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 原是焦虑症
强迫症-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种神经症,亦称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为反复出现且无法预料的惊恐发作(急性强烈的惊恐发作)。
发作时病人体验着强烈的恐惧和身体的极度难受。
惊恐体验的原型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有一位叫Pan的天神,他习惯睡在路边岩穴里,如果有人经过时惊醒了他,他就会发出一阵震人心魄的尖叫,有许多路人被他这种骇人的叫声所吓死,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怖与惊吓就被称为惊恐。
1)以下症状存在4种以上即可诊断:1. 心悸、心跳猛烈或心跳过速。
2. 出汗。
3. 震颤或发抖。
4. 感觉气短或有窒息感。
5. 感觉咽喉部有阻塞感。
6. 胸痛或胸部难受。
7. 恶心或腹部不适。
8. 头晕、感到站不稳或坐不稳,头部发飘,晕倒。
9. 有不真实感或害怕会发疯10. 感到自我失控或害怕会发疯。
11. 身体各处感觉异常,如发麻、蚁爬感、针刺感等。
12. 寒战或潮热感。
2)控制“惊恐”和焦虑的方法:只有有效的控制或减少了“惊恐”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才会给患者以说服力和信心,也才会确认自己在发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认知”模式上的纠正。
1. “放松”是人们有效的控制“惊恐”和“焦虑”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药物(在做治疗的过程,对于病人的态度是:能够不使用药物就可以控制的或者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还能够控制自己的,尽量不使用药物)。
放松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听音乐、做一些娱乐活动,到郊外或田野中,都可以使认得到放松,但在感到焦虑或紧张的时候,刚才提到的方法往往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或者不能有效的控制,这时“深呼吸”会很有效的控制症状的发展。
2. “深呼吸”可以有效的控制“惊恐”的发作和焦虑情绪。
人在正常的时候,呼吸处于一个很平稳的状态,有的人习惯用轻而快的呼吸方式呼吸,应用这种方式呼吸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呼吸急促的表现。
当感觉到紧张、恐惧时,会发现自己的呼吸会变的相应的加快,而且呼吸变的很浅、很轻,此时,呼吸在应用肺的上半叶进行呼吸,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叫“换气过度”的行为。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
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
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
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
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
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
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临床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
患者的焦虑并非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
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彷佛窒息将至,疯狂将至,死亡将至。
患者如频临末日,或奔走尖叫,惊恐万状,四处呼救。
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心脏症状:胸闷、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2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严重时有窒息感:3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眩晕、晕厥和感觉异常。
也可有出汗、腹痛、全身发抖、全身瘫软等症状、通常发病急骤,终止也较快。
但发作后患者仍心有余悸,不过焦虑的情绪体验不再突出,而代之为虚弱无力。
一般持续十分钟便自行缓解,有的患者需经若干天才能完全康复。
二临床表现1、无明显原因的出现极度恐惧、濒死感、人格解体的体验,发作突然开始,又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存在,事后能回忆起发作过程。
2、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脏剧烈跳动、出汗、窒息感等。
3、发作次数可以每周3—4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不等,个别患者可持续数小时。
4、发作间歇期除了担心再次发作无特殊异常表现。
5、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也无异常。
6、自知力完好,因病而感到十分痛苦,主动求诊。
另外,其体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气短、窒息感、胸部发紧、有压迫感或疼痛感、发抖、忧虑感、多汗、眩晕站不稳、恶心反胃感到发怵、发冷或面色潮红。
心理体验:患者发作时会出现多种令其苦恼的的想法,如:我要发疯了!我要失去理智了!我要崩溃了!我快不行了等等。
三病因生物存基础:大脑中存在的神经递质或受体的不平衡,如去甲肾上腺素,5-HT,γ-氨基丁酸,乳酸盐等。
导致惊恐发作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患者的心理素质有先天的体质特点,或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变化为比较脆弱。
医学知识之焦虑症

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
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诊断】一、症状特点(1)广泛性焦虑症:是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
(2)惊恐发作:焦虑症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状态,伴频死感或失控感,可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3)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
二、体检发现恐惧发作并非躯体疾病所致,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
