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SBR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和原理

SBR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和原理

SBR短程反应器的特点及运行方式所谓SBR工艺又称程序式活性污泥法或间遏式活性污泥法,它的运行方式按进水、曝气、沉淀滗水、排泥、待机多工序在一池完成,省却二沉池和污泥循环,投资省,抗负荷冲击强,因为SBR对进水有几十倍的“稀释”能力。

在SBR运行工序中,通过曝气推流及沉淀滗水,完成硝化反硝化,从而去除NH3-N。

NH3-N去除过程如下NH4+——NO2-——NO3-——NO2-——N2在好氧条件下,好氧型亚硝化菌把NH4+作用生成NO2-,之后NO2-又在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在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需要补加碱度,完成硝化除NH4反应。

再由缺氧型兼性菌把NO3-还原成NO2-,NO2-再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无害的N2,最终完成除氨氮反应。

除氨反应步骤多,参加菌种多,反应条件又分好氧条件和缺氧条件;而亚硝酸、硝酸菌生长周期又长,且占总菌群数量又少(5%),所以除氨氮慢,所需时间长。

硝化反应耗氧量是除COD 4.54倍,还会消耗大量碱度(1mgNH4+耗碱度7.14mg/L),反硝化时又要补充有机碳(污水中缺),更增加处理成本。

由于反应速度慢,生长周期长,条件要求苛刻,更加大成本,这就形成了化肥污水的处理难点。

投资大,处理费高,技术要求更高,这就是化肥企业排水中NH3-N极少有企业能处理达标的原因。

(虽有少量企业可以达标,不是大量掺水,就是花费较高处理费用换来的。

)而亚硝化反应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缺点。

亚硝化反应过程如下+-从上述反应过程不难看出由NH4-N反应生成NO2-,然后直接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N2,这样就减少了反应程序,同时也节省了硝化时所用的碱度和反硝化时所用的有机碳源,缩短了反应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运行费用。

综上所述,短程硝化亚硝化反应不仅节省一资性投资,而且还节省运行费用。

短程硝化技术,比常规除氨工艺省O225%,省有机碳40%,少产污泥50%,节碱20%,因此少投资20~30%,处理费用也会下降1/3!这是得益于本工程采用了“短程硝化技术”。

4四、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方式1

4四、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方式1

①、在外沟中仅提供将BOD氧化并稳定所需的氧量, 保持DO浓度为0mg/L或接近于0mg/L,这样,即可节 省供氧的能耗,又可为反硝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在外沟中保持厌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聚磷菌又可 以进行磷的释放,以使它们在好氧条件下吸附污水 中更多的磷,达到除磷的作用。 ③、奥贝尔氧化沟的脱氮 根据硝化反应硝化原理,脱氮过程需先将NH3N在有氧的条件下转化成硝态氮,然后在无分子态氧 存在的条件下把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这就要求在运 行中必须创造一个好氧和缺氧这样一个环境条件, 由于奥贝尔氧化沟特有的三沟DO浓度呈0—1—2的 分布,这正好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脱氮环境条件。
进水 回流污泥
二 沉 池
剩余污泥 推流式工艺平面图
出水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 因此,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微生物群的量和质 是完全均匀一致的。整个过程在污泥增长曲线上的位置 仅是一个点,这意味着在曝气池中所有部位的生物反应 都是同样的,氧的吸收率也是相同的,其主要工艺流程 如下:
序批式的含义
序批式活性污泥中的“序批式”包括两层含义: ①.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按序列、间歇的方式进行,由于 污水是连续或半连续排放,因而处理系统中至少需 要2个以上的反应器来交替运行。因此,从总体上污 水是按顺序依次进入每个反应器。而各反应器相互 协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污水的净化功能,但 对每一个反应器则是间歇进水和间歇排水。 ②.每个反应器的运行操作是分阶段、按时间顺序来进 行的。一般典型的SBR工艺的一个完整运行周期由5 个阶段组成,即进水阶段、反应阶段、沉淀阶段、 排水阶段和闲置阶段。从第一次进水开始到第二次 进水开始称为一个工作周期。
(2)、奥贝尔氧化沟的区分

