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导致了老人们在养老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讨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1.1 养老机构不足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养老机构的数量不足。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很多老人只能选择在家中独自生活,缺乏专业的照料和关怀。
1.2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即使有一些养老机构,但是养老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一方面,养老机构的设施和设备陈旧,不符合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这导致了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中生活质量低下,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关怀。
二、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2.1 心理需求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需求首先体现在心理层面。
由于子女独立生活或工作繁忙,老人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渴望有人陪伴和关心,希望能够在家庭中得到温暖和安慰。
2.2 生活需求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需求还包括生活层面的需求。
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照料和帮助,比如购物、做饭、清洁等。
由于身体状况的限制,老人们无法独立完成这些日常生活的任务,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三、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方案3.1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增加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2 社会参与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服务的供给。
企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和关怀。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生活在城市,其子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无法陪伴在身边的老年人。
他们面临着身心健康、经济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改善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1. 加强医疗保障: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确保空巢老人能够及时就医,并降低就医费用的负担。
同时,加大对空巢老人相关疾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力度。
2. 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早发现早治疗各类慢性疾病。
并配备专业医生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
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设老年心理咨询中心或热线电话,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因孤独感和焦虑引发的心理问题。
二、缓解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1. 改善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退休金水平,确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得到保障。
2. 加强就业培训:为空巢老人提供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获得经济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3. 支持老年创业:鼓励空巢老人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实现经济自立。
三、促进空巢老人的社交活动1. 创建社区活动中心:在社区建设多功能的活动中心,提供场地和设施供空巢老人开展各种康体活动、文艺演出和互动交流。
2. 组织义工活动:鼓励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会义工活动,提供机会让他们与其他居民互动,增加社交圈子。
3. 开展兴趣爱好班:在社区或机构里开设各类兴趣爱好班,如书法、绘画、舞蹈等,让空巢老人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增加社交联系。
四、提供更多便利的社会服务1.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居家照料服务,包括健康护理、康复护理、生活协助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2.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参与空巢老人服务,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多。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孤独寂寞:由于亲人不在身边,城市空巢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缺乏陪伴和交流。
2.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寂寞容易导致城市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3. 经济困难:城市空巢老人往往生活费用较高,而他们的退休金和子女的经济支持都很有限,导致经济困难。
4. 医疗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往往面临医疗问题,因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多数不佳,但由于经济因素,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
二、解决对策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 加强社区服务: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社区健康服务、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相应的关爱和帮助。
2. 鼓励亲情回归:鼓励空巢老人的子女或其他亲人选择回到城市与他们一起生活,提供陪伴和照顾。
3. 提高养老金待遇:加大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金补贴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
4. 开展精神关怀:加强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关怀,组织心理辅导和娱乐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建立养老机构:建立多样化、高质量的养老机构,提供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各种需求。
6. 加强医疗保障: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7. 增加公共交通便利性: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交通出行条件,提供公共交通优惠、便捷的交通方式,方便他们与外界交流和活动。
8. 加强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关怀。
三、结语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社区服务、鼓励亲情回归、提高养老金待遇、开展精神关怀、建立养老机构、加强医疗保障、增加公共交通便利性和加强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问题揭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空巢老人现象逐渐突出。
这一群体普遍指的是年过60岁,并且已经进入退休状态,但其子女和亲属却因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与之同住或照顾。
1. 心理健康问题空巢老人承受着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他们长期缺乏陪伴和交流,精神上的空虚感导致心理健康的下降,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 生活保障困境对于身体较为虚弱的空巢老人而言,面对日常生活中诸如饮食起居、医疗保健等基本需求时常存在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独自购买食物、进行家务或应对突发状况,同时也缺少专业知识对健康进行科学管理。
3. 安全问题隐患由于年龄大、身体衰弱以及大多数时间在家中度过,空巢老人成为不法分子投机行骗的对象。
频繁发生的电信诈骗、虚假广告等现象,给空巢老人及其资金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二、问题原因分析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背后有着多种原因。
1. 家庭结构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年轻一代追求个人发展的浪潮,家庭结构不再以大家庭为主导,传统三代同堂模式逐渐衰落。
个体化需求使得子女在成年后选择自立生活,导致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增加。
2. 经济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快节奏工作生活使得人们很难有更多时间陪伴空巢老人。
