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城墙结构及其相关问题

合集下载

明代南京城的建设特征

明代南京城的建设特征

明代南京城的建设特征
明代南京城的建设特征包括:
1. 城墙:南京城墙是明代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全长约35公里,高约14米,厚约5米。

城墙采用了石灰、黄土和砖石等材料,结构坚固,防御能力强。

2. 宫殿:明代南京城内有众多宫殿,如紫禁城、午门、太和殿等。

这些宫殿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体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3. 街道:明代南京城内的街道布局合理,道路宽敞平坦,交通便利。

街道两旁建有商铺、酒楼、茶馆等商业设施,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4. 水利工程:明代南京城内有许多水利工程,如秦淮河治理工程、玄武湖治理工程等。

这些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南京城墙历史

南京城墙历史

南京城墙历史1、格局罕见明都城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

明代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墙组成的格局(注:俗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则指南京京城墙),是其例证之一。

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而定。

该地原为“燕雀湖”,地势低洼,经清淤、打桩、挑土填湖、铺垫巨石等项措施,营造成南北长公里,东西宽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宫城。

宫城内建筑,分为前朝(三大殿)和内廷(六宫)两部分。

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

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

皇宫在形制上,依照《礼记》设五门三殿的旧制,从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在这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

六宫则依照《周礼》旧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尤如天地日月长存。

在皇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京城,全长公里,建有雉堞(垛口)13616个、窝棚200座,开筑城门13座。

其城垣形制独特,为明初朱元璋、刘基等人所独创。

它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使京城城墙的形制成为后人所乐道的特例。

因此,民间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等。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京城墙可能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

在被人格化的南斗斗勺内,设市为民居,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的向背,又保护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的“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思想。

南京城墙结构解析与维修实例解读

南京城墙结构解析与维修实例解读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070Vol.1941 南京城墙简介明代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基本建设完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面积达230平方千米,由四重城墙组成,为明代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现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南京城墙为第三重京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千米,其中地面遗存部分(含恢复修建)25.09千米。

南京城墙城垣结构复杂,体量巨大,所耗建材数量不可计数。

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为城砖,主要来自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涉及区域之广、数量之巨,世所罕见。

南京城墙是中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王朝时期的都城城墙,具有非凡的普适性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

2 南京城墙保存现状及保护利用南京明城墙存世已经超过650年,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历经战火洗礼、自然老化和人为破坏等原因,也造成城墙部分墙体损毁消失,遗存下来的墙体也破损严重,多种病害共存,主要表现为墙体松动、开裂、鼓胀、立面砖石风化、黏合剂老化失效、墙体防排水系统失效、墙体树木杂草滋生等,严重威胁城墙本体的安全(图1)。

20世纪90年代初,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对城墙本体进行抢救性维修、加固,同时对城墙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提升绿化景观,修订《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规划》。

成立专门的城墙保护管理机构,开展城墙本体修缮与保养维护工作,实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不断推进城墙保护研究工作,建设南京城墙博物馆,拍摄南京城墙宣传片、纪录片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对南京城墙的宣传。

通过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提高了南京城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图2)。

3 南京城墙结构类型多年以来,历代城墙工作者在对城墙进行调查和维修的过程中,不断对城墙内部结构形式进行勘察研究。

南京南京城墙结构解析与维修实例解读摘 要: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也是中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王朝时期的都城城墙,是具有非凡的普适性的人类文化遗产。

南京城墙的资料及历史介绍

南京城墙的资料及历史介绍

南京城墙的资料及历史介绍南京城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它见证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南京城墙的建造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了一道巍峨壮丽的城防工程,也是南京城的标志之一。

南京城墙的总长约35.2公里,呈长方形,四面环水,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城墙高达14米,顶宽约5米,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

城墙上设有城门、角楼、敌楼等防御设施,城墙内外布置有护城河和护城堡,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这些防御工事既起到了城防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城市的美观。

南京城墙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城墙修建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

当时的南京称为建业,为了加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吴国首领孙权下令修筑了城墙。

这座城墙在后来的战乱中多次被毁,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南京成为了明朝的首都,才开始了规模更大的修建工程。

明朝洪武年间的南京城墙修建工程历时多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城墙采用了砖石结构,外面覆盖了青砖,内部填充了黄土。

城墙上设置了城门和瓮城,以及数十座角楼和敌楼。

这些防御设施不仅提高了南京城的防御能力,也为城市的管理和交通提供了便利。

明朝后期,南京城墙再次进行了扩建和修缮。

根据史书记载,南京城墙曾经历过多次战乱和火灾,但每次都得到了及时的修复。

尤其是明朝末年,南京曾经成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的重要据点,城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仍然保持了相对完好的状态。

