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地的形成(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华山大断崖(如右图)
(3)“背斜成谷”主要是受到哪种外力作用的影响?若材料一图 中所示地区有石油分布,应从哪种构造中寻找石油?隧 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在背斜顶部, 为什么?
侵蚀作用。 背斜构造。 背斜岩层是拱形的,承压大,安全性好,而向斜是 储水构造,修建隧道易积水或渗水,因此隧道一般 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 易破碎,因此采石场选择在背斜顶部。
4.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 ① A. ①
B. ② B. ②
C. ③ C. ③
D. ④ D. ④
5. 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后 完成6~8题。
7. 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 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 注意的问题是 A. 火山喷发 C. 地下溶洞塌陷 B. 断层下陷 D. 地下冻土融化
3. 有关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⑤处山地是由于两侧受力使其隆起而形成的 B. 甲处山地是由位于向斜槽部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C. 甲处附近高地物质不断向甲处堆积成山 D. 该地区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同时出现了褶皱和断层构造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据此完成4~5题。
线路布局 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布局 上坡路段往往呈“之”字形
交通 运输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 的关系。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 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 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 协助解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2、褶曲——褶皱基本单位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活动探究一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下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14..判甲断乙甲两乙处两哪地何里处是是储背油斜结?构何处,是哪向里斜是?储水结构?为什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 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 斜,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 因。 3.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 及基本特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1、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 现。
2、说出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表 形态的塑造方式。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中间老 两翼新
中间新 两翼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自主学习二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课件: 4.2 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部级优课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共41张PPT)

部级优课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共41张PPT)
(2)A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背__斜__顶__部__因_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_容__易__被__侵_。蚀 (3)图中四个部位不宜修地下隧道的有__B__、__D_。原因是: B处为向斜若挖隧道则会引起塌方事故并且地下水汇集给施工带来巨大困难; D处为断层,修建隧道会因岩石破碎、岩层错动等带来安全隐患。
方法二:分析背斜、向斜同海拔 处岩层新老关系。
15
探究2:背斜、向斜处岩层新老关系
拿出你们刚做好的褶皱样本,观察同一 海拔上背斜、向斜自中心往两侧岩层的颜色 变化以及代表的岩层新老关系?
16
背斜、向斜的新老关系
背斜
向斜
17
背斜、向斜的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18
当背斜、向斜出 露地表时,谁更易被 地球外力的侵蚀?
42
40
课堂小结
(一)褶皱山
1.褶 曲
背斜 向斜
2.褶皱山
背斜成山(早期) 向斜成山(晚期)
(二)断块山
1.断层 2.断块山:相对上升
41
课堂练习
读下面的断层剖面图,回答:
(1)图中A、B、C、D四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分别是: A__背__斜__,B___向__斜___,C___背__斜___,D__断__层__。
大家好
1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2
我的2013暑假——骑行西藏
3
我的旅程
4
4000米
5
我的疑惑
为何这么多的起伏山分布在四川至西藏的途中? 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6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7
温故知新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岩石圈三大基础岩石: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主体)

_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53张PPT)

_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2《山地的形成》课件 (共53张PPT)

五大连池
美国火山口湖
长白山天池
b.火山锥
是由火山碎屑物和喷涌出的岩浆在流动 过程中堆积成的锥形体(一般上部陡, 下部缓)
4.火山的分类
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
火山的危害: 火山喷出的高温岩浆会毁灭生物,喷发
物质被快速带上天又快速落下,掩盖大地 一切。
火山如此危险,为何人们还选择居住火山附近呢?
火山如此危险,为何人们还选择居住火 山附近呢
火山活动不单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也可能 带来丰富的地热、旅游资源,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 观、肥沃土壤、矿产等资源(例如:蓝宝石)。
富士山 典型的火山(3776m)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高大山脉地方
二、断块山
断层:
在强大压力和张力作用下,岩体 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断层。
断层的意义
①泉水:岩层断裂时,地下水露出地表。 ②水库、铁路、公路、桥梁等大型工程, 应避开断层带修建:断层带地质不稳定。 ③要及时对断层附近的工程采取加固措 施。
断层位移与地貌 1.水平运动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
背斜发育成 山岭 向斜发育成 谷地
顶部 槽部
①判断甲乙两地哪里是背斜、哪里是向 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甲为向斜,乙为背斜 根据岩层弯曲方向判断,根据岩层新老 结构判断
②解释甲地成为山地、乙地成为谷地的 原因。(用实验演示)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 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不易 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山区公路选线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目的:①地形相对平缓,减小 施工难度;②尽量联系居民点)。

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29张PPT)

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29张PPT)

地形倒置 向斜成





2、探究:为什么“背斜成谷、向斜成 山”?(小组合作,4分钟)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相对坚硬,抗蚀形成山岭。
3、在课本P73图4.9上画一条穿过背斜和向斜的横 线,观察从中心到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
(小组合作,自己动手,4分钟)
背斜 :中心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 :中心较新,两翼较老
AC为背斜 BD为向斜
岩层
褶 曲
形态

