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画杨桃课文

11画杨桃课文

11 画杨桃

1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4“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5“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6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7“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8“不像!”

9“它像什么?”

10“像五角星!”

11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12“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13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14“不……像。”

15“那么,像什么呢?”

16“像……五……五角星。”

17“好,下一个。”

18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9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案 设计 篇一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画杨桃》教(学)案

《画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容。 3、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容。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件出示实物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指名简单介绍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2、教师介绍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 预设: (1)谁画桃? (2)怎样画桃?画成了什么样子? (3)在画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桃这件事? 4、过渡:画桃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让我

们一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本课生字所带的词语读准确。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识字经验,并相互提示易错字。 预设: (1)注意“嘱”中“禹”的书写;注意“悉”的上部不是“采”;“熟”的右上部是“丸”,不是“九”;“幅”和“副”要区分开。 (2)“嘱”“晌”是翘舌音;“肃”是平舌音;“帘”是三拼音节。 3、指导书写。 (1)师写“嘱、肃”,提示笔顺,学生观察并汇报书写要领。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先练习写一个字,再对比找不足,然后取长补短再次练习书写,达到尽善尽美。) (3)展示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自由练习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同时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容? 2、学生汇报。 预设:课文主要讲的是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桃时发生的事情。 3、师生共同梳理文章层次。(对于每一部分容的归纳不必要求统一,鼓励学生多元化概括。) 4、学生交流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对没有解决的问题留做下节课学习的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容,质疑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学们、父亲、老师。) 2、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桃这件事?) 3、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11.画杨桃教案

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教案B E I J I N G R O YA L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C H O O L T E AC H I N G P L A N 课题The topic 《画杨桃》 课时 Period 2课时 教学班级 Class 3(4)班教学时间 Date 2015.4.7 —— 2015.4.8 学科 Subject 语文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审视、教诲”等词语。指导规范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5、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教学重点Key points 1、自学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叮嘱、和颜悦色、熟悉、审视、教诲”等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在读中理解“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的道理。 教学难点Difficult points 1、熟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Visual aids 课件。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第一课时 一、复习听写,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最新三年级下语文11 画杨桃(教案)

11画杨桃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杨桃实物或图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

(板书:杨桃) 2谁能来和我们介绍介绍杨桃吗?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反馈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4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肃”“叮”“嘱”等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理清第二大段的小脉络。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三人看杨桃的不同体验。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研究一下。我们可以怎样研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2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3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和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自由轻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1画杨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实物杨桃;与美术老师合作让学生画一画杨桃。 2、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看杨桃 1、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杨桃,中间的同学和两边的同学说一 说是什么形状?本节课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板书课题:11 画杨桃 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⑴会认6个生字;

⑵会读课文; ⑶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字,同学互查,记分。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⑴谁读得最棒?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 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让学生学习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评价识字、读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提问 1、默读边读边思考,划出重点词句。不懂得地方提出问题来讨论。 2、老师观察,了解学生默读的情况: ⑴是否划出重点词句? ⑵是否会提问? 3、评价提问:看谁会问?问的问题最有探究的价值。 例如: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像五角星?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 肃?要在提问方面大做文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齐探究 1、读第一段,讨论: ⑴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要求我?理 解:经常、叮嘱、想当然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 是,培养眼力。……) ⑵练习朗读: 突出很严”经常”是彳十么样,就画成什

画杨桃教案设计一等奖

11.画杨桃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重点】 1.认字、写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师准备】 1. 教师准备几个杨桃或搜集杨桃图片等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或再搜集一些有关杨桃的资料。 2课时 第课时 1.识记本课生字,理解“叮嘱、审视”等词语。 2.能读通读顺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

3.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含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什么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都要懂得善待他人”的道理。 【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初步读懂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方法一:资料导入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杨桃)请交流你对它的了解。(学生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预设问题:(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杨桃的观察及对杨桃知识的了解,唤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方法二: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轻松愉快。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本课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画杨桃精选教案

