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复习题集与参考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刑法考试题分类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分类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分类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过失致人死亡C. 非法持有枪支D. 捡到他人遗失物品后归还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过失致人死亡、非法持有枪支均属于犯罪行为。

而捡到他人遗失物品后归还,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对量刑有影响,但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因争执而杀害他人C. 过失致人死亡D. 因正当防卫而杀害他人答案:A、B解析:预谋杀害他人和因争执而杀害他人均属于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因正当防卫而杀害他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构成犯罪。

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A. 未成年人犯罪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被胁迫犯罪D. 犯罪后自首答案:A、B、C、D解析:未成年人犯罪、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被胁迫犯罪以及犯罪后自首,根据刑法规定,均可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解析:犯罪预备行为,即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也构成犯罪。

2.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犯罪人主动停止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不是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在一次争执中,因情绪激动,用拳头击打乙的头部,导致乙头部受伤。

事后,甲主动送乙去医院,并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

问题: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B.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C.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D. 故意驾驶车辆撞人致人死亡答案:D2. 甲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并致人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 交通肇事罪B. 危险驾驶罪C. 故意杀人罪D. 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答案:A、B、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为?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C.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D. 非法限制他人通信自由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无论造成何种后果,均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案:错误。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需要达到一定的伤害程度,并非所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

紧急避险是刑法中的一种免责事由,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累犯的规定。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累犯是指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刑罚执行期满不满五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

对于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挑选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2.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A.按劳取酬B.能够酌量发给酬劳C.别发酬劳D.依照劳动表现发给酬劳3.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A.共同犯罪B.非共同犯罪C.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4.某甲在1997年9月盗窃巨款后外逃,于1999年4月归案。

对某甲适用刑法应采纳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5.间接有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不的关键是()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别同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别同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别同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别同6.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别负刑事责任的是()A.没有彻底丧失辨认或者操纵自个儿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B. 间歇性精神病人C. 又聋又哑的人D.彻底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7. 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A.管制的犯罪分子B.拘役的犯罪分子C.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8.下列情形中能够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A.杀人后,刚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B.欲实施强奸而跟随、跟踪妇女人行为人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9. 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是()A. 盗窃枪支、弹药罪B.劫持航空器罪C. 武器装备肇事罪D.间谍罪10. 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

乙服食后,甲懊悔,连忙讲明事情,并将乙送往医院救护。

医院在救护过程中检查发觉,甲所投放的“毒药”全然没有毒性,乙安稳无恙。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甲欠乙10万元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参考答案:A2.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A、邪教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参考答案:A3.李某(17周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审判阶段,李某有悔罪表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对李某宣告缓刑B、人民法院应当对李某宣告缓刑C、如果宣告缓刑,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考验期2日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农民涂某在秋季某日午夜,拿着锯子到离村三里远的队有林中偷锯松树。

涂某在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同队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

因月色暗淡,看不见锯树人,李某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

当走到距离锯树处两丈远时,树正好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的头部,致李某重伤。

本案中,涂某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5.关于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罚。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对丙可以假释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对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凡在我国领域以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 ]2.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采取的是简单罪状方式。

[ ]3.刑法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 ]4.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 ]6.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7.在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中止。

[ ]8.前罪或后罪有一个是过失的,都不构成一般累犯。

[ ]9.危害结果体现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大小,但尽管如此,危害结果仍只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 ]10.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绝对确定法定刑。

[ ]11.对已满14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无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多严重,都必须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12.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无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 ]1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只要某一行为不违反刑法,即使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得以犯罪论处。

[ ]14.危害结果体现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大小,但尽管如此,危害结果仍只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 ]15.对行凶、杀人、抢劫、绑架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无论造成不法侵害者何种程度的损害,均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16.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揭发同案犯或供述其共同犯罪行为的,构成立功。

[ ]17.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 ]18.对于累犯,不得适用假释。

[ ]19.构成一般累犯,要求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三年之内。

[ ]20.又聋又哑人或盲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1.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2.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A.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开始,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结束B.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C.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计划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D.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没有区别答案:B二、判断题1.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正确2.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李某正在盗窃自己的自行车。

