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习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妙法唯识
妙法唯识光通提要:唯识论者,乃是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
所谓法相难明,《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解。
”若无人说法,虽然聪明有智而难明佛意。
幸有无著、世亲二大法身菩萨,亲承弥勒菩萨金口亲宣之唯识妙法,能令众等生死凡夫,转八识成四智,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
又有大唐高僧玄奘法师,不畏艰险,前往印度取得唯识真经,广化有缘。
我华夏大乘佛教中国,菩萨圣僧辈出,传持正法明灯。
为善巧度生,各各随所习法门,传化弟子,遂成宗派。
而八万四千法门,一一皆释迦金口所出,并是成佛之直径,证道之要门,佛言:“我所说法,譬如食蜜,中边皆甜。
”明达佛理者,任说一法,咸趣萨婆若海,可令无明众生从凡夫地直通佛地。
《法华经》云:“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但明实相法印,此唯识妙法,横说、竖说、尘说、刹说无量说,一一皆是第一义。
关键词:心境妙法唯识绪言《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山河大地乃至十法界,一切世界现象都由我们的第八种识——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六种识再据已经变现的外境影像,而缘虑执取,以为实在。
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可以说是前六识和第八识的中介,它以阿赖耶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认识对象,由于第七末那识的活动伴随有四种根本烦恼,因而使众生陷于痛若和生死轮回。
八识心王及各个相应心所,皆能从自体变现出似有实无 (似实实假) 的相分和见分。
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依此二分施设 (假说) 我法,而此相、见二分,是识体变现出来的,离开识体就没有相、见二分。
所谓识,本来是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之前,不称识而称种子。
此功能发生作用,不称种子而称识。
种子生现行,必待缘俱。
心法生起要具备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种缘,色法生起只须因缘、增上缘二种缘。
第八阿赖耶识与其所含藏的种子,是无始以来同时俱有的,种子是能生的因,八识现行是所生的果;而现行是能熏的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所生的果,识的变现和作用可分为三类八识,即是“八识三能变”。
唯识学笔记
唯识学是佛教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主要探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的认识方式。
以下是一份唯识学笔记,供您参考:
一、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唯识学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通过感官和意识来获得,而这种认识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唯识学强调“唯识无境”,即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二、唯识学的核心观点
1. 万物唯识:唯识学认为,万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构造,它们是由我们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
2. 三界唯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意识所构成的,而这种意识又可以分为三种层次: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
其中,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原,它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种子和潜在能量。
3. 唯识无境: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构造,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因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这种虚幻的认识方式,达到真正的解脱。
三、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1. 止观双修:唯识学认为,修行应该同时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
通过止观双修的方法,可以消除内心的烦恼和障碍,开启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2. 转识成智:唯识学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将虚幻的识转变为真实的智。
这种转变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和实践,才能逐渐实现。
3. 超越虚幻:唯识学认为,只有超越虚幻的认识方式,才能达
到真正的解脱。
因此,修行者应该不断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逐步接近真实的境界。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唯识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学唯识,是每个佛教信徒都必须经历的修行过程。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学唯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学唯识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事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
首先,学唯识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唯识学说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的难度和深度也是很高的。
因此,学唯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唯识的概念。
其次,理论和实践并重。
