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8.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季节性转换设计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寒地低碳城市发展策略探讨——以哈尔滨市为例
LuW e i i
圳h删 Cie t ihe oo ia e st i n xr t swi hg c lgc l n ivt a de t i h s iy emeci t o dt n c r h l n e w l ec n io sf emo ec al g si l ma i a e no
0 jr se . t s r l v le inl t rt nu a rl t rt na d c n mid v l me t fs o u sA t a l e, g aie ai , r nr aie a i ,n o o c e e p n i ma i t s ma e p ne r o g o b u g o n n e o
响城市旅游业发展。 而 哈尔滨市规定 的新 区开发住 宅 日 照间距为 1 8m . ,旧区改造住宅 日照
间距为 1 5 ,明显低 于国家标准。 2. . m 5行 为 方 式 受寒 地 气 候 影 响 人 口多 、城市建设 用地 紧张 导致文 寒地气候 对人 的行为方式 有特 化、体育、教育用地、公共绿地不足。 殊影响。寒地城市冬季室外温度较低 且持续时间长,降雪或雨加雪是主要 的降水形式 。由于频繁的降雪,形成
部分能源。而哈尔滨市: - f -直 L C. C  ̄ 目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快 减排,构筑 以制造业为核心,以医药、 标 食品和旅游业为辅助 的产业发展格
哈尔滨市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研究
哈尔滨市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研究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各种要素,使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方面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针对哈尔滨市这座历史悠久且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哈尔滨市城市设计与空间规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一、城市设计的现状1.1 城市发展背景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的布局及规划设计越发凸显其重要性。
1.2 城市设计的目标哈尔滨市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在保护城市历史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构建宜居城市环境等方面。
1.3 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哈尔滨市的城市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环境规划、交通网络设计等。
其中,城市建筑设计主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以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城市环境规划则注重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交通网络设计则着眼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等问题。
二、城市规划的现状2.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哈尔滨市城市规划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中心,尊重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2.2 城市规划的重点领域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的重点领域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人口规模与分布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着重考虑城市用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满足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发展需求。
人口规模与分布规划则关注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情况,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提供合理的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则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为目标,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设计研究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中通过Dest模拟软件对于不同建筑设计方案下办公建筑自然室温的动态模拟,借助于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从而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优化办公建筑的设计方案,本文目的在于对严寒地区的办公建筑设计提供一些优化思路。
现状目前,针对严寒地区办公建筑既有的设计分析和研究不多,本文以哈尔滨地区为例,其气候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暂,春秋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哈尔滨的秋季时间较短,气候变化无穷。
冬季室外气温极低,甚至出现过室外气温-38℃。
哈尔滨夏季和冬季相同时间点温度骤然不同,相差悬殊,所以办公建筑考虑的设计因素也不一样。
由于冬季室外温度极低,对于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很高。
所以本文从办公需求考虑采用了冬季建筑设计因素分析,进行办公室自然室温的研究。
1模型建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一座三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建筑总面积为847m2,其功能以办公室为主。
4总结通过三种分析方法,得到相同的结论,对于哈尔滨地区,通风对于办公建筑自然室温影响显著,而其他设计因素相对影响很小。
在三种方法中,极差法相对计算简单,看图法更加直观显示结果,而显著性分析方法计算较复杂。
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室内新风需求适当通风。
通过正交试验,把最优水平组合,可以得到办公室自然室温在6种影响因素下搭配最优方案A2B2C1D1F3E1,其Dest模拟最有搭配下自然室温为-9.01℃,能够有效地指导设计因素的选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1]张伟捷,吴金顺.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建筑冷负荷影响因素分析[J].暖通空调HV&AC,2006,36(11):77-80.[2]赵选民.实验设计方法[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社.2006.64-68.。
寒地冰雪景观的继承性研究——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公园规划为例
寒地冰雪景观的继承性研究——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公园规
划为例
刘丹
