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subject: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大班学生关于时钟和日历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时钟和日历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 学习和运用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规则。

3. 掌握计算时钟的时间差、时间段和时间间隔的方法。

4. 了解和使用日历,包括月份、星期和日期的表示方法。

5. 运用月历计算相邻日期、日期之间的天数差等。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数字卡片以及日历模型。

2. 计算工具:计算器、纸张、铅笔等。

3. 计算练习题和活动参考。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让每位学生在黑板上或纸上画一张时钟,然后指示他们手动调整时钟指针到一些特定的时间点,如上午10点或下午4点。

鼓励学生与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所设定的时间。

Step 2: 时钟的读法和表示2.1 向学生展示一个时钟模型,并解释每个指针的作用。

然后向学生展示4个不同的时钟时间(如9:30、12:45、4:15、7:55)并要求学生逐个念出。

2.2 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写下另外4个不同的时间,并让他们互相交换,念出自己同桌写下的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和加深对时钟的读法和表示的掌握。

Step 3: 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3.1 向学生解释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概念,并列出转换规则。

举例说明,并让学生互相转换时间,以提高他们的熟练度。

3.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如把12小时制的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或反之。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来确定给定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Step 4: 计算时钟的时间差、时间段和时间间隔4.1 向学生提供一些时钟的实际例子,如甲乙两班级分别放学的时间,然后让他们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4.2 引入时间段的概念,如一节课的时间、午餐时间等,并让学生通过计算确定时间段的长度。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2. 让学生学会设置和调整日期及时间,以便能够正确地记录和查看相关信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认识与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种类和特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清屏、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等)2. 计算器的常用功能科学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平方根、倒数、百分比等)统计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单位转换器的基本功能(长度、面积、体积等)3. 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与查看计算机日期及时间的含义和作用设置和调整系统日期及时间的方法日期及时间的查看方式(桌面、任务栏、系统设置等)4. 日期及时间的应用利用日期时间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利用日期时间进行数据排序和筛选利用日期时间进行事件提醒和通知5. 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用计算器进行购物结算、投资理财等计算利用日期时间制定行程安排、参加会议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器的种类、功能及基本操作,使学生对计算器有全面的认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计算器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使用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能。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计算器和日期时间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器,包括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和单位转换器等。

2. 准备电脑或智能手机,用于展示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与查看方法。

3. 准备相关教学PPT和案例素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操作技能评价: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使用计算器的准确性、熟练程度。

3. 实践应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计算器和日期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第一章: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种类: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编程计算器等。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清屏、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结果查看等。

1.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1.4 教学步骤1. 介绍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第二章:日期的认识与计算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期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日期进行计算和转换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 日期表示方法:年、月、日的表示方式。

2. 常用日期格式:YYYY-MM-DD、MM-DD-YYYY等。

3. 日期计算:日期加减、日期转换(如将英文日期转换为中文日期)。

2.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日期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计算和转换。

2.4 教学步骤1. 介绍日期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讲解日期计算和转换的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计算和转换练习。

第三章:时间的认识与计算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转换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 时间表示方法:时、分、秒的表示方式。

2. 常用时间格式:HH:MM:SS、HH:MM等。

3. 时间计算:时间加减、时间转换(如将小时转换为分钟)。

3.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时间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时间计算和转换。

3.4 教学步骤1. 介绍时间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讲解时间计算和转换的方法。

时间计算器的课程设计

时间计算器的课程设计

时间计算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了解时间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时间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 学生能够将时间计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树立时间观念;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3. 学生通过时间计算器的学习,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结合时间计算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3.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分、秒的定义及其关系;2. 时间加减法运算:时间的加减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时间计算;3. 时间计算器操作:认识时间计算器,学习时间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 实践应用:运用时间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时间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时、分、秒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

第二课时:时间加减法运算- 讲解时间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运算方法;-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时间计算器操作- 介绍时间计算器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器;-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计算器。