学唯识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虽然唯识学说是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所构建的,但这一学说主张我们必须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只有真正将这些概念落实到实际中,才能真正理解唯识学说的真正含义。
另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学唯识。
学唯识需要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唯识哲学的内涵。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打开心灵的大门,允许自己接受并欣赏其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唯识学说。
最后,学唯识需要探索自我。
唯识学说主张,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于缘起而生的,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自己。
因此,在学习唯识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内在本质。
只有通过深入地探索自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
总之,唯识学说是我们在修行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学习唯识需要有恒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自我。
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和思考,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唯识学说,并在修行中受益。
唯识学课件ppt
• 唯识学简介 •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 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 唯识学的实践应用 • 唯识学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唯识学简介
唯识学的定义与特点
唯识学定义
唯识学,又称为“瑜伽行唯识学”,是印度大德世亲菩萨所创,是印度佛教大德安慧菩萨对无著菩萨 《摄大乘论》的注释。唯识学以“万法唯识”为宗旨,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意识构造的产物,一切外在 的物质、能量、空间等都是意识的投影。
唯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疏导
唯识学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处理心 理问题的框架,有助于心理疏导
和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唯识学对认知和行为的深入分析 ,为认知行为疗法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实践指导。
精神分析
唯识学的深层心理分析方法,有 助于理解和处理心理创伤和无意
识冲突。
唯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团队建设
唯识学提倡的同理心和协作精神,有助于企业建 立高效协作的团队。
唯识学的传承
唯识学的传承经历了世亲 、安慧、难陀、陈那、法 胜等大德,逐渐发展完善 。
唯识学的传播
唯识学在印度传播了数百 年,后经由中国传入日本 和朝鲜半岛等地。
唯识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
与中观派的关系
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唯识学和中观派都是印度佛教的重要 流派,两者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藏传佛教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唯识学的 影响,但在理论上仍然保持了自己的 特色。
与瑜伽行派的关系
唯识学和瑜伽行派有密切的联系,两 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
02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译作阿梨耶识,是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本性与 妄心的和合,是宇宙万有的精神
唯识学五个重点
唯识学五个重点唯识学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其关注的是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研究它的重点是从统一的视角出发,把它与心灵和精神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有关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的见解。
今天,我们将从唯识学的五个重点来分析,深入了解它所涵盖的内容。
首先,唯识学强调深刻思考和统一视角。
它否定了任何一种分裂的思想,强调必须有一致的视角来看待客观世界,而不是迷信与偏见。
唯识学要求人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不要完全依赖一种信仰,而是在世间万象中把事情放在全局之中来观察,以此得出客观的结论。
其次,唯识学的核心思想是“以明白为先”。
它强调要以对世界的清晰认知来理解自身,从而可以更好地识别自身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唯识学要求人们以清晰认知为最优先,放弃迷信和依赖,追求真理,根据客观实际来理解宇宙万物,而不是因迷信和偏见而错误地理解宇宙。
第三,唯识学认为“灵视”是一种精神智慧。
它否定任何一种宗教或科学的教义,强调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接触客观世界的动态,从客观的角度来探讨自我意识和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第四,唯识学强调多样性和和谐性。
它否定一切分裂思想,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界理性正义和宇宙机理运行的结果。
唯识学要求人们要尊重多样性,尊重宇宙的自然原则,以此来感受宇宙的和谐性,从而真正的认知自己的自我。
最后,唯识学认为心灵与精神的发展是宇宙发展的根本。
它否定任何一种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的理论,而是要重视心灵的发展,认识到如果没有心灵的发展,精神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宇宙也就不可能发展。
它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地聆听、思考和把握真理,来促进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发展。