【期刊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2)004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寒地发展中国家,哈尔滨是中国最北部的寒地特大中心城市,世界三大冰城之一.在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特色基础上,发扬冬季冰雪景色的独有魅力,提高环境四季的宜人度与吸引力,建立与寒地自然作用力保持一致的城市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以冬季核心景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公园为例,从景观学、生态学、艺术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园区规划现存的弊端并研拟对策.最后,依据沿江生态原则提出规划构想,克服由于传统观念和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力求达到科学利用四季分明的季节特色,传承地域文化和冰雪文化,继承并营造新型夏季避暑圣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季景致有连有分的新面貌,进而激活内在的旅游潜力,带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1].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丹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2
【相关文献】
1.寒地冰雪景观体验——以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为例 [J], 王靓;高星博
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客管理研究——基于智慧旅游系统应用 [J], 由洪佳
3.基于游客感知的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冰雪大世界为例[J], 李金涛;吴相利
4.哈尔滨冰雪大世界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J], 徐文婧
5.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文化旅游IP打造的研究 [J], 张继红;石长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浅析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候特征所定义的⼀个⽐较笼统的概念。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寒冷的冬季,如哈尔滨,每年从11⽉到次年的四⽉,城市都会⾯临严寒的侵袭。
⽓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疑会产⽣很⼤的影响。
因此,在寒地城市进⾏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层⾯上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更加精⼼的对待。
⼀、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候⽓候是寒地城市的特征,也是对城市⽣产⽣活影响的因素。
如⽓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
⽓温是影响⼈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温制约严重。
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
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需要将夏季风引⼊以达到⾃然通风的⽬的。
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尤其在冬季,充⾜的⽇照条件对于⼈们⾝⼼健康是极⼤的促进因素。
降雪或降⾬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形式之⼀,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导致冬季机动车⾏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降低。
另外由于寒冷和路⾯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车和步⾏出⾏⽅式的⼈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出租车。
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们的出⾏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候、⼟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也⼤⼤下降。
1.4⾏为⽅式 寒地⽓候影响⼈的⾏为⽅式,包括⼈的⽣活⽅式和休闲⽅式。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如上班、上学、看病和⽇常购物等,⼈们的出⾏会⽐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些弱势⼈群如⽼⼈、⼉童和残障⼈⼠等,这就导致冬季⼈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且冬季由于⽇照时间短天⿊早,城市的的夜⽣活也受到很⼤影晌。
哈尔滨冷资源热经济冷热相互转化作文
哈尔滨冷资源热经济冷热相互转化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哈尔滨冷资源热经济冷热相互转化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学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特别的话题——哈尔滨的"冷资源热经济"。
哈尔滨是一个非常冷的城市,冬天会有超过零下30度的严寒天气。
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寒冷的环境,竟然能带来热火朝天的经济!怎么会这样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冷资源"。
什么是冷资源呢?就是指那些寒冷的自然环境。
比如气温很低、有很多冰雪等等。
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东西,在哈尔滨就变成了宝贵资源。
人们把这些冷资源利用起来,发展了一种特殊的产业,叫做"冷经济"。
冷经济就是通过冷资源来赚钱的各种经营活动。
比如在冰雪环境下办滑雪场、冰雕园等旅游项目;利用低温储藏和运输食品;还有开发各种防寒保暖产品等等。
通过冷经济,那些原本看似没用的冷资源,就变成了金钱的源泉,带来了火热的经济效益。
这就是所谓的"冷热相互转化"——冰冷的资源,创造出了热火朝天的经济!你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其实冷经济在哈尔滨已经发展很多年了。
像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就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
那里用冰雪搭建了各种雕塑和建筑,美丽极了!除了旅游业,哈尔滨的水产品加工业也因为冷经济而蓬勃发展。
那里有很多企业利用低温储藏海鲜、肉类等食品,然后远销全国各地。
我最喜欢的就是冰雪雕塑了!每到冬天,哈尔滨各个公园和广场上就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冰雕作品。
有的还会在夜晚利用灯光投影,变成七彩缤纷的梦幻景色。
我和爸爸妈妈经常一起去欣赏,超级漂亮!你看,虽然哈尔滨是个寒冷的地方,但正是这种寒冷环境,孕育出了火热的经济活力。
人们通过智慧和勤劳,将"冷资源"转化为了"热经济",让这座城市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对哈尔滨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信通过继续发展冷经济,这里的产业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带动整个城市经济更加繁荣昌盛。
寒地城市植物景观塑造对策研究以哈尔滨植物景观为例
寒地城市植物景观塑造对策研究——以哈尔滨植物景观为例段全猛 刘晓光 陈定萍摘 要: 我国的寒地城市主要包括吉林和黑龙江及内蒙一带的城市,哈尔滨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寒地城市。
寒地城市冬长夏短,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较少,白昼较短。
导致景观植物种类单一、景观单调、哈尔滨冬季景观萧条、营建困难等问题。
本文以哈尔滨为例从资源、特色、技术方面提出了寒地城市植物景对策。
关键词: 寒地城市 植物景观 哈尔滨对于寒地城市,从不同角度如季节温度、日照时间、降水形式到购买冬装的季节性商业活动和滑雪季节的长短等而有多种定义方式,但在人们心目中这类城市是和冰雪、严寒、黑暗等联系在一起的。
在欧美国家,这类城市被称为“冬季城市”(Winter City)。
在日本,这类城市被称为“北方城市”。
而在我国,则习惯称之为“寒地城市”。
实际上,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德明教授认为在我国一年中日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时间连续在三个月以上可作为我国的寒地城市标准。
