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又称为属性理论,是指个体拥有一系列固有的特性,这些特性会对其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

该理论的提出者为美国心理学家Edwin A. Locke和Gary P. Latham。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个体具备的要素或特质可分为能力、动机和知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和表现。

首先,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它们对个体的工作表现和成功至关重要。

能力是通过训练和学习获得的,它直接影响个体在完成任务时的效果和质量。

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各个方面。

一个拥有较高能力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动机是个体在行动之前所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它可以激发个体的行为和努力。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心的愿望和需求,如自我实现、成就感和兴趣等。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外部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动机,如薪水激励和晋升机会等。

动机是个体展现出积极主动性和努力工作的关键因素,它能够促使个体取得优秀的绩效。

最后,知识是个体对于任务和工作环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经验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个体对于所从事的领域越了解和熟悉,就越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和挑战。

知识可以提高个体的自信心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这三个要素互相作用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表现。

例如,一个个体具有较高的能力和动机,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可能会导致无法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同样,一个个体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动机去付出努力,也难以获得良好的绩效。

要素禀赋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可以通过培养个体的能力、激发其动机和提供相应的知识,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同时,要素禀赋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在组织内部的行为和决策,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和理解个体的表现和行为。

在实践中,要素禀赋理论可以被应用于招聘和选拔、培训和发展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

03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

03章要素禀赋理论(国际经济学)

H-O模型的最先提出者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1919年 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 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 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 俄林出版了著名的《 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 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 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 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贡献,俄林与詹姆斯 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国家或地区 瑞 士 德 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 本 法 国 人均资本存量 美元/ (美元/人) 73,459 50,116 42,745 37,854 36,480 35,600 国家或地区 美 国 意大利 中国台湾 英 国 韩 国 墨西哥 人均资本存量 美元/ (美元/人) 34,705 31,640 25,722 21,453 17,995 12,900
二、H-O理论的推理过程
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 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技术(相同 技术 相同) 相同 要素的供给 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相同 要素的派生需求 相同) 相同 商品的最终需求(相同 商品的最终需求 相同) 相同 消费者偏好(相同 消费者偏好(相同)
H-O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 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 国际要素禀赋差异
例题

03要素禀赋理论

0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Y
140
120 100 80 B国
70
60 40 20 0
A国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X
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比B国的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的较宽, 这反映了A国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X。其原因是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X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同样地,由于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且商品Y是 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商品Y的纵轴。
5
假设
1 、 2×2×2 (两个国家,两个产品,除劳动外, 多一生产要素:资本) 2 、生产函数相同(与 2×2×1 的生产率存在差 别不同) 3 、 所有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国内自由流动,国 际间不流动(要素国际间流动属于国际生产,不 属于国际贸易) 4 、 一国资本丰裕,价格(利率)低;一国劳动 丰裕,价格(工资)低 5、其它忽略
6
2×2×2模型的后果
在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以后,在两个部门生 产中使用不同要素组合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 性边界将是一条凹状曲线,机会成本递增。 这就避免了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形下国际贸易导 致完全专业化这一与现实不太吻合的例外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状曲线时,在开放经济条 件下,不会出现生产均衡点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 线端点这种特殊情况。
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劳动(即具有相同水平的
训练、技能和生产力的劳动)获得等量工资。同样地, 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同质资本(即具有同等风险和生 产力的资本)获得均等收益。
26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简言之,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的工资率、利 率相同,从而使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 价格相等。

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本章结构要素禀赋理论基本模型H-O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先介绍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两点区别一、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用表格资料加以说明: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要素禀赋的衡量及其图示(图3-1)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则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两点说明要素密集度图示(图3-2)三、模型基本假设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规模收益不变;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xx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总结: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第二节H-O理论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在两国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素禀赋差异最终会导致相对供给能力的差异。