从以上可以看出,唯识学是一种理性的哲学宇宙观,它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诠释,要求我们以对世界的清晰认知来理解自身,强调深刻思考和把握真理,尊重多样性,重视心灵与精神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认知自身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唯识学已由古至今被许多人受到启发,因而有许多后继者继续拓展它,将它发展成一种更加崭新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因明学学习计划
因明学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和动机因明学,又称唯识学,是中国佛学中重要的一支,它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主要强调心理学和认识论。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对因明学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决定开展关于因明学的深入学习。
我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佛学的热爱–我一直对佛学非常感兴趣,而因明学是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它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对佛学的认识。
2. 知识学习–因明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希望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它的核心理念和观点。
3. 提升自我修养–通过学习因明学,我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包容,对于我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学习目标基于以上的学习动机,我设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1. 理解因明学的核心理念和观点,包括唯识、唯心和依正起心等。
2. 熟悉因明学的基本经典和著作,包括《大智度论》、《中论》和《入中论》等。
3. 形成对因明学的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包括对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4. 运用因明学的理念,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生观。
三、学习计划为了实现以上的学习目标,我拟制了以下的学习计划:1. 了解因明学的基本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 研读因明学的相关经典和著作,包括《大智度论》、《中论》和《入中论》等,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内涵。
3. 学习国内外因明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因明学在佛学、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价值。
4. 深入探讨因明学的核心理念和观点,包括唯识、唯心和依正起心等,形成系统的认知。
5. 培养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完善对因明学的理解和看法。
6. 运用因明学的理念,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生观。
四、学习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的学习计划,我拟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1. 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包括因明学的经典和著作以及各种研究成果。
2. 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包括因明学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谈学佛要点唐仲容一、向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一乘佛法地唯识学奋勇前进什么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讲地三时了义教地唯识学.唯识佛法所讲地“唯识”与诸契经所讲地“唯心”是同义词.世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中讲“心法有八”即是讲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此之唯识(唯心)即契经所讲地一乘法.故依之而常言“心外无法”,又常言“万法唯识”.《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亦云:“依诸净道清净者,惟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卷十三更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为什么心识以外别无一法可得呢?因为心识是每个有情必具之内在地万能源泉.略而言之,心识有三大殊异特点:、有认识一切事物地特殊作用;、有造作一切业地特殊作用;、此心法中前七转识具能熏四义,有能熏习地功能,第八赖耶具所熏四义,有受熏地功能,能熏所熏结合就常能维持熏习.由上成立熏习,因有熏习,便有习气,也就是潜能,认识所熏成地潜能,佛法又称之为名言习气.名言习气中地表义名言由熏习所成,是认识诸法地亲因,二取或慧为增上;而名言习气中地显境名言法尔本有,非有新熏,依现行功能地转化(为潜能),虽辗转可说亦由熏习所成,然不同前者,故无增减,它是生起诸法地亲因,业习气则为其增上;由前者所形成地“知”与由后者所形成地“行”,彼此辗转互为增上,阿赖耶识具此等习气,所以它能变生“知与行”地法果.《八识规矩颂》说阿赖耶识有五种作用:①受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熏习;②能持一切杂染清净法种;③内变根身;④外变器界;⑤能使一切有情生命相续,从而因果通于三世.因人们地心识有如上所说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时业由自心作,果由自心变,报由自心受,而成唯识人定胜天思想地有力依据.人们有了这种有力地理论武器为依据,故能找到修行地根本下手之处,而得断执离障,决定人生支配宇宙,主观决定客观,心不随境转,而能转一切境,随顺人定胜天地自然规律,而唯识就成为了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掌握这种科学,在世间就可以开拓创造,由人力战胜自然、人心战胜社会而成为自然和社会地主人――英雄豪杰;在出世间就可以改转乾坤,由此破执断障、转依成佛而得出世.