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的亚健康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当前的健康状况
中国社会目前的健康状况:一、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数字说明: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高血压人口1.6亿,血脂异常人口1.6亿。
我国已变成了全球----第一“肥胖”国,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第一“慢性病”大国。
慢性病主要包括“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肥胖加“三高”叫做“死亡四重奏”。
肥胖、“三高”加“三病”称之为“代谢综合症”,俗称“富贵病”。
所以,我们成了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或“富贵病”大国。
代谢综合症不仅严重影响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生产率损失和国民经济负担。
科学饮食不仅是人民健康问题,更是国民经济问题!中国正在重蹈美国三十年前的垃圾饮食覆辙!美国每年花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开销超过两千亿美金;据卫生部估计,中国仅花在糖尿病的开支每年就超过一千七百亿人民币!我国糖尿病现患人数约为4~5千万(也有统计已经超过1亿)。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在100个人中,只有0.67个糖尿病人,还不到1%,可现在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4%,全国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6.25%。
上海市是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城市。
据上海市市卫生局2006年11月1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的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糖尿病患病率为8.6%,而1980年仅为1.01%,20多年来增加了八倍,目前有糖尿病患者120万人。
调查还发现,近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查前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儿童中10%的肥胖患儿及众多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庞大的“后备军”。
儿童肥胖、糖尿病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高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
北京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已高达25.3%,直逼美国。
糖尿病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青少年糖尿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已达200万,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
目前国民的健康状况《摘抄》
⽬前国民的健康状况《摘抄》 ⽬前国民的健康状况物质⽂明提⾼精神⽂明不⾜卫⽣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最近⼗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也⾯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特别是慢性病和亚健康呈上升趋势。
导致慢性病和亚健康越来越多的原因:⼀是由于物质⽣活⽔平提⾼了;⼆是由于精神⽂明没有跟上,⼀⼿硬⼀⼿软导致富贵病越来越普遍,这正是向社会⽂明过渡但还不够⽂明的⼀种社会现象。
成⼈超重率达22.8%王陇德透露,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城市居民畜⾁类及油脂消费过多,⾕类⾷物消费偏低;⽬前中国约有2亿⼈体重超重,6000多万⼈患肥胖症,成⼈超重率达22.8%,肥胖率为7.1%。
与1992年相⽐,成⼈超重率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
慢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王陇德还说,近年来随着膳⾷结构和⽣活⽅式的改变,慢性⾮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在中国正呈迅速上升趋势。
除肥胖症外,中国的⾎脂异常患病率也值得关注。
根据调查报告,⽬前,中国⾎脂异常现患病⼈数约1.6亿⼈,成⼈患病率为18.6%。
⽬前,中国约有1.6亿多⼈患⾼⾎压。
我国亚健康⼈群接近10亿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种⽣理功能低下的中间状态。
⽆论是⾝体还是⼼理均处于⼀种⾮健康的状态。
亚健康最容易导致肿瘤、⼼⾎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均有⼀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刚开始均表现为亚健康,如不采取控制⼿段很容易就会发展为真正的疾病。
改善亚健康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活习惯,并长期坚持锻炼或多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前亚健康⼈群占75%以上,也就是说,在中国亚健康⼈已接近10亿,这个庞⼤的群体还在不断扩⼤和蔓延。
城乡⼉童营养呈两极分化 根据卫⽣部调查结果显⽰,与1997年相⽐,中国城乡3⾄18岁⼉童青少年各年龄组⾝⾼平均增加3.3厘⽶。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之思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之思作者:姚沛琳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健康,但目前国民的营养健康现状越来越表现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
“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已经不是哪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民营养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营养教育;对策1、引言探究中国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早期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可以说,中国的古代史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先人探索食品来源的历史。
从神农尝百草到如今中国的八大菜系,无不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探索。
在中国,“以足民食,以食为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饮食可以说是衣食住行中的重中之重。
饮食的重大变革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健康的注重。
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应运而生,在一步步地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追求。
2、中国营养现状有一位中年妇女到一位老中医家求诊,面黄肌瘦,手中还提了个空篮子,老中医替她把完脉之后开了处方,上面写着:鸡蛋煮黑豆。
这位患者看后,惊讶地问道:“这些就是制药的处方?”老中医答道:“是的。
”患者急了,说道:“我头晕乏力,今天特意卖了攒下来的鸡蛋来看病。
”医生道:“你为什么要卖了鸡蛋来换药吃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光反映出这位农村妇女的愚昧,更反映出国民营养知识的匮乏。
“好的营养”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最佳健康状况所需数量的必须营养素。
从表面上看,现在国人的饮食已经达到“好的营养”。
但是,就目前国民的健康情况来看,离“好的营养”这个指标还相距甚远。
