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蝴蝶》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只蝴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花园里的故事》,详细内容为《三只蝴蝶》的故事表演。
通过表演游戏,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合作、表达情感,培养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三只蝴蝶》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中的友谊、互助等主题。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表演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头饰、花束、蝴蝶翅膀等。
2. 学具:彩纸、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讨论故事主题。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段表演,展示故事中的友谊、互助等主题。
教师点评,指导幼儿改进表演。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幼儿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角色扮演,进行表演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4. 表演展示(10分钟)每组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表演过程,讨论合作、互助的重要性。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蝴蝶》2. 表演主题:友谊、互助3. 表演步骤:讨论、设计、练习、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三只蝴蝶》的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合作、表达等方面的进步和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讨论和分享环节。
2. 例题讲解中的分组讨论和教师点评。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观察幼儿表现和引导幼儿关注生活。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故事课件的播放要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30篇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30篇这是中班表演游戏教案30篇,是优秀的中班游戏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表演游戏活动教案:三只蝴蝶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在反复欣赏表演游戏的基础上,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并有良好的完整印象,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
3、教育幼儿关心别人,分辨是非,萌发团结友爱的情感。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红、黄、白三只蝴蝶及太阳、乌云的头饰。
及相应的字卡。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看表演的兴趣,知道名称,看表演时的要求。
师: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看表演,看看这是几只怎么样的蝴蝶?2、全体幼儿观看表演。
第一遍表演:(1)、刚才乍到的表演叫什么名字?(2)、这个表演中有三只什么颜色的蝴蝶?(教师分别出示字卡“三只蝴蝶”“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让幼儿认读,并请幼儿把不同的汉字卡片分别送给三只蝴蝶。
)过渡:这个表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小朋友再仔细地看表演。
第二遍表演:(1)、三只蝴蝶在花园里做游戏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三只蝴蝶被大雨淋湿了翅膀,它们请谁帮助?第三遍表演:(1)、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谁?为什么?(2)、你不喜欢谁?为什么?(3)、太阳公公赶走了乌云,晒干了三只蝴蝶的翅膀,三只蝴蝶怎么样了?3、教师小结:你们喜欢三只蝴蝶,是因为他们相亲相爱,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太阳公公,是因为太阳公公会帮助三只蝴蝶把乌云赶走。
你们不喜欢三朵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帮助大家。
能帮助别人的大家都喜欢。
活动反思:《三只蝴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语言简洁、易懂,琅琅上口。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快就能记住故事情节,表演的效果也比较好。
第2篇、中班表演游戏活动教案:小羊和狼教案游戏主题由来《小羊和狼》是中班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由于故事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表演.听了三遍故事后,幼儿就基本上会复述这个故事了,而且在复述的时候幼儿园不由自主地表演了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比如猫用爪子抓狼,狗用嘴咬狼,马用腿踢狼,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等.看到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就开展了"小羊和狼"的表演游戏。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活动三只小猪教案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活动三只小猪教案反思的报告,
600字
小猪教案反思报告
本次我们幼儿园中班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以及对安全的认识,特别组织了一场以三只小猪为主题的表演游戏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围绕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展开,孩子们将根据故事情节来表演,说明有计划、有安全意识地建造房子,以及坚持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充分显示了孩子们故事情节的理解水平。
本次活动的实施中,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上,他们很快就能够体会出三只小猪的坚持建房、不听大野狼的号召,以及最后大结局十分的欢庆,孩子们也没有犹豫,用自己的表演角色将三只小猪的意义表达出来。
在本次活动实施中,尽管孩子们都很快参与其中,但是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上还是有待提高,比如孩子们对比较懂得的是三只小猪坚持建造房子的决心,而对于持续的安全意识意义上的理解能力中,还有待加强。
从本次小猪教案的实施中,我们发现了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需要加强,他们也有必要去加深对安全意识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贯彻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后期还会有更多的活动来配合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让孩子们有更深入的安全意识认识。
总之,本次小猪教案的实施,为班级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有趣的学习机会,他们不仅更好地了解了故事情节,也得到了更多安全意识的认识,希望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贯彻落实好这些知识,让安全知识更加根深蒂固。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三只蝴蝶》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三只蝴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花园里的故事》,详细内容为《三只蝴蝶》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友谊、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三只蝴蝶》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生动的角色扮演。