四活性污泥法的不同类型

四活性污泥法的不同类型
作用,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接纳的仅是浓度较高的回流 污泥,其曝气完成稳定作用。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是小的, 建筑费用较低; b. 二沉池排出的活性污泥含有很多未氧化的有机物,运行费用 低。 2)主要缺点: a. 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BOD去除率在85%~90%; b. 适合处理含悬浮物和胶体物较多的废水,对溶解性有机物含 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效果更差。
常低,剩余污泥少(△X)且稳定,污泥无需再进行专门处理——污
水、污泥综合处理设备;
b. 处理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好和出水水质好,对废水冲击负荷有较强的 适应性;
2)主要缺点:
a.曝气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较大,占地面积大;
b.建设费用和用于曝气的电耗很高;
• 适用条件:
只适用于处理对处理水质要求较高,且不宜采用污泥处理技术的小城 镇污水处理系统,水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
➢ 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曝气池内经历了吸附 阶段和代谢阶段的完整过程。
•需氧量

一、传统(普通)活性污泥法
2. 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供氧速率与需氧速率关系
• 供氧速率
• 需氧速率曲线
曝气池长
•普通活性污泥法沿池长的供氧是度均匀的

3.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 主要优点:
a. 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出水水质好; b. 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空
•本工艺开创于70年代

➢一般平面呈圆形,直径约
16m,深度为50100m。
➢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
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
内、外两部分。
➢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
,促使液流循环。

活性污泥法原理

活性污泥法原理

活性污泥法原理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其原理是通过维持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好氧降解有机物质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主要依赖于两个重要的环节:曝气和沉淀。

首先,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曝气方式给活性污泥提供大量的氧气,使微生物得到生长和繁殖,从而降解有机物质。

曝气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表面曝气、喷射曝气、曝气床等。

然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好氧处理之后,活性污泥中的生物颗粒会逐渐沉淀下来形成污泥絮体。

这个过程称为污泥的沉淀,可以通过重力沉淀或污泥回流的方式进行。

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是微生物的作用。

在好氧条件下,污泥中的一些具有好氧降解能力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和氧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体等。

此外,还有重要的副产物——污泥的产生。

在活性污泥法中,随着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和降解,活性污泥会逐渐增加并形成污泥絮体。

这些污泥絮体会随后进行污泥的沉淀并最终从池底排出,形成浓缩后的污泥。

总的来说,活性污泥法通过好氧降解有机物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其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曝气和沉淀等步骤,可以使活性污泥保持活性,并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介绍1、SBR工艺介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在反应池中按序列、间歇进入每个反应工序,即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五个工序。

2、SBR的工作过程SBR工作过程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污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并在反应器充满水后开始曝气,污水里的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达到排故要求后停止曝气,沉淀一定时间将上清液排出。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短时间进水-曝气反应-沉淀-短时间排水-进入下个工作周期,也可称为进水阶段-加入底物、反应阶段-底物降解、沉淀阶段-固液分离、排水阶段-排上清液和待机阶段-活性恢复五个阶段。

(1)进水阶段进水阶段指从向反应器开始进水至到达反应器最大容积时的一段时间。

进水阶段所用时间需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和设备条件确定。

在进水阶段,曝气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衡污水水质、水量的作用,因而,阳R对水质、水量的波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在此期间可分为三种情况:曝气(好氧反应)、搅拌(厌氧反应)及静置。

在曝气的情况下有机物在进水过程中已经开始被大量氧化,在搅拌的情况下则抑制好氧反应。

对应这三种方式就是非限制曝气、半限制曝气和限制曝气。

运行时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废水的特性和要达到的处理目标,采用非限制曝气、半限制曝气和限制曝气方式进水。

通过控制进水阶段的环境,就实现了在反应器不变的情况下完成多种处理功能。

而连续流中由于各构筑物和水泵的大小规格已定,改变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是困难的。

(2)反应阶段是SBR主要的阶段,污染物在此阶段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得以去除。

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的不同,如仅去陈有机碳或同时脱氯陈磷等,可调整相应的技术参数,并可根据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具体情况确定反应阶段的时间及是否采用连续曝气的方式。