虽然我们的膳食结构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度,但是人们对膳食营养的认识往往存在片面性,甚至有错误的观念,一谈起营养似乎离不开鸡、鸭、鱼、肉或山珍海味,似乎越是高档的食品越有营养,因而在饮食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所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大体上分为躯体性、心理性和人际交往性三种亚健康状态,其错综复杂的病因与多样性的主诉症状,给医学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003年10月,美国NIH公布了全球健康的14大挑战,其中“发展可以量化评估人口健康状态的技术”、“发展能评估人体多种状态和病原体的临床检测技术”,就是针对亚健康状态提出的。
目前,如何减少亚健康状态人群,增加健康状态人群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
1亚健康状态的提出及意义1.1亚健康状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上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人们也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首先提出:人体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国外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其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三个阶段。
1.1.1轻度心身失调阶段轻度心身失调阶段是与健康相邻的阶段,常以疲劳、失眠、情绪不稳定等为主要表现,这些表现容易恢复,可转为健康状态。
1.1.2潜临床阶段轻度心身失调阶段若持续发展下去,已存在发展为某些疾病的危险倾向,其症状较复杂,表现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身心失调,且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表现,其生命活力、反应和适应能力减退,还可出现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及免疫功能偏低的倾向。
1.1.3前临床阶段此阶段表示有病变存在,并有向某种疾病发展的高度可能性,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但症状不明显,诊断上较困难。
1.2“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新概念及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危险不是具体的疾病,而是体重过轻、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十大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死亡总计占世界范围死亡率的1/3以上。
在中国、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烟草、酒精、血压、胆固醇和肥胖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至少占总负担的1/6。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之思
有些企业就利用这个漏斗在广告上大言不惭地宣传 该产品不 含任何 食品添加剂 , 其实他们把食品添 加剂放到配料一栏 , 一 “ 的营养” 好 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保持人体正 常生理 功 般人是不会在 意的。 所以要真 正做到对老百姓健康 负责 , 国家 能和最佳健康状 况所需数量的必须 营养 素。 从表面上看 , 现在 要严审食品类广告 , 创造一个健康 的购物环境。 国人的饮食 已经达到 “ 的营养 ” 但是 , 目前国 民的健康情 好 。 就 34加 强 政 府 监 管职 能 . 现在市面 上有一些“ 里不一 ” 表 的食品 , 无形中损害着人 况来看 , 好 的营养 ” 离“ 这个指标还相距甚远。 虽然我们 的膳食 所 规范 和 细 化 行 业标 结构 由“ 温饱型 ” 营养型” 向“ 过度 , 但是 人们 对膳食营养 的认 们 的 健康 。 以政 府 应 该 加 强其 监 管 职 能 , 识往往 存在 片面性 , 甚至有错误 的观念 , 一谈起 营养似乎离 不 准 , 绝这一的现象 发生 , 杜 最起码让 消费者吃 的放 心, 下一步 开鸡、 鱼、 鸭、 肉或 山珍 海味 , 似乎越 是高档 的食 品越 有营养 , 才能谈及如何让消费者吃的更有营养 。
农 业科 学
中国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民营养健康现状 之思
姚 沛 琳
安徽 农业 大 学茶 与食 品科技 学 院 安徽 合肥
【 摘 要 】 来人 们开始 关注和 追求健康 , 目前 国民 近年 但 的营养健康现状越 来越表现 出我 国居民健康知识的 匮乏和健
2 03 30 6
3 解 决对 策 、 国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摆在 眼前 , 根本问题也凸显出来 , 康 观 念 的 落 后 。 吃 什 么健 康 , 么吃 健 康 ” “ 怎 已经 不是 哪 一 个 家 如何解决迫在眉睫。 庭存在的 问题 。 本文通过 案例分析 了国民营养健康 的现状 , 并 31加 强 国 民 的 营养 教 育 . 提 出 了一 些 有创 造性 的建 议 。 营养 教育是一种有 目的、 有计 划、 有组织 的教育活动 , 旨 在 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 营养 的意识 、传播一定 的营养知 【 关键词 】 营养 ; 健康现 状; 营养教 育 ; 对策
八成亚健康由脊柱引起
八成亚健康由脊柱引起作者:向雨航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3期向雨航经常失眠、头晕、颈肩腰腿痛,但是到医院去检查却又查不出问题,这是亚健康的典型症状。
一项调查显示,深圳、上海、北京等压力大的城市75%的人出现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引起亚健康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因此其症状也非常复杂,每个人可能表现得都不一样,但最后的结论都一样,就是折磨人的心理。
早在几年前就有调查显示,在深圳或其他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生活压力比较大的城市,7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现在这个数字又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退化,老年人颈椎病可能会越来越多,但因为现在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改变,儿童颈椎病患者却日益增多,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脊柱疼痛引发亚健康人的脊柱是非常重要的组织,所有人体的神经都是从脊柱发出,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4对,这些都可以引起亚健康。
脊柱支撑着人体的上半部分,脖子上是颈椎、胸部、胸椎,下面是腰椎,再下面是尾椎,脊柱任何部位稍有不舒服都会导致身体出问题。
脊柱可以引起很多类颈椎病,头昏、眩晕甚至倒在地上,还有可能影响心脏。
颈椎病会引起心脏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胸椎、腰椎也有这些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则更多。
以前没有CT和磁共振时,把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叫做坐骨神经痛,但是现在发现,95%以上的坐骨神经痛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所导致的。
所以,脊柱是引起亚健康的很重要的一种症状,“导致亚健康的原因80%是脊柱。
”爬一爬、吊一吊对腰有好处出现亚健康后该怎么办?因为80%的亚健康是由于脊柱导致,所以调治的关键是对脊柱进行保健。
首先,在生活上要注意不要睡太软的床;其次,没事就爬一爬、吊一吊、游一游(游泳)。
根据脊柱的现状,颈椎有一个弯曲,前面一弯,后面胸部要一弯,由各个部分承受人体的重量,如果坐和站等行为方式不好,就会对脊柱产生影响,导致颈肩腰酸腿痛。
健康管理的意义
健康管理的意义在最早诞生健康管理的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
目前,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
