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

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
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

【摘要】南雄地处多方言过渡地带,方言比较复杂。本文对南雄方言四个方言点的词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写与讨论。

【关键词】南雄方言;词汇;特点;讨论

南雄地处多方言过渡地带,方言比较复杂。对于南雄方言,使用者彼此初接触时感觉通话困难。当地人从语感上将南雄方言分为四个片,它们分别是:上方话、下方话、城关话和北山话。他们认为城关话比较“硬”(难懂),下方话比较“平”(易懂),上方话介于两者之间。看学界对于南雄方言的研究成果,语音研究成果据多,对南雄方言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较少。为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我们分别选取上方话、下方话、城关话和北山话的“坪田”、“黄坑”、“雄州”、“帽子峰’四个方言点的词汇进行调查比较研究。

经比较分析,南雄方言词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沿用古汉语词。从词源来看,南雄话沿用了许多古汉语词,这些词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几乎都不再使用如:

吠:指狗叫。狗,意思是狗叫,如“狗看到别格佬进来就吠(狗看到别人进来就叫)。《广韵》去声废韵符废切:“犬声”均音合义通。

接:(用手)搓义。几下,意思是搓几下,如“裤管有泥,多几下(裤腿有泥,多搓几下)”。《广韵》平声戈韵奴禾切:“雨手相切摩也”均音合义通。

恰:指合在一起。唔得,意思是合不来,如“但等两个佬唔得(他们两个人合不来)”。《集韵》入声合韵葛合切:“说文,合也。”音合义通。

婉:指烫(伤);(开水)煮。到脚,意思是烫伤了脚;水菜,意思是开水煮过的菜,如:“圩咧好多水菜卖。(集市上好多人卖水煮的一种菜。),”《集韵》入声屋韵卢谷切:“炼世”南雄方言词义范围有所扩大。

煤:指食物放在开水里清煮。芥菜,意思是把切好的芥菜直接倒到开水里去煮。《广韵》入声洽韵士洽切:“汤煤。”音合义通。

棹:指柿子。咧树,意思是柿子树,如“屋外头有蔸好大的咧树(屋子外面有课很大的柿子树”。《广韵》平声齐韵部迷切:“木名,似柿。”音合义通。

料:指安装、拼合。好,意思是拼合好,如“把勺咧概把好(把勺子的把拼合好’《广韵》去声候韵都豆切:“相易物俱等。”音合义通。

衙:指站立。到,意思是站着,如“到,唔要坐下去(站着,不要坐下去)'’南雄方言读阴平,是客方言的一个语音特点。《广韵》上声纸韵渠绮切:“立也。”音合义通。

另外,南雄方言也保留了一些古百越语的‘底层’词,如:圩:指乡村集市,圩,应源于古百越语。

(二)单音词较多。从词形来看,南雄方言单音词较多。如(括号里的是普通话的说法):星(星星)、冷(寒冷)、暖(暖和)、圳(水渠)、坪(小块平地)地(坟墓)、崖(山崖)、尘(灰尘)、巷(胡同)、声(声音)、味(味道)、箩(箩筐)、捡(收拾)、谷(稻谷)。

(三)某些双音合成词的语素次序正好和普通话相反。从词形来看,南雄方言有些并列式或偏正式双音合成词,其语素前后次序正好和普通话相反,如(括号里的是普通话的说法):欢喜(喜欢)、猪嫌母猪)、鸡公(公鸡)、猫嫦(母猫)

(一)南雄方言词汇的附加成分中,前缀“阿’基本上不使用,南雄方言的前缀主要有“老”,其主要用于称谓词和动物名词,都是名词的标志。称谓词,如(括号里的是普通话的说法):老叔(叔叔)、老弟(弟弟)、老板(商人)、老侄(侄子);动物名词,如:老蟹(螃蟹)、老鸦(老鹰)。南雄方言方言的后缀主要有“咧”、“牿”、“娜”、“婆”、“佬”、“崽”、“子”、“头”、“公”等。“咧”一般是作为名词的标志,其表示的一般是体积较为小的、可爱的东西。如:杯咧(杯子)、鸟咧(小鸟)、羊咧(小羊)、鸡咧(鸡)、兔咧(兔子)等。“牿”、表示雄性的动物或某类男

