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45张PPT)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64d367d15abe23492f4da6.png)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 “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 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 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具有我国自 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 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 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活四动章:地“貌天眼”工程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第四章 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Ditch and depression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 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 的溶蚀洼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第四章
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泉、生物圈综合作用下 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 多样,千姿百态,特点各异。人类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貌从事各种 活动,一方面深受不同地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地貌留下了 深刻的人类活动的印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地壳表层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一定条件下, 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 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活四动章:地“貌天眼”工程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第四章 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Ditch and depression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 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 的溶蚀洼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洼地
第四章
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地貌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泉、生物圈综合作用下 呈现的形态,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 多样,千姿百态,特点各异。人类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貌从事各种 活动,一方面深受不同地貌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地貌留下了 深刻的人类活动的印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地壳表层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一定条件下, 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 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课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34adf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4c.png)
下游河段:交通便利,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聚落沿河发展,呈带状或团块状
入海口处: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城市沿 海岸发展,形成沿河口聚落带
读下图完成下面1~3题。
强化训练
B 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B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一、喀斯特地貌
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 106.8°E) 隐藏在贵州 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 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这里建成。
• 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地下河常常造成漏水, 土壤不保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 不利于农业生产
二、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类型 定义:河流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
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 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 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从而 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河流地貌 类型: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第四章 地貌
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 通过图像等资料,记住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并描述其主要特点。 2. 通过图像等资料,能够分析说明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 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 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入海口处: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城市沿 海岸发展,形成沿河口聚落带
读下图完成下面1~3题。
强化训练
B 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B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一、喀斯特地貌
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 106.8°E) 隐藏在贵州 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 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这里建成。
• 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地下河常常造成漏水, 土壤不保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 不利于农业生产
二、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类型 定义:河流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
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 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 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从而 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河流地貌 类型: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第四章 地貌
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 通过图像等资料,记住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并描述其主要特点。 2. 通过图像等资料,能够分析说明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 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 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新人教版)(55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新人教版)(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7b30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a.png)
答案:D
解析:据图,图示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b 处属于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c处属于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故选D。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3.河曲 (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__S__”形。洪水泛滥时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 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__牛__轭__湖__。 4.三角洲 (1)位置:河流入海或___入__湖___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样,近似__三__角_形___;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槽形
【技法点拨】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 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学以致用】 2.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 (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答案:C
解析: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 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 1.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喀斯特地貌。
频、图像,识别喀斯特 2.认识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解析:据图,图示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b 处属于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c处属于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故选D。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3.河曲 (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__S__”形。洪水泛滥时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 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__牛__轭__湖__。 4.三角洲 (1)位置:河流入海或___入__湖___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样,近似__三__角_形___;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槽形
【技法点拨】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 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学以致用】 2.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 (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答案:C
解析: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 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 1.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喀斯特地貌。
频、图像,识别喀斯特 2.认识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c66b9681c758f5f61f678a.png)
•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 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 斯特五种。
•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 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喀斯特地貌的六种类型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 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 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 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 向流动,形成溶洞。
特分布广、形态齐全,且景观绚丽。在云
贵高原、鄂西、湘中、湘西及桂东北以喀 斯特谷(盆)地为主