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三只蝴蝶》故事书、角色扮演道具(蝴蝶翅膀、花朵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蝴蝶翅膀,以一只蝴蝶的身份进入教室,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其他蝴蝶的故事。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挂图,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蝴蝶,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蝴蝶的特点,如颜色、翅膀等。
4.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角色扮演道具,让他们自由发挥,进行《三只蝴蝶》的角色扮演。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蝴蝶》2. 角色名称:红蝴蝶、黄蝴蝶、蓝蝴蝶、花朵等3. 重点词汇:友谊、互助、团结、表达、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蝴蝶,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蝴蝶翅膀的颜色、形状、花纹等。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三只蝴蝶》的故事,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答案:观察幼儿扮演的角色,关注其在表达和合作方面的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积极,但在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中班剧本表演游戏反思教案

中班剧本表演游戏反思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剧本表演游戏反思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剧本表演游戏,培养中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对于表演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通过反思教学,帮助学生总结和提高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剧本:准备一个简短、有趣的剧本,内容与中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
2. 角色分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配合适的角色给每个学生。
3. 道具和服装: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感。
4. 录像设备:准备录像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表演。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解释他们将要进行剧本表演游戏,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角色分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角色分配给每个学生。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支持。
3. 剧本练习:学生们开始练习他们的角色,并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角色。
4. 表演准备:学生们开始准备道具和服装,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也鼓励学生自己制作。
5. 表演展示:学生们进行剧本表演,教师可以录制整个表演过程。
6. 反思讨论:在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表演,讨论他们的感受和经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在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有多少?- 你在表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你觉得你在表演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你觉得团队合作在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7. 改进练习:根据学生的反思和讨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改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8. 结束活动:向学生总结今天的活动,鼓励他们继续参与表演和团队合作的活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剧本表演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演技巧。
2. 分析学生在反思讨论中的回答,评估他们对于表演活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儿童表演舞蹈游戏教案中班

儿童表演舞蹈游戏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舞蹈兴趣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舞蹈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
2. 让孩子们掌握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转身、跳跃、摆动等。
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的标准性和美感。
2. 舞蹈节奏感培养。
通过音乐的节奏,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舞蹈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舞蹈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舞台表演训练。
组织孩子们进行舞台表演训练,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魅力,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孩子们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和姿势。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设计有趣的舞蹈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个别辅导法。
针对不同孩子的舞蹈能力和表现情况,进行个别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如转身、跳跃、摆动等。
2. 舞蹈节奏感培养。
通过音乐的节奏,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舞蹈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舞蹈游戏,如“跳绳舞”、“镜像舞”、“舞蹈接力赛”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舞台表演训练。
组织孩子们进行舞台表演训练,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魅力,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培养他们的舞蹈兴趣和动手能力。
幼儿中班表演游戏:小红帽教学设计及反思

表演游戏:小红帽一、情况分析《小红帽》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善恶美丑昭然若揭。
在欣赏故事之余,幼儿已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找来篮子、围兜等扮演起小红帽、外婆、老狼等角色。