故《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牟尼依之成佛,并依之传弥勒菩萨,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三中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菩萨依之而绍继佛位,又在《分别瑜伽论》中依之传授诸大菩萨,故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三世诸佛掌握了一乘法地唯识,而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学人们也同样必须掌握这种特殊科学才能深通佛典,而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而学修一体化,成为至高无上地如来,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二、闻思修持展转往复,奠定雄厚基础依教起观是学习佛法地通途,故契经等常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这是把闻思修三者加以紧密无间地结合,而不是把闻思修三者分开,使之孤立无援;根据学人修学佛法中地实际经验,凡只重闻思、不重修持者,往往偏重于知识层面地积累,而易落入纯学术地研究,是则不成其为学佛者;同时,有些人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抛弃教理地研究,狂言“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又如“宁愿饿死蒲团上,不作人间布教僧”等荒谬言论,而成为盲修瞎炼地邪加行者,实为“开口胡乱道”地门外汉.故学佛者名当符实,必需于如来圣教中勤加修学.根据《解深密经》卷三“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地教导,应该成就闻思修三慧.此中“言善通利”偏于闻慧;“意善寻思”偏于思慧;“见善通达”偏于修慧.由此可以说是闻思修三慧结合,才是学修一体化.同时,还必须由闻引发思,由思引发修;反之,又由修印证思,由思印证闻.如是展转引发,展转印证,步步落实,层层靠紧,而使对于佛法地认识极端正确,不致虚度时日,唐劳无功,从而奠定雄厚地学佛基础.故《大乘庄严经论》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犹如人们要到远处行路一样,必须作好充分地准备,预备宽裕地盘缠,然后才可发足从事千万里之远行.行路如是,成就无上菩提何独不然?闻思修地作用不外乎是依如来圣教为广大所缘,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而得断障离执、证真得智.一切有情之所以有我法二执,尤其是分别所起地我法二执,正是因为由不正地闻思及实践而生起地,所以就必须依于正闻、正思、正加行才能对治.对于此中所对治与能对治地种类差别和形成地原理,《成唯识论》卷一作如是说:“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1 / 3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由上可见,若不于圣教所说蕴相、无我相起自心相如理通达二空真理,就不能生起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推而论之,若离开了依于圣教闻思修习地加行用功,也就不能生起对治二执地“空观”,就更谈不上长劫如理熏习内因之力地大士所行了.所以说,依于圣教多闻多思多修,是因地所行、为未来成佛奠定地雄厚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齐修六度大乘菩萨学佛修行首须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经·序品》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卷首详言释尊吃饭、化缘、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务地概貌作为身教,而列于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学佛必须立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是地基础,才能谈得上真正随顺离障、随顺开智、趋向解脱、趋向证真地修持.藕益大师也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情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迷,故学佛者必须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地日常生活中悟,犹如治病一样,对症下药,乃生卓效.如庞蕴与其妻女谈道一样:(见《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中,有〈示廓然居士(谢机宜)〉一文讲到庞蕴家人坐而论道)庞公说:“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虽如庞公所说,诸法实相极为甚深,隐微难知;但也如庞婆、庞女所说地一样,人们只要能立足在吃饭睡觉等地现实生活上用功修行,观空遣执,功行成熟则自然能见性开悟,而得悟入诸法实相,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明代地王阳明亦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见《王阳明全集》卷二〈静心录〉之八,外集二〈答人问道〉).”而终成为一代名儒,后人称之为古圣先贤.六祖在《坛经·般若品》中亦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本人有感于此,从学佛实践心得中作有一诗,诗云: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是学修佛法地关键,且至极重要.《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中无四相即是修禅定、般若二度,以观空遣相、破我法执而不取;安住此二空境界――不取,同时就在现实地生活上认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现实生活中行佛所行、做佛所做,故称之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地一切法上,一方面远离分别言说,现照诸法实性以不取,同时又必须在五蕴地一切现实生活上,善巧分别,现见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广积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实我实法地执著,故能当下证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亦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种种圣言,都是说明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如是乃能破增、损二执,除断、常二见,乃能有如《坛经·机缘品》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地实行、实证境界现前.四、自觉觉他、顿渐结合般若诸经主要暗依三自性中遍计所执实我实法了无所有、而言理所当然观空遣相之行,以一切法空为宗.