可以通过考察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来进行判断两国供给能力的差异(图示,见图3-3,图3-4)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如图3-5所示:pA<pB,即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亦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 w/PX、w/PY均下降,劳动的实际价格(报酬)下降
结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
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
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 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X的相对价格上升 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
Y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释放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资本价格上涨 资本需求下降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赵明霞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模型 Hechscher-Ohlin,H-O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罗伯津斯基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Y
假设资本增加,劳动不变 通过Q与Q′两生产均衡点的直线R称 为罗伯津斯基线。 X(资本密集型)产出增加
P T' T Q Q' R P'
Y(劳动密集型)产出减少 需求不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 格下降。
O T 图3-10
T'
X
开放情况下,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 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
(3.9)
ky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2021/3/12
20
1、要素名义价格变化: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
(1)要素价格(报酬)=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出•产 品价格
(2)X产品相对价格↗ → X部门要素报酬↗ →要素流 出Y部门,流入X部门:X部门吸收更多资本,更少劳动; Y部门释放更少资本,更多劳动。 →资本价格上升,劳 动价格下跌。
(3)要素比例变化
2021/3/12
9
5、实例
(1)参看57页,表3-1; (2)注意不同类型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
2021/3/12
10
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的含义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
(1)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相对)
(2)公式
k x=Kx/Ly
k y=Ky/Ly
(3)X、Y产品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直接比较两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4)X、Y产品不使用固定要素比例
当要素价格相同时,则要素不再流动,此时比较两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率;
2021/3/12
12
kx
w/r
2、要素密集度的几何模型描述
K’x
W’/r’
ky
K’y
W’/r’
7
3、要素禀赋的几何模型描述
KA
EA
ρA
KB
EB
ρB
LA
LB
A、B两个国家;EA和EB分别表 示两国要素禀赋均衡点;
从图中看, ρA = KA / LA ; ρB = KB / LB;
斜率越大,说明该国资本相 对越丰富,劳动相对越稀缺。
2021/3/12
8
4、估算与问题
(1)通常用人均资本量对要素禀赋进行衡量 (2)衡量的困难 A、各国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 B、各国的货币不同;

3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3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3.2.3雷布钦斯基定理
雷布钦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某一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 要素的产品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密集使用另 一要素的产品部门的生产下降。如果假定密 集使用增长要素的产品是一项出口产品,则 其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如该产品是一项 进口产品,则其贸易条件将改善。
小结:
2.人力资本说P53
克拉维斯、基辛、凯能、和鲍德温等人用人力资本的 差异来解释“悖论”的产生。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 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一 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 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 定的技能。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基 辛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 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 为没有技术的工人。基辛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 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 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因此,美国 可能是一个技术劳动禀赋丰裕的国家。列昂惕夫认为悖论 可能是把劳动看成是同质引起的,不同质量的劳动在生产 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简单的按人/年或单位劳动小时计算, 会引起误差。加入人力资本后,列昂惕夫悖论可以得到解 释。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揭示出了比较利益的源泉
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简介P28 理论的结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资 源禀赋差异导致供给能力差异,进而引起相 对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 接原因。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会出口 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其 用要素稀缺的产品。这就是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
3.2 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型 产 密 品 集 动
为 劳
型 产 品
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两 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保持不变,结果X部门的生产扩大,而Y部门 的生产则下降。如果是劳动总量增加,资本总量不变,则同样的 道理,Y部门的生产将扩大,X部门的生产将下降。
本 密 集
为 资
K K1 X
E´ X´ E 要素变动 ,X Y两个部门的要 素 不变, OX´ OY´分 两个部门的 产 。
(二)贸易后
B´ C B
X
因为PA<PB,所以A 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 较优势,而B国在Y产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A国在A点、B国在A´ 点生产、消费。 开展贸易后,A国生产由 A点下移至B点生产,B 国则由A´点上移至B´点 生产,然后通过贸易, 最终在C点消费。
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模式
发达工业国家的出口/进口比率(1979年)
价格定义法
假设工资率(W)表示劳动的价格,利率(r) 表示资本的租赁价格,W/ r则代表劳动力的相 对价格,若(W / r)A> (W / r)B,即劳动的 相对价格在A国高于B国,则称A国为资本丰富 国,B国为劳动丰富国。同样,决定一国是否 是资本丰富,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 w/r的大小。
第二节 H-O理论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价格差异 如前物质定义法所述,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 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两国X和Y两种 商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两国供给 方面的差异,可通过考察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偏向性 来直观地加以判断。 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对偏向于X商品,这意味着在相同 的相对价格下,A国在X商品上的相对供给能力高于B国, 而B国则在Y商品上相对供给能力高于A国。 结论:资本丰富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 强,劳动丰富国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 强。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以及贸易相对优势的形成。

该理论源于对生产要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这三个要素。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化是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的相对量。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导致了贸易相对优势的产生。

劳动力是一个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相对优势。

例如,中国以其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资源而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

资本是另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指的是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工具,人力资本则指的是教育、技能等人的知识和能力。

一般来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相对优势。

例如,德国以其先进的工业设备和高度教育的劳动力而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

土地是第三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尤其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不同国家的土地禀赋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农产品价格和供给。

例如,俄罗斯因其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竞争力。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生产要素禀赋,这种差异性导致了贸易的发生。

国际贸易的核心就是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特化生产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解释了贸易相对优势的产生。

