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doc
《马铃薯栽培技术》课件-(增加多场景)
![《马铃薯栽培技术》课件-(增加多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13c38f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2.png)
《马铃薯栽培技术》课件一、引言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我国,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本课件旨在介绍马铃薯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二、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1.生长习性马铃薯是喜凉作物,生长期分为四个阶段:出苗期、幼苗期、发棵期和结薯期。
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60-100天,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异。
2.环境要求(1)温度:马铃薯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0℃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发育。
(2)光照:马铃薯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3)水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但不宜过多,以免引发病害。
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
(4)土壤:马铃薯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三、马铃薯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宜,忌与茄科作物连作。
整地时要深翻土壤,清除杂草和石块,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栽培目的选择适宜的品种。
目前我国主要栽培品种有郑薯五号、克新一号、紫花白等。
(2)种薯处理: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
将种薯置于15-20℃环境中,待芽眼萌动后即可播种。
3.播种(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
(2)播种密度:株距25-30厘米,行距60-70厘米,每亩种植4000-5000株。
(3)播种方法:采用沟播或穴播,播种深度约10厘米。
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98973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b.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人类重要的主食之一。
为了保障高产、高质的马铃薯产量,合理的种植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1.马铃薯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因此,应选择砂质土或砂壤土作为种植土壤。
2.在耕地前,应该进行彻底的翻耕和除草,以确保土壤的松散和整齐。
二、品种选择:1.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不同,适合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2.一般而言,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是首选。
可以通过向当地农业研究机构咨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种植技术:1.将土壤分成适当的块茎尺寸,通常为30-50克。
茎块应安排得足够宽,以确保植株之间的充足空间。
2.不同的地区和季节,适合的种植方式也有所不同。
通常,可以采用直播、移栽和答接等方式种植马铃薯。
3.植株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品种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确定。
一般来说,按照30 cm x 30 cm或者40 cm x 40 cm的距离进行种植。
四、施肥技术:1.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含量进行土壤肥力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合理施肥。
2.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基肥通常用于撒播前,而追肥在生长期适时施用。
五、病虫害防治:1.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是保障高产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叶片病、马铃薯甲、马铃薯蚜虫等。
2.可以采用无毒或者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无毒生物防治方法。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有助于防止疫病传播。
六、灌溉管理:1.马铃薯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
过多或者过少的水分都会对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2.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使水分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水分的浪费。
根据气候、土壤和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频率。
七、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确保马铃薯质量。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b84c5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根茎类作物。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食品,还可作为饲料、淀粉原料、酒精原料、葡萄糖原料等。
为了保证马铃薯的高产、高品质和健康,必须采取科学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及选种马铃薯是一个多品种、多种类、多用途的作物。
根据质量和产量的不同要求,可选用不同的马铃薯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土壤、气候、地势、生产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
选种时应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
二、马铃薯的土壤要求马铃薯喜欢肥沃、疏松、保温、透气、湿润的土壤,pH值在5.5~7.0之间,有较好的污染物解析作用。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土地上避免连作,轮作;除此之外,还要施有机肥、化肥,并进行适时的翻耕和松土,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三、马铃薯的育苗马铃薯沿地生长,全株使用繁殖方法。
育苗阶段是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
种薯应该挑选成型、无病虫的马铃薯,并按要求进行处理。
育苗时应选择土层厚、肥沃的育苗土,应深耕至20~30cm深度,施足基肥,然后进行整地。