三、鉴别诊断该病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兴奋药物过量、镇静药物或苯二氮苯类药物的撤药反应相鉴别。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对该病有明显疗效,但心理治疗有减轻焦虑的作用,一般应在药物控制焦虑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心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1)三环类抗抑郁剂:以丙咪嗪、氯丙咪嗪效果较好,开始剂量宜小,如丙咪嗪可从每天12.5mg睡前一次开始,隔天增加12.5mg,直到300mg,一般治疗剂量150mg,个别需用至300mg以上。
(2)苯二氮蕈类:以阿普唑仑疗效最好;其次,氯酯安定、氢羟安定、舒乐安定、安定等也有较好的作用。
阿普唑可用0.4~0.8mg 3次/d。
(3)B-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用于减轻病人植物神经亢进症状。
(4)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疗效好,无嗜睡等副作用。
二、心理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基本方法,常用者有:(1)集体心理治疗;(2)小组心理治疗;(3)个别心理治疗;(4)森四疗法。
心理治疗由医生向病人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使病人对该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
变态心理学-第4讲(焦虑症)

惊恐障碍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 (1)行为训练——主要是调节呼吸频率 (2)暴露疗法——使病人逐步适应害怕的情境 (3)放松训练——抵抗焦虑情绪。 (4)认知调节——适当降低自我期望值。
2、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法。 3、辅助必要的药物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 的提心吊胆及持续紧张不安为主的慢性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 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 痛苦。
“我每天总是提心吊胆,难以放松,每时每刻都感到全身酸痛 肌肉紧张,心里想的几乎都是令我担忧的事,但这些事非常零散, 说不清具体指哪些。几个月来,这种状况一直缠绕着我,使我烦恼 ,注意力无法集中,以至于难以入睡,无法正常工作, 身体健康 状况也不佳。这种状况已持续了半年多,我沮丧极了,不知这种糟 糕的状态何时才能结束……”
致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 • 脑干蓝斑区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活性的异常可能与
惊恐发作有关 2、遗传易感性(家族聚集性) 3、社会心理因素 • 儿童和成人期经历创伤性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与惊恐障
碍的形成有关。惊恐障碍的患者对创伤效应更敏感,特 别是涉及分离和依恋关系破裂的事件。 • 惊恐障碍的患者比无障碍的个体对创伤效应更敏感。
作业
单选:1、.你判断该求助者最可能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障碍问题 【答案】C
单选:2、该求助者对未来的担心害怕并无多少根据,这是( (A)抑郁 (B)烦恼 (C)紧张 (D)焦虑 【答案】D
)表现。
作业
多选:3.对该求助者做出焦虑神经症的诊断其根据包括(
• 常伴有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难以作决定、记忆力减退等。
恐惧焦虑症症状是什么?这些表现要当心了!

恐惧焦虑症症状是什么?这些表现要当心了!现代社会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很多人平时只注重身体健康忽略了心理健康,所以才会有很多心理疾病出现,恐惧焦虑症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那么,恐惧焦虑症在临床上都会有哪些表现呢?★1.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1)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为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
有的伴有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也有的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或原因,不可预测,两次发作期间,除了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发作突然,一般10分钟达高峰,不超过1个小时,可自行缓解。
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
(2)预期性焦虑: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常担心再次发作,因此常感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3)求助和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因此要求立即给予救护,在发作间歇期,因担心发作得不到帮助,因此回避一些活动,不愿单独果在家里,不愿单独外出等。
惊恐发作病人常伴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增大,应给予重视。
★2.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以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也称漂浮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
病人的基本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的惊恐。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病人的这种紧张不安与现实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紧张和过分警惕等。
(1)焦虑和烦恼: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危险的担心,患者预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紧张,坐立不宁。
如果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的而固定的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浮动性焦虑(漂浮性焦虑)。
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惊恐障碍是一种焦虑症,其特征是突然出现的恐慌发作,伴有强烈的身体不适和强烈的恐惧感。
以下是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根据《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手册》(DSM-5):
1. 至少出现了两次未预期的恐慌发作,并且至少其中一次后续至少一个月都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担忧:
- 出现其他恐慌发作。
- 恐慌发作后的担忧会引发更多的恐慌发作,或者带来其他
负面的身体、心理或社交后果。
- 避免出现恐慌发作的情境。