为了让幼儿更加尽兴地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把握人物的特点,提高表演的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二、活动总目标1、学会认真倾听故事并学会分析故事中的任务形象2.根据人物特点,将故事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3.在表演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4.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5、懂得表演的快乐6、自主创设台词、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游戏准备1. 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2.人物图片、头饰活动准备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四、游戏指导第一次活动指导:活动目标:1、学会认真倾听故事并学会分析故事中的任务形象2.根据人物特点,将故事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活动准备:小红帽的故事书小红帽的音乐活动过程: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
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
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2.教师:故事里都有谁?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观察与推进:幼儿在第一次的表演中,对表演游戏的角色、道具都非常的感兴趣,能进行简单的表演,但只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表演不能挖掘角色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表演,所以语言和动作语气等都不够到位。
中班表演游戏丑小鸭教案反思

中班表演游戏丑小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表演游戏《丑小鸭》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理解《丑小鸭》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丑小鸭》故事绘本和相关多媒体资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道具和服装,如鸭子和天鹅的面具、翅膀等。
4. 教室布置,如舞台背景、道具摆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幼儿介绍《丑小鸭》故事的背景和主题,引发他们的兴趣。
- 展示故事绘本或相关图片,鼓励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角色分配和表演准备(10分钟):- 分发角色卡片,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
- 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来熟悉角色,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商讨表演方式和动作。
- 提供相关道具和服装,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3. 表演练习(15分钟):- 指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技巧。
- 提供音乐伴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节奏和表演的节奏感。
4. 表演展示(10分钟):- 安排幼儿进行表演展示,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演成果。
- 鼓励其他幼儿观看和欣赏同学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反思和讨论(10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表演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 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他们在表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他们觉得自己的表演有哪些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6. 结束(5分钟):-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幼儿在表演中的努力和成长。
- 鼓励幼儿继续参与表演和团队合作的活动。
教案反思:本次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表演游戏《丑小鸭》来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角色分配和表演准备,幼儿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并与同学一起合作商讨表演方式和动作。
在表演练习和展示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技巧,同时也能欣赏和学习他人的表演。
通过反思和讨论,幼儿能够思考自己在表演中遇到的困难,并寻找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及教学反思《中班表演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表演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熟悉故事情节并掌握角色对话,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2.能用各种表情、动作表现的性格特征,发展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故事《金色的房子》2.表演道具2套:动物、小姑娘头饰及金色的房子模型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下午好!我是个小小剧场的负责人。
现在小小剧场就要开始演出了,请你们安静的观看表演。
这个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实习的老师布置场景、表演)二、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对话以及角色的动作表情1.表演结束后,教师根据故事提问:(1)小朋友都看完表演了,请你们说说小小剧场表演的故事名称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小姑娘、小羊、小鸟、小狗、小猴)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小朋友都说得很好,你们想不想学会这个故事的表演呢?幼儿回答2.引导幼儿与教师复习故事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下这个故事。
在复习这个故事之前,老师提个要求老实在复速故事的时候,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角色的对话。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比如,小羊跑过来说:”小姑娘你早,你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
绿的窗,金色的顶亮堂堂”这时小朋友就要和老师一起说。
教师开始复述故事,让幼儿与老师学说角色对话3.根据幼儿座位成八字型,将幼儿分成左右两边,分别扮演小姑娘与小动物。
在角色出现时说相应的对话内容。
一遍以后互换角色再次表演一遍。
教师在**说时,将语气加重并用手势提醒幼儿该轮到他们说对话。
师:现在啊,我要请这一半的小朋友说小动物的对话,(手势示意),请这一半小朋友说小姑娘的对话,(手势示意)。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反思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反思一、引言本文是对中班表演游戏教案进行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教案的评估和深入分析,旨在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案内容回顾教案以中班儿童为对象,选取了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表演游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发展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游戏名称:快乐小演员2.游戏目标:让中班学生通过自由表演游戏,锻炼语言表达、协作沟通和创造力。
3.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
每个学生有1分钟的时间进行表演,可以单人表演、小组表演或集体表演。
