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一、原则:
1、语文肯定能考出好成绩,否则不会安排在第一场考试。
2、审题决定一切。
看懂了问题才能作出针对性的回答。
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
么问怎么答。
看清楚出题人想考什么知识点,他是怎么设题的,你应该怎么回答他。
不要答非所问。
3、书写的规范和清晰是电脑扫描时代的通行证。
阅卷老师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
字,看不出现实中的你是如何的秀色可餐或英俊潇洒,TA“想说爱你不容易”,没法根据“人品”给你加分。
4、按序做题,防止遗漏或错位答题。
给作文至少50分钟。
当然,如果你已经养
成了按特定顺序做题的习惯,那也可以。
但是,记着给作文不少于50分钟。
二、说说“那些年我们考过的语文试卷”(以2014年的江苏卷和2015年《考试说明》样题为例):
(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5题(原来的1-4题)
1、第1题,本来,毫无疑问考字音:多音字(着手/着迷)、同音字(捍卫/撼动)、形近字(桑梓/莘莘学子),我们在高二的时候复习得比较多。
但是,去年的试卷上没有出现这道题,而且,考完之后,骆冬青教授说“字音题不会再考了”;但遗憾的是,他说完后,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组长就换人了,换成了东南大学的王华宝教授。
“那么问题来了”,字音到底考不考啊?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大家都没有怎么复习,所以你不用紧张。
大家认为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第一题考“词语运用(含成语)”,个人积累和比较排除的方法能帮助你选对答案。
因为你知道成语题的病因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不当、不合语境、搭配不当(这个要注意。
虽然我们司空见惯了各种题目,但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等等角度,加以辨析得出答案并不难。
两个字的词语一定要注意搭配习惯。
辨析两个方面——语境、不同的语素。
有时候语感也比较重要。
排除法得出答案后不要轻易反悔,所谓“落子无悔”,修改答案很可能招致失误。
但是,如果你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并且你一向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那么,选择题的答案是可以修改的。
2、第2题,如果考病句,你知道病句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看看《考试说明》上的样题并回顾你整理的错题,你就知道考什么。
当你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时,要记着找出那个更像有病的句子,排除它。
这一点对所有的选择题都适用。
从今年各地模拟题来看,大家都倾向于今年考病句。
注意两点:一是“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的病句,它们更有实际意义;而是无路可走时的答题法——不选A,选B、C、D中最长的句子(江湖传言,后果自负)。
3、第3、
4、5题,考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主观表达题,每年的新题型往往出自这里。
记住两个字:审题!我们擅长的语段压缩题原来会出现在这里。
答题步骤是:审题→分层→组织答案(摘取、合取、自撰)→检查→誊写。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原来江苏卷是2道选择题,加2道主观题(《考试说明》上说这部分考“约4题”),但是去年出现的都是选择题,考的是词语、修辞、得体、连贯、漫画(图表类);今年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可以确定是,考的还是语文题。
虽然有传言说,可能会有一道“国学文化类的选择题”,你信吗?(二)文言文阅读——第6-8题,(原来的5-7题)
江苏卷原来的规则是:卷一考记叙类文言文,文科附加考议论类文言文,因此,我们原来接触的文言文以“史传类”为主,考到“碑记类”“墓志铭”已经是
突破了,但是去年,竟然在卷一考了议论类文言文。
本来文言文的重要特征就是“看不懂”,这回是彻底糊涂了。
不过不用担心,你要相信,除了出题人,别人的水平和你差不多,看完文章开始答题就行了。
不管文章难还是容易,你只要把题目的答案写出来并且正确率不低,你就赢了。
语文试卷,从来没有人用满分来羞辱命题人。
说说原来“记叙类文章”的命题模式以及答题方法。
(以《考试说明》“陈公弼传”为例)
我们写得最多的文言文练习这时会让我们如有神助。