贸易相对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相对比较成本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

这种相对优势是由于国家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禀赋。

其次,要素禀赋理论指导了国家的贸易政策。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家可以通过贸易政策来推动其相对优势的产业发展。

例如,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通过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来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章 要素禀赋论

3章 要素禀赋论

第四节 特定要素模型
结论:
经济由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时,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 提高会提高该部门特定要素的真实报酬,减少进口部门特 定要素的真实报酬,并且它对可流动要素的真实报酬的影 响无法确定。
第五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1953年里昂惕夫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文章。在文章中,他运用自己首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并 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 试图证明H-O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人们的一般直觉,美国是资本 比较丰富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H-O模型,美国应出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令人震惊。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 是14010美元/人,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例是18180美元/人。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出 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这就是著名的 里昂惕夫之谜。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H-O定理
三、对H-O模型的评价
H-O模型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首先,H-O模型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这一 点与现实更加接近。 其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 上的,H-O模型假设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 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从而是 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
第四节 特定要素模型
考虑到要素供给的限制并假定所有要素充分就业,必有:


R RX
S SY
L LX LY
(3.3)
(3.4) (3.5)

国际贸易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X
O
T
U
E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即E点的边际机会成本。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格比率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X0
Y0
Y I2 B PB YB EB A EA YA I1 PA O XB B’ XA A’ X
图3-4 贸易前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进而导致相对供给的差异。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
因此,A国在X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
X
A
A’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B国更偏向于X坐标轴,B国更偏向于Y坐标轴。即资本相对丰裕的B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更偏向资 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3-5 A、B两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正好相反。两国的均衡点分别下移(上移)到E’A、E’B。E’A与EA相比,X的产量增加,Y的产量减少,同理,B国Y的产量增加,X的产量减少。两国的消费组合CA、CB点,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I’1、 I’2,两国福利提高。
U0
U
C
贸易后,该国消费者可以按国际市场价格T1消费产品,相当于预算约束发生了变化。无差异曲线外移至U1。消费组合移动到C。U1的位置高于U0,故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福利改善。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图1
图2:两国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贸易后的均衡
当国家A出口X进口Y,国家B出口 Y进口X时,国家A逐步增加X生产、 减少Y的生产;国家B逐步增加Y 的生产、减少X的生产。 国家A的生产点沿PPFA从A向X轴 方向移动,国家B的生产点沿 PPFB从A'向Y轴方向移动。这 使得国家A的X商品相对价格上涨, 过生产点的PPFA斜率变大;国家 B的X商品相对价格下跌,过生产 点的PPFB斜率变小。
图1
图中,社会无差异曲线I与PPFA、PPFB分别相 切于A、A'点。A、A'所表示X和Y商品的数 量组合分别是国际贸易前国家A、B的X和Y商品 的生产量和消费量,A、A'分别是国家A、B生 产点和消费点。过A点的PPFA切线斜率为PA, 它是国家A的X商品相对价格(PX/PY)或机会 成本。过A'点的PPFB切线斜率为PA',它是 国家B的X商品相对价格。 图中显示过A点的切线比过A'点的切线平坦, 这意味着PA<PA',也即国家A的X商品的相对 价格小于国家B的X商品相对价格,国家A在X商 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家B在Y商品上具有相对 优势。国家A出口X进口Y、国家B出口Y进口X, 各国都是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 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的生产要 素的商品。
商品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技术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
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 数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 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 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它是 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 无差异曲线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 面上有无数条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 的表明整个国家效用满足程度越高。由于 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社会无 差异曲线。 图中曲线PPFA、PPFB分别是国家A、B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于国家A劳动力充裕、 国家B资本充裕;X商品劳动密集,Y商品资 本密集,国家A生产的X相对较多、国家B 生产的Y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平而宽, 曲线PPFB陡而窄。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3、贸易壁垒的存在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因为市场的 不完全竞争引起的,国际间商品流 通因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使要素 禀赋理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
4、未考虑自然资源
① 里昂惕夫是用双要素模型来进行分析,
忽略了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等。实际 上有些产品既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也不 属于资本密集型,而是自然资源密集型。 ② 如果考虑自然资源在美国进出口贸易结 构中的作用,就可以解释谜的存在。 ③ 可以解释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的贸 易结构中的谜。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提出 1948年 萨缪尔森 《国际贸易与要素均等化》 2、理论内容: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 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 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 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举例
在生产要素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中国 劳动力丰富 资本稀缺 美国 资本丰富 劳动力稀缺
二、其他对H-O原理的验证
(二)对其他国家的验证 建元正弘、市村真一:1959年验证日本 的贸易结构,验证了H-O理论。 沃尔:对美加贸易进行分析,证实了谜 的存在。 巴哈德瓦齐:1962年对印度的贸易结构 进行分析,结果是,对美国的贸易证实 了谜的存在。
验证图表
1992年美韩贸易数字表(单位:亿美元)
2、不足 ① 违背了劳动价值论 ② 抹煞了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 ③ 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④ 难以解释要素密集程度相同的国家 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 ⑤ 难以解释同一产品国际贸易问题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验证的提出 瓦西里· 里昂惕夫是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四 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3年 《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地位 再审查》 1956年 《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 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