其他学生在观看时可以提问或者进行评价,以加深互动。
4.教师指导方式:教师在游戏进行中给予适度引导,关注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创意,并对每个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参与度教案设计中,在游戏规则中考虑到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演的时间,这有助于保持学生的高度参与度。
然而,部分学生在表演时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导致表现欠佳,需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表演意愿和自信心。
2. 学生表演技巧和创意大部分学生在表演技巧和创意方面表现出色,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
但也有个别学生表演时显得呆板和缺乏创新,可能是对表演游戏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
建议在教案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
3. 教师引导方式教师在游戏进行中给予了适度引导,关注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创意。
这种指导方式在激发学生表演潜力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应注意在引导过程中保持适度,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
4. 学生互动与评价教案中的学生互动与评价环节使得学生们在观看他人表演时能够提出问题和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批判性思维。
不过,需要注意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和评价时,避免过多干预学生的观点。
四、教案改进意见基于以上评价,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针对表演时紧张的学生,可以增加更多的表演练习和舞台经验,提高他们的表演信心。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四篇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四篇《中班表演游戏教案四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角色游戏教案《公交车》含反思游戏目标1、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通过表演发现其中的错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公交车模型、车票、钱袋、钱币、椅子。
游戏玩法1、公交车模型里摆好两排椅子饰公交车里面的座位。
2、全班游戏分配好角色的扮演,先选出公交车司机、售票员,其余的当成乘客。
3、一起回想坐公交车的情形,回忆坐公交车的时候,(.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公交车司机、售票员和乘客都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去说话的?4、演出其中的情景,我们可以先表演一遍,让孩子们挑出不对的地方,加以改正后,继续表演。
5、每次表演完一次,要进行一次角色互换,比一比,看谁演的最好。
6、孩子们表演中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按老师的引导来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公交车》是一节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常见交通工具,能用夸张有趣的方式画一辆公交车的课程。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公交车的内部结构作为一个了解的部分,要求学生画出公交车的细节,画出乘客的不同动态表情,用夸张有趣的方法画出生活气氛。
通常一年级学生画的公交车就是最简单的长方形加上轮子和车门。
为了让学生了解公交车的内部结构,首先欣赏了艺术家李孝宣的国画作品《公交车》,作品对公交车的构造描绘细致入微,车头、驾驶室、车厢、车窗、车轮。
包括公交车各个零件,螺丝、轮胎花纹、方向盘、牌照。
作品用了透明的方式表现了拥挤的车厢,同学们分析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服饰和动态,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了解完汽车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我们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有的公交车是多层的,每一层站满乘客,有的是长长的公交车,有的乘客在看报纸,有的在聊天,有点在看风景,有些作品描绘的公交车在行驶中的街景,附近有高耸的大楼和走斑马线的行人。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精选9篇)

中班表演游戏教案(精选9篇)中班表演游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反复欣赏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幼儿欣赏的好习惯,钻心听、用心看,看后要热烈鼓掌。
3、教育幼儿要关心同伴,萌发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4、整体认读汉字:箩、卜、回、来、了、小、兔、猴、熊。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认识过冬天并了解冬天的特征。
学过小兔、小猴、小熊的律动。
排练好表演游戏,布置好场景、头饰、服装。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交代任务。
老师边拉开布景边讲:小朋友,从台上的场景看这是一件发生在什么季节的事情?(冬天)。
你们从哪儿看出是冬天?教师与幼儿讨论后小结:小朋友说得对,台上的布景是雪天。
好大的雪呀!大雪把各处都变白了,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
又刮风又下雪。
天气好冷呀!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表演,这个表演是讲在冬天下雪时发生的事,表演的名字叫《萝卜回来了》。
(二)幼儿观看表演,让幼儿逐步理解内容。
1、第一遍表演观看后提问:(1)表演的名字叫什么?(2)表演里讲了一件什么事?2、第二遍表演,掌握角色的出场顺序。
观看后提问:(1)表演萝卜回来了里面有谁?(2)谁第一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二个出来找东西吃的?谁第三个出来找东西吃的?(3)他们找到东西吃了吗?找到了什么?3、第三遍表演,让幼儿初步理解内容。
让幼儿带着问题看表演:小朋友一边看一边想萝卜是怎么又回来了呢?仔细看看小动物们找到萝卜想吃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观看后提问:1)下雪了,小兔找不到东西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萝卜。
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要送给小猴吃?2)下雪了,天很冷,小猴子睡觉起来,肚子饿了,到外面找不到东西吃,忽然看到门口有个萝卜,他为什么不吃?想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3)小熊睡觉起来,肚子很饿,正想到外面找东西吃,忽然看见门口有个大萝卜,他想吃,可他为什么不吃又送给小兔。
2024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

2024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角色游戏活动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在2024幼儿园中班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我负责了组织和指导这个活动。
在活动之后,我进行了反思总结,以下是我的总结:首先,角色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合作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孩子们的沟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学会了与其他孩子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再依赖成人来传达他们的想法。
此外,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合作。
他们学会了平等分享资源,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些技能对他们今后的社交生活将非常有帮助。