据统计,世界上至少30个国家位于地球北半部,6亿以上人口有着生活在冬季气候的经历。
在我国寒地城市主要包括吉林和黑龙江及内蒙一带的城市,比较典型的寒地城市以哈尔滨为代表。
其气候特征为: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较少、白昼较短,前三项持续时间长,季节变化明显。
我国的寒地城市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4月,城市都会面临大风、严寒的侵袭。
下面以哈尔滨为例探讨寒地城市植物景观对策。
1、哈尔滨植物景观现状1.1、景观植物资源不丰富我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种子植物有25,000 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 种之多。
国外园林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就连私人花园一般都有400~500 种。
2005年末广州、长沙已栽培运用景观植物分别为366种和284种。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的优化研究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的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的研究方向。
1. 现状分析1.1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哈尔滨市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却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城市公共空间缺少多样性和互动性,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同时,由于城市公共空间利用不当,一些地区面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1.2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方面,哈尔滨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公共空间被缺乏规划的商业设施占据,导致市民无法充分享受公共空间的便利。
其次,一些城市公共空间缺少独特的功能和设计,难以吸引市民前来使用和体验。
此外,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公共空间环境不够整洁美观。
2. 优化研究为了解决哈尔滨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下面将提出一些优化的研究方向。
2.1 多样性与互动性的增加为了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哈尔滨市应该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增加多样性和互动性。
可以在公园、广场等地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如音乐喷泉、户外运动器材等,以吸引市民前来使用。
此外,在公共空间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设计无障碍设施,以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参与。
2.2 创造独特的功能和设计为了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的使用,哈尔滨市应该在设计上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
可以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公共空间中设置艺术装置和文化元素,以增加空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考虑到哈尔滨市的气候特点,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供市民休憩的绿荫区域或者冬季温暖的休息空间,以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
2.3 管理与维护的加强为了保持公共空间的整洁美观,哈尔滨市需要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
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公共空间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清理垃圾,修复损坏的设施等。
浅析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商业为例
浅析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商业为例赵寅钧【摘要】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寒地城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商业空间为例,论述了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意义,浅析了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地下商业街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1(031)00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现状;优化策略【作者】赵寅钧【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7.21 寒地城市地下商业街产生的背景和意义1.1 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产生的背景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的冬季气候特征定义的比较笼统的概念,世界各国对这类城市的叫法不尽相同,如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在日本称为“北方城市”,而我国习惯称为“寒地城市”。
寒地城市是指冬季漫长、气温较低,每年有两个月或更长时间日平均最高温度在0℃以下的城市。
从地理区位上来划分,这些城市多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寒潮频发的典型寒地城市。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备战备荒”的军事或准军事目的,在哈尔滨市修建了庞大的地下工程。
伴随着城市环境和城市地下交通设施的改造,有效的利用这些空间,赋予这些空间新的功能,不但节约了再造成本,而且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
1987年,哈尔滨市在果戈里大街地下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地下商业街,实践验证效果良好。
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地下商业街的序幕,随后,国贸城、人和商城等地下商城相继建成。
2000年后,又有国泉商城、人和名品广场、时尚广场等相继建成营业,开辟了城市建设新领域。
1.2 开发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意义1.2.1 提供寒地城市冬季户外活动场所商业步行街是一个城市最吸引人群的区域之一,在寒地城市,冬季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居民户外活动。
关于寒地城市建筑色彩独特性及特定文化内涵的研究
如何打造寒地城市建筑色彩的独特性并赋予特定文化内涵?
营造寒地建筑色彩的独特性——地域性的因素分析
气温气候方面
建筑色彩还直接受到气温气候的影响。寒冷气候地带,由于植物生长期较短,冬季寒 冷,气氛单调,因此在建筑色彩应选择上应以庄重的暖色色调,深颜色为主的色彩体 系,使城市亮起来,同时还应该注意将各个色彩在色调上达成统一,使环境统一而丰 富。
➢ 在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季严寒地区的建筑色彩宜采用暖色调,建筑多配以红、橙、黄 等色,其暖色的效果在大部分季节里有助于营造温暖的环境氛围。在高纬度地区,冬季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室内阳光会增强表面色彩的效果。
➢ 北方地区气候严寒,风多日照少,室外照度低,空气透明度小,灰尘大,宜选用中等明度的暖 色。暖色从属暗色,较耐污染,天长日久也不易褪色。
如何打造寒地城市建筑色彩的独特性并赋予特定文化内涵?
