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311d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e.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哎呀,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你可能会问,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从咱们的血液里找出一种特别的细胞。
想象一下,这就像在一个巨大的水果市场里,找出你最爱的苹果那样。
1. 什么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1 首先,得跟你解释一下这东西。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顾名思义,就是咱们血液里的一种细胞,单核的,也就是没有太多复杂的结构。
这些细胞可是咱们身体的宝贝儿,它们能做很多重要的工作,比如免疫应答啊、修复组织啊,所以咱们得小心翼翼地对待它们。
1.2 好了,听上去有点复杂,其实操作起来也没那么难。
咱们只需要用一些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就能把这些细胞从血液里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身体的各种反应,还能在医学上发挥大作用呢。
2. 如何进行分离?2.1 让咱们来聊聊具体的操作步骤吧。
首先,得抽取血液。
哎,这步最让人感到心慌,想象一下那根针头,还是尽量别多想了。
不过别担心,这步过了之后,就进入了最有趣的环节——分离。
血液被抽出来之后,就像把你最喜欢的食材从锅里捞出来一样,要把那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找出来。
2.2 这个过程主要用到的工具叫做离心机。
离心机就像一个超级旋转的机器,把血液转得飞快。
在这高速旋转的过程中,血液里的各种成分会被分离开来,就像咱们在清理菜市场时,把苹果和香蕉分开一样。
离心之后,血液中的细胞就会被分成几层,最上面一层就是咱们的目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3 之后,拿到这些细胞,就得用到一些特殊的试剂进行进一步处理。
想象一下,你拿到了一大袋苹果,接下来要把它们洗净、切片,这样才行。
细胞也是一样,需要经过处理和清洗,才能保证它们的纯净和活力。
3. 实际应用3.1 分离出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是用途广泛。
比如说,它们在医学研究中,能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各种疾病的成因,还能用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就像你买了一台新玩具,得先拆开看看里面的零件一样,这些细胞就是研究中的“零件”,帮助咱们了解身体的奥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4b4db16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5.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概述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
通过分离单个核细胞,可以进行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两种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
1.将外周血收集到 EDTA 管中。
2.将 3 毫升 Ficoll-Paque™ PLUS 加入到 15 毫升离心管中。
3.轻轻加入同等体积的外周血到离心管,保持液面平整。
4.以 400g 的速度离心 40 分钟。
在离心温度达到室温前离心室门不得
打开。
5.用温和的力度将上清液吸出到新的离心管中,并在 1200g 的速度下
洗涤 2-3 次。
6.已经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非抗凝血样上重悬。
此过程中加入生长
培养基以维持细胞质稳定。
磁性负选择法
1.将外周血收集到 EDTA 管中。
2.加入红细胞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厂家指南染色。
3.加入磁性微珠混合液,使单个核细胞与微珠组合。
4.放入磁场中过滤掉未与微珠组合的细胞及其他血细胞。
5.经过多次洗涤和离心,单个核细胞可以在非抗凝血样上重悬。
此过程
中加入生长培养基以维持细胞质稳定。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磁性负选择法是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两种有效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和临床应用都非常有用。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其寿命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其寿命](https://img.taocdn.com/s3/m/5d1378f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1.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其寿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Sepa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 in peripheral bloo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即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体外检测淋巴细胞首先要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为血液中各有形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因此得以分离。
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遇到Ficoll而凝集成串钱状而沉积于管底。
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唯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取该层细胞递经洗涤高心重悬。
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获得率可达80%以上,其高低与室温有关,超过25℃时会影响细胞获得率。
分类表:血细胞寿命1、红细胞-携带氧的“运输兵”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它能把人体从肺部吸入的氧气结合后,通过备注徨再释放给各组织,因此被称为携带氧气的“运输兵”。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均有细胞衰老、死亡、也就是说,每天约有20亿个红细胞死亡。
2、白细胞—人体健康的“卫士”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物”,白细胞还有免疫功能。
白细胞的平均寿命很短,约7-14天。
粒细胞在骨髓内经10天左右释放入血液,在血液不到1天然后溢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