性。如:牛牯(公牛)、猪牯(公猪)、狗牯(公狗)、壮牯(粗壮的男人)、矮牯(个子矮的男人)等。“?”表示雌性动物或某类女性如:牛?(母牛)、猪?(母猪)、狗期?母狗)、叫?(很能哭的女性)矮?个子矮的女性)、江西期?江西嫁来的女性)等“?”还有作为名词的标志,表示形体较大,如:笠?斗笠)、勺?(水瓢)、鲤?(大的雌性鲤鱼)等。“婆”表示雌性动物某类女性,如:鸭婆(母鸭)、大肚婆(孕妇)、问神婆(女巫)、鸡婆(妓女)等。‘佬’’表祖地或住地为某地的人或从事某中行业的人。如:湖南佬(湖南人)、南雄佬(南雄人)、泥水佬(泥水匠)、打铁佬(铁匠)等。‘佬’还用于称谓和具有某种生理特征的人,如:妹佬(妹妹)、姐佬(母亲)、爷佬(父亲)、单只佬(独身者)、哑佬(哑巴)、瞎佬(瞎子)、高佬(高个子)等。“崽”表示小巧可爱,如:刀崽(小刀)、鸡崽(小鸡)、米崽(碎米)、芋头崽(小个的芋)等。“子’名词的标志或是某类人的称谓,如:石子(小石头)、窗字(窗户)、败家子(败家的人)等。“头’表方位或动植物种儿,如:岭头(山上)、凳头(凳子上)、壁头(墙壁上)、鼻公头(鼻子上)、鸡公头(种公鸡)、猪牯头(种公猪)等。“头’还是形体较大名词的标志有时候也表示其他名词的标志,如:碗头(大碗)、钵头(大稍扁的陶制盘子)、手指头(大拇指)、热头(太阳)、灶头(炉灶)等。‘公’表示雄l!生动物和作为名词的标志,如:鸡公(公鸡)、猫公(猫)、虾公虾)、蚁公(蚂蚁)、鼻公鼻子)等

(二)南雄方言某些词语与普通话相比“同形义异”。“同形义异”是指南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形相同,但词义完全不同或者词义有联系但基本不同,或者是词义范围的不同。与普通话词义完全不同的词语,如:柑咧南雄方言的词义是“柚子”;鸟,南雄方言的词义是“交合”;姐姐,南雄方言的词义是“伯母”或是“奶奶”;墨水南雄方言的词义是“墨汁’的意思。与普通话词义有联系但基本不同的词语,如:土,南雄方言指旱地,而普通话指泥土,可能是因为旱地里的泥土是干的,所以和土有联系。鼻,南雄方言指鼻涕,而普通话指鼻子,可能是因为鼻涕来自鼻孔,所以和鼻子有联系。和普通话词义范围不同的词语,如:比普通话词义范围窄的啼,南雄方言指公鸡叫,而普通话泛指出声地哭,或者指某类鸟兽叫,如“猿啼”、“鸡啼’。还有比普通话词义范围宽的肥,南雄方言既可以用于动物表示肥壮也可以用于人表示胖,而普通话只能用于动物。

(三)南雄方言的名词后缀“咧”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子’、“儿”。一般是做词尾。如:兔咧,(兔子)、?咧,(柿子)。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绪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新的科技也引进了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电脑、空调、手机等等。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在东北方言词汇变化中是最为明显的现象。 “词义的演变是指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东北方言的演变也与这个大方向相同:一是城市里面的语言,影响了乡下方言。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快,接触的新生事物也相对较多。语言的流通性很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农村要高;二是经济发展地区的流行语影响了城市语言。一般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其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就会很多,这样就会带动一个地方词汇的更新。三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些例子。例子就是资料,它是很重要的。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1983年第2期81-91页)说过:“例子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要先想好例子,再表示意见。要是举不出合适的例子,那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例子一摆呀,你的功夫就出来了。就能看出你的学力如何,见识如何。例子就好比商店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摆出来的都不怎么样,仓库里的就可想而知了。” 一关于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方言词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汉语共同语词典,但是很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词典里收入了很多带<方>字标记的方言字、方言词。很多带<口>字标记的口语词,还有很多专用于地名、姓名的字头其实大部分也是方言字词。这些条目加起来在词典里至少都有上千或更多的数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么多的方言字词,是需要方言的词语研究的。这就是“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的道理,现代汉语是整体的,它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下面随意举一些《现代汉语词典》里方言词: 阿姨姨母 腌臜(1)脏;不干净。(2)(心里)别扭;不愉快。 娭毑(1)祖母。(2)尊称年老的妇女。 爱人儿逗人爱:这孩子的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多~啊! 俺代词。(1)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2)我。 熬心心里不舒畅;烦闷。 熬磨(1)痛苦地度过(时间)。(2)没完没了地纠缠:这孩子很听话,从不~人。 巴结(2)努力;勤奋:他工作很~ 巴望(1)盼望。(2)指望;盼头。 吧嗒(2)抽(旱烟):他~着叶子烟打主意。 拔白(天)刚亮。 白日撞白天趁人不备走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小偷儿。 摆子疟疾:打~。 板实(1)(土壤)硬而结实。(2)(书皮、衣物等)平整挺括。 半彪子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赣南客家话