寒地建筑色彩混乱的原因分析
➢ 建设单位未经审批,自行装修,建筑色彩不符合城市建筑色彩主色调。
➢ 规划审批符合城市主色调,但建设单位未按审批的建筑色彩要求进行建设,规划部门 也未能及时加强项目的管理验收。
➢ 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由于建筑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 新建筑都在争夺色彩的话语霸权。一些有权势的单位或企业纷纷在建筑色彩上大做文 章,他们不顾城市色彩的整体协调,争相选择最时髦的建筑、装饰材料或最鲜亮的色 彩来装饰建筑外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
在寒地城市,红色、粉色和金色都是受居民喜爱的颜色。在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设计中, 设计者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以“明快、含蓄、温暖、和谐”的原则,设计建筑 色彩,确定城市总体色彩以明快的暖色系为主基调,以此为基础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 明度和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寒地城市色调。
应对寒地气候的城市设计策略探析
应对寒地气候的城市设计策略探析
陈平;吴秋菊;李欣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08(030)004
【摘要】我国寒冷地区分布广泛,气候条件有着与其它同纬度地区不同的显著特征,气候变化差异很大,寻求适应寒冷地区气候特征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是寒地城市必须面对和关注的课题,文章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城市形态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两方面策略阐述应对寒冷气候的城市设计方法,为建设适宜居民居住生活的寒地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陈平;吴秋菊;李欣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90;黑龙江省滑模建筑工程公司,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150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
【相关文献】
1.基于气候应对分区的绿色开放空间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J], 唐燕;陈恺
2.干热气候地区城市设计策略探析--以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为例 [J], 李和平;万国凯
3.应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当代德国城市设计\r——以斯图加特21世纪项目为例 [J], 刘姝宇;谢祖杨;宋代风
4.应对气候的城市设计——以吉达老城为例 [J], 欧萨马; 车志远
5.气候韧性导向的严寒地区城市设计框架——以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J], 孙澄;解文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地城市过渡季节住区公共空间气候舒适性分析及规划启示——以哈
大 量 研 究 证 明 气 候 对 城 市 户 外 环 境 有 着 重 要 的 影 响 尤 其 在 寒 令 的 冬季 根 据 国 际 寒 地 协 会 的 统 计 .世 界 上 有 超 过 6亿 人 口有 在 严 寒 地 区
生 活 的 经 历 而 我 国 位 于 严 寒 气 候 背 景 下 的 国 土 面 积 广 阔 冬 季 漫 长 且 寒 ; 令 每年从 l 1 月到 次年 B 9 4 月 城 币 都 会 面 临 严 寒 冰 雪 、; 令风 的侵 袭 同 时 由于 冬 季 常 常 受 到 来 自西 伯 利 亚 寒 令空 气 的 影 响 与 世 界 同 纬 度 的 其
城 市建 筑 2 0 1 7 1 I UR B A NI S M AN D A RC HI T E C T U RE J a n 2 0 1 7
寒地城市过渡季节住区公共空间气候舒适性分析及规划启示
以哈尔滨 为例
CL i M ATE CO M F OR TABL E CON Dl TI ON ANAL YSI S AN D P L AN N l NG I M P L I CATl O NS OF RE Sl DE NTI AL DI S TRl CT P U B L I C S P AC E S I N TRAN S l Tl O N S E AS O N O F C l Tl E S I N S E VE RE CO L D RE G l O N: TAKl N G HAR B l N AS AN E XAM P L E
一
、
引 言
本 文 以寒 地 城 市 哈 尔 滨 作 为研 究 对 象 .在 既 往 研 究 中 确 定 的 过 渡 季 节 区 间 范 围 内 .对 典 型 住 区公 共 空 间 的 过 渡 季 节 微 气 候 环 境 及 受 访 者 使 用 状 况 进行调研分析 并提 出若干规划建议 以延长寒地城市户外季节的 B I , I 司. 以期 为我 国 的宜 居 寒地 城 市建 设 提 供 借 鉴
城市公园灰空间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灰空间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为例
张洁;杨阳;王崑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2(28)13
【摘要】"灰空间"作为一个建筑概念被提出,主要指连接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近年来,灰空间也逐渐被应用到园林领域。
基于建筑和园林灰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园灰空间的定义,确定了其属性、形态、密度和类型,并以哈尔滨太阳岛公园内12处灰空间为研究对象,按形态将其分为4类,结合属性、密度、类型3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以期通过分析对未来城市公园的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页数】8页(P303-310)
【关键词】城市公园;灰空间;园林;建筑
【作者】张洁;杨阳;王崑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2
【相关文献】
1.寒地城市公园健身路径空间运动认知模式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J], 赵晓龙;侯韫婧;金虹;赵茹玥
2.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 [J], 侯韫婧;赵晓龙;张波
3.哈尔滨市秋季城市公园空间特征健康恢复性影响研究——以兆麟公园为例 [J], 叶鹤宸;朱逊
4.哈尔滨市秋季城市公园空间特征健康恢复性影响研究——以兆麟公园为例 [J], 叶鹤宸;朱逊;
5.基于无人机(UAV)观测的寒地城市公园冬季体力活动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哈尔滨四个公园为例 [J], 赵晓龙; 徐靖然; 刘笑冰; 朱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地低碳城市发展策略探讨——以哈尔滨市为例
寒地低碳城市发展策略探讨——以哈尔滨市为例
于亚滨;刘伟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1(027)006
【摘要】在世界建设低碳城市的热潮中,各城市针对自身特点进行的低碳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而生态敏感度高、气候条件恶劣的城市地区的低碳城市建设面临更
加严峻的挑战.哈尔滨市根据自身条件,在分析其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
础上,确立了寒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提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提升经济实力等对策,以期为寒地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于亚滨;刘伟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城市发展用地条件分析决策方法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J], 王宏伟
2.基于DPSIR模型的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初步研究 [J], 王静静;王康;赵婧宇;刘学荣;周嘉;李志学
3.基于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研究--以郑州低碳城市发展为例 [J], 王风云;任志
东
4.浅议城市风貌与城市历史文脉、建筑形式的关系——以哈尔滨市的城市发展为例
[J], 孙力伟;宋丽坤