在组织或体腔内可以行使防御功能2-3天。
素爱老的粒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也有一部分从口腔、气管、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排出。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寿命较短,一般3-4天,景观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寿命较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经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33e1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9.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掌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技术。
二、实验原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分离出来。
具体步骤如下:1. 取外周血3ml,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液中,轻轻混合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
2. 将无菌离心管放入冰箱中静置30min。
3. 从冰箱取出后,将上清液吸取出来丢弃。
留下沉淀物。
4. 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液,轻轻混合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
5. 将无菌离心管放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进行离心。
由于不同种类细胞密度不同,在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后会形成不同层次的沉淀物。
6. 取出沉淀物最上层液体,即为单个核细胞。
三、实验步骤1. 取外周血3ml,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液中,轻轻混合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
2. 将无菌离心管放入冰箱中静置30min。
3. 从冰箱取出后,将上清液吸取出来丢弃。
留下沉淀物。
4. 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液,轻轻混合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
5. 将无菌离心管放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进行离心。
离心条件为2000rpm,20min。
6. 取出沉淀物最上层液体,即为单个核细胞。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后,得到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观察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完整、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清晰。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操作环境,并使用消毒好的器材和试剂。
3. 离心时应注意转速和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细胞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并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地将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分离出来,得到了单个核细胞。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环境和离心条件的控制。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技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a93f9e0e02020740be1e9b28.png)
步骤 2 – 洗涤PBMC
用毛细吸管仔细吸取第二层的单个核细胞(灰白色层)
将所得PBMC用洗液(RPMI-1640液或PBS)洗涤一次
2000rpm×10min
用1ml的RPMI-1640或PBS定容细胞,并混匀
步骤 3 –台盼蓝染色PBMC
用100μl加样器吸取已定容混匀的PBMC100μl与100μl的 2%台盼蓝染液混合 用100μl加样器吸取少许加入计数板下,计数
步骤 1 - 分离PBMC
采集静脉血约4ml,加入含0.1ml肝素溶液(125-250U/ml) 的抗凝管中,混匀
吸取2mlPBS置干净试管中,并与抗凝血混匀 吸取3ml淋巴细胞分层液置10ml离心管中,
将管倾斜45°,沿管壁缓缓注入稀释的抗凝血
离心2000rpm×25min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常用方法
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hypaqu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分离液的密度是关键:1.077 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血浆和血小板由于密度较低,故悬浮于分层液的上部;红 细胞与粒细胞由于密度较大,故沉于分层液的底部;PBMC 密度稍低于分层液,• 故位于分层液界面上,这样就可获得 PBMC。
注:该步骤可省略,不染色而直接计数PBMC
步骤 4 –计数PBMC
1.计数4个大方格中(即64个小方格)所有细胞数 2.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3.总数除以4,所得数据×104即为1ml液体中的细 胞总数 4.每ml健康成人血可分离出1×10 数4个大方格细胞数分别为:87,79,91,85 总数为: 87+79+91+85=342 一个大方格的平均数为:342/4=85.5 1ml液体中细胞量为:85.5×104 如果用染液稀释后计数,则细胞数为该数据 的2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e569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7.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点“高大上”的话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别担心,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像是把水果分开一样,方法有点多,但都不是很难。
首先,单个核细胞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们是血液里的小战士,负责咱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工作。