经济压力加剧,亦让子女丧失了照顾父母的条件。
3. 养老服务不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滞后、医疗保健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了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且覆盖面较窄。
这为造成空巢老人存在问题提供了土壤。
三、问题解决建议在现实中,为解决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多方面措施来提供帮助和关怀。
1.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对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建立健全居家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上门医疗、生活照料等辅助性服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便利。
2. 提高养老金水平适当提高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确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也可通过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兼职岗位,给予经济压力较大的子女更多支持,以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独居生活的主体。
空巢老人是指家庭中子女已结婚或在外工作而父母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老人们。
虽然他们享受着相对宽裕的物质条件,但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
1. 孤独感和心理压力空巢老人由于与子女分离,缺乏亲情交流和关注,往往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感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加,甚至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2. 身体健康问题由于年龄增长和家庭照顾缺失,空巢老人往往面临更多的身体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因为行动不便而无法照料好自己基本生活需求,并且缺乏及时就医、康复锻炼的机会。
3. 经济困境虽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退休金有限且没有经过合理规划,部分空巢老人仍面临经济困扰。
他们需要支付日常生活开销、医疗费用和养老服务等,而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4. 安全问题空巢老人大多年纪较大,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当孤独老人遭到骚扰、抢劫甚至伤害时,由于没有家人的保护和帮助,他们往往更加无助和脆弱。
二、解决办法要解决空巢老人面临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关注并采取措施来提供支持与关怀。
以下是一些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可行办法:1. 加强社区服务社区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志愿者团队专门负责照料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
通过组织互助活动、定期走访和提供健康咨询等方式,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
2. 优化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包括为空巢老人提供定期体检、康复治疗和紧急救援等服务。
同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健身活动,以保持身体健康。
3. 发展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需求的空巢老人。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4. 促进精神关怀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陪伴,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电话热线或线上社交平台提供情感支持和咨询服务。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对策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
由于城市化进程以及年轻人外出务工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被迫独居,面临着照顾和养老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
要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需要综合采取多种对策。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养老金制度,确保老人们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老人们的养老金水平。
此外,可以鼓励农村老人参加养老社区,享受养老服务和社交活动。
其次,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提高设施和人员水平。
同时,可以鼓励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人员到农村工作,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此外,可以加强对农村老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老人们的健康意识。
另外,要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
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定期拜访老人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可以组织老年人文化活动等,提高老人们的社交和精神生活。
同时,可以鼓励老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心。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年轻人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可以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年轻人尊重和照顾老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扶助政策,鼓励年轻人回到农村照顾父母,营造父母在家有儿女的氛围。
总之,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经济和政策支持。
同时,农村社会应该加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精神和社交生活。
年轻人也要增强家庭责任感,回到家乡为父母养老提供支持和照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为农村老人提供一个安享晚年的环境。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父母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群体。
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孤独等困境。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以下现状:
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饮食、照顾卫生等方面存在困难。
2. 身体健康问题: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照料和关爱,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也困难,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 心理孤独:长期独处的空巢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交流和陪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增加相关补贴和福利政策,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2. 社会关爱与帮助网络: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开展定期探访、陪伴和帮助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家庭关爱:子女应该积极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尽可能在周
末或假期回家陪伴长辈。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等,与老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4. 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娱乐、交流和康复等服务,增加老人的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5. 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医生定期到农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较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倡导、社会关爱和家庭陪伴等方式,可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及措施的提案

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及措施的提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或者已经离开家庭,导致老年人独居或者夫妻两人相依为命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十分普遍,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空巢老人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一、空巢老人问题的成因。
