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教学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绵竹市南轩中学刘志伟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主要三个:世界区域地理(初一上下册)、中国区域地理(初二上下册)和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高三选修Ⅱ)。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教师教学阻力大,学生学习困难大。为了使教与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以下问题。
一、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
区域地理学习的实质就是解决“3W”问题——在哪里(where)?有什么(what)?怎么办(why)?不知道“在哪里”,就无法解决“有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因此,区域定位能力成了文科学生能否学好区域地理的关键。区域位置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也应从两方面入手。
无论是培养学生相对位置定位能力还是绝对位置定位能力,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图——记忆——再看图——再记忆。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记忆过程。高二文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设置决定了他们很难天天坚持看地图、记地图。所以。在培养他们的区域定位能力时,教师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作者在教学中采用的强制措施主要有四步:第一步,课外时间他们是否每天看地图、记地图我无法掌控,但是每堂地理课前的两三分钟课间时间我却可以把握,充分利用每堂地理课前的两三分钟课间时间,要求教室内休息的学生浏览上节课学过的和本节课要用到的地图。一学期下来,学生用在看地图、记地图上的时间就会有很多。第二步,每堂地理课的前一两分钟,抽查学生记忆地图的情况。第三步。以周为单位,发放一些空白地图让学生练习。第四步,以月为单位,用课堂时间考试——考查学生地图记忆情况。
学生在记忆地图时,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传授方法和技巧。如在记忆区域轮廓时,一定要找一些参照物来对比记忆;在记忆地理事物分布时,可以通过示意图来记忆;在记忆区域经纬度时,可以通过选取适当控制点来记忆。
二、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结合是地理学科区别其它学科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点不仅教材中表现得很充分,而且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也表现得很充分。要正确的解答地理高考题,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区域地理中有大量的地图,因此区域地理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的最佳时期。高考中涉及的地理图表类型很多,但在区域地理教学阶段我们重点培养经纬网地图、区域轮廓地图、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区域地形剖面图、区域统计图等地图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一般方法有:一方面要求学生多看地理,熟悉地图,做到看到地图后能百分之百的判断出图示区域是那个地理分区,而且还能随口说出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区域地理试题的时候,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如何提取图文中有用的地理信息,如何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如何依据图文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图文能力转化能力的一般方法有:地理教材的编写采用的就是图文结合的方式,教师教学时多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表,有利于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教学中许多结论教师如果用图、文两种方式向学生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幅世界地图,要求学生把所学区域知识往这幅地图上不断叠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三、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
无论是世界地理的学习,还是中国地理的学习(包括国土整治和开发),都有一些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传授以下学习方法。
1、“套路”学习法
虽然世界地理有十三大分区,中国地理有四大分区,各分区的地理特征不仅相同,但是我们在讲授(学习)每个区域时都会讲一些相同的内容。如表一所示,看到任何一个世界分区(或中国分区),首先要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区域内重要地理单元及分布等角度掌握该区
域位置特征。其次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特
征及其这些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
角度掌握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及其这些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步,
通过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找到区域发展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劣
势条件。最后依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特征和地理学原理制定区域发展策
略。这就是区域地理教学(学习)的一般“套路”。在这个教学(学习)
“套路”中,由于区域差异性,每个区域讲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
世界分区侧重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八个典型国家侧重社会经济特征
描述;南亚侧重讲授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北美侧重讲授地形
对气候的影响等。如果教师每堂课有所侧重的按照表一的“套路”去
讲,那么通过几个世界分区的讲解,学生就会逐渐明白区域地理要掌
握那些内容,不同世界分区有那些突出特征。到了教学中后期,老师
甚至可以不讲,让学生按照“套路”自己去学习,遇到区域重点、难
点知识教师再讲解一下即可。
2、地理各要素关联(系统)学习法
地理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熟悉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更好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气候是区域地理学习时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许多章节都涉及到分析气候特征。而
影响气候的要素主要有有大气环流(主因)、地形、海陆状况和洋流等(如表二所示),不同的因素有分为一些不同的小类型。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些因素怎么影响气候,区域中这些因素是如何分布的,就可以准确的判读出区域的气候特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35°N~60°N之间(纬度位置)的大陆西岸(海陆位置),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大气环流,主因)。本区中部以平原为主,再加上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地形组合状况和山脉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深入内陆。大陆轮廓破碎(大陆轮廓),海洋深入陆地,各地距海洋近,使本区受海洋影响大。北大西洋暖流从西部沿岸经过(洋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欧洲西部成了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而北美因地形组合和山脉走向与欧洲西部有较大差异,从而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分布范围较窄。
3、区域对比(比较)分析法
区域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学习共性主要用“套路”教学法和系统教学法,学习差异性主要用对比分析法。在历年高考中,有关区域比较的考题很多,表3整理的是2008年部分省区高考题中有有关区域比较的试题。
表三2008年部分省区高考卷中有关区域比较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