其次,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例如医生、警察、消防员等。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场景,并且可以根据角色的需求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自己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再次,角色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社会角色。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例如家长、老师、医生等。
通过这些角色,他们可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责任,并且可以体验一些社会角色的日常工作。
这有助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对各种职业的兴趣和尊重。
此外,通过扮演社会角色,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社交礼仪和责任感。
在这个活动中,我意识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角色游戏中不是很积极参与。
他们可能对扮演角色和互动表演感到害羞或不自信。
我认为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例如,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为他们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提示和引导。
其次,有些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可能会出现争吵或冲突。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或者在分配资源时存在不公平。
中班游戏教案《表演游戏拔萝卜》含反思

中班游戏教案《表演游戏拔萝卜》含反思中班游戏教案《表演游戏拔萝卜》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游戏《表演游戏拔萝卜》含反思教案吧。
游戏目标:1、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
3、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游戏准备:准备道具若干游戏过程:一、引发兴趣,交代任务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萝卜,数数看是几个?那我们可以来玩什么呢?二、幼儿练习和表演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拔萝卜》。
2、请能力强的幼儿演一遍。
谁愿意先到台上来演?小朋友看看他们谁演的好?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谁表演的好?为什么?请幼儿讲清楚演的好的人及好的地方。
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肯定。
3、练习表演。
①练习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②练习拔萝卜的不同表情。
“拔不动。
”讲这句时,用发愁的语调讲出。
“萝卜拔出来了!”讲这句时语调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欢呼。
4、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①幼儿互相商量,分配角色。
②互相化妆。
③每个幼儿用心看,轮到自己出场时再上场。
两位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表演。
5、说说在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才能把一个萝卜拔出来。
6、集体拔萝卜表演并提出下次拔萝卜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师:让我们去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提醒幼儿整理好道具,结束。
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2024年度中班表演游戏教案(精选2024)

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团队协作的 重要性,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2024/3/23
5
拓展孩子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 、戏剧等艺术作品,拓展孩子的
艺术视野。
2024/3/23
引导孩子观察、分析优秀表演作 品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其审美能
力。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形式的艺术表 现,培养其多元化发展的兴趣。
20
家长观众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设计
安排一些亲子互动环节,如亲子合唱 、亲子舞蹈等,让家长们也能参与到 表演中来。
观众参与度高
现场氛围热烈
家长们的参与让现场氛围更加热烈, 为孩子们的表演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 动力。
家长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与孩子们 一起分享快乐时光,增进亲子关系。
2024/3/23
孩子们自信心增强
通过表演游戏,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了自 信心。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不再害羞或胆怯。
24
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成长点滴回顾
01
学会了自我管理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确保游戏的顺利
进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
02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表演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阐述
表演内容要求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幼儿年龄 特点和审美趣味。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可以是歌曲、舞蹈、故事表演等形 式。
评分标准
表演技巧(40%)、内容创意(30% )、团队合作(20%)、观众反应( 10%)。
2024/3/23
15
观众互动环节设置
观众投票
观众可以通过举手或投票器等方式为自己喜欢的节目投票,增加游戏的互动性 和趣味性。
中班表演游戏小结

中班表演游戏小结中班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孩子的综合能力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丰富中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参与感,促进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我们中班设计了一场精彩的游戏表演活动。
以下是对这次活动的小结。
活动名称:中班游戏表演活动目的:1. 通过游戏表演,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增强幼儿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
活动流程:1. 确定表演主题:我们选择了经典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作为表演主题。
2. 分组演练:将幼儿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只小猪和大灰狼。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家长参与其中。
3. 练习剧本:每个小组根据剧本进行练习和排练。
老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指导,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舞台布置:我们利用班级的角落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舞台,用彩色纸张装饰成森林的样子。
每个小组也有自己的小道具,以便更好地表达角色。