而把这些小战士从血液中分离出来,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研究它们,或者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过程到底怎么做吧!2. 准备工作2.1 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得从患者或志愿者那里收集血液。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收集原材料一样。
我们一般用专门的血液收集管,这些管子里有点抗凝剂,防止血液在管子里凝固。
这个步骤就像是给血液穿上“防寒衣”,确保它们不会在实验室里冻住。
血液收集后,我们需要立即将其送到实验室,因为血液可不像冰淇淋那样能在冰箱里存放很久。
2.2 准备离心机接下来,我们用离心机来分离这些细胞。
离心机是一种可以快速旋转的机器,通过离心力把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分开。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一个大旋转舞台上,血液里的各种“演员”根据他们的“舞姿”被分到不同的区域。
大家可以把离心机想象成一个超级有力的“旋转木马”,它能把血液中的细胞按类型分类开来。
3. 分离过程3.1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我们分离单个核细胞的绝招之一。
我们在试管里加入一个特殊的液体,这个液体的密度不同层次逐渐增加,形成一个梯度。
然后把血液样本倒进去,接着用离心机旋转。
这就像是给试管里制造了一条“滑梯”,细胞们就沿着这个“滑梯”滑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单个核细胞会在某一层次上停下来,其他细胞则会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
3.2 清洗与收集当我们分离好细胞后,下一步就是清洗和收集。
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洗涤液把细胞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杂质。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细胞洗个澡,确保它们干干净净,然后我们把这些清洗好的细胞取出来。
然后就可以把这些细胞用于各种研究或治疗了。
4. 结束语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cca9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1.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引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指在外周血中富含的一类细胞,其细胞核不与胞质分离,与常见的多核细胞不同。
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对于深入了解这一类特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可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鲜活外周血样本•离心管•PBS缓冲液•Ficoll介质实验步骤1.将外周血样本收集于离心管中。
2.加入相应体积的PBS缓冲液至离心管中,使样本与缓冲液的比例为1:1。
3.用低速离心的方法,离心管在1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以分离外周血细胞。
4.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避免携带红细胞。
5.加入相应体积的PBS缓冲液至离心管中,重新悬浮外周血细胞。
6.向离心管中加入Ficoll介质,使样本与介质的比例为1:2。
7.用高速离心的方法,离心管在2500g条件下离心15分钟,以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8.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获取纯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纯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经过染色处理后,我们观察到这些细胞的细胞核形态正常,大小均一,未出现明显的核碎片。
这表明我们采用的分离方法在维持细胞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地分离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结果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本实验中采用的离心和Ficoll介质的组合分离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操作流程。
离心的低速步骤旨在分离外周血中的核细胞和血小板,而高速离心则能够有效分离核细胞和红细胞等细胞成分。
Ficoll 介质则起到了调节比重、减缓细胞沉降速度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高效分离。
通过优化分离方法,我们能够获得更纯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这些细胞的特性和功能,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
结论本实验采用离心和Ficoll介质的组合分离方法,成功地分离出了纯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8207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2.png)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保证让你轻松get!首先啊,单个核细胞就是我们血液中那些小家伙,像是白血球、淋巴细胞等等,它们可不是闲人,背后有不少大事儿等着它们去办。
分离这些细胞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治疗,或者是干脆为了好玩儿。
就像咱们在厨房里分离蛋清和蛋黄,听起来简单,但得有点儿讲究。
准备工作就要做好。
得有新鲜的外周血,这个非常重要哦,越新鲜效果越好。
你想啊,谁会想要那种放了几天的血液呢,肯定不行。
然后,你还得准备一些试剂,比如说淋巴细胞分离液,这个东西就像是我们的“神奇魔法水”,能帮助我们把想要的细胞和其他的杂质分开来。
想象一下,咱们就像是在捞金子,得把泥土和杂物先清理掉,才能找到闪闪发光的金子。
把外周血放进一个离心管里,像是在给它穿衣服。
这个时候,把管子放进离心机里,按下启动键,等待那些细胞的“表演”。
离心机开始转动,哇,像是舞台上的旋转木马,细胞们在里面“翩翩起舞”。
不同的细胞会根据自己的“重量”被分层,沉到底部的那些就是我们想要的单个核细胞。
别急,这个过程可得耐心等,通常要个十几分钟,时间不算长,但你得盯着,不然它们可就“出轨”了。
一旦时间到了,咱们小心翼翼地把管子拿出来,看到底部沉淀下来的细胞,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中奖一样!用移液管把上面的液体小心吸走,留下底下那一层细胞。
这个时候要稳,千万别让细胞跟着液体一起跑了,那就尴尬了。
吸完后,再加点洗涤液,把这些细胞洗一洗,赶走那些不速之客。
洗完之后,咱们要再次离心,重复这个过程。
就像是做面包,要不断地揉捏,让面团变得光滑。
经过几轮“洗礼”,最终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小明星了,单个核细胞。
