的主要原因设计不良和操作不当往往是引发人的失误的主要原因,见表10-410.2.3 人的失误引发的后果人的失误一般可归纳为四种类型:◆由于及时纠正了人为错误,且设备有较完善的安全设施,故对设备未造成损害,对系统运行没有影响;◆暂时中断了计划运行,延迟了任务完成,但设备略加修复,工作顺序略加修正,系统即可正常运行;◆中断了计划运行,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但系统仍可修复;◆导致设备严重损坏,人员有较大伤亡,使系统完全失效。

10.3 人的失误事故模型10.3.1 人的行为因素模型,见图10-310.3.2 事故发生的顺序模型,见图10-4事故是按一定的顺序发生的,为避免事故发生,应重点考虑:危险信息传示、避免事故的要素、适当的作业培训。

10.4.1.联锁装置,见图10-510.4.2.双手控制按钮,见图10-610.4.3.利用感应控制安全距离,见图10-7 10.4.4.自动停机装置,见图10-8防护装置设计要求,参阅表10-6~10-1110.6 安全信息设计10.6.1 警示设计的原则人的失误最小化警觉信息有效传递执行警示发布的条件10.6.2 视觉警示信息设计视觉警示信息的基本元素视觉警示信息的重要因素,见表10-1210.6.3 特定安全信息设计安全色设计,见表10-13安全标志设计,见表10-14,图10-9,图10-10,图10-11,图10-12,图10-13附录•第10章所附插图图10-1返回图10-2返回图10-3返回图10-4返回图10-5返回图10-6返回图10-7返回图10-8返回图10-9返回图10-10返回图10-11返回图10-12返回图10-13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
信息
显示
控制
(1)操作容量与显示器的排列和位 置不一致; (2)显示器识别性差; (3)显示器的标准化差; (4)显示器设计不良; ①指示方式; 信息显示 ②指示形式; 设计不良 ③编码; ④刻度; ⑤指针运动。 (5)打印设备的问题; ①位置; ②可读性,判别性; ③编码; (1)操作容量与控制器的排列和位 置不一致; (2)控制器的识别性差; 控制器设 (3)控制器的标准化差; 计不良 (4)控制器设计不良; ①用法;②大小; ③形状;④变位; ⑤防护;⑥动特性。

≧120

≧280
手、 腕、拳
≧100

≧210
手、指
≧25

≧120
表10-11防护屏、危险点高度和最小安全距离关系表
最小 屏高 安全 距离 危险点高度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2400 100 2200 100 200 250 200 2000 100 300 350 350 350 1800 150 350 450 550 600 1600 150 400 550 650 750 1400 150 450 600 700 750
环境
心理 状态
返回
图10-4事故发生阶段顺序图
返回
图10-5连锁门
返回
图10-6双手控制按钮
返回
图10-7感应式安全控制器
返回
图10-8机械式自动停机装置 (a)应用实例;(b)工作原理
返回
表10-13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 颜色 所起心理作业 含义 禁止 红色 危险 停止 指令 禁止标志 用途举例
停止信号: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止手柄 或按钮,以及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 红色也表示防火
指令标志:如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警告标志 警戒标志:如厂内危险机器和坑地边周围 的警戒线、行车道中线 机械上齿轮箱内部; 安全帽 提示标志 车间内的安全通道
蓝色
沉重、诚实
必须遵守的规定 道路上指引车辆和行人行驶的方向指令 警告
3.中断了计划运行,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但系统
仍可修复; 4.导致设备严重损坏,人员有较大伤亡,使系统完全失效。
10.3人的失误事故模型
10.3.1 人的行为因素模型,见图10-3
图10-3人的行为因素模型
10.3人的失误事故模型
10.3.2 事故发生的顺序模型,见图10-4 事故是按一定的顺序发生的,为避免事故发生,应重点 考虑:危险信息传示、避免事故的要素、适当的作业培训。 研究表明,按照事故的行为顺序模式,不同阶段的失误 造成的比例如下: 对将要发生的事故没有感知 36%


