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电磁-纳米远红外加热介绍

合集下载

远红外与电磁加热的加热原理及对比

远红外与电磁加热的加热原理及对比

远红外与电磁加热的加热原理及对比
远红外与电磁加热的加热原理及对比
远红外线加热工作原理有两种:一是燃气远红外加热原理,另一种是电热管远红外加热原理。

虽然它们的加热能源不同,但产生的远红外线热量都是相同的,远红外需要有发热源,市面上用的都是电阻丝远红外加热,所以依然是功率要求很大。

远红外线只是一种能量传递的电磁波,通俗的说远红外线就只是传热介质。

电磁加热: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因为是铁制金属体自身发热,所有热转化率特别高。

综合以上作两种加热方式对比电磁加热肯定比远红外加热热效率高得多,功率也小很多,控制方便,均匀度也高得多。

所以对于产品要求非常高的客户要么选择电磁加热要么选择油加热,远红外加热无法满足高要求的生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将电磁加热与远红外结合做为一体。

红外线加热

红外线加热

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加热的概念1、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热源体发出的红外线,对物体进行加热的过程,是一种辐射加热,红外线加热器的波长波长一般是2.5-15μm。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能力的峰值箱短波方向移动,就是温度越高,波长越短,辐射强度越高,因此出现了钨丝发热源,温度2200度以上,就是短波加热。

短波加热的可见光较多,不参与加热,是一种浪费,所以选择短波加热是需谨慎。

石英加热器1、上世纪较早的时候,金属管加热器也作为辐射加热器来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结构等特性决定了辐射能输出较低。

后来,锦州人开发出了石英管,随之制作出了中国最早的石英加热器,玻璃远红外线加热管诞生了。

2、石英管内最早是电热丝作为发热源,波长大致为中波长波。

大部分能量为辐射能,能量由发热体直接传到被加热体,所以为辐射加热。

但辐射加热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严重,最佳距离为100-250。

匹配吸收和烘干涂层1、红外线加热器应用最多的场合是烘干有机涂层。

绝大部分有机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水等,对2.5-4μm的短波和6-15μm的远红外具有强烈的吸收峰,就是所谓的“匹配吸收”,因此远红外加热用于有机涂层的烘干、水分烘干等具有较大的优势,能穿透涂层,从内而外加热,烘干时间短,节能。

2、常规加热器表面温度设计以400-550度(不是发热丝温度)3、颜色越深的涂层,对红外线的吸收越强烈,依次为黑>灰>红>黄>白。

4、对重型件的涂层,远红外具有“表层加热”有优势。

至烘干涂层,热量向内部传导的少。

5、对有阴影遮挡的工件或者形状重量不均的工件,远红外加热加热效果受到限制。

6、为增强辐射加热效果,红外线加热器通常配反射板使用,能提高15%以上的效率。

反射板材质以光亮铝板为佳。

高红外加热技术90年代中期,锦州人推出了高红外加热技术,即强力短波加热,应用在粉末涂层固化上,取得了革命性的效果,1-5min 固化涂层。

对很多油漆、水性涂料也能实现更加快速的烘干。

远红外加热器

远红外加热器

节能原理
远红外线加热器的节能是由电热涂料在加热器辐射面形成固化涂层,该涂层因其表面黑度高,故能吸收大量 的辐射热能,又因其发射率高,故能将吸收的辐射热能转换成物体易吸收的远红外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微米 级电热涂料的涂层厚、热阻大、反射率高,用于烘箱板表面,将散失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 射烘箱内,为烘箱内的被加热物体所吸收,而不易被潮气吸收,从而将热能留在烘箱内,不仅降低了排潮温度, 而且使烘箱内的温度升高,使烘箱内的温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纳米级电热涂料的涂层薄、热阻小,用于烘箱中受 热导温的金属材料表面,在传热过程中,该涂料层不仅将吸收的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传递,其自身变成远 红外辐射热源,而且也因其表面温度的提高,导致温度梯度增大,使被加热物体的热能传导强度增强,吸热能力 大大提高。总之,通过电热涂料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烘箱的温度,降低了排 潮损失的温度,增强了被加热物体的热能吸收速度;减少了热能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性能
电压、功率:单相220V/1-3Kw或单相380V/1-3Kw。 外形尺寸:300×150 300×200 300×400 300×500 抗电强度:1000V/1分钟 绝缘电阻:>1.5ΜΩ
用途
·适用于露天咖啡馆、高尔夫球场、高举架场馆、室内外采暖、除冰雪 ·设备有多种功率和辐射角度的选择;备有高温导线。 ·设备通过UL和CSA的检测。 ·喷涂钢和不锈钢的外壳、硬件及支架、镀金铝折射板。 ·设备不使用任何黑金属,在腐蚀性大气环境中或户外应用中经久耐用。
远红外加热器
工业设备
01 简介
03 基本理论 05 技术性能
目录
02 物理性质 04 节能原理 06 用途