赣南客家话 分布特点 赣南各地的客家话虽然都具有客家方言的基本特征,但是无论在语音上和词汇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内部的差异性,除受历史行政区划的影响外,与居民的迁徙时代及来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赣南客家话可以分为中心片和环形片两大层次。中心片包括赣县、南康、大余、于都、兴国南部、信丰北部、上犹和崇义两县东南部。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在历史上这些地区虽然曾分属南安府和赣州府,但我们很难找出区分两府方言的突出特点。在环形片内部,又可以再分为宁石小片、散形小片和交叉小片,宁石小片包括宁都、石城两县;散形小片包括定南、龙南、寻乌、会昌东南部、瑞金东部、上犹和崇义两县的西北部;交叉小片包括中心片和环形片的交接地带,即信丰南部、安远、会昌西北部、瑞金西部、兴国中北部,它们既有环形片方言的某些特点,同时又有中心片方言的某些特点。中心片以元明时期从赣中迁入的居民加上一部分唐宋时期迁入的北方居民为核心,在语言特征上与赣中方言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中心片内也杂居着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客民,在语言上也受到了影响,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保留着自己语言的原有特点,而将闽粤倒迁客民的语言同化了,他们自称说的是“本地声”,称对方说的是“兴宁声”、“河源声”、“福建声”等等。环形片的宁石小片基本上以晋至唐宋

时期迁入的居民为基础,保留着唐宋语言的基本特点。交叉小片是几个时期迁入的居民聚居之地,但又受明末清初移民的影响较大。散形片是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客民集中的地方,他们迁来的时候就自成村落,因而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风俗习惯,保留了闽粤客家话的基本特色。在一些边缘地区,因受邻方言的影响,往往具有邻方言的一些特点。例如:宁都的肖田、东韶两乡,因与赣方言区的南丰、宜黄、乐安等县接壤,故其方言赣语的成分很浓;会昌的周田乡一带,因靠近闽西,其方言与武平客家话相似;定南的九曲,天花及龙南的杨村一带则与粤东和平县相邻,其方言亦与和平相似;大余西南的游仙一带,地接南雄,方言与南雄相似;崇义的丰州一带,与湖南汝城为邻,其方言亦与汝城相近。 编辑本段词汇特点 与闽西、粤东的客家人一样,赣南客家人也讲“话”。“”〔ηai〕,是客家话特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因此,“话”就成了客家方言的代名词。赣南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同的地方很多,但无论在词形还是在词义方面,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 1、单音词比普通话多 如: 被(被子)皮(皮肤)晓(知道)地(坟墓)禾(稻子)衫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平顶山方言词汇现状研究