在育苗前要进行苗场消毒处理,以防范病虫害的影响。
马铃薯育苗一般采用无土育苗法和盆栽育苗法,以获得优质、无病无虫的马铃薯种苗。
以春季为移栽季节,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移栽。
将马铃薯苗移栽到开沟处预留的穴位内,深度约为10~12cm,株距应为30~35cm,行距应为60~70cm。
移栽时应注意将苗床上的泥土尽量抖落,避免尽量不磕碰马铃薯苗。
移栽后,应及时装沟埋沟,做好管理措施。
1. 灌水管理:春季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干旱。
干旱时定时浇水,注意不要淹水或积水,避免引发水浸病。
2. 施肥管理: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应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
氮肥分返青前后施入,磷肥可在移栽后轻施,钾肥也应适量施入。
3.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较多,应及时进行防治。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c7c3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9.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升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从土壤选择和准备、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和间距、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高产栽培的基础,应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种植密度和间距的确定直接影响着产量,应根据品种和地区特点合理确定。
施肥技术要科学合理,避免施肥不足或过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做好防治工作,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和综合考虑,只有做到科学规范的栽培管理,才能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土壤选择、品种选择、种植密度、间距、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总结。
1. 引言1.1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概述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贮藏、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这些规程旨在指导种植者在种植、管理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了土壤选择和准备、品种选择、种植密度和间距、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减少病虫害危害,保障马铃薯的品质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技术规程,并加以灵活调整。
只有科学的栽培技术和规程与种植者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实现马铃薯的高产高质高效种植,为我国马铃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正文2.1 土壤选择和准备选择土壤应当具备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肥力较高的特点。
马铃薯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因此土壤排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肥力较高的土壤可以为马铃薯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acaf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7.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许多地方都有种植。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关于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地块选择选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非常重要。
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这有利于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通气。
要选择阳光充足、风力和风向适宜的地块,这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的健康生长。
要避开连作地块,以及有病虫害历史的地块,以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二、马铃薯品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品种非常重要。
不同地区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对马铃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来进行选择,以保证马铃薯能够在最适合的条件下生长,进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三、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种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通常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施肥。
基础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追肥,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和需求来进行追肥,以保证马铃薯植株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质量。
四、密植技术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密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产量的方式。
适当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密植的前提是要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通风透光。
在实际种植时,可以根据当地的生长环境和马铃薯品种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密植程度,以实现最大化的产量。
五、灌溉技术适当的灌溉是保证马铃薯生长的关键。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种植中要根据生长状况来进行灌溉,避免出现缺水或者过湿的情况。