你想啊,它们可都是为了健康、免疫力打拼的小战士,怎么能不让人心疼呢!把这些细胞进行计数和保存,当然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记得给这些小家伙们找个好去处,不能随便丢掉,它们可是“亲密战友”呢!研究的时候,可以深入探讨它们的功能、特点,甚至在医学上用得上,帮助到更多人。
pbmc分离步骤
![pbmc分离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27981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2.png)
pbmc分离步骤
PBMC(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缩写,通常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以下是从外周血中分离PBMC的一般步骤,主要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1.材料准备:
•外周血样本
•无菌PBS(磷酸盐缓冲液)
•密度梯度分离液(如Ficoll-Paque)
2.密度梯度分离:
•将外周血与相同体积的PBS混合均匀。
•将混合物缓慢地倒在密度梯度分离液上,确保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用无菌技术,将样本与PBS和分离液的混合物轻轻地分层到离心管中。
3.离心:
•使用无菌技术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
•设置适当的离心参数,通常是低速度离心,以避免细胞破裂。
•离心结束后,PBMC会沉积在分离液的界面上。
4.PBMC收集:
•使用无菌技术,将PBMC小心地从离心管的界面上吸取出来,放入新的离心管中。
5.洗涤:
•使用PBS或细胞培养基等缓冲液洗涤PBMC,以去除密度梯度分离液的残留。
6.计数和保存: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仪等设备,计数PBMC的细胞数。
•根据需要,将PBMC冻存或直接用于后续实验。
注意事项:
•所有步骤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引入。
•使用离心管和仪器前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密度梯度分离液的选择要根据实验需要,通常使用Ficoll-Paque 等离子浓度梯度离心介质。
这些步骤是标准的PBMC分离方法,但可能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的需求进行微调。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8464f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7.png)
测定细胞免疫功能首先要从人或动物外周血或组织中获取有活性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取得有活性的细胞应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考虑1细胞纯度;2细胞获得量;3细胞活力;4使用方法的简易程度和本室条件等;目前常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分离和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一原理:常用来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层液比重是±的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UrografinF/H分层液;Ficoll是蔗糖的多聚体,呈中性,犌W水性高,平均分子量为400,000,当密度为1.2g/ml仍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也不穿过生物膜;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吸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就可从外周血中分离到单个核细胞;二方法:1.在短中管中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2.25000rpm离心5-10分钟,吸取上清,取肝素抗凝静脉血与等量Hank"s液或RPMI1640充分混匀,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分层液面上,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水平离心2000rpm×20分钟;3.离心后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和Hank"s液,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如下图,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此外,还含有血小板;4.用毛细血管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短中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Hank"s液或RPMI1640,2000rpm×2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5.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重悬细胞;取一滴细胞悬液与一滴%台盼兰染液混合,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四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浓度细胞数/1毫升细胞悬液=4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104×2稀释倍数46.细胞活力检测:死的细胞可被染成兰色,活细胞不着色;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活细胞百分率;活细胞数活细胞百分率=──────×100%总细胞数用本法分离PBMC,纯度在90%以上,收获率可达80~90%,活细胞百分率在95%以上; %DMSO胎牛血清冻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80ce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7.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反应、炎症、感染和肿瘤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从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对于许多研究项目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周血PBMCs分离方法,并详细描述它们的步骤和应用。
方法一:梯度离心梯度离心是最常用的PBMCs分离方法之一、它利用了外周血中不同细胞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使PBMCs在浓度梯度上进行分离。
以下是具体步骤:1.收集外周血样本,将其加入离心管中。
2. 向离心管中缓慢加入等体积的稀释液,常用的等体积稀释液有Ficoll-Paque、Lymphoprep等。
3. 将稀释液中的血液离心,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的要求而定。
一般来说,1200rpm离心10分钟即可。