画杨桃(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靠、而”等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摆、课”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 2. 朗读课文,读出同学对话时的语气。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一说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教学重点:初步感 知课文内容;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齐读。(出示实物——杨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2 .教师补充介绍杨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3.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叫《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预设:①杨桃是什么? ②是谁在画杨桃。 ③画出来的杨桃是怎么样的? ④画杨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看来小朋友们的疑问很多,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 文。 板块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带着我们刚刚提出的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读准确。 读完后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① “我”和同学们在画杨桃。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都笑我。③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不再笑“我”了,并且觉得“我”画的是对的。 师过渡:真棒,你们看,我们自己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而把这些我们知道的串在一块儿,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了。来,自己试着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吧。 2 、以填空的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在图画课上布置了画杨桃的任务,(“我” )画出的杨桃却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这引得了同学们的(哈哈大笑)。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3. 强调“诲”字读音,第四声。 第三板块初识人物,认真作画 过渡:课文的大致内容我们清楚了,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中 1. 这一天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同学们画那么文中的“我”看到的杨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下第一自然段,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预设: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

画杨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画杨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

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画杨桃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

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画杨桃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画杨桃 公开课教案

画杨桃教学设计 三年级组殷婷婷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 杨桃的实物、投影片。 教学活动 一、新课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对杨桃的了解。 2.向学生介绍杨桃。(出示ppt)。 3.让学生观察杨桃实物,画杨桃。 4.展示学生绘画成果,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位置画出的杨桃是不一样的。 过渡:同学们在不同的座位上看到的杨桃是不一样的,画出来的杨桃也就不一样,今天这个主人公也画了杨桃,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三方面:谁,在什么地方,在了一件什么事。这几方面回答。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齐读第1自然段

1.用“—”画出父亲是怎样教“我”学画的?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叮嘱”,并换一个词填入课文中,使意思相近。 3.用“叮嘱”造句。 4.“想当然”是什么意思?(凭主观推测,以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的。) 5.再次朗读父亲的话。 过渡:“我”有没有忘记父亲对我的叮嘱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想一想:“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2.用====线画出“我”认为画的怎样? 3.那同学们对我的画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过渡:在同学们的说笑时,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朗读6—17自然段,找一找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第6—17自然段 1.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么做的? 2.找出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 3.通过这些动词,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分角色朗读7—10自然段,体会同学们当时的心情,读出真实情感。 5.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6.再次问同学们时,学生又是怎么回答的?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感受。 7.体会这两组对话中同学们语气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8.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播放音乐) 过渡: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老师也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跟同学们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四)学习第18自然段 1.老师讲的话里一共有几句?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3.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么做?(看到别人有不同看法时,不 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五)学习第19自然段 1.思考:老师和父亲的话有哪些地方相似? (做事情要实事求是。) 又有哪些不同之处?(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2.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因为他们的话让我明白了:我们做事或看

《画杨桃》课文和课文分析

《画杨桃》课文后附课文分析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课文内容分析: 《画杨桃》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题材各异的课文。本课是一篇儿童故事,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同学们觉得好笑,而老师却注意观察,坐到我的位置上去审视杨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画杨桃》教学设计

11、《画杨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师生形成一个阅读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用心研读文本,才会发现:课文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逐层挖掘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做事、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言激趣: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杨桃) 这是——杨桃,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课本上也向我们做了介绍呢,请大家翻开课本44页,咱们来看一下“资料袋”中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设计意图:北方的孩子对杨桃不太熟悉,教师准备几个杨桃,观察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2、老师写一位很了不起的作家、出版家的名字,是---------板书:岑桑 在著名作家岑桑的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板书课题)11、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一位年过半百的著名的作家、出版家,竟对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事铭刻在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画杨桃试题及答案

11 画杨桃 快乐大本营 1.我会查字典填空。 (1)“悦”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部首是(),除去部首余()笔,组词语()。 (2)“肃”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部首是(),除去部首余()笔,组词语()。 (3)“悉”应查大写字母(),音节是(),部首是(),除去部首余()笔,组词语()。 答案:(1)Y yuè忄7 喜悦 (2)S sù肀 4 严肃 (3)X xī心7 熟悉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答案:北极响声后悔叮嘱级别半晌教诲属于 3.我能一字组多词。 答案: 4.我能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老师看了看这副画,到我的座位上座了下来。() (2)我看到的杨桃跟本不向平时看到的那样。() 答案:(1)幅坐 (2)根像 5.我会造句。 (1)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能按原文填空。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不同,杨桃的()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看的。我们应该(),看到是()的就画成()。” 轻松加油站 ________________

