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风俗

合集下载

客家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习俗客家婚嫁习俗一个地方的风俗,我们可以从婚礼中感受到,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对待婚礼都是非常认真的,参加别人的婚礼,虽然只是客人,但是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风俗习惯。

下面店铺以来给大家介绍的是客家的婚嫁习俗,希望对你有用。

客家的婚礼流程和风俗1、说亲待到男孩子长成了大人,家里的父母便会请人来为他做媒,在附近合适的未婚女子,媒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女方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以及男子的年纪和相貌,要是女方的家人觉得不错,同意了,就可以发展下一步,也就是相亲。

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

过去女儿本人不去。

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

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

有的女方家中同样办理。

所以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有的还受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2、送定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

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

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

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

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

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

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除了一般需送的礼品外,还要送一公一母两只“兔子”。

“兔子”是用猪肚翻个面,塞入米糠制成,再做上耳朵、眼睛,形象逼真。

女方收下公的一只,回给男方一只母的.。

俗谓“过了兔子礼即可吐子吐孙”。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客家民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客家地区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婚俗、丧葬、节日等方面介绍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首先是客家婚俗。

客家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婚礼往往是非常盛大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白马去接新娘,这被视为祈求美满姻缘的象征。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伴随着锣鼓喧天的鞭炮声,阖家欢乐地前往新郎家。

在抵达新郎家后,双方亲友都要进行热情的互动,以表达美好祝福。

婚宴上,客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上新娘仪式,新娘要坐在红色布上,由家中长者领导,然后由新郎跪拜向新娘行礼,并敬酒,以示尊重和感恩。

其次是客家丧葬。

客家人对待丧葬非常重视,讲究礼仪和风俗。

客家家庭在有人去世时,会举行盖棺仪式和告别仪式。

盖棺仪式是指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将棺材盖好。

告别仪式则是在丧家设席,亲友来吊唁的场合。

客家人认为,告别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安慰和告别,因此要烧纸、燃香,举行祭祀仪式,以帮助逝者在天堂找到归宿。

丧家礼仪非常注重,亲友必须穿上孝服,依照客家民间传统的规矩来安葬逝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心情。

此外,客家节日也是客家风俗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民热爱传统节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

例如,“赶坟节”是祭祖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扫墓,祭扫祖先,烧纸燃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平安。

这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方式,也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表现。

另外,农历七月的“鬼节”也是客家人盛行的节日。

他们相信在这个月里,鬼魂会出来游荡,为了不惊扰到鬼魂,人们会在门口点上纸灯笼,烧纸钱,以示对鬼魂的尊重。

表达热情好客的闽西客家方言

表达热情好客的闽西客家方言

表达热情好客的闽西客家方言闽西地区是客家人比较聚集的地方,这里的客家方言口音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达热情好客是闽西客家人一贯的传统美德,我们来看看在闽西地区如何通过方言表达热情好客。

首先,接待客人时,闽西客家人常常用“唉欧”或“欢迎你”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是最基本的表示热情好客的方式之一。

不仅仅是在闽西,在其他许多地方,向客人表达热情好客的方式也是类似的,都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这些简单而热情的短语,往往能够让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客人在异乡不再感到孤单。

其次,在闽西客家方言中,与“请坐”相关的短语也很多。

比如,“来坐”、“留坐”、“请降上坐”等等,这些表达方式都是用来邀请客人坐下来休息、聊天的。

“请坐”的用语在闽西一带也常常和“有茶”联系在一起,在客厅招待客人时,主人一边说“请坐”,一边会递上一杯茶,以示热情好客。

再次,在闽西方言中,“吃”的用法也是很丰富的。

比如,“用饭”、“饱食一顿”、“喫饱食福”等等,这些用语都是在邀请客人共进晚餐时使用的。

“用饭”的说法在闽西是很常见的,这种说法比较温和,不会让人感到肃杀,而“饱食一顿”则更显得热情和热烈。

最后,在闽西方言中,用“送”来表示送别也是很常见的。

比如,“送你啊”、“送你回家”等等,用语都非常简洁直白。

在客人离开时,主人常常会说“慢走”,并加上一句“来的时候要多来”或者“下次还会来的吧”,这些话语都是用来表达热诚欢迎的。

总之,闽西方言中表达热情好客的方式很多,它们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产生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闽西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和用方言表达热情好客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人情味的温暖。