(3)沉淀阶段沉淀的目的是固液分离,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他的功能。

停止曝气和搅拌,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完成泥水分离,静态沉淀的效果良好。

经过沉淀后分离出的上清液即可排放,沉淀的目的是固液分离,污泥絮体和上清液分离。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与工艺: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类型: 根据不同的反应器类型、曝气方式以及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可被分为3类。

这3类工艺之间是相互交叉的。

我们可以对这3种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从而组合出最佳的工艺。

一、反应器类型 二、供氧类型 三、负荷类型1.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传统法) 1. 传统曝气法 1. 传统负荷法2. 阶段曝气法 2. 渐减曝气法 2. 高负荷法3. 完全混合法 3. 纯氧曝气法 3. 延时曝气法4. 吸附再生法5. 生物选择器活性污泥法按混合方式分类: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循环混合式按供氧方式分类:鼓风曝气、机械曝气按运行方式分类:1.普通曝气法2.渐减曝气法3.阶段曝气法4.吸附再生法(生物吸附法)5.完全混合法等(加速延时曝气法)反应器类型1. 传统活性污泥法(1)工艺构型:传统曝气:(2)曝气池池型:长形,廊道形(3)流态特征:推流式(4)运行:水流一端进,另一端出,沿途曝气,推流前进(5)特点①吸附→减速增长→内源呼吸②处理效果好③不易污泥膨胀④供氧与需氧不平衡⑤耐冲击负荷能力差(尤其对有毒或高浓度工业废水) (6)改进:扩大污泥负荷范围:高、低负荷法;调整曝气池进水点位置: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法;改进曝气方法及技术:渐减曝气法、纯氧曝气法;改进曝气池池型及流态特征: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2. 阶段曝气法更准确地,该工艺又称为阶段进水工艺。

与传统法相比,该工艺曝气池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溶解氧消耗明显改善。

由于污水中含有抑制物质或浓度过高的现象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因此,阶段曝气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Q(1)型式:廊道式(2)流态:推流式(多点进水)(3)特点:①需氧和供氧较平衡②耐冲击负荷力强③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有利于二沉池的泥水分离。

3. 完全混合法或称带回流的CSTR工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因为:有更多的工业废水需要处理,使用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往往不成功,主要原因是进水端污染物浓度过高。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操作程序是什么?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操作程序是什么?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操作程序是什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又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法,是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它的反应机制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仅运行操作不一样。

SBR的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滗水和静置等5个基本过程组成。

从污水流入开始到静置时间结束为一个周期。

在一个周期内一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池内依次进行,这种操作周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以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

因此不需要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必需设置的沉淀池、回流污泥泵等装置。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在空间上设置不同设施进行固定的连续操作,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池内,在不同时间阶段进行各种目的不同操作。

(1)进水阶段进水阶段是SBR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

在污水流入开始之前是前个周期的静置或待机状态,因此反应池内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

这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此时反应池内的水位最低。

在进水过程所确定时间内或者说在到达最高水位之前,反应池的排水系统一直是在关闭状态。

一般间断的来水通常釆用一个反应器即可满足需要,若是连续来水,如24h生产的工厂污水,几乎是连续排放的,那么一个反应池就处理不了全部污水,这样处理系统就需要多个反应池来组成。

这种连续进水的SBR系统称为连续进水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由于进水阶段IX仅流入污水,不排放处理水,反应池起到了调节池作用,在SBR法运行中即使有水量与水质的变化,对处理水质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但对于某些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的工业污水处理时,为避免在进水阶段集中进入高浓度废水,在设定的生化时间内难以达标或对活性污泥形成冲击,也应设调节池。

(2)反应阶段当污水注入到达预定容积后,进行曝气或搅拌,以达到反应目的(去除B0D5、硝化、脱氮除磷)。

例如为达到脱氮的目的,通过好氧反应(曝气)进行氧化、硝化,然后通过厌氧反应(搅拌)而脱氮。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在污泥中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初沉、曝气、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废水需要经过网格筛、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物和固体颗粒。

接下来是曝气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水泵送至曝气槽内,通过曝气设备向水中通入空气或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随后是初沉阶段,将曝气槽内的废水送至初沉池中,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固体和一部分生物污泥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浆和清水两部分。