1. 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子女会一直和父母同住,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离世。
但是现在,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子女们常常会迁往城市或者国外工作和生活,导致老人们独居或者夫妻二人相依为命。
2. 人口老龄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增加,而且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口增长速度。
3. 传统价值观的改变,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而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
二、空巢老人问题的影响。
1. 心理影响,空巢老人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因为他们没有了子女的陪伴和照顾。
这种孤独感会导致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导致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2. 生活质量下降,空巢老人通常会面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而且由于没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下降。
3. 社会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老年人犯罪率的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等等。
三、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措施。
1. 加强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支持,比如提供更多的社区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社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等等。
2. 倡导家庭关爱,家庭成员应该加强对老人的关爱和照顾,尤其是子女们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陪伴父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空巢老人解决措施

空巢老人解决措施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政府、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介绍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帮助空巢老人融入社会、享受晚年生活。
1. 政府层面的解决措施政府在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方面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政府层面的几项措施:1.1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障、低保等福利措施。
通过提供经济补贴和保障,帮助空巢老人摆脱经济困境,提高生活质量。
1.2 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政府可以投资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和交流机会。
这些活动中心可以提供娱乐、文化、健身等活动,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促进老人间的社交互动。
1.3 提供社区服务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社区服务,例如定期组织义工队伍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如购物、清洁、修理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社区医疗机构设立,方便空巢老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2. 社区层面的解决措施社区作为空巢老人生活的重要环境,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社区层面的几项措施:2.1 建立邻里关系网络社区可以鼓励建立邻里关系网络,促进空巢老人间的互帮互助。
通过定期组织社区活动、开展邻里互助项目等方式,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2.2 创造亲近自然的环境社区可以提供绿地空间和公园等自然环境,为空巢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鼓励老人们参与园艺活动、散步和锻炼身体,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
2.3 提供社区商业设施社区可以发展多样化的商业设施,如超市、健身中心、社区图书馆等,为空巢老人提供方便、安全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这样不仅方便他们的生活,也有助于促进社区的繁荣。
3. 家庭层面的解决措施家庭是空巢老人最直接的生活环境,也是提供关爱和支持的主要来源。
以下是家庭层面的几项措施:3.1 家庭关爱和陪伴家庭成员要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陪伴,尽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交流。
组织家庭聚会、旅行或其他活动,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空巢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空巢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加。
空巢老人是指已达到退休年龄或不再工作的年龄,子女与其分离居住或子女生活忙碌无暇照顾其日常生活的老人。
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特别是在健康、精神状态、社交关系等方面存在许多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空巢老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孤独与孤立感在子女独立成家或外出工作后,许多养育他们长大的父母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空巢老人。
意味着没有了亲近家人的陪伴和关怀,他们感到极度孤单和失落,这种孤独感由于缺乏合适的社交圈而进一步加剧。
孤独与孤立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情绪、焦虑等。
二、健康问题对于很多空巢老人来说,在家中照料自己的身体成为一项挑战。
他们可能面临着日常生活的种种困难,如购买食物、烹饪餐点、居住环境的维持和清洁等。
此外,空巢老人缺乏年轻人那样的体力和灵活性,很难应对突发事故或医学急症。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保持良好健康方面存在困难。
三、经济压力许多空巢老人依赖退休金度日,并无其他经济来源。
因为沉重的医疗费用以及其他与年龄相关的开支,对于某些人来说负担十分沉重。
此外,有些空巢老人被子女遗弃,在经济上自给自足也是一大挑战。
四、心理压力空巢老人在家中孤单生活时往往会感到内心空虚和不安。
长期缺乏陪伴可能导致他们患上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更容易受到恶劣情绪影响。
心理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身体健康状况。
解决方案:1. 加强社区关怀体系发展健全社区关怀系统可以提供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所需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为老年人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学习班等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并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2.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确保他们有适当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来应对经济压力。
同时,通过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子女对待父母的责任,鼓励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3. 培育志愿者队伍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者工作,将他们引导到社区以及养老院中去陪伴和关怀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

4、个人层面:农村空巢老人自身也应积极面对养老问题。他们可以参加村 里的老年人协会或互助组织,与其他老人一起分享生活经验和互相帮助;同时, 也可以通过、信件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此外,积极培养自 己的兴趣爱好,如园艺、书法、健身等,以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孤独感。
参考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老人面临着多重 养老困境,包括生活无人照料、精神孤独、医疗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次演 示将对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感谢观看
3、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关键所在。政府应该加强 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 的医疗保障制度,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选择。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