其所诠境多以根本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总相为主,即在缘生地一切事相上,悟我法空,而达到不见一法地内自所证,故常讲顿悟.如《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华严经·梵行品》卷十七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识诸论依三自性为教纲,主要讲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显示染净因果及彼实相,而言如梦如幻地所以然之理,故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其所诠境多以后得智境为主,其所缘地境相又多以法地各个自相为主,即依圣教所说,悟入其缘起实相,而通达染净因果地自相差别,故依净分依它地建立,在修行上多讲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多主渐修.虽然,在认识上可强为此说,而在事实上及修行地实践中,二者却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般若、唯识也不可说定为两种学.如《心经》虽没有讲五蕴地色蕴有几、受蕴有几等,然不了达彼蕴等2 / 3地自相差别等,即根本不可能有“照见五蕴皆空”等地实证境界;而了达彼蕴等地自相差别等,即属方便智境.又若唯识义中,诠谈则显有此内识,遮说总言无实外境,故言一切唯识之“遮义”即属根本智境,讲根本智境则必言顿悟,由是顿悟亦属唯识,其义可见.唯以般若、唯识各诠所重,非完全般若不讲渐修、唯识不讲顿悟,由此差别,别别宣说,就其所依,实为一体.故学人必须在所依经典上二者并重,在理论上把般若与唯识结合为一体,在行持上必须将顿悟引发渐修、渐修滋养顿悟,两相结合,如是辗转增胜,必得佛法之全体大用,不偏不倚,而得真正契会中道.又则,在学佛、成佛过程中,主要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得成佛,在自觉时必须首重顿悟,有了现观实证才能善达法义,才能广为宣说以度他;而在觉他过程中,必须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建立菩萨广大地所缘境界,故首重渐修.自觉重顿悟、觉他重渐修,这是自然之理,先后次第法尔如是.《大阿弥陀经》云:“先了诸法性,梦幻本来空(顿悟),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极(渐修),如是宝刹者,何忧不可成(成佛自然具足依报庄严地净土)?”亦即主张自觉觉他、顿悟渐修相结合.五、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一乘法地唯识佛法既是人定胜天地特殊科学,故凡真学佛者,首须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大勇无畏、不成功便成仁地精神来承担如来化世地家业.只问当为、不当为,不问成功、不成功,才不会忧患一己、一时、一世之得失,即使不能成不朽地功业,而将必立不朽之德学.同时当有誓于如来密意言教善巧通达地大愿,以愿为导,认真研究,以期掌握真正地佛法,乃有堪能投身于弘宣如来正法,使之发扬光大之宏伟事业.更要有排山倒海之势,火燎风驰之力,迅速传遍海内外,使“慧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洒五洲国”,而使万民欢呼,五洲同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五浊恶世成为庄严佛国,数千年梦寐以求之大同世界能迅速实现,朝朝呈现于众目睽睽之光天化日下,成为足蹈手舞、大快特快之喜事!余日望之,亦举世之志士仁人共同注目关心之头等大事.故学佛者必须尽心竭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求此最高理想之彻底实现.唐老讲于成都年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 / 3。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唯识学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一切事物皆为心所生,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唯识学的真谛。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极其固执的同事,他总是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只听从自己的想法。
这让我感到很困惑,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固执,明明别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为什么他就是听不进去呢?
后来,我通过学习唯识学的理论,明白了这位同事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唯识学认为,我们的心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的,包括过去的经历、环境、文化背景等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从而塑造我们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这位同事的固执也许是因为他的过去经历或文化背景使他更倾向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唯识学还强调了“缘起性空”的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缘起因素所组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这个概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各种缘起因素所组成的,我们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影响。
唯识学的理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各种因素所影响的,我们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影响。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寻思和四种定(唯识观十个步骤)
四寻思和四种定(唯识观十个步骤)现在我们再把四寻思观加上四种定完整地捋一遍。
十个小步骤后四个再加上定的名字。
十个小步骤是三大段,三三四。
前两个是三小段,最后一个是四小段。
【A】:第一个悟入三性是悟入遍计所执性。
什么叫悟入遍计所执性?这时想八个字:唯有意言、义皆无故。
我们凡夫所知一切法只有我们意识在胡说八道、胡思乱想,意识想到的一切法全都没有。
你就算懂了什么叫遍计所执性了,我们凡夫所知一切法都是自己在胡思乱想、颠倒梦想。
具体想什么?【A1】-01:第一步就想我们凡夫所知的一切法可以分两大部分名和义,找不出第三个来,不服气的可以试验,你找不出名和义之外的第三个。
无非是一个语言和一个语言所指的境界。
这样的话名和义都是意言,为什么呀?名是意识起的名字,义是起名字时规定这个名指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意识规定的,一切都是意识,所以这肯定都是意言。