2. 至少一个恐慌发作与以下四种或更多症状同时存在,并且这些症状在发作时达到峰值:
- 心悸、心跳加速或心绞痛。
- 汗流浃背。
- 颤抖或打颤。
- 呼吸困难或憋气的感觉。
- 感觉窒息或噎住。
- 胸部或腹部不适。
- 恶心或胃部不适。
- 头昏或昏厥感。
- 扭转或失去自控感。
- 失去实在感或脱离现实感。
- 强烈的恐惧死亡。
- 手脚发麻或刺痛感。
- 发热或寒冷颤抖。
3. 排除其他引起上述症状的身体疾病或物质使用。
4. 强调了思考恐慌发作会导致更多发作的过程,或者出现以恐慌发作为核心的担忧。
以上是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如果满足这些标准,可能会得到惊恐障碍的诊断。
然而,仅凭以上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请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评估和诊断。
《浅谈惊恐障碍》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惊恐障碍概述 03 惊恐障碍的症状表现 04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 05 惊恐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06 惊恐障碍的案例分析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惊恐障碍概述
第二章
定义和特征
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心慌、 呼吸困难等 症状包括心悸、出汗、颤抖、头晕、恶心等
康复计划
心理治疗:认知 行为疗法、暴露 疗法等
药物治疗:抗抑 郁药、抗焦虑药 等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健康 饮食、适度运动 等
社会支持:与家人、 朋友、同事保持良 好的沟通和交流, 寻求支持和帮助
自我管理和调节
学会放松和减压,如深呼吸、 冥想、瑜伽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 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 量的运动
惊恐障碍的研究历史:从早期症状描述到现代诊断标准 惊恐障碍的病因研究: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 惊恐障碍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自我管理 惊恐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预防、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等
研究方法和成果
研究方法:临床观察、问卷调查、实验室研究等 研究成果:发现惊恐障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 未来研究方向:基因研究、神经影像学研究、心理治疗效果评估等
时间
预后:惊恐障碍 的预后通常较好, 大多数患者经过 治疗后可以恢复
正常生活
复发:惊恐障碍 容易复发,需要 长期治疗和监测
治疗:药物治疗 和心理治疗是主 要的治疗方法, 其中药物治疗包 括抗抑郁药、抗 焦虑药等,心理 治疗包括认知行 为疗法、暴露疗
法等。
惊恐障碍的症状表现
医学PPT课件惊恐障碍

六、诊断
DSM-Ⅳ将本病区分为: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 症和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惧症两种类型。合并重 型抑郁症者应分别给予诊断 ,这类患者的自杀倾 向增加临床上需加以重视。
• 4. 神经解剖:
• 惊恐发作:German等认为脑干,特别是 蓝斑与急性惊恐发作密切相关。
• 预期焦虑:可能与边缘叶的功能损害有关, 边缘系统(边缘叶)是人类愤怒、警觉、 恐惧等情绪的中枢。
• 恐怖性(习惯性)回避:这是一种学习到 的行为与脑皮质(额叶皮层)的认知和意 识活动有关。
• 5. 生理
• 焦虑谱系 :根据美国DSM-IV分类系统, 焦虑障碍可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 碍、恐怖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 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引起的焦 虑障碍、物质依赖引起的焦虑障碍和未在 他处注明的焦虑障碍。
二、流行病学研究
根据我国2009年五大城市15家综合医院调查结 果,焦虑障碍的现患率为8.57%,其中女性 9.05%男性7.69%,终生患病率为9.34%,其中惊 恐障碍患病率为1.45%,广泛性焦虑患病率为 4.17%。
• 脑电图显示,PD患者的脑电波α节律减少,高 频率α活动增加,提示PD患者常处于高警觉状态。 心电图显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提示血管警觉 性增高。此外,患者皮肤电阻的灵活性降低。
• 6. 心理
• 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上看,焦虑是对未 认识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这种危险由于 神经症防御机制未能为患者辨认出来,有 时这种危险只是象征性的。当重新显现童 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而激发焦 虑,引起警觉性增高。而行为主义认为, 焦虑是恐惧有些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
• 有的出现过度唤气、头晕、四肢麻木、非真实感, 心悸、出汗、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震颤 或全身无力、胃肠道不适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症 状,以及运动性不安。此种发作历时很短,一般 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症状可自行缓解, 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
惊恐症(急性焦虑症,惊恐性障碍,惊恐障碍)

惊恐症(急性焦虑症,惊恐性障碍,惊恐障碍)【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是近代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遗传Crowe等(1983),Harris等(1983),Crow等(1983)分别发现惊恐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本病的发病风险率分别为24.7%、20%和17.3%;而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率则分为:2.3%、4.8%和1.8%;显示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Torgersen(1983)报告一项双生子研究,MZ同病率5倍于DZ的同病率;但MZ的同病率只有31%,提示非遗传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2.生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述如下:(1)乳酸盐:Cohen White(1950)首先报告,类似焦虑症的神经循环衰弱患者在进行中等程度运动时血中乳酸盐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itts和McClure(1967)认为血中乳酸盐含量的升高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于是在双盲条件下给14名焦虑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静脉滴注0.5mol乳酸钠10ml/kg,在20min之内滴注完毕。
