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的是()
A.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B. 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 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
2、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嘉定是世界著名的丝织业中心D.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3、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下列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4、《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 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 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 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 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5、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
B. 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以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C. 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
D. 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6、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这材料体现了()
A. 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
B. 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
C. 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 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
7、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 “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8、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等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候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加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进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C. 商业经管观念落后
D.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9、“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食饮品”,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B. “交子”的广泛使用
C. “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D. 出现了雇佣关系
10、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
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 坊市制继续实行
11、北宋末年的《鸡肋编》中记载,“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这反映宋代()
A. 跨区域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B. 农业生产区域化日益突出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农产品的商品化特征加强
12、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13、袁州在韩愈任刺史的元和年间,被誉为“民俗淳厚”,当时只有17,266户;到了民风尚讼的北宋,已达132,299户,净增115,073户。杨侃说袁州“壤沃而利厚,人繁而讼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强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法制观念淡薄
D. 社会习俗改良
14、在唐代长安的“市”中设有“平准署”,职能是卖出官府不用之物,买进所需物品,根据市场的变化买贱卖贵。对该机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A.官府放宽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 B.具有平抑物价和与民争利双重影响
C.朝廷的财政依赖商税和专卖收入 D.保证官营手工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
15、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这也相应
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一社会景象出现在()
A. 战国
B. 两汉
C. 隋唐
D. 两宋
16、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出()
A. 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B. 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C. 徽商资本雄厚
D. 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
17、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A. 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 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18、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唐代都城长安的质库帐历和课钱帐历。这些不完整的质库帐历记录了近三十位城市中下层民众以物质钱的活动,其中女性占了11人。课钱帐历记录了一百多人参加的608次交易活动,其中152次是由至少三十位妇女进行的。这反映出唐代()
A. 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B. 妇女拥有一定独立地位
C. 改变了男尊女卑的风气
D. 家庭分工结构发生变化
19、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这说明了宋代()
A. 民间商品经济活跃
B. 镇的经济地位高于州县
C. 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 贪污腐败现象异常严重
20、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