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与运行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运行状态的观察要点

污水处理运行状态的观察要点

污水处理运行状态的观察要点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学会通过污泥的异常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二沉池: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2、曝气池: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

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

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3、污泥观察: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泥”(污泥)“水”(出水)分离。

(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之间。

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

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

(2)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SVI),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MLVSS)、出水悬浮物(ESS)等。

(3)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BOD/COD≥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COD≤0.1表示生化性差。

进出水BOD/COD变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COD比进水BOD/COD下降快,说明运行正常。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控制方法有污泥负荷法、SV法、MLSS法和泥龄法等四种,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对立的,往往同时使用,互相校核,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污泥负荷法污泥负荷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运行的初期和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生物处理系统。

但此法操作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小的稳定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其他控制方法,只是定期用污泥负荷法进行核算。

问:什么是污泥负荷?什么是容积负荷?两者有什么联系?答:污泥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容积负荷是指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活性污泥微生物要想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首先要求其周围环境中含有足够的BOD5,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同时自身得到增殖。

如果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低,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但同时会使活性污泥处于过氧化状态、沉降性能也会变差,导致出水悬浮物含量升高。

如果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高,又会造成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不彻底,出水水质变差。

另外,污泥负荷与污泥膨胀的关系直接相关,不仅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高会导致污泥膨胀,针对不同水质,包括曝气池的污泥负荷在内的各种参数都要经过运行实践来确定。

问:什么是有机负荷率?答:有机负荷率可以分为进水负荷和去除负荷两种。

进水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或单位有效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即进水有机负荷可以分为污泥负荷Ns和容积负荷Nv两种。

去除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质的数量,或单位有效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质的数量。

因此,去除负荷可以用进水负荷和去除率两个参数来表示。

有机负荷率是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活性污泥增长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判定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

微生物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判定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
• 污泥(或生物膜)生物相较为复杂,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 也有真菌和后生生物等。
2、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相对污水处理效果 的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后生动物轮虫大量出现则意味着污泥已经老化;缓慢游动或 匍匐前进的生物出现时,说明污泥正在恢复正常状态;丝状 菌占据优势,甚至伸出絮体外,则是污泥膨胀的象征。发育 良好的污泥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沉降性能好。
小结
1.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 2.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相对污水处理效
果的指示作用
① 0级 污泥絮粒中几乎看不到丝状细菌; ② ±级 污泥絮粒中可见少量丝状细菌;
③ +级 污泥絮粒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丝状细菌,但总量少于菌胶团细菌; ④ ++ 级 污泥絮粒中存在大量丝状细菌,总量与菌胶团细菌大致相等; ⑤ +++级 污泥絮粒以丝状细菌为骨架,数量超过菌胶团细菌。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样品所属的丝状细菌数量等级。
三、实验原理
污泥(或生物膜)生物相较为复杂,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主,也有真 菌和后生生物等。当水质条件或曝气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相 也会随之变化。
一般认为: 原生动物固着型纤毛虫占优势时,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后生动物轮虫大量出现则意味着污泥已经老化; 缓慢游动或匍匐前进的生物出现时,说明污泥正在恢复正常状态; 丝状菌占据优势,甚至伸出絮体外,则是污泥膨胀的象征。 发育良好的污泥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稠密,沉降性能好。因此,
观察活性污泥絮体及其生物相,可初步判断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转状况, 有助于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四、实验步骤
1.制片镜检
(1)样品准备 取曝气池活性污泥或生物滤池生物膜。 (2) 制作样片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一、运行调度1、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调度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几座二沉池、几台鼓风机,以及多大的回流能力,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1)确定水量和水质(2)确定有机负荷 F/M(3)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 MLVSS(4)确定曝气池的投运数量(5)核算曝气时间(6)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7)确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8)确定回流比2、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处理厂对活性污泥系统很难作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

曝气系统应实时控制;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排泥量椅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

当进入污水量发生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应随时采取控制对策,或重新进行运行调度。