收稿日期:2007-08-28;修回日期:2007-09-17 作者简介:段亚广(1970-),男,河南上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方言及音韵研究。 第25卷第3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Vol.25No.3Jour nal of Zhouko u Normal University M ay 2008 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段亚广 1,2 (1.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2.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在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中,河南方言大致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文章概括分析了这两个研究阶段中各自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河南方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方言;历史和现状;方向和课题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8)03-0113-03 河南省地处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商丘、许昌等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优势,河南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其语音也被称为中原音、中州音、汴洛音,在汉语史上有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后,汉语方言学在全国勃然兴起,至今方兴未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着重要汉语史价值的河南方言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者寥寥无几,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屈指可数。河南方言研究在当代方言学中的缺席造成今天汉语史和方言学研究的断链。在研究中,凡涉及到河南方言,大家深感手头材料捉襟见肘。本文拟就近五十年来的河南方言研究作一总括式评价,并对河南方言研究的未来提出一己之见,以期引起河南甚或更多的语言工作者来关注河南方言、研究河南方言。 一、河南方言研究历史概述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河南方言研究文章,是1935年以河南通志馆的名义发表于 河南教育月 刊 上的 河南方言调查 [1] ,而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方言研究始于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可见河南方言研究的起步并不晚。此后,直至今天,河南方言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事实上,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57-1965年,其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全国方言普查。1950年,中国科学院语 言研究所成立,并于1954年成立了由丁声树任组长、李荣任副组长的方言组。1956年为了推广普通话,高教部、教育部下达了进行方言普查的指示。 两年多时间里,全国总共调查了1849个市县的汉 语方言。 [2] 河南省承担此次任务的是河南大学的前身 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负责人是张启焕、陈天福、程仪。这次方言普查共调查了河南方言123个点[3],成果是十本手册和一本书。十本手册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信阳、许昌、漯河、濮阳、新乡、安阳等地区学习普通话手册,一本书是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比较 (程仪,1959),均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河南方言普查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即以推广普通话为目的。因此,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放在了河南方言同普通话规律的对照上[4]。语音部分稍详,词汇和语法较略。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这些研究还局限于非常基础的描写,并且在字表的设计、词条的挑选、语法例句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今天看来这些材料的价值有限,但它们毕竟是河南方言研究的早期材料,历史意义尤显可贵。 另外,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赵月朋和贺巍在 中国语文 和 方言与普通话信刊 发表的几篇论文。赵月朋是最早关注洛阳方言的人,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三篇论文中有一篇谈到了洛阳方言的语法现 象,实开方言语法研究之先河。贺巍先生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获嘉方言的,有一篇谈到了韵母的音变问题,也较有价值。 第二阶段,1979-1999年。1979年 方言 杂志创刊,1981年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当代方言学的复兴。1979年学位制实行,一

韶关是广东省北部重镇

韶关是广东省北部重镇,北接湖南、江西,南连珠三角,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金融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发展区。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和南雄市,共11个街道办事处、93个镇、1个民族乡。全市土地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人口323.0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4.8万人。少数民族44个,以瑶族、畲族为主。韶关市区面积34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5万人,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韶关都市区的核心城市。 韶关有着古老的文明,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111 年设曲江县,至今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设始兴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设韶州府,因州北名胜韶石山得名,以后历朝沿袭。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1943~1945年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1949年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50年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后改设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1975年韶关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所属县并入韶关市。1984年起辖3区9县3自治县。1988年起辖3区8县。2004年5月起辖3区7县(市)。 韶关大地孕育了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等杰出人物,唐宋诗人韩愈、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留下歌颂韶关山水的名诗佳作。孙中山先生曾两度率国民革命军在韶关誓师北伐。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革命家都在韶关战斗过。 韶关是古代中原文化和南方百越文化交汇之地,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保存有客家围楼300多座。韶关以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为主,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内部交流还保留着本民族语言。 韶关山川秀丽,名胜遍布,拥有世界级、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省级及省级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已开发的有20多处,形成“名山、温泉、风情、佛韵”的旅游特色。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位于仁化县境内,面积290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之一。“禅宗祖庭”南华禅寺有1500多年的历史,六祖慧能曾在此弘扬禅宗佛法长达37年。寺内供奉着六祖慧能的真身,保存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佛教经典《六祖坛经》和众多文物,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佛教界都有重要地位。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千百万海外同胞的祖居地。乳源必背瑶寨是海外瑶胞的发祥地。始兴满堂客家大围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砖瓦结构围楼,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围”。境内温泉众多,水质好,流量大,是中国地热水资源最丰富地带之一。 省政协委员梁积福提出了一个釜底抽薪之计。他说,2005年发生韶关冶炼厂镉污染事件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 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后入中原。清代鼎盛,人数有数百万。清室灭亡,满族仍存。它先是采用了汉字,后又逐渐采用了汉语。目前,齐齐哈尔北面有个小村子叫“三家子”。据称仍有居民会说满语,小学还有满语课。历史上这里住着计、孟、陶三姓的老百姓,都是满族。不过,现在那里讲满语的年轻人也不多了。我国现存满语档案尚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上百万件。当前仅有目录。翻译原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满语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19个。字母40个。另还有拼写外来词的外来音字母。玄烨谕博达礼等人编有满文分类词书,收词一万二千余,按音序排列。黑龙江省有满语研究所。研究满语的出版物有《基础满语概论》、《满语文法会要》等专著。源于满语的汉语词语很多。比如昆虫“蝼蛄”,俗称“喇喇姑”。“嫫嫫”又作“嬷嬷”,指奶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或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姥姥”!这个词儿也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啰嗦、喇忽、埋汰、胳肢、