意识的言说有四种:见闻觉知。
这个和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样,一般人认为意识的语言就是语言,就是说的话。
佛说不是,佛说见闻觉知四种都是语言,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意识的语言。
一睁眼颜色来了是意识见的语言、眼识的语言。
声音来了,是闻的语言。
身体有感觉了,鼻子闻到味道了、舌头尝到味道了,是三种触觉的语言。
知是我们意识的分别。
什么叫分别?就是意识把法分成两分,就叫分别。
比如意识说有对有错、有黑有白等都叫分别。
知就是指意识所有的分别,知道的东西都是比量,都是分别出来的。
凡夫承认这个是空。
见闻觉的色声香味触凡夫不承认是空,认为这是真实有,但是经过分析我们也知道颜色并不客观存在,你不看就没有颜色、你不听没有声音。
所以我们就知道见闻觉知都是你意识的语言,一个人一套,你跟动物的不一样,你跟鬼道众生的也不一样,跟地狱众生也不一样。
见闻觉知四种只存想中,这四种语言只是在你的想象当中,就是说全部你认识到的世界都在你脑海里。
扩大一句话,我们人以为我们人在世界中,实际上是世界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是世间论坛讨论的,一个人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他就说这都是我们的主观感觉,实际上我们没认识到客观存在的任何东西。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唯识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认为外在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实相只存在于内心。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唯识学的真谛。
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内心的影响。
在某些时刻,我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些情绪会影响我的思考和行为。
而当我能够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入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我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我发现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会影响对外界的理解和认识。
在某些时刻,我会因为自己的偏见和主观意识而误解他人的言行,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而当我能够放下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以开放和客观的态度去理解他人的言行,我就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避免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我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环境。
在某些时刻,我会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自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从而引发矛盾和纷争。
而当我能够以慈悲和善意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我就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唯识学的思想和理念对我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加开放和客观地理解他人和世界,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平和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唯识学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外在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实相只存在于内心。
在个人的实证经验中,唯识学的思想和理念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让自己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加开放和客观地理解他人和世界,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平和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如何学习唯识
如何学习唯识
问: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一是把基本书学好,二是大部头的经论要深入学习。
基本的有《五蕴》、《百法》、《二十颂》、《三十颂》,这是最基本的。
最基本的都学不好,怎么进一步研究《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呢?那是不可能的。
基础打好,进一步深入,才可以升堂入奥,这点很重要。
而最重要的,是在行上、唯识行上。
唯识五位: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
资粮位很重要,参访善知识,多闻熏习,修福修慧,必须要修。
一个不能忏悔的人,一个不能礼佛的人,一个不能修止观的人,怎样升堂入奥啊?光在理论上说说只能是隔靴搔痒,必须要实践,理论与实践一致。
而实践的功夫,必须结合普贤大愿,《华严经》讲的普贤行愿。
《华严经》讲法界观,讲华藏世界,中心就在《普贤行愿品》。
普贤十大行愿,做到了就可以入法界,而这十大愿,一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做到的,但一般人不做。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很普通嘛,但是多少人做到呢?你说他们连最普通的都做不到,又入什么法界啊?怎么了解华藏境界啊?怎么修法界观呢?法界观是什么?以佛心观察一切,就广大、圆融、深入。
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修普贤十大行愿!不修不行。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作为一门重要的佛教学说,唯识思想在佛教教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唯识思想的过程中,我有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唯识思想强调因果依存。