二、异常问题对策由于工艺控制不当,进水水质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会导致污泥膨胀、生物相异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等生物异常现象,各水厂运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遇到以上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公司。

1、污泥膨胀问题:a、发生污泥膨胀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污泥膨胀的种类及形成原因,分析膨胀的存在条件及成因。

着重分析进水氮、磷营养物质是否足够,生化池内 F/M、PH、溶解氧是否正常,进水水质、水量是否波动太大等因素。

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采取污泥助沉法或灭菌法解决;c、由于工艺运行控制不当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问题,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工艺调整措施解决;2、泡沫问题a、发生泡沫后,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泡沫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根据分析出的种类、因素做相应调整。

b、化学泡沫,采取水冲或加消泡剂解决。

c、生物泡沫,增大排泥,降低污泥龄,预防为主。

3、污泥上浮问题a、污泥上浮广义上指污泥在二沉池内上浮,在运行管理中,专指有于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的污泥上浮。

b、酸化污泥上浮,采取及时排泥的控制措施。

活性污泥监测评价污水处理运行效果

活性污泥监测评价污水处理运行效果

活性污泥监测评价污水处理运行效果摘要:活性污泥是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体,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微生物之间的演替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了水处理状况。

因此,我们在操作管理中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的手段来测定活性污泥的性质,还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状况来判断废水处理的运行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策,保证稳定运行,提高处理效果。

关键词: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PH细菌总数)异常现象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activated sludge is the main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sludge microbial growth, reproduction, metabolic activity and microbial succession between the water situation is often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situation. Therefore, we use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an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activated sludge, but also by means of micro-organisms were observe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bnormal conditions, timely and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ensure stable operation, enhance the effect.Keywords: activated sludg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ludge settling sludge concentration than the total bacterial sludge volume index PH) anomaly prevention measures一、活性污泥基本原理的利用有机物作活性污泥的培养剂(食料),在有氧处分的条件下,形成泥花状态,到处混合,使得微生物均匀分布,并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吸收、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设 施 的运 行状 况及 处 理 的效果 。
活 性 污泥 的生 物相 观 察一 般通 过 光学 显微 镜来
完成 。 先用 低 倍数 光学 显 微镜 观察 污泥 絮体 的大 小 、 形状 、 结构 紧 密程 度 , 再转 用 高倍 数显 微 镜观察 污 泥
絮粒 中的 菌胶 团细 菌 与 丝 状 细菌 的 比例 、 粒 游 离 絮
B OD: 或 B N OD: P比例过 高 ( O : P适 宜值 是 B D5 N:
异, 使得各 处理 系统 的 活性污泥 生物相 有很 大差 异 。 因此 , 在运 行 管理 实 践 中 , 应通 过 长 期 的观 察 , 出 找
本 处 理 系 统 污 水水 质变 化 与 生物 相 变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定能 判 断 污水 处理 系 统 的 环境 条 件 和处 理 水 确
的 建 设 与 管理 I ] 北 京 : 学 工 业 出版 杜 , - . M 化
2 0 ,5. 0 2 ( )
出现 絮体 结 构 松散 解 絮 时 , 小 的絮 粒 成为 轮 细 虫 的充 足食物 , 轮虫 恶性 繁殖 , 使 数量 急剧 上升 的生
物 相时 , 明污泥 老化 , 及时排 泥 。 表 应
当在溶 解氧 不足 环境 下能 生存 的 贝 日阿托 氏菌 属、 扭头 虫属 、 态虫 属等 出现 时 , 新 活性 污 泥呈 黑色 , 并 散发 出腐 败 的臭 味。 出现 这 种生物 相 时表 明溶 解
缩入 被 甲内 ; 进 水 中难 以 分解 或 抑 制性 物 质过 多 在
以及 水温 ( 适宜温 度 :O 2 ℃~ 3  ̄ 过 低时 , 见钟虫 0C) 可 体 内积 累有 未 消化 颗 粒 并呈 不 活跃 状 态 , 期 下去 长 会 引起 虫 体 死亡 ; 当水 中溶 液 解 氧 D 值 ( O 适宜 值 : 混 合液 中 DO 值保持 2 / 左 右 ) 高或 过低 时 , mg 1 过 可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和控制运行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运行,加深对该处理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认识。

