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制度与传统政治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 ,更是“非进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宰辅”,科举 出身的官员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坚 。
然而 ,透过梁启超盛赞科举制度的热情洋溢的 语言 ,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得以充分展现出来 。
科举制度的创立 ,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选拔各 级政府官员 ,因而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科举考试 确实解决了“世卿”和“不学”二弊 ,也从中选拔出了 一些人才 ,但它更重要的目的 ,是在于把人的思想束 缚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政治文化之中 。举例来 说 ,清代科举考试规定 “: 首场‘四书’三题 ‘, 五经’各 四题 ,士子各占一经 。”乡 、会试虽然“名为三场并试 , 实则以首场为重”。[4 ] 士人要想在科举考试中金榜 题名 ,非熟读以孔孟思想为主体的“四书五经”不可 。 科举使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成 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识形态 。为了实现“大丈 夫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空想 ,拼命做官成了读 书人的终极奋斗目标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 从秦始皇统一关东六国 ,建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 央集权制国家 ,形成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官本位” 社会 ,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 术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开始成为二千余年封 建社会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思想 。汉武帝设太学 , 立五经博士 ,使孔子提倡的“学以干禄”成为现实 。 隋唐时期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科举制度 ,使封建统 治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文化的统一成为可能 。科 举制度巩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制度 ,并且通 过指定科举考试用书的方式 ,使政治和文化紧密地 融为一体 。
坚决维护科举的 ,是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 。他 在奏折中也不得不承认科举之弊 :取士之法 “, 隋唐 至今出于科举 。科举之法 ,每代不同 ,而自明至今 , 则皆出于时文 。三代尚矣 ,汉法近古而终不能复古 , 自汉以后累代变法不一 ,而及其既也 ,莫不有弊”。 然而 ,鄂尔泰主张继续实行科举 “: 圣人不能使立法 之无弊 ,在乎因时而补救之 。盖时文所论皆孔孟之 绪余 ,精微之奥旨 ,未有不深明书理 ,而得称为佳文 。 虽曰小技 ,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 ,未尝不出于其 中 。”[5 ]实际上对八股取士给予了充分肯定 。鄂尔 泰力主科举取士 ,与他本人及其家族的科举背景不 无关系 。鄂尔泰 ,康熙举人 ,官至大学士 ;弟鄂尔奇 , 康熙进士 ,官至户部尚书 ;长子鄂容安 ,雍正进士 ,官 至两江总督 ;四子鄂宁 ,由举人官至福建巡抚 ;侄鄂 昌 ,雍正举人 ,官至甘肃巡抚 ;鄂伦 、鄂敏 ,皆为雍正 进士 ,均由科举位居高官 。由于鄂尔泰的意见适应 清朝的政治文化的需要 ,所以最后为乾隆帝采纳 。
括全部注释 ,只有 3 册 32 开本大小而已 。试想一 下 ,这 3 册小书 ,竟是中国人上千年间惟一的读书教 材 ,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 参加应考的士人 ,要 把“四书五经”包括朱熹的注解 ,背得滚瓜烂熟 ,而且 要天天温习 ,一句也不能忘 。还要熟记《佩文韵府》, 弄清每个字的四声 ,学会做两个字以上到十几个字 的长对子 ,要背熟名家的八股文几百篇 ,要学会写小 楷 ,然后才能做八股文 。八股文从由破题到完篇 ,有 复杂的写作步骤 ,在篇法 、股法 、字数 、结构 、句法 、句 数 、对仗等方面 ,都有严格限制 ,而且还要模拟古人 的语气来写作 ,美其名曰 :代圣贤立言 。清人江国霖 为梁章钜《制义丛话》所作序言曰 “: 制义 (即八股文) 指事类策 , 谈理似论 , 取材如赋之博 , 持律如诗之 严 。”写作八股文之难 ,如清末探花 (进士第三名) 商 衍鎏所说的那样 “: 万语千言不能发其秘 ,穷年累月 不能究其源 。”[9 ]笔者曾做过统计 ,清代士人考中进 士平均年龄为 36 岁左右 ,从 6 岁发蒙识字背经 ,整 整花费了 20 年时间 。他们终日背诵的是先秦古书 , 手中所写的是几百年不变的文体 ,脑子里思考的是 如何模仿古人来说话 ,那里还有什么创造能力 !