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家庭和子女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子女回家看望和照顾老人,提高他们的 家庭责任感。
2、加强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
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和支持,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等多种服务。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社区内的互助机制,让老人们之间互 相帮助、互相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1、生活无人照料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无人照料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 定居城市,老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有些老人甚至需要承担农活和家务, 导致生活压力巨大。此外,由于年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需要有 人照顾,但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结构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
其中,空巢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围绕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二、问题一: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空巢老人长期以来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
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或家庭结构变动等原因,导致空巢老人经常处于独居状态,缺乏亲密关系和社交伙伴。
长期的孤独感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加重其患上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风险。
(1)建立家庭支持网络:政府应鼓励并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纽带的强化。
通过媒体宣传或政策措施引导年轻人回归家庭、关注父母、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空巢老人主动寻求社交活动和参与养老院或居民委员会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减轻孤独感。
(2)社区邻里关系建设:加强公共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营造健康、友好、包容的社区环境。
倡导邻里之间相互照顾、关心与帮助的理念,促进自愿者组织和邻里联席会议等形式的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三、问题二:生活无保障与医疗困难除孤独感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生活无保障以及医疗困难这两个重要问题。
(1)解决生活无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补贴或福利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居民养老金制度,并扩大其覆盖范围,确保空巢老人有基本经济来源来满足日常开销。
此外,鼓励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向空巢老人提供物质援助,包括食品、药品等。
(2)改善医疗困难:针对空巢老人的医疗困难问题,政府可以引入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线上预约、送药上门等便利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的医保制度和免费或减免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诊治政策,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平价的医疗服务。
四、问题三:安全与自理能力下降空巢老人相比有子女陪伴的老年群体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和自理能力下降的挑战。
常见情况包括跌倒事故、火灾风险、日常起居困扰等。
(1)加强生活安全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及社区广播、电视栏目等方式向空巢老人普及生活安全知识。
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与解决方案

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生活困境是独居老人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因为他们缺乏社会联系和照顾,会面临孤独、失落以及生活质量下降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一、生活困境1. 孤独与无助感:独居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特别是当子女不在身边时。
他们可能缺乏社交活动和支持系统,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2. 健康问题:许多独居老人都面临健康问题,由于缺乏照顾和社会支持,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就医或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
3. 安全隐患:独居老人常常面临安全问题。
他们可能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或者在意外事件中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4. 日常生活的困难:独居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购物、烹饪、家居维修等。
二、解决方案1. 社区关怀服务:建立健全的社区关怀服务体系,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监护、心理支持等服务。
社区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2. 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独居老人的关怀中,为他们提供陪伴、照顾和帮助。
志愿者可以定期拜访独居老人,与他们交流,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活动。
3. 亲情联系:对于远离家人的独居老人,保持与子女或其他亲人的联系非常重要。
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家人保持沟通,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
4. 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安全工作,增加巡逻警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独居老人的人身安全。
可以安装家庭安防设备,提高老人的安全感。
5. 养老机构和社区活动中心:建设更多的养老机构和社区活动中心,提供独居老人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服务。
老人可以在这些机构中参加社交活动,享受人文关怀。
6. 应用科技手段:利用科技手段,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例如,可以推广智能家居设备,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安全问题。
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医疗健康咨询和社交功能。
三、结语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首先,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子女外出务工及城市化进程。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民子女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他们将自己的家庭迁至城市,而留下的父母成为农村空巢老人。
2.农村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较差,不如城市发达地区完善。
有些农村老人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只能选择跟随子女或者独自居住。
3.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变化。
传统观念中,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子女无法全部承担起这个责任。
农村家庭结构由多代同堂变为核心家庭,导致老人不得不独自居住。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提供适当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设施,提高老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和问题。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农村社区,并配备社区医疗站、养老中心和健身设施,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和社交环境。
同时,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和身体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精神上的负担。