《计算器》(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计算器》(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 再给出减法算式,如 7 - 3,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
-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开始,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器基本的输入和结果查看操作,通过学生的练习和上台演示,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4. 计算器基本操作(二):乘法和除法运算:
- 教师写出乘法算式 2×3 和除法算式 8÷2,示范在计算器上的操作过程。对于乘法,先按数字键 2,再按 “×” 键,接着按数字键 3,最后按 “=” 键得到结果 6;对于除法,按数字键 8,再按 “÷” 键,按数字键 2,按 “=” 键得到结果 4。
《计算器》(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项目
具体内容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数感:
-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小数的计算等操作,感受数的大小和数之间的运算关系。例如,计算较大的整数乘法如 12345×6789,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的量级和运算结果的数值范围,增强数感。
2. 基本操作:
- 四则运算:
- 加法:输入数字 - 按 “+” 键 - 输入数字 - 按 “=” 键
- 减法:输入数字 - 按 “-” 键 - 输入数字 - 按 “=” 键
- 乘法:输入数字 - 按 “×” 键 - 输入数字 - 按 “=” 键
- 除法:输入数字 - 按 “÷” 键 - 输入数字 - 按 “=” 键
2. 计算器的认识:
- 教师拿出计算器实物,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外观,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部分。然后教师详细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包括显示屏、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等。
- 例如,教师指着显示屏说:“这个部分是显示屏,它会显示我们输入的数字和计算的结果。” 然后逐个介绍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的作用。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功能,包括日期计算、时间计算等。

1.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计算器更多功能的欲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计算器日期和时间功能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日期和时间格式之间的转换。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硬件准备准备足够的计算器供学生使用。

3.2 软件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引出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作用。

4.2 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日期和时间功能的基本操作,包括日期计算、时间计算等。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应用。

4.3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在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日期时间计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操作规范性。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介绍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统计分析等。

7.2 拓展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拓展。

7.3 拓展目标提高学生对计算器功能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计算器更多应用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上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时钟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2. 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基本概念。

3. 学习使用时钟来读取时间。

4. 学习如何计算日期。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时钟、日历、挂钟模型等。

2. 素材准备:包含不同时间的图片或绘本。

3. PPT或黑板。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时钟,并向学生解释时钟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2. 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步骤二:认识小时 (10分钟)1. 教师将时钟上的指针调到不同的小时位置,然后问学生指针指向哪个数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确认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小时的概念。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不同小时的时间。

步骤三:认识分钟 (10分钟)1. 教师将时钟上的指针调到不同的分钟位置,然后问学生指针指向哪个数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确认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分钟的概念。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不同分钟的时间。

步骤四:读取时间 (15分钟)1. 教师展示几张图片或绘本,上面有不同时间的场景。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例如:"图片上的钟表指向几点几分?",学生回答。

3. 教师和学生一起确认答案,并解释如何读取时间。

4. 教师演示读取时间的过程,并让学生模仿。

5. 学生之间互相练习读取时间。

步骤五:计算日期 (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日历,并解释日历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教师指出当前的日期,并向学生提问,例如:"今天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

3. 教师向学生提出计算日期的问题,例如:"从今天起,再过三天会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

4. 老师和学生一起计算并确认答案。

5. 学生之间互相练习计算日期。

步骤六:巩固练习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需要读取时间或计算日期的问题。

2. 学生在黑板或纸上回答问题,并相互批改。

3.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第一章: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让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2 教学内容计算器的种类: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编程计算器等。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开机、关机、输入数字和运算符、查看结果等。

1.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种类的计算器及其功能。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

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基本的算术运算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二章:日期的认识与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让学生学会计算日期的差值和日期的高级计算。

2.2 教学内容日期的表示方法:年、月、日的表示方式。

日期格式的转换:日期格式、星期几、闰年等。

日期差值的计算:日期之间的加减、比较大小等。

2.3 教学活动介绍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演示如何计算日期的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日期计算。

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日期计算题目,包括日期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日期计算题目,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确定星期几等。

第三章:时间的认识与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高级计算。

3.2 教学内容时间的表示方法:小时、分钟、秒的表示方式。

时间格式的转换: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之间的转换、时区转换等。

时间差值的计算:时间之间的加减、比较大小等。

3.3 教学活动介绍时间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高级计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时间计算。