2、通过对模型实验系统的调试和控制,初步培养进行小型模拟实验的基本技能。

3、熟悉和了解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进一步理解污泥负荷、污泥龄、溶解氧浓度等控制参数及在实际运行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内容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的是主要的方法之一。

从国内对污水处理的现状来看,95%以上的城市污水和几乎所有的有机工业废水都采用活性污泥法来处理。

因此,了解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及实验方法是很重要的。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流程如图2—3—1所示,本实验的完全混合法模型如图2—3—2所示。

对于特定的处理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行的控制因素有污泥负荷、污水停留时间、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可用气水比来控制)、污泥排放量等等,这些参数也是设计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活性污泥小型实验的运行中,必须严格控制以下几个参数:(1)COD———污泥负荷N s:()[]日∙=kgMLSS kgCOD xVQL N a s / (2)曝气池时间t : ()h QV t =(3)污泥龄或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 : ()()天ϖϖϖϖϖθX Q xV X Q Q X Q xV e c ≈-+=式中:Q------污水流量; L a ------进水有机物(COD 5)浓度;V ------曝气池溶积;x------混合液(即活性污泥)浓度;Q ψ------每天排放的污泥量;X ψ------排放的污泥浓度;X e ------随出水流失的污泥浓度。

三、设备及材料1、活性污泥处理小型设备,采用合建式曝气池系统,材料为有机玻璃。

2、供气系统:空压机、储气罐、减压阀、转子流量计、输送管路。

3、配水系统:集水池、配水箱、小型泵、配水管、排水管。

4、温度控制仪、加热器。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与运行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与运行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与控制运行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加深对该处理系统特点的认识;2.学会测定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3.掌握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4.进一步明确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1.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了解和掌握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特点和实验方法十分重要。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采用必要的措施,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微生物生化作用的需要,并使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三相充分混合,从而强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加速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污泥的沉降性能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沉池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混合液(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通常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表示。

(1)污泥沉降比(Sludge V olume,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用百分数表示),即污泥沉降比(SV)=(经30min静置沉淀后的污泥体积/混合液的体积)×100%。

(2)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 olume Index,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克干污泥所占的沉淀污泥的容积(以ml计),即污泥容积指数(SVI)=经30min静置沉淀后的污泥体积(ml/L)/ 污泥干重(g/L)污泥沉降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直观,是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处理系统受到水质变化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以及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曝气池中的混合液浓度或污泥容积指数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时,单纯地用污泥沉降比来评价污泥的沉降性能则很不充分。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

§12-9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 6. 氧传递速率 • 氧传递速率的二个过程 :①氧传递到水中 , ②传
递到微生物的膜表面。 • 供气量一方面提供充足氧, 另一方面使悬浮固体
处于悬浮紊动状态,使细菌得到氧。 • 曝气设备的选择、布置、曝气方式以及与池型的
配合,是提高曝气池性能的重要条件。
• 11. 溶解氧浓度 • 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的溶解氧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不
受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当耗氧速率超过实际的氧传递速 率时,代谢速率受氧传递速率控制。 • 好氧代谢(包括硝化),仅发生在曝气池中有剩余氧的地 方。理论上剩余的氧约1mg/L足够。
§12-9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时影响曝气池的水位。若为机械表面曝气机,水位变化, 运行不稳定。 • 二沉池:出水混浊。
§12-9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 2.污泥负荷

