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计算讲解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导线测量—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603644
CD 603644 603801 1 17
f CD
60 6 147
f 容 60 n
12560627
坐标方位角
5
2364428
2110753
1002711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点号
1
A
B
1
2
3
4
C
D
坐标
方位角
5
距离
m
6
2110753
1002711
125.36
107.31
64.81
107.27
64.83
98.76
144.63
17.92
30.88
97.12
97.10
141.29
17.89
30.92

= 4 + 180° −


= +6 × 180°
− ෍ 测
二、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写成一般公式为:
式中


= 始 + × 180° − ෍ 测
始 ——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终边的推算坐标方位角
若观测左角,则


= 始 + × 180° + ෍ 测
坐标值

m ∆x/m ∆y/m ∆x/m ∆y/m x/m y/m 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25.36
98.76
144.63
116.44
156.25
603801
A
1536.86 837.54 B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原理
利用几何学原理,通过测量相邻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按照 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从而确定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测量的分类
按照精度要求分类
可以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以 及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导线测量 。不同精度的导线测量对应不同的测 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按照布设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 线等形式。不同的布设形式适用于不 同的测量环境和测量需求。
高程计算方法
高程计算方法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 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等,其中水准 测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角度计算步骤和方法
角度计算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各导线边的方位角,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导线边的转折角,最后根据已知点坐标和方位角、转 折角计算出未知点坐标和方位角。
角度计算方法
角度计算方法包括方向法、距离法、导线法和前方交会法等,其中方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PPT课件
• 导线测量概述 •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注意事项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实例分析
目录
01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的定义
导线测量定义
导线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测 定一系列点的位置,从而根据这些点的平面坐标推算出某段 直线的长度、某个点的位置以及待测点的坐标的方法。
04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注意事

数据检查和校核
01
02
03
数据完整性
确保所有测量数据都已准 确录入,无遗漏。
数据准确性
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核实, 排除可能的错误或异常值 。
数据匹配性
检查各数据之间是否相互 一致,无矛盾。

导线测量计算

导线测量计算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1
3352400 201.60 2635108 263.40 1680116 241.00 1235017 200.40
335708 231.40
5
183.30
2
83.92
183.35
83.90
7
2
28.21 261.89
28.14 261.87
在本例中,导线边1-2旳坐标增量为:
x12 D12 cos12
201.60m cos 3352400 183.30m *
y12 D12 sin12
201.60m sin 3352400 83.92m *
* * * *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2)* * *
点 坐标 距离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点 号 方位角 m ∆x/m ∆y/m ∆x/m ∆y/m x/m y/m 号
841018 1354911 900701 1212702
10 10 10 10
841008 1354901 900651 1212652
1680116 1235017 335708
241.00 200.40 231.40
7 235.75
5
111.59 6
191.95
2 50.02
1
O
*
(-)
x
2 ∆y12
3
∆x12
(+)
1
∆x51
(+)
4
5 ∆y51(+)
y O
*
2
1 Wy
WD Wx
1′
5
y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