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时间计算题目,包括时间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题目,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分钟数、确定时区等。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计算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计算器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十四课计算器计算器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和工作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信息技术第十四课的教案,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并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一节: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1.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 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教学准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 计算器。

4.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的基本原理。

- 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号键等。

- 指导学生一起操作计算器,使用加减乘除键进行简单的计算。

- 通过示范和学生操作结合的方式,逐步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 练习: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第二节:计算器的进阶应用1. 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器中的高级功能,如百分比计算、开平方等。

- 理解计算器中的记忆功能,并能正确利用。

2. 教学重点:计算器中的高级功能和记忆功能的使用。

3. 教学准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 计算器。

4. 教学过程:- 复习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介绍计算器中的高级功能,如百分比计算、开平方等。

-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高级功能进行计算。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利用记忆功能,以提高计算效率。

- 练习: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计算器的高级功能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第三节:计算器的误用及注意事项1.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器的误用可能带来的问题。

- 学会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误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3. 教学准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 计算器。

4.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的计算器误用情况,并分析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

2.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

2. 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以及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2. 教学难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计算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及计算和转换方法。

2. 示范法:示范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3.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五、教学准备1. 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器。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以便进行讲解和示范。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日期时间相关的计算问题。

2. 讲解输入方法: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输入日期和时间,包括年、月、日的输入顺序及时间格式的输入。

3. 示范操作:在PPT上展示如何在计算器上输入日期时间,并进行示例计算。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练习。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计算总共有多少天etc.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于日期时间计算的理解程度。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3. 问答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及计算和转换方法。

2. 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掌握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顺序和格式。

3. 提醒注意事项:在使用计算器时,注意日期时间的正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内容:《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此前已在数学课中学过“计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信息技术知识目标:学会电脑中日历时钟窗口的打开,日期、时间的设置;能打开计算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设置电脑中的日期、时间,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的设置,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法: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准备申奥专题片(4分钟)、申奥成功一瞬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段(半分钟)、趣味数学题(课前写在纸上,藏在学生的电脑键盘下)、奥运小知识,并了解哪些学生已会在电脑上使用“计算器”和设置日期、时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课始播放申奥专题片。

激情导入: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段难忘的时光,全中国都在为申奥而努力。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在莫斯科,萨马兰奇一声雄浑的宣告声“Beijing”,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全球华人都沉浸在巨大的狂喜中,这一天因此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美好的一天。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会说不知道。

)到底是星期几老师也不知道,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会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打开日历和时钟窗口,查看2001年7月13日是星期几。

你们身边有日历吗?(学生回答。

)其实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边都有日历,在哪里呢?在电脑里。

如何打开?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上作示范操作,介绍打开日期/时间窗口的几种方法。

然后让全体学生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开日期/时间窗口,并查看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

《设置日期与时间》教学设计

《设置日期与时间》教学设计

设置日期与时间一、教材分析:《计算器、日期即时间》是普小《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智障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这个部分教材实行了重组与加工,将计算器、与日期和时间分开为二课时实行,虽然这个部分教材较为简单,但对于智障学生,要理解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即时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八年级完成。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八年级的8名智障学生。

就个体来说,他们在年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学生已经学习过数学课年、月、日一课,对24计时法有所了解。

其中一组学生2人,对鼠标操作及打字都很熟练。

二组学生4人,对鼠标操作较熟练。

三组2人,一人为脑瘫学生,智力较为正常,对知识掌握水准较好,但肢体行动不便,在课堂上要克服其自卑心理,让其主动完成任务。

另一名三组动手水平很差,但记忆力很好。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合作分组教学,两名学生一组,通过小组中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设计意图我遵循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向往的“特奥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本课始终。

通过协助小冠军寻找今年福建特奥会开幕式日期开始,从而引出日期与时间的设置,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学会和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A组学生:知识目标:学会多种打开日历时钟窗口的方法,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时间;初步了解时区。

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水平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特奥运动员为学校、为省、为国家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感受“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持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B组学生:知识目标:学会多种打开日历时钟窗口的方法,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时间;水平目标: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持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设置日期与时间》教学设计