要注意灌溉的方法和时机,保证土壤水分的均匀分布和马铃薯根系的充分吸收。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6d28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d.png)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居于前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探索和应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 选取良种:良种是种植高产马铃薯的基础,选取高产优质的马铃薯良种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良种时需要考虑马铃薯的生长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2. 地块准备: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尽量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选择合适的地块能够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 施肥:在种植前期,需要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适宜的施肥量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不同种类的土壤需要施用的肥料也不同,一般来说,提前做好土壤检测,按照土壤养分的情况进行合理施肥,可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相结合的方法施肥。
二、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直接影响,适当的密度既可以保证单株马铃薯的充分生长,又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通常情况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5-20万株。
2. 喷药防治病虫害: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要立即进行喷药处理,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时机进行喷洒,以避免病虫害对马铃薯产生不良影响。
3. 圈舍增湿: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可以在马铃薯旁边挖一个小池塘或者建一个圈舍,用来集中浇水增湿,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4. 田间病虫害监测:每天都要对田间的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
三、病虫害防治1. 铺设混茬带:马铃薯地下病虫害比较严重,可将金黄色粘虫纸铺垫在地表,金黄色是虫的最爱,这样就能吸引虫子爬到地表,使驱虫工作更容易,也便于观测和监测病虫害。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be5c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f.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Potato)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之一,也是全世界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
一、选地1.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温暖而潮湿的环境。
2. 避免连作。
马铃薯易感染病虫害,连作容易导致病害累积。
二、翻耕和施肥1. 在种植前进行深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排水条件。
2. 根据土壤检测和马铃薯的养分需要,科学施肥。
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1.3:1.5。
三、品种选择1.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马铃薯品种。
常见的马铃薯品种有早熟型、中早熟型和晚熟型等。
2. 选择优良的种薯,防止病虫害传播。
种薯应具有完整的外观,没有裂口和病斑。
四、种植方法1. 环境温度达到10℃以上时,可开始播种。
一般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法,每穴或每条留有两个种薯。
2. 行距一般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种植密度视品种和土壤状况而定。
3. 播种后及时覆土,厚度约为5~7厘米。
覆土后可进行轻压,有利于种薯的生长。
五、灌溉和管理1. 灌溉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特别是在早期生长阶段,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
2. 马铃薯生长初期可以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3.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施肥。
通常在生长初期追施一次氮肥和磷酸二铵肥,生长中后期分别追施一次磷氧化钾肥和钾肥。
六、病虫害防治1. 定期检查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
2. 合理使用农药,并注意药剂浓度和喷洒方法。
农药使用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护生态环境。
马铃薯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地、翻耕施肥、品种选择、种植方法、灌溉和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b942a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a.png)
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马铃薯种植也得以规范化、高产化和优质化。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和施肥技术1. 土壤要求:马铃薯喜欢土壤深厚、肥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适量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
因此,在选择种植马铃薯的土地时,要注意土壤的质地和化学性质。
2. 施肥技术:在选择土地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首先,进行基础施肥,包括有机肥和矿质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其次,在生长期间根据马铃薯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进行追肥,以保证高产高质。
其中,氮肥主要控制生长和发育,磷肥促进根系和地下部分的生长,钾肥调节水分平衡和生长发育,微量元素则维持植物正常的代谢功能。
二、适宜的品种选择在马铃薯种植中,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栽培要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通常,高产高质的品种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产量高、品质优、耐抗性强、株型整齐、易储藏和容易推广等。
三、合理的密植技术密植技术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之一。
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土地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一般每亩栽培量在2万株左右。
过于密植会导致马铃薯生长不良,而过于疏散会浪费土地,使得产量降低。
同时,在播种过程中,要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层里,避免过于密集或太松散。
四、严格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般应该进行以下措施:1. 选择抗病抗虫品种。
2. 实施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 控制病虫害传播的途径,如风、水、土壤等。