5.城市发展结构影响下的滨水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市松花江滨水区为例 [J], 李玲玲;刘梦萱;范兆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城市公共空间的跨界思维融合——以哈尔滨为例
2023年第22期现代园艺文旅融合背景下黑龙江城市公共空间的跨界思维融合———以哈尔滨为例王涵1,石英2(1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基于文化旅游发展背景,以哈尔滨市的公共空间为载体,明确公共空间的营造与当地历史文化、季节特性的关系,通过赋予公共空间当地的独有特色,设计实用且具有文旅融合创新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文化与体验为主导的公共空间体系,从而推动以哈尔滨市为代表的黑龙江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哈尔滨;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融合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与旅游热潮,文旅融合成为新趋势,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理念不清、重复建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文旅融合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机遇,也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但目前文旅融合项目仍主要集中于旅游景区,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并不紧跟这一趋势,其中蕴含的空间开发机会有待挖掘。
城市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质量,特色鲜明、体验好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营销手段,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然而目前多数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还较为单一、枯燥,不足以吸引人流或带来交流互动。
这需要从空间链接、功能复合、文化代表性等方面实现跨界思维,冲破专业壁垒,提高空间的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广场、公园、步行街等类型,具有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是城市的公共实体空间,起到承载城市功能和丰富居民活动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空间使用群体与功能有差异,但其共享与开放的属性是搭建各空间的纽带,同时因文旅融合概念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功能、提高形象、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直接影响城市形象,扮演城市客厅的角色,承载各类公共活动,满足人们社交与互动的需求。
优质的公共空间能成为城市的标志与象征,提升城市整体的吸引力。
1黑龙江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现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城市开始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以及加大了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设,根据各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演绎与塑造,使之成为旅游文化的网红打卡地。
寒地气候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论文
寒地气候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论文寒地气候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论文气候防护策略———构建具有御寒能力的立体化城市公共空间系统1建立封闭式空中步道系统,强化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受季节影响,往往出现夏季热闹繁华,冬季冷淡萧条的现象。
如果能通过封闭式空中步道将建筑连接起来[2],使室内空间得以延续扩展,将有效地抵御严寒、保证冬季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社会交往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进而提高寒地城市的冬季活力。
空中步道应多样化、景观化、透明化,使之成为寒地城市特别的景观,满足“人看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和自由的步行路线选择。
美国寒地城市明尼阿波利斯采用玻璃封闭的过街天桥将城市中心地区的主要公共建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中步行生活系统。
这不仅有效地实现了人车分离,而且为漫长严寒的冬季提供了气候防护,为市民的冬季生活提供了方便,增添了乐趣。
2建立半室内化的公共空间,强调室内活动与室外自然景观的融合半室内化的公共空间指上方覆盖玻璃顶或塑料薄膜的商业街和公共活动中心。
这种形式可以为寒地城市的人们提供气候防护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景观效果和视觉享受,使室内活动与室外自然景观充分融合,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德文花园为寒地城市半室内公共空间的典范。
它完全封闭在温暖的室内化空间中,内部布置丰富的热带植物、景观小品和休息设施,周围环绕商店、餐馆和写字楼等,使严寒冬季里的人们在街头行走和购物成为一种享受。
3加强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利用,拓展公共活动范围,降低能耗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受冬季气候影响较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大大节省寒地城市的冬季能源消耗。
同时地下公共空间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加拿大北部城市蒙特利尔冬季高寒漫长,居民地面出行困难。
针对这种气候特点,蒙特利尔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地下步行系统,以其庞大的规模,方便的交通,综合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
探究寒地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空间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探究寒地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空间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空间句法与环境模拟的引入能够得到各种空间的任意时间节点或时间段的准确环境信息。
根据人的活动特征设计公共空间。
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布局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户外活动,而物理环境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人在活动时的感受,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不能与所处的光环境相悖。
而这种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在方案生成之前,预测人们对特定建筑空间外部的公共空间的普遍使用特征,从而将不同功能与形态的公共空间,合理布置在用地中。
以上两者的实时交互设计。
2、空间句法理论的引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空间,并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以预测和判断空间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Depthmap是英国UCL大学研究并设计的空间句法软件,目前在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Depthmap的研究范围很广,小到建筑室内空间的深度图,大到城市甚至国家的空间整合度,其在居住区公共空间所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空间的数字化表达,模拟其对人的行为影响的一般规律,从而部分代替长期的行为观察。