第四 ,传统政治文化向来鄙视生产劳动 ,科举制 度加剧了这种倾向 。无论是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士 人 ,还是已经成功做官的文人 ,一般不仅不参加生产 劳动 ,而且也不关心社会生产 。中国封建社会是自 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占据 主导地位 “, 耕读传家”是科举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 基础 。但是 “,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根 深蒂固 ,参加科举应考的士人 ,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 做到一边读书 ,一边从事农业生产 。富裕的地主子 弟并不直接参加农业生产 ,这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生 活比较贫困的读书人也是如此 。只要条件允许 ,他 们就会用“舌耕”来取代“犁耕”,用笔墨纸砚来赚取 土地房屋 。他们笃信“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 黄金屋”的信条 ,认为惟有读书应考 ,出仕做官 ,才是 人生的惟一价值取向 。例如 ,人们所熟悉的晚清状 元张謇 ,出身于世代务农的家庭 ,他少年时因贪玩影 响读书 ,其父竟让他锄草作为惩罚 。科举出身做官 之人 ,他们的政绩多表现为秉公执法 ,合理征税 ,赈 灾济民 ,兴办学校 ,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 ,而很少或 根本不考虑如何发展生产力 ,更谈不到怎样提高生 产效益 。科举做官使他们获取大量财富后 ,也能做 些乐善好施之事 ,例如修桥铺路 ,建庙设学 ,出米平 粜 ,赈济孤寡 ,却很少有人把钱财用在帮助贫困农民 发展生产上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 :凡是存在的 ,都 是合理的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自有其历史 合理性和进步性 ,其直接意义就是打破了魏晋以来 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正如宋朝史学家郑樵所 说 :“自 五 季 以 来 , 取 士 不 问 家 世 , 婚 姻 不 问 阀 阅 。”[1“] 学而优则仕”为选拔官员标准的科举制度 , 为普通士人凭藉学识 ,经过考试进入仕途 ,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机遇 。迄清末 ,连强烈主张废除科举制度 的梁启超都说 “: 科举敝政乎 ? 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 古者世卿 ,春秋讥之 。讥世卿 ,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 之敝 ,世家之子 ,不必读书 ,不必知学 。虽 愚淫佚 , 亦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 、求知学者 ,必少 ,如是故上无 才 ;齐民之裔 ,虽复读书 ,虽复知学 ,而格于品第 ,末 从得官 。则求读书 ,求知学者 ,亦少 ,如是故下无才 。 上下无才 ,国之大患也 。科举立 ,斯二敝革矣 。故世 卿为据乱世之政 ,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2 ] 梁氏以其 雄辩的笔锋 ,对科举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给予了 充分的肯定 。隋唐科举制度创立以后的事实证明 , 科举制度确实促进了封建官僚队伍的不断更新 ,扩 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起到了稳定封建统治的 作用 。宋代科举 ,以进士科得人为盛 “, 三百余年元 臣硕辅 ,鸿博之儒 ,清疆之吏 ,皆自此出”。[3 ]到了清
清代科举制度与传统政治文化
张 杰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 ,清史研究所所长 ,辽宁 沈阳 110036)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 ,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被彻底废除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长达 1300 余年 之久 ,成为封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隋炀帝大业年间 (605 - 618 年) 置进士科 ,以文学取 士 ,是为我国科举考试之始 。唐 、宋两代 ,科举制度 日臻成熟 ,虽然科举考试名目繁多 ,但通常以经学和 诗赋为主 ,尤其从明代起 “, 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 的主要内容 。清代科举制度最为完备 ,无论开科次 数之多 ,录取人数之众 ,还是科场条例之严 ,惩治舞 弊案件之酷 ,都超越以往各代 。清末废科举 ,兴学校 后 ,科举制度早已成为历史陈迹 。然而正如俗语所 说 “: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往昔过时的科举制度 ,仍 然对当代的政治文化产生强烈的影响 。以清代科举 制度为例 ,深入探讨它与传统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 认识其负面作用 ,肃清其流弊 ,在进入知识经济的 21 世纪之初 ,显然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 。
乾隆九年 (1744 年) ,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 ,曾 围绕是否废除科举 ,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论 。
