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文档

动机文档.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1]“我们把动机定义为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每个个体基本的动机驱力是有差异的。”[1]
[1] [美]罗宾斯,贾奇 著,李原,孙健敏 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版.第158页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 & Schunk,1996)[①]。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②]。
内部动机也称作内驱力,外部动机也称为外部诱因。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Weiner,1985)[③]。

教师职业动机“是指直接推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满足教师某种心理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④]。

[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4

[②]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2

[③]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4

[④] 阮守华.教师职业动机微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35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理论编辑部 2009-06-10
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李小刚(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海南海口 270228)

摘要:动机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动机知识来改善英语学习是很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本文中,作者运用问卷和SPSS统计软件对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 专升本 ;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 ;动机激发

1. 前言

中国的社会发展给英语的学习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英语在中国的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大学英语改革研究进行了很多年,然而收到的效果却很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非满意的结果呢?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呢?就这些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成功与否最关键性因素之一。

专升本学生是刚刚从高职院校升到本科综合性大学就读的学生,是一个

很大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有很多,然而没有人对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基于此,作者在海南省进行了本次研究,意图在于探索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希望能够找到更有利于专升本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Gardner and Lambert (1972)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种类型: 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另外两种为大家所接纳的动机分类。以上两类动机的分类被认为是相对应的,即融合型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动机,工具型动机被认为是外部动机(Chambers, 1999)。Brown (1980) 把动机分成三种类型:整体性动机,情景动机和任务型动机。Dornyei (2005: 111) 把动机分为三个层次或水平:语言层次动机,学习者层次动机和学习情境动机。文秋芳 (1996) 把动机分成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华惠芳 (1998) 指出中国学生80%是纯粹性的证书型动机石永珍(2000) 在西安做了和华惠芳相同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说这些学生拥有证书型动机。 高一虹等人归纳出中国本科生7个动机类型:内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学习情景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

3. 实验设计

3.1. 实验研究:问题和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ckert Scale)形式,问卷的设计参照了高一虹(2003)对中国大学本科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作者根据专升本学生的具体特点作了一定的修改。研究对象为随机抽样的非英语专业专升本110名学生,最后有效问卷为106份。所得数据由Microsoft Excel和SPSS 13.0进行处理。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

3.2.1. 问卷的信度

作者运用统计软件对修改后的问卷信度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表明,30个修改后的问卷的信度达到0.710。根据Cronbach的观点,信度最好在0.7以上才适合做分析,如果在0.60和0.70之间还可以接受使用。因此本实验中问卷调查适合做量表分析。

3.2.1.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

作者运用KMO(Kaisar-Meyer-Olkin)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检验原有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作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KMO=0.726; Bartlett’s=1181.506, 球形检验显著。自由度为0.435,显著性(sig)0.000,为明显显著,表明问卷30个题目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因素,适合做因子分析。

3.2.3. 因子分析

在本实验中,作者运用正交旋转法(Varimax),斜交旋转方法(Oblimin)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归纳因子。作者运用正交旋转方法自然归类得出10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累积解释总变差的68.722%;采用斜交旋转方

法自然归类得出10个因子,并且因子特征值和方差百分比,累积百分比与正交旋转的结果完全相同。依据特征值,碎石图检验结果,并经过尝试分析,最终确定提取五个因子,累积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49.358 %。五个因子能够反映绝大多数变量信息。通过对照问卷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作者得出5种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命名为:1.成绩动机,2.个人发展动机,3.情景动机,4.社会责任动机,5.出国动机。

4. 讨论

4.1. 主要发现

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由成绩动机,个人发展动机,情景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出国动机五种构成。根据经典及扩展式动机理论模式,五种动机基本上可以通过工具型动机和外部动机来概括。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非英语专升本学生对学习英语语言,英语文化喜爱的程度很低,缺乏一种内在的兴趣,内部学习动机有待于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观察和对师生的访谈也证实了以上结果。

4.2.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思考

4.2.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有情感支持的学习氛围。学生个体如果处在一个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中,并与他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担心和不安的情绪将会大大减少。让学生置身于相互信任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课堂积极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地与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交互活动;尽量少对学生控制;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4.2.2. 设立一个明确且适当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形成积极的预期。一个合理有效的目标,应当是适合于自己的实力,是自己相信能够达到的。目标应该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比远期目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努力行为。远期目标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它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目标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努力。

4.2.3. 帮助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

Weiner将归因分为六种因素:即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机遇、他人的帮助或阻碍。而以上因素又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1.控制源 2.稳定性 3.可控制。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的因素,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于稳定且不可控因素(如能力),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和学生探讨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失败经历,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失败的正确归因。

4.2.4. 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正确评价

教师的反馈要注意学生的当时状况。反馈应该

注意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避免单一性地以成绩这一传统测试方法来评价学生。及时的测评结果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它能经常性地刺激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当学生看到每次的努力都能得到相应的评价时就会不断努力。再则持续的努力必然会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而能力的不断发展反过来会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他们产生内部学习动机。

5. 结束语

本次研究是对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的研究。作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软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他们的学习动机类型是成绩动机、个人发展动机、情景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和出国动机。作者同时还发现他们的内部动机程度底,需进一步激发。本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收集数据,但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调查的范围不广,数据分析技巧还有待提高,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后作者希望所做的研究有助于非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英语教与学。

参考书目:

[1] Bandura.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3(28): 117-148.

[2]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3] 高一虹.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 现代外语,2003年第1期.

[4] 石永珍.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报告[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第4期.

[5] 华惠芳.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1998年第3期.

[6] 刘润清、吴一安. 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 吴明隆. SPSS统计应用实务: 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