小白兔爱画画。一天,她画了一幅水彩画,画的是一只很神气的小花猫。一只小松鼠跳了过来,看着画儿说:“猫的尾巴太小了,你照着我的尾巴把猫尾巴画大一些。”小白兔拿起笔把猫尾巴涂得又粗又大。 一会儿,一只小山羊走过来,他看看画儿说:“怎么猫的脑袋上没有角呢?多不好看呀!快照我的角画上去吧!”小白兔赶快在猫的脑袋上画了一对羊角。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白鹅走过来,看看画儿说:“怎么连翅膀也漏(lòu)掉了呢?快快补上去!”小白兔拿起笔给小猫加上了一对翅膀。 小白兔很虚心地听取了许多意见,也都一一改正了,可是,她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第一站我能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第二站我会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小白兔画了一只神气的小花猫。()跳了过来,要小白兔把小花猫的尾巴涂得()。接着,()走过来,让小白兔在小花猫的脑袋上画上了()。最后,()走过来,叫小白兔给小花猫加上了()。 第三站议一议,面对动物们的意见,小白兔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站小白兔画画 第二站小松鼠又粗又大小山羊一对羊角一只白鹅一对翅膀 第三站提示:小白兔对动物们提出的意见要作出正确的判断,要听取正确的意见。 妙笔生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材分析

《画杨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来龙去脉交待得十分清楚。此外,课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具体细致,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老师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循循善诱,饱含哲理,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生受益。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三、教学方法 北方的孩子对杨桃不太熟悉,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课文后面资料袋的内容,或再搜集一些有关杨桃的图片、资料,课上进行交流。2课文表现的主题较深刻,为了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在学习课文前与美术课相结合,按课文第一幅插图的样子摆上杨桃或其他棱角分明的水果,让学生进行写生。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座位实际观察,体会“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通过体验性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为进一步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奠定基础,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3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试画出重点词句。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材在“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方面做了引导,在“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这句话的旁边提出“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比较关键性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提出更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比如,同样的杨桃,为什么却画出了不同的样子?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画杨桃》同步练习(I)卷(20201023190445)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画杨桃》同步练习(I )卷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共23题;共135分) 1. (5分)读一读,写一写 ①t u hu d k e _________ ,老师把两个杨桃b d i z d i ____________ 讲桌上。 ②班里的同学看见了,都h a h a d d xi d o _____________ 来。 ③有几个同学qi d ng zhe ________ 回答,同时发出x i x i ____________ 的笑声。 2.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3. (8分)一字组两词 孟子低下头,眼泪不断地流出来。 ①找出表示动作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找出加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5. (4分)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 ①飞飞每天都迟到,老师很_____________ 地批评了他 ②妈妈神情___________ 地看着我 教诲教导 ③老师常常我们做事要认真。 ④老师的让我终生难忘。 6.(10 分) 比一比,再组词。 燕 八、 、 符增掠 雁咐僧凉 7.(8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我地看,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②不要,要。 ③不像,而像。 8.(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看地画画得__________ 的笑声_________ 地说神情 9. (2分)把成语补充完整,然后给填充的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 理__________ 气壮 _________ A.充分合理。 B.竖。 C.坦率。 10. (4分)照样子,写词语。

统编版最新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画杨桃》 人教部编版

《画杨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靠、诲、而”等13个生字,会写“座”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杨桃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训练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事情。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学会尊重他人,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当然,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13《画杨桃》 同学们见过杨桃吗?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没关系,今天老师把杨桃带进咱们课堂啦!看,杨桃是一种青黄色水果,当杨桃横放时是什么形状?当杨桃侧放时是什么形状?杨桃不仅形状独特,味道也十分鲜美。杨桃果实饱满,肉脆汁多,是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感觉同学们快要流口水了,那今天老师答应大家,待会上完课,我把这颗杨桃送给听讲最认真的小朋友。小朋友们挺起腰板做端正,下面跟随老师一起看看文中的“我”画杨桃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二)识记生字 在画杨桃之前,我们还有个大任务,那就是攻克生字难关。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你的声音真洪亮)(你读的掷地有声,一点也不拖音)(读2)

11《画杨桃》练习题

11 画杨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ěn shìbàn shǎng shúxi h?yán yuasadīng zhǔ ( ) ( ) ( ) ( ) ( ) qiápái kào biān zhǔn quajiǎng tái sh?n qíng yán sù ( ) ( ) ( ) ( ) ( ) ( ) jiǎo dùxiāng sìjiào huì ( ) ( ) ( )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兑申每 ()()() 三、写近义词。 准确——()教诲——()叮嘱——()四、写反义词。 相信——()开始——()熟悉——()五、选词填空。 严厉严肃 1、老师的神情变得()了,说:“你想一想,这样做对吗?” 2、妈妈得知我撒谎后,()地批评了我。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改为“被”字句) 2、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 ...,不要忙着发笑。(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答题。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但是,看的()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

