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福建 林月清
2023最新-《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
《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颗钻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
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
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
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
感悟哲理,不求一律。
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七颗钻石》精品教案
《七颗钻石》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内容,感受故事的美好与温馨。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三、课堂讲解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如:“渴望”、“恳求”、“晶莹剔透”等。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女孩具备哪些品质?3.教师再提问:如果你们遇到和小女孩一样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二、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如:“渴望”、“恳求”、“晶莹剔透”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女孩的形象,如:她的善良、爱心、勇敢、坚持等品质。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小女孩为什么会得到七颗钻石?3.教师再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善良、爱心、勇敢、坚持的作文。
2.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
这节课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小女孩在故事中是如何面对困难的吗?有没有哪些细节让你们印象深刻?”2.学生回答,教师回应:“是的,小女孩不放弃寻找水源,即使是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
七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2. 分析文章主题与寓意3. 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4. 创意写作练习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PPT4. 作业纸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引入。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分析文章主题与寓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象征元素和寓意。
四、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五、创意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话题,如“如果你拥有七颗钻石,你会用来做什么?”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课文主题和寓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2. 学生作业和写作练习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环保意识。
六、课文深入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关系和语言表达。
七颗钻石的教学教案
七颗钻石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爱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的基本情节,包括水罐的七次变化和主人公的遭遇。
2. 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七颗钻石代表什么。
3.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三、教学步骤:1. 让学生预习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教师讲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3. 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让学生理解人物的成长和变化。
5. 让学生根据故事进行创造性写作,如写一篇关于主人公的遭遇的故事。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故事的基本情节。
2. 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故事的象征意义和对人性的思考。
3. 评价学生的创造性写作,看他们是否能够根据故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
五、教学资源:1. 故事原文,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相关的人物和情节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如爱、牺牲、家庭等。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3. 故事续写:让学生以故事结尾为基础,续写故事的未来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策略: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任务驱动教学:教师给出任务,如故事续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小组讨论反馈:教师听取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进行评价。
2. 角色扮演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熟读课文,领会爱心能创造奇迹,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指名学生说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读出旱灾的严重。
师: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能体会到什么很重要?(水)二、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
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
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
师:现在,让我们看大屏幕,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
你感觉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师:是呀,真的很神奇,我们来读读第一句。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齐读。
师:你发现了吗,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水罐的神奇变化,哪个字。
(竟)点红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想到。
)师:那你能试着再来读读看,读出水罐的神奇吗?指名读。
评价:他读得够神奇吗?你还能读得更神奇些吗?齐读师:多不可思议呀,现在你能用上这个“竟”来说一说水罐的其他神奇变化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指名说。
指导:原来竟可以直接加入,把还换成竟就行了,把又换成竟就行了,把突然换成竟就可以了。
师:这么神奇的变化,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好吗?起三、透过神奇,感悟“爱心”师: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它这么神奇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再一次默读2-4自然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1、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
板书:爱妈妈(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你从句子的哪里体会到她的爱呢?谁能来读读看。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最新3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如下词语:哀哀、咽了口唾沫、路人,并结合句子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的意思。
2、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抓住作者描写的一次次神奇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爱”写具体的,并体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3、抓住“竟、喜出望外、突然”等词语,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结合环境描写、联系这些内心变化深入体会“哪儿也找不着水、反正”等词语的意思,建立对人物爱心的深刻体验,较为深刻体会本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2、看到这幅图片,我们是不是想到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啊?我们一起说出课文题目《七颗钻石》板书。
3、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上节课,我们整体认识了课文,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看来真是难不住你们,再来一组!通过刚才这些同学们勇敢的回答问题,老师感觉到你们的记忆力还真是强!那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教师引导下,生回答:……你的概括能力真强!2、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
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几次变化。
谁来按顺序说一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我们就再次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找答案!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内容,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用笔勾划出你的答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我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是:)嗯,找的很准确。
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是对妈妈的(关心、爱、也是对妈妈的孝心)那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的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3、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老师也找了一个词“夜里”,你一个人夜里敢出门吗?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夜晚恐怖吗?,小姑娘怕吗?怕,她为什么还要出去?4、这水好找吗?是不是出门就找到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哪儿、累的睡着了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她一定吃了许多苦,老师请同学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小姑娘找水的那种艰难的感觉!小姑娘放弃了吗?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坚持、不怕困难、)老师总结:对呀!就是小姑娘的坚持、不怕困难,以及她对妈妈的爱和孝心,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变出了满满的清水。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7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课时篇一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教案篇一:《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2.能够理解并分析故事的主题和寓意;3.能够使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资料和故事书籍;2.学生准备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Step 2:阅读训练(15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默读故事的前半部分,并回答以下问题:a)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点?c)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学生回答问题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Step 3:学习重点(15分钟)1.教师用图示方式介绍故事的重要人物形象。