Ls 和X大,则V小。
• 要求处理效率高时, Ls不宜大于0.5kgBOD/kgMLSS·d; 如要求进入硝化阶段, 一般0.15kgBOD/kgMLSS·d。
泥沉降浓缩性指标,SVI为100时相应回流污泥浓度10 000mg/L。回流能力过大影响二沉池浓缩状态,回流污 泥浓度会相应降低。 • 沉降浓缩性差的污泥,XR在5 000-8 000mg/L; 若XR 在7 000 mg/L,则曝气池MLSS在3 000mg/L,R必须大于 0.75。
§12-9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
20-30mg/(L·h),微孔扩散器40-60mg/(L·h),纯氧曝 气150mg/(L·h), 一定的曝气设备系统只能采用相应的 污泥浓度,MLSS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 对不同的水质、不同的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合理 的微生物浓度。 • 采用鼓风曝气没备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时,曝气池中 MLSS在2000mg/L左右是适宜的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1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 (又称 泥龄)
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 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3
微生物的停留时间应足够长,促使微 生物能很好地絮凝,以便重力分离, 但不能过长,过长反而会使絮凝条件
变差。
2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至少等于水力停 留时间,此时,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浓 度很低,大部分微生物是充分分散的。
4
MLVSS、SVI、DO
5
4.10.3 活性污泥处理 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 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污泥 沉降性质发生改变,不 易沉降的现象。污泥变 质时,不易沉淀,SVI 增高,污泥结构松散, 体积膨胀
危害:
污泥不易沉降,污泥流失 ,反应器中处理的污泥浓 度不够
② 污泥浓度不足 ,处理率下降
生活污水中有足够的碱度使pH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工业污水中经常缺少蛋白质,因而产生pH过低 的问题。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酸通常在进入曝气池前 进行中和。
十一、溶解氧浓度
01 通 常 溶 解 氧浓度不是 一个关键因素 ,除非溶解氧 浓 度跌落到接近于零。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要的溶解 氧来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就不受溶解氧的影响。
③ 排入水体,生 物污染
(2)分类:a.丝状菌膨胀 b.结合水膨胀
(3)原因 丝状菌膨胀
a.C/N过高,缺少营养 b.DO不足 c.水温高 d.pH过低 结合水膨胀 排泥不通畅
高负荷运转
2.污泥解体
出现的絮凝体细小,沉淀水浑浊等污泥絮凝体解体的现象 原因:曝气过量:紊动过分剧烈,使絮状体破裂
中毒:微生物活性抑制或死亡
三、微生物浓度
在设计中采用高的MLSS并不能提高效益,原因如下: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及常见问题与对策一、活性污泥法的启动与试运行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接种污泥:①同类污水厂的剩余污泥;②粪便污水等。

方法:①全流量连续直接培养法;②流量分阶段直接培养法;③间歇培养法;活性污泥的驯化:a.异步驯化法; b.同步驯化法2、活性污泥法的试运行:试运行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作为变数考虑的因素:①MLSS、空气量、污水注入方式;②如是吸附再生法,则吸附与再生的时间比;③N、P的投加。

根据上述各种参数的组合运行结果,找出最佳运行条件。

二、活性污泥系统重要运行参数的调节与观测1、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观察;2、对曝气时间(HRT)的调节;3、对供气量的调节:4、SV的测定与调节:5、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调节:6、回流污泥量的调节三、活性污泥系统的水质管理四、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1、污泥腐化: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原因:1)负荷量增高;2)曝气不足;3)工业废水的流入等;对策:1)控制负荷量;2)增大曝气量;3)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入。

2、污泥上浮:现象:污泥沉淀30~60分钟后呈层状上浮,多发生在夏季;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对策:1)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2)减少曝气量。

3、污泥解体:现象: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4、泥水界面不明显: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5、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①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主要是由于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引起的,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等、某些霉菌;1) 污泥膨胀理论:(1) 低F/M比(即低基质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膨胀;(2) 低溶解氧浓度引起的溶解氧缺乏型膨胀;(3) 高H2S浓度引起的硫细菌型膨胀。