远红外加热的应用ppt课件

远红外加热的应用ppt课件
波数范围cm1测定类型分析类型试样类型07525128004000漫反射吸收定量分析蛋白质水分淀粉油类脂农产品中的纤维素等定量分析气体混合物25254000400吸收反射发射定性分析纯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定量分析复杂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混与色谱联用复杂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混定性分析纯固体或液体混合物大气试样25100040010吸收定性分析纯无机或金属有机化合物是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频吸收带由基态振动能级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34
对于封闭空间两物体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能量利 用率η2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εn——称为相当黑度 A2----被加热物体的表面积,m2 T2----被加热物体的温度,K
35
十、远红外加热的特点
1、优点
➢热辐射率高 ➢热损失小 ➢容易进行操作控制 ➢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 ➢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产品质量好 ➢热吸收率高
8
中红外光区的吸收带
是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 频吸收带(由基态振动能级跃迁至第一振 动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由于基频振动式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 动,所以该区最适合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 和定量分析。同时,由于中红外光谱仪最 为成熟、简单,而且目前已积累了该区大 量的数据资料,因此它是应用极为广泛的 光谱区。通常,中红外光谱法又简称为红 外光谱法。
30
4、维恩位移定律
维思位移定律确定了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峰值波长 与绝对温度T的关系。把普朗克定律进行微分,求出最大 值,就得到了维恩位移定律,即
维恩位移定律说明辐射通量密度的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成反 比,即当温度升高时,最大辐射强度向较短的波长方向移动。该 定律对于确定辐射源的操作温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红外线加热器介绍

红外线加热器介绍

宁波节为JSAVE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一、纳米红外电热圈传热学原理:纳米红外电热圈自身变成远红外辐射热源,而且也因其表面温度的提高,导致温度梯度增大,使被加热物体的热能传导强度增强,吸热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电热涂料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被加热物体的温度,降低了排潮损失的温度,增强了被加热物体的热能吸收速度;减少了热能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

1.不同特性的物体发射的红外线特性(即波长)不同,不同特性的红外线易为特性相同的物体所接收,即固体物质发射的红外线易被固体吸收,不易被气体吸收。

2.热能传递的形式:辐射、传导、对流。

3.热能在高温下主要(90%)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其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4.辐射热能的吸收能力与受热物体的表面黑度成正比。

5.受热物体的热能传导强度与(该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

二、纳米红外电热圈的节能原理:纳米电热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牢固涂层,该涂层因其表面黑度高,故能吸收大量的辐射热能,又因其发射率高,故能将吸收的辐射热能转换成物体易吸收的远红外热能,并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微米级电热涂料的涂层、热阻大、反射率高,用于炮筒表面,将散失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炮筒内,被炮筒所吸收,而不易被潮气吸收,从而将热能留在炮筒内,不仅降低了排潮温度,而且使炮筒内的温度升高,使炮筒内的温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传热过程中,该涂料层不仅将吸收的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传递,远红外加热器自身变成远红外辐射热源,而且也因其表面温度的提高,导致温度梯度增大,使被加热物体的热能传导强度增强,吸热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通过电热涂料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炮筒的温度,降低了排潮损失的温度,增强了被加热物体的热能吸收速度;减少了热能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远红外线的特性:1、发射性:因为远红外是属于光线范围的电磁波,所以它与光线一样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传导,这就是远红外的发射性。

红外线加热炉工业原理

红外线加热炉工业原理

红外线加热炉的工业原理1. 红外线加热的基本原理红外线加热是利用红外线辐射来传递能量,实现物体加热的一种方式。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其波长范围在0.75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

对于加热应用而言,主要关注的是波长在2.5微米到20微米之间的远红外线。

红外线加热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1 辐射传递能量物体温度升高时,会发射出电磁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其他波长范围的辐射。