南京城墙的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朝时期。

清朝统治南京期间,他们对城墙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加固,使其更加坚固耐用。

此后,南京城墙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面貌,成为了南京城市发展的见证和标志。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南京城墙的防御功能逐渐减弱,但它仍然是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

如今,人们可以沿着城墙散步,欣赏到南京城市的全景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南京城墙也是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墙周边的地区成为了繁华的商业和居住区。

总的来说,南京城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它见证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城墙之一,它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城墙排水系统方案。

该排水系统方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墙在降雨过后能够快速有效地排水,避免因为积水而导致的城墙结构损坏。

下面将对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的设计进行解析。

一、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是为了让雨水快速流到城墙的下方,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到城外。

在城墙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城墙的高度和城墙下面的内部结构,必须采用合适的排水系统,来解决城墙地面的排水问题。

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砖排水沟、天窗、竖井和排水道。

具体如下:1、砖排水沟在城墙内部的下面,会开设一些砖排水沟,用于接受城墙上的雨水。

这些砖排水沟通常是由一些降雨槽和砖块组成,用于收集城墙上的水分。

砖排水沟连接了大部分的排水道以及水井,将水由上往下排放。

2、天窗天窗位于城墙上的中央位置,通常是一个圆形的出气孔。

其作用是让雨水累积时,进一步快速排水。

天窗透过的雨水会沿着城墙低处排出。

3、竖井竖井在古代城墙的排水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通常是在城墙的底部,用砖石建造而成,中间凿开一个小洞,可以使城墙底部的积水及时被排出。

竖井可以连接城墙下面的排水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

4、排水道排水道是将城墙上的雨水由砖排水沟引导到下面的地下排水系统中去的通道。

排水道的主要材料也是砖和石头,可以根据情况变更排水道的大小和形式。

三、排水水位的控制在南京的明城墙上,排水水位的高度对城墙的结构影响很大,如果排水系统水位过高,就容易发生城墙结构的损坏。

因此,在城墙的设计中,必须要有能够严密控制排水水位的方法。

一般来说,城墙下部的洞口通过地下管道引入到城外的水渠中,以确保排水水位的合理控制。

此外还有排水桥和倒水口等,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总结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排水的原理、设计、安装、调试等多个方面。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了排水系统的建设。

明代南京的地形较为平坦,城墙周长约36公里,城墙高约15米,城墙底部宽约12米,城墙四周设有护城河,形成了完善的城市排水体系。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墙本身的排水,二是城墙周围区域的排水。

城墙本身的排水主要通过在城墙壁上设置斗栱排水口来完成,斗栱排水口的作用是收集城墙上表面的雨水,经过排水管道排出城墙。

在城墙的不同位置,斗栱排水口的数量和大小会有所不同,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有效性。

此外,城墙还设置了排水沟,用于收集城墙内部的雨水和排水口上溢出的雨水,这样可以保证城墙内部的排水畅通。

城墙周围区域的排水则主要通过护城河和街道排水系统来完成。

护城河通过连接城墙周围的河流和运河,将城市内的雨水和污水排出城市。

护城河的排水系统采用闸门和蓄水池的方式来控制水流,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

街道排水系统则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桶、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等构件,用于收集和排出街道和小区内部的雨水和污水。

这些构件的设计和布置,考虑了南京地区的降雨情况和地形特点,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考虑了城市地形、降雨情况和水文特征等因素,采用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城市排水难题,保证了城市运转的顺畅和安全。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现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和管理,仍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古代南京明城墙位于南京市中心,周长约35.267公里,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明代古城墙。

明城墙的建造始于1366年,至今已有近650年的历史。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建造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设施,其中排水系统是其中之一。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设计十分精巧,主要包括城墙内部的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设施等。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中有一套完善的排水沟系统。

城墙内侧设置了一条环绕整个城墙的排水沟,其作用是收集城墙上下的雨水和地下水,并将其排出城墙外。

排水沟的设计十分巧妙,它沿着城墙内侧的砖石铺地上设置,保证了排水的畅通无阻。

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都经过精确计算,以适应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雨水和地下水排泄需求。

排水沟的设计解决了古代城墙内部的排水问题,是古代建筑工程中的一大创新之举。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还包括一套雨水收集设施。

城墙上设置了一些特殊的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收集池和雨水收集井等,其作用是收集城墙上的雨水,并将其输送到排水管道中进行排泄。

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考虑了城墙上的雨水收集量和排泄需求,确保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是一项精巧而重要的建筑工程。

其排水沟、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这一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古代城墙内部的排水问题,而且为古代城墙的稳固和持久提供了有力保障。

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壮举,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宝贵遗产。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古代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城市建设的要求。

古代城墙的排水系统主要是依靠自然排水,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大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情况。

在对古代建筑工程进行保护和修缮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排水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升级,以适应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