张某为了制止李某的盗窃行为,用手中的钥匙链击打李某,导致李某轻伤。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某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其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限度,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答案: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行为未能完成的状态,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

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未遂可能构成犯罪,但犯罪中止一般不构成犯罪,或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B. 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C. 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D. 行为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答案:D解析: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主体要件的一部分,不是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2. 下列关于盗窃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B. 盗窃行为必须具有秘密性C. 盗窃罪的成立不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D. 盗窃罪的成立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答案:C解析:盗窃罪的成立需要有占有转移的结果,即行为人通过盗窃行为实际上取得了对财物的占有。

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的C.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的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答案:C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权利,而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御的行为。

对于明显不具有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

4.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B. 贪污罪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C.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吞公共财物D.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答案:D解析: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对象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非公共财物。

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A. 驾驶人员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B. 驾驶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C. 驾驶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交通事故D. 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答案:D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驾驶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答案:C解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均可能构成犯罪。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属于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解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动机和目的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赶时,为了逃脱,将乙推倒致其受伤B.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将甲打伤C.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枪将甲击毙D.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棍棒将甲打伤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者采取的防卫行为。

选项A中甲的行为属于逃避,不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中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选项D更符合题意;选项C中乙使用枪支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

4-2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死亡B.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刀具刺伤乙,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棍棒击打乙,导致乙轻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石头砸伤乙,导致乙重伤答案:A、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选项A和B中的行为均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选项C和D中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伤害,但未导致他人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2-5.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犯罪。

2-1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故意犯罪?A.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B.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希望结果发生C.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不希望结果发生D. 明知行为违法而为之,但放任结果发生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条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D. 防卫行为必须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进行答案:B4.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行为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B. 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C. 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D. 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法规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金答案:A6.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在于?A. 犯罪预备没有实施犯罪行为B. 犯罪未遂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C. 犯罪预备没有达到犯罪目的D. 犯罪未遂达到了犯罪目的答案:B7.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A. 自首B. 立功C. 犯罪后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D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数罪并罚?A. 一人犯数罪,判决宣告前发现的B. 一人犯数罪,判决宣告后发现的C. 一人犯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前发现的D. 一人犯数罪,判决执行完毕后发现的答案:D9.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累犯?A.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B.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C.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均属于故意犯罪D.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均属于过失犯罪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B.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D.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B.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C.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因意外事件而未能完成犯罪D.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因被他人阻止而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实施犯罪行为C.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犯罪故意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答案:A, C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自首?A.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被抓获,但在司法机关讯问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被抓获,但在司法机关讯问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 B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犯罪分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C. 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并重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因紧急避险而损害他人财物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毁灭证据答案:A二、判断题1.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正确2. 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3. 正当防卫过当,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态度不同,故意犯罪是明知故犯,过失犯罪则是由于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的。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相适应;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李某正在盗窃自己的自行车。

张某立即上前制止,并在争执中不慎将李某推倒,导致李某头部撞击地面受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理由如下:首先,李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次,张某上前制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再次,张某在制止过程中不慎将李某推倒,虽然造成了李某受伤,但张某的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3. 以下哪种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自卫致人死亡B. 因过失致人死亡C. 因故意致人死亡D. 因正当防卫致人死亡4.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的罪犯D. 犯罪后立功的罪犯5.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B. 贪污C. 受贿D.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6.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自首D. 犯罪后拒不认罪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行为人在被攻击后反击B. 行为人在预见到攻击后反击C. 行为人在攻击发生时反击D. 行为人在攻击结束后反击8.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9.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损害他人的财产B. 为了保护他人的财产,损害自己的财产C.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损害他人的财产D. 为了保护他人的财产,损害他人的财产10.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犯罪未遂?A.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B. 行为人尚未着手实施犯罪C. 行为人已经完成犯罪D. 行为人已经放弃犯罪答案解析:1. A. 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过错犯罪D. 间接故意犯罪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2.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在量刑上没有区别。