美国的权威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一、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健康管理参与者与未参与者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这表明健康管理参与者总共每年节约了44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二、减少了住院的时间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参与者住院时间比未参与者平均减少了两天,参与者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比未参与者平均少了509美元。
在4年的研究期内,健康管理的病人节约了146万美元的住院费用。
三、健康管理是一个慢性过程,但回报很快健康管理参与者在两年或者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的投资回报为:参与者总的医疗费用净支出平均每年减少75美元。
四、减少了被管理者的健康危险因素有2个或者更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24%增加到了34%(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健康危险因素必然会增长);有3个到5个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56%减少到了52%;有6个或者更多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的数量从21%减少到了14%。
着名的90%与10%的秘密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现实基础现代人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
面对竞争和挑战,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在衰弱、老化和病变。
目前,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各种“文明病”、“富贵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最新流行疾病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巨大人群将对健康管理产生迫切需求。
迫切要求过去5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在城市实行职工公费医疗制度,而在广大城乡地区农村人口不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福利。
所以,国民所享有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低水平的。
随着我国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和家庭的健康问题。
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健康,为什么亚健康慢性病越来越多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健康,为什么亚健康慢性病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0%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5%的人是处于健康状态,我们的健康遇到了大问题在下图中,一般人的健康状况都是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如果不做出改变,健康状况就会往慢性病方向发展;慢性病如果不调理,日积月累,就会往并发症方向发展;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也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对待亚健康,西医认为这不是病,不用治;中医想帮助调理,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对待慢性病,西医目前只能控制疾病的症状,而不能治愈慢性病,病人只能终生服药,最终的结果就是慢性病并发症而归于不治!目前国家对国民的全面健康也非常关注,并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古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饮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那么日常饮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呢?首先想一下,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吃饭?有的人认为肚子饿了,吃饭是本能;也有人认为,吃饭是为人体补充营养和能量。
这样回答都对,但是又都不够准确!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吃饭怎么又和人体细胞扯上了关系呢?再看看下面的这张图:我们每个人都是来源于一个受精卵细胞,这个细胞通过母体的营养供给,逐渐发育、分裂、分化,形成了我们人体的四大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人体的各个器官又组成了我们人体的八大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才构成了我们一个完整的人。
从生命的最初阶段,离开了营养的供应,我们就不可能存在!其实一切生物,离开了营养的供应,都是不能够存活。
那么人体细胞又和我们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细胞是构成我们人体的最基本的生命单位,如果人体每个细胞都是健康的,那么人体就健康;反之细胞生病了,我们人体就会生病,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我们得的几乎每一种疾病,不论这个疾病叫什么名字,在微观层面,都可以说是相应的细胞生病了那么人体细胞会生什么样的疾病呢?看看我们人体细胞所处的生存环境:可以说,人体细胞是生活在组织液当中的,细胞的生存是通过组织液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来完成的人体细胞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体细胞是通过组织液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老年人与益生菌
老年人与益生菌国际筋膜学研究院排版救星益生菌2号小组编辑导读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人超过65%(约7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中老年人居多。
但亚健康正趋于年轻化,产生所谓“三十岁的年纪、四十岁的骨骼、五十岁的身体、六十岁的肠子!”另外,中国已经快步走向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会给整个社会的医疗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压力。
人到老年,负责重要生理功能的各种部件渐渐老化、效率低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慢慢显现。
免疫机制渐渐失去平衡,导致各种症状:有的降低导致各类疾病乘虚而入;有的升高带来各类过敏症;有的出现自身免疫。
老年人体内酶活力降低,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出现乳糖不耐症、腹泻、脂泻、甚至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
老年人体内毒素增加:几十年的药物、农药、污染空气、吸烟、酒精、内毒素等在体内积累越来越多,体内微环境污染极严重。
后果是大便臭、放屁臭、口臭、各种炎症、癌症粉墨登场。
老年人对各种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减弱,遇到冷、热、致病因子,立刻就有反应。
衰老虽然不可逆转,但衰老不等于就要疾病缠身,许多疾病的发生来源于我们对自身的无知和对环境的忽视。
国际卫生组织对世界第五长寿区——中国广西巴马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比普通老人要多50-100倍。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物系统。
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维持平衡,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
肠道微生态系统具有代谢、营养及免疫防护等多种功能。