对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首先需要在城墙内部增设一些现代化的排水设施。

南京明城墙的修复整治策略之探讨

南京明城墙的修复整治策略之探讨

南京明城墙的修复整治策略之探讨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游客熟知的旅游景点。

然而,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后,明城墙已经出现了许多老化、塌陷、脱落和倾斜等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修复整治工作,以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完整和美好。

本文将结合实际,从修复整治的原则、策略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南京明城墙的修复整治工作。

一、修复整治的原则1.保护原貌。

城墙的修复整治应以保护其原貌为前提,尽量让修缮的墙体与原有的墙体保持一致,避免对原有结构形式和结构特点的破坏。

2.“先抢救,后修复”。

对于明城墙已经出现了老化、塌陷、脱落和倾斜等问题的墙体,应该先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加固,防止进一步恶化,再进行整体修复。

3.循古修新。

城墙修复整治工作应在不破坏原有城墙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前提下,适度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城墙的抗震、防火性和景观效果,使城墙得以完好保留。

二、修复整治的策略1.分区分级修复。

根据明城墙的老化程度、损坏程度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修复区,并按照不同的修复级别进行修复整治,逐步达到全面修复的目标。

2.融入公共设施。

在城墙修复整治的过程中,可以在城墙周边设立游客休息站、洗手间、供应冷热饮料和轻食的咖啡馆等公共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3.启动城墙文化节。

南京明城墙作为国内外游客熟知的旅游景点,可以在修复整治后启动城墙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文化活动,展示城墙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修复整治的方法1.加固墙体。

对于老化、塌陷和倾斜的墙体,可以采用注浆和夯实土方的方法进行加固。

在注浆的过程中,注入轻质建筑材料,可以在不增加墙体重量的同时提高其抗震性能。

2.修复裂缝。

对于城墙表面出现的裂缝,可以使用注射技术填补裂缝,并在表面施工高渗透隔水层来保证填缝剂的粘接和硬化效果。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杨国庆南京大学历史系夏维中明代南京城墙砖文,是我国现存的一组规模最大的砖文群,在中国古代砖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缺乏系统、深人的研究。

既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对砖文所反映的产地之收集和整理这一层面上,而对砖文所反映的其他方面的历史内涵和价值,则重视不足。

近年来,这种局面虽有所改观①,但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鉴此,我们拟在长期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对明南京城墙砖文的基本情形、历史价值等方面作一初步的论述,并就在城砖收集和城墙修复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明南京城墙砖文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不适之处,敬请指正。

一、南京城墙砖文的种类过去对砖文的分类,主要依据其产地。

对南京城墙砖文的收集、整理,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来统计南京城墙城砖的产地,具体的数据有两个,即“二十八个府、一百一十八个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作”和“一百二十五州县”。

此后,这些统计数字不断被改写,先后出现了包括府县以及工部、军队卫所等造砖单位在内的一百四十二个、“三十三府行省、十二州一百五十县和七镇”等说法;最新出版的《明南京城墙砖文图释》则提出“有三十二府、一百四十八州县、四镇,另外还有行省造砖、系统造砖的,共计一百九十个不同的署名单位”这一观点。

依据这些统计数字,加上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砖文(如明代滁州全椒县烧造等),造砖单位已经达到二百个以上。

当然,随着新的砖文的发现,这一数字还会增加。

这种分类法,在城砖产地层面上对南京城墙砖文给予了一定的揭示,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但对于南京城墙如此浩繁的砖文来说,这还显得不够。

因此,南京城墙砖文的分类,应根据砖文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考虑(限于篇幅,本文对明洪武朝之外的砖文,一般不展开全面论述)。

如果从明南京城墙砖文的内容上看,很大部分属于记名砖文类。

这类砖文中数量最多的是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境内的一些府、州、县烧造砖。

南京古城墙简介

南京古城墙简介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

南京京城城门的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

南京京城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

南京城墙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与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时,受当时社会及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

“天市垣”中的“贯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

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门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时称:“太平门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阴肃,故建于此。

敕曰:肇建法司于玄武之左,钟山之阴,名其所曰贯城,贯法天之贯索也。

是星七宿如贯珠环而成象,乃天牢也。

”因此,朱元璋利用这种布局吓唬三法司的属臣: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边,说明刑法得当,没有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环里边,说明刑法失当;如果在星环里边的其他星很亮,说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

并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贯城”两字。

显然,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为巩固其统治(包括职能和人心)的一种手段,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一脉相承。

建设独特•地基建造扎实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

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

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驾城墙压力的作用。

南京明城墙概况

南京明城墙概况

南京明城墙概况城墙概况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28年。

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集中全国之力建成南京都城城墙。

明初的南京城共有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四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3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

城墙高约14~26米,顶宽2.6~19.75米,为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传统,吸取了中国历代筑城技术的精华,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之大成,堪称中国城垣建筑史之典范。

