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非事件性消息)【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三章非事件性消息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非事件性消息

1.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1)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

(2)非事件性消息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空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2.非事件性消息的特殊价值

(1)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2)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3)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4)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二、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对比·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性、问题性和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就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就是对比。

2.量化·集中

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3.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是非事件性消息的又一重要方法。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会被削弱;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非事件性消息运用典型事例,选材上要注意:

(1)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高度概括同类事物的基本特点;

(2)深──内涵丰富,且有思想深度;

(3)活──有思想感情,或者有故事性。

4.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非事件性消息的写作重点在于正面反映新情况或新问题,不在于分析,而只需适当地对问题作出说明。

三、预测性消息

1.预测性消息的基本特征

(1)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

(2)预测性消息同预告性消息不同:预告性消息是对必定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所传达的信息是确定无疑的。

2.预测性消息的价值

预测性消息使媒体突破“马后炮”式的思维模式,既重视“现在”,也关注未来,以防患于未然的姿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探索和提供新闻信息,是媒体干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

(1)预测性消息有助于科学决策

预测,无论是近期、中期还是远期预测,都可以根据已知事实为决策者事先微缩一个未来世界、未来环境的蓝图,提前标示出暗礁,指出可行的航线,以利决策者倾听关于未来的警告和建议,少走弯路。

(2)预测性消息可以帮助治疗“近视症”

“近视症”即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顽症。“近视”是一种顽症,尽管已有不

少教训,但人们不同程度地仍在重蹈覆辙。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预测性报道就显得格外重要。

3.预测消息写作的特点

(1)及早预测

记者要有忧患意识,经常关心、思考社会问题,及早发现隐患以及其他有关未来的信息,及早采写预测性新闻,以使这种新闻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2)他人预测

预测性报道是预测活动、预测性意见的客观反映,不能是记者出面预测。预测性消息的写作,应注意交待预测的行为主体,以显示新闻的客观性,增强预测的说服力。

(3)权威预测

为了发挥决策参谋的作用,预测主体应当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人物,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和新闻的影响力。

(4)深度预测

①避免简单化,消息中不仅报道预测性结论,还要反映预测者对问题的分析和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

②预测到位,记者在采访阶段就应不断地探询“将会怎样”,使预测性意见直接同社会生活、同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5)审慎发稿

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发稿必须审慎,记者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历史的预见性。

四、服务性消息

1.服务性消息的特点、功能

(1)特点: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

(2)功能

①可以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信息;

②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③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2.服务性消息的写作

(1)服务性内容要新鲜、适时;

(2)着力写好实用部分,增强可操作性;

(3)说明信息源的身份,增强可信性;

(4)亲切、自然。

13.2课后习题详解

1.怎样认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殊价值?

答: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空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非事件性新闻的日益增多在于其特殊的传播价值:

(1)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教育的普及使人们对“大世界”更为关心,“信息欲”也更为强烈,单纯报道事件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媒体肩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信息的重任。非事件性消息报道内容的无限性拓展了新闻报道领域和范围,适应时代和读者的需要。

(2)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记者不但要对事件进行分析,而且要改变只关注已知事件、被动采访的做法,促使记者主动去采写尚未构成事件的社会问题。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促使记者主

动寻找报道题材,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

(3)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趣味性、情趣是“读物”的主要特色,一部分富有人情味、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可以给读者带来精神的愉悦。

(4)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由于独家新闻采访范围的限制,大量的非事件性报道,因其多是建立在尊重事实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策划上,便于智取,所以就成了媒体推陈出新,超越对手的有效武器。

2.预测性消息的地位如何?采写预测性消息对记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预测性消息是报道尚未发生但却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

(1)预测性消息的地位

①预测性消息使媒体突破“马后炮”式的思维模式,既重视“现在”,也关注未来,以防患于未然的姿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探索和提供新闻信息,是媒体干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

②预测性消息有助于科学决策。上至国家领导机构,下至基层单位,社会各界,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制定某个计划、采取某种行动之前,都有一个决策的问题。科学决策是成功的前提,国家大事尤其如此。

预测,无论是近期、中期,还是远期预测,都可以根据已知事实为决策者事先微缩一个未来世界、未来环境的蓝图,提前标示出暗礁,指出可行的航线,以利决策者倾听关于未来的警告和建议,少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