《导线测量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计算》课件

数据校准
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
数据整合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检测并排除异常 值。
数据后处理
01
结果验证
对计算结果进行验
证,确保其准确性
02
和可靠性。
误差分析
分析测量和计算过 程中的误差来源, 提出改进措施。
04
报告编写
根据处理结果编写
03
报告,提供给相关
人员使用和参考。
数据归档
将处理后的数据归 档保存,方便后续
导线测量的应用场景
1 2
3
城市规划与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导线测量用于确定地物的位置和地形 图测绘。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中需要精确测定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导线测量是一 种常用的方法。
交通工程
在道路、桥梁和隧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导线测量用于确定 工程的位置和地形。
导线测量的基本原则
先整体后局部
先进行整体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大致位置,再进行局部的详细测量。
案例三:大型工程中的导线测量
总结词
在大型工程中,导线测量用于监测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 稳定。
详细描述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导线测量是施工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布设控制网和定期进行 导线测量,可以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导线测量还可以用于大型工程中
包括闭合导线公式、附合导线公式等 。
坐标计算方法
坐标计算方法概述
坐标计算方法是根据已知的起始 点坐标、转折角和边长等参数, 利用导线测量公式计算其他点坐
标的方法。
手工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计算法
计算机软件计算法是通过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输入已知数 据,自动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和角度。这种方法具有快速、 准确、方便的特点,是目前导线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03
CHAPTER
导线测量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利用坐标反算法计算方位角
总结词
坐标反算法是一种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和角度信息,反推其他未知点坐标的方法。
在土地调查中,导线测量可用于确定 地块边界、地势变化等,为土地利用 规划和土地登记提供数据支持。
导线测量的重要性
提供基础数据
导线测量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坐 标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
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 持。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导线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 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形状,提高工 作效率和精度。
实例二测高于一 体的测量仪器,可以直接测量出方位角 。
VS
详细描述
全站仪通过内置的测角系统,可以快速准 确地测量出目标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即方位角。测量时,将全站仪安置在已知 点上,对准另一已知点或目标点,即可直 接读出方位角数值。全站仪测量方位角具 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各种工程测量中。
测量精度的控制
01
02
03
测量前校准
在开始测量前,应对测量 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精 度符合要求。
重复测量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对同 一目标进行多次测量,然 后取平均值。
保持稳定
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设 备的稳定,避免因震动或 移动导致的误差。
测量环境的考虑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
在天气晴朗、无风且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 度。
详细描述
在导线测量中,利用坐标反算法,根据已知的起始点和终点坐标,以及测量的 水平角度和距离,可以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90.66 +84.71 +90.64 +84.73
5 -2
+116.68
6 -2
+3 +115.39
+3
+116.66
+115.42
1321.52 1438.18
758.18 873.60
7 +178.85 +107.23+178.83 +107.26
-1 +2
1617.01 980.86
8 +81.79 -2
+46.70 +2
+81.78
+46.72
1698.79 1027.58
C +146.92 +12.38 +146.90 +12.40 1845.691039.98
4 16 00
D
-9 +12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614.90
+614.81+366.53 +366.41
3、坐标反算公式
X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AB
x
2 AB
y
2 AB
tg AB
y AB x AB
YAB
XAB AB
DAB
A
0
B
y
αAB旳详细计算措施如下: (1)计算:xAB xB xA
y AB yB y A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y AB
(2)计算: arctg AB锐
5、坐标增量闭合差(clos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计算与调整 1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或电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土地边界以及计算地形的变化等。

在导线测量中,有很多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导线测量计算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垂直平距(垂距):D=SQRT((ΔN)^2+(ΔE)^2)-水平平距:H=SQRT((ΔN)^2+(ΔE)^2+(ΔH)^2)-斜距:L=SQRT((ΔN)^2+(ΔE)^2+(ΔH)^2)- 仰角:A = arctan(ΔH / H)-前视高差:h1=H1-H0-反视高差:h2=H0-H22.坐标计算公式:- 相对平差量:ΔX = (ΔN * cosα) + (ΔE * sinα)- 相对平差量:ΔY = (ΔN * sinα) - (ΔE * cosα)-新坐标X=X0+∑(ΔX)-新坐标Y=Y0+∑(ΔY)3.角度计算公式:- 方位角:I = arctan((ΔE2 - ΔE1) / (ΔN2 - ΔN1))-转角:θ=I2-I1-内角和:∑θ=∑(Ii)-外角和:∑θ=n*180°-∑(Ii)4.高程计算公式:-平均高程:H=(H0+H1+H2)/3-高程改正:ΔHi=Hi-H-净高差:Nh=h1+ΔH5.线性状况计算公式:-输沙率:Q=W/(T*B)其中,Q为输沙率,W为沙子的质量,T为时间,B为河道截面积。

6.面积计算公式:-梯形法计算面积:A={0.5*(a+b)*h}- 辛普森法计算面积:A = {h / 3 * (y0 + 4y1 + 2y2 + 4y3 + ... + yn)}7.建筑斜率计算公式:-百分比斜率:P=(ΔH/L)*100- 度数斜率:s = tan^-1(ΔH / L)这些计算公式是导线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计算测量结果。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测量文档中的单位和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导线测量是地理测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位置。

在导线测量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导线测量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导线测量中的计算方法。

1. 测量距离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另一种是利用坐标差计算。

首先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距离的公式,假设已知两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 = α R。

其中,S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α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角,R表示两点之间的弧长。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定理,通过已知的水平角和弧长计算出水平距离。

另一种计算距离的方法是利用坐标差计算,假设已知两点的坐标差ΔX和Δ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 √(ΔX^2 + ΔY^2)。