瘆等。例如“啰嗦”指说话、办事不利落。“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啦!”“骨立”是称赞物品外形精美。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发痒发笑。“瘆”是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得慌!” 在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全都使用蒙语,而且大都满蒙汉语兼通。辛亥革命后,满族才改说汉语。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以下列举一些,同大家分享。满语蚂螂(蜻蜓,现在依然有人用蚂螂眼来形容眼神不好的人)、懒散(不振作,提不起精神做事)、捅娄子(闯祸)作贱(故意取笑)、埋汰(不干净、脏)胡里巴图(头脑不清楚)、兀里巴图(水不凉不热,比喻办事不利索)、麻利(办事利索干脆)、密得吗德儿(不明不白)、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央计(说好话)、巴不得(盼望以久)、哼多(训斥)、随和(原意劳累现为顺从用来形容好相处)、掰扯(查看、分析)、胳肢(搔腋下)、哈喇味(食物变质有味)、苛答(给人受气)、把仕(匠人)、赤马糊(眼屎)、消停(安静)、糟践(损坏)、折腾(翻来覆去)、瞅(看)、贼呼啦(窃贼,现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老实,不可信)、汗沓儿(衬衫)、累赘(不利索、负担)勃勒盖(膝盖)、沁(也作`胡沁`意为胡说八道)、姑爷(女婿)、姑娘(女儿)。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 1个字 抠、嘎、黑、皮、骚、帮、胖、民、上、整、揍、弄、歪、瞒、脍、二、呛、银、贱(便宜)拽(拉) 2个字 嗯呐(行、可以)、咋地(怎么的)、噶哈(há)(干什么)、棉脑(棉袄)、栽子(种子)叫驴(公驴)、明个(明天)、鼓捣(弄)、噶拗、杠唧(叫真)、吗玲(蜻蜓)、夜个(之前)、撂下(放下)邀么(估计),幺幺(称重量)电炮(用拳击打,通常指脸)划拉(聚拢) 鼓求(弄)、噶咕(特殊)、犟咕(叫真)、嘘呼(吹牛)、倒嚼(反刍)、开壶(开张)、昨个(昨天)、出溜(溜达)、打鸣(鸡叫)、白呼(吹牛)、下奶(催奶)、 夜个、昨个(昨天)前个(前天)、锃亮(非常亮)、唠嗑(聊天)、忽悠(蒙骗)、吃咂(吃奶)、骒马(母马)、连桥(连襟)、一码(全是)、八瞎(撒谎)、悬乎(夸张)茅楼(厕所) 骚性(好色)、羽牛(母牛)、妯们(妯娌)、横是(可能是)、圈拢(拉拢)、邪呼(严重夸张)、操蛋(很差劲)、溜需(奉承)、唬弄(欺骗)、叫叫(用柳树皮做的管笛) 血呼(夸张)、牛子(阴茎)、懒子(阴囊)、埋汰(脏)、老盯(经常)、欠儿蹬(多事)、咋整(怎么办)、打栏()、养汉(女偷情)、当腰(中间)、夹生(半生不熟)、晃常(有时)

咋地(怎样)、反群、连裆(狗性交)、守铺、喀拉(不好)、盯吧(总是.一直)、坐地(马上、当时)、白扯(白费)、鸡尖(鸡屁股)、鸡吧(阴茎)、噶答(水痘)、人家(别人、自己) 瘪子(稻谷里面没有粮食)、立马(马上)、隔叽(挠身体上的敏感部位让你发笑)、扯蛋(瞎说、干闲事)、开腚(擦屁股)、走道(走路)、糨子(浆糊)、自个儿(自己)、约么(估计)、磨叽(絮叨) 拉巴(提拔,帮助)、拉疤(粗糙)、伐送(出殡)、黄了(没成,泡汤了)、破闷(猜谜)、霸道(厉害)、拔干(大便干燥)、汆稀(拉稀)、寻思(想)、反蹬(反胃) 上货(进货)、上该(上街)、得瑟(折腾)、刺挠(痒痒)、诡道(诡计多端)、渍扭(不利索)、叨登(倒卖、连续动作)、带劲(有型)、够戗(没把握)、旮旯(偏僻狭窄)、嚼兴(敏感)、洋火(火柴)、瞎虻(牛虻)、捋管(手淫)、糗了(发霉)、稀罕(喜欢)、顺甜(味道甜)、老脍(女老伴)、当街(大街)、尿兴(厉害,特殊)、撩骚(挑衅)嚎唠(叫唤)、梏咚(蔫吧坏)、蔫吧(没精神.内向) 哧、遢拉(拖鞋,趿拉着脚)、噶气、皱吧(不平整)、挂掌(给牲畜上铁 掌)、出蓼、坷趁(难看)、吧唧(形容嘴张合的声音)、咋唬(吵嚷)、麻爪(吓呆了)、拨拉(拨动)、撒嘛(东张西望)、白瞎(浪费)齁咸(特别咸)候候了(吃咸了) 3个字