活性污泥法-9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9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ppt课件
主要内容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 养驯化
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 污泥的培养驯化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2. 试运行
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系统在工程完工之后和投产之前 ❖ 概念 培养:产生足够量活性污泥的过程
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 缩短泥龄 控制DO
曝气过度
控制转速
流入脂肪和油脂
预处理除去
5、泡沫
❖ 原因:污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起 泡物质。
❖ 措施:消泡 分段进水提高混合液浓度
喷水或投加除沫剂(煤油、机油等) 风机机械消泡
磷、氮、水温、pH等。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污泥膨胀 现象(p197) 分类 ❖ 丝状菌膨胀:丝状菌大量繁殖 ❖ 非丝状菌膨胀:结合水异常增多 措施(p197)
2、污泥解体
❖ 现象:处理水质混浊,活性污泥絮凝体微细 化,处理效果变坏。
❖ 原因:运行不当; 有毒物质的混入。
❖ 措施:通过显微镜观察,查明原因
(4)同步培驯法
❖ 培养驯化同时进行,在第一次或头几次投料后即可 逐步加入工业废水,排水排泥同步进行。
❖ 多用于城市污水
(5)接种培驯法
❖ 从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引入剩余污泥; ❖ 从性质相同的废水处理站引入活性污泥
(6)培养驯化常出现的问题
❖ 污泥不增长
曝气池营养不足,进水负荷过小; 供氧量过大,负荷低,污泥自身氧化; 营养失调
3、污泥腐化
❖ 原因:沉积在死角的长期滞留的污泥,因厌氧发酵
而产生气CH4、H2S等,使污泥大量上浮。 ❖ 措施: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试运行确定最佳条件后,即可转入正常运行。

为了经常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积累经验,需要对处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如下。

(1)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总的和溶解性的BOD、COD,进出水总的和挥发性的SS,进出水总的有毒物质。

(2)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污泥沉降比(SV)、MLSS、MLVSS、SVI、DO、微生物相等。

(3)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氮、磷、pH值、水温等。

一般SV和DO最好2~4h测定一次,至少每班一次,以便及时调节回流污泥量和空气量。

微生物观察最好每班一次,以预示污泥异常现象。

除氮、磷、MLSS、MLVSS、SVI可定期测定外,其他各项应每天测定一次。

水样除溶解氧外,均取混合水样。

此外,每天要记录进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还要记录剩余污泥的排放规律、曝气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空气量和电耗等。

剩余污泥(或回流污泥)浓度也要定期测定。

活性污泥系统的观察与评价(1)现场观察——感官指标操作管理人员每班数次定时登上处理装置作一观察,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①色、嗅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

在曝气池溶解氧不足时,厌氧微生物会相应滋生,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时分解释放出H2S,污泥发黑、发臭。

当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时,污泥中微生物可因缺乏营养而自身氧化,污泥色泽转淡。

良好的新鲜活性污泥略带有泥土味。

②二沉池观察与污泥性状活性污泥性状的好坏可从二沉池及后面述及的曝气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因此,管理中应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定时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脸色”进行观察。

二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在巡视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漂泥的有无、漂泥泥粒的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形状良好上清液混沌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该处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泥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③曝气池观察与污泥性状在巡视曝气池时,应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曝气池中间若有成团气泡上升,即表示液面下曝气管道或气孔有堵塞,应予以清洁或更换;若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尤应注意四角有无积泥。

活性污泥法操作规程

活性污泥法操作规程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与管理一、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的培养是指曝气池中造成足够数量,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驯化是指使微生物具有特定的处理能力。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是根据微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原则进行的。

通常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需具备以下因素:1、微生物的接种(菌种);2、适合的培养基;3、适合的培养条件。

在污水实际运转的培菌驯化中,通常以污水厂的活性污泥作为菌种;以待处理的废水、生活污水以及粪便水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液为培养基;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有机物浓度、溶解氧等为营养的条件。

