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2.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 巩固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及时反馈、指导。

2.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计算能力。

4. 总结延伸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 教学课件3. 练习题八、教学时间- 2课时九、教学建议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十、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正确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混合运算》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混合运算》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

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解决含有多种运算符号的算式。

教学目标1.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学会解决含有多种运算符号的算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解决含有多种运算符号的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算式卡片3.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新授: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练习:发放算式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

4. 巩固: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混合运算的概念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 混合运算的例题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混合运算练习题。

2. 准备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算式卡片和练习题,让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中的“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在数学中,混合运算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这个顺序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当算式中含有多个运算符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混合运算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计算题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的结合。

2. 混合运算的方法•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通过简单的算术题例子引出混合运算的方法。

3.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继续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3.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计算。

第三课时1.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3.总结本单元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

2.数学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析讲授法:通过解题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给学生出小测验,检测他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3.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文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本单元内容包括:加减法混合运算、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算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习材料: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展示课件,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混合运算的例题,如23 + 45 - 17。

引导学生观察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讲解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强调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混合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
算(3)》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混合运算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出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方法,包括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3.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手写计算,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
布置一些拓展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能力。

五、教学反馈
每道练习题都进行集体批改,让学生发表解题思路,并指导学生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或改进。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七、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的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思考如
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混合运算(3)》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括号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悉运用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则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4、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学思路】复习导入,初步感知---自主探究,简单运算---结合素材,深入理解---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反馈交流【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上课之前来看一下老师出示的题目: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师】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设计意图: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2、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我们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它是综合算式,我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呢?【师】同学们刚才说很棒,你们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同级运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混合运算(3)》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解决复杂混合运算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展示。

2.学生用具:纸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讲述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阶段:讲解与练习1.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如先乘除后加减。

2.展示示例题目,让学生跟随计算。

3.继续练习更多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第三阶段:拓展和应用1.提出有挑战性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

2.学生相互讨论解题方法,分享答案并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技能,强调提高混合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反思学习中的困难和进步。

五、课堂作业1.布置混合运算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混合运算题目,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馈1.定期检查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升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勤加练习,不断进步!。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加减混合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对运算规律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图片和教具。

2.准备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小动物的数量变化,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加减法来表示小动物的数量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混合运算》40-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混合运算》40-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混合运算》4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在题目中灵活运用各种运算符号。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4.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

2.乘法与除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难点1.区分和灵活运用各种运算符号。

2.解决混合运算中的逻辑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下册》。

2.教师准备好的课件和习题。

3.小组活动和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上次课的加法和减法。

2.给出混合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自主尝试解答。

3.收集学生的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第二课时1.复习乘法和除法。

2.结合例题,讲解混合运算中乘除的优先级。

3.练习乘除混合运算题目。

第三课时1.复习各种运算符号的用法。

2.提出挑战性的混合运算题目。

3.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课堂实时反馈。

2.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解题中的错误。

3.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解题思路。

七、教学延伸1.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混合运算知识。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混合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逻辑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混合运算
(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在混合运算中正确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向学生出示几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题目的。

2. 讲解
1.简要介绍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及意义。

2.详细讲解混合运算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逐步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4. 拓展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
布置适量的混合运算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反思和改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混合运算的概念,能说出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 1. 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4.计算器(备用)5.练习题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2. 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分别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进行答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并指导他们尝试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混合运算例子并简单记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整理关键词汇和核心公式: - 混合运算的概念 -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实际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部分学生在应用乘除法时出现了困难,需要更多实际练习以加强理解。

下节课将更多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混合运算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版(9)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版(9)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版 (9)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混合运算。

我们将从教材第9页开始学习,这一页的内容包括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学习如何进行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们可能会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计算。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能够独立进行混合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出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讲解这个问题的解法。

小明有3个苹果,然后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所以他现在有3+2=5个苹果。

然后,小明吃了1个苹果,所以他现在有51=4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

比如“小华有5个橘子,他给了小丽2个橘子,然后他又买了一些橘子,一共花了3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橘子?”4. 教学难点讲解:在这个阶段,我会特别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演示不同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有的顺序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5. 教学重点巩固:我会再用一些例题来巩固学生们对混合运算的掌握。

比如“小明有4个橙子,他吃掉了2个橙子,然后他又买了一些橙子,一共花了5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橙子?”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明有3个苹果 + 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 = 5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苹果 5 1 = 4个苹果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6个香蕉,他吃掉了2个香蕉,然后他又买了一些香蕉,一共花了7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香蕉?2. 小华有8个糖果,他给了小丽3个糖果,然后他又买了一些糖果,一共花了9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糖果?答案:1. 小明现在有62=4个香蕉。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加减混合运算》。