常态以下,意识模糊
正常意识的松弛阶段


正常意识的清醒阶段
超常态,极度紧张、 兴奋
2. 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外部因素
10.1.3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综合因素
人为失误总是在人的内在状态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
10-3
因素类型 心理因素 人 的 因 素
表10-3影响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因素
因素 反应速度、信息接受能力、信息传递能力、记忆、意志、情绪、觉醒程度、注 意、压力、心理疲劳、社会心理、错觉、单调性、反射条件
视觉警示信息的基本元素 视觉警示信息的重要因素
表10-12白色光下各种颜色组合的易辨认性
易辨 认性
颜色组合 字 背景
易辨 认性 一般
颜色组合 字 背景
易辨 认性
颜色组合 字 背景
非常好 黑色 白色 黑色 黄色
好 黄色 黑色 白色 黑色 深蓝 白色
绿色 白色 红色 白色
橙色 黑色 橙色 白色
很差 黑色 蓝色 黄色 白色 —— ——
生理因素 人体尺度、体力、耐力、视力、听力、运动机能、身体健康状况、疲劳、年龄 个体因素 操作能力 机械因素 文化水平、训练程度、熟练程度、经验、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感觉阈限、责 任心、个性、动机、生活条件、家庭关系、文化娱乐、社交、刺激、嗜好 操作难度、操作经验、操作习惯、操作判断、操作能力限度、操作频率和幅度、 操作连续性、操作反复性,操作准确性 机械设备的功能、信息显示、信号强弱、信息识别、显示器与控制器的匹配、 控制器的灵敏度、控制器的可操作性、控制器的可调性
mm
上肢部位 指尖
缝隙宽度a 4<a≦8
安全距离Sd ≧15
图示
手指 (至掌指关节)
8<a≦25
≧120
手掌 (至拇指艮)
25<a≦30
≧195
臀 (至肩关节)
30<a≦135
≧320
表10-10防止受挤压伤害的夹缝安全距离Sd
mm
图示
身体部位 安全夹缝距离Sd
图示
身体部位 安全夹缝距离Sd
躯体
≧470
黄色
警告、希望 注意 指令
绿色
安全、希望
安全状态 通行
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 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
注:①蓝色只有与几何图形同时使用时才表示指令; ②为了不与道路两旁绿色行道树相混淆,道路上的提示标志用蓝色
返回
表10-14几何图形规格、颜色及含义1=0.025L 圆环和斜杠 红色 内径d2=0.800L 图形符号 黑色 斜杠宽c=0.080d1 斜杠与水平线的夹角α =45° 背景 白色 L为观察距离 外边a1=0.034L 内边a2=0.700a1 L为观察距离 背景 黄色
防护装置设计要求,参阅表10-6~10-11
表10-6上肢自由摆动可及安全距离Sd
mm
上肢部位 从 掌指关节 到 指尖
安全距离Sd
图示
≧120
腕关节
指尖
≧225
肘关节
指尖
≧510
肩关节
指尖
≧820
表10-7探越可及安全距离Sd
mm 1400 50 350 650 850 850 850 850 850 1200 50 400 800 950 950 950 950 950 1000 50 400 800 1050 1250 1350 1350 1350
禁止
三角边框及 黑色 图形符号 背景 蓝色
警告
d=0.025L L为观察距离 短边b1=0.01414L 长边L2=2.500b1 L为观察距离
指令
图形符号
背景
白色
绿色 一般提示标志 消防设备 提示标志
短边b2=0.01768L 长边L2=1.600b2 L为观察距离
图形符号及 白色 文字
返回
图10-9禁止标志
人的可靠性与 安全设计
第十讲
10.1人的可靠性 10.1.1 人机系统可靠性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由该系统中的人的可靠性和机械的可
靠性所决定,RS=RH·RM,三种的关系可用图10-1表示。
图10-1人、机的可靠性与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10.1.2 人的可靠性分析
1. 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内在因素
人的内在状态可以用意识水平或大脑觉醒水平来衡量,见表10-1
不佳
红色 黄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10.6.3 特定安全信息设计
1. 安全色设计,见表10-13
2. 安全标志设计,见GB2894-2008
表10-4人的失误(差错)的外部因素
类型 举例 (1)感觉通道间的知觉差异; (2)信息传递率超过通道容量; (3)信息太复杂; (4)信号不明确; 刺激过大 (5)信息量太小; 或过小 (6)信息反馈失效; (7)信息的贮存和运行类型的差异 失误 类型 失误 举例 (1)训练; ①欠缺特殊的训练; ②训练不良; 按照错误 ③再训练不彻底。 的或不准 (2)人机工程学手册和操作明细表; 确的信息 ①操作规范不完整; 操纵机器 ②操作顺序有错误。 (3)监督方面; ①忽略监督指示; ②监督者的指令有误。 (1)操作操作兴趣的环境因素; ①噪声;②温度; ③湿度;④照明; ⑤振动;⑥加速度。 (2)作业空间设计不良; 影响操作 ①操作容量与控制板、控制台 机能下降 的高度、宽度、距离等; 的物理的、 ②座椅设备、脚、腿空间以可 化学的空 动性等; 间环境 ③操纵容量; ④机器配置与人的位置可移性; ⑤人员配置过密。 (1)人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2)裕度过小的计划; 操作者因 (3)过分紧张的应答; 焦急而产 (4)因加班休息不足而引起的病态 生心理紧 反应。 张状态
已感知,但低估了发生的可能性 已感知,但没能做出反应 感知并作出反应,但无力防避
25% 17% 14%
10.4安全装置设计
10.4.1.联锁装置,见图10-5
10.4.2.双手控制按钮,见图10-6
10.4.3.利用感应控制安全距离,见图10-7
10.4.4.自动停机装置,见图10-8
10.5防护装置设计
mm
1200 150 450 600 750 900 1000 200 500 650 800 950
1900
1800
250
600
600
800
850
850
900
950
1000
1100
12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1
800
600 400
——
—— ——
——
—— ——
——
—— ——
——
—— ——
——
—— ——
500
—— ——
850
450 100
1250
1150 1100
200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