国际经济学--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PA
RD
X/Y
*
28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相对供给差异
结论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
29
二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相对需求曲线
相对价格Px/Py与相对需求X/Y的关系 由于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同,因此两国的相对需求曲线是相同
*
16
二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思考:在不同的要素价格下,某种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 动比(要素密集度)会发生变化,如何比较两种不同产品的要 素密集度呢?
回答: 在共同的标准下比较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即在共同的要素价格下比较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若两种产品的生产均是固定要素比例,则可以直接比较
重点
要素禀赋 含义 表示方法
要素密集度 含义 表示方法
*
5
回顾: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不存在相对价格差异从而贸易就不会发生的五个条件: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

*
30
二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相对价格的决定
相对需求曲线RD和相对供给曲线RSB、RSA的交点决定了两 国在贸易前的均衡相对价格水平
观察:
两国之间的相对价格因相 对供给之间的差异而不同
A国在X产品上的相对供 给能力更强,所以A国X 的相对价格水平小于B国, 即PA<PB
p x/p y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2256880
2303400 168
12970
13711
1.06
1876000 131 14320
2132000 119 17916 1.25
“美国之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
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 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 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 相反。”这一结论与H-O定理恰恰相 反,故被称之为里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

贸易三角ΔQAOACA 和ΔQBOBCB
四、H-O定理的 一般均衡框架
商品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技术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1.商品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利益驱动 力。 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商品价格的绝对 差异是由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各国生产产品时的成本不同,是由生产要素 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4.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 差异造成的。 5.两国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是由两国的要素禀 赋差异决定的。
进口竞争商
进口/出口
资本(美元)
劳动(年劳动人数) 资本/劳动(美元/ 人) 1951年 资本(美元) 劳动(年劳动人数) 174 资本/劳动(美元/ 人) 1958年 资本(美元) 劳动(年劳动人数) 资本/劳动(美元/ 人)
2550780
182 14015
3091339
170 18184 1.30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一、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统计项”( Leontief Statistic): (KX/LX)/(Km/Lm)> 1: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KX/LX)/(Km/Lm)<1: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逻辑思路
A国(K丰裕)
商品X
商品Y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出口X
进口Y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结论: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要素禀赋点
图 3-3
图 3-4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
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
它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定义: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 ;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 ,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要内容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
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 生产则下降。
这种结果进而会影响到一国的国际贸易条件,如果是一国原本相对
稀缺的要素供给增加,则该国的国际贸易条件相对改善;如果是一 国原本相对丰裕的要素供给增加,则该国的国际贸易条件相对恶化。
2、H-O理论的主要内容: 俄林的原话:“那些在它们的生产中需要大
量充裕生产要素和少量稀缺要素的商品被出口, 以交换那些要素投入比例相反的商品。由此, 间接地,供给充足的要素被出口,而供给稀缺 的要素被进口是由其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 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 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 要素的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 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 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 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具体分析 ★ 放大效应(Magnification Effect) 3、意义
贸易后,过去比较稀缺因而价格较高的劳动力的价格下降了, 而过去比较丰富因而价格比较低的资本的价格上升了。
A国(K相对丰裕) 商品X 资本密集型 出口X 扩大X生产
商品Y
劳动密集型 进口Y 减少Y生产
(K/L)X>(K/L)Y
PPC(A)
PW B′ C=C′ Ⅱ PA
XA
PPC(B)
XB
XA
X
XB
X
4、对H-O模型的评价
三、H—O理论的两种含义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Stolper-Sanuelson Theorem) 1、主要内容: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
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 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 酬则下降。
四、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H-O模型建立在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固定 不变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一国的要素 数量经常在发生变化,这将带来什么样结 果? 塔德乌什•雷布钦斯基(英籍波兰经济学 家,Tadeusz Rybczynski),《要素禀赋 与相对商品价格》(1955)提出雷布钦斯 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Y YB