《设置日期与时间》教学设计

设置日期与时间哈尔滨市启迪学校柏玲一、教材分析:《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是普小《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根据智障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这一部分教材进行了重组与加工,将计算器、与日期和时间分开为二课时进行,虽然这一部分教材较为简单,但对于智障学生,要理解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时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八年级完成。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八年级的8名智障学生。

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学生已经学习过数学课年、月、日一课,对24计时法有所了解。

其中一组学生2人,对鼠标操作及打字都很熟练。

二组学生4人,对鼠标操作较熟练。

三组2人,一人为脑瘫学生,智力较为正常,对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肢体行动不便,在课堂上要克服其自卑心理,让其主动完成任务。

另一名三组动手能力很差,但记忆力很好。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作分组教学,两名学生一组,通过小组中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设计意图我遵循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向往的“特奥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本课始终。

通过帮助小冠军寻找今年福建特奥会开幕式日期开始,从而引出日期与时间的设置,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学会和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A组学生:知识目标:学会多种打开日历时钟窗口的方法,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时间;初步了解时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特奥运动员为学校、为省、为国家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感受“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B组学生:知识目标:学会多种打开日历时钟窗口的方法,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时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

小学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信息技术技能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也应该从基础级别便开始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为小学生设计一个个性化日历的精品教案将有助于他们学习信息技术以及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个性化日历的精品教案。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教案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可以设置教案的目标是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个性化日历。

学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熟悉日历的功能和用途:介绍日历的基本功能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到日历不仅仅是记录日期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展示个人喜好和表达创意。

2. 学习使用制作软件: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制作个性化日历所需的软件工具。

可以选择一款适合小学生的简单易学的软件,如Microsoft Word或PowerPoint。

3. 设计日历模板:教导学生如何设计日历模板,包括选择合适的背景、布局、字体和颜色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有趣的日历模板。

4. 添加个性化元素:教授添加个性化元素的方法,如插入个人照片、写上个性化的格言或标语、添加喜欢的图片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和设计。

5. 打印和展示作品:教导学生如何打印自己制作的日历,并鼓励他们将作品展示给家人、朋友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劳动成果。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和任务,以帮助学生实现上述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活动:1. 了解日历的用途和历史:通过课堂讨论、看图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历的用途和历史。

可以鼓励学生分享日历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使用制作软件:设计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逐步学习使用制作个性化日历所需的软件工具。

可以通过观看操作视频、实地演示和编写操作指南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

3. 设计日历模板:给学生一些参考的日历模板,让他们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创作基础。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个性化设计,可以提供一些创意灵感和设计技巧。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个性化日历个性化日历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给出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介绍如何制作个性化日历。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个性化日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时间和日期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 一台计算机。

2. 安装了制作日历的图形处理软件。

3. 学生们准备的个性化图片和文字。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日历制作的背景和目的通过引入日历的概念,向学生们解释日历的作用和不同类型的日历。

然后,说明制作个性化日历的目的,即展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软件通过介绍几种可以用来制作日历的软件,向学生们展示不同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并选取一种适合小学生使用的软件。

第三步:介绍基础操作步骤1. 启动选定的软件。

2. 创建一个新的日历文件。

3. 设定日历的大小和布局。

4. 添加日期和星期几。

5. 添加学生们准备的个性化图片和文字。

6. 设计和调整日历的外观和样式。

7. 保存日历文件。

第四步:实践操作指导让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完成制作日历的过程。

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技巧和建议。

第五步:小组合作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制作的日历。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帮助,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造力。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日历,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和反馈,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改进,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探索更多设计工具和功能。

让学生们进一步探索所使用软件中的其他功能和工具,比如添加特效、背景音乐等,以增加他们日历的创意和个性。

2. 拓展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制作日历的技巧和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制作活动日程表、课程表等。

3. 提供更多资源和学习渠道引导学生们继续学习和深化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渠道,比如在线教程、学习网站等。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上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影片。

播放申奥成功一刻的视频。

(萨马兰奇走上台到全国人民欢庆中)这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谁来说说影片讲的是什么?(这位小朋友说得可真好,对奥运知识了解得可真多)你再说说。