但当肠道菌群紊乱时便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一、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肠道内的菌群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变化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产气荚梭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或由于疾病、喜欢进食精细软烂的低渣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易使中老年人肠道内益生菌减少,腐败菌增加,从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诱发一些中老年肠道疾病。
龙源关于慢性病呈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分析
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些重大疾病似乎只属于中老年人。
但现代社会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年轻人应酬频繁、经常熬夜加班,以往好发于中老年的重大疾病,如今已开始“盯”上了年轻人。
健康大数据显示: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近日,西安一医院接诊了一名20岁的女生,该名患者因长时间熬夜诱发癫痫。
医生说,癫痫患者里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目前年轻人发生癫痫无确切病因,诱因主要是生活不规律。
这个新闻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也一定程度惊醒了那些试图或者正在进行不规律生活的“梦中人”。
确实,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现在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压力,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好累。
“结婚买房”、“996工作制”、“三十而立”……来自生活、工作、情感各方面的压力,让年轻人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曲折故事,只有琐碎平淡的日常,却自有催泪力量。
不敢轻易换工作,担心生病,负能量爆棚,怕被社会淘汰!强大而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每个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份压力呢?第一种方式: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努力工作,业余时间也不忘学习新技能,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这样子虽然累,但是量变总会引起质变,相信努力就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忙碌而努力的日子里也要注意好好爱护自己,劳逸结合,平时多运动,睡前用泡脚丸泡泡脚,好好休息,为或许依然忙碌的第二天积攒足够能量。
第二种方式:而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去抱怨世间的不公。
实则是欲望大、追求高,却又不愿意全力以赴导致追求和努力不成正比。
换句话说,欲望大、追求高,收入低,就开始抱怨,自然就觉得很累,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子,然后开始放纵自己,得过且过。
5 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专家论坛・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董玉整 1998年笔者曾提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近年来,笔者进一步研究认为,亚健康既表现为个体的亚健康,又表现为群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且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就个体亚健康来说,又具体表现为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方面。
1.亚健康越来越普遍地存在着。
世界卫生组织(WH 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左右,找医生诊查疾病的人有20%左右,剩下的70%左右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近年来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有关亚健康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相似,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
在2002年4月的“2002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
“白领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心理问题,则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
专家们还提出了“骨骼亚健康”的概念,认为我国现有女性5907万人、男性3504万人处于“骨骼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发展成为骨质疏松者。
2002年7月,广东省教育工会组织专家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左右的人处于健康状态, 20%左右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70%左右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又有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
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比一般的亚健康状态提前了近10岁。
可见,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为什么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发展了,而人们的健康水平却反而下降了呢?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是系统的平衡出现了失调,从而使得健康变态变型,质量下降,功能萎缩。
而影响系统平衡作者单位:510182广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的主要因素有越来越恶劣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紧张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倾斜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国当前的健康状况
中国社会目前的健康状况:一、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数字说明: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高血压人口1.6亿,血脂异常人口1.6亿。
我国已变成了全球----第一“肥胖”国,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第一“慢性病”大国。
慢性病主要包括“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肥胖加“三高”叫做“死亡四重奏”。
肥胖、“三高”加“三病”称之为“代谢综合症”,俗称“富贵病”。
所以,我们成了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或“富贵病”大国。
代谢综合症不仅严重影响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生产率损失和国民经济负担。
科学饮食不仅是人民健康问题,更是国民经济问题!中国正在重蹈美国三十年前的垃圾饮食覆辙!美国每年花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开销超过两千亿美金;据卫生部估计,中国仅花在糖尿病的开支每年就超过一千七百亿人民币!我国糖尿病现患人数约为4~5千万(也有统计已经超过1亿)。
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在100个人中,只有0.67个糖尿病人,还不到1%,可现在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4%,全国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6.25%。
上海市是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城市。