营养活性污泥通常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向曝气池内投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菌种(菌种数量应不小于曝气池容积的1/10),而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好由所需处理的废水与生活水组成的混合液,外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后充满曝气池。

一般混合液BOD5200~300mg/L,COD Cr300~500mg/L,NH3—N 30mg/L左右,PH6~8,水温20~30℃。

当混合液配好后,开车进行曝气,当溶解氧达到3~3.5mg/L时,停止曝气。

让混合液静止沉淀数小时后,排放上清液约占曝气池容积的1/10,然后经曝气池内补加等量与原营养液相同的废水,重新进行曝气。

如此反复循环操作,使曝气池污泥体积达到15﹪左右,污泥浓度2克/升时,可适当加大排水量和进水量,并开始回流污泥(约占进水量的三倍),如此周而重复运行若干时间,当污泥沉降比约30﹪,污泥浓度达到3~5克/升处理能力接近设计能力时,标志着活性污泥法培菌训化结束,污水处理进入正常运行。

整个培菌训化进程一般需要20~30天。

在培菌训化过程中,活性污泥培菌及训化过程中有如下演变过程:(1)在培菌初期,当曝气池运行时,取曝气池混合液放入量筒中,可看到大量极微小悬浮物体,沉降很慢,上清液浑浊不清,透明度极差,污泥体积2﹪左右,在显微镜大量微小微生物,如鞭毛虫、滴虫、豆形虫等游泳型原生动物;(2)待一个星期,污泥体积5~10﹪时,污泥沉降速度极快,上清液清澈,显微镜下可看到较多菌胶团和大量鞭毛虫、豆形虫、草覆虫等游泳型原生动物和少量钟虫等固着型原生动物,并且已有一定的处理效果,此时活性污泥基本形成并处于增长阶段。

活性污泥法运行流程

活性污泥法运行流程

活性污泥法运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污水预处理。

格栅,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Ξ于 悦(呼和浩特市排水事业管理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法。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直接反映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污水处理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和控制,能够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污水处理;运行管理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在人工供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复杂有机污染物降解为H2O、CO2、PO43-、SO42-、N H3—N、H2S等简单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水得以净化。

同时微生物利用分解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合成为新的细胞质组成部分,使微生物群体自身生长繁殖。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体和它所处的处理系统环境条件(如B0D负荷率、温度、酸碱度、营养平衡、有毒物质和溶解氧等)是相适应的,在处理系统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生物相能反映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质量及运行状况。

1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方法活性污泥生物相是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其代谢活力等状况的概貌。

污泥中的微生物状况随它所处环境条件而改变,因此,通过对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可直接反映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及处理的效果。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完成。

先用低倍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污泥絮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紧密程度,再转用高倍数显微镜观察污泥絮粒中的菌胶团细菌与丝状细菌的比例、絮粒游离细菌的多少以及微型动物的状态,最后用油镜观察染色的涂片,分辨细菌的种类和观察细菌的情况。

2 运行状态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与控制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污泥的生物相来监视污水处理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策,保证运行稳定,提高处理效果。