4. 使用合适的农药,但要注意使用剂量控制和安全。
五、科学的管理措施马铃薯高产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科学的管理。
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栽培措施,保证满足马铃薯的生长要求。
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及时除草,以避免杂草的竞争和危害。
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3806f90912a21615792926.png)
马铃薯栽培技术B、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
2.种薯催芽:播种前15~30天将冷藏或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20~C黑暗处平铺2—3层,当芽长0.5—1厘米时,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每隔5天翻动一次。
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和纤细芽薯。
催芽时妻避免阳光直射、雨淋、霜冻。
3.切块:提倡小整薯播种。
如播种时温度转高,湿度较大,雨水较多地区,不宜切块,必要时,在播前40天选择健康的、生理年龄适当的较大种薯切块。
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切块后立即用含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0.3%)或甲霜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1%)的草木灰拌种并进行摊晾,使伤口愈合。
4.整地:深耕,耕作深度约20~30厘米。
整地使土壤颗粒大小合适。
并根据当地栽培条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作畦或平整土地。
5.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料可基施,农家肥和化肥混和施用。
提倡多施农家肥。
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每生产1000千克薯块的需肥量:氮肥5~6千克,磷肥(P205)1—3千克,钾肥(K20)12~13千克。
二、播种1.时间: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
一般土壤深约10厘米处为7~22℃时适宜播种。
2.深度: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宜浅播,播种深度为5厘米,地温高而干燥的土壤。
宜深播,播种深度约10厘米。
3.密度:不同的专用型品种要求不同播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每公顷种植60000~70000株中晚熟品种每公顷种植50000~60000株。
4.方法:人工或机械播种,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宜平作,降雨量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宜垄作。
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7b0a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0.png)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高。
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帮助农民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耕作费用,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种植马铃薯更加轻松和高效。
一、土壤改良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疏松、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土壤。
要想实现马铃薯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耕翻和翻松,加入有机肥料或者腐熟的农作物秸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还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养分,保证马铃薯的养分需求。
一般来说,在马铃薯生长初期,要注意施用氮肥,促进生长;在中后期,要适量施用磷、钾等肥料,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还可以使用复合肥、有机肥等多种施肥方式来满足马铃薯的养分需求,提高施肥利用率,降低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优质优势品种选择优质的马铃薯种苗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时,要选择优质的马铃薯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有抗病、耐贮藏、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的优势品种,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商品价值,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的目标。
四、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节约种子用量,减少劳动和耕作费用,提高病虫害的自然防御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行距窄、株距近的密植方式,如40厘米行距,25厘米株距,这样可以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更多的马铃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cc46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c.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主食作物,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贫瘠和耐寒性强。
在进行马铃薯种植时,栽培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马铃薯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而透气性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层深度为15~20cm,阳光充足,无积水和化学污染。
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优质土地,避免在空气湿润、土壤湿度高过于潮湿的地方种植,以免造成土壤的疏松和淤积,发生根瘤病和腐烂病。
二、育苗管理种植马铃薯时,需要预先选择良种,优质的种薯,进行充足的保苗工作,以免耕种时出现大量的虚弱、生长缓慢的情况。
育苗期间,需要控制温度,留心防治病虫害,保持适宜的湿度,充分给予肥料和水分,让马铃薯种子的芽生长健壮,加强作物的光照,通过这些育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提高品质和产量。
三、种植方式在马铃薯种植中,通常采用穴播和沟播两种方式进行。
穴播适合于小规模种植,需要先在适合的深度放置种薯,距离约为30厘米左右,然后将土壤覆盖种薯。
而沟播通常适合于大规模种植,是将种薯放在预先挖好的深度为20~30厘米的沟中,然后将土壤掩埋、压实。
四、施肥管理马铃薯需要充分的营养和肥料,以促进其茁壮生长和高产。