发现惊恐障碍患者中13名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惊恐发作,而正常对照组中仅2名出现类似症状。
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解释有:引起了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有氧代谢异常,-肾上腺素能活动亢进,外周儿茶酚胺过度释放,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增加等。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乳酸在体内代谢为碳酸,进而水解为CO2和水;CO2则通过血脑屏障,使脑干腹侧髓质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改变,或导致蓝斑核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冲动发放增加。
正电子发射断层脑扫描和区域脑血流量的研究表明,静脉滴注乳酸盐后,对乳酸敏感的病人,其右侧海马旁回区域血流量和氧代谢率升高,反映了该部位的活动增加(Reiman等,1986)。
(2)CO2 :Gorman等(1984)给焦虑症患者在室内吸入5%的CO2混合气体,像乳酸盐一样,也可引起患者惊恐发作。
焦虑障碍I:恐怖症与惊恐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行为治疗
恐惧反应可以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
认为恐怖症的形成有二个步骤:
第一,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一个人习得了对条件 刺激(即中性刺激)的害怕反应;
第二,为了减少条件性的害怕反应,习得了回避 性条件刺激的行为。
这是一个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它使得回避行为得
到了强化而长期存在。
( Mowrer,1947)
(Carson et al., 1996)
27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分析理论
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 根源在于无意识的本我冲动 ;
人们害怕为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支配,通过置换 的防御机制,焦虑就被某些外在对象或情境替代。 (钱铭怡,2006)
例如:4岁的小汉斯(Little Hans)对马的恐惧 。 (Comer, 2002)
• 恐怖症在人群中常见,是仅次于抑郁症、 酒依赖,位于第三位的精神障碍。
10
患病率
美国
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11.1%(男)和15.5%(女)。
(Magee,1996)
特殊恐怖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11%(其中男性7%,
女性16%)。
(Keller,1994)
广场恐怖症终身患病率为5.3%(其中女性约占75%)。
15
主要表现
• 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惊 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的地方等 情境
3、回避行为
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16
社交恐怖症 (social phobias)
• 又称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等 – 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 – 回避见人、所有公众场合 – 焦虑,面红、心慌、震颤、出汗、恶心、尿急等
PD 的概述及治疗祥解

附:美国精神病分类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
•
惊 恐 发 作 诊 断 标 准
无规律的强烈恐惧或不适发作,突然发生下述 症状中的四项或以上,且在10分钟内达高峰。
– (1) 心悸、胸闷或心跳加快; – (2) 出汗; – (3) 震颤或发抖; – (4) 气促感或窒息感; – (5) 咽部发堵; – (6) 胸痛或不适, – (7) 恶心或腹部不适, – (8) 头晕、不稳、头重脚轻或头昏; – (9) 现实解体感或人格解体感; – (10)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 (11)濒死感; – (12)感觉异常(麻木或紧箍感); – (13)发冷或潮热感。
惊恐障碍的发展过程
自
反
发
复
预
回
场
惊
惊
期
避
所
恐
恐
性
性
恐
发
发
焦
行
怖
作
作
虑
为
• 惊恐障碍往往容易伴发广场恐怖
1、临床特征:
惊恐障碍的类型
多数的惊恐发作与特定的情景没有必然的联系, 某些伴有恐怖症状的患者可因特定的情景诱发 其惊恐发作。
惊恐障碍往往同时伴有其它精神障碍,尤其以 伴有广场恐怖为多见,因而又把惊恐障碍分为 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和不伴有广场恐怖的 惊恐障碍两种类型。
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感、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 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在发作时,意识清楚,事后 能回忆。
3、诊断标准
B、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C、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
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D、排除标准: – 排除其它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 发的惊恐发作 – 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自 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焦虑症惊恐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