原始地貌 (内力作用)

侵蚀地貌 (外力作用)
岩层新 老关系
形成 地形
背 斜
向上拱起
向 斜
向下弯曲
山岭 山谷
山谷 山岭
中心老 两翼新 褶
皱 中心新 山 两翼老
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发生褶皱,形成高大山系?
——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褶皱山
• 学习目标: • 1、区分、判别背斜和向斜,并了解其现实
意义 •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一 、整体感知
自学教材内容,解决以下问题(自学为主,5分钟) 1、什么是褶皱? 2、列举你所知道的褶皱山。 3、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4、褶曲有哪几种形态?
二、孜孜以求
背斜 天 然 石气 油
向斜

假设这里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址在 背斜还是向斜?为什么?
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褶曲
实践意义
原因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
隧道的良好选址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 “自流井”分布

山地的形成 (共46张PPT)

山地的形成 (共46张PPT)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褶皱

褶皱山
褶曲
背斜


断块山

断层 成因
向斜

火山
形成
构造
课堂练习
读下图,回答1~2
题。
1.图中甲处的地
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
下降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公开课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公开课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共23张PPT)
而成的锥形体。
火山一般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问题探究]: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 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 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②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_背__斜__顶__部_受__张__力__作__用_,__岩__石__破__碎_易_。受侵蚀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岩__层__中__老_外__新__。 ③处的地形属_断__块__山_。
容易储存 地下水
“背”上拱,成山岭, 易侵蚀,变谷地; “向”下弯,难成山, 质坚硬,终成岭。
2、褶皱山脉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
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


西
海 洋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2)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二)断块山
自学教材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断层? 2、断层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叫做( ) A.褶皱 B.断层 C.背斜 D.向斜 3.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 ( )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庐山 D.安第斯山 4.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 ) 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头脑风暴:课本74页活动 北甲


1判断下面的褶皱哪部分是背斜,哪部分是向斜?为什么 2形成的山岭是背斜山岭还是向斜山岭?原因是什么? 3在这里建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 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4.甲背乙斜两顶处部哪里受是张储力油作结用构,,岩哪里石是疏储松水、结破构碎?易为什被么外?力 5侵.假蚀设成这里谷要地修;建一向条斜东槽西向部的受隧挤道应压选,址岩在甲石还致是密乙?、为坚什硬么?, 不6.现易打被算外拟力建所一座侵采蚀石,场而应保选留择下在来甲还形是成在山乙岭?。为什么?

山地的形成(72张PPT)

山地的形成(72张PPT)

火山 例:长白山主峰
(二)火山的结构
火山口
没有破坏的:呈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形成 湖泊。
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
火山口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表 以公路为主,

铁路为辅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间 和河谷地带
交通运输线路 延伸的方向
前进迂回
呈“之”字 形
原 修建公路的成本和 因 难度均低于铁路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4、丙侵入岩脉应形成何种岩石( B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 无法判断
5、图中⑤处(箭头所指)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C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4.10 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1、地球的岩石圈有哪几大板块组成?各板块 分布有什么特点?
褶皱的基本单 位——褶曲
2、褶曲有哪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 3、岩层1—7新老关系如何?背斜、向斜部位 岩层新老关系又如何?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B
A
C
D
E
返回
4、褶皱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
背斜山
向斜谷
背斜谷
向斜山
向斜山
为什么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2、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边界处板块的移 动方向如何?
3、生长边界形成哪些地表形态?消亡边界呢?
1、地球的岩石圈有哪几大板块组成?各板块分 布有什么特点?
2、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边界处板块的移动 方向如何?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公开课(共31张PPT)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公开课(共31张PPT)