• 高山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 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脉,在寒冻风化和冰 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微 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喀斯特 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利的部位,为峰丛、 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型洞 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 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
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
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 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 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
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
•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 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 积大则称陷塘。
•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 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 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 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 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 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 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 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 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 “神女镜”或“仙女镜”。
•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 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喀斯特地貌的六种类型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 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 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 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 向流动,形成溶洞。
特分布广、形态齐全,且景观绚丽。在云
贵高原、鄂西、湘中、湘西及桂东北以喀 斯特谷(盆)地为主
• 高山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 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脉,在寒冻风化和冰 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微 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喀斯特 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利的部位,为峰丛、 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型洞 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 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 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如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
学会会员洞,堪称亚洲第一洞、黄龙洞被
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 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 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
斯特地貌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广
•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 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 积大则称陷塘。
•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 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 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 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 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 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 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 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 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 “神女镜”或“仙女镜”。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2cc06258f5f61fb636666e.png)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案例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 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 线向前推进(图4.9),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1989年
1999年
2009年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4.1 常见地貌类型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案例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 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 线向前推进(图4.9),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1989年
1999年
2009年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4.1 常见地貌类型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新 课标(2 019)高 中地理 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4章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第4章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9756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7.png)
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
2.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
分析如下表:
地貌类型
地貌特征
图示
地表 喀斯 特地
貌
溶沟 石芽
地表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 呈长条状或网格状 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有些 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数十米, 称为石林
地貌类型
地表
喀斯 特地
岩石的透水性 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
用强;反之则弱
水体成分 及溶蚀力
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 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
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 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 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
水体流动性
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 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
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 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合作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
喀斯特地貌
问题探究
桂林山水是对广西桂林地区旅游资源的总称,为国家AAAAA级旅 游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 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其境内的山水风 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第三十八届世 界遗产大会上以桂林为首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申遗成功,正式 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如图为桂林山水 令人神往的风光景观图。
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 (1)喀斯特_溶__蚀____地貌: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
下溶洞等。 (2)喀斯特_沉__积____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4.常见喀斯特地貌及景观特点
名称
形成或景观特点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903f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1.png)
第四章
地貌
1.学习思路:本章讲的是地貌要素的内容,学习本章内容要通过
野外观察或观看视频、图像,按照“观察—景观描述—地貌识别(概念
认知)—类似地貌的判读”这一思路,实现真实地貌景观与地理概念之
间的灵活转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2.学习技法
(1)常见的地貌类型。
将地貌落实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野外观察或借助视频、图像,模拟
貌。石柱、石钟乳、地下河、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侧蚀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
C.上海崇明岛
D.喀斯特地貌
【答案】3.C 4.C
(
)
(
)
【解析】第3题,三角洲是流水搬运泥沙,随着水流速度的减慢,
蚀和沉淀作用,即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
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2.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答案】B
【解析】峰丛、残丘、溶蚀洼地、孤峰、峰林等属于地表喀斯特地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的
通过野外观察或
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貌类型、地貌景观特
观看视频、图像,
征及其形成过程。
识别3~4种地貌,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认识地貌类型、
地貌
1.学习思路:本章讲的是地貌要素的内容,学习本章内容要通过
野外观察或观看视频、图像,按照“观察—景观描述—地貌识别(概念
认知)—类似地貌的判读”这一思路,实现真实地貌景观与地理概念之
间的灵活转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2.学习技法
(1)常见的地貌类型。
将地貌落实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野外观察或借助视频、图像,模拟
貌。石柱、石钟乳、地下河、溶洞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读某三角洲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侧蚀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
C.上海崇明岛
D.喀斯特地貌
【答案】3.C 4.C
(
)
(
)
【解析】第3题,三角洲是流水搬运泥沙,随着水流速度的减慢,
蚀和沉淀作用,即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
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2.下面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丛、残丘、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答案】B
【解析】峰丛、残丘、溶蚀洼地、孤峰、峰林等属于地表喀斯特地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的
通过野外观察或
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貌类型、地貌景观特
观看视频、图像,
征及其形成过程。
识别3~4种地貌,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认识地貌类型、