南京城墙设计独特,它一改《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中国都城的传统形制,放弃自秦汉以来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布局,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河湖水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 ,形成非方非圆的不规则形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

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和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

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

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

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南京明城墙,南有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北将一系列具有战略作用的小山包入城内,形成了战略地位重要,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南京明城墙保存至今已有600余年,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外郭、皇城、宫城仅存残迹,而京城城墙现仍保存了25.872公里。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作者:刘雨铭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南京明城墙历史悠久,规模恢弘,是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为研究对象,针对明城墙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明城墙科学保护的三个策略:加强城墙管理及相关法律政策的执行、凝聚城墙保护价值共识、促进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期为南京明城墙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中图分类号:TU984. 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144-03一、明城墙保护现状(一)城墙历史沿革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性建议,在原南唐旧都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建,历时28年建成。

此后的600多年,南京明城墙饱经风雨,现存较完整的城墙长度为21. 35km,仍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砖石城墙。

明都城的城门计有13座,目前尚存明代城门4座,分别是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

除了幸存的4座明城门外,南京现有的城门还包括清朝修建的玄武门、建国后复建的2座明城門(中山门、仪风门)、复建的5座民国城门(中华西门、中华东门、武定门、雨花门、挹江门)以及建国后新开的6座城门(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解放门、标营门)。

1996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对南京明城墙开展专项立法保护。

在编制《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对南京明城墙的各项规划设计方案也逐步付诸实施。

2000年3月21日,在《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报告》调研小组正式成立后,南京明城墙走上了申遗的历程。

2014年2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原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市城墙管理处的基础上将南京中华门管理所、午门公园、仪风门划入,对明城墙实行统一保护和管理,从而改善了明城墙条块式分割的管理状态。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

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古代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城市防御工程,建于明朝营建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典范之一。

在古代南京明城墙的设计中,排水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对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进行设计解析,探讨其在城墙建筑中的作用和技术特点。

一、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概况古代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是为了有效排除城墙及其周围地区的雨水和地下水,防止城墙基础渗水和土壤松动,从而保护城墙的稳固和安全。

在明代城墙的设计中,排水系统被纳入城墙结构的整体考虑,包括城墙基础排水、城墙内部排水和城墙外部排水等多个方面。

城墙基础排水主要是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或者渗水孔等方式,将城墙基础下的地下水排出。

这样可以防止地下水长时间积聚在城墙基础下,导致城墙基础土壤的润湿和松动,从而影响城墙的稳固。

城墙内部排水是指城墙内部的雨水排放系统,主要包括城墙上的水槽、雨水管道和排水沟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放城墙上的雨水,防止雨水在城墙上积聚,从而减少对城墙的侵蚀和损坏。

城墙外部排水主要是指城墙周围地区的排水系统。

由于城墙的建设往往会影响周围地区的排水情况,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来疏导周围地区的雨水和地下水,防止城墙周围地区因为积水导致城墙基础的渗水和城墙的侵蚀。

二、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解析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墙建筑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情况,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和方案,从而确保了城墙的排水效果。

具体来说,古代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墙基础排水方案古代南京明城墙的基础排水采用了排水沟和渗水孔相结合的方式。

在城墙基础下设置了排水沟,用以收集并排出基础下的地下水。

在城墙基础上也设置了多处渗水孔,用以排除基础下的渗水。

这样的排水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墙基础土壤的润湿和松动,保护城墙的稳固和安全。

南京明城墙概况

南京明城墙概况

南京明城墙概况城墙概况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28年。

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集中全国之力建成南京都城城墙。

明初的南京城共有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四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3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

城墙高约14~26米,顶宽2.6~19.75米,为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传统,吸取了中国历代筑城技术的精华,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之大成,堪称中国城垣建筑史之典范。

南京城墙设计独特,它一改《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中国都城的传统形制,放弃自秦汉以来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布局,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河湖水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 ,形成非方非圆的不规则形状。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

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和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

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

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

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南京明城墙,南有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北将一系列具有战略作用的小山包入城内,形成了战略地位重要,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南京明城墙保存至今已有600余年,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外郭、皇城、宫城仅存残迹,而京城城墙现仍保存了25.872公里。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的几个问题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杨国庆南京大学历史系夏维中明代南京城墙砖文,是我国现存的一组规模最大的砖文群,在中国古代砖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缺乏系统、深人的研究。

既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对砖文所反映的产地之收集和整理这一层面上,而对砖文所反映的其他方面的历史内涵和价值,则重视不足。

近年来,这种局面虽有所改观①,但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鉴此,我们拟在长期调查、收集的基础上,对明南京城墙砖文的基本情形、历史价值等方面作一初步的论述,并就在城砖收集和城墙修复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明南京城墙砖文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不适之处,敬请指正。