清水继续流向下一个曝气池进行处理,而污泥浆则定期进行排出和回流处理。

接下来是再次曝气阶段,将初沉后的水再次送进曝气池,经过曝气处理后,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更进一步的去除。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将再次曝气后的水进行最后的处理和消毒,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通过不断的曝气和微生物降解,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效果稳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污泥龄c(d)
MLSS (mg/l) MLVSS (mg/l)
回流比 (%) 曝气时间HRT (h) BOD5去除率 (%)
0.20.4
0.30.6 515
15003000 12002400
2550 48 8595
2. 阶段曝气法(分段进水法)
有机物降解与需氧:
氧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用途:
(1)氧化分解有机物;
(2)氧化分解自身的细胞物质。
O2 a'Q Sr b'V X v
式中:O2——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kgO2/d; a’——代谢每kgBOD所需的氧量, kgO2/kgBOD.d; b’——每kgVSS每天进行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 kgO2/kgVSS.d 。
0.76
制药废水
0.77
酿造废水
0.93
亚硫酸浆粕废水
0.55
b 0.10 0.13 0.016
0.13
a、b经验值的获得:
(3)通过实验获得:
x aQS r bVX v 可 改 写 为 :
x a QS r b
VX v
VX v
x/VXv( /d)
1
b
a





QSr/VXv(kgBOD/kgVSS.d)
思考题:如何解释单位质量污泥的需氧量与负荷成正比,而去除单位 质量BOD的需要量与负荷成反比?
a’、b’值的确定:
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
运行方式 完全混合式 生物吸附法 传统曝气法 延时曝气法
O2
0.71.1 0.71.1 0.81.1 1.41.8
a’
b’
0.42 0.11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

b.具有一定的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当吸附池的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补充。 ③主要缺点: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特别是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效果更差。 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完全氧化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特点: a.有机负荷率非常低,污泥持续处于内源代谢状态,剩余污泥少且稳定,勿需再进行处理; b.处理出水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好,对废水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c.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设初次沉淀池。 ②主要缺点:
二、曝气池的型式与构造 1、曝气池的类型 ①根据混合液在曝气池内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 ②根据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③根据曝气池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④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2、曝气池的流态 ①推流式曝气池 ②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③循环混合式曝气池:??氧化沟 3、曝气池的构造 曝气池在构造上应满足曝气充氧、混合的要求,因此,曝气池的构造首先取决于曝气方式和所采用的曝气装置。
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水 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
③主要设计参数: 6、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又称短时曝气法或不完全曝气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特点:有机负荷率高,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较差;而在工艺流程和曝气池的构造等方面与传统法基本相同。 ②主要设计参数: 7、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特点: a.纯氧中氧的分压比空气约高5倍,纯氧曝气可大大提高氧的转移效率; b.氧的转移率可提高到80~90%,而一般的鼓风曝气仅为10%左右; c.可使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能够大大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 d.剩余污泥产量少,SVI值也低,一般无污泥膨胀之虑。 ②曝气池结构: ③主要设计参数: 8、浅层低压曝气法 ①理论基础:只有在气泡形成和破碎的瞬间,氧的转移率最高,因此,没有必要延长气泡在水中的上升距离; ②其曝气装置一般安装在水下0.8~0.9米处,因此可以采用风压在1米以下的低压风机,动力效率较高,可达 1.80~2.60kgO2/kw.h; ③其氧转移率较低,一般只有2.5%; ④池中设有导流板,可使混合液呈循环流动状态。 9、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①主要特点:a.曝气池水深在7~8m以上,b.由于水压较大,洋的转移率可以提高,相应也能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率;c.占地面 积较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在近几十年来,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如普通曝气法、阶段曝气法、生物吸附-降解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1、传统活性污泥法⑴工艺流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是:经过初次沉淀池去除粗大悬浮物的废水,在曝气池与污泥混合,呈推流方式从池首向池尾流动,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

曝气池混合液在二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混合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液出流。

沉淀的污泥一部分以回流的形式返回曝气池,再起到净化作用,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⑵曝气池及曝气设备曝气池为推流式,有单廊道和多廊道形式,当廊道为单数时,污水进出口分别位于曝气池的两端;当廊道数为双数时,则位于同侧。