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3年数据分析 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的现状及发 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 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 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现状 (1) 第二节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韶关南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韶关南雄市农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7) 一、韶关南雄市农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业总产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韶关南雄市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韶关南雄市农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韶关南雄市农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浅析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分布及语音特点 - 定稿 -

目录 一、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分布 (2)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各县客家方言的分布特点 (2) (二)粤北最具代表性的纯客市、县、镇 (3) (三)粤北各县市客家方言的形成的历史根源 (4) 二、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特点 (5) (一)从客家方言的源流去溯源客家方言的传播 (5) (二)粤北地区客家方言在传播中显示出的特点 (6) 三、客家方言的常见语音、词汇特点 (7) (一)声母韵母的发音特点 (7) (二)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毕业论文提纲 浅析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分布及语音特点 10级语教5班101305048 邓红玉 引言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或“客话”,个别地方也称“催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中内部比较一致的一种方言。在粤北地区很多地方都属于客家方言区,其中广东韶关境内就分布着许多纯客县市。从根源追溯客家方言在粤北地区的发展和传播,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更,客家人在粤北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使客家方言在各个地域之间不断的发展壮大。但交通的闭塞使得客家人无法与外界更好的沟通,因此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语言又存在着各自的差异性。 正文 一、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分布 (一)特定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各县客家方言的分布特点 (二)粤北最具代表性的纯客市、县、镇 (三)粤北各县市客家方言的形成的历史根源 二、粤北地区客家方言的特点 (一)从客家方言的源流去溯源客家方言的传播 (二)粤北地区客家方言在传播中显示出的特点 三、客家方言的常见语音、词汇特点

(一)声母韵母的发音特点 (二)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 结语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虽然都具有客家方言的基本特征,但是无论在语音上和词汇上,县与县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内部的差异性,除受历史行政区划的影响外,与居民的迁徙时代及来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有利于客家方言更好的发展。客家方言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粤北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粤北客家文化,我们应该重视和发展,同时客家话作为粤北地区纯客县的一种标志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那么我们更应该把客家文化、客家方言保存好,发扬好。 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客家话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作为文化载体在传播发展。客家文化是民族特色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客家方言更具民族特点,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

