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家畜环境卫生学概念及研究对象?

家畜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措施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家畜(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及其外界环境。

2. 环境对家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环境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夏季高温产蛋率,音乐,迁移应激

②环境影响家畜的繁殖季节:鸡对光周期很敏感。光周期的变化是鸡产蛋出现淡季旺季的决定性因素。

③环境影响家畜的分布和育种: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家畜的适应性来决定的。

④环境影响家畜的生态特性:在生理、解剖和形态特征上的改变。

⑤家畜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应激综合征、无名热、口蹄疫。

⑥环境影响畜产品的品质: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s PSS):是猪在自然应激因子(如运输、高温、运动、争斗、交配、分娩等)的作用下,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高烧血管收缩,突然死亡,且死后迅速僵直的一种综合症。这种猪往往以异常高的频率产生颜色灰白、质地松软和向外渗出水分的劣质肉(PSE肉)。

⑦环境影响家畜饲养标准的制订

第一章适应与应激

1.适应与应激的概念

应激: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适应:适应是指生物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反应和遗传的反应。有利于缓解生物的生理紧张状态。这种反应可以使生物有机体的一切功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使生物在变化的环境中正常地生存和繁衍。

2.应激原的分类

应激原:把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生物学的或是心理学的等等)都称作为应激原。

①应激原按照强度和持续时间分:高强度长期应激原;低强度长期应激原;高强度短期应激原;低强度短期应激原

②应激原按照性质分:物理性应激原;化学性应激原;生物性应激原;营养性应激原;管理性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运输性应激原;其他人为因子

3有关适应的几个法则

①伯格曼法则(Bergman,s Rule 1847):同一个种的恒温动物,处于寒带的体型较大,处于热带的体型较小。

②爱伦法则(Allen,s Rule 1877):同一种动物,严寒地区(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较小,炎热地区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较大。

③威尔逊法则(Wilson,s Rule 1854):寒冷地区的动物具有较密、较厚的被毛和皮下脂肪;而炎热地区的动物则毛短、稀,皮薄而有光泽,皮下脂肪厚。

④格罗杰法则(Gloger,s Rule 1833):裸露皮肤的色素,具有抵抗太阳紫外线的作用。处于热带的动物皮肤颜色较深,被毛色泽较浅、具光泽,较易反射太阳辐射热。寒冷地区动物体表颜色较浅,炎热潮湿地区动物体表颜色较深。

第二章温热环境

1.家畜的体温和皮温

体温(体核温度)——是指动物身体深部的温度(deep-body temperature)。是衡量恒温动物热平衡唯一可靠的指标。

皮温——是指动物体表皮肤的温度。

2.家畜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方式

㈠产热方式:

⑴基础代谢产热:动物处于适宜温度下,禁食、休息和消化道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时的产热量,称为基础代谢产热。

⑵体增热(HI):是动物采食饲料后伴有产热增加的现象。

⑶肌肉活动产热:包括动物因起卧、站立、步行、运动、觅食、争斗和劳役等机械运动所产的热和动物肌肉收缩,器官(肝脏、心脏、肾脏)活动加强所产生的热。

⑷生产过程产热:动物在生产乳、肉、蛋、毛等产品以及妊娠、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要产热。

㈡散热方式:机体散热的途径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

⑴辐射散热

⑵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是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通过分子间的碰撞,将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过程

⑶对流散热:当气温低于畜体体表温度时,通过对流而带走体表热量的过程,称为对流散热。

⑷蒸发散热:动物体表(皮肤表面和呼吸道表面)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周围空气热量的过程称为蒸发散热。蒸发散热又包括了皮肤蒸发、呼吸道蒸发、潜热和显热。

3.太阳高度角及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某一具体地点的地平面所构成的夹角。

影响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因素:a.纬度b.季节c.时辰

②天气状况:空气中的烟雾、水滴、尘埃、云雾等,大量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因而,当阴天时,空气中水汽、灰尘、二氧化碳含量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弱,水汽、CO2和灰尘含量少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大。

4.气温日(年)较差、等热区、下线临界温度、热射病,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

气温日较差:是指每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等热区: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下限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代谢率可提高10-20%,这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称为“过高温度”或“上限临界温度”。

热射病:指动物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蓄积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

临界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产热的多少和散热的难易:凡产热多,散热难的,临界温度较低;产热少,散热易的,临界温度较高。因此凡足以引起产热和散热变化的一切内在和外界因素,都能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