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根据课文内容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说的,他说这段话时语气应该是(高兴严肃沉重)的。(用“√”表示) 3、读了这段话,我明白了:() A、无论做什么事或看什么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B、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听老师的话。 七、阅读。 盲人摸象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叫大臣牵来一头象,他让几个盲人摸一摸,然后说象的样子。他们认真地摸了摸大象,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出大象的样子。国王叫他们不要急,一个一个轮流着讲。 一个盲人说:“大象长得像一根长长的大萝卜。”另一个人说:“不对,大象长得像一只大簸箕。”第三个赶紧喊道:“不对!不对!它长得像一根大柱子!”其余的几个盲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国王说:“你们笑什么?说说看。”一个又高又大的盲人说:“照我看,大象就像一堵墙。”最后一个盲人摇着头说:“不对,我一遍又一遍地摸过,大象又长又细,仿佛一根绳子。” “你说得不对!” “你说得也不对!” …… 几个盲人争论不休。国王哈哈大笑,说:“ ”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墙一()盲人一()柱子一()簸箕 2、读了这个故事,我积累的四字词语有:、、 、。 3、联系上文,想一想国王会说些什么呢?把他说的话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左右。 2.学习本课“壶、蕉、廓、嘻”等ll个生字,理解“寂寞、紊描、叮嘱、轮廓、如实、椭圆、尖削、教诲、一丝不苟、面面相觑。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熟读,领会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有步骤地读懂课文。 2.通过“我”回想起父亲的叮嘱,在写生课上如实地把

杨桃画成五角星,老师批评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的事,从而悟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出示实物杨桃,简单介绍。 二、自读指导 (一)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文中有一句父亲教育我的话。 出示: 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画歪了它的模样。 2.理解这句话中的“对象”是指什么? 3.父亲说的“想当然“究竟是指什么呢?出示自学课文的步骤,理解父亲的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3)熟读,领会中心。 (二)按三个步骤学习课文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2.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在初学画画的时候,父亲叮嘱“我”画画要忠实于素描对象。“我”在一次写生课上,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将杨桃如实地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批评了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我”因此悟出了道理。 ①对照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②这段话共几句?根据四句话概括小标题。 板书:学画——画画——评画——悟理 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4.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我”初学画画时,父亲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 第二段(2-7):在一次图画课上,“我”想起父亲的叮嘱,把所见的杨桃如实地画了下来。 第三段(8-26):老师批评了那些对“我”习作嘲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 第四段(27):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5.小结读懂课文的第一个步骤。 (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1画杨桃教案

11画杨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嘲笑”、“审视”、“和颜悦色”、“教诲”。 1、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 2、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 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预习: 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当你们看到29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 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

篇课文的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1.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 3.齐读课文。 4.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1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3部分。) 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画杨桃》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画杨桃》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l幅福富 幸________一________画 ________有 3.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审视 半晌 严肃 教诲 熟悉 一幅画 4.写出近义词。

准确—________ 教诲—________ 审视—________ 5.写出反义词。 熟悉—________ 相信—________ 开始—________ 6.形近字组词。 审________ 海________ 脱________ 叮________ 彩________ 靠________ 响________ 福________ 宙________ 诲________ 悦________ 盯________ 悉________ 排________ 晌________ 幅________ 7.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纟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口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 ①整个假期我都________地按作息制度办事。 ②这个人破坏绿化,受到群众________的批评。 ③爸爸神情________地说:“粗心可不是小事啊,你必须彻底改正。” 9.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丁________ ________ 每________________ 兑________________ 10.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老师看了看这幅________(fú fù)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 ②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________(xī xí)。 ③老师同父亲的教诲________(huì huǐ)使我一生受用。 11.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仔细地看。________ ②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________ ③形容态度和蔼可亲。________ ④半天或好大一阵子功夫。________ 12.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②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13.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句话的意思: ( )。 A . 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使用一辈子。 B . 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14.选词填空。 是……就……不像……而像……不要……要…… ①同学们要记住:放学后________在外面玩,________及时回家。 ②人们常说“十月有个小阳春”,这时候的天气有时________秋天,________是回到了春天。 ③妈妈常说,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________怎么做的,________怎么说。 15.读句子,想想带横线词的意思再选择。 ①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审”的意思有:在句中应选第________种意思。 A.详细,周密认真; B.知道; C.一定,果然; D.审问。 ②老师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话。“悦”的意思有:在句中应选第________种意思。 A.高兴、愉快 B.使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