龙岩的特色文化

龙岩的特色文化

龙岩的特色文化龙岩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明清年间盛行于龙岩赤尾山的民间舞蹈。

其基本舞步风格独特,步法轻盈、细碎、身体挺拔,以穿插变队形为主,有几十种花式。

采茶灯的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并配以戏文、民间故事为内容的唱词、边舞边唱。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

它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乐曲标题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

它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

客家风俗习惯:例如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

新娘被背出家门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新娘到达男家后,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

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

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元宵节庆:客家是汉民族一个特殊的支系,中古以前,客家先民大多居住在北方中原地区。

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迁徙中,把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带到闽西,并与当地文化相互渗透,形成风情万种、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元宵节庆习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客家元宵节的“游大龙、走古事、赏花灯、烧炮”等习俗沿袭至今,仍保持着古老、自然的文化形态。

非遗文化:龙岩地区是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的交汇地,拥有闽西十番音乐、采茶灯、客家音乐、龙岩静板、永定土楼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元节的传统食俗

下元节的传统食俗

下元节的传统食俗下元节的传统食俗1、糍粑客家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

”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

糍粑是以上等糯谷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

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等。

2、麻腐包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

农村常做米果,糍粑,芋子包之类的食品,谓“做完冬”。

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据说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

麻腐是以麻籽和黄米制成,拌上萝卜、洋芋、葫芦为馅,就可以蒸成麻腐包子。

3、豆泥骨朵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

“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豆泥骨朵”就是红豆沙包子。

现在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红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4、粘豆包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

下元节这天满族地区有做黄豆包吃的习俗。

5、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经典美食之一,农村常在下元节做芋子包。

民间有句俗语,“吃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财”。

芋子包由芋头或马铃薯作为主料,蒸制而成。

芋头又称芋艿,味甘,性平,能益脾胃,但每次不宜多食,且腹胀气滞者不宜食用。

6、墨鱼墨鱼刚好是十月份上市。

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

推荐用墨鱼、香菇、黑木耳、紫菜等制作的墨鱼汤,冬季食用增强免疫力。

7、米果米果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根据不同工艺和配方制作而成的米类休闲食品。

神农氏在潮州被称为“五谷主”,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

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8、莲藕下元节时,秋燥未尽,冬寒刚起。

吃些莲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鲜藕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煮熟后更容易消化,下元节可搭配萝卜、玉米等煲一款冬季养生汤。

客家妇女的头饰风俗

客家妇女的头饰风俗

客家妇女的头饰风俗客家妇女的头饰风俗相信大家人对于客家人并不陌生,除了美味的客家菜以外,客家妇女的勤劳俭朴闻名于世,“家头窖尾”“田头地尾”“灶头锅尾”和“针头线尾”四项客家人生活的劳作皆落在妇女肩上。

所谓“针头线尾”,是指缝纫、刺绣、纺织等女红都能自己动手而为,制作凉帽、头帕等头饰,自然也不在话下。

客家妇女的头饰分为银簪、凉帽、头帕三种。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来探究客家妇女的头饰。