4.离心过程中,PBMCs会沉积在离心管的界面上,分离出上清液。
5.使用移液器或玻璃毛细管,将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向新的离心管中加入如PBS等缓冲液,使细胞沉淀。
7.用离心将细胞沉淀下来,并去除上清液。
8.向细胞沉淀中加入培养基,使其重悬。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可以同时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缺点是离心的条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有些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可能会受到损伤。
方法二:抗凝血液管离心另一种常用的PBMCs分离方法是使用抗凝血液管。
以下是具体步骤:1.收集外周血样本,将其加入含有抗凝剂的抗凝血液管中,常用的抗凝剂有EDTA、肝素等。
2.轻轻颠倒血液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3.将血液离心,离心速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的要求而定。
4.离心过程中,PBMCs会沉积在离心管的底部,分离出上清液。
5.使用移液器或玻璃毛细管,将上清液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6.向新的离心管中加入如PBS等缓冲液,使细胞沉淀。
7.用离心将细胞沉淀下来,并去除上清液。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685bc8551ed9ad51f01df2a4.png)
实验二十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Sepa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 in peripheral blood)免疫细胞是一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它包括T、B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粒细胞等,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的大小、密度、表面电荷、黏附能力以及细胞表面的分子标志等均存在差异,借助这些差异可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主要有两种方法,即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分离法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Percoll)分离法。
此处只介绍聚蔗糖-泛影葡胺分离法。
【实验原理】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常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市售淋巴细胞分离液是由聚蔗糖(Ficoll)和泛影葡胺(Hypaque)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0℃密度为1.077±0.001,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密度为1.050~1.077,而粒细胞和红细胞的密度为1.080~1.110。
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小心铺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经离心后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分离液上层界面,而红细胞与粒细胞沉于管底。
【主要试剂和器材】1.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密度为1.077±0.001。
2.5g/L台盼蓝。
3.250U/ml肝素溶液用Hank,s液配制。
4.Hank,s液。
5.注射器、刻度离心管、吸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
6.水平离心机、显微镜。
【操作方法】1.抽取静脉血2ml,注入含有0.2ml肝素溶液的无菌试管中摇匀,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再加入等量Hank,s液混匀。
2.取2ml分层液置于离心管中,将稀释血液沿管壁缓缓叠加于分层液上,形成清晰界面。
稀释血液与分层液的容积比例以2∶1~3∶1为宜。
3.置水平离心机中,2000r/min离心20min。
4.离心后从离心管的底部到液面分为四层,依次为红细胞和粒细胞层、分层液层、单个核细胞层、血浆层(含血小板和破碎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注意事项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64fee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4.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注意事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是常见的实验材料,在许多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PBMCs分离过程中存在许多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实验前准备、样本处理及分离步骤中列举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实验前准备安全标准PBMCs的分离涉及血液样本采集和处理,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血液污染。
为此,实验前需要使用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器材,并制定相关血液样本处理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试剂采购PBMCs分离需要许多慢速离心管、离心机、PBS等试剂,需要提前预置备足够的试剂和设备。
2. 样本处理血液处理PBMCs分离需要血液样本。
在血样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操作,以及遵循血样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实验需要动物实验和人类样本需要进行严格的伦理、道德审查手续。
推迟凝固血液采样后需要将血液样本尽快抽入慢速离心管中,加入分离液等样品处理操作。
尽可能的避免血液凝固、变质,以保证分离的单核细胞数量和质量。
3. 分离步骤慢速离心PBMCs分离需要慢速离心。
慢速离心的转速和时间是影响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
理论上,慢速离心时间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是过长的离心时间会影响细胞的活性。
合适的离心强度和离心时间是需要事先确定的。
分离液制备PBMCs分离的关键是分离液制备。
分离液的配方、pH值、浓度等是影响单核细胞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
不同样本需要不同的分离液组合。
为了保证分离效果,同时避免细胞受损,可以在实验前进行样品处理的优化。