人教版新课标(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新课标(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4.1-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f68c3a6c85ec3a87c2c5fa.png)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导语: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 健康的 发展,以 下是小 编为大 家分享 的,欢 迎
借鉴!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开展教 育教学 研究,不 断提高 教学效 率,全 面提高 学 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 上一个 新台阶 。将《 学校体 育工作 条例》 作 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坚持“健康第 一”的宗 旨,把学 校体育 工作作 为实施 素质教 育 的重要部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 育工作 全面健 康发展, 深化教 学改革 ,全面 推 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学 生健康 标准》 。创建“主动参 与、强 身健体 ” 的健身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 的一学 年开始 了,作为 工作在 第一线 的体育 教 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使教学过程 中的体 育课开 展得有 条有理, 使学生 创新的 学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其它类型举例
天坑 是一种周
壁峻峭、深度与 口径可达数百米 的喀斯特负地形, 具有巨大的容积, 底部与地下河相 连接。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其高度小,多由坚硬的岩层构成
孤峰和残丘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1.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习方式有所进展,为此拟定了本学年的 体育教 学工作 计划如 下: 1、学生情况:初二年级现有三个班,每 个班级 都有学 生五十 人左右 。除有2名不能 从
借鉴!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开展教 育教学 研究,不 断提高 教学效 率,全 面提高 学 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 上一个 新台阶 。将《 学校体 育工作 条例》 作 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坚持“健康第 一”的宗 旨,把学 校体育 工作作 为实施 素质教 育 的重要部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 育工作 全面健 康发展, 深化教 学改革 ,全面 推 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学 生健康 标准》 。创建“主动参 与、强 身健体 ” 的健身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 的一学 年开始 了,作为 工作在 第一线 的体育 教 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使教学过程 中的体 育课开 展得有 条有理, 使学生 创新的 学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其它类型举例
天坑 是一种周
壁峻峭、深度与 口径可达数百米 的喀斯特负地形, 具有巨大的容积, 底部与地下河相 连接。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其高度小,多由坚硬的岩层构成
孤峰和残丘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1.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习方式有所进展,为此拟定了本学年的 体育教 学工作 计划如 下: 1、学生情况:初二年级现有三个班,每 个班级 都有学 生五十 人左右 。除有2名不能 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3)](https://img.taocdn.com/s3/m/0deefb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b.png)
图2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怒江第一湾是怒江大峡谷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之一,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峡谷;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多分布在中 高纬滨海地带;冲积扇在河流出山口,与图示信息不符;河流阶地呈台阶状, 图中体现不出来。 第2题,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夏季降水多,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植被多, 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其他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较少, 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面积较大。
阔平坦呈槽形,颗粒物向大海变细,大量营养物质堆积,形成的土壤较为肥
沃,易于耕作。
第4题,夏季为黄河丰水期,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物质在入海口附近堆积,
该地貌增长最快。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 可溶性 岩石的物质溶于 水 并被带走,或重新沉 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在我国的分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广西、 贵州 、云南等地最为典 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
地貌类型
地貌特征
溶沟 地表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呈长条状或 网格 状
地表喀斯 石芽 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有些形体高大的石芽常高数十米,称为石林
堆积
而成的。
(3)形态特点
河段 流经地形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
冲积扇
平面上呈扇形,沉积物颗粒由扇顶到扇缘由粗 变细
中、
↓
冲积平原
下 平原地区
河谷:宽而浅的 物颗粒变 细
槽
形山前→河口:坡度变缓,沉积
游
河曲 河曲:河道呈“ S ”形
↓ 牛轭湖
牛轭湖:形似“C”形的弯月
河口 河流入海 三角洲
段 或入湖处
解析 第1题,石林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据图可知,丙石灰岩保存 量最多,即被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石灰岩保存量最少,即 被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则乙为发育中期。所以图中地貌的 演变顺序是丙→乙→甲。 第2题,石林地貌发育,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增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石林 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增加,储水条件变差。石林地貌发育,表明流水侵蚀 作用强,因此会导致土壤厚度减小。石林地貌发育会导致地表崎岖不平。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流水地貌(共1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流水地貌(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20f9f333687e21ae45a926.png)
A.可溶性岩石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7.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
林,其根本原因是( )
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
C.地形起伏更大
D.气温更高,降雨更多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该地貌在我国的分布,除广西外,还有我国四大高原中之一
成该地貌的作用有
。
3.材料二和三中描述的洞是如何形成的?
4.材料二和三中显示的洞内的各种岩石 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图中表现的典型地貌有: a是 ,b是 ,c 是
。 高原?形
【展】喀斯特地貌
5.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这种典型的地貌,为什么?
6.哪些条件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固】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 回答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 km。猴子沟风景区内 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 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图所示)。 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5.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 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1张PPT)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件—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0664e6fe4733687e21aac6.png)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形成了石林、九乡、燕子洞等著 名景区。下列关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A.图中a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花岗岩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 蚀和淀积作用影响 C.云贵高原强烈的流水溶蚀作用抑制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D.受地貌影响,该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匮乏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类型及成因,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 解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其形成过程为富含二 氧化碳的水和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既包 括溶蚀作用,也包括淀积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 发育程度;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区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答案:B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河流地貌
1.河流从源头到河口,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2.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
河段
流经地 区
特
征
上游 山区
呈“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 底部起伏不平
中游
平 原 地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两岸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
区
平原。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解析:第1题,图中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第 2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形成溶洞的 岩石是石灰岩。 答案:1.D 2.B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河道中虚线表示河流主 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 A.发源地 B.平原 C.山区 D.上游 4.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 A.地转偏向力 B.人类活动 C.地势高低 D.河道弯曲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常见地貌类型(共25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常见地貌类型(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6d15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a.png)
分析大窝凼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 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 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 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 隙,排水条件好。
概念: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河流地貌 分类: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常见风积地貌
沙丘
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
流动沙丘危害:
埋没房屋、道路、中沙丘的迎风坡 和背风坡?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 大多演什么方向延伸?