2.学生观察图示,了解他们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Step 4: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并回答以下问题:a)故事的结局是什么?b)主人公是否得到了钻石?c)故事给我们传达了什么寓意?2.学生回答问题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Step 5:课堂讨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故事的一些问题:a)你认为故事的主题是什么?b)你觉得主人公的行为正确吗?c)故事中的钻石有什么象征意义?d)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他们在本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的教案设计
七颗钻石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七颗钻石》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七颗钻石》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特点。
4.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推荐类似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七颗钻石》的理解和感悟。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八、教学资源1. 课文《七颗钻石》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3. 课后阅读推荐作品列表。
4.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善良和美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准备:1. 课文《七颗钻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七颗钻石》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七颗钻石》,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课文中的七颗钻石象征着什么?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
四、课文解析(10分钟)1. 教师对课文《七颗钻石》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善良和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善良和美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颗钻石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
2. 每组准备PPT或其他展示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研究的钻石的象征意义。
3. 各组依次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在听后提出问题和意见。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颗钻石》的教案
《七颗钻石》的教案《七颗钻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通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难点:感悟故事中作者神奇的想象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您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导。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全班交流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这段讲了什么内容?(2)从哪里看出这是大旱灾?(3)干涸是什么意思?焦渴是什么意思?(4)从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什么?2、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探究课文1、自由读2——3自然段,质疑:为什么水罐一次次的发生变化?2、默读课文,思考: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边读便用波浪线划下来。
3、全班交流(1)当她醒来,拿起水罐一看,罐子里竞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a、问什么小姑娘一觉醒来,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b、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样?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a、小姑娘你干嘛那么匆忙,以致绊倒呀?b、绊倒了,水却没有洒,水罐又一次显示了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3)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了。
a、木头做的怎么会变成银的呢?b、文章有两处对小狗的描写,你能模仿它当时的语言吗?(4)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小姑娘的爱使水罐由银又变成金的了。
4、后来水又给了谁?水罐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5、师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七颗星星你想说什么?讨论:问什么七颗钻石会变成七颗星星?三、总结全文无私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
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教案名称:《七颗钻石》教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七颗钻石》,学生能够了解珠宝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课本、学生作业本。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导入珠宝的一些简单知识,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珠宝的基础知识,如钻石是什么,钻石的颜色、切割和净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七颗钻石》这个故事?或者是与珠宝有关的故事?步骤二:阅读理解 (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七颗钻石》,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故事内容并回答问题,比如主要讲了一个关于珠宝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3. 引导学生思考一张纸上写着财富的定义,而另一张纸上写着贫困。
请学生回答在故事中,钻石给玛丽财富还是贫困?步骤三:创造性思维 (15分钟)1. 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张珍贵的钻石图片,鼓励学生使用想象力,以这颗钻石为主题,发散思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 学生可以描述这颗钻石的颜色、大小、形状,也可以设想这颗钻石的来历、价值和命运等。
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并与同学分享。
步骤四:小结与作业布置 (5分钟)1.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活动:1.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关于珠宝的展览,包括展览主题、展品选择和展览布置等。
2.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其他与珠宝相关的故事或文章并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发表意见。
《七颗钻石》课文教案设计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七颗钻石》课文教案设计的介绍。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掌握重要词汇。
②学习了解钻石的产地、质量、价值等知识,提高学生对钻石的知识掌握与了解。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故事情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完成测验、讨论、解决问题等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珍贵物品与自己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珍惜之心,培养学生的爱护财产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课文:《七颗钻石》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介绍钻石的种类、质量、价格等来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带领学生进入课文阅读的状态。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验、解决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教师讲授法:针对钻石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钻石,掌握钻石的相关知识。
4.问答互动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手段1.PPT2.黑板3.录音机4.课件五、教学评价1.口头问答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测试,测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同时,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写作评价法:让学生阅读课文,自选一个片段进行写作,评价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
3.课堂测验法: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口头问答等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以上是本篇关于《七颗钻石》课文教案设计的介绍。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分析,可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们珍惜每一件财产,培养他们的爱护之心。
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
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的美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中的美好品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善良与坚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小女孩的形象,讨论她的性格特点。
分析小女孩与母亲的关系,体会她的孝心。
分析小女孩在面对困境时的表现,感受她的坚强与勇敢。
4.体会故事中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寻找美好品质,如善良、勤劳、勇敢等。
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品质在故事中的体现。
5.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和小女孩类似的困境,你会怎么办?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面对困难。
6.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四、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反思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共同提高课堂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互动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可提问:“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主要事件?小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表现出她的善良与坚强的?”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描写来分析人物,如:“请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这些描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小女孩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克服的?”学生甲:“她口渴得要命,但是找不到水喝。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七颗钻石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七颗钻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带着美好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明白变化的原因,能说说从中自己体会到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明白变化的原因,能说说从中自己体会到什么,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在了解水罐的数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体会到爱心可以创造奇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二、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