EB
YA pb
EA
pa O XB XA X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 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 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 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 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 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 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投入增加
释放要素
需求较多的K 需求较少的L 供给较少的K 供给较多的L
K价格上升 L价格下降
贸易后,过去比较稀缺因而价格较高的资本的价格下降了, 而过去比较丰富因而价格比较低的劳动力的价格上升了。
B国(L相对丰裕) 商品X 商品Y
资本密集型
进口X 减少X生产 释放要素
劳动密集型
出口Y 扩大Y生产 要素投入增加
5、意义
国际贸易没有开展时 A国K丰裕,K价格相对较低 B国L丰裕,L价格相对较低 国际贸易开展后 A国K价格上升 B国L价格上升
过去比较稀缺因而价格较高的 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下降了, 过去比较丰裕因而价格较低的 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提高了
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反向 运动,使两国同一生产要 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
K K
Y X O L O L
K
(K/L)xB
(K/L)yB
D C
B
A
(K/L)yA (K/L)xA Y X
PA L
PB O
6、需求偏好的作用 • 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 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 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 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
• 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 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 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二)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1、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
2、人力资本说 • 一般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 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 • 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 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 段积累起来。由于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 本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 本。 • 美国经济学凯恩(Pete B. Kenen)后来发现,美 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4、贸易保护说
5、要素密度逆转 • 要素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在某些 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 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 型,Y变为资本密集型。(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在 劳动丰裕的国家生产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 本丰裕的国家生产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 • 因为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 商品在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但在要素密度逆 转存在的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误会 。
E
F G X2 X1
O KX
L1 L2
L3 KX
LX
X2 X1 O X1 X2 LX O
LX
2、等成本线:表示一国生产某一商品 时相同成本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 曲线。
KX C*\r C\r
O
C\w C*\w
LX
3、资本—劳动比率的确定。为实现利 润最大化,厂商会选择在代表该产品产 量的等产量线上的成本最低点生产。
3、自然资源说 • 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因此, 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 资本密集型的。 •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 对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 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 型产品。 • 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 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
四、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一)里昂惕夫之谜 1、主要内容
表1 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1947年)
出口商品 资本(1947年价格) 劳动(年劳动人数) 2,550,780 182
进口商品 3,091,339 170
资本—劳动比例(美元/人)
14,015
18,184
Y YB PPC(B) PPC(B)* PPC(A) YB*
YA
XB*
XB
XA
X
★ 资本丰裕的国家较适合生产资本密集型产 品,该种产品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大;而劳动 丰裕的国家较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该 种产品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大。反映在生产可 能性曲线上,资本丰裕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偏向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坐标轴,而劳 动丰裕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表示劳动 密集型产品的坐标轴。
6)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 争的 7) 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 8)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9)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10)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 有任何限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 赋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都是完全相 同的
供给较多的K 供给较少的L 需求较少的K 需求较多的L
K价格下降
L价格上升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
1、主要内容:在生产要素不能在在国家 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前提下,产品的自由 贸易会使两国同一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 等化。
2、具体分析
3、要素价格真的会均等化吗? 4、妨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
这一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基于这样一个推 理过程:
贸易的发生 商品价格差异 生产成本差异 要素相对价格差异 要素供给差异 要素的自然禀赋
3、H-O模型的几何说明
1)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在生产要素密集度不 同的产品时,两国的相对生产能力存在差异。 ★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反映
2)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相对价格差异
★ 在两国需求偏好相同的假定前提下,两 国相对供给能力的差异就会形成封闭条件下 两国相对价格的差异。 ★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反映
Y
PB B
YB
YA A Y YB YA A′
PPC(B) PPC(A)
Ⅱ I PA
2、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投入的两种 要素的相对比例
假设: 使用资本(K)、劳动(L)两种要素生 产X、Y两种产品 如果(K/L)X> (K/L)Y
……密集型产品
在生产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两个部门的 要素密集度,必须在一个共同的标准下进行, 这个标准就是共同的要素价格。
★ 产品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是由厂 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
1、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
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各种组合点的连线。
等产量线的形状表明了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某种特 定商品时的相互替代程度。假设我们生产商品时投 入了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K)和劳动(L),根 据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不同变动情况,等产量线至少 有三种形式。
KX
K1 K2 K3
一、基本分析工具
1、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 素的相对比例 假设:
有A、B两个国家; 分别拥有资本(K)、 劳动(L)两种要素 如果(K/L)A> (K/L)B
……丰裕型国家
图中,EA、EB分别 表示A、B两国的要 素总量组合ρA>ρB ,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 国家,B国则为劳动 丰富的国家。
(二)用公式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