风积地貌的形成,与风向、风 速有密切关系,如上图中新月 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 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 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海岸地貌 分类: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
蚀
地 貌
海蚀崖;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 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 微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蚀拱桥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 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的海蚀穴互 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海积地貌
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推动下移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起来
分类: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一
溶沟
二
洼地
三
峰林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顶部 石幔、石帘、石钟乳
石柱
溶洞底部 石笋
活动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地貌特点
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 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 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 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 的喀斯特地貌洼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地貌 第1节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a0af0e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b.png)
[2023河北邢台期中]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 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图1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图2为 河流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图1
图2
5.三角洲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下列关于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片可知,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为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 特地貌。A景观由形态可知,为象鼻山,地处桂林,为喀斯特地貌,A对;B景观 为冰川地貌,由冰川侵蚀形成;C景观为沙漠,由风力堆积形成;D景观为河口 三角洲,属于典型的河流地貌。故选A。 第2题,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表裂隙发育,地表水资源短缺,A错;喀斯特地 貌包括峰林、石芽、钙华池、溶洞等,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独特,B对; 喀斯特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区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 困难,C、D错。故选B。
知识拓展 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 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剥蚀、崩塌)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 石笋等则是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2.喀斯特地区的“天坑” “天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凹坑,不同地区天坑的成因可能不同。 ①喀斯特洞穴顶部塌陷会形成又深又大的凹坑,称为“天坑”。 ②喀斯特地区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的洼地,称为喀斯特 漏斗,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喀斯特漏斗塌陷也会形成“天坑”。
③风化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甲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C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乙
解析 第1题,图示河流形成曲流,并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①④正确;河 流曲流的形成与搬运作用无关,搬运是过程,不形成具体地貌,②错误;风化 作用与该河流地貌关系不大,③错误。故选D。 第2题,乙图所示P坡较缓,且有沉积物,说明为堆积岸,即凸岸,T坡较陡且无 沉积物,说明为侵蚀岸,即凹岸,甲图中的①③符合;②位于直道部分,主要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侵蚀岸和堆积岸,材料中没有告知半球信息,故无法判 断侵蚀岸和堆积岸,②错误;④的P、T两点均位于凹岸一侧,也不符合,④错 误。故选C。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41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bd30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e.png)
-9-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地区。( ) (2)在贵州被称为“坝子”的是孤峰或侵蚀残留的残丘。( ) (3)溶洞的石柱属于向下发育的岩石与地面相连形成的柱状积物。
() (4)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 (5)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 (6)河曲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地区。( ) 答案:(1)× (2)× (3)× (4)√ (5)× (6)√
(1)下列关于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洪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 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下列地貌形态中,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钟乳
B.峰林
C.落水洞
D.塬、梁、峁
解析: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类型。
答案:D
-12-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4题。
-19-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河流地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地区。( ) (2)在贵州被称为“坝子”的是孤峰或侵蚀残留的残丘。( ) (3)溶洞的石柱属于向下发育的岩石与地面相连形成的柱状积物。
() (4)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 (5)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 (6)河曲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地区。( ) 答案:(1)× (2)× (3)× (4)√ (5)× (6)√
(1)下列关于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洪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 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下列地貌形态中,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钟乳
B.峰林
C.落水洞
D.塬、梁、峁
解析: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类型。
答案:D
-12-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4题。
-19-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河流地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二)河流地貌
1.定义: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2.类型: 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河流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段。
●上游:V形河谷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曲与牛轭湖
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 面积较大的洼地。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 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 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 残丘。
(一)喀斯特地貌