在这一节中,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将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数学表达式。

2.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3. 运算方法: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加法或减法,再进行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4.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讲解概念:在黑板上板书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运算顺序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运算顺序。

4. 运算方法讲解:通过具体的题目,讲解并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几个典型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3. 运算方法:先计算加法或减法,再进行混合运算。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教材课后练习第15题。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熟练运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并能运用交换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拆分数字、借位等方式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先后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运算符时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大量混合运算例题的幻灯片。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白板及白板笔。

•课堂练习题:设计好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以熟悉的简单加减法为例,复习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认知。

2.提出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混合运算基础知识讲解1.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加减法的先后顺序和交换律。

2.演示如何通过拆分数字或借位等方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给出一些简单例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第三节: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题目,供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四节:课堂练习及小结1.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课上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错误。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思考,探索更多的混合运算案例,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解题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熟练进行混合运算的题目。

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复印好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利用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

2.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解决。

第二节:讲解与练习
1.通过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3.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第三节:拓展应用
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混合运算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列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总结与作业
1.总结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思考如何应用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困难,需要重点加强训练。

应多开展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第一课时:同级运算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复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 + 9 + 8 = 3332 - 10 - 6 = 1625 + 20 - 10 = 3548 - 8 + 17 = 57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53 - 24 = 2953 - 24 + 38 = 67问题:像53 - 24 + 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研究脱式计算格式53 - 24 + 3829 + 3867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 - 8 + 17 = 5715 ÷ 3 × 5 = 25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这个算式(15 ÷ 3 × 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三、巩固练一)计算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为您呈现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题是10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63页至65页的加减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规则,能够独立完成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做菜等,引出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图片和卡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例子,并讲解计算方法。

例如,我会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问学生:一共是多少个水果?答案是5个水果。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子后,我会立即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例如,我会让学生计算:2 + 3 = ?,答案是5。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规则,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减混合运算:2 +3 = 54 2 = 23 +4 1 = 6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5 + 3 = ?7 4 = ?2 + 6 1 = ?答案:5 + 3 = 87 4 = 32 + 6 1 = 72. 请列举一些你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子,并计算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计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如算错数字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p22~p23),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

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购物等,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流程: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1、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

还剩多少个皮球?2、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4、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综合算式:18+23-2041-20=21(个)=41-20=21(个)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括号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熟悉运用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则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4、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学思路】
复习导入,初步感知---自主探究,简单运算---结合素材,深入理解---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反馈交流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上课之前来看一下老师出示的题目: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设计意图: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2、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我们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它是综合算式,我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呢?
【师】同学们刚才说很棒,你们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同级运算。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了
16+9+8= 2×3×4=
32-10-6= 12÷2÷3=
25-10+20= 15÷3×3=
32+10-2= 4×6÷8=
【师】想一想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它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
3、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小结
【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学火眼金睛能看出哪一个题目计算是错误的,奖励小红花哦。

4、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刚才的式子我们分别讲的是加减跟乘除,如果把加减乘除结合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1-48÷6
6×4+20
50-5×7
72÷9+3
【师】观察这些式子,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21-48÷6
=21-8
=13
(说明:这道题有减法,还有除法,那么我们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21-),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8),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3)。


5、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小结
【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好了,同学们,刚才我们复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顺序,下面我们来学习的就是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我们先来观察下面几道题目。

问题: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师】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那我们想一想把加减乘除混合起来是不是一样的呢?
7、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结
【师】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巩固练习: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

(26+46)÷8 (35-10)÷5
3×6÷9 50-4×8
7×(20-16) 74-(23+17)
8、总结---思维导图
(一看:有没有小括号;二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做:准确计算出每一步的结果;四验:检验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9、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应用题
【师】同学们,如果把混合运算融合在应用题里,你们还会计算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题目。

二年级3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1人,每5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问题:1.这个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师】(24+24)÷5
【师】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先算乘除再加减就不用加小括号)
【师】那我们常见的计算题型有哪些呢?听老师一一给你们列举。

1、小红有12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与小明、小军一起分了,请问剩下的苹果他们平均一人可以分几个?
2、小红有1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如果他们一起分享苹果,那平均一人可以分几个?
3、小红买了2袋苹果,每袋6个,把其中的3个分给小明,那小红还剩下几个?
4、小红有12个苹果,她一天吃3个,一共吃了3天,还剩下几个苹果呢?
5、小红一共买了12个苹果,第一天吃了5个,第二天吃了3个,她还剩多少个苹果?
常见的两步计算题型有:
(1)剩下的平均分
(2)一共平均分
(3)还剩多少
(4)连续用去后,还剩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