银簪客家妇女头饰中的银簪与客家民系的迁徙密切相关。

客家妇女过去常盘发髻,并有发髻中插银器头饰的习俗,一般是一把银簪,一把银夹,三把银叉。

据传,客家先民在南下大迁徙的途中,妇女将铁器小刀、短剑或利叉隐藏插于发髻中,作为防身的器具,即使到山区或新的居住区,初期也需要自卫防身。

久而久之,这些用以防身自卫的器具逐渐演变成客家妇女特有的发髻头饰,所不同的是,以银器代替了初期的铁器。

银簪一般都是由白银制成,长约10厘米,中间较窄,两头稍大,末端尖利,雕有花纹,精巧玲珑。

旧时客家妇女常遭流寇或土匪、地痞的欺凌,为了防身自卫,便随身携带一些短小利器。

银簪不仅可作防卫武器,还可作治病工具,凡遇头痛脑热等疾病,便用熟鸡蛋白与银簪用布包在一起,趁热在身上来回擦拭,据说疗效甚佳。

客家姑娘一般都留长发,在脑后结个单辫,系上红头绳。

一旦婚事议定,就必须择日盘发髻。

之后,盘发髻就成了已婚妇女“梳妆”的主要内容。

发髻盘好后,套上用黑线织成的“髻络”,用一把银夹,自下往上夹住头发,然后用三把银叉自上往下,分左中右,从三个方向把头发夹住,最后再用一根银簪横穿而过,将发髻固定。

其中,银叉为刀形,银簪似剑,银夹似叉,上面刻着各种花纹,美化着客家妇女的发髻。

为什么它们呈刀形和剑形呢?这与中原战乱和客家人南迁史有密切的关系。

晋、唐、宋时期,大量中原人南迁,沿途难免遭到兵匪阻拦、抢劫,或地方恶势力的骚扰。

客家妇女为了防身,便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如小刀、短剑之类的防身器械。

客家人的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客家人自古以来重礼,以讲礼著称。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保持著良好的人际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属之间,邻居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有一定的礼节。

这种礼节人人都很遵守,没有遵守就会被人耻笑,甚至会被骂“早死爷哀少教导。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客家人的礼仪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客家人的礼仪习俗侍客客人光临,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坐,敬烟、敬火,女人奉茶,不能“打赤膀”、“穿短裤”接待客人,亦不能随意弯腰曲背,驾二郎腿,抠鼻子、玩脚丫。

奉茶也有讲究,如人有一两位客人用手端茶,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

单独奉茶给客人时要用双手端。

客人接茶坐着要起身,不起身要说:“对不起我没起身。

”主人回答:“不用客气。

”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

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

共餐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让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宴席上给客人筛酒要按坐席的大小顺序。

以方桌、圆桌为例:陪客方桌坐第8号位,圆桌坐第10号位,筛酒则按坐位的大小顺序,方桌按照12345678的顺序,圆桌按12345678910顺序,这些规矩目前仍有讲究,尤其广大农村。

主人要给客人盛饭,请客人吃菜,不能侵卓腿俗唬荒芙盘け鹑说首雍崮荆胁耸敝荒芗凶约阂环降牟耍荒苣恐形奕寺姨簟筷子是用餐必不可少的餐具。

用它夹取食物和菜肴。

不品尝筷子,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食物,都不要去舔它,更不可以长时间把筷子含在嘴。

不跨放筷子。

当暂时不用筷子时,可将它放在筷子座上,或支放自己用的碗碟的边缘,不要把它直接放在桌子上,更不要把它横放在碗盘上,尤其是公用碗盘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不要再用。

不插放筷子,根据民俗,只有祭祀祖先才这样做。

不要舞动筷子,与人交谈时,就时放下筷子,切不可以敲击碗盘,不能把筷子停在空中,好像迫不及待地要去夹菜肴,不能用筷子代劳他事,比如剔牙、挠痒、梳头。

同一席的人吃饭的时候,不得离席,要把自己的筷子搁在自己饭碗上表示等候之意(如遇有全席人把筷子搁在碗上则表示不满或表示没有吃饱等意)或说一声慢吃,对不起我没有等你。

关于闽西客家文化的文章

关于闽西客家文化的文章

关于闽西客家文化的文章闽西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三个方面,介绍闽西客家文化的魅力。