兵部侍郎舒赫德上疏提出废除科举 “: 科举凭文 而取 ,案格而官 ,已非良法 。况积弊已深 ,侥幸日众 。 古人询事考言 ,其所言者即其居所当为之职事也 。 今之时文 (即八股) ,徒空言而不适于用 ,此其不足以 得人者一 ; 墨卷房行 ,辗转抄袭 ,肤辞诡说 ,蔓衍支 离 ,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 ,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二 ; 士子各占一经 ,每经拟题多者不过百余 ,少者仅止数 十 ,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 ,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 ,此
第二 ,科举考试本身没有年龄限制 ,这种规定的 目的 ,绝非是为了选拔人才的需要 ,而是最大限度地 将知识分子束缚于应试中 ,以保持封建统治的长治 久安 。以江苏长洲 (今苏州) 人沈德潜为例 :沈德潜 于 1694 年入长洲县学为生员 ,时年 21 岁 。以后他 接连 17 次乡试落第 ,到 1739 年成为联捷进士 ,年已 66 岁 ,历经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 ,应试时间长达 45 年之久 ,若加上考生员的时间 ,当在 50 年以上 。中 进士后的沈德潜 ,似乎时来运转 ,官运一路亨通 ,到 1747 年 ,沈德潜历任翰林院编修 , 迁中允 , 累迁侍 读 、左庶子 、侍讲学士 ,充日讲起居注官 、少詹事 ,授 内阁学士 、擢礼部侍郎 。仅短短 8 年之间 ,沈德潜就 从区区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成为二品侍郎大员 ,创造 了老年升官的罕有纪录 。而沈德潜连升九级 ,完全 是乾隆帝有意造成 。他公开说 “: 沈德潜优升阁学 , 朕原因其为人诚实谨厚 ,且怜其晚遇 ,是以稠叠加 恩 ,以励老成积学之士 。”[8 ] 乾隆帝如此破格给沈德 潜加官晋级 ,目的就是为众多科场落第者树立一个 榜样 ,他们只要像沈德潜那样 ,老老实实坚持不懈地 读书应考 ,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科举做官的夙愿 。
第一 ,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 ,以做官为根本 目的 ,从而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和附庸 。王亚 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指出 “: 有理由说是 由于实行科举制而鼓励我们‘以学干禄’,热衷于仕 途 ;但更基本的理由 ,却是长期的官僚政治 ,给予了 做官的人 ,准备做官的人 ,乃至从官场退出的人 ,以 种种社会经济的实利 ,或种种虽无明文规定 ,但却十 分实在的特权 。那些实利或特权 ,从消极意义上说 , 是保护财产 ,而从积极意义上说 ,则是增大财产 。”由 于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各种政治 、经济利益 ,使其成为
70
清政权争取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有效手段 。有清一 代 ,每逢国家重大庆典 ,如新皇帝登基 ,皇帝 、太后寿 诞等 ,清政权都要增加乡 、会试 ,称为“恩科”。清代 浙江人陆以 对此颇为感激地说 “: 本朝待士极优 , 凡有覃恩 ,必有乡 、会恩科 。万寿恩科则始于康熙五 十二年 ,岁在癸巳 ……自后乾隆 、嘉庆 、道光 ,皆踵行 盛典 ,皇太后万寿亦皆有恩科 。而道光三十年间 ,正 科十 ,恩科五 ,共计十有五科 。”[7 ] 由于科举取士权 控制在朝廷手中 ,尤其殿试系皇帝临轩策士 ,进士皆 为天子门生 ,这就使传统士人的命运系于科举一途 , 与皇权结成极为密切的互相依存关系 ,从而成为清 朝实行统治的帮手与附庸 。咸丰年间发生太平天国 革命 ,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 ,逐渐掌握重兵的曾国 藩 、左宗堂 、李鸿章 ,三人虽然皆系汉人 ,但满族出身 的清朝统治者的权力 ,并未受到多少威胁 ,这与曾国 藩 、左宗堂 、李鸿章三人的科举背景有很大关系 (左 为举人 ,而曾 、李同为进士) 。反之 ,最后颠覆清朝的 两大力量 ,北洋军和革命党的领袖 ,则几乎均与科举 无缘 。
69wk.baidu.com
其不足以得人者三 ;表判可以预拟而得 ,答策就题敷 衍 ,无所发明 ,此其不足以得人者四 。且人材之盛 衰 ,必于心术之邪正 ,今之侥幸求售者 ,弊端百出 ,探 本清源 ,应将考试条款改移而更张之 。”舒赫德的这 种主张 ,虽然代表了非科举出身的部分满族人的利 益 ,但他提出的“科举”四弊 ,切中要害 ,归结为一点 , 凭空洞的文章录取 ,难得真才实学之人 。
在这场争论过去 160 年后 ,清朝统治者主动废 除了科举制度 ,从而证明了恩格斯所说 : 凡是存在 的 ,都是要灭亡的这一英明论断 。其实 ,早在科举制 度创立之初 ,其控制士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之目的 , 就已经十分明确 。唐代文献记载 :唐太宗曾经“私幸 端门 ,见新进士缀行而出 ,喜曰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 矣”。故当时人赋诗称 “: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 尽白头 。”[6 ]科举制度固然有选贤任能的一面 ,但更 重要的在于统一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 。对于科举制 度与传统政治文化结合而形成的负面作用 ,试作以 下五点分析 。
第三 ,科举以八股文作为录取标准 ,极大地束缚 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 。科举考试的指定书籍或者说 必读书目 ,是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四书五经”。“四 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为“四子 书”“; 五经”即《尚书》《、诗经》《、易经》《、周礼》《、春 秋》。笔者手中藏有中国书店影印的“四书五经”,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