其中,L表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ΔX和ΔY分别表示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勾股定理,通过已知的坐标差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测量高程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点的高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水准线测量,另一种是利用三角测量。

首先是利用水准线测量高程的公式,假设已知点的高程和水准线上的点的高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水准线的原理,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和高程差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另一种计算高程的方法是利用三角测量,假设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测绘导线是指在地面上标示出的用于测量和绘制地图的线路,通常用于测绘地形、建筑物、道路等。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是测绘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测绘人员准确地计算出导线的长度、角度和坐标,从而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导线长度的计算、导线角度的计算和导线坐标的计算三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计算公式。

一、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导线长度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它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或者全站仪测量法来进行。

在三角测量法中,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ΔX^2 + ΔY^2 + ΔZ^2)。

其中,L表示导线长度,ΔX、ΔY、ΔZ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Z坐标的差值。

在全站仪测量法中,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ΔX^2 + ΔY^2 + ΔZ^2)。

其中,L表示导线长度,ΔX、ΔY、ΔZ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Z坐标的差值。

二、导线角度的计算公式。

导线角度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另一个重要的计算之一,它可以帮助测绘人员确定导线的走向和方向。

在测绘中,通常采用方位角和方向角来表示导线的角度。

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方向角是指导线与前一导线之间的夹角。

在计算方位角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α = arctan(ΔY/ΔX)。

其中,α表示方位角,ΔX、ΔY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坐标的差值。

在计算方向角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β = arctan(ΔY/ΔX)。

其中,β表示方向角,ΔX、ΔY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坐标的差值。

三、导线坐标的计算公式。

导线坐标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最复杂的计算之一,它涉及到大量的三角函数和数学知识。

在测绘中,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来表示导线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导线的坐标:X = X0 + L cos(α)。

Y = Y0 + L sin(α)。

其中,X、Y表示导线终点的X、Y坐标,X0、Y0表示导线起点的X、Y坐标,L表示导线长度,α表示导线的方位角。

导线测量—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导线测量—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2
3
841018
1082718
1212702
1354911
4
x
1为已知导线点
1 x1 500.00 m
直线12的方位角
y1 500.00 m
900701
5
如何进行闭合路线闭合差调整呢?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23 = 12 + 180° + 2′ = 335°24′ 00″ + 180° + 108°27′ 08″
= 623°51′ 03″ −360° = 263°51′ 08″
计算检核:
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
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
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12(推算) = 51 + 180° + 1′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计算检核:
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
1(推算) = 5 + 51
= 307.99 m + 192.01m
= 500.00m
= 1(已知)Biblioteka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
1
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 = −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在本例中:

+50″ = −10″
=−
= −
5

计算检核:
෍ = −10″ − 10″ − 10″ − 10″ − 10″
= −50″
= −
一、图根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6.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导线测量的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计算步骤导线测量是电力工程、电气工程以及通信工程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用于测量导线的长度、位置和姿态,以确保导线的安全运行和正确连接。

本文将介绍导线测量的计算步骤,以帮助工程师们准确进行导线测量。

计算步骤一:确定测量基准和坐标系在进行导线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定测量基准和坐标系。

测量基准可以是现场已有的特定标志物,如建筑物、桥梁等,也可以通过人工设置基准点。

坐标系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测量结果,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或地理坐标系。

确定了测量基准和坐标系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具体的导线测量了。

计算步骤二:测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的测量是导线测量中最基本的步骤之一。

可以使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进行。

直接测量是通过拉伸导线并使用测量工具,如刻度尺或测量带来测量导线的长度。

间接测量是使用三角测量法或其他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一段已知长度的基准线和导线与基准线的夹角,计算出导线的长度。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避免应力对导线长度的影响,保持导线处于松弛状态。