在种植马铃薯时,施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则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并在育苗期间进行2~3次追肥,以增加养分,并增强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发展。
五、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马铃薯块根蠕孢病、蚜虫、螟虫等。
在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采用药剂搭配、控制栽培时间和环境温湿度等方法进行,防范病虫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的严重损失。
六、收获管理马铃薯生长期为3~5个月左右,当马铃薯的叶片转黄并萎缩时,即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可以将马铃薯的叶片摘除,并通过机械或者手摘的方式,将马铃薯取出,并将土块清除干净。
在收获后,在室温下进行晾晒或者传统的千里香穴储藏,以便使马铃薯干燥加工,便于长时间储存和消费。
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技术.doc
![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f1358119e8b8f67c1cb9e7.png)
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技术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是在测定土壤养分和肥效试验的基础上,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确定科学配方和措施的一项栽培技术,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技术。
一、综合分析,科学配方科学配方是马铃薯测土配方栽培的核心,是实现栽培效益最佳的关键,通过对土样测定数据和已经完成的4组肥效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并考虑以往的生产经验,结合专家组修正,确定的目标产量和施肥配方如下:1、目标产量,亩产2500公斤以上,施肥配方为,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尿素15-20公斤,普钙70-90公斤,硫酸钾12-15公斤。
2、目标产量,亩产2000-2500公斤时,施肥配方为,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尿素14-18公斤,普钙60-80公斤,硫酸钾10-12公斤。
3、目标产量,亩产1500-2000公斤时,施肥配方为,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尿素12-16公斤,普钙50-7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
配方中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化肥中30%尿素作种肥施用,10——20%尿素作为提苗肥追施,50——60%尿素作为块茎膨大肥在封行前追施,硫酸钾50%作为种肥施用,50%作为块茎膨大肥追施,普钙作种肥施用,二、地块选择马铃薯的薯粒是生长在地下的块茎,喜欢在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在5.5-7.0的壤土或红壤中生长,因此,地块应选择土壤熟化程度高,肥沃,耕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田中,马铃薯是茄科作物,不宜与烤烟,辣椒等同科作物轮作,应与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
三、整地施肥播种前要早耕地,耕翻深度要在30厘米以上,充分晒垡,尤其是在坝区田中栽培的小春马铃薯,结合碎垡,力求使田块达到平整,土细,松软,干净的标准,田块整好后要按行距80厘米开出播种沟,如在田中栽培,还要理出畦沟,以便排灌,施足底肥,有机肥作为基肥,集中施在播种沟中,化肥中的普钙,尿素中的30%和硫酸钾中的50%作种肥施在种薯旁边,但不能与种薯接触,以免烧苗,四、种薯准备1、选种,种薯应选择在剑川表现良好的合作88,剑川红和滇薯六号等品种,要求种薯健康,芽眼饱满,有条件的选择脱毒种。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8dc5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8.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马铃薯种植技术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就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一、地力肥水1、土壤选择――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磷、钾元素的土壤。
2、施肥――马铃薯是重要的全株作物,肥料施用要有机配合化肥,增施有机肥。
3、合理水肥关――避免干湿交替与过湿、外肥交替与过肥等地肥水管理的错误,保证马铃薯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分。
二、良种选育1、选优良种――根据不同的生态区,选用适宜的优质良种。
2、及时更新――及时更新良种,保证良种品质。
三、适宜栽培1、合理密植――马铃薯适宜标准密植,一般为行距70-75cm,株距25-30cm。
2、适时移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移栽,促进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
3、水田栽种――马铃薯在水田地生长的效果最佳,提高产量。
4、科学耕作――合理施肥、灌溉、除草、调节土壤温度等耕作技术。
四、病虫害防治1、科学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防治。
3、合理轮作――马铃薯病虫害比较多,应进行合理轮作,间作。
五、营养管理1、合理施肥――马铃薯生长期不同需要的养分不同,根据生长期合理施肥。
2、磷钾充足――马铃薯根系发达,对磷钾需求较大,应充足施给。
3、追肥及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
六、保证光照1、地块选择――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2、疏密适宜――密植利于马铃薯的茎叶生长,但是太密会影响光照,适当松土是光照更加充足。
七、适宜温度1、避风温暖――马铃薯喜温怕冷,选地块和播种、栽培时间要避风、温暖。
2、改善土壤――通过改善土壤的排水、保温性来提高温度。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是多方面的,需要对土地、肥水、种子、栽培、病虫害、养分、光照、温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考量和管理。
早熟栽培马铃薯技术
![早熟栽培马铃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65059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8.png)
早熟栽培马铃薯技术春马铃薯薄膜覆盖早熟栽培,可提早播种期,提前收获,提高产量,提早上市。
福建寿宁经过试验试种,采用薄膜覆盖春栽马铃薯技术已较完善,整个生育期90天左右,亩收入平均在16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选用良种选用春薯4号、东农303等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2.切块催芽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切薯,尽量用垂直方法切块,使每个块种上都有上下部分的薯肉,并保持每块有1~2个芽眼。
每块重25~30克,切口用草木灰涂抹,以防烂种。
也可改用斜切,使芽眼上部有1/3薯块,下部2/3薯块。
然后把有芽的和无芽的分开,有芽的放在阴凉通风处,无芽放在阴凉处2~3天,待切口愈合再保温催芽,等芽长0.3~0.5厘米,即可播种。
3.适期播种在保证幼苗出土和在膜内不受霜冻的前提下,可在1月底2月初播种。