辐射传递能量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红外线加热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来向其他物体传递能量。

1.2 物体吸收红外线不同物体对于不同波长范围内的红外线辐射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

通常来说,大部分物体对于远红外线有较高的吸收能力,而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吸收能力较低。

通过选择合适的红外线波长,可以实现物体对红外线的高效吸收。

1.3 红外线传导传热当物体吸收红外线后,其分子会产生振动和旋转,从而使物体内部的温度升高。

这种传导传热方式不需要介质的存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递。

相比传统的对流和传导加热方式,红外线加热具有更快速、更均匀的加热效果。

1.4 物体辐射红外线除了吸收红外线,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也会发射出红外线辐射。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发射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在一定温度下,物体会以相应波长范围内的红外线进行辐射。

2. 红外线加热炉的工业应用原理基于以上基本原理,红外线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速度和效率红外线加热炉具有快速升温和高效加热的特点。

由于红外线能够直接传递能量到物体表面,并通过传导传热方式使物体内部迅速升温,因此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

红外线加热的能量利用率高,不会浪费在加热介质或空气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温度控制和均匀性红外线加热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温度均匀性。

通过控制红外线辐射功率和加热时间,可以精确控制物体的加热温度。

电磁加热简介

电磁加热简介

电磁加热简介----关于电磁加热的原理和计算点击数:367 发布时间:2011年8月4日来源:百度文库1 前言管道电磁加热作为传统加热方式产品的替代品,其节能效果显著,平均可节约用电30%-50%,同时它具有热源稳定、加热迅速、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等优点。

因此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制品、化工、医药、食品、能源、印刷、建筑型材等行业的节能工程改造;如:塑料拉丝、吹膜、造粒、注塑等加热;电缆生产挤出机、挤塑机、热塑性塑胶管材、型材生产等加热;管道伴热、恒温控制加热等。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及原料的供应出现短缺现象。

我国是塑料大国,能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近年来,随着制造业成本的增加,使得中国塑料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节能已作为企业增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具有特别的意义,并逐步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2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的原理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将电能转换成为热能。

首先通过内部整流滤波电路将50Hz 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经过PWM 控制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30KHz 的高频高压电,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被加热金属物体时,会在被加热金属物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被加热金属物体本身高速发热。

3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的应用多功能微电脑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电子元器件均采用工业级器件,产品完全达到工业级标准。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塑料拉丝、吹膜、造粒、注塑机等节能改造;以及输油管道加热、电缆生产挤出机、挤塑机、热塑性塑胶管材、型材生产等加热。

4 电磁感应控制器在注塑机加热系统上的应用优点下面以注塑机为列,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不但可以完全代替现有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还比传统加热方式有着诸多的明显优点,如:l 节约电能和降低环境温度;l 加热迅速,温度控制实时准确;l 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l 功率大;l 安全可靠。

1、节约电能和降低环境温度目前市场上的塑料机械料筒所用的加热方式普遍为传统的电热圈加热,通过接触传导方式把热量传到料筒上,只有紧靠在料筒表面发热丝的热量传到料筒内,电热圈外侧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存在热传导损失,同时造成环境温度升高。

纳米电热膜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课件

纳米电热膜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课件

美观大方
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外观设计简约时尚,能够融入各种 家居风格,提升家居品质。
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将 更加注重个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和功
能需求。
输入 标题
智能化控制
未来,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控制 技术的运用,实现远程操控、语音控制等功能,为消 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纳米电热膜具有高导热性、耐腐蚀、 抗老化等特点,能够保证电热电器长 期稳定运行。
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的优点
安全可靠
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采用全封闭设计,避免了传统电暖 器裸露发热元件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效节能
纳米电热膜的电能转化率高,能够实现快速发热,且热量 集中,避免了能源浪费。
环保健康
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释放的远红外线能够穿透人体皮肤 ,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益于人体健康,且无噪音 、无异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纳米电热膜的轻薄特性使其易于 安装在各种玻璃制品上,且维护 成本低。
广泛的应用领域
纳米电热膜的通用性使其在各种 需要加热的领域都有应用潜力, 如建筑、家电、工业等。
优异的红外线发射
性能
纳米电热膜能有效地发射远红外 线,有助于提高加热效率和人体 舒适度。
纳米电热膜在远红外全玻璃电热电器中的未来发展
1 2
案例二:纳米电热膜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纳米电热膜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它可以提高 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舒适度。
详细描述
纳米电热膜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内墙或外墙材料,利用其高效保温和远红外辐射特 性,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舒适度。同时,纳米电热膜还具有环保、安全、易维 护的特点,能够为建筑领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远红外纳米粉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远红外纳米粉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远红外纳米粉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远红外纳米粉是一种具有特殊红外辐射特性和纳米级粒径的材料。