3.加强老人关爱和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照顾、照料和陪伴。
同时鼓励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倡导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念。
4.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为农村空巢老人减轻经济压力。
例如,提供老年人福利金、优惠交通和医疗待遇等。
5.引导子女回归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子女回归农村居住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减少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以及引导子女回归农村等措施,可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政策应对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政策应对
城市空巢老人指的是子女不在身边,居住在城市中的独居老人。
这些老人面临着许多养老困境,包括孤独、精神压力、医疗保障不足、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政府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入手。
1. 加强社会关爱和网络支持。
城市空巢老人需要日常社会关爱
和亲情关怀,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定
期走访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日常帮助。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老年人照护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老年人服务设施,如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等,以便老人们有更好的居住和生
活条件。
2. 改善医疗保障体系。
城市空巢老人渐渐老去,他们的健康问
题越来越多。
政府应当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建立老年人医
疗保险体系,完善城市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筛查和治疗。
同时,医疗设施和支持服务也需要加强,保障城市空巢老人在医疗保障方
面的平等和可及性。
3. 加强居住环境改善。
城市空巢老人需要拥有更舒适、更安全
的居住环境。
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老
年人的住房需求,提高老年人住房补贴标准,让其居住环境更为宽敞、明亮、安全和便捷。
政府对住房环境的调整和提升也应该考虑
到老年人的需求,如增设扶手电梯、无障碍通道等。
总之,城市空巢老人关注和照顾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
解决的重要议题。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对老
人的全方位保障和关怀。
同时,每个公民也应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社会的老年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老龄化背景下如何破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

老龄化背景下如何破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老人独自生活,面临着诸多生活困境,如何破解这些困境,让他们安享晚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面临的生活困境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上的压力。
许多空巢老人退休金微薄,或者仅依靠子女的赡养费生活。
一旦遇到突发疾病或其他紧急情况,经济上往往捉襟见肘。
其次是健康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由于身边无人照料,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就医,或者在就医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
再者,心理上的孤独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子女不在身边,缺乏交流和陪伴,长期的孤独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生活照料方面也是个问题,比如日常的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对于年迈体弱的老人来说都可能变得十分困难。
要破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为老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体检,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
社区在关爱空巢老人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如购物、打扫卫生、维修家电等。
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餐饮、娱乐等服务,让他们有一个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此外,社区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等,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子女作为老人最亲近的人,应当承担起赡养和关爱老人的责任。
尽管工作繁忙,也应尽量抽出时间回家看望老人,或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经常联系,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在经济上,要给予老人必要的支持,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力量的参与也不可或缺。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动,如捐赠生活用品、提供免费服务等。
可以建立专门的关爱空巢老人基金会,筹集资金用于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和提供帮助。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变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独居或者空巢的状态。
空巢老人是指由于子女离开或其他原因导致家中只有老年人独自生活的情况。
这一现象在我国尤为普遍,给空巢老人本人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健康、心理、社交等方面探讨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问题一:健康问题### 缺乏照料和护理由于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空巢老人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上的帮助。
他们可能忽视自身身体状况,长期忍受慢性病不治等健康问题,甚至因此危及生命。
### 营养不良很多空巢老人无法维持合理饮食,往往饭菜单一、口味单调,并且缺少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导致体质下降和抵抗力减弱,更易患疾病。
### 缺乏锻炼空巢老人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无法经常参与户外活动或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长期缺乏运动会增加心血管、骨质疏松等问题的风险。
## 解决方案一:关注健康需求### 定期家庭医生服务政府可以设立定期走访空巢老人并提供相应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定期体检、药物配送和营养指导等,以及提供紧急救援系统帮助他们解决身体上的突发问题。
### 居家护理服务社区可以建立居家护理团队,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起居照料,包括早晚看望、整理住所、购物代劳等帮助,并关注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用药情况。
### 开展健康宣传和培训社区可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向空巢老人普及合理膳食、日常保健等知识,并组织一些合适的体育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到健康促进中来。
## 问题二:心理问题### 孤独感与无助感空巢老人长期单独生活,缺乏社交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甚至导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 缺乏安全感空巢老人常常担心自身安全问题,尤其是在面临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这种不安全感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情绪并损害身心健康。
### 缺少社交互动由于孩子外出工作或其他原因,空巢老人很难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机会结识新朋友、交流思想和分享快乐。
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优势视角下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独立,夫妻双方又同时生活在空巢状态下的老人。
相对于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探讨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
一、空巢老人养老困境1. 缺乏经济支持子女是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空巢老人由于失去了子女的经济支持,经济条件较为脆弱。
如果退休金或养老金不足够,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将面临严重的困境。