一、南京城墙砖文的种类过去对砖文的分类,主要依据其产地。

对南京城墙砖文的收集、整理,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来统计南京城墙城砖的产地,具体的数据有两个,即“二十八个府、一百一十八个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作”和“一百二十五州县”。

此后,这些统计数字不断被改写,先后出现了包括府县以及工部、军队卫所等造砖单位在内的一百四十二个、“三十三府行省、十二州一百五十县和七镇”等说法;最新出版的《明南京城墙砖文图释》则提出“有三十二府、一百四十八州县、四镇,另外还有行省造砖、系统造砖的,共计一百九十个不同的署名单位”这一观点。

依据这些统计数字,加上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砖文(如明代滁州全椒县烧造等),造砖单位已经达到二百个以上。

当然,随着新的砖文的发现,这一数字还会增加。

这种分类法,在城砖产地层面上对南京城墙砖文给予了一定的揭示,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但对于南京城墙如此浩繁的砖文来说,这还显得不够。

因此,南京城墙砖文的分类,应根据砖文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考虑(限于篇幅,本文对明洪武朝之外的砖文,一般不展开全面论述)。

如果从明南京城墙砖文的内容上看,很大部分属于记名砖文类。

这类砖文中数量最多的是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境内的一些府、州、县烧造砖。

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报告

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报告

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报告
明城墙是明代江宁东内城墙,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胜,也是南京市重
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明城墙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元年,为南京历史文化
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城墙的保护工作,延续了中国古建筑保护的传统,并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保护工作考虑到了明城墙的视觉形象、结构完
整性及建筑历史意义等方面,对主体结构和外墙进行了综合性的修复和保护。

为了保护明城墙外墙,还设置了特殊的防护措施,如墙面涂料,墙面
喷涂,外墙刷漆等,以减少外部污染对其造成的破坏。

南京明城墙保护

南京明城墙保护

浅析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徐瑞鸿 N080102121【摘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都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朝历代都留下了一批不少的文物建筑,其常年暴露在外,饱经风霜,有的还遭受战火的牵连。

那么,对于这些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也是这座城市不可疏忽的工作。

那么作为明朝开朝城的象征,目前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都城城墙—南京明城墙,到底是怎样一个保护状况呢,本文做了一个较为浅显的分析。

【关键字】南京明城墙 现状 保护 不足自明朝开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南京明城墙对于南京这座城市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六百多年里,明城墙都屹立守护着这座城市,特别在20世纪30年代,日军的炮火几乎洞穿了15米厚的城墙。

198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并于200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城墙已经恢复到一个较为完好的状态,与市民和政府的保护是离不开的。

(见图一)(图一 国家级文保单位 来源:自拍 )1南京明城墙的现状1.1南京明城墙的概况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6),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近30年。

系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集中全国之力而建成的都城城垣。

建成后的南京城分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四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两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

城墙高约14~26米,顶宽2.6~19.75米,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明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传统,吸取了历史上中国城墙建筑技术的成就,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之大成,堪称中国城垣建筑史之典范。

南京城墙设计独特,一改《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传统形制,放弃自秦汉以来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布局,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河湖水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的建造南京城垣,“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形成了非方非圆,成不规则形状的南京城墙。

南京明城墙 研学考察报告

南京明城墙 研学考察报告

明城墙的历史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开始,南 京地区有城墙的历史已达2500多年,主城建造 的城墙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南京我们 看到的城墙建于元末明初,距今也600多年,
历史悠久的城墙,每一块城砖记载着多少惊心
动魄的史话;源远流长的护城河,每一滴水传 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其中,东吴时期的
明城墙的特征
城砖铭文:南京城墙的实名制城砖铭文,南京明城墙, 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 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砖来自全国
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
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 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
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明城墙的城门
“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 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清代吴敬梓在《儒 林外史》中,把南京明城墙的13座城门,按逆时针 方向编成了顺口溜。
这里说的13座内城门分别是三山门(今水西门 处,不复存在)、聚宝门(今中华门)、通济门 (今龙蟠中路处,不复存在)、正阳门(今光华门, 仅存部分遗址)、朝阳门(今中山门)、太平门 (今修复的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 门(今金川门处,不复存在)、钟阜门(今钟阜路 处,不复存在)、仪凤门、定淮门(今定淮门大街 处,不复存在)、清凉门和石城门。
明城墙的城门
明城墙的城门
在现存的城
门中,中华门 (原聚宝门)为 城墙正南门,它 是中国现存最大 的城堡式瓮城, 也被认为是世界 上保存最完好、 结构最复杂的古 城堡,被列为中 国重点保护文物。
明城墙的城门
因传说门下埋有江南富