计算步骤三:计算导线位置导线的位置是指导线相对于基准点或基准线的平面坐标。

计算导线位置可以使用正算法或反算法。

正算法是根据导线的长度、方位角和倾斜角计算导线的坐标。

反算法是根据已知的导线坐标和基准点或基准线的坐标,计算导线的长度、方位角和倾斜角。

根据实际需要和测量条件,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导线位置的计算。

计算步骤四:计算导线姿态导线的姿态是指导线相对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倾斜角。

计算导线姿态可以使用倾角计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

倾角计可以直接测量导线的倾角,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导线的倾斜角和方位角。

测量导线姿态时,需要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计算步骤五:误差分析和校正在进行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误差分析可以通过对测量过程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来源。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 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 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 X、Y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 x B,y B;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已知数据: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 y1=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例: 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6-52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图根导线若: f测≤ 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 fβ=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 fβ<fβ容,角度测量符合要求3 角度闭合差 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角度改正数: n—测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检核:改正后的角度值:检核: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式中,α前、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β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填入表 6-5中相应的列中;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ΔX、ΔY:ΔX i=D i cosαiΔY i==D i sinαi如图:ΔX12=D12cosα12ΔY12==D12sinα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理论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6-5由于f x 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 ,即f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用 K容表示,当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 ;K容的大小见表6-2 表6J-1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坐标增量改正数:检核条件:例1-2边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6-5检核条件: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6-5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二、附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如图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α始和终止边的方位角αABα终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α'终 - α终其中: α'终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方位角;α终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终边α推算的一般公式: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2测角精度的评定:即:检核: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其中:如图始点是B点; 终点是C点.由于f x,f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f 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的检核条件:检核条件: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C的坐标,应和C点已知坐标相同;如图,A、B、C、D是已知点,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见图中标注;2 坐标反算由X、Y,求α、D,已知Ax A,y A、Bx B,y B求D AB,αAB;注:计算出的αAB ,应根据ΔX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计算器的使用a.角度加减计算例: 求26°45'36"+125°30'18"的值;①输入后按→DEG ,接着按 + , 再输入后按→DEG;②按 = 得, 再按 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是“→”,得结果152°15'54";b.坐标正算例:已知αAB=60°36'48",d AB=1523m,求Δx AB、Δy AB ;①输入边长后按 a,接着输入方位角,再按→DEG 和 b;②按 2ndF ,再按 b,显示数值约数,Δx AB,再按 b,显示数值约数,Δy AB ;c.坐标反算例:已知Δx AB=,Δy AB= 求 D AB、αAB;①输入Δx AB的值后按 a,接着输入Δy AB的值,再按 b;②按 2ndF ,再按 a ,显示数值约数,D AB;③再按 b显示数值,接着按 2ndF 和→DEG 此时该键功能“→”,屏幕显示即56°37′39"对所得角值的处理原则是:若显示值>0,则该值即为所求的αAB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360°后,才是所求的αAB;。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XC=1845.69 YC=1039.98 C C
(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
1803248
8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推算各点坐标。
7
3
4 2045430
5
6
1811300
2
B
17821230 1934400
4317AB12
B 1801336
A
XB=1230.88编辑ppt
编辑ppt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A 1122224
2
1051706
➢导线全长闭合差: XA=536.27m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f fx2 fy2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617.01 980.86
8 +81.79 -2
+46.70 +2
+81.78
+46.72
1698.79 1027.58
C +146.92 +12.38 +146.90 +12.40 1845.691039.98
4 16 00
D
-9 +12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614.90
YB= 673.45
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转折角
方位角
边长 D
坐标 增量(米)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它的内业计算是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本文将重点讨论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介绍其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一、内业计算步骤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观测数据处理:将现场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校正,包括从仪器中读取数据、校正误差、消除随机误差等。

这一步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2.数据录入: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或计算软件,方便后续计算和绘图。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录入时要仔细核对,避免输入错误。

3.数据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导线的各个要素,如线路长度、方位角、高程差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纠偏处理:在进行导线测量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可能导致测得的数据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需要进行纠偏处理,将测量结果修正为尽可能接近真实值的数值。

5.结果输出:将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输出到报告中。

需要注意的是,结果输出应准确、清晰,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符,以便后续使用和参考。

二、注意事项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时,要确保输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在观测数据录入前,应认真核对数据,避免输入错误。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误差的控制:在导线测量中,各种误差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内业计算时,需要对误差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处理,包括校正误差、消除随机误差等。