据上海市市卫生局2006年11月1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的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糖尿病患病率为8.6%,而1980年仅为1.01%,20多年来增加了八倍,目前有糖尿病患者120万人。
调查还发现,近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查前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儿童中10%的肥胖患儿及众多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庞大的“后备军”。
儿童肥胖、糖尿病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高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
北京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已高达25.3%,直逼美国。
糖尿病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青少年糖尿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已达200万,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
合道而行 普惠健康——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延杰专访
合道而行 普惠健康——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延杰专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变化,维护人民健康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疾病治疗为中心”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也不可持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模式正不断地由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向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健康管理型模式转变。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正在形成。
有一位出身于医药世家、深耕健康管理的企业家,在实现“健康中国”梦想的道路上已经奔跑了22年,他就是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瑞齐宁国际健康产业集团创始人侯延杰。
初心:以最短时间帮助最多人健康1970年,侯延杰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医药世家。
新中国成立前,侯延杰的外祖父曾在沈阳经营药厂和药房,事业小有成就,药厂拥有两项专利,连锁经营的药房已经把分号开到了北京。
1954年,外祖父积极参与公私合营,此后曾在药厂工作的家族成员多数被分配到沈阳中药厂工作。
改革开放后,侯延杰的舅舅秉承先人志向,在沈阳开了第一家私人药房。
“在我的记忆中,外祖父的家里有许多的医书药典,外祖父和舅舅也经常给我讲一些医理和药理知识。
”耳濡目染中,“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已经作为家族传承,凝集到了侯延杰的血脉中。
1995年,侯延杰从沈阳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三星级酒店。
三年间,不到30岁的侯延杰便当上了总经理。
年轻有为、担当重任,管理着107名员工,为酒店的经营发展奔波忙碌。
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导致的肥胖等健康问题开始出现,加班应酬、觥筹交健康是幸福之源,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
文/李明玹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延杰错中,家族传给他的医药梦想开始在他的脑海里抬头,逐渐地,他萌生了“为改善人们的健康而尽一份力”的想法。
1998年8月8日,侯延杰成立沈阳瑞齐宁公司,以代理医疗器械、药品和健康食品作为创业的起点。
2024全新亚健康
体紧张和压力。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放松心情
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保持心情平 静和愉悦。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获得情 感支持和建议。
培养兴趣爱好
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可以转 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PART 05
长期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慢性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
亚健康状态还会影响身体各个系 统的正常运转,如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等。
PART 04
全新策略:预防和治疗亚 健康
REPORTING
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作息习惯
规律作息
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 早起,避免熬夜和不足的睡眠时
间。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 物质,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
2024全新亚健康
REPORTING
目录
• 亚健康概述与现状 • 亚健康成因探究 • 典型亚健康表现及危害 • 全新策略:预防和治疗亚健康 • 科技创新在亚健康领域应用 • 社会支持与合作共同应对亚健康问题
PART 01
亚健康概述与现状
REPORTING
亚健康定义及特点
亚健康定义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也称为“ 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既不是明显的疾病,也不是 完全的健康,而是一种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或功能障碍。
个性化诊疗需求增加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个性化 诊疗将成为未来亚健康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跨学科合作加强
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未来将有更多跨学科 合作,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为 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关注健康呵护生命沟通大纲: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健康与体检健康体检的差异中国人寿呵护客户健康一、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从社会上看健康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
一是提前得病,30多岁提前得50多岁的疾病,使疾病年轻化;二是提前残废,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致使一些人丧失自理能力;三是提前死亡,有些人40多岁就英年早逝,给家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一、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从工作上看健康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有时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还有可能被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垮。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专项调查结果,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
这个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从家庭上看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经常患病,特别是重症疾病,必然牵扯家人来照料,时间久了会把家人拖垮。