亩栽3500株,用宽幅直密播(便于间套复种)70厘米x25厘米或150厘米畦宽行形式种4行(中距40厘米,边距20厘米x40厘米)。
土壤持水量应保持60%~70%。
4.施足基肥覆膜马铃薯在覆膜期间,不便追肥,因此,播种前基肥要施足。
一般亩施栏肥1000~1500公斤,磷肥20~25公斤,尿素20~25公斤。
开较深沟条施,覆土后播种。
种薯不能与化肥接触,以防烂种。
5.地膜覆盖覆盖方法有两种:―是采用小弓棚覆盖方式,但出苗后晴天中午要两头通风防烧苗。
二是采用平铺,播种后,地膜平铺于地面,四周用土压实。
在出苗期间,晴天―定要在早晨或上午进行破膜,以防烧苗。
破膜时气温较低,不要把幼苗取出膜外,待返温后把幼苗取至膜外,并在破口处用土封实,以防杂草丛生。
6.田间管理除防烧苗、防冻害外,主要抓好3条:(1)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每亩40克,兑水30公斤,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防止马铃薯地上茎徒长。
(2)现蕾后,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60公斤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3)现蕾后,及时摘除花蕾,防止养分不必要损耗。
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
![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416e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c.png)
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一、适宜品种选择马铃薯栽培品种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在高寒阴湿地区,推荐选择一些耐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比如马铃薯提供卡和马铃薯皇家等。
二、土壤条件在高寒阴湿地区,土壤条件复杂,一般以沙壤土为主。
在选择种植马铃薯的土地时,应该选择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避免选择贫瘠或者排水不良的土地。
三、前茬准备在种植马铃薯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前茬准备工作。
首先是进行土壤松土和翻耕,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其次是施用合适的基肥,比如有机肥或者农家肥,以提供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
还可以施用适量的钾肥和磷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强马铃薯抗病能力。
四、种植技术1. 种植时间在高寒阴湿地区,适宜的马铃薯种植时间一般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这个时间段气温逐渐回暖,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如果是秋季种植,一般应该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早于这个时间均不适宜。
2. 土壤准备在马铃薯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松土和整平,保证土壤松软、肥沃和排水良好。
这可以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产量。
3. 种植密度在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2-15万株,株距一般为30×25厘米或者30×20厘米。
4. 种植方法马铃薯一般采用整薯或切薯直播的方式进行种植。
整薯是指将马铃薯整粒直接种入土壤中,而切薯则是将马铃薯切成数块,每块带有一颗芽眼,然后再进行种植。
无论是整薯还是切薯,种植时要将马铃薯置入土壤中约5-8厘米深,然后覆土,注意保持均匀和整齐。
五、田间管理1. 土壤肥力管理马铃薯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所以需要进行适量的追肥。
在生长初期,可以施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或者尿素等化肥;在生长中后期,可以施用磷钾肥或者硝基氮肥,以提高块茎的质量和产量。
2. 地膜覆盖在高寒阴湿地区,可以使用地膜进行覆盖。
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马铃薯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1ba1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6.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与改良、良种选择、合理施肥、适宜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1.土壤选择马铃薯喜欢生长在肥沃、亲水性好的土壤中,最适宜的土壤为沙壤土或者黄壤。
避免选择重黏重酸性土壤,因为这种土壤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2.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施肥、翻耕等方法来进行。
首先要进行土壤化验,确定土壤的缺陷和养分含量,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施肥。
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来满足需求。
还可以进行翻耕,将土壤疏松,增加通气性和保水性。
二、良种选择选择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对于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耐病、丰产稳定等特点。
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咨询当地的马铃薯技术专家来获取建议。
三、合理施肥1.基肥施用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者移栽前将养分施入土壤中,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养分。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
施肥时要注意与种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烧苗。
2.追肥施用追肥是指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需求,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补充养分的施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期分为苗期、中期和成熟期。
苗期可追施少量氮肥,中期可适当追施磷、钾肥,成熟期可适当追施有机肥。
四、适宜灌溉灌溉是马铃薯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宜干旱也不宜过湿。
灌溉的时机和量要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和作物生长阶段来确定。
在马铃薯的生长初期,耐旱能力较差,需要适量灌溉,但也要避免过度水分,以免导致根系缺氧和病害滋生。
五、病虫害防治马铃薯遭受很多病虫害的危害,对高产栽培产生负面影响。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f5ed0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a.png)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主要食用作物之一,被许多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农作物之一。