3、环境模拟技术的运用城市空间的物理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可变性和不确定因素,居住空间亦是如此,不同的建筑布局,均能对物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种复杂性已远远超出设计者经验或手动计算的范畴,物理环境数字模拟技术,为科学、准确的建筑与规划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影响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风、光、热、声。
相关的模拟软件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有EcotectAnalysis和CFD流体动力学系列软件。
4、典型居住区冬季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优化以哈尔滨某居住区为例4.1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某居住小区的局部地段,建成时间为2012年。
据寒地气候特征,将研究时间范围确定为11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
本例着重介绍物理环境中的日照环境与空间句法的结合,其他物理环境的运用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哈尔滨冰雪节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改造
哈尔滨冰雪节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改造哈尔滨冰雪节是中国北方最大规模的冰雪主题活动,也是全球闻名的冰雪文化盛会。
自1985年开始,哈尔滨冰雪节已经成为每年冬季不可或缺的文化盛事。
随着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城市空间的布局和改造对于冰雪节的成功举办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哈尔滨冰雪节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改造对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一、冰雪节场地规划为了保证冰雪节能够顺利进行,场地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哈尔滨冰雪节的城市空间布局中,主要包括两个场地:冰雪大世界和中央大街。
冰雪大世界是冰雪节的核心场地,占地约600,000平方米。
这里建造了大量的冰雪雕塑、迷宫、滑冰场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冰雪活动体验。
场地的布局采用了错落有致的设计,既能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又能保证游客流线的顺畅和安全。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冰雪节的一个重要场地。
为了适应冰雪节的需要,中央大街会进行临时性的改造和布局。
街道两侧会临时搭建冰雪街头艺术展览,商家也会设计冰雪主题的橱窗和装饰,为游客带来更浓厚的冰雪节氛围。
冰雪节的场地规划不仅仅是简单地设置活动区域,更是通过布局和改造提升了城市空间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为游客创造优美的视觉体验。
二、公共交通与配套设施为了方便游客的到达和活动参与,哈尔滨冰雪节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考虑到了公共交通和配套设施。
公共交通是冰雪节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之一。
哈尔滨市加强了公共交通的运力和频率,增加了前往冰雪节场地的公交线路,确保了游客的便利出行。
此外,为了方便游客在冰雪节期间的活动参与,哈尔滨市还增设了临时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
除了便捷的交通,配套设施也是冰雪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冰雪节的场地内,设置了餐饮区、休息区、医疗点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此外,为了避免堵塞和拥挤,冰雪节的场地也设置了合理的人流引导措施和紧急逃生通道,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公共交通和配套设施在哈尔滨冰雪节的城市空间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环境,提升了活动的品质和体验。
138.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全季候利用评价与应用研究
寒地城市滨河空间全季候利用评价与应用研究赵天宇,王一涵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存量规划关注的重点。
寒地城市四季活动差异明显,研究并设计可满足全季持续活动的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滨水区是寒地城市中兼具季节特征与使用活力的区域,能够反映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特点。
本文以寒地城市滨河公共空间的全季候利用为切入点,以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河公共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用于空间全季候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公共空间全季候利用的测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型范式。
同时基于权重值差异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寒地城市滨河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提升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品质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公共空间,全季候利用,寒地城市,层次分析法1 绪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指导城市设计方向的核心研究问题。
中共中央城市会议提出了从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的城市发展理念,明确了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的战略方向。
在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新城市议程》同时强调,享有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的基本权利。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推进与深入,由于寒地城市气候的特殊性,针对其公共空间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刘德明教授将寒地城市界定为一年中日平均气温在0℃(32℉)以下的时间连续为三个月以上的城市[1]。
寒地城市冬季寒冷而漫长,受气候影响空间活动的类型及活动人数季节性差异显著。
目前,对于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侧重于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而对于公共空间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景观、使用偏好与街道活力的研究上,针对季节性利用所做出的综合性评价还很少[2]。
从提升环境品质、激发城市活力的角度来看,针对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较为欠缺。
城市滨河公共空间是在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文化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城市活动区域,兼具季节性特征与公共空间活力[3]。
浅议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浅议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夏辉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29
【摘要】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拓展及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评价一个城市素质的关键.针对我国目前一些寒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剖析,对寒地城市环境质量,环境色彩及城市景观等的创造,提出了新的设想.