所以一人健康全家幸福。
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重于一切。
应当采取多元化方法,保证身体健康。
100000001 代表健康0 代表家庭、友谊、孩子、金钱、梦想、财产。
一、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健康高于一切!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
二、健康与体检健康的定义什么是健康体检树立健康观念,做到定期体检那些人需要每年体检不能缺席健康体检的个体差异1、健康的定义能够实现愿望,满足需要,改变和适应坏境的状态。
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
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6年的进一步定义)1、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分级:第一级健康,即躯体健康:包括无饥寒、无病弱,能够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满足基本卫生要求。
第二级健康,即身心健康:包括满足基本的经济要求,日常生活自由。
第三级健康,即主动健康:包括能够主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心理状态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压力,过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方式。
中国健康大数据、慢性病数据及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资料整理版
中国健康大数据、慢性病数据及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资料整理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也给居民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慢性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国内慢病约占疾病死亡率的86%、占疾病负担的76%)。
中国巨大的慢病市场也引来药企巨头加速布局。
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49亿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数据显示,我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全国约有2.4亿成人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的仅有3740万人,占比约15.3%,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51.9%。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慢性病用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慢病人数达两三亿,仅高血压一项人数高达2.66亿,还有五六个亿的后备军。
《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70%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20%国人患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占86%。
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据统计,我国国民患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22%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病,七成人有过劳死危险。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等问题。
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是影响中国人寿命的两大“杀手”。
健康中国背景下“武医融合”的实践路径探析
63武术研究2022年4月第7卷第4期健康中国背景下“武医融合”的实践路径探析郭 威 王 钦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摘 要:文章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结合国家在体医融合方面的政策以及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基础,探究武医融合的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并据此提出健康中国背景下武医融合实践路径的新思路。
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分析法等深入探讨。
主要结论为:(1)加强群众宣教,强化“武”“医”意识;(2)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武”“医”融通;(3)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武”“医”队伍;(4)传统结合现代,创新“武”“医”模式。
通过加速“武”“医”的有机融合,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健康中国 武医融合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2)4—0063—03作者简介:1.郭威(1995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1]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出亚健康状态,各种慢性病也逐渐年轻化。
人民的健康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必须要加强体育与医学之间的深度融合。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目前已用于各种慢性病的干预研究中,并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基于此,积极探究武医融合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武医融合实践路径的新思路便成了当务之急。
1 武医融合的价值1.1 强筋骨,调身心中国传统武术在养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武术从生命整体观出发,融合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它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以达到身心合一的目的,这与西方运动项目有很大区别。
《纲要》提及了“体、医、药”的作用,要求合理促进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入证实运动是良药的说法。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
Part5:青少年健康数据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显示: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学肥胖检
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 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
准的65%。
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 50%。
为标准的15%。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33
倍。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到的今天,究竟是什么让祖国的 花朵变成了如此模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Part6:老年人健康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 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 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 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 要人民币150亿。
未富先老,延迟退休,422家庭,老有所养,谁来养?!
