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和环境学大纲旧(土规)有相关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教学大纲(土管谢)
一、课程名称土壤学
二、课程编号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土壤学是农林院校本科各专业承上启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土壤中物质运动的规律、
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属性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植物生长关系的学科。设置本课程就是要使学生
掌握土壤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容量,以便为各门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应用这些
理论与方法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对于合理利用保护土壤资源、发展持续农业具有重要
意义。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土壤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土壤学是一门
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和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土壤肥力分析、认土、用土、
改土的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一般安排在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以后,学生在系统的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学、植
物生理生化、地质学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化学、植物生理生化和
地质学的有关知识,土壤学与这些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是利用前面所学的这些课程的理论,去研
究土壤中各种物质的运移规律、分析和研究土壤物理、生物、化学性质以及与外界环境、植物生长的
关系,因此本课程对于后续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科研实践活动有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六、教学进度安排————————————————————————————————————————————
章、序讲授时数实验课时数其它共计时数————————————————————————————————————————————
一 2 2
二 2 3 5
三 3 3 6
四 3 2 5
五 5 5
六 3 3
七 2 2 4
八 4 4
九 2 2
十 1 1
十一 2 2
十二 1 1 ————————————————————————————————————————————
共计 30 10 40 ————————————————————————————————————————————
七、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二.土壤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三.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是从农业生产和生态学角度理解土壤所处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内容
一.土壤概念及其组成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重点掌握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以及土壤的组成和肥力的种类。
第三节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今后的任务
一.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二.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
三.土壤科学的任务
重点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任务。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
第一节组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和岩石
一.组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及其性质
二.组成土壤的主要岩石及其性质
重点掌握组成土壤的主要矿物和岩石的种类及其性质。
第二节矿物岩石的风化与母质的形成
一.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
二.土壤母质类型及性质
重点掌握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主要土壤母质的种类及其性质。第三节土壤矿物颗粒及土壤质地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二.土壤矿质颗粒的粒级
三.土壤质地
重点掌握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大小组成与不同的质地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水平的影响及土壤质地改良的基本原理。
实验内容: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土壤质地的测定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第一节土壤生物
一.土壤微生物
二.土壤动物
重点理解土壤生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类型和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类型
二.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及性质
重点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概念、类型、组成及性质。
第三节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质化过程
重点掌握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腐质化的概念及其各类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第四节土壤腐殖质
一.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二.腐殖质的种类和性质
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种类和性质。
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及其调节
一.有机质的肥力作用
二.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重点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及其调节途径。
第四章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一节土壤孔性
一.土壤比重和容重
二.土壤孔隙状况
三.土壤孔度与作物生长
重点掌握土壤比重、容重的概念及土壤孔隙的类型特点和计算。
实验内容:土壤容重及孔度的计算
第二节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的概念
二.土壤结构类型及特点
三.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四.团粒结构的形成
五.土壤结构的创造与改善
重点掌握土壤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团粒结构的肥力作用、形成过程和创造改良途径。第二节土壤耕性
一.土壤耕性的含义
二.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
三.土壤的宜耕性及耕性的改良
重点理解耕性的含义、影响耕性的因素,以及土壤的宜耕性。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及热状况
第一节土壤水分
一.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四.土壤水分能量状态
五.土壤水分的运动
六.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重点掌握土壤水分形态学和能态学观点、水分含量的表示及有效性,了解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水分平衡。
实验内容:土壤自然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测定
第二节土壤空气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二.土壤通气性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