【总页数】2页(P312,37)
【作者】夏辉
【作者单位】黑龙江创奇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 [J], 李佳艺
2.停留空间设计与公共生活的开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探析(2) [J], 赵春丽;杨滨章
3.浅议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 [J], 冯瑞华
4.浅议现代城市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 [J], 冯瑞华
5.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J], 张卓;张志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98.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季节性转换设计研究——以哈尔滨为例孙琳琳金袁权[摘要]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活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存在冬季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季节转换设计从积极的寒地气候观出发,旨在通过对公共空间功能、景观与活动支持等的再设计,建立冬季友好型公共空间,实现城市活力的延续。
本文以哈尔滨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现状调研与分析,建立哈尔滨冬季活力空间体系,为我国寒地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季节转换设计;哈尔滨1、城市发展与公共空间建设根据寒地城市的定义,世界上至少有30个国家的6亿以上人口生活在寒地城市,寒冷的气候给城市带来种种负面影响的同时,其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及特有的冰雪资源也为寒地城市特色的塑造带来了机遇。
丹麦建筑学家扬•盖尔提出了“冬季友好”的设计理念,主张即不要过度依赖室内化的人工环境来躲避自然,也不要无视冬季的严寒挑战自然,应该通过提升冬季户外环境质量,建设冬季友好的户外活动空间,让人们热爱冬季、享受冬季。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魅力,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质量。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与魅力的首要媒介。
公共空间季节转换设计是指在冬季即将到来之时,通过对公共空间的转换设计,使公共空间具有新的功能或景观,以保持公共空间在寒冷冬季的活力和利用率,改变公共空间在冬季便失去其往日活力的现状。
季节转换设计概念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与以往主要针对如何逃避寒冷天气或忽视寒地气候特点的设计不同,这是基于一种乐观的寒地气候观提出的概念,它把寒地特有的气候条件看作是一种资源,并力图通过转型设计使这一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其次,这种转换设计并不是永久性的改变,而是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做的短时间的功能或场景的改变,在季节循环的过程中,空间的功能或场景也随着季节做相应的改变。
2、哈尔滨公共空间使用的季节性差异2.1广场空间使用的季节性差异哈尔滨的广场空间数量较多,调研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广场空间做了季节转换设计,多数在夏季景观和活动比较好的广场,到了冬季利用率也大大降低。
防洪纪念塔、索菲亚等具有游览价值的广场,虽然在冬季仍保持有较大的利用率,但其活力却远不如夏季。
表1为哈尔滨市部分广场空间转换设计需求分析。
表1 哈尔滨市部分广场空间转换设计需求分析2.2道路空间使用的季节性差异城市道路空间是展示城市美好形象的重要平台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已经进行了转换设计的城市道路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一些景观大道的冰雪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寒地城市冬季的空间环境质量,但仍有很多很有转换潜力的道路空间还没有进行转换设计。
表2为哈尔滨主要街道空间的季节转换分析。
表2 哈尔滨市部分街道空间转换设计需求分析2.3公园空间使用的季节性差异由于哈尔滨市各类公园建设质量较高,在夏季有较好的绿化景观和活动支持,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然而在冬季除了兆麟公园,其他公园都没有进行正规的季节转换设计,没有了各种活动项目的支持,人们来此的兴趣和频率都减少了,公园活力与利用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表3为哈尔滨主要公园绿地的季节转换设计需求分析。
表3 哈尔滨主要公园绿地的季节转换设计需求分析2.4活力下降原因总结通过对大量公共空间的现场调研,发现寒地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在冬季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天气寒冷天气寒冷是导致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寒冷的天气容易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加之冰雪天气所导致的路滑、交通不便、场地等原因,都大大限制了人们外出活动的频率。
(2)景观质量下降哈尔滨的公共空间景观主要是以绿化景观为主,特别是一些小的生活性广场和街头绿地等,这些空间到了冬季由于植物的衰落自然会变得缺少生气。
寒地城市夜晚漫长,然而哈尔滨的夜景观建设主要是针对一些主要的城市干道和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对一些小区级的公共空间的关注则较少,一些广场和公园等在夜晚经常是处于黑暗之中,使得公共空间的使用变得非常困难。
(3)活动支持减少公共空间活力的源泉就在于空间活动的多样性。
在夏季,公共空间的活动总是多种多样,然而在冬季,全民总动员的盛况不复存在,公共空间出现和夏季截然相反的场面,热闹氛围的消失使公共空间失去了对公众的吸引力。
(4)设施不完善寒地气候的特殊性对设施的布置方式与类型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公共空间的座椅等服务在位置摆放和材料选择方面并没有考虑冬季的特殊要求,使大部分服务设施在冬季成为了一种摆设。
由于寒地城市冬季天黑的比较早,也对公共空间的夜间照明提出了要求。
3、城市公共空间季节转换设计系统建构季节转换设计需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只有通过系统化的构建才可以使转换设计变得有章可循。
3.1转换设计系统构成(1)宏观战略思想与目标季节转换设计需要经历前期研究与筹划、中期实施与建设和最后的使用与维护三个阶段,不同城市首先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转换设计战略思想与目标。
宏观战略与目标的确定可以起到统筹全局和指导建设的作用,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指明方向。
(2)中观转换模式与途径转换模式的研究是季节转换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延续公共空间活力的手段和方法归纳与总结。