(错误)3. 犯罪中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制止行为,造成侵害者损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什么是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答案: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达到了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园内发现一名小孩在玩耍时不慎落水,甲见状立即跳入水中将小孩救起。

在救助过程中,甲不慎将小孩的手表弄丢。

事后,小孩的家长要求甲赔偿手表损失。

问题:甲是否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答案:根据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其目的是为了救助落水的小孩,保护小孩的人身安全。

在正当防卫过程中,甲不慎将手表弄丢,属于正当防卫过程中的意外损失,甲不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

刑法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解析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D.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盗窃均属于犯罪行为。

而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虽然违反了道德规范,但并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正当防卫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正当防卫均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警告不属于刑罚种类。

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死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贪污数额巨大、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死刑。

6.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巨大D. 盗窃数额巨大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盗窃数额巨大均不适用无期徒刑。

7.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较大D. 盗窃数额较大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情节较轻的,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杀人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以上都是答案:B3.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什么?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B.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但应当预见C.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也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预见,但希望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D. 一人故意犯罪,另一人不知情但提供了帮助答案:A2.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对)2.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3.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期满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过失”的含义。

答案:刑法中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 什么是刑法中的“犯罪预备”?答案:刑法中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这种行为虽然尚未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其对犯罪的实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目解析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虽然对犯罪的定性和量刑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

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害他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D. 故意杀害他人答案:B解析: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没有故意杀害他人的主观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B. 共同实施犯罪C.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D. 提供犯罪工具答案:A、B、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预谋实施犯罪、共同实施犯罪和提供犯罪工具都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事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则构成共同犯罪;如果事先没有通谋,则不构成共同犯罪。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甲在乙的家中盗窃财物,被乙发现后,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

请问甲的行为构成何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在本案中,甲在盗窃过程中被乙发现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对乙实施了暴力,导致乙轻伤,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犯罪未遂?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解析: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否得逞。

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阻止、犯罪工具失效等,导致犯罪行为未能完成。

2024学年6月份考试 刑法学 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 刑法学 复习题

期末考试刑法学(1)复习题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成立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

A、犯罪行为B、犯罪结果C、犯罪目的D、犯罪动机正确答案:A2、某甲实施犯罪在1997 年9月30日之前,但至新刑法典施行后才被审判,根据新旧刑法的规定,处刑相同。

对甲应适用()审判。

A、新刑法B、旧行法C、新刑法和旧刑法D、新刑法或旧刑法都可以正确答案:B3、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城内犯罪的()。

A、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正确答案:B4、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A、不可能构成犯罪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正确答案:A5、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数量是()。

A、共同犯罪人可能都是主犯B、共同犯罪人可能都是从犯C、共同犯罪人可能都是胁从犯D、主犯只能是一个正确答案:A6、甲在深夜进入了乙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在里屋睡觉的乙听到外屋有动静,大喊“抓贼”,甲只好仓皇逃走。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正确答案:B7、避险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过失B、故意C、既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正确答案:D8、下列何种犯罪的主体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A、伪证罪B、诬告陷害罪C、贪污罪D、非法拘禁罪正确答案:C9、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应当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待治疗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B10、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某文物机构的文物。

甲负责放风,乙负责窃取文物,丙负责运输销售赃物,甲、乙、两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效力低于刑法B. 犯罪目的是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C.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D. 所有的犯罪均有犯罪对象2. 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B. 刑法的学理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C. 扩张解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超过了字面的意思D. 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原则C. 限制加重原则D. 反对株连原则4.下面那些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A. 刑法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B. 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C.量刑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D. 刑法不能溯及既往原则5. 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A.抢夺罪B.盗窃罪C.强奸罪D.侵占罪6. 楚某1997年3月5日犯甲罪,追诉期限应为10年,2002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诉期限也是10年。