(如果没有人说)影片讲的是2001年7月13日,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说不知道)谁有办法来验证到底谁说得对?(有同学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等。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日历的设置。

说用日历,那你们身边有日历吗?(电脑里有)在哪里呢,找找看?板书题目:日历。

(学生自己找打开的方法。

)(介绍打开日期的几种方法)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示他的打开方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1.双击桌面右下脚的时钟。

2.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日期/时间。

学生操作: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打开日历窗口。

查找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星期五)你是怎么知道的,上来给同学们讲讲。

如果学生讲得很清楚了就不讲,学生讲得不清楚就补充说明(日期设置有三部分:年、月、日,年这一栏旁边有两个按钮,增加年数用上按钮,减少年数用下按钮,用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月数,最大的一部分是日按钮,用鼠标选中呈蓝色就可以查到是星期几)学生练习:已经知道了申办成功的那一天,再来回顾一下中国奥运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黑板上贴奥运小常识,让学生练习查找那一天是星期几)(黑板上写雅典奥运会8月13日星期五北京奥运会8月8日星期五每一部分用纸遮住,学生答出以下问题后再撕开。

问题一:在中国的奥运史上,2004年是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举行了一个大的盛会,它是?(雅典奥运会)你们知道雅典奥运会的开幕日期吗?8月13日那一天是星期几呢?学生用日历查找星期五(你们学得可真快)问题二:有了2001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2004年的辉煌成绩,我们更加盼望2008年的北京奥运。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日期时间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1.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计算和转换。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器使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日期时间概述讲解日期时间的概念,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

2.2 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介绍计算器上的日期时间功能键,如日期输入键、时间输入键、日期计算键、时间计算键等。

2.3 日期时间转换讲解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转换,如将日期转换为时间,将时间转换为日期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日期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

3.2 演示法展示计算器日期时间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践。

3.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期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日期时间概念讲解日期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年、月、日、时、分、秒等。

4.3 介绍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介绍计算器上的日期时间功能键,讲解如何使用这些键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4.4 演示日期时间转换操作演示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转换,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践。

4.5 布置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计算器日期时间操作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日期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5.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计算器日期时间操作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第六章:深入日期时间计算6.1 日期计算介绍计算器上日期计算的功能,如加减月份、年份。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差异,如天数、周数、月数。

让学生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具体的日期计算问题。

6.2 时间计算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加减,如增加或减少小时、分钟。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时钟与日历的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时钟与日历的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时钟与日历的计算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备课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针对小学数学的备课教案,主题为时钟与日历的计算。

以下是教案的详细内容:教案主题:时钟与日历的计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读懂并准确使用钟面上的时、分刻度,能够根据时钟读取时间;2. 学生能够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3. 学生能够通过使用日历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个时钟模型,并问学生如何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2. 时钟的读取(10分钟):- 老师指向不同的时、分刻度,问学生表示哪个时间点;- 学生根据指示回答。

3. 时间差的计算(15分钟):- 老师给出两个时间点,学生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 学生可以使用时钟模型来帮助计算。

4. 引入日历(5分钟):- 老师展示一个日历,并解释日期的排列和布局;- 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日历的结构。

5. 天数差的计算(15分钟):- 老师给出两个日期,学生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差;- 学生可以使用日历辅助计算。

6. 练习(15分钟):-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老师巡视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7. 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心得。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计算周围的时钟和日历,提高时间和日期的感知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批改学生的练习册,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时钟和日历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时钟和日历计算,通过引入、演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课堂设计合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设计
汽车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赵婷
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平淡,教学中单纯讲如何打开计算器、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并整合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感兴趣的体育为话题,从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入手,设计了一堂“心系奥运”的综合活动课。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此前已在数学课中学过“计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信息技术知识目标:学会电脑中日历时钟窗口的打开,日期、时间的设置;能打开计算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数学知识目标: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设置电脑中的日期、时间,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时间的设置,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
准备申奥专题片(4分钟)、申奥成功一瞬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段(半分钟)、趣味数学题(课前写在纸上,藏在学生的电脑键盘下)、奥运小知识,并了解哪些学生已会在电脑上使用“计算器”和设置日期、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课始播放申奥专题片。