随着需求与技术的不断提高,转换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更多更好的转换模式对转换设计进行完善与补充,使转换设计取得更好的效果。
(3)微观转换素材的选择与运用转换素材为转换设计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转换素材种类的扩充可以为转换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与可能,新的转换素材的研发与运用,可以极大的丰富转换设计的设计成果。
如图1为公共空间季节转换设计系统构成图。
图1 季节转换设计系统构成图3.2转换模式与途径3.2.1功能置换功能置换是指对那些有功能转换潜质和需求的空间,通过转换设计暂时停止其原有功能,转换为更适合冬季使用的空间功能。
进行功能置换的公共空间需要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此空间必须存在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即空间有一定的灵活性,有进行的功能转换的潜质;二是有进行转换的需求,即通过转换设计可以使公共空间在冬季更加具有活力,可以满足市民室外活动的需求。
功能置换的途径有很多,如将休闲公园在冬季变成展览场地、将交通广场在冬季变成景观焦点等等。
洛克菲勒广场夏季是供人活动、休息的休闲广场,但到了冬季则变成了一个大型溜冰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游玩,在寒冷的冬季,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如图2为广场不同季节使用情况。
a) 夏季的喷泉与茶座 b) 冬季浇冰变为滑冰场图2 洛克菲勒广场不同季节使用情况3.2.2绿化重现绿化重现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让某些绿化景观在冬季重新焕发生机,重现夏季的迷人魅力。
这些技术手段不一定是高新技术,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但却可以使在冬季干枯单调的植物重新恢复生机,起到活跃城市气氛的作用。
使绿化景观重新焕发活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通过仿生、物种研发等技术让绿化植物在冬季继续保持绿色,延续其景观价值;可以是植物与冰雪相结合,利用植物创造属于冬季的独特景观,如通过往干枯的树枝上喷水的手段,使在夏季枝叶繁茂的大树在冬季形成独特的树挂景观。
3.2.3景观再塑景观再塑是指在季节转换之时,通过对景观的再次设计,使在冬季失去风采与吸引力的城市景观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冬季特有景观的设计与利用,如冰雪景观;二是对原有景观的重新设计,即对由于气候原因,原本在夏季生机盎然,到了冬季却暗淡无光的城市景观,通过亮化、装饰等设计手法让这些景观再次焕发生机。
3.2.4节庆赛事节庆赛事就是指通过举办与冬季有关的大型节庆活动,活跃城市气氛,让人们在活动中尽情享受冰雪带来的无限乐趣。
寒地城市可以利用冰雪景观并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以活跃城市冬季生活,让本地居民深刻感受到冰雪的魅力,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3.2.5活动支持活动支持是指通过人为的设计,使某些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增加人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几率。
活动支持与节庆赛事的主要区别在于活动支持多专注一些小范围的市民性的活动,活动服务半径和辐射范围比较小,而节庆赛事更多的是一种城市级的、全民参与性的大型活动,通过活动支持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集中在一起,增大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可能性,激发更多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产生,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活力和利用率。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各公共空间的不同特点,结合转换模式的定义,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于不同公共空间的转换设计策略。
表4为各类型公共空间可选用的转换模式汇总。
表4 各类型公共空间可选用的转换模式汇总3.3转换素材的选用 3.3.1冰雪景观的运用冰雪作为冬季主要的景观素材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很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我国的哈尔滨、日本札幌、挪威奥斯陆、加拿大蒙特利尔齐名为“世界四大冰雪名城”,每到冬季,各城市都会充分利用冰雪资源打造一个梦幻般的冰雪城市。
如图3那些比较具象的城堡、卡通人物等更容易引起观赏大众的共鸣,更能满足人们心中对于冰雪世界的向往。
冰雪景观可以作为一种装饰,点缀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可以成为一种与人进行互动的景观元素,让人们参与到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等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冰雪为友的无限乐趣。
a) 日本札幌冰雪节雪雕b) 加拿大蒙特利尔冰雪节冰雕图3冰雪景观的运用为了弥补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城市夜生活相对减少等现象,各寒地城市都开始力图通过利用丰富的夜景观塑造寒地城市形象,提升公共空间夜晚活力等。
加拿大很多城市都要求写字楼、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在夜间一定时间内要开放各种装饰照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等城市的街道、旅馆、商店、购物中心等都装饰着闪闪发光的各种灯饰,以鼓励人们加入到丰富的城市夜生活中;渥太华联邦林荫大道两侧和议会山上设置了壮观的灯饰,使得林荫道和渥太华河的两岸成为人们冬季夜晚理想的和浪漫的散步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的思维想法的不断创新,人们对光的运用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很多奇思妙想在技术的支持下都得以实现(如图4)。
图4 现代光影技术的运用3.3.3声景观的运用视觉是人获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景观设计从19世纪发展以来,就多是以视觉感受为发出点所做的设计,然而,景观是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感的对外界事物的综合体验,听觉对外界信息的获得程度仅次于视觉,将声景观概念引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为景观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灵感。
针对不同的景观与主题,制定不同的声景方案,可以创造出具层次感很强的声景观。
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等,都是造园师们通过巧妙的布置与精心的设计将自然之声为己所用,营造出的各种生动的自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