焦急症恐慌障碍的自尔治疗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自尔治疗对付于焦急性神经症的治疗主假如以情绪治疗为主,天然也不妨符合协共药物举止概括治疗.患者无妨按以下几种要领举止自尔治疗:1.减少自疑自疑是治愈神经性焦急的需要前提.一些对付自己不自自疑心的人,对付自己完毕战草率实物的本领是猜疑的,夸大自己波折的大概性,进而忧虑、紧张战恐惊. 果此,动做一个神经性焦急症的患者,您必须最先自疑,缩小自亢感.该当疑赖自己每减少一次自疑,焦急程度便会落矮一面,回复自疑,也便是最后驱逐焦急.2.自尔紧张也便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去.比圆:您正在粗神稍佳的情况下,去设念各类大概的危危机景,让最强的情景最先出现.偏偏沉复出现,您缓缓便会料到所有危危机景或者所有历程皆不再感受到焦急.此时便算末止.3.自尔反省有些神经性焦急是由于患者对付某些情绪感受或者欲视举止压抑,压抑到偶尔中去了,但是它并不消得,仍潜伏于偶尔识中,果此便爆收了病症.收病时您只知讲痛苦焦急,而不知其果.果此正在此种情况下,您必须举止自尔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务诉道出去.需要时不妨收鼓,收鼓后症状普遍可消得.4.自尔刺激焦急性神经症患者收病后,脑中经常胡思治念,坐坐担心,百思不得其解,痛苦非常十分.此时,患者可采与自尔刺激法,变化自己的注意力.如正在胡思治念时,找一原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籍读,或者进止紧张的体力处事,记却痛苦的事务.那样便不妨预防胡思治念再爆收其余病症,共时也可巩固您的符合本领.5.自尔催眠焦急症患者大普遍有睡眠障碍,很易进睡或者突然从梦中惊醉,此时您不妨举止自尔表示催眠.如:不妨数数,或者用脚举书籍原读等督促自己进睡. 正在自尔采与以上要领的共时,还必须使用抗焦急药.时常使用的有安靖、利眠宁等,不妨心服也不妨肌肉或者静脉注射.如果焦急陪随抑郁,服用多虑仄、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良佳效验. 焦急性神经症患者,如果不妨庄重遵照医嘱,并举止稀切协共性的自尔治疗,不万古间一定能解脱焦急. 底下的一些修议或者许不妨助闲您纾解紧张、克服焦急,您不妨从中采用最符合自己的办法.。
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

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1)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发作无明显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
(2)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再发作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3)发作的典型表现常是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失控感),使病人难以忍受。
同时病人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
有的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也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小时。
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
此种发作虽历时较短暂,一般5~1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即可自行缓解仍如常人,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
病人发作频繁,1个月内至少有3次,或者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发作的焦虑常持续1个月以上。
(5)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况或某一类环境(不可预测性),大多数病人在间歇期因担心再次发病而紧张不安,并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症状,称为预期性焦虑。
在发作间歇期,多数病人因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帮助,因此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同(此时并有广场恐惧症)。
惊恐发作病人也可并有抑郁症状,有的有自杀倾向,需注意防范。
(6)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惊恐发作综合征),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等,并且需要与某些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等鉴别。
2.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1)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
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
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
(2)病人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3)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心跳加速、胸闷、气急、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植物性焦虑。
常见精神障碍: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
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1.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2.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附:典型病例杨X,女,38岁,高中文化,已婚,教师。
头痛、头昏、失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恐,反复发作1年余。
首次发病年月不清,患者只记得素来性急气躁,易于激惹。
常常心烦意乱,头痛头昏,很少有心情安稳的时候。
等公共汽车时不停地走下人行道翘首张望,即使没有急事也难做到像旁人那样悠闲自在地静待。
拨电话、调收音机时心急手抖,极无耐性,恨不得砸烂机器。
热心工作、爱护学生,但却常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事后自己后悔,学生和家长也有意见。
患者经常担心有什么不幸将要来临,上课时担心家中被盗;学生放学回家,担心途中出车祸;学校评比担心自己落后(实际上经常是先进)。
经常失眠、多梦,月经也不规则,一遇事便要上厕所小便。
两年前为了文凭上函授中专。
家中反映患者脾气更大,整日双眉紧锁,坐立不安,常诉胸痛,在某医院检查不见特殊异常,诊断为神经衰弱,给服脑乐静、天麻丸及ATP等药,患者服用几次,未见好转便不再服用。
一年多前途经某菜场时突发性心慌心悸、呼吸困难,患者极度恐惧,好像“周围没有空气”,“天要塌下来了”,大声尖叫,抱头鼠窜,最后死死抱住一根电杆,浑身战栗、大汗淋漓,瘫软下来,持续约半小时。
什么是焦虑症

什么是焦虑症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焦虑性神经症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广泛性焦虑症: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
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让患者感到难以忍受,但又无法摆脱;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
1.焦虑和烦恼。
2.运动性不安。
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
4.过分警惕。
二、惊恐发作:或称惊恐障碍。