背斜和向斜
1、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常态)
2、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最根本的判断方法)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1、试判断甲和乙,
何处为背斜,何处为向斜?并说明理由。
3、实际情况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背 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 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形成了所谓的地形倒置。
在地质上,向斜和背斜构造对工程建设的 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像隧道,涵洞等工 程穿过区选择在背斜构造山体要比向斜构 造山体安全,稳定;另外,背斜构造也是 良好油气储存区。
(二)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 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 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
富士山 典型的火山(3776m)
世界火山主要分布地区
• 主要分布 • 1、环太平洋地区
• 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
总结
背斜
• 褶皱山
向斜
中老翼新 中新翼老
• 断块山 • 火山
上升岩块(地垒) 下降岩块(地堑) 断层线
火山口
火山锥
山岭或谷地
谷地或山岭 山岭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河流或沟谷
第 二 节 山 地 的 形 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褶皱山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作用下,岩 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 做褶皱。
常见形态:连绵的山体 代表: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航页
山地的形成
导航页
考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考点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考点三·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导航页
考点一 褶皱山、断坡山与火山
考点图解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请 点 击 相 关 栏 目
导航页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示意图
谷地:地表向下 的凹面
山岭:地表向上 的凸面
陡崖:地 表坡度陡 直
背斜:岩层向上 拱起
注意图中丙断 层两侧没有陡 崖和低地,故 不运输的影响
考点图解
要点研析
请 点 击 相 关 栏 目
题组精练
导航页
信息解 读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山区地形起伏 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因此山区道路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 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 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 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 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 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 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 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原因
导航页
考向一
山区交通选线
1.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图中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 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D ) 地形坡度大 甲处等高线 密集
为减缓公路坡度, 行驶安全
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导航页
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 (2017· 泰安模拟)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 )分布图,回答2~3题。 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 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2.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 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3.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 线形态的是( C ) 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 区,主要交通线路呈“之” 字形弯曲。
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 向斜构造;②处的岩层 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 为背斜构造;③④两处 均为断层构造。
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图中①处地下的岩层向下弯曲;②处的 c岩层表现出不连 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简单、低级生物化 续分布,说明在地表处出现了缺失;③处的岩层明显出 石的岩层。 现了断裂错位。
该地的褶皱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 3、与M点的地形—地层 XY一线与褶皱方向垂直,沿此线看,岩层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图中心为向斜,由此 关系相符的是( ) 是水平的。 B 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坡度大,应该是相邻的两个被侵蚀 成谷的背斜,因此该地区的褶皱是沿西北—东南方向 延伸,所以M处的岩层东南(背斜方向)高、西北(向斜 方向)低。 4、与沿XY线相符 的剖面图是(
D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花 岗岩部分穿插到沉积岩 中,则有岩浆侵入过程
导航页
乙山为背斜山 (2017· 北京东城模拟)读图,完成3~4题。
甲处于向下凹的岩层中部, 即向斜的槽部
该地地势起伏较小, 主要为丘陵地形。
图中花岗岩层破坏了石灰岩 3、图示( C ) 层,说明花岗岩形成晚于石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灰岩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4、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D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向斜:岩层向 下弯曲
断层:岩层断裂 并发生位移和错 位
导航页
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 翼岩层较新
褶皱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 侵蚀成谷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 翼岩层较老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常形成山岭
导航页
断层
岩层受力破裂并 沿断裂面有明显 的相对位移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 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
导航页
考向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2017· 北京石景山期末)读台湾岛地图,据图归纳台湾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解析: 图示台湾铁路线沿海分布,与地形 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答案: 分布:在台湾岛的边缘(或沿海分 布),呈环形分布。原因:台湾岛中部多山地 (或地形以山地为主),修建难度大,岛屿边 缘地势平坦,易于施工;城市人口主要分布 于沿海地区,运输需求大。
C)
导航页
2.(2015·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 地层均由老到新。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 )
A.背斜谷 C.向斜谷
B.背斜山 D.向斜山
背斜
新 老 河谷 新
背斜谷
导航页
(2014· 江苏地理)下图为某 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航页
(2016· 河南名校联考)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 B、C三地对某沉积岩进行探测,该小组得到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沉积 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题。 地点 海拔(米)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米) 6.该区域可能属于( D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判断该区域为 背斜山 A 450 170 B 520 140 C 450 160
导航页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导航页
考向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15· 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 由老到新。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导航页
(2017· 赣州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最上面有沉积物,说 明最后有沉积过程 2.P地区的地壳演化过程是( )
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 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 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图中呈水平分布的岩层属 于沉积岩,说明有沉积过程 同时沉积岩层不连续 分布,出现了断层
导航页
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 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如图中d a。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 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图中②处缺失c、b、a层,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发生沉积作用, 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 又被侵蚀掉了。
导航页
(2012· 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 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D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利用表中三个地点的海拔减去某沉积 岩埋藏深度,可计算出该岩层在三个 地点的海拔
A:280米、B:380米、C:290米,即中部岩 层向上拱起且中部地势较高
导航页
考点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请 点 击 相 关 栏 目
导航页
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
图中①处在垂直方 向上表现出岩层自 底部到地表由老变 新;在②处水平方 向上,向左右两侧, 岩层的年龄由老到 新排列。
导航页
5、(2012·北京文综) 读图,回答下题。 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 态对城镇和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平原:城镇数量 多,密度大,交 通线路密集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 密度小,交 通线路稀疏。
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 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判断岩层的形态: 岩层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岩层的弯曲变形、断裂错位以及连续延伸状况。 图中①处地下的岩层向下弯曲;②处的c岩层表现出不连续分布,说明 在地表处出现了缺失;③处的岩层明显出现了断裂错位。
导航页
3.判断岩层的分布状况:
图中①处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岩层自底部到地表由老变新;在②处水平方向上, 向左右两侧,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排列。 4.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 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②处的岩层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 构造;③④两处均为断层构造。 ②处上覆岩层被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导航页
山区交 通线的 选取原 则及原 因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 其次是铁路运 输
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 原因 难度较铁路小
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 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 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 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 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M点位于 向斜的东 南侧,岩 层向下弯 曲
A
)
导航页
(2014· 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 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完成下题。 5.上图(b)中地质剖面示 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 到新的顺序是( B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 Ⅱ、Ⅰ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 较老,上面后来覆盖上的岩层 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