此时动物们最需要的是( 水),草木丛林最需要的是(水),人最需要的也是(水)。
(括号内生接答)三、讲授新课(一)学习2,3段。
1、师:此时水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
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这一路上,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3段,把自己认为神奇的情节找出来,并想一想神奇在哪里。
2、交流一共是五次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
(1)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生板书:一、空变满(2)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生板书:二、水未洒(3)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板书:三、木变银(4)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生板书:四、银变金(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生板书:五、钻石水流(二)研读课文感受美好过渡:从这些变化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个( )的水罐?(板书神奇,有魔法)这个水罐为什么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呢?下面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些神奇的变化发生前文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的?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七颗钻石的教案设计
七颗钻石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
(2)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的掌握。
(2)理解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七颗钻石》的作者及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含义。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论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及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七、教学评价1. 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对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七颗钻石获奖教案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善良、勇敢和无私的品质。
(3)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爱心、助人为乐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悟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阅读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品质和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水、钻石的象征意义。
(2)将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七颗钻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含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
(2)简介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小姑娘的印象。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姑娘的品质,如善良、勇敢、无私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水、钻石的象征意义。
4.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结尾。
2.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榜样”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颗钻石》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七颗钻石》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七颗钻石》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材为《七颗钻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了解作者、题材和风格,理解文本主旨和结构;能力目标是阅读解读文本,分析文本,提取信息;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前准备在教学前,老师需要事先做好以下准备:(1)精读《七颗钻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教学的教案。
(2)准备相关的图片、文献资料或视频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观,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3.1 教学内容(1)作者背景和文本结构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文本的结构对于阅读文本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初期,老师需要简要介绍作者的经历,以及文本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2)文本解读和分析文本解读和分析是本课程的重点。
学生需要熟悉相关的词汇和知识,分析文本主题、文本结构、人物形象等。
(3)情感启发和讨论《七颗钻石》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优秀文本。
通过阅读和解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年代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差异。
因此,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开展情感启发和讨论,引导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对人文浪漫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3.2 教学方式(1)讲授在教学初期,老师需要进行一定的讲授,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2)讨论讨论是教学互动的有效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3)活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小组活动或者实践性课题,让学生广泛参与并自主探究、思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1)文本解读和分析(2)情感启发和讨论4.2 难点(1)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文本的理解和解析(2)课文的表达方式,如联想、暗示等五、教学评估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文章的内容;2.学生能够提炼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要点;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内容:《七颗钻石》教学过程:Step 1 预习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钻石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一下:钻石在你们心目中代表着什么?Step 2 朗读文章老师朗读文章《七颗钻石》,注意语调和语速的掌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3 思维导图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要点记录下来,以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检查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同时交流和讨论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Step 5 合作讨论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讨论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主题,并找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Step 6 阅读技巧讲解讲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在文章中寻找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度。
Step 7 理解讲解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Step 8 情感体验让学生就文章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Step 9 小结复习对整篇文章进行复习和总结,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Step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关于钻石的文章。
Step 11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课堂反馈和讲评,指出学生在文章写作中的不足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与钻石相关的文章,丰富知识和扩展阅读面;2.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钻石的制作过程和市场价值;3.组织学生分享关于钻石的有趣故事和心得体会,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Step 12 延伸学习在课堂结束后或下节课开始前,可以延伸学习一些与钻石相关的知识。
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研究,寻找关于钻石的制作工艺、品质评定标准、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齐读课题: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⑵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0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
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例如:“当小姑娘再拿木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
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
⑵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
空木罐?钻石、水流
装满水银金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水流)
4、教生学会提问题:
师:看到空木罐,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最后还从罐子里跳出钻石,你最想问什么?(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
三、紧扣“感动”以学定教,感悟“爱”
生第二次读课文,小组自学:
1、师激发读书欲望
⑴师:是呀!为什么会变化?你赶紧再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老师请孩子们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⑵出示“学习建议”:
师:来看看老师给你们什么学习建议?
①用“ ”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
②把这些你感动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并交流学习感受:
师:我们各个小组来比赛一下,看谁找的句子最准确,理由最充分,而且读得最有感情。
好!各小组开始读书。
2、生小组自学,师巡视指导。
反馈:
以学定教,生先说哪个句子,就先学哪句。
共4个句子。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带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这4个句子的教学预设如下: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
2、小姑娘往手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4、“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小结:
1、师与生一起围绕板书复述课文。
⑴师先做示范,根据板书说一小段故事。
⑵生学着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