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

科技信息2012年第3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0引言 众所周知,汉语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是最大的,日本原本是个没有文字的国家,现在使用的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汉字)是在隋唐时期从中国引进的。很多词汇也是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近代和当代,转变为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与此同时,日语词汇开始反向大量流入汉语中来。在对汉语中外来语的研究中,汉日之间的语言接触最为引人注目。中国研究者余又孙早在1934年发表的《日文之康德哲学译著》、《西周之生涯与思想》、1935年发表的《日本学术名词沿革》等一系列论文中就论述了日语词汇流入汉语的情况。中日战争期间,中国方面对日语词汇的研究一度搁浅。从50年代的汉语规范化和文字改革运动开始,日语外来词的研究又被提起。1958年2月出版的第一部这方面的专著《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用了相当篇幅讨论了来自日语的外来词。同时,《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也刊登了王立达题为《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一文。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学术研究氛围也逐渐自由起来,对汉语中日语词汇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9年出版的刘凡夫、樊慧颖的著作《以汉字为媒介的新词传播—— —近代中日间词汇交流的研究》,2010年出版的沈国威的著作《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2008年廖正刚、孟瑾的论文《东北文化的肌肤—— —从历史及认知角度看东北方言》,2011年季庆芝的论文《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反输入》等。从这些研究之中,笔者发现学者们对于日语词汇流入汉语这一现象,主要围绕在近代与当代,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以后两个时期。而对于在中日战争前后大量流入到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的现象却鲜少有人提及。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使人们能够对这一时期日语词汇的流入有所了解。 1日语词汇进入东北方言的时代背景 语言的接触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通常都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日语词汇大量进入汉语的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也都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正是中国还沉浸在中央大国的美梦之中固步自封时,日本已通过明治维新成功转变为近代化国家。一些中国有识之士急于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改变中国现状。所以在这一时期拼命地向日本学习,据研究表明中国的近代新词主要是从日语词汇中得来,具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哲学、法律、医学等方面的词汇。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门敞开了,这就为国人了解世界、学习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日本的先进科技、动漫、时尚等都吸引着中国人的眼球,于是大量日语词汇再次涌入中国。现在青少年之间风靡的流行语中就存在很多日语词汇。 日语词汇大量流入东北方言主要是在中日战争前后即1905年至1945年期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辽东半岛租借权等一系列权益,由此开始了在中国东北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殖民统治期间,特别是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大批的日本移民迁移到中国东北。一方面日本人在各层次机关担任实质领导人。学校里日本人教师也达到了40%以上。另一方面普通的日本移民则与当地的东北人民一起进行着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无论在政界、商界、民间,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交流成了当务之急。所以这一时期的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既有使用在公文书报等出版物中的书面语,又有日常生活中的口语。 2日语词汇进入东北方言的原因 语言的接触,是由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引起。日语词汇能够大量的进入东北方言,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政治上,日本对东北实施殖民统治开始,为了“皇民化”得以顺利实现,日本政府提出要从文化领域影响中国人。在文化领域中,国语最具有日本精神,所以对东北人大肆进行日语教育。在日语教育政策中,日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后和汉语一样成为东北地区的国语。甚至日方规定当时的高等学校(相当于现在的职业高中或者高中)学生毕业时候日语必须要过三级翻译级别,否则不允许毕业。即使这样,当时的教育并满足不了当时的实际需要,所以1940年前后,日本方面提出将同文同种的日本汉字使用到公文的里面。1944年,又制定了“满洲假名”政策。这样,不仅在教科书、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中使用日语,而且专有名词和日常会话中也慢慢渗入日语。 生活上,在民间,大批日本移民与东北人民共同生产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商业买卖的需要,当时的东北人也模仿了日本人的日语。 军事上,由于这一时期正好处于中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需要,很多汉语中没有的军队、警察语言也流通起来。 此外,如果单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语言的借用和融合也相对方便。 3东北方言中日语词汇的意义与使用 通过对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的分析考察,发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日语词汇在借用方法上既有直接借用汉字文字的词,又有直接音译假名的词。 借用汉字文字词: 便所:日语汉字“便所”,意思是厕所、卫生间。 果子:日语汉字“菓子”,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东北方言意思稍有变化,是点心、糕点之类,不包括水果。 落花生:日语汉字“落花生”,意思是花生。 满员:日语汉字“満員”,意思是名额已满,满座。 生徒:日语汉字“生徒”,意思是学生、学徒。 水准:日语汉字“水準”,意思是标准。 才:日语汉字“才”,意思是年龄,岁。东北方言中读作“suì”,医院里使用的较多。 音译假名词: 古鲁码(gǔlúmǎ):“くるま”,意思是汽车。 咖细(kǎxi):“かし”,意思是糕点、点心之类的食物。与“果子”同意。 磨机(mòji):“もち”,意思是粘糕、打糕。 榻榻密(tǎtɑmì):“たたみ”,在东北方言中仍然沿用着,表示床垫、蒲苇草垫。 瓦斯(wǎsi/gási):“ガス”,意思是煤气。现在在东北煤气、天然气都被称为“瓦斯”。 晚霞子(wǎn xiázi):“ワイシャツ”,意思是女式衬衫。 邮便(yóu biàn):“ゆうびん”,意思是邮政、邮件等。人们常说“打邮便”。 虽然像“町、番地、出张、主催、急行券、放送局、厚生科、幼稚园、表题、下记、料、”等等一些日语词汇,于解放后,在中国政府下令规范汉字语言文字规范,禁止“协和语”的使用的情形下,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逐渐消失了。但如上文所列它的痕迹则至今依然可以见到,并已深深融入到东北人民的生活生产之中,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和老年人之间。 4结论 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的殖民统治,确实是不堪(下转第778页) 浅析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 郭晓颖 (东北大学日语系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融合现象。由于历史原因,东北方言深受当地各民族语言和周边的俄、日、韩等国语言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中遗留的日语词汇来论述日语与东北方言之间的渊源及其使用情况。 【关键词】语言接触;东北方言;日语词汇 ○高校讲坛○ 677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 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高淳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 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5. 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在证件检验、军队安全、安全监测等方面,某文物展馆就安装了这一设备,当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0m,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6. 二维码成为了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图片,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是一种凹透镜 B.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折射后成像 D.识别软件能直接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7. 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 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 甲∶ρ 乙 为( ) A.1∶2B.2∶1C.4∶1D.8∶1 二、填空题 8. 物理学上把物体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常见的星月移动、流萤飞舞等现象,都属于_____运动。物理学中用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 1 . 生态农业分析模型(EA-SD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调控政策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农业部分由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养牛—制沼—粮、果、菜种植—秸杆造纸、秸杆饲料—养牛”的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EA-SD模型体系无法实现的是A.提高资源利用率B.增加经济收入 C.达到零污染排放D.增加就业机会 【小题2】据图分析,促使EA-SD模型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农业发展的模式B.政策的调控 C.综合效应子系统D.产业链结构 【小题3】最适合推广EA-SD模型体系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 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 2 .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 【小题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小题3】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结冰期由短到长B.径流量由大到小 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 3 . 产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2018 年,佛山市在全国首次提出“城市棕线” 概念,即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不能他用。读2018年佛山市五区土地面积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讲解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 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 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陈彦蓉 指导老师金小栋 2015年5月10日