总结本文总结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注意事项,包括试剂的准备、血样的处理、慢速离心的参数控制、分离液的配方等。
在实验前,科研人员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检查标准,并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细胞处理质量与数量的稳定。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8006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4.png)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1 单个核细胞分离
单个核细胞是指人类外周血中的唯一细胞,在医疗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者需要以有效而可行的方式从其他细胞中单独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2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可用于快速识别和分离特定细胞类型的工具,是比较常见的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
它需要一种特殊的支架,可用来将原始血液的细胞在特定底物上悬浮,并將核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区分出来,血液细胞由这种支架移动。
支架接受射流时,可引导其中的细胞以不同的方向流动,以便对它们进行特定的筛选分类。
最后,在特定的位置,需要的细胞可以独立收集,以便进行实验分析。
3 反应性空气层析
反应性空气层析是一种新兴的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使用反应性气体将血液中的细胞推向表面,然后由计算机识别特定的细胞类型,并将符合要求的细胞以单个状态分离出来。
它可以分离出仍保存临床意义的活性细胞,具有更大的整体分类准确度,还可以用来检测感染细胞和其他癌症标记物。
4 磁性粒子分离
磁性粒子分离是另外一种单个核细胞的分类方法。
它是通过一种
叫做磁性粒子的高度猝灭的物质,将其他类型的血细胞从外周血中分
离出来,以留下核细胞。
它可以用于血液细胞中比较罕见的细胞类型,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总而言之,流式细胞术、反应性空气层析和磁性粒子分离是分离
人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上述方法都可以实现较高的分
离精度,为后续进行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共5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2246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报告(共5篇)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方法,为后续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前提。
二、实验原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是一种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用红细胞裂解缓冲液溶解外周血中的红细胞,然后通过以不同的速度离心,分离出具有不同密度的白细胞,最终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三、实验材料:
1.外周血
2.血红蛋白抑制剂
3.红细胞裂解缓冲液
4.离心管
5.离心机
6.无菌的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
8.荧光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
1.取10mL外周血,添加2-3滴血红蛋白抑制剂管中。
2.将外周血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4.轻轻振荡,使红细胞裂解液均匀地与外周血混合。
5.放置于室温下,轻轻振荡10-15分钟,浑浊的混合液会逐渐变得透明。
6.将离心管离心至12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7.将上清液取出,用1mL无菌的PBS润洗细胞3次。
8.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纯度和活性。
五、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分离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到细胞形态完整,纯度和活性良好。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3f3af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6.png)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旨在从大鼠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样本。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主要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中,对于了解大鼠免疫系统状态、评估药物毒性和监测疾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并通过对提取效率、细胞完整性以及数据统计和结果解读的分析与讨论,深入探究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文章结构包括以下部分:- 引言: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并明确目的。
-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介绍具体的实验方法、材料准备和操作注意事项。
- 结果与讨论:对提取效率、细胞完整性进行评估,并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解读。
- 结论:总结实验中所得结果,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对实验方法的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所引用的相关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详细而清晰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解释说明,并通过结果与讨论部分评估该实验方法的可靠性,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该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如何准确、高效地提取大鼠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并有效利用这些样本进行后续实验或临床诊断。
2.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步骤:2.1 提取方法介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操作,用于获取大鼠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成熟细胞。