明孝陵的城墙

明孝陵的城墙

明孝陵的城墙明孝陵是中国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棣及其皇后徐皇后的合葬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作为明朝时期的陵墓,明孝陵的建筑规模宏大,其中城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明孝陵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历史背景明孝陵的建造始于公元1381年,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和修缮。

明孝陵城墙作为明朝皇家陵墓的一部分,旨在保护陵墓和凸显皇室的尊严。

明孝陵城墙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明代皇帝宏大的陵园建筑风格,同时也代表了明朝政权的巩固与稳定。

二、建筑特色1.外墙形制明孝陵城墙采用方形构造,墙高约为15米左右,建筑面积达39,800平方米。

城墙采用青砖砌成,墙体底部较粗厚,逐渐变细朝上渐趋平缓。

墙体顶部设置有尖顶瓦当,瓦当上镶嵌有黄色的琉璃瓦与石雕,既美化了城墙的外观,又起到了防御陶瓷。

2.城墙周长明孝陵城墙呈南北长方形,北侧和南侧各600米,东侧和西侧各400米,共计2000米,形成一个封闭的城墙系统。

城墙四角设有四座角楼,楼内有长廊,供游客休憩观光。

3.城门和护城河明孝陵城墙设有四座城门,即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每座城门外设有护城河。

城门均有桥梁与城墙相连,既方便了行人出入,也起到了防御敌人的作用。

三、文化意义明孝陵城墙作为明朝时期重要的建筑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明孝陵的外部保护设施,也是明朝时期皇陵建筑风格的典范之一。

明孝陵城墙不仅展示了明代建筑工艺的高度,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1.建筑技术明孝陵城墙的建筑技术与地基处理、砖石砌筑、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明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高超。

通过其结构的稳固性、装饰的精美程度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2.政治象征明孝陵城墙的存在凸显了明皇室的权威和地位。

城墙作为皇家陵墓的一部分,彰显了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人们可以从城墙的规模和精致程度来感受到明代皇帝的统治力量和控制力。

3.历史文化遗产明孝陵城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了南京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南京城墙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南京市博物馆华国荣王志高明南京城墙的修建最早可追溯到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该年十二月在城北修筑龙湾虎口城,以抵御北方来敌。

而真正大规模的营建是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开始的,以后便连年不断。

文献记载有“洪武二年九月始建新城”)、洪武四年“冬十月修京师城垣”、六年“六月修筑京师”、“洪武十七年三月丁卯修筑京城仪风门”②,直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冬十二月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新筑后湖城”才告完成,全长33.676公里。

其西、南两面利用杨吴时开凿的外秦淮河为护城河,城东“在旧城(金陵府城)东白下门外二里许增筑新城”,北以宽阔的玄武湖为天然屏障,充分利用沿线的山岗丘岭,把周围一些军事据高点,诸如石头、马鞍、四望、卢龙、覆舟、龙广等山尽括城中,并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显要位置开城门十三座,又建东西两座水城门,成为一座南北狭长、东西窄短的不规则坚固壁垒,是明代以降南京战争史上最主要的军事防御线之一,被誉为“高坚甲于海内”,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古城。

明代南京城墙是利用自然地形而修建的,外廓形状不规整,像这样限于山脉和水系而造成的不规则形城垣在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不乏其例。

除在平原广敞地区筑造的隋唐大兴城(长安城)、洛阳城及元大都城等少数都城轮廓比较方正外,其他凡沿山脉湖堤筑就的城垣外形多不规整,如汉长安城北垣、南宋临安城等都城。

且北宋东京(开封)及南宋临安外城所开城门亦恰好十三座。

纵观南京现存的明代遗存,宫城、皇城和明太祖陵墓“孝陵”的选址建设,“风水”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南京城墙(含城门的设置、方位)的规划和建设则主要是地理环境、战略需要以及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产物。

长期以来,因雨水、战争等原因,明古城墙损坏较多,历代均有修补,据统计仅明一代至少就有十五次之多。

明初还规定了维修城垣的制度。

据《明会典》记载:“凡京师城垣,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城、京城墙垣,遇有损坏,即使丈量明白,见数计料,所有砖灰,行下聚宝山黑窑等处关支;其合用人工,咨呈都府行稷留守王卫差拨军士修理。

”在考舌调查中,亦能发现明代成化、嘉靖、万历、康熙、同治、光绪等不同时期的修城用砖。

近年来,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展开,文物考古部门曾先后对南京城墙的一些地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即依据这些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

就南京城墙结构、西南两面墙垣是否利用旧城以及贴面砖石胶结材料等几个具体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师友。