那些古代的仁人志士、清官廉吏,他们的英魂复活了。
他们是什么朝代的人?先后做过哪些官?到过哪些地方?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具有哪些品质?人民怎么评价他?第7题会告诉你这些内容。
做题步骤和方法:先阅读第7题的四个选项,了解大概;读一遍文章(不管读懂多少);按顺序做题。
第5题,考实词(考虚词少)。
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做题的方法为:代入原文,翻译全句,推断正误。
注意上下文的语境。
第6题,考信息筛选。
注意题干中的“直接表现”“全都表现”“分别表现”的区别。
用选项排除法,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排除6项中的2项就可以得出答案。
极少有需要排除3项的。
看清楚选项的主语是谁。
第7题,内容分析概括题。
常考的是选“有错的一项”;如果增加难度,会考“正确的一项”。
对照原文,仔细比较。
选项的顺序一般是按照文章内容的顺序排列。
特别注意:张冠李戴、时地混淆、强加因果、细节错误等错项。
第8题,翻译。
原则:逐字落实的直译法,语句通顺,符合事理(你要注意上下文)。
重要的方法:组词法。
重要的考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说说文言文命题的变化(2014年考题)
第7题,考了虚词“其”。
《考试说明》上面列了18个虚词,重要的一般是“以”“其”“而”“之”“于”。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的是“解释和词性”;注意推断——从虚词的意义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入手考察。
第9题,考了“内容要点概括”,看了上海卷你就知道这不新鲜,看了江苏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你就知道,“我们见得多了”。
得分的关键在于:1、找到答题区间;2、扣住题目组织好句子。
“看不懂”怎么办?没关系。
尽可能准确就可以了,你要对自己写的每一个词语负责——答案有根据。
(三)诗歌鉴赏——第10题(原来第9题)
诗歌鉴赏与评价。
这个考点我们复习得并不少,掌握了很多概念和公式,知道“鉴赏”考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知道“评价”考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知道形象有三个考点(景物/意境、人物、事物),知道语言有四个考点(炼字、诗眼、语言风格、名句赏析),知道表达技巧有四大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共数十个考点;知道读懂一首诗词的步骤(看标题、看作者、看关键意象、看末句/尾联/下片、看注释),知道手法题答题三要素(手法、结合内容分析、效果/情感),知道看分值分条答题。
等等等等。
江苏卷已经考过的诗词类别有:边塞类(04)、闲适类(05、11、13、14四次)、羁旅漂泊类(06)、送别类(07、10两次)、怀古类(08)、登高类(09)、闺怨类(12),应该还有借景抒情类(含托物言志类)没考过,虽然“借景抒情”这个手法在07、12年考了两次。
注意:吴锦教授说,江苏卷的“表现手法”现在又含“修辞手法”了。
另外:1、江苏卷诗歌鉴赏出题一般为三类——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概括情感(当然有可能在一道题里考两个点)。
2、14年考了两首诗的比较阅读。
3、有两
年没有考词了。
(四)名句默写——第11题,(原来第10题)
一般来说,8句里有2句是初中的,4句是高中的,2句是课外的(但有时例外)。
另外有可能考生不考熟,上一年考过的篇目下一年一般不再考。
名句名篇13年新增的三篇:《三峡》《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14年增加的《蒹葭》(考过了)《雁门太守行》《渔家傲》《鱼我所欲也》《山坡羊》;15年增加的《承天寺夜游》《早春》要重视;近几年没考的《氓》尤其应该注意;课外名句中反腐类的可加以重视。
关键是:字的笔画要清晰;不出现错别字(你在整理默写本的时候应该把那些易出现错字的句子翻译一遍,理解含义)。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2-15题(原来11-14题)
原则:读懂文章,然后答题。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看分值,分条答题。
考散文还是考小说?个人认为考小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考散文,出题角度有:1、考“要点归纳”;2、考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3、考语言表达特色;4、考段落的作用(含开头、结尾);5、考全文主题;6、还有什么可考的?