★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 海水顶托作用使河水流速减缓
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呈长条形或网格状。沟槽深度不大,
一般数厘米至数米。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
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峰丛: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通常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
峰林:基部断续相连。它主要分布于岩溶盆地的边缘。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2.中国主要分布地区: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分布最广泛
石灰岩广布 雨季长,降水量大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地下以溶洞为主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其它类型举例
天坑 是一种周
壁峻峭、深度与 口径可达数百米 的喀斯特负地形, 具有巨大的容积, 底部与地下河相 连接。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上游:V形河谷
◎流经山区 ◎侵蚀地貌 ◎岸壁较陡, ◎谷底狭窄,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冲积平原可分为山前平原、 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3部分。
地形渐趋平坦, 流速渐缓, 堆积物颗粒渐小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河口:三角洲
案例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 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 线向前推进(图4.9),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在这里,一年之内就能看到海陆的变迁。沿河道向海边走,土地越来越年轻, 人类活动的痕迹也越来越少。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有无数的河湾和水塘。每年, 数百万只候鸟把这里作为迁徙的“中继站”。
孤峰: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残丘是山地或高原经长期风化,侵蚀后残留而形成的孤立山丘。
其高度小,多由坚硬的岩层构成
孤峰和残丘
•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下以溶洞为主 (向下)石钟乳、石幔(石帘)
石幔是水溶液沿洞壁或倾斜 的洞顶向下漫流时沉淀生成 的层状堆积,光滑如布幔。
(向上)石笋
(连接)石柱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及特征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溶蚀和搬运作用形成的: 有溶沟、洼地、峰林,溶洞等
★重新沉淀形成的: 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山前平原
冲(洪)积扇
由扇顶到扇缘, 堆积物颗粒逐渐减小
中部平原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曲
牛轭湖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 三角洲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 角洲平原。
★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有的 呈鸟嘴状,如长江三角洲;有的呈 扇形,如黄河三角洲。图为密西西 比河三角洲,呈鸟趾状。
4.1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
●概念
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下呈现的形态。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流水作用: 侵蚀(溶蚀)、搬运、堆积
(一)喀斯特地貌
1.定义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
? 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二)河流地貌
1.定义: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2.类型: 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河流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段。
●上游:V形河谷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曲与牛轭湖
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 面积较大的洼地。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 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 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 残丘。
(一)喀斯特地貌
★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 海水顶托作用使河水流速减缓
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呈长条形或网格状。沟槽深度不大,
一般数厘米至数米。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
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峰丛: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通常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
峰林:基部断续相连。它主要分布于岩溶盆地的边缘。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2.中国主要分布地区: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分布最广泛
石灰岩广布 雨季长,降水量大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地下以溶洞为主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其它类型举例
天坑 是一种周
壁峻峭、深度与 口径可达数百米 的喀斯特负地形, 具有巨大的容积, 底部与地下河相 连接。
活动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上游:V形河谷
◎流经山区 ◎侵蚀地貌 ◎岸壁较陡, ◎谷底狭窄,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冲积平原可分为山前平原、 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3部分。
地形渐趋平坦, 流速渐缓, 堆积物颗粒渐小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 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 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 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口 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 在这里建成
●河口:三角洲
案例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 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 线向前推进(图4.9),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在这里,一年之内就能看到海陆的变迁。沿河道向海边走,土地越来越年轻, 人类活动的痕迹也越来越少。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有无数的河湾和水塘。每年, 数百万只候鸟把这里作为迁徙的“中继站”。
孤峰: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残丘是山地或高原经长期风化,侵蚀后残留而形成的孤立山丘。
其高度小,多由坚硬的岩层构成
孤峰和残丘
•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3.主要类型及特征
●地下以溶洞为主 (向下)石钟乳、石幔(石帘)
石幔是水溶液沿洞壁或倾斜 的洞顶向下漫流时沉淀生成 的层状堆积,光滑如布幔。
(向上)石笋
(连接)石柱
(一)喀斯特地貌
3.主要类型及特征
这两类从成因看有何区别?
★溶蚀和搬运作用形成的: 有溶沟、洼地、峰林,溶洞等
★重新沉淀形成的: 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山前平原
冲(洪)积扇
由扇顶到扇缘, 堆积物颗粒逐渐减小
中部平原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曲
牛轭湖
(二)河流地貌
3.河流分段地貌:
●河口:三角洲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 三角洲向海岸一侧延伸可形成三 角洲平原。
★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有的 呈鸟嘴状,如长江三角洲;有的呈 扇形,如黄河三角洲。图为密西西 比河三角洲,呈鸟趾状。
4.1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
●概念
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下呈现的形态。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4.1-1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流水作用: 侵蚀(溶蚀)、搬运、堆积
(一)喀斯特地貌
1.定义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
? 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