5. 排练和反复指导:在活动前的几天,我们安排了多次排练,并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了反复指导和改进。
重点关注孩子们的台词和动作,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角色。
6. 活动表演:我们邀请了其他班级的幼儿、老师和家长观看我们的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展现了自己的才艺和自信心,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收获:1. 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表演角色和诠释角色,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也更加自信地面对观众的目光。
2. 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表演中,孩子们必须相互合作,商讨剧情和动作,共同完成演出。
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培养了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3. 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表演中,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了独特的台词和动作,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和才艺。
4. 增强了孩子们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记住台词和动作,同时还要关注其他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这对于他们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三只蝴蝶》

幼儿园中班表演游戏计划活动目标1.能够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作用不同的语调,表情,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发展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4.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培养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培养爱惜玩具材料的良好习惯,玩后会加以整理。
6.遵守游戏规则,初步会布置场景,制作简单的表演道具,回正确使用和寻找替代游戏材料。
9月份情况分析:经过小班培养,幼儿开始按照意愿选择角色,较为完整的去演绎作品,表演游戏故事内容较为简单,情节变化不大,幼儿可较为轻松的演绎作品,旁听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发生,不能够安静的观看同伴表演。
游戏主题:《三只蝴蝶》游戏目标:1.能够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大胆的与同伴进行角色对话。
2.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对话﹑情节感受故事中的重复句式。
3.能用不同的语气、动作和外形特征来表现角色之间的对话。
4.在教师指导下,用协商的方法(如:猜荤﹑轮换等方式)交流互换角色进行表,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5.能积极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尝试参与环境的创设大胆的进行表演。
6.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学会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第一次阶段:《三只蝴蝶》一、活动目标1.在反复欣赏表演游戏的基础上,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并有良好的完整印象,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
3.教育幼儿关心别人,分辨是非,萌发团结友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红、黄、白三只蝴蝶及太阳、乌云的头饰。
及相应的字卡。
三、活动过程四、1.激发幼儿看表演的兴趣,知道名称,看表演时的要求。
五、师: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看表演,看看这是几只怎么样的蝴蝶?2.全体幼儿观看表演。
第一遍表演:1.刚才乍到的表演叫什么名字?2.这个表演中有三只什么颜色的蝴蝶?过渡:这个表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小朋友再仔细地看表演。
中班表演游戏小结

中班表演游戏小结一、引言中班儿童的表现力逐渐增强,善于模仿和表演。
通过表演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次中班表演游戏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动作和情感表达等方式,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小结将对本次表演游戏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游戏设计1. 游戏目的a) 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b) 提供机会让儿童锻炼身体协调性。
c) 增强儿童的观察力和表演能力。
d)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游戏内容a) 角色扮演:选择几个热门的角色,例如动漫中的小动物、著名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等,让儿童轮流扮演,表演角色的动作和情感。
b) 动作表演: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例如仿照动物的动作、跳舞动作等,让儿童模仿表演,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难度逐渐增加。
c) 情感表达:设计一些情感场景,例如高兴、难过、生气等,让儿童通过表演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相应的情感。
3. 游戏过程a) 游戏前准备:为每个角色准备一套服装和道具,确保场地干净整洁,安排好游戏的顺序和时间。
b) 游戏进行:根据游戏内容,按照顺序让每个儿童扮演角色并进行表演。
教师可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c) 游戏总结:在游戏结束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总结,分享每个人的表演经验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
三、游戏效果评价1. 表达能力培养本次表演游戏可以让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动作,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观察到孩子们在表演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通过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自己的意图。
一些孩子在表演时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和自主性,能够自己组织和设计表演内容。
2. 身体协调性培养通过动作表演的部分,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观察到孩子们在模仿动物的动作时,能够灵活运用身体各部位,做出相应的动作。
一些孩子在表演中表现出较好的动作控制能力和节奏感。
3. 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表演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观察他人的表演,学习他们的动作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表演游戏主题中班教案反思

表演游戏主题中班教案反思引言。