曝气池的进水和进泥口均采用淹没式,由进水闸板控制,以免形成短流。

出水可采用溢流堰或出水孔,通过出水孔的流速要小些,以免破坏污泥絮状体。

廊道长一般在50〜70m,最长可达100m,有效水深多为4〜6m,宽深比1〜2,长宽比一般为5〜10。

鼓风曝气池中的曝气设备,通常安置在曝气池廊道的一侧。

⑶活性污泥法系统运行时的控制参数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曝气池内的溶解氧、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

①溶解氧的浓度;②回流污泥量;③剩余污泥排放量的确定⑷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①优点: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0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 ;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②缺点:需氧与供氧矛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阶段曝气法(多类进水法)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在池首过高的缺点,将废水沿曝气池长分数处注入,即形成阶段曝气法,它与渐减曝气法类似,只是将进水按流程分若干点进入曝气池,使有机物分配较为均匀,解决曝气池进口端供氧不足的现象,使池内需氧与供氧较为平衡。

四种最常用的活性污泥运行方法

四种最常用的活性污泥运行方法

四种最常用的活性污泥运行方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通过活性污泥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活性污泥的运行方法就是指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对污泥的搅拌、通气、进水和排泥等操作的方式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四种最常用的活性污泥运行方法。

第一种是完全混合法。

完全混合法是将进水与含有活性污泥的反应池内的水体进行充分混合,以达到污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充分接触和反应的目的。

它主要通过机械搅拌设备来实现。

完全混合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污水流量变化较大的情况,它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效果,并且可以较好地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波动。

第二种是顺序混合法。

顺序混合法是将进水与活性污泥进行分段混合,分别引入不同的反应池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提高废水的去除效率。

但是顺序混合法对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较差。

第三种是间歇通气法。

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通过间歇通气来控制系统内溶解氧的浓度,以调节活性污泥的生长和代谢。

间歇通气法适用于处理废水中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情况,通过控制通气时间和间隔,可以提高污泥中的好氧菌的活性,增强降解有机物质的能力。

第四种是SBR法。

SBR法即顺序批处理法,是将进水分别引入不同的反应池,通过控制进水、搅拌、沉降和排泥等过程的时间顺序来实现水质处理的过程。

SBR法的运行灵活性强,处理效果较好,适用于处理污水中有机物质浓度和水质特性变化较大的情况。

但是SBR法对于处理大规模的污水系统来说,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完全混合法、顺序混合法、间歇通气法和SBR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四种活性污泥运行方法,它们各具优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污水处理工艺。

选择合适的运行方法对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学第3章 第2(4)节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环境工程学第3章 第2(4)节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帕斯韦精尔选课氧件化沟
35
15、氧化沟
优点:
1、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 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 效果;
2、对水温、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3、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程度,无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精选课件
36
15、氧化沟
减少水力损失,防止弯道淤积
浅层曝气与一般曝气相比,空气量增大,但风压仅为一般 曝气的1/4 ~ 1/6左右,约10kPa,故电耗略有下降。
曝气池水深一般3~4m,深宽比1.0~1.3. 浅层池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
精选课件
22
10、纯 氧 曝 气
注:一般情况下鼓风曝气方 式氧的利用率只有10~25%。
优点: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氧传递速率增加了,氧利 用率可达80-90%。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缺点:纯氧发生器容易出现故障,装置复杂,运转管
理较麻烦。
精选课件
23
11、克 劳 斯 法
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 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 问题,这个方法称为克劳斯法。
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 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 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
精选课件
20
9、浅 层 曝 气(殷卡曝气法)
原理: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而与其在 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 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
精选课件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工艺作为有较长历史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根据水质的变化、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特点和运行管理、技术经济及排放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又发展成为多种运行方式和池型。

其中按运行方式,可以分为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法(即生物接触稳定法)、高速率曝气法等。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又称为传统活性污泥法。

推流式曝气池表面呈长方形,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曝气池中的水流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5-18所示。

在曝气过程中,从池首至池尾,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反应速度是变化的,F/M值也是不断变化的,微生物群的量和质不断地变动,活性污泥的吸附、絮凝、稳定作用不断地变化,其沉降-浓缩性能也不断地变化。