这时甲罪的追诉期限应:()A.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5年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7.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8.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凡是侵害本国国家利益或公民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9.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A. 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 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 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10. 犯罪发生在我国境内是指()A.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B.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C.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境内D.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11. 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是()A.同类客体 B.直接客体C.主要客体 D.随机客体12.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3.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A. 抢劫罪B. 盗窃罪C. 受贿罪D. 间谍罪14. 在犯罪客体中决定犯罪性质的是()A. 随机客体B. 主要客体C.次要客体D. 简单客体1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 B.着手实施犯罪时起算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16.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用()A. 从旧兼从轻B. 从新兼从轻C. 从旧兼从重D. 从新兼从重17. 新刑法与旧刑法那一个处刑更重是以()A. 法定最高刑为比较标准B. 法定最低刑为比较标准C. 以实际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比较标准D. 以新刑法为比较标准18. 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在食堂就餐时乘机将毒药投入乙的饭碗。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学(2)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1、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处罚,理解正确的是()。

A、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B、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C、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判处死刑的刑罚D、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可以判处缓刑正确答案:A2、下列哪项行为不是间谍罪的行为方式?()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的目标D、投降敌人,为敌人效力正确答案:D3、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6万元。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正确答案:B4、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15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B5、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要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

甲怕时间长了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4000元卖掉。

对甲应当如何处理?()A、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B、以绑架罪一罪处罚C、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D、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正确答案:D6、公司保安甲在休假期内,以“第二天晚上要去医院看望病人”为由,欺骗保安乙,成功和乙换岗。

当晚,甲将其看管的公司仓库内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A、诈骗罪B、盗窃罪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正确答案:C7、甲于201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B. 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C. 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D. 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2.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A. 按劳取酬B. 可以酌量发给报酬C. 不发报酬D. 根据劳动表现发给报酬3. 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A. 共同犯罪B. 非共同犯罪C. 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 任意共同犯罪4. 某甲在1997年9月盗窃巨款后外逃,于1999年4月归案。

对某甲适用刑法应采用的原则是()A. 从新原则B. 从新兼从轻原则C. 从旧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5.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A. 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B. 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C. 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D. 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6. 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是()A. 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B. 间歇性精神病人C. 又聋又哑的人D. 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7. 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A. 管制的犯罪分子B. 拘役的犯罪分子C.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8. 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A. 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B. 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C. 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D. 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9. 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是()A. 盗窃枪支、弹药罪B. 劫持航空器罪C. 武器装备肇事罪D. 间谍罪10. 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

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

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A. 不构成犯罪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犯罪既遂11. 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当()A. 以拐卖妇女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B. 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D. 按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12. 成立紧急避险的条件必须是()A. 有条件逃跑、报警B. 直接对抗危险C. 进行正当防卫D. 出于迫不得已13.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A.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医疗的医护人员B. 任何人C.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D. 没有医疗实践经验的人14. 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就餐的食堂的饭菜中投毒。

某甲的行为属于()A. 想像竞合犯B. 连续犯C. 结合犯D. 结果加重犯15. 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必须出于()A. 故意B. 过于自信的过失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16. 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A. 一般主体B. 纳税人C. 扣缴义务人D.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17. 某甲为骗取保险金,为自己的厂房投保。

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指使他人放火烧毁厂房,并殃及附近居民安全。

对某甲的行为应()A. 以放火罪论处B. 以保险诈骗罪论处C. 以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并罚D. 按牵连犯以放火罪从重处罚18. 被害人王某(女)向公安机关控告孙某在2年前强奸了她,公安机关认为证据不足而未予立案。

之后不久,孙某因犯盗窃罪在刑事拘留期间交代了曾强奸王某的事实。

对孙某所犯的强奸罪应适用()A. 时效中断B. 不予追诉C. 时效延长D. 根据认罪态度决定是否追诉19. 决定罚金数额的根据是()A. 罪行轻重B. 犯罪情节C.经济能力D.认罪态度20.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A. 必须适用的B. 不适用的B. 可以适用的 D. 酌情适用的21. 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