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张、病虫害的侵害等问题,马铃薯栽培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种植户们需要掌握一些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对种植户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1.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选择盐碱地和酸性土壤地块。
2.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方法进行土壤调理。
3.采用有机肥和矿物肥的混合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
二、适宜品种选择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马铃薯品种,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2.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马铃薯新品种,减轻病虫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三、合理的施肥技术1.在种植前进行底肥施用,尽量避免连作地块。
2.按照马铃薯的生长期和需求量,进行追肥施用,保证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供应。
3.采用有机肥和有机物为主要追肥材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四、科学的田间管理1.合理的田间种植密度,避免种植密度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和产量降低,也避免种植密度过小造成产量降低。
2.及时除草、松土、中耕,保证马铃薯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3.针对病虫害,尽早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五、灌溉技术1.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水分不足或者过多造成的产量损失。
2.采用滴灌或渗灌技术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和土壤侵蚀。
3.适时适量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六、合理的收获和储藏技术1.在马铃薯成熟期选择适时收获,避免马铃薯变绿和品质下降。
2.采用合理的储藏方法,避免马铃薯在储藏期间发芽、腐烂等问题。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49815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7.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被广泛种植用于食品生产和人类消费。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以下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地块选择:选择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砂质土壤或淤泥土。
避免在容易积水的地方种植马铃薯,以避免根部腐烂。
2. 土壤准备:在种植前充分翻耕土壤,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
添加有机肥料和必要的营养物质,确保土壤的养分含量充足。
3. 种植方式:选择适合马铃薯种植的方式,常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块茎种植和分株种植。
块茎种植是将马铃薯切割成大小均匀的块茎进行种植,而分株种植则是将已经发芽的马铃薯切成小块进行种植。
4. 施肥:及时施加适量的肥料,保持土壤的养分平衡。
使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或堆肥,可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并改善土壤质量。
5. 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马铃薯生长的水需求,适时进行灌溉。
马铃薯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水分供应,种植前要制定良好的灌溉计划。
6.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马铃薯植株,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存在的病虫害。
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菜田蚜虫等。
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并按照指导剂量施药。
7.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以减少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
可以使用翻耕、覆盖、除草剂等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
8. 收获: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通常是在马铃薯植株枯萎后的一到两周内。
小心地挖掘马铃薯,避免损伤块茎。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选择和准备、种植方式、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除草和收获等诸多因素。
农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95cf0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6.png)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优质、高产、绿色的食品需求不断提高,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的种薯选种薯是保证高产优质的关键。
种薯不仅要外形饱满,而且要健康、有活力、无病虫害。
特别是必须防止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合理的田间管理1、土地选择与施肥:选择肥力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并在种植季节前深耕,施足基肥。
对于肥力较低的土壤可进行肥料平衡施用,通常采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
2、善于田间管理:在田间应注意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喜好阴湿和高温的病虫害有马铃薯晚疫病和蚜虫等。
3、及时补充水分:田间通常种植土壤保水力较差,因此应在整个生长期内及时补充水分。
刚种植的一两个月水分要注重控制,防止长势过旺,既不宜过湿,也不宜干旱。
进入生长期后,马铃薯的水分需求量逐渐增加,这时应适量增加灌溉次数,以保持土壤水分适宜。
三、精细化管理1、合理密植和科学修剪:合理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如果过密则会造成马铃薯间交叉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密植密度。
在生长期中要切断一些旺盛生长的枝条,促进块茎的含水量和养分积累,增加块茎的质量与数量。