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中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因此在设计表演游戏的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表演游戏主题中班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教案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班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因此通过表演游戏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案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表演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表演,从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表演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表演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案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在设计表演游戏主题的中班教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1. 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具体,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同时要与表演游戏的主题相匹配。
2. 合适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需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经验,可以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家庭角色扮演、动物世界模拟等。
3. 适当的角色安排,在表演游戏中,需要适当安排角色,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性别、个性和能力特点,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4. 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可以通过小组表演、集体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表演,丰富表演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第二学期学期目标:1、对文艺作品感兴趣。
2、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能较有创造性的表演。
3、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连贯的语句,适当的动作、表情。
表现角色性格特征。
4、初步具备集体观念和交往能力,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5、养成爱惜玩具材料的习惯,玩具用后会有条理地加以整理。
6、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7、能制作简单表演道具,布置场景。
班级情况分析:中班下学期,幼儿已能按意愿主题和角色,合作游戏能力提高,会协商和轮流角色,运用较连贯的语句和适合角色的动作进行表演。
但是,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能力和创造性地表演的能力尚较差。
3月游戏主题:金色的房子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同伴间要友好相处,孤僻,自私是不好的”。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有创造性的表演,对某些情节加以想象、加工,使之更丰富有趣。
3.在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合作游戏,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4.遵守游戏规则,会布置场景,制作简单的表演道具,会正确使用和寻找替代的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场景布置:一块绿色的草地,上面有许多美丽的花,草地旁有一座房子;物质准备:小姑娘的裙子、蝴蝶结;小鸟、小羊、小猴、小狗头饰和一只小篮子。
知识准备:复习学过的表演故事,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以及引导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能较完整地进行表演。
游戏指导:第一次指导:1.幼儿讨论:出示挂图,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2.教师讲述故事“金色的房子”,引导幼儿讨论:小羊、小鸟、小猴、小狗看到金色的房子时说了什么?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3.教师在讲述二遍故事,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角色,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结合进行团结友爱、共同分享教育)4.帮助幼儿分出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部分。
(1)小羊等动物们来赞扬姑娘的房子。
(2)大家想去姑娘家玩时,姑娘说了什么?(3)后来小姑娘为什么又愿意小动物去她家玩了?5、导幼儿学习其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
观察与推进: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及神态的变化.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相对区分还是比较开的.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掌握,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帮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主要对话。
第二次指导:1.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引出主要情节,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2.请一组幼儿示范表演《金色的房子》,教师讲解其中的注意点。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注意轻声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
4.幼儿分角色表演,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3)表演完一遍后可以轮换着玩其他角色。
5.请幼儿说说今天表演的情况。
教师根据表演情况进行教育引导。
观察推进:针对今天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讨论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角色的对话掌握的较好。
第三次指导:1.重点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引导幼儿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回忆上次表演中的情况,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教师讲解其中的注意点。
3.教师并交代游戏要求:注意轻声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
4.幼儿分角色表演,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3)表演完一遍后可以轮换着玩其他角色。
5.请幼儿说说今天表演的情况及感受。
教师根据表演情况进行教育引导。
观察与推进:幼儿在参加游戏时大部分能遵守要求,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在表演角色的表情、动作上还比较薄弱,还不能很好的体现角色的特点。
在下次活动中要加强引导。
第四次指导: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引导幼儿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主选择游戏。
并交代游戏要求。
3、幼儿分角色表演。
(1)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弱的幼儿完成表演。
(3)鼓励能力的幼儿上台表演,大胆表达故事情节。
(4)师及时鼓励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参与游戏。
(5)请敢于表现的幼儿上台表演,并予以表扬。
4、请幼儿总结游戏情况。
并引导幼儿共同提出下次活动的主题。
观察推进:在第四次活动时,我让幼儿发挥想象,丰富游戏情节,增加角色对话,减少等待的时间,使游戏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幼儿不会对游戏产生厌倦感。