我国刑法对K是()A. 有管辖权B. 实行豁免C. 无管辖权D.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 强奸B. 绑架C. 决水D. 抢夺23.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A. 甲乙互不相识,同时在一仓库内行窃B. 甲乙共同强奸妇女C. 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D. 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24.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A. 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 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 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25. 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A. 犯罪行为B. 违法行为C. 违法和犯罪行为D. 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6. 管制的特点是()A. 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B.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 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D. 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27. 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A. 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 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C.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D. 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28. 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一罪,判处有期徒刑7。

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两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5年。

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的幅度应该是()A. 4—13年B. 7—20年C. 9—13年D. 7—16年29.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A. 盗窃罪B. 诈骗罪C. 复制电信码号罪D. 盗窃通信线路罪30. 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

对李某的行为应当()A. 以诈骗罪论处B. 以侵占罪论处C. 以职务侵占罪论处D. 以贪污罪论处31. 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A. 犯罪故意B. 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C. 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 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32.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 国家工作人员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 司法工作人员D.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33. 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

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A. 以徇私枉法罪论处B. 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C. 以受贿罪论处D. 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34. 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

某甲构成()A. 盗窃罪B. 放火罪C. 失火罪D. 盗窃罪和失火罪35.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A. 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B. 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C. 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D. 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36. 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A. 非法经营罪B. 挪用资金罪C. 挪用公款罪D. 挪用特定款物罪37. 被告甲系某村农民,该村曾发生过因关闭门窗使用炭盆生火取暖致人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件,甲对此也知道。

某年冬天,因天气奇冷,甲拿出家中木炭生火取暖,并紧闭门窗,以防止暖气外泄。

后因室内二氧化碳过多,除甲外,其妻乙和子丙均中毒死亡。

甲的行为()A. 系意外事件B. 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C. 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D. 系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38. 某甲意欲杀乙,正举刀准备砍杀乙时,有人经过乙旁,甲见人来,遂仓皇逃离。

对于甲()A. 可以比照预备犯从重处罚B. 不应处罚C.可以比照犯罪既遂处罚D.以犯罪未遂处罚39. 关某因犯倒卖文物罪,被判无期徒刑。

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得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间的第六年,关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关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具体的做法是( )A. 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 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 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 决定执行无期徒刑40. 甲为还赌债,绑架富翁乙之子丙,并勒令乙拿出20万元才肯放人。

乙报警,甲知道后,异常生气,遂将丙杀死。

甲的行为()A. 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B. 构成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C. 构成绑架罪一罪D. 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41. 刘某在香港以84万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2公斤金条。

次日上午,刘某携带经过伪装的金条从某海关入境,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企图将黄金运往内地销售。

经鉴定,该批黄金价值人民币100万元,应缴纳关税8万元。

刘某的行为构成()A. 走私贵重金属罪和偷税罪两罪B.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C. 走私贵重金属罪D. 偷税罪42. 某甲想杀死乙,趁天黑后在乙家院落隐藏等待乙回来。

见到“乙”的身影后,甲从藏身之处跳出,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将“乙”砸死。

邻居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电筒的光线使甲发现原来他杀死的不是乙,而是准备到乙家串门的同村的丁某。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A. 手段错误B. 对象错误C. 客体认识错误D. 因果关系错误43. 被告人甲在某市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50万元。

为了骗取保险金,甲于某日深夜将家中财物全部转往他处藏匿,并伪造被盗现场,要求保险公司理赔,领取保险金额50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 诈骗罪B. 合同诈骗罪C. 保险诈骗罪D. 金融诈骗罪44. 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

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防卫过当D. 故意犯罪45. 万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对万某的追诉时效是()A. 7年B. 10年C. 15年D. 20年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 )2. 对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既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3. 十四周岁以下的人实施任何刑法禁止的行为的,都不负刑事责任。

( )4.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 )5.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6.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 )7. 妇女不可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

( )8. 任何犯罪必然给犯罪对象造成一定损害。

( )9.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