脑血管疾病
慢性病、恶性肿瘤将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
在这样的大数据面前,你能独善其身吗?
Part2 :疾病年轻化
22%: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 血管疾病; 七成: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76%: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 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 题;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 死亡数的83%;
看完长篇数据,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 数据是死的,数据后面的每一个案例却是活的。 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我们,万一哪天被大数据了呢? 别说你躲得过。 事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是故事; 发生在身边时,则是灾难。 记住, 保险业多你一个,无非增加了一个数字。 而你没有保险,说不定就没了全部。 趁一切还来得及,
浅谈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
浅谈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蔡丽媛,王 静,袁慧玲(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摘 要]在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种“富贵病”也随之而来。
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中出现了新陈代谢功能与心理状况低下的症状,陷入了亚健康的状态。
与此同时,“亚健康”这一新颖的概念不断被人们所熟知。
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亚健康成因”,并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亚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并指出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亚健康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亚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途径[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30 2121 亚健康的提出早在20世纪下半叶,有一种现象就已经对世界医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大一部分人表现出了经常头痛、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心理脆弱、容易头晕等类似的症状。
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近几年中,呈现这种症状的人数稳步增长,并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但医学界却对此束手无策。
直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伯克曼与一些专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人类不仅存在着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即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还有着一类中间状态———“第三状态”,它既非健康状态,又非疾病状态,学者们称其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也可以被称为次状态、病前状态或灰色状态。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
它约占人群的25%~28%。
本文就亚健康问题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以当代大学生为例,对其表现及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对健康做出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
我国老年病“年轻化”的状况和原因分析班级:学号:姓名:A 完成日期:“老年病”——人们最浅薄的认识就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被认为是典型的老年病。
然而“老年病”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已悄悄改头换面,向“年轻化”蔓延。
一.“老年病”的概念及基本类型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
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
老年人患病可分五类:一是原发性老年疾病,即正常变老过程中易发生的疾病,如脑动脉硬化;二是继发性老年疾病,即老化后继发的疾病,如脑卒中风;三是老年人易感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四是老年人一般较轻的疾病,即多数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的疾病;五是老年人中少见的疾病,如各种传染病。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并带有老年人的特征。
在老年人变老过程中,机能衰退和障碍发生,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脑卒中等等。
这类与衰老退化变性有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二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老年前期)发生,也可能在老年期发生。
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
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使体质下降有关。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老年性变性骨关节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颈椎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三是青中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但在老年期发病则有其特点,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
例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肺炎,在老年人则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中国的亚健康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人患上亚健康的比例在逐年增长,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这种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七成以上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约七成员工处于“亚健康”,精英人群和企业高管人群中透支现象最为严重,亚健康比例分别为91%和86%;调查中,存在过劳现象的占10.3%;外企管理人员过劳现象最多,国企高层、私企业主、新闻媒体、IT等行业过劳现象最普遍。
不少企业家英年早逝的案例令人扼腕叹息,惋惜的同时,不免要发出一连串的问号:是谁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又是谁“动了”你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院长、临床免疫与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刘辉教授指出: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每年都在迅速增高。
究其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知识匮乏,尤其是“重治轻防”意识根深蒂固。
大多是对原有疾病没有进行正确或及时治疗,再加上自己对平日不适症状的轻视或忽视,以致酿成惨剧。
而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紧张应激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亚健康正在年轻化
《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在对18~80岁年龄组的体检数据调查分析中发现,35岁至65岁人群是亚健康大军。
调查还发现,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骨质疏松、牙病较三年前有明显升高。
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刘辉教授介绍,造成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的原因,主要和城市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他们大多是职场上的精英,长期处于职场压力、生活压力中,平时生活不规律,有的吸烟、饮酒、熬夜,有的肥胖、暴饮暴食。
在面对婚姻、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时,连续的加班熬夜应酬、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潜伏的亚健康症状蓄积已久,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病变甚至死亡。
再加上现今社会的工作内容由体力逐渐向脑力转变,年轻的“80后”和“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承受的社会压力大;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也容易成为亚健康;甚至还有一些人周末熬夜饮酒、吸烟并服用刺激性药物,种种原因,使身体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最终给人的身体造成高负荷,增大重大疾病的概率。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远离不良饮食,让自己远离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