它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热辐射和吸收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热辐射、医疗保健、环境治理等领域。

由于远红外纳米粉的广泛应用需求,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制定远红外纳米粉标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文章主题。

2. 正文:- 远红外纳米粉的定义和特性:详细介绍远红外纳米粉的概念、制备方法以及物理化学特性。

- 远红外纳米粉的应用领域:探讨远红外纳米粉在医疗、美容、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市场前景。

- 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必要性:阐述制定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探讨标准对产业发展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3. 结论:- 总结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重要性:对文章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强调标准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展望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未来发展:探讨远红外纳米粉标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对远红外纳米粉标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3 目的远红外纳米粉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医疗、生物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远红外纳米粉的应用领域众多,且其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规范和提高远红外纳米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制定远红外纳米粉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远红外纳米粉标准的必要性,为远红外纳米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

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远红外纳米粉的定义和特性远红外纳米粉是指在远红外波段中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粉体材料。

其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纳米级尺寸: 远红外纳米粉的颗粒尺寸一般在纳米级范围内,通常小于100纳米。

这种纳米级尺寸使得远红外纳米粉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更高的活性。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首先介绍一下热传递的三个方式热高温低。

这是一个原则。

方法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热实际执行的形式,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比例。

①传导传热(需要介质)热逐渐铁棍的一端被加热时,并最终变得炙手可热。

它被称为传导传热,热传输是通过这种方式的材料。

热导率是由不同的材料。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气体一般是低的热传导体。

因此有许多小孔的材料,热传导变得较低。

②对流传热(需要介质)当从底部加热液体和气体,例如水和空气的对流换热,温暖的一部分上升,因为它的密度,扩大减轻。

另一方面,冷上部下降。

多次执行这些操作,总的温度上升。

在这种方式中,移动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法被称为对流。

③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传热的方法,不需要介质,被称为辐射传热,太阳能经过太空真空,又经过地球大气层,热直接到达地球温暖地面。

这种方式的传热方式就是辐射传热,热量被直接吸收材料在电磁波的形式和材料的温度升高。

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因为没有介质,中间不需要损耗能量。

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

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吕量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烧烤炉的远红外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燃气远红外加热方式:另一种是电热管远红外加热方式。

只是能源不同,而产生的远红外线都是同一种特殊物质。

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传递的电磁波。

在红色光谱的外侧,介于红色与不可见光谱之间,所以谓之远红外线。

波长在0.47—400微米之间。

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递热能,由电磁波传递能量。

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小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绝大部分渗透到被加热的物体之中。

由于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内分子或原子吸收远红外线能量,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处使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物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高速磨擦产生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

纳米红外线加热原理

纳米红外线加热原理

纳米红外线加热原理
纳米红外线加热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纳米级金属颗粒在红外线辐射下的吸收、传导和释放热能的特性,实现高效、均匀、快速加热。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在0.78-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其能量主要用于分子振动、转动和电子跃迁等过程。

而纳米金属颗粒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光学性质,能够增强红外线的吸收,同时也能够将吸收到的能量传导到周围环境中。

因此,在红外线辐射下,纳米金属颗粒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同时将其传导到加热物体表面,从而使加热物体表面温度升高。

此外,纳米金属颗粒还能够释放被吸收的能量,增强加热效果。

纳米红外线加热具有许多优点,如高效、均匀、快速、节能、环保等。

它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食品加热、医疗治疗、材料加工等,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技术。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机械加热节能技术应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企业都在采取各种节能降耗措施、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便提高市场竞争力。

源润公司主要专注于注塑机料筒加热节能产品的研发,开发的产品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器与远红外加热圈,都已成功应用于塑胶机械料筒加热节能改造中。

节能效果明显,改善车间环境温度,受到广大塑胶行业企业的欢迎。

第一部分远红外加热圈
一.红外线介绍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波长大于4微米的称为远红外线。