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dergraduat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vocabulary of Enshi dialect grammar Department name Professional Name Name of student Chen Yan Rong Instructor Jin Xiao Dong On May 10, 2015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一、概述 (3) (一)恩施方言简介 (4) (二)恩施方言形成原因 (4) 二、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的运用 (4) (一)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 (5) (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 (5) (三)恩施方言的疑问句表达 (6) (四)恩施方言歇后语与俗语的特色 (6) (五)恩施方言与四川话的相同点 (7) 三、恩施方言的表现形式 (7) 四、恩施汉语方言的发展 (8) 结语 (8) 主要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本文主要恩施方言简介、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运用、恩施方言的特点、恩施汉语方言未来的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恩施方言;方言词汇语法;方言发展

清远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比较

清远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比较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向少萍指导教师:王文松 摘要:清远,地处广东省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历来有粤、湘、桂“三省通衢”之称。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清远人民创造了具有特定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的方言——清远话。本文将以普通话为参照系,从词汇方面对清远话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清远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内在差异。 关键词:清远话;普通话;词汇特征;语用差异 老舍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作为一个广东人,我对这片生活了二十年的沃土有着一份无可比拟的亲切感和自豪感。众所周知,广东是全国方言最多的地区,也是社会语言应用情况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我从小生长在广东北部的清远市,凭着对语言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忱,我对清远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作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现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1 清远的历史沿革 清远,地处广东省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南靠广州、佛山,西连肇庆,北接湖南、广西,东邻韶关,历来有粤、湘、桂“三省通衢”之称。市区位属珠江三角洲地区北端,距省会广州不到60公里,实际已与广州市区相接。 “清远”两字连用,始见于晋,意为清明广远。《晋书·王导传》云:“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而作为政区之名的“清远”,则最早出现于我市,从南梁天监六年(507年)启用至今,已历1500余年。中经三个演变阶段:梁武帝置清远郡,始使“清远”以辖县的政区形象知闻于世;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置清远县,“清远”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远市,“清远”之名又获得升格使用,现新建的清远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个活力四溢的年轻的地级市。清远辖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清城区一区五县,并代管英德和连州两个县级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5万人。 清远地区的方言很多,主要通行清远白话、客家话和鹤话。清远白话简称清远话,它较接近于广州话,同属于广府粤语,在清远的使用中占人口总数的70%左右。 2 清远话与广州话的关系 清远和广州同属粤语方言片区,都存在着古代百越语的底层。早在秦汉时期,汉族先民迫于战争威胁,从中原和荆楚移居至岭南地区,汉语自此与周围的百越语发生融合,形成了今天广东、广西粤语的基础。魏晋时期,广信(现在广东封开一带)是粤语的发源点,后来粤语片区进一步发展,粤语的中心从广信移至广州,而粤语片区由原来的广信扩散至东莞、增城、从化、清远、广宁、怀集、新兴等,于是,清远话成为了粤语片区中的一个代表。粤语的各个片区虽然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语音、词汇、语法上大同小异,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