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为有了原因才有了结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表象,而表象背后的本质是因缘相生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放下执着,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现象,而应该关注其背后的本质。
其次,唯识思想还强调认识的主观性。
一切认识都是建立在个人的心理过程上,因此每个人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主观性,并且尝试去理解别人的主观性。
只有在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认识的主观性时,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唯识思想还强调缘起性空。
所有的存在都是由缘起而生的,没有任何一种存在是独立存在的。
这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存在,所有的存在都是暂时的、流变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过分执着于任何一种存在,而应该放下执着,从容面对生命中的变化。
总之,学习唯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从而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变化。
- 1 -。
整个唯识学的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学的三个重点。
当我们面对心识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一个重点,因为你的生命有限,首先你要建立两个概念,就是你的优势是什么?作为一个临终的正念,你能够依靠的是什么?你最大的优势在哪里?第二个你最大的盲点在哪里?你最大的障碍在哪里?这两个重点,就是第一个你能够运用的军队在哪里?第二个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在唯识的角度,我们今天临终的正念,你最大的优势就是第六意识,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是一个最可以透过学习去改造而产生重大变化的一个心识。
不管它过去做了什么,它可能过去起了极大的烦恼,造了五逆十恶,但是第六意识的好处,它可以透过学习而做重大的改变,尤其你得到人道的第六意识,这是你最大的幸运。
如果你在畜生道,你今生你不可能保持正念,不可能,因为你第六意识是暗钝的。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人身,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有一个非常明了,而且能够善于学习、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有思考能力的第六意识,这是你今生当中最大的优势。
所以你能够善加利用第六意识好好学习经论,重新栽培一个美好的思考模式,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当然我们也有盲点,就是第六意识后面的根,就是第七意识--我爱执。
第七意识长久来都躲在第六意识的背后来控制第六意识,所以是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所有第六意识的分别,都有第七意识的影子在里面。
你分别一动,就有我执法执的阴影在里面。
所以怎么样摆脱这个我爱执,就变成是重点了。
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的放下。
因为你越攀缘外在的人事,你就容易去激发过去的生死业力,这对你临终是极度的不利,你必须让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所以为什么万缘放下就这样子;第二个你要好好利用你的第六意识,好好的做如理的思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第三个你要修习空正见跟愿力,观照力跟誓愿力,好好的调伏引导第七意识。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隆藏法师转载2015-10-08 02:33:42一缘起(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
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介绍。
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
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
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法即是相,相即是法。
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
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
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
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
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
而瑜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
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论。
{六经指:1、《华严经》,2、《解深密经》,3、《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4、《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译),5、《楞伽经》,6、《厚严经》(未传译)。
十一论指:1、《瑜伽师地论》,2、《显扬圣教论》,3、《大乘庄严经论》,4、《集量论》,5、《摄大乘论》,6、《十地经论》,7、《观所缘缘论》,8、《阿毗达磨集论》,9、《二十唯识论》,10、《辩中边论》,11、《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六经以《解深密经》为首,十一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
而在《瑜伽师地论》中,它完整的包括了法相、唯识和瑜伽学。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也讲述了唯识这样的观点。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学习唯识学,在佛教界几乎成为显学了,但实际上对于唯识学,我认为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和误区。
何为唯识学
何为唯识学1何为唯识学?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
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
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主要依据。