2. 社交孤立空巢老人生活单调,缺少社会交往。
孤独感会让身体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比如失眠、抑郁等。
3. 健康状况不稳定空巢老人缺少儿女照顾,疾病发生后的护理和照顾往往存在困难。
同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4. 安全问题老年人身体不如年轻人健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
空巢老人由于日常生活照顾的不到位,比如疏忽关门窗,饮食起居不规律,容易发生意外。
1. 提高经济保障社会应该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同时政策应该调整,提高空巢老人的退休金和养老金。
2. 加强社会关怀社区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力度,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增加空巢老人的社交圈。
3. 加强健康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健康检测、预防措施等服务,同时为有病的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治疗和照顾。
社区应该加强安全保障,为空巢老人提供出行、购物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并向他们传递相关安全知识。
三、结论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本文提出了从优势视角出发的对策研究,希望能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困境

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困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导致老人在家中独自生活的一类人群。
他们面临着许多社会养老困境,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精神和生活等方面探讨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困境,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经济困境空巢老人的经济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子女离家后,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退休金和养老金。
然而,由于退休金和养老金的数额有限,往往难以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次,空巢老人在经济上缺乏子女的支持和照顾。
子女不再为老人提供经济援助,导致老人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
解决空巢老人的经济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力度,提高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确保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社会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支持,鼓励社会各界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和经济援助。
此外,空巢老人也可以通过兼职、打工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减轻经济压力。
二、精神困境空巢老人的精神困境是指由于子女离家后,老人在精神上的孤独和无助感。
他们缺乏亲人的陪伴和关心,往往感到孤独寂寞。
这种精神困境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为了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社区应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人提供交流和社交的机会。
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老人的关爱和陪伴,鼓励年轻人经常探望空巢老人,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老人们也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爱好班、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社交圈子。
三、生活困境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如购物、照料家务等问题。
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任务。
其次,老人在生活中缺乏照料和照顾,特别是在生病或需要紧急救助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和谐社会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演变,空巢家庭数量增多,使得空巢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因各种原因离开老人,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独守空巢的家庭,空巢老人也随着产生。
本文通过访谈法,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分析空巢老人的成因、目前面临的困境,从而探讨解决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对策。
一、“空巢”家庭的成因分析从我国空巢家庭数量增多、比例增大的情况来看,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现代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流动的加快、居住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家庭从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空巢家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家庭类型。
下面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空巢家庭的成因:(一)个人原因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我,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较为注重。
从老人的自身情况而言,当前住房情况的改善,老人在离退休后能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许多老人更希望过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特别是低龄老人,他们身体状况良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生活上能够自理,因而会倾向与选择单独居住;此外,从老人所居住的社会环境而言,它们是居住已久的社区,有良好的邻里关系,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在周围,对现在的居住地具有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已经习惯的环境。
鉴于上述两者理由,因而不跟随子女一起住。
(二)家庭原因据研究发现,老人虽有与子孙后辈的生活一起的意愿,但是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插于,容易发生家庭矛盾,为避免矛盾,老人会选择独立生活。
此外,当前家庭结构的转变,子女的压力较大,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担心影响子女的事业和前途,因而不与子女一起居住。
虽然有极少数子女,他们具备丰富的物质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很少关心老人,嫌弃老人,代际关系的不融洽,使得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三)社会原因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家庭人口锐减尤其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很难同时满足,使得必须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地独立生活而形成空巢家庭。
此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年轻人异地求学和就业大量增加,出于对教育的需求和对事业的追求,子女们往往选择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流动,寻求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或工作机会,从而导致空巢家庭的产生。
空巢家庭的产生受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社会原因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既是家庭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老人在经济上、生理上、心理上都相对脆弱,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学习与就业,家庭就会出现“空巢化”,而家庭养老功能就随之被弱化,老人生活照料和亲情的精神慰藉需求增加。
随着空巢老人队伍的不断增大,带来的空巢老人养老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经济问题在城市中,城市的老年人大都或有离退休金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上基本上有自我支持的能力。
在一个夫妻俩共同生活空巢家庭中,夫妻两位成员都有退休金,其家庭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相对较好。
但是也有一部分空巢家庭只有夫妻一方有退休金,这就使得在“一老养两老”情况存在,如夫妻双方只有一人有退休金,而子女每月没有额外的供给,老人的经济上就会可能困难一些。
但是在农村中,农村的空巢老人大部分有子女抚养,这势必造成农村老人的养老完全依靠子女,一旦子女无能力的赡养,老人的晚年生活就得不到保障。