激情导入: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段难忘的时光,全中国都在为申奥而努力。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在莫斯科,萨马兰奇一声雄浑的宣告声“Beijing”,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全球华人都沉浸在巨大的狂喜中,这一天因此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美好的一天。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会说不知道。

)到底是星期几老师也不知道,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会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打开日历和时钟窗口,查看2001年7月13日是星期几。

你们身边有日历吗?(学生回答。

)其实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边都有日历,在哪里呢?在电脑里。

如何打开?
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上作示范操作,介绍打开日期/时间窗口的几种方法。

然后让全体学生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开日期/时间窗口,并查看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学生调整年份为2001年,月份为7月,日期为13日,结果是星期五。


学生练习:1.查看2004年的2月份有几天。

2.查看2004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查看2004年的母亲节是几号(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

任务二:将电脑的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01年7月13日22∶08∶00点。

2001年7月13日22点08分,正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我们再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好不好?
学生尝试将电脑的日期设置为2001年7月13日,时间设置为22∶08∶00。

(有些学生会,也有些学生不会,可能有学生想到用“帮助”,有学生会找同学请教)。

教师肯定学生尝试中的成绩和好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提醒需注意的问题,同时复习删除键、退格键的使用,强调两者的区别。

时间设置完后,计算机系统的时钟就按照新修改的日期和时间运行了,你们去瞧瞧,是这样吗?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是北京时间22∶08∶00,大家猜猜:为什么会是在晚上?
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知道吗?申奥会议是在莫斯科召开的。

(引出时区的概念)莫斯科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时差是4小时,当时的莫斯科时间应是18∶08∶00。

对时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上网查资料或寻找有关书籍阅读。

学生练习:设置计算机系统的日期、时间为当前时间。

任务三:打开计算器。

北京申奥成功离现在(2003年11月)已经几年了?(两年多。

)离现在几个月了?(28个月。

)离现在几天了?几个小时了?(学生一时难以回答。

)如果一个月按30天计算,我们可以列出算式,30×28=?天,24×30×28=?小时计算。

可是口算一下子算不出来,怎么办?
在电脑里有位好帮手——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它在哪里呢?
学生尝试练习:打开计算器。

任务四:练习计算器的使用。

现在同学们能算出北京申奥成功已过去多少天、多少小时了吗?30×28=?24×30×28=?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请算得最快的同学说说是多少天、多少小时,其他同学也是这个结果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演示。

使用电脑中的计算器和使用一般的计算器相类似,你只要单击窗口中的按钮或直接在键盘上按相应的数字及运算符所在的键即可。

在电脑中,“×”用“*”、“÷”用“/”代替,在计算器窗口中用小键盘区上的键可直接输入所有数字和运算符,用主键区上的键输入“* ”和“+”时要按Shift键。


在你们每个人的键盘下都有一张纸,上面有一道趣味练习题,请同学们试一试,比一比。

趣味练习:请从蓝、黑、红、黄、绿五环中任选2组题目,运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比一比谁最快。

请做得最快的5位同学上讲台讲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

你们真聪明呀!小朋友们,其实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离不开我们的大脑,“电脑+人脑”才会做得更棒!记住了吗?
小朋友们喜欢孙悟空吗?你们知道吗?孙悟空也许会成为我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他听说我们实验小学的小朋友非常聪明,所以今天他带来了一组资料想考考你们,你们能行吗?好,请看资料。

考考你(拓展练习):
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你能根据下面资料提供的数据得到哪些新的数据?
1. 一面长
2.88米、宽1.92米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帜,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搭乘“神舟”五号踏上了遨游太空的旅程,并于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地面。

2. 2008年奥运会拟在7月的最后一周至8月的第一周举行。

3. 中国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奖牌一栏表:
让学生先把得到的数据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自我反思,小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小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日期/时间窗口的打开,日期、时间的调整,计算器的使用。

教师补充:我们还懂得了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不会时可寻求帮助,并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听了就忘记,我看了就记住,我做了就理解。

”希望小朋友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动手、多动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