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
比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
从公元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识者心之别名。
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
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对人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唯识学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
通过唯识学的学习和修炼,我们认识到人是一个有着灵魂和情感的生命。
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产生的行为,影响和作用着世界。
唯识学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它超越时空和主客体对立。
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阿赖耶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
唯识学当中,万物的共性在于“凡夫性”,这种“凡夫性”由第七识和第八识所决定,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唯识学所包含的重要方面。
唯识学指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别业和共业,即来源于人的“习气”,佛教中的“习气”,指人类个体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征,个人的习气也来自于遗传。
无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决定圣贤之分、决定了由凡入圣的可能性、决定众生轮回。
众生轮回不灭,八识轮回不灭。
唯识学将意识称为“种子”,它在条件俱具的情况下产生。
唯识学习方法
学习唯识必读书目
宗性法师
唯识入门:(一年)
《百法明门论》世亲
《百法略解》窥基
《百法忠疏》义忠
《五蕴论》
《广五蕴论》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
《八识规矩颂释论》王恩洋
一、唯识佛法原始理念(一年)《解深密经》(《藏要》本)
《解深密经疏》圆测(主)
《解深密经注》欧阳渐集注(辅)《解深密经语体释》演培(参)
※重新认识圆测(参考《圆测大师之研究》)
二、唯识佛法中期理念(二年)《摄大乘论》无著玄奘译(主)《摄大乘论·世亲释》玄奘译(主)《摄大乘论·无性释》玄奘译(辅)《摄大乘论讲录》太虚(辅)
《摄大乘论疏》王恩洋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参)
《辨中边论》无著
《辨中边论述记》窥基(主)
《显扬圣教论》无著
《瑜伽师地论披寻记》韩清净
三、唯识佛法晚期理念(二年)《唯识二十论》世亲
《唯识二十论述记》窥基(主)
《唯识二十论疏》王恩洋(辅)
《成唯识论》玄奘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主)
《成唯识论疏》圆测(参)
《安慧〈唯识三十论〉原典译注》霍韬晦(参)。
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它从第六意识下⼿。
它的⽅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识,你不见得是它的对⼿,但是第六意识很好控制。
就是说:你不向外攀缘,不要加以分别,第七意识就动不了,它的概念是这样⼦。
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给它⼀个很好的环境,它必须要攀缘它、分别它,它才有办法执着的。
举⼀个例⼦,这是唯识学常⽤的例⼦。
说有⼀个妈妈她⽣了两个⼉⼦,那么当然这个妈妈对⼩⼉⼦是⽐较宠爱的。
有⼀天这个妈妈她经过⽼⼤的房间,看他读书的时候,看了⼀眼,就发觉⽼⼤在看书的时候,在书桌上睡着了,⼿上拿⼀本书,她就:唉呀,叹⼀⼝⽓摇摇头就⾛了;那么经过⽼⼆的房间的时候,她看她的⽼⼆,也在书桌上睡着了,也拿⼀本书,她很⾼兴点点头也⾛了。
然后晚上她先⽣回来就问说:欸,今天两个兄弟⽤功情况怎么样?这个妈妈说:这个⽼⼤实在是没善根。
怎么?他⼀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他不拿书本没准还不会打瞌睡,⼀拿书本就打瞌睡,你看这个⼈。
这个⽼⼆呢?⽼⼆不简单,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连打瞌睡都舍不得把书本放下。
这个妈妈对两个⼉⼦做出了不同的名⾔分别:⼀个是懈怠的,⼀个是精进。
其实她看到⼀个同样的相状,但是她把这个相状切成对⽴的,⼀个是她喜欢的,⼀个是她不喜欢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把第七意识请出来后续,它已经动了第六意识的攀缘和分别,我们合理的推论,她⼀定会产⽣执着,未来⼀定启动⽣死的业⼒了。
所以我们第六意识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识的节奏。
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少你第六意识不能为它做这些的布局呀。
所以最⾼明的是不攀缘,但这个很难。
第⼀念就把执着给切断,我们不能要求⼀开始就不攀缘,因为攀缘⼼是我们的本性。
我们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哦,这是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起码你攀缘到影像的时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别它,不要把⼈⽣切成对⽴的世界,你要永远知道⼈⽣没有好坏,把今⽣过了就算了,随缘消旧业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唯识必读书目
宗性法师
唯识入门:(一年)
《百法明门论》世亲
《百法略解》窥基
《百法忠疏》义忠
《五蕴论》
《广五蕴论》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
《八识规矩颂释论》王恩洋
一、唯识佛法原始理念(一年)《解深密经》(《藏要》本)
《解深密经疏》圆测(主)
《解深密经注》欧阳渐集注(辅)《解深密经语体释》演培(参)
※重新认识圆测(参考《圆测大师之研究》)
二、唯识佛法中期理念(二年)《摄大乘论》无著玄奘译(主)《摄大乘论·世亲释》玄奘译(主)《摄大乘论·无性释》玄奘译(辅)《摄大乘论讲录》太虚(辅)
《摄大乘论疏》王恩洋
《摄大乘论讲记》印顺(参)
《辨中边论》无著
《辨中边论述记》窥基(主)
《显扬圣教论》无著
《瑜伽师地论披寻记》韩清净
三、唯识佛法晚期理念(二年)《唯识二十论》世亲
《唯识二十论述记》窥基(主)
《唯识二十论疏》王恩洋(辅)
《成唯识论》玄奘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主)
《成唯识论疏》圆测(参)
《安慧〈唯识三十论〉原典译注》霍韬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