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历史命运的悲怨和无奈
• 本文选自第三折,主要写昭君出塞的过程,从 汉元帝灞桥送别起,至昭君投江,单于将她礼 葬,并把毛延寿押至汉朝止。这折戏是全剧高 潮,不仅表现了鲜明的主题思想,而且具有精 湛的艺术特色。这一折所创造的三个层面的悲 剧意境 :爱情悲剧、民族悲剧和生命悲剧。从 这三个层面的意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 的带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牺牲情结和忧郁情结。
王昭君
•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乳名皓月,中国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 又称“明妃”,汉元帝 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 归人。王昭君出生于长 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 的地方普通的民家。汉 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 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 王昭君被选入宫。

王昭君其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故有落 雁之称。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 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 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 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汉宫秋》与正史记载的不同,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 马致远并不是为了关照女性而塑造王昭君这一形象 ,而是借王昭君这个酒杯浇自己的块垒。马致远年 轻时颇有志于功名事业,但未曾得志在《汉宫秋》 第一折中昭君自我介绍到“妾姓王,名嫱,字昭君 ”在古代女子多是有姓无名更别提是字了,然昭君 却有名更有字。可见,作者并没有把昭君作为普通 的女子来写,前面也说提到了王昭君的形象是根据 儒家的道德规范要求塑造的,她的身上的集中体现 了忠义孝节这些士人所必备的品质。作者塑造王昭 君这个形象只是为了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以 及能得到主上知遇,忠君报国的愿望。
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 诗歌有700多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 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 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石崇、李 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张仲素、 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 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 通、老舍、陈志岁等。
《咏怀古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杜甫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汉宫秋
• 《汉宫秋》全名《破幽 梦孤雁汉宫秋》,取材 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 事,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作品通过汉元帝对文 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 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 为一国之主, 他连自 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 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 的悲剧。
历史背景
•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 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 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 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 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 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 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 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 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 以祭奠昭君。
马致远
化学1班第14组
中国戏曲 ——元杂剧
•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 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 • • • • 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曲词:配曲的唱词。 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 3科范:指戏曲程式动作。 4宫调:乐曲曲调。
• • • • • • • • • • • • •
题材内容 1.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 2.表现英雄主义,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 3.描写恋爱婚姻,反映妇女悲惨命运,表现妇女的愿望和追求。 4.歌颂忠良,鞭挞奸佞。 5.反映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状况。 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2.矛盾集中,情节紧凑,主线突出。 3.人物性格刻画鲜明。 4.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艺术形式 元杂剧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
• 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质,而 且在当时可能达到的程度上最真实地反映了现实。 他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他们体现着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性格,也反映出作者的理想。
马致远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他是一位“姓名 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 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 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风格豪 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马致远 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 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 情性和主观性。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
•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李白
•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蝶恋花-出塞》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 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 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王昭君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 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 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 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纳兰性德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 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 枫树。 •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 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 秋雨。
《汉宫秋》的故事与正史记载的昭君和亲,有何不同?
• 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 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 南匈奴 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 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 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 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 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 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 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 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 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 4.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 •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 的完美结合。 •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 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 此外,曲中各种修辞方法结合描绘了旷远悲 凉的深秋塞外景况以及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 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 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 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 的《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 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 外国代表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主要著作有历史剧《 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艺术特色
1.作者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 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 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 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 ,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 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3.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 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 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