在以后的游戏当中,要加强幼儿的表情、动作训练。
4月份游戏游戏主题《小蝌蚪找妈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及对话,能运用不同的语气和表情、动作等对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2、幼儿能初步学习布置游戏场景,增强幼儿的布局、审美能力。
3、在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合作游戏,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活动准备:道具准备: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鹅妈妈、乌龟妈妈的头饰场景布置:大池塘活动指导:第一次活动指导:1、引导幼儿讨论:春天到了,小河里都有什么动物开始活动?2、教师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故事说的是什么事?3、教师在讲述一遍故事,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其他的角色,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4、引导幼儿学习其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对话。
5、请能力强的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进行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其余幼儿观看,并对此评价。
观察与推进;在这次活动中,因为各角色的特征都很明显,幼儿对各角色也很感兴趣,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故事中各角色的对话。
第二次活动指导:1、复述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的对话,注意语气的变化。
3、请一组幼儿示范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解其中的注意点。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注意轻声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
5、幼儿表演,教师参与主要角色的扮演,其他角色由幼儿自己边讲边玩游戏。
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3)表演完一遍后可以轮换着玩其他角色。
6.请幼儿说说今天表演的情况。
教师根据表演情况进行教育引导观察与推进;大部分幼儿就能够完整地进行表演,使用礼貌用语,但角色出场顺序还会搞乱。
幼儿还没有掌握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第三次活动指导:1、重点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引导幼儿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回忆上次表演中的情况,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解其中的注意点。
3、教师并交代游戏要求:注意轻声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
4、幼儿分角色表演,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3)表演完一遍后可以轮换着玩其他角色。
5、请幼儿说说今天表演的情况及感受。
教师根据表演情况进行教育引导。
观察与推进;在表演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角色等待的时间太久,扮演的幼儿常常会等得不耐烦,使得游戏氛围不够活跃。
有部分幼儿就开始打闹起来,但,总的来讲幼儿这次活动中更注重角色间语气的变化。
第四次活动指导: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引导幼儿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主选择游戏。
并交代游戏要求。
3、幼儿分角色表演。
(6)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7)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弱的幼儿完成表演。
(8)鼓励能力的幼儿上台表演,大胆表达故事情节。
(9)师及时鼓励不善于表现的幼儿参与游戏。
(10)请敢于表现的幼儿上台表演,并予以表扬。
4、请幼儿总结游戏情况。
并引导幼儿共同提出下次活动的主题。
观察推进:在第四次活动时,我让幼儿发挥想象,丰富游戏情节,增加角色对话,减少等待的时间,使游戏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幼儿不会对游戏产生厌倦感。
在以后的游戏当中,要加强幼儿的表情、动作训练。
5月游戏主题:小羊和狼活动目标:1、记住故事名称,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
3、能制作简单表演道具,布置场景。
活动准备:1、动物的头饰(小羊、小猫、小黄狗、白马、大象、老狼)。
2、布景:小羊家,家附近有一棵大树,一条小河,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炉。
3、熟悉故事,掌握角色对话和几种动物形象化动作。
活动指导:第一次指导:1、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帮助幼儿分出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部分:(1)狼要吃小羊,动物们来安慰小羊;(2)大家一起商量了对付狼的好办法;(3)大家齐心协力把老狼扔下河,老狼淹死了。
2、组织幼儿讨论: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战胜凶狠的老狼呢?3、使幼儿理解团结力量大,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4、情境表演: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表演给小朋友看。
5、游戏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作简单的评价。
观察与推进:通过手偶表演让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里的各角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对故事很感兴趣。
围绕着动物们怎样关心和帮助小羊战胜大灰狼。
孩子们对此讨论得非常热烈。
他们自由交流:有的认为大灰狼非常凶狠、狡猾,有锋利的牙齿,它会一口吃掉小羊的;有的认为小羊很聪明,有坚硬的羊角,它不怕大灰狼。
它会和小动物们想出对付大灰狼的好办法,把大灰狼消灭掉。
第二次指导:1、复习故事内容,幼儿练习角色对话。
学习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各种动物。
1、指导幼儿分段表演。
着重引导幼儿表演第二段--动物们一起商量对付老狼的办法。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
a) 分组表演时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组织同伴协商角色、布置场景。
b) 鼓励幼儿利用替代物或自制一些简单道具。
c) 启发幼儿模仿和想象各种角色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
如:小羊的性格是善良的、胆小的,因此语音、语调要高些,音量要小些;老狼是凶恶、霸道的,因此语音、语调应低沉、嘶哑些,音量要大些。
4、游戏结束,着重评价幼儿扮演不同性格特征角色的能力。
观察与推进:幼儿熟悉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根据情节进行对话表演,但是游戏的表情和语气表现得不够,这个要作为下阶段的重点指导方向。
在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幼儿在商量角色,分工上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自行商量,有时候还出现争吵现象。
第三次指导:1、重点练习故事的角色对话。
引导幼儿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2、回忆上次表演中的情况,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小羊和狼》,教师讲解其中的注意点。
3、教师交待游戏要求:轻声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等。
4、幼儿分角色表演,重点指导角色语气、动作表情。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3)表演完一遍后可以轮换着玩其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