一1991年。

南京市城建部门为拓宽集庆路,打开出城通道,拆除了城西一段长约48米的城墙,所建城门今已命名为集庆门(图1)。

同年8~9月,南京市博物馆在这段新开的城墙缺口内外两侧进行了考古发掘,弄清了该地段城墙墙基及墙身的结构。

这段城墙之女墙残缺,缺口南北剖面分别残高1米、8米、9.5米,上宽为15.6及15米。

内外墙面从下至上均用条石包砌,最高达三十二层。

这种条石除最低层不太规整外,其余外侧及各咬合面均修琢光滑。

条石长60~110厘米,厚38~40厘米,从下至上逐层内收7~8厘米。

条石内以大小不等的块石拌合石灰浆混浇贴砌,形成两道上窄下宽的坚固防护层。

它不仅使条石包砌紧密,还使墙身各部分融为一体,防止墙体倾塌。

防护层内中心部位以小型片石拌土夯筑,以距今地表下2米左右为界,其上分层夯筑,片石层厚15~35厘米,其下夯筑层次不明显,厚约5米。

以上是墙身结构。

墙基结构可以城内探沟北壁剖面为例,从上至下共有六层(图2、3)。

第一层:厚约1.9米,为清代及近现代堆积。

第二层:厚1米,为较纯净的黄土层,夹杂少量碎陶片及青花瓷片。

第三层:厚约0.75米,以石块和石灰浆浇结,紧贴墙根,宽约3米,推测是明初建城时,防止城根渗水的措施。

第四层:厚1.3米,以未经修琢的大块石沿墙筑砌一道宽5.75米的护墙,以加固城基。

其内出土的陶瓷碎片,能辨器形的有陶韩瓶、黑釉瓷碗、白瓷碗以及龙泉青瓷盘、罐等。

从器形、胎釉看,均为元末明初之物。

第五层:厚约0.8米,以圆木上下平铺两层。

上层纵铺,即与城墙方向垂直;下层横铺,即与城墙方向平行。

圆木直径30~40厘米,露在城外的部分长180厘米,其余伸人墙基最底层条石之下。

圆木外每隔50厘米左右打下较细的木桩,以防止其内平铺圆木向外滑斜。

这批圆木木质坚韧,至今保存完好(图4)。

第六层:厚约0.8米,为碎砖瓦石等,作为城墙底基铺垫。

其下便是纯净的砂土。

城内墙基结构已如上述,城外墙基无第三层,第四层块石亦较小,其余与城内墙基结构基本相似。

1995年,中华门东缺口因拓宽道路拆除了一段城墙。

该城墙底宽19.8米,顶宽13.4米,高约20.5米。

除垛口为砖砌外,内外两侧从下至上均用条石包砌。

条石内结构与集庆门段城墙相似,两侧亦有厚2~5米的碎砖石等浇筑的防护层,防护层内城心部位同样以碎砖石及黄土层层夯紧。

惟一区别的是:城墙外侧防护层内加砌了另一道厚逾2米的防护层,这应和城门地段的结构有关。

明初南京城墙的修筑分为前后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规划指导思想不尽相同,加上南京城墙系沿山脉湖堤筑就,各段墙体所依地基差别悬殊,故各段城墙的结构明显有别。

对现存城墙的调查发现,其结构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情况。

第一类,从今通济门至水西门,是现存城墙中最牢固,也是保存最好的一段。

除女墙为砖砌外,内外墙面从下至上均以条石包砌。

从城墙缺口处发现,条石层内一般也有与集庆门段类似的块石防护层。

唯东关头内一段是以砌造整齐的砖壁为防护层。

防护层内中心部位亦以碎砖石和黄土层层夯实。

第二类,从今解放门东至和平门,依傍玄武湖。

这段城墙是第一类以外保存较好的一段,外壁下部以条石包砌七层以上,解放门段城墙据说深达12米仍未见最底层条石。

可见墙基之深。

条石上为砖砌墙面,防护层为砖砌,中心部位以碎石伴土夯筑。

第三类,从今中山门南至解放门东,从建宁桥至定淮门两段,沿线利用山岗丘岭,即方志上所谓“据岗垄之脊”。

外壁从下到上均用城砖包砌,基础较差,今塌陷较多。

内壁情况较为复杂,多亦用砖包砌,部分地段内壁仅砌较矮的护土坡。

中山门东城墙转角处亦曾发现底基铺设圆木的现象。

墙面之内有砖砌防护层,中山门南一城墙缺口剖面显示出这层防护层宽达5米,以明代城砖层层砌筑。

前湖一带城墙中还发现了罕见的“墙中墙”。

是明代多次扩建、维修城墙的极好见证,堪称特例。

第四类,石头城左右地段。

在赭红色砂岩之上砌筑,或在砂岩之外包砌条石、城砖。

这段城墙亦保存差,塌陷较多。

二由于明代南京城墙西、南两处是以杨吴时开凿的外秦淮河为护城河,故从位置上看这一部分城墙和南唐金陵府城相重叠。

长期以来,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两处城墙是属于南唐或者宋元旧城。

地方志有如下记载:“南都城高坚甲于海内,自通济门至三山门一段尤为屹然……国初拓都城,自通济门东转北而西至定淮门新筑,通济门以西至清凉门皆仍旧址。

然则前所言坚固巨石者当犹是景之遗植也”。

“明初建为京师,乃益廓而大之……以上三城(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本南唐南门、水西、大西诸门也。

