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一、选择题
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下列关于胡佛政府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A.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B.支持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C.鼓励企业之间加强合作
D.主张政府干预和市场结合
2.奥斯卡,阿美林格在美国1932年国会委员会上阐释了这样一个现象:整个夏季和秋季肆虐华盛顿州的森林大火,是因为失业
的林场工人和破产的农民想作为消防人员挣几个靠得住的美元而故意引起的。这表明( )
A.美国经济开始进入“虚假的繁荣”
B.大萧条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C.“以工代赈”并未解决失业问题
D.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收效甚微
年,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美国参、众两院不顾胡佛反对,于7月7日和9日接连通过瓦格纳一加纳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21亿美元,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7月11日,胡佛加以否决,月底两院再次通过该法案并由政府具体实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美国的政治体制悄然发生变化B: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
C:美国国会对危机严重性认识不足D:胡佛反对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上演了“黑色星期四”,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B.股票投机
C.盲目生产
D.贫富悬殊
年9、10月间,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出现了海外挤兑风潮,联邦储备银行将再贴现率提高到%,虽然阻止了黄金外流,却加大了美国银行的倒闭风险,仅10月份就有522家商业银行关门。各国银行的行为最终促使美国()A:恢复银行信用B:主动货币贬值C:放弃金本位制D:扩权美国央行
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梯子”在罗斯福新政中是指( )
A.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暑
B.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们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7.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
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8.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时间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
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选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保护劳工权利
D.推行以工代赈
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践踏农田,用来讽刺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的政策。这说明()
A.内战后南北矛盾没有彻底消除
B.政策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C.农业调整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D.部分人不理解新政的指导思想
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①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②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
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12.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由此可以
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
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极端化倾向明显
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3.据统计,美国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约少得联邦津贴470美元,收入在一万至两万美元的损失360美
元;而收入超过八万美元的家庭则只损失170美元。这是因为()
A.社会福利发展明显不均
B.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
C.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
D.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14.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
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年,里根在竞选中问:“我想,在你们决定投票选谁时,不妨自问一下,你今天的生活是否比4年前更好”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而这回答意味着过去40年的政策是错误的.关于过去40年来“错误”政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政策被称为“凯恩斯经济学”
B.要求由“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
C.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最初理论和实践者分别是凯恩斯和罗斯福
16.二战后英国形成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形成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联邦德国形成“社会市场经济”,1992年中国则提出要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市场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B.经济发展的手段
C.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D.经济恢复的政策
17.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
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18.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
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