推流式曝气的特点是:①废水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②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③对废水的处理方式较灵活。

但推流式曝气也有一定的缺点,由于沿池长均匀供氧,会出现池首曝气不足,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推流式曝气池一般建成廊道型,根据所需长度,可建成单廊道、二鹿道或多廊道(见图2-5-18)。

廊道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5:1,以避免短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推流式曝气池的各项设计参数的参考值大体如下:BOD负荷(Ns)0.2~0.4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Nv)0.3~0.6kgBOD5/(m3.d)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r、ts)5~15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500~35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1200~2500mg/L;污泥回流比(R)25%~50%;曝气时间(t)4~8h;BOD5去除率85%~95%。

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是废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因此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微生物群的量和质是完全均匀一致的。

各种活性污泥法特点

各种活性污泥法特点
缺点:供氧量与需氧量一直的技术很难实现同上不变
3
阶段曝气
沿池长分段多点进水
优点:1.有机负荷比较均匀,改善了供需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
2.有利于充分发挥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力
3.污泥浓度(悬浮物浓度)沿池逐渐降低,后段<平均值,有利于减轻二沉池的负担
Nr:0.6~1.0kgBOD5/m3*d
x:2000~3500mg/L
1. A级:细菌具有极高的繁殖变异能力,提高了抗冲击能力
2. B级:0.5,60%BOD,2~4,〈4~8h,V下降
3.运行稳定
15
脱磷脱氮A/O,A2/0,A/A/O
硝化:NH3+3/2O2(逆硝酸菌,硝酸菌)→NO2+H2O+H+
NO2+1/2O2→NO3-
反硝化:NO3-(厌氧菌)→N2
16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核心是SBR反应器:间歇,顺序,周期性。
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闲置
2.再生池浓度高,污泥负荷可高些
3.抗冲击能力强,再生泥可以补充
4.“空曝”可抑制丝状菌生长
缺点:在曝气池中吸附时间短,去除效果不高
Ns:0.2~0.6
Nr:1.0~1.2
t:0.5~1h
3~6h
E去除率:80~90%
R:0.25~1
6
延时曝气法(完全氧化法)
长时间曝气18~36h,使活性污泥处于内源呼吸期,所以氧化很彻底,出水水质好
运行方式原理特点典型参数传统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为推流式废水与回流污泥从同一端进入有机物与污泥充分接触且沿操作方向下降
各种活性污泥法特点
序号
运行方式
原理
特点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也称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其主要特征是反应池一批一批地处理污水,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每一个反应池都兼有曝气池和二沉池作用,因此不再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段,而且一般也可以不建水质或水量调节池。

SBR 污水处理工艺的整个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在一个反应器内控制运行的。

污水进入该反应池后按顺序进行不同的处理,一般来说,SBR 工艺反应池的一个控制运行周期包括5 个阶段。

①进水期
污水在该时段内连续进入反应池内,直到达到最高运行液位。

①曝气充氧期
在该期内不进水也不排水,但开启曝气系统为反应池曝气,使池内污染物质进行生化分解。

①沉淀期
在该时段内不进水也不排水,反应池进入静沉淀状态,进行高效泥水分离。

①排水期
在该期内将分离出的上清液排出。

①空载排泥期
该反应池不进水,只有沉淀分离出的活性污泥其中一部分按要求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另一部分作为菌种留在池内,做好进入第1 阶段工作的准备。

SBR 工艺运行时,5 个工序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的体积、浓度及运行状态等都可根据污水性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灵活掌握。

曝气方式可采用鼓风曝气或机械曝气。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三)——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控制方法有污泥负荷法、SV法、MLSS法和泥龄法等四种,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对立的,往往同时使用,互相校核,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污泥负荷法污泥负荷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运行的初期和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生物处理系统。

但此法操作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小的稳定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其他控制方法,只是定期用污泥负荷法进行核算。

问:什么是污泥负荷?什么是容积负荷?两者有什么联系?答:污泥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容积负荷是指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活性污泥微生物要想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首先要求其周围环境中含有足够的BOD5,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同时自身得到增殖。