注塑机节能发热圈辐射的红外线处于远红外波段,所以称为远红外发热圈(片)。

波长为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众所周知,当两段波长相等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而人体是生物体,人体70%-80%以是水分子组成的,在共振作用下,首先激活了水分子的振动能级,而产生一系列生理是的反应,通过科学检测,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和使人体共振吸收后主要产生以下几方面功能: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2、使生物体的分子能够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状态。

这样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小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

4、增强新陈代谢
5、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6、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7、镇痛作用
二.电热膜介绍
1.将半导体电子电热膜直接制作在耐高温绝缘载体的表面上,通电加热时,迅速产生远红外波段热量并快速传给被加热体。

陶瓷、石英、微晶玻璃、经绝缘处理的金属均可作为噴涂电热膜液的绝缘载体,且无形状和大小的局限。

2.电热膜加热元件特征:
№.1 健康:
●极低电磁波。

●散发远红外生物波,有益于人体的吸收,改善血液循
环,
调节神经系统,消除疼痛和疲劳。

微晶玻璃基材电热膜图
№.2 安全:
●使用过程中无明火。

●使用过程中不耗氧。

№.3 节能:
●高能量转换率(无其他形式能量如噪音、可见光等的损失)。

●高热量吸收率(覆盖式发热,吸收面广)。

№.4 可塑性強:
●供喷膜的绝缘载体可为任意形状,如平板状、蜂窝状、器皿状、圓管状,且无体积、面积大小的局限。

●膜厚度小(0.7~1.8um),不影响绝缘载体形状。

●膜透光率高(70%~90%),不影响绝缘载体美观。

№.5 应用范围广泛,使用寿命長:
●使用电压范围:12v~380v,交、直流电均可。

●功率密度范围:1w~30w/cm2
●應用溫度範圍:40℃~600℃。

●使用寿命高于20000小時。

3.电热膜原件的广泛应用:注塑机、医疗器械、家用电器(透明的烤面包机、多士炉、电取暖器、电烤肉盘等电加热电器)
三.远红外发热圈结构示意图
◆高温导热涂层
◆铝合金导热层
◆高效纳米电热膜板
◆高温棉隔热层
◆不锈钢外壳
加热圈器外观
安装后效果图
四.纳米电热圈优点
升温速度:纳米材料在40秒时间之内可以达到最高700摄氏度,并可长期工作550摄氏度以内。

升温比传统的电热器快20%。

热转换效率:热效率98%以上,比传统的加热线圈省电30-70%。

6-10个月收回投资成本。

纳米材料使用寿命: 正常使用寿命6年以上,确保连续使用2万小时以上。

表面温度:单向隔热性能,使得外表温度在50-70摄氏度以内。

安装简单:随时可以和原来的加热圈替换,不需要增加其他电子或电器产品。

外观:和原发热圈外形相似,外壳采用加强型进口不锈钢制造,有效保护发热筒,美观耐用;
环保健康:辐射远红外线,在医学上称之为“生命光波”,能加快人体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间接收益:车间温度降低,节省空调或排风降温费用;
发热圈不用频繁更换,效率提高;
初始升温快,工作效率提高;
车间环境好,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五.注意事项
1. 在使用本产品过程中严禁私自改装,避免产品损坏;
2. 安装和拆装时,应停机降温,以免灼伤;
3. 严禁人员踩上保温罩或避免硬物撞击。

六.改造案例:
富士康集团、深圳创维电器、维联机械、浙江柯强塑胶厂等,节能率30%-60%。

第三节节能改造投资回报分析
以改造某硫化机为例,其加热功率为16KW,按实际负荷率的40%计算,改造后按最低节电率30%计算,改造前后效益见下表:
项目电热圈纳米加热圈对比结果
一天用电量
16kw×24×
40%=153.6度
153.6度×(1-30%)
=107.5度
一天开机24
小时
一个月30天用电量4608kwh 3225.6kwh
一年用电量48960kwh 34272kwh
电费0.80元
年用电费38592元27417.60元
改造后年节约电费38592-27417=11175.00元
改造投资额10880元
投资回收期10880/11175=0.97年,约11.7个月设备表面温度℃180℃-350℃50-80℃明显改善环境温度预料时间(h)30min 25min 设定温度220℃热效率40% 95% 减少了热能散失
使用寿命4-6月5年以上减少维护成本
以上按最低节电率30%计算,并且未计算电阻发热圈的维护费用以及车间降温的成本,实际一般在使用11.7个月内就能收回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