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为特点。
其临床表现如下:1.惊恐发作。
2.预期焦虑。
3.求助和回避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在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以前,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约会之前,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
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
焦虑是有进化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达到焦虑症,这种有进化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去应付、对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得了焦虑症,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是如此妨碍的你的生活,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
“焦虑”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所以许多人对它在变态心理学或者临床诊断中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特别是“焦虑”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往往表达“害怕”差不多的意思,这就更增加了混淆。
当我们在临床上说“焦虑”时,它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而“焦虑症”指的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不仅包括我们平时所指的焦虑症(在正式诊断中,我们叫做一般性焦虑症),而且还包括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等等。
这里我们专门讲我们平时所指的焦虑症,而在其他地方讨论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
焦虑症的病理学焦虑症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它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到底焦虑症是由什么引起的?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恐障碍原是焦虑症
*导读:其实,一次次折磨林女士精神、肉体的病魔,在医学上被界定为“惊恐障碍”,又称之为急性焦虑症。
……
心理牧场
林女士算得上是个新潮人物,早就有了私家车,工作、生活因此倍感方便,还常常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但是,从去年开始,她突然对开车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
三次惊魂心感不解
有一次晚上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她突然感到有点头晕,继而心快速跳了起来,头上直冒冷汗。
林女士马上将车子就近停了下来,双手无力地放在方向盘上,阵阵莫名恐惧油然而生,非常担心就此一命归天。
她连忙打电话给丈夫,丈夫心急如焚地赶了过来,驾车送林女士到附近的一所医院挂急诊。
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林女士夫妇以为这件事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因此,也没太在意。
一晃2个多月过去了,就在他们把那件事忘得差不多的时候,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心魔”再一次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那天林女士因为应酬,很晚才驾车回家,恰巧前面堵车,没办法只得耐心等待。
这一等可坏事了,突然头晕目眩,心急速地跳动,浑身无力,似乎有一种生命极限到来的感觉。
于是,她又一次打电话向丈夫求救。
丈夫来了之后,将她送到了一所市级医院。
检查发现除心
率稍微快些外,其他一切都正常,这使夫妇俩很不理解。
医生解释说出现这种情况,按照中医理论,可能是过度劳累,体质虚弱所致。
建议林女士适当休息,并服用些中药调理可能会有帮助。
虽然中药的味道很苦,但为了健康,林女士还是照喝不误。
就这样又过了1个多月,一天,林女士办完公事后,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突如其来的病魔再次光临,这一次可把林女士给真正吓怕了,她感到再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出大问题。
病根原是惊恐障碍
通过一次偶然的医学咨询,林女士才明白了其中原委。
其实,一次次折磨林女士精神、肉体的病魔,在医学上被界定为“惊恐障碍”,又称之为急性焦虑症。
它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者在日常活动时会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往往会感到自己即将死去,或者有丧失理智的恐惧心理;同时,患者会感到自己的心脏将要从口腔里跳出来,呼吸也会变得急促起来,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大汗淋漓、震颤、步态不稳、手脚麻木等症状。
具有特征性的是,这种发作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即可自行缓解,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作。
林女士每次发作后,赶到医院就诊时,由于超过了这个时间段,所以各项检查并无异常。
莫名其妙的恐惧突然出现,这往往是一种病症的表现形式。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会认识到这些,就是某些医护人员也会忽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在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以致患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作。
惊恐障碍归属于神经症范畴,目前认为,个性胆小、敏感、工作压力大、对外界承受能力差、劳逸结合不当、缺少运动锻炼、过度疲劳等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内外因素的刺激,会使患者大脑内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的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或者这些递质之间的比例失去了平衡,这就是产生惊恐障碍的物质基础。
如果您有和林女士一样的惊恐经历或者有上述典型表现,您可千万不能忽视,讳疾忌医,应到医院心理门诊或者专业心理诊所咨询、检查、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林女士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获得健康和找回自信,现在每天她又开着心爱的小车上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