只有在误差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3.计算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不同的测量要素和测量精度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常见问题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数据处理错误:数据处理是内业计算的基础,如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导致整个内业计算的结果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度要求
f允 60" n
(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
XC=1845.69
D
4°16′00″
CD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YC=1039.98 C C
180°32′48″
满足纵横坐标条件 x理 x终 x始 y理 y终 y始
8 4
精度要求 T f 1 D 2000
8
4
7
204°54′30″
3
6
181°13′00″
5
2
1
193°44′00″
B
178°22′30″
43°17′12″ AB
B
180°13′36″
A
XB=1230.88
YB= 673.45
附合导线计算步骤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满足图形条件 理(右) 始 终 n180
+8 180 32 48
180 32 56
30 56 42 29 43 34 04 48 56
208. 53 +178.85 +107.23 +178.83 +107.26
94. 18
-1 +2 +81.79 +46.70
1617.01 980.86 +81.78 +46.72
147. 44
-2 +146.92
-107.27 -17.89
1536.86 837.54 B -64.83
1429.59 772.71 1
+97.10
2 202 47 08 -13 202 46 55
-17.92 +97.12
1411.70 869.81 2
77 40 16 144.63 +0.04 -0.02 +30.92 +141.27
94 47 21 156.25 +0.05 -0.03 -13.00 +155.67
C 214 09 33 -13 214 09 20
-13.05 +155.70
1429.02 1283.17C
60 38 01
D
D
1256 07 44 -77 1256 06 25
641.44 -108.03 +445.74 -107.84 +445.63
+2 +12.38 +146.90 +12.40
1698.79 1027.58
1845.69 1039.98
4 16 00
D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9 +614.90
+12 +366.41 +614.81 +366.53
+614.81
+366.53
Σ理=1119°01′12″ f= Σ测-Σ理=-48″ f容≤ ±60″6 =±147″
辅 助
f 测 始 终 n *180 117
计 算
f容 60 6 147
f x 0.19 f y 0.11
f
f
2 x

f
2 y
0.22
K 0.22 1 641.44 2900
K容

1 2000
2、闭合导线的计算
2024708
4
1753125
CD
C
2140933
D
xC 1429.02m yC 1283.17m
CD 603801
观测角
点 号
改 (左角) 正 °´ " 数
˝
观测角 改正值
°´ "
坐标 方位角
α
距离 D
( m)
增量计算值
Δx
Δy
(m) ( m)
改正后增量
D
°′″ °′″ (m)
坐标增量
(m) X Y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 (m)
X Y X Y
A
+8
43 17 12
B 180 13 36 180 13 44
-2 +2
1230.88 673.45
+8
43 03 28 124. 08 +90.66 +84.71 +90.64 +84.73
5 6
178 22 3′30″
3
181°13′00″
1
193°44′00″
B
178°22′30″
43°17′12″ AB
B
180°13′36″
(5)推算各点坐标
A
XB=1230.88
YB= 673.45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转折角
3 167 21 56 -13 167 21 43 90 18 33 116.44
+30.88 +141.29 +0.03 -0.02
1442.62 1011.08 3 -0.60 +116.42
4 175 31 25 -13 175 31 12
-0.63 +116.44
1442.02 1127.50 4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 计算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目的: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要求: 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并合理
地分配测量误差
1.附合导线的计算
1、附合导线的计算
A、绘制计算草图, 并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
D
XC=1845.69 YC=1039.98 C
4°16′00″
CD
C
180°32′48″
和观测数据
+8 193 44 00
193 44 08
44 40 50
164. 10
-2 +3 +116.68 +115.39
1321.52 +116.66 +115.42
758.18
-2 +3
1438.18 873.60
7 8 C
+8 181 13 00
181 13 08
+8 204 54 30
204 54 38
fx = +0.09 fy =- 0.12
f= fx²+ fy²=0.150
T=
f
ΣD
=
1 4900
<
1 2000
附合导线计算练习
xB 1536.86m yB 837.54m
AB 2364428
2053648
B
1
2904054
A
前进方向
AB
3
2
167 21 56
2.闭合导线的计算
1
A、计算步骤与附合导 线相同
A1
48°43′18″
1
97°03′00″
B、由于图形不同,计 算理论值的公式与附合导 线不同
XA=536.27mA
YA=328.74m
C、与附合导线计算的不同之处
A
112°22′24″
2 2
Δx
Δy
( m)
(m)
坐标值 点
x
y号
(m) (m)
A
A
236 44 28
B 205 36 48 -13 205 36 35
+0.04 -0.02
211 07 53 125.36
1
290 40 54
-12 290 40 42 100 27 11
98.76
-107.31 +0.03
-64.81 -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