2、不同施肥方式的优点:施肥过程中可细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三个阶段,这些阶段的施肥方式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基肥采用化肥下肥或覆盖肥配合有机肥施肥;追肥采用水肥配合的方式,通过乘积效应,达到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效果;叶面喷肥能够促进马铃薯的早期生长,提高生长速度。
3、防止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往往会阻碍水分及养分渗透,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较多,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还是人工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四、及时采收和贮存马铃薯成熟后及时采收,并要把握好采收时间,尽量选在日照充足、阴凉天气进行采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栽培技术
马铃薯以其营养价值高、耐贮藏而深受人们喜爱。
近几年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采取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现将其大垄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良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早熟的脱毒种薯,如早大白、克新四号、东农303、鲁引
一、尤金等。
种薯产地一般在高海拔冷凉地带。
选择适宜播期,早春马铃薯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上旬播种,宜早不宜晚。
2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缓,中性或偏酸性砂壤土。
联合整地起130cm大垄,垄底全方位超深松,深翻20~25cm,最好施有机肥,一般施22.5~30.0t/hm2。
根据地力和施肥种类适当补充化肥。
马铃薯需氮、磷、钾的比例为5∶2∶11;一般施磷酸二铵225~300kg/hm2,硫酸钾或氯化钾300~375kg/hm2,尿素75~150kg/hm2,以上肥料可全部作为基肥施用。
施肥时将1/2肥料撒在地面,翻入土中;剩下的撒在垄沟中,用耥圈覆土,使种肥分离。
在现蕾期除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0.5%)外,一般不再追肥。
3播种
3.1选种
种薯购回后,立即分散贮藏。
各农户将种薯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
如果发现薯块有部分腐烂,要把腐烂部分切除。
3.2切块
催芽前进行切块,在种植前10d进行。
马铃薯的顶端芽眼首先发芽,并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发的作用,如果顶端幼芽遭受损伤或被切除,则其他芽眼会迅速萌发。
为了取得较多的种薯,就要对马铃薯进行切块。
①125g以上的大薯切法:从中部横切下,顶端部分纵切为2~4块,每个切块具有1~2个芽眼,并且都连结有顶端部位。
脐部切2~3块。
②100g左右切法:横一刀、纵一刀,即分4块。
③50g左右小薯切法:纵一刀,分2块。
④50g以下小薯切法:在顶部切下0.6~0.8cm即可,不要完全切开。
3.3消毒
薯种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50kg水加100g药剂)药液喷射消毒,喷湿即可。
也可用草木灰涂切口。
晾干后进行沙床催芽。
3.4沙床催芽
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
马铃薯在收获后有50~60d 的休眠期,凡未萌发的薯种都要进行催芽。
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进行催芽。
用清洁干净的河沙在通风阴凉处作催芽床,将切好的薯块密集平铺于地面,然后盖上湿河沙3cm厚。
在河沙上密集铺放小块茎,再在其上铺盖上河沙。
如此1层小薯块1层湿河沙(铺放2~3层为宜),铺好后用麻袋或禾秆围盖好。
经6~8d后,当大部分薯块萌发出芽(芽长出1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种。
注意催芽时,要经常检查河沙湿润度,太干要及时喷水,忌底部积水。
3.5播种与覆膜培土
做130cm宽的大垄,垄高15cm,小行距40cm,株距24cm。
播种后将垄面耧平,盖上地膜,或播种前4~5天盖上地膜,播种时用手铲挖孔播种,在2d内将种植孔用土封住。
采取先种后覆膜方式,在出苗后及时划开地膜,将苗引出,防止苗被烫死。
当苗长到5~6片叶将地膜撤掉,同时中耕培土。
当出齐苗或8成苗时,中耕1次,使土壤疏松透气。
4~5片叶时中耕培土1次。
现蕾期中耕1次,培土厚3~4cm。
封垄前最后1次中耕,尽量向根部多培土。
如果出苗前土壤板结,可铲1次,兼有除草的作用。
4水分管理
马铃薯较耐旱,仅靠天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长,如有浇水条件,视土壤墒情可在播种前造底墒;播种后15~20d视墒情可补水保苗,但浇水后要中耕;开花前一般不浇水仅靠中耕保墒。
重点保证花期的水分供应充足,在收获前10d停止浇水。
雨后要及时排水,田间积水超过24h,马铃薯即开始腐烂。
5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马铃薯瓢虫、螨虫、蚜虫等。
应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
早疫病于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晚疫病主要发生在叶柄、茎和块茎上,在叶上主要发生于叶尖和边缘。
防治重点是早发现。
在连续2d相对湿度大于75%,
气温在10℃以上,就有可能发病,发现病株可喷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防治。
防治疮痂病可实行5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薯,播种时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薯;提倡高畦(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防治环腐病,应选用无病种薯,尽量采用整薯播种;播种前在室内晾种5~6d,不断剔除病薯、烂薯;播种前用50mg/kg 的硫酸铜浸泡种薯10s;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
防治软腐病,应避免大水漫灌;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病毒病,应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干旱,选用无病种薯;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
瓢虫用敌敌畏或敌百虫喷雾。
防治马铃薯瓢虫可以捕捉或诱杀成虫;人工摘除卵块;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
螨虫可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等防治。
蚜虫主要是桃蚜,可使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喷雾,或用2.5%的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防治。
为了获取高产,生产中应用多效唑和膨大素。
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对水600kg,在蕾期均匀喷在茎叶上,可抑制植株徒长,增加产量10%~20%。
用膨大素150g/hm2对水375kg,在蕾期均匀喷在茎叶上,可增产10%。
6收获与贮藏
在播种后60~65d,当叶片发黄时,选土壤不潮湿、天气晴朗的日子收获,收获的马铃薯晾晒20min装袋。
在收获中碰伤的薯块在20℃的环境中晾晒2d后装袋,贮藏期间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
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