如果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低,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但同时会使活性污泥处于过氧化状态、沉降性能也会变差,导致出水悬浮物含量升高。

如果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高,又会造成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不彻底,出水水质变差。

另外,污泥负荷与污泥膨胀的关系直接相关,不仅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过高会导致污泥膨胀,针对不同水质,包括曝气池的污泥负荷在内的各种参数都要经过运行实践来确定。

问:什么是有机负荷率?答:有机负荷率可以分为进水负荷和去除负荷两种。

进水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或单位有效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即进水有机负荷可以分为污泥负荷Ns和容积负荷Nv两种。

去除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质的数量,或单位有效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质的数量。

因此,去除负荷可以用进水负荷和去除率两个参数来表示。

有机负荷率是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活性污泥增长的重要因素。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对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主要过程的了解,可有效地指导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1)吸附在很多活性污泥系统里,当污水与污泥接触后很短时间(10~40min)内就出现了很高的有机物(BOD)去除率。

这个初期高速去除现象是吸附作用引起的。

由于污泥表面积很大(介于2000~10000m2/m。

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糖类黏质层,因此可以认为污水中悬浮的和胶体的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

呈胶状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吸附后,首先被水解菌作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与溶解有机物一道在透膜ø的作用或在浓差推动下选择性渗入细胞体内。

通过吸附作用,有机物只是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上,其性质并δ立即发生变化。

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将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弱。

如果回流污泥δ经充分曝气,储存在微生物体内的有机物δ充分氧化分解,活性污泥尚δ到达内源呼吸阶段,这时污泥的吸附能力较差。

在吸附阶段,同时也开展有机物的氧化和细胞合成,但吸附作用是主要的。

(2)微生物代谢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开展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C02和H2O等稳定物质。

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在开展氧化分解,并供给能量。

活性污泥微生物从污水中去除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胞物质的合成(活性污泥增长)、有机物(包括一部分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氧的消耗组成。

当氧供给充足时,活性污泥的增长与有机物的去除是并行的,污泥增长的旺盛时期,也就是有机物去除的快速时期。

(3)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淀絮凝体是活性污泥的基本构造,它能够防止微型动物对游离细菌的吞噬,并承受曝气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更有利于与处理水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情况是: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 超过需要。
渐减曝气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布置扩散器,使布气 沿程变化,而总的空气量不变,这样可以提高处理 效率。
渐减曝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阶段 曝 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把入流污水分3~4点引入到曝气池中。
高负荷曝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延时曝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延时曝气的特点:
曝气时间很长,达24h甚至更长;
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 剩余污泥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
适用于污水量很小的场合,近年来,国内小型污 水处理系统多有使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吸附-再生法(接触稳定法)
混合液曝气过程中第一阶段BOD5的下降是由于吸附 作用造成的,对于溶解的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大或没有, 因此,把这种方法称为接触稳定法,也叫吸附再生法。 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 定作用。
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 高负荷曝气法。
曝气池中的MLSS约为3000~5000mg/L, 曝气时间比较短,约为1.5~3h,处理效率仅约 70%~75%左右,有别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故常称变形曝气。
活性污泥处于生长旺盛期,有机负荷高, 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低,必须保证充分的搅 拌和曝气。
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La值增大,
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的增加而增 加。
当井壁腐蚀或受损时,污水可能会通过井壁渗透,污染地下 水。
纯氧曝气
纯氧代替空气, 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 速率。纯氧曝气池的 构造见右图。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 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 污泥的沉淀性也好。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纯氧曝气的缺点是纯氧发生器容易出现故障,装置复 杂,运转管理较麻烦。
4.4 活性污泥法《的水污运染控行制工方程》式第四章
传统推流式 渐 减曝气 阶 段曝气 高负荷曝气 延时曝气 吸附-再生法 完全混合法 深层曝气 纯氧曝气 克劳斯法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氧化沟
渐减曝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在推流式的传统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 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深层曝气
深井曝气法处理流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深井曝气池简图
深层曝气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一般曝气池直径约1~6m,水深约10~20m。深井曝气法深 度为50~150m,节省了用地面积。
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
深井曝气法中,活性污泥经受压力变化较大,实践表明这时 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能力并无异常变化,但合成和能量分配有 一定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