此外,老人非常担心自己生病,且不论身体上的病痛,就大病导致的巨额医疗费用,也使得老人难以承受这额外支出,在我国当前的如此高昂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只要家中其中有一位老人患有大病,势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从而拖垮家庭经济,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二)日常生活的照料据研究显示,日常的生活照料也成为空巢老人的一大难题之一。
对于年龄尚未不大的老人,自己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一般日常生活上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是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体力的逐渐衰退,高龄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的困难会明显增大,如基本的买菜、做饭、洗衣等基本生活生活都会存在着困难,身体较为不好的老人,甚至需要完全又他人照顾。
面对这些基本的生活困难,有配偶的老人还可由配偶直接照顾,但是如果没有配偶,或配偶双方都体弱而力不从心,则需要女定期或不定期地看望陪同、照顾老人。
因此如果子女工作很忙,子女给予的帮助与照料就会较少,从而在对老人的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三)精神和情感需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料,还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支持。
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后,闲暇的时间自然多起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付美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结构也随着现代化的转向,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空巢期的延长,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使得我们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等多方面来解决空巢老人养老的问题。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对策2012年1月刊改革与开放(上接第130页)来,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也表现的明显,在这方面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来自子女的养老照顾非常有限。
特别是空巢老人由于不能经常与子女保持沟通联系,常常会感到孤独、寂寞。
在空巢家庭中,老人的精神慰藉常常来自与子女的联系沟通,打电话和到老人居所看望成为子女和老人联系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子女工作、生活等原因,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显得不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空巢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社会的稳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要解决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情感需求问题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还要社会的广泛的关注与支持。
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空巢老人的养老对策。
(一)从老人自身角度来看,老年人加强心理调适。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势必要面临晚年生活,在晚年生活中,老人首先应积极主动适应晚年生活,调适自己的空巢心理,积极转变社会角色,消除角色间的冲突,积极发挥余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合理安排生活。
其次,老人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调整自身的期望值,多参与社区活动,如参加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参与并学习自己感兴趣活动与知识,借以丰富自己的老人生活,转移自身消极情绪,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子女去选择自己独立生活空间,建立新型亲子关系,使得老人自身良好的适应晚年生活。
(二)从社区角度来看,健全社区养老机制。
社区是老人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也是服务老年人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社区的引导与督导,健全社区养老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老人服务设施,加大社区养老照顾。
其次,要完善社区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功能,开展老年人娱乐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沟通的场所,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使老人避免孤独与心理失衡,减少代沟矛盾。
(三)从政府角度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出发:1、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在当前情况下,医疗费用普遍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将贫困无力负担医疗费用的空巢老人列入大病医疗救助对象,让这部分人就医有较充分的保障,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2、加快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建设,为老人提供优质廉价的养老服务,给空巢老人提供替代家庭养老的重要养老方式。
敬老院和老年公寓不仅数量上要增加,而且也质量上也需要加强,其中包括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等都需要提升。
在资金和政策上,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的支持。
3、认真贯彻涉老法律法规,依法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
行政司法机关要加大依法行政司法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严重虐老侵权案件予以曝光,以起到教育作用。
另一方面,为空巢老人的维权提供各种援助,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为空巢老人维权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综上所述,空巢家庭现状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在政策、法律上应大力支持,建立合适的社区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支持帮助空巢老人,全面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1】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 ].南方人口,2002(1).【2】刘亿、吴奇超.经济转型期家庭社会资本与“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问题研究,2006(10)【3】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社会,2003(6)[作者简介]付美珍(1988-),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社会行政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感和态度。
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做事及生活中的基本规范,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
和谐校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和谐校园是大学全面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功能的体现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学校是教育重任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风气的重要职能。
和谐校园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的校园首先是科学发展的校园。
【5】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和谐的高校应该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校。
表现在:发展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
所以,要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释放出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6-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3】吴敏英.以人为本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100【4】丰子义,韩庆祥.如何理解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笔谈[J ].新华文摘,2003,(2):78【5】王瑞娜.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7作者简介:殷秀,副教授,川北医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