第六节、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运行

第六节、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运行

4、曝气时间
曝气时间太短,难保证处理效果 太大,耗电
5、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Ta、回流比R
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1、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系统种的污泥沉降性质发生 改变,不易沉降的现象。污泥变质时, 改变,不易沉降的现象。污泥变质时,不 易沉淀, 增高, 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体积膨 增高 污泥结构松散, 胀
危害: 危害: a.污泥不易沉降,污泥流失,反应器中处理的污泥浓度不够 污泥不易沉降, 污泥不易沉降 污泥流失, b.污泥浓度不足,处理率下降 污泥浓度不足, 污泥浓度不足 c.排入水体,生物污染 排入水体, 排入水体 分类: 丝状菌膨胀 分类: a.丝状菌膨胀 b.结合水膨胀 结合水膨胀 c.低粘性膨胀 低粘性膨胀 原因: 原因 丝状菌膨胀: 丝状菌膨胀 a.C/N过高,缺少营养 过高, b.DO不足 过高 不足 c.水温高 (25-30℃) d.PH过低 水温高 ℃ 过低 e.H2S超过 超过1-2mg/l,导致丝硫菌过度繁殖 超过 ,别有) B级:一些(不 是所有的都有) C级:一般(都 有,每个絮体15根) D级:较多(520根) E级:丰富(超 过20根) F级:大量(形 成丝网)
结合水膨胀 有机负荷太高,导致氮、磷、DO不足, 有机负荷太高,导致氮、 不足, 不足 有机物难以在体内分解代谢, 有机物难以在体内分解代谢,微生物向体 外分泌过多聚糖类物质, 外分泌过多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含有很 多氢氧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多氢氧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结合水高 呈粘性凝胶状。 达400% ,呈粘性凝胶状。 低粘性膨胀 微生物中毒,不能分泌足够粘性物质, 微生物中毒,不能分泌足够粘性物质, 形不成絮体,无法分离 形不成絮体,
第六节、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运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与控制运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加深对该处理系统特点的认识;
2.学会测定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
3.掌握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4.进一步明确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的指导意义。

二实验原理
1.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了解和掌握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特点和实验方法十分重要。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采用必要的措施,创造适宜的条件,满足微生物生化作用的需要,并使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三相充分混合,从而强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加速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污泥的沉降性能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沉池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混合液(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通常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表示。

(1)污泥沉降比(Sludge V olume,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用百分数表示),即
污泥沉降比(SV)=(经30min静置沉淀后的污泥体积/混合液的体积)×100%。

(2)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 olume Index,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1克干污泥所占的沉淀污泥的容积(以ml计),即
污泥容积指数(SVI)=经30min静置沉淀后的污泥体积(ml/L)/ 污泥干重(g/L)
污泥沉降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直观,是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处理系统受到水质变化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以及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曝气池中的混合液浓度或污泥容积指数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时,单纯地用污泥沉降比来评价污泥的沉降性能则很不充分。

这种情况下,常用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判断系统的运行情况。

简单地说,污泥容积指数就是经30min静置沉淀后污泥密度的倒数,它能客观地评价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絮凝、沉降性能,并及时反映是否有污泥膨胀倾向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三实验设备及试剂
1.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装置;
2.MLSS分析装置;
3.1L量筒(2个);
4.秒表(2块)。

四实验步骤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取一定量的已有活性污泥法构筑物中的活性污泥加入到培养槽中作为菌种,然后加入待处理的人工废水或实际废水,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装置每天曝气23h后,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置沉淀30min后排出上清夜,再向培养槽中投加新鲜废水。

每天排放的上清液量占总容积的25%左右。

上述过程运行7-10d后,30min污泥沉降比达到15-20%,污泥浓度基本稳定。

污泥培养驯化完成。

2.分析活性污泥浓度MLSS。

(1)将蒸发皿放在烘箱中,在103-105℃烘1h。

(2)烘干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重,记录重量W0,填入表1中;
(3)用50ml量筒量取反应器中的混合液,倒入已称重的蒸发皿中,在103-105℃烘箱内烘干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记录重量W1,填入表1中;
活性污泥浓度(MLSS)/mg.L-1=(W1-W0)×1000/V
式中W0—蒸发皿重,g;
W1—悬浮固体+蒸发皿,g;
3.取曝气池的混合液倒入1L的量筒中至1L刻度为止,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及特点,并在1min、3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分别记录污泥界面以下的污泥容积,填入表2中。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1.实验数据
表1 MLSS及SVI测定实验记录表
表2 SV测定实验记录表
2.结果整理
(1)绘制泥水界面下的污泥容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根据测定的SV与MLSS,计算SVI;
(4)通过所得的污泥沉降比与污泥容积指数,评价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否有污泥膨胀倾向或已发生污泥膨胀。

六思考题
1. 污泥沉降比与污泥容积指数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