该方法可用于分离和纯化特定细胞亚群,进而进行各种细胞学、生物学研究以及临床实验。
2.2 实验材料准备在进行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麻醉剂: 如氯仿或异氟醚等。
- 具有抗凝能力的管道: 如EDTA抗凝试管。
- 荧光素稀释液: 可根据具体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液。
2.3 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并注意以下操作事项:步骤1:动物准备a. 使用合适的方法使大鼠进入深度麻醉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Sepa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 in peripheral blood)免疫细胞是一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它包括T、B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粒细胞等,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的大小、密度、表面电荷、黏附能力以及细胞表面的分子标志等均存在差异,借助这些差异可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主要有两种方法,即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分离法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Percoll)分离法。
此处只介绍聚蔗糖-泛影葡胺分离法。
【实验原理】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常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市售淋巴细胞分离液是由聚蔗糖(Ficoll)和泛影葡胺(Hypaque)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0℃密度为1.077±0.001,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密度为1.050~1.077,而粒细胞和红细胞的密度为1.080~1.110。
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小心铺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经离心后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分离液上层界面,而红细胞与粒细胞沉于管底。
【主要试剂和器材】1.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密度为1.077±0.001。
2.5g/L台盼蓝。
3.250U/ml肝素溶液用Hank,s液配制。
4.Hank,s液。
5.注射器、刻度离心管、吸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
6.水平离心机、显微镜。
【操作方法】1.抽取静脉血2ml,注入含有0.2ml肝素溶液的无菌试管中摇匀,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再加入等量Hank,s液混匀。
2.取2ml分层液置于离心管中,将稀释血液沿管壁缓缓叠加于分层液上,形成清晰界面。
稀释血液与分层液的容积比例以2∶1~3∶1为宜。
3.置水平离心机中,2000r/min离心20min。
4.离心后从离心管的底部到液面分为四层,依次为红细胞和粒细胞层、分层液层、单个核细胞层、血浆层(含血小板和破碎细胞)。
5. 用滴管直接吸出单个核细胞层,或吸去血浆层后再吸了该层,置于另一离心管中。
6.加入4倍量以上的Hank,s液,充分混匀,1000r/min离心l0min。
离心后倾弃上清液,再用Hank,s液洗2次。
7.用含10%~20%灭活小牛血清的Hank,s液或培养液配制细胞悬液。
计数,并分别计数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同时用台盼蓝检测细胞活力,最后按实验要求将细胞悬液调整到适当浓度。
【结果判断】【注意事项】1.将血液进行稀释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红细胞的聚集,提高单个核细胞的收获量。
2.温度变化可直接影响分层液的密度,即影响细胞的收获率和纯度。
故应在室温(18~25℃)下进行实验,分层液使用前应预温至室温。
温度过低,淋巴细胞丢失增多;温度过高,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
3.分离时的转速与时间应根据不同样品作相应调整。
离心速度在2000~2500r/min,离心时间为l5~20min,离心后若见白雾状细胞层中仍掺杂红细胞,应提高转速或延长离心时间,若淋巴细胞丢失过多,则应适当降低转速或离心时间。
4.分层液应直接加入管底,防止浸沾四周管壁。
5.将细胞悬液叠加于分层液上时务必小心,不要扰乱界面以影响分离效果。
6.充分冼涤分离后的单核细胞,可除去大部分混杂的血小板。
【应用与评价】本方法操作简便、稳定。
细胞回收率达80%~90%,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活力可达95%以上。
但其中仍可混杂少量(约10%)其它细胞。
该方法是目前最理想、最常用分离淋巴细胞的手段,其制备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悬液已能满足许多细胞免疫试验要求,也可用于进一步制备T细胞、B细胞及单核细胞。
故在细胞免疫试验中有广泛应用,是细胞免疫检测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思考题】1.为何常用密度为1.077土0.001的分层液分离人单个核细胞?2.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单个细胞,为何要将血液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并要叠加于分层液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一、原理根据物理学中颗粒沉降原理,不同密度的物质颗粒在其沉降运动中可因其比重的差别而处于不同的分布位置。
利用此原理可设计一定比重的液体界面,将外周血中各种不同比重的细胞通过离心沉降而达到使其彼此分离的目的。
已知人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大约在1.075~1.090之间,而红细胞与粒细胞的比重均大于1.090。
因此,若用比重为1.077±0.001的分离液则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在分离液界面上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二、器材与试剂器材:(1)水平式离心机(2)显微镜(3)血球计数板、血盖片(4)载玻片、盖玻片(5)定量移液器、洗耳球(6)刻度离心管(7)试管、滴管、橡皮滴头(8)小滤纸、擦镜纸试剂:(1)抗凝全血(临时抽取)、40倍稀释的全血(计数用)(2)淋巴细胞分离液(市售,比重:1.077±0.001)(3)Hanks液(4)白细胞稀释液(5)0.5%锥兰生理盐水溶液三、操作步骤在已含1ml抗凝全血的试管内加入1ml Hanks液,混匀,然后用滴管将此稀释全血沿盛有1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壁轻轻铺于分离液面上。