明初拓城,惟此三门仍旧而更以新名”。

“明建都城,惟南门、大西、水西三门尚沿其旧,即杨吴据广陵时徐知诰所建也”。

“明建都城,因其南门、大西、水西三门因宋元之旧,更其名日聚宝、石城、三山”。

一些前辈学者在研究明代南京城墙时亦沿用旧说,认为西、南两处城墙是在南唐旧城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加高和贴面而建成的。

“市区东、西、南三面,从东水关经聚宝、三山、石城门到石头山一带,都是在旧的基础上进行加高、增固和贴面”。

“明南京城,在南唐都城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南面和西面城墙加以拓宽、加高,进而扩大建成明都南京……明京城通济门至石城门段,是利用南唐都城而加固的”。

南唐都城金陵府城,又称为江宁府城,它除了城门所在地段为砖墙外,其余均为土筑。

这座土城的修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贞明二年(916年)吴升州刺史徐知诰治城市府舍甚盛”至贞明六年(920年)十一月“吴金陵城成,陈彦谦上费用之籍”,用四年时间筑城二十五里四十四步;第二阶段是“天成三年(928年)八月徐知诰广金陵城二十里,且营宫城以备吴主迁都”。

因此,金陵府城实际长四十五里四十四步。

宋代沿用此城,称江宁(建康)府城;元代继续沿用,称建康(集庆)路城,部分城门一直沿用到明洪武十九年。

一般而言,前后花费二十余年修筑起来的明代都城,不会简单地在原来旧土城的基础上拓宽、加高、贴砖。

清代甘熙《白下琐言》载:“《客座赘语》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谓自通济门至三山一段为李景所作。

府志亦谓明建都城,其南门、大西、水西三门因宋元之旧而更其名,语皆未明,析盖三山、聚宝、通济--17杨吴始行创筑,收淮水于城内。

逮明初开拓城基周围四十余里,惟此三门因其旧址而重建之耳。

”认为明城墙是在旧址之上重新修建的。

从考古发掘分析,处于城西的集庆门段城墙墙基直接铺设于砂层上,并以圆木铺底。

其上城墙内外两壁以条石包砌至顶,内有石砌防护层,城心以片石拌土夯筑,勒脚处还有石筑护墙,城基、城身构筑浑然一体,地层清晰明确,均为明初遗存,根本未见南唐土城的痕迹。

又据资料,1977年拆除水西门,1981年新建龙蟠里至汉中门段城西干道,1995年中华门东缺口因拓宽道路而拆除了一段城墙。

这三段城墙均处于明代南京城墙西、南两面,但调查发现其结构皆与集庆门段城墙相似,即为明代新建。

此外,前述现存的各段城墙中,后两类情况城墙基础差,今塌陷较多。

而前两类情况,墙体结构较为近似,墙底皆以条石包砌,保存最好。

其中尤以城西、南通济门至水西门一段最为雄伟壮观。

对此,前人赞誉为“自通济门起至三山门止一段尤为屹然,聚宝门左右皆巨石砌至顶,高数丈。

吾行天下,未见有坚若此者也”。

据《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二载:洪武十九年“冬十二月造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门,新筑后湖城”。

说明上述两段城墙在同一时期修筑。

分析当时的背景,社会经济恢复,政治稳定,国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把西、南两面旧土城推倒重建。

同时,这两段城墙分别依凭外秦淮河和玄武湖,即均外傍水系,是南京历来水患最为频繁的地段。

从防范水患考虑,也有必要把城墙筑造坚实,故其墙基铺垫大量圆木,底以条石贴面,历六百余年而巍然屹立。

明代南京城墙在六朝建康城外,一些地段城墙之中曾发现六朝或其他朝代用砖。

这可能是因明初建城遇及前朝墓葬、建筑,或者拆除旧城时,将这些建筑用砖夹含其中。

显然不能据此认为明代城墙沿用了旧城。

另外,中华门地段发现的南唐以及宋元南门人城砖砌路面,说明城门基址方位未变,并不能证实明代城墙利用了旧城。

综上所析,明代南京城墙西、南两面应是明洪武十九年于旧址之上重建城墙。

三我国古代建筑砖石墙体的垒砌,初期多是干摆。

后来为了提高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先后使用黄泥浆、石灰胶泥等多种胶结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