如果考小说,记着“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另外的重要考点是:小说主题(用“人物分类法”概括,要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进行抽象概括)、语言表达特色、小说的结构和构思特色。
答小说类阅读题是,记着结合“三要素”加“主旨”来分析。
(六)选考实用类或论述类16-18题(原来第15-17题)
原则:读懂文章,理清思路,阅读时勾画自己认为有用的语句。
这两类文本中,开头、结尾和段首句显得异常重要,阅读时应高度关注。
分条答题。
如果考实用类人物传记,可出题的角度有:人物经历、人物取得的成绩、取得成绩的原因(从主观、客观的多个角度分析)、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
如果考论述类,记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的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谬法(也叫引申论证)等。
思路分析题近两年都考到,应该记着:格式为“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分的层次不少于3层,但不多于4层。
出题角度:“三要素”、论证思路、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结合上下文解释其中的重要词语,再联成句子)。
(七)作文第19题(原来第18题)
作文的类型有: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含“新材料作文”)。
当务之急:把你的作文材料分下类并熟练掌握,审题时先想到材料会更迅速。
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审题:造句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可能不止一个),再选择一个来确定文章中心(最好能用“核心立意”);当然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
要避免只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词语或某一句记叙类句子来立意。
记叙类材料——注意里面的议论性语句;选好主语,概括事件,然后用“XX 这样做是对的,因为……”。
议论类材料——材料就是立意。
要全面考虑。
文章思考的角度:第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情感胸怀、意志品质等方面(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怀想天空;好奇心;拒绝平庸;忧与爱;。
第二、取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凤头猪肚豹尾;人与路;青春朽与不朽)。
第三、关注现实社会,把握社会主流问题并表明自己的看法等方面(品味时尚;绿色生活;探险与蝴蝶)。
如果写议论文,你应该记着议论文的规范写法:迭据式,五段三论+1式(要
灵活不要死板),对照式等等,要灵活使用过渡段,材料要丰富。
要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
不能以叙代议,不能文体不清。
主体部分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
一定要多问“为什么”并进行具体分析。
如果写记叙文,除了情节有曲折(有个好故事、抑扬法构思而且巧妙点题),你还要把场面写得生动活泼(有场面、有细节),文笔优美。
如果你对自己的幼儿园和小学生活念念不忘,对初次学骑车、学做饭情有独钟,对送来的雨披、书桌上的牛奶潸然泪下;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不适合写记叙文。
如果写散文,你要知道“起承转合”,要有丰富的积累、优美的文辞。
成语“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说的就是散文的写作状态。
如果你只能把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的故事列成几个片段,然后误以为那就是散文,那就错了,那叫“故事会”。
不要写说明文,这是《考试说明》的要求。
如果你想使用创新文体(什么病历体、访谈体、网络论坛体、甚至日志书信类也是),先问问自己:我使用过这种文体吗?得到老师的肯定了吗?如果没有,那就不用在高考的考场上冒险。
防止偏题绝招:1、看看标题,与材料有没有直接关系?2、你在任意一段用一个句子点材料,看看有无“违和感”;3、不看标题、开头、结尾,看看每段的段首句,与材料的关键词练习是否紧密;
(八)附加题
原则:对文科生来说,这是你总分的组成部分,不要歧视它。
第20/19题,文言断句。
先易后难,找出标志性的虚词。
比如矣、哉、耶肯定是句末语气词,夫、且夫、而况肯定是句首语气词。
再找到里面的对偶句、顶真句,注意文言文里面善用四字句。
你肯定能拿到满意的分数。
第21/20题,第22/21题,考文学文化常识和简答题。
这个和运气有关,相信你有个好运气。
但简答题还是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的。
注意有没有“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要抬手就抄原文,翻译一下也是可以的嘛。
第23/22题,名著多选题。
调动记忆,细心辨析,掌握证据,果断下手。
第24/23题,名著简答题。
注意是简答,要完整而不讲究详细。
如果觉得很陌生,那就赶紧往后写,不要停留。
大家都一样,你要在别人犹豫、茫然的时候抓紧时间把后面的分数多拿一些。
注意:《红楼梦》几乎每年考简答题,另外今年参与命题的翟业军教授是专门研究沈从文的,是不是要留意一下《边城》?
第25-27/24-26题,材料分析鉴赏题。
原则:细心阅读,认真分层,找全要点,分条答题。
这类题一般有五个角度:所提到的事物有哪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句的含义是什么(注意:这里可以考写法鉴赏)?正常情况下答案都在原文中,但需要自己加以概括,不能简单地抄原文。
“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时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现实或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拓展。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按照顺序从前往后看到这一句,可见你的学习态度多么认真,160分的试卷拿110分以上不会有问题,附加题肯定也会拿到28分以上。
但是,我们把每一题都解说了一遍,内容比较多,你只用关注对你有启发的一点或两点就可以了。
另外,每个老师在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总结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区别;如果和这里的解说有差异,请以你们自己语文老师的解说为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