将该试管置水平式离心机中离心(2000rpm)20分钟。
用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40倍稀释的全血,计算出其中的白细胞总数(/ml)及单个核细胞总数(/ml)。
离心后的外周血各成份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如下图:用滴管小心地直接插入白色絮状的细胞层(含单个核细胞),吸出界面层细胞,移入刻度离心管内。
在该细胞收集管内(即刻度离心管)加入Hanks液,用滴管轻轻上下冲洗混匀,然后在离心(1000rpm)10分钟,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细胞充分摇匀,再用Hanks液洗涤2次。
用0.5ml Hanks液将沉淀细胞稀释,摇匀。
取细胞悬液一滴加入等量白细胞稀释液于另一试管中充分混匀,用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计算出白细胞总数(/ml)及单个核细胞数(/ml)。
检查细胞活力:取细胞悬液一滴加入等量锥兰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充分混匀,用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计数100~200个单个核细胞中着色的死细胞数。
四、操作注意事项注意分离液与稀释血的比例,一般以1:2~1:3为宜。
分离时所取的离心速度与时间,因各台离心机的离心半径而异,需事先通过预试验决定。
加入稀释血时应十分小心,注意保护试管内的界面,勿使混淆影响分离效果。
做细胞活力检查时,锥兰染色后应尽快计数完毕,时间过长则细胞活力可能降低。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通过前后两次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回收率(%)计算单个核细胞纯度(%)计算细胞活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技术:●1、采取外周静脉血3ml,抗凝方法采用玻璃珠摇动法(这样的话血小板不会和PBMC混的太多)2、采用3ml N-S 或Hanks 液做对倍稀释处理,即总体积为6ml3、取一中试管,加入2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尔后,将6ml稀释过的全血小心加到分离液的上表面,尤其在刚开始加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慢、轻柔,后面就可以加快速度,最总使得分离液和血液的比例为1:3,分离液界面保持清楚!4、离心,2000rpm ,20min,后吸取PBMC5、洗涤,将放有PBMC的离心管用N-S 充盈至10ml,混匀,2000rpm,10min,再重复两次,但均为1000rpm,10min,即可得到PBMC,加培基后即可保存供实验用!●用ficoll分:测定细胞免疫功能首先要从人或动物外周血或组织中获取有活性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
取得有活性的细胞应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考虑(1)细胞纯度;(2)细胞获得量;(3)细胞活力;(4)使用方法的简易程度和本室条件等。
目前常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分离和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一)原理:常用来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层液比重是1.077±0.001 的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Urografin)(F/H)分层液。
Ficoll是蔗糖的多聚体,呈中性,犌W水性高,平均分子量为400,000,当密度为1.2g/ml仍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也不穿过生物膜。
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
吸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就可从外周血中分离到单个核细胞。
(二)方法:1.在短中管中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
2.取肝素抗凝静脉血与等量Hank's液或RPMI1640充分混匀,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分层液面上,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
水平离心2000rpm×20分钟。
3.离心后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和Hank's液,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
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如下图),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此外,还含有血小板。
4.用毛细血管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
置入另一短中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Hank's液或RPMI1640,1500rpm×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5.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重悬细胞。
取一滴细胞悬液与一滴0.2%台盼兰染液混合,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四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
单个核细胞浓度(细胞数/1毫升细胞悬液)=4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104×2(稀释倍数)46.细胞活力检测:死的细胞可被染成兰色,活细胞不着色。
计数200个淋巴细胞。
计算出活细胞百分率。
活细胞数活细胞百分率=──────×100%总细胞数用本法分离PBMC,纯度在90%以上,收获率可达80~90%,活细胞百分率在95%以上。
(三)试剂和材料:比重1.077±0.001的聚蔗糖-泛影葡胺(商品名为淋巴细胞分离液)。
Hank's液(无Ca2+、Mg2+)10%小牛血清RPMI16400.2%台酚兰染色液,用生理盐水或等渗的PBS配制。
肝素用Hank's液或生理盐水稀释成500单位/ml,牽9凝人外周血肝素用量约为50单位/1毫升血。
短中管、毛细滴管、1毫升和10毫升刻度吸管。
无菌干燥注射器针头。
碘酒,75%酒精,无菌棉球,镊子,橡皮止血带。
血球计数板、显微镜、水平式离心机。
(四)注意事项:1.抽取人外周静脉血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2.操作全程应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以免增加死细胞数。
3.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时,离心机转速的增加和减少要均匀、平稳,使保持清晰的界面。
4.小鼠、兔等动物淋巴细胞比重与人不同,犛配制相应密度的Percoll或不同比例的聚蔗糖和泛影葡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