一、历史渊源闽西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是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

在历史上,客家人经历了多次南迁,最终在闽西地区安定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的南迁历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闽西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二、文化特色闽西客家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客家人的语言、服饰、建筑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客家人的语言属于汉语方言中的一种,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客家人的服饰以宽大舒适为主,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

客家人的建筑则以土楼为代表,具有坚固、美观、实用的特点。

其次,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客家人注重家庭观念和家族观念,注重礼仪和传统道德。

客家人喜欢通过唱歌、跳舞、戏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客家人的文化传统还包括了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三、传承发展闽西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同时也可以加大对客家文化的资金投入。

其次,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客家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可以通过开展客家文化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客家文化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客家文化。

最后,客家人自身也应该积极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客家文化活动,增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通过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受客家文化。

客家人生育风俗

客家人生育风俗

客家人生育习俗求育:民间结婚时,用红纸写上“螽斯衍庆”四个大字贴在花轿顶上,预祝男女媾和之后,繁衍茂盛。

女孩出嫁,要带上茶叶、花生、黄豆、芝麻、红蛋等,亦是预祝繁衍的信物。

客家有些地区娘家还陪送一对“公婆鸡”、“报生鸡”,婚后送灯,打甑盖等等,都是一些求生、催生的预祝。

这些都表示男女双方在结合之际,各自父母就寄予“传宗”、“发家”的美好心愿和强烈企望。

完婚之后,一旦新家庭迟迟不能添丁,当父母的便着急万分,而妇人似有愧父母、丈夫和祖先,在人前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

于是拜神祈育。

古人不明生育道理,生子被认为是神灵赐予,所以婚后数年不育,便要祈神庇佑。

客家人崇拜的子嗣神有:送子观音、九子圣母、送子娘娘、吉祥菩萨、花公花婆、葡萄老爷、佛母娘等。

各地又有不同的敬仰,如广东主要崇拜送子观音、九子圣母等,闽西、赣南客家人主要信奉送子观音和吉祥菩萨,许多地方寺庙都设有一尊“吉祥哥”或称“吉祥菩萨”,民间把他尊为生殖之神,大多用木头雕刻,高一尺许的小男童,有的裸体,有的穿花衣,下着开裆裤,阳具露在外。

女人祈子必请他庇佑。

祈子时,母女或婆媳往往是先朝拜大菩萨,如观音、弥勒,然后走到“吉祥哥”前,虔诚地加以顶礼膜拜,拜毕,女儿站在旁边,面颊飞红,母亲(婆婆)代为祈祷(或自己),念道:“吉祥哥,吉祥哥,聪明伶俐福定多;请您勿在厅中坐,保佑捱女(捱新妇)生个靓阿哥。

”边念边抚摸“吉祥哥”的“雀雀”(阴茎),搓下一些粉末,用红纸包好带回家里冲水给女儿(新妇)饮用,从此期望得到生育,有的大胆妇人,求子心切,母亲已过世由婆婆陪同,也顾不得害羞,照样祈求。

“吉祥哥”的“雀雀”被刨之殆尽后,寺庙住持便请人用粘土补上。

“吉祥哥”胸前有的挂着一个红兜兜,为的是让人献“香火钱”,这是寺庙的一笔收入,对祈育者也是十分情愿之事。

就是求所不得,也绝不后悔,只怪祖先风水不好,命运注定。

这位“吉祥哥”不知哪路神灵。

佛教二十天神中有一位“吉祥天女”,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命运、财富女神,后来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是位身着后妃衣裳,极为端庄、深受民间爱戴的女神。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打花鼓老辈人常说"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

流传于闽北一带的,人叫"凤阳花鼓";流传于闽西南的称之为"打花鼓"。

历史上自盛唐、南宋至明禾、清初,福建境内曾有三次人口大迁徒。

这种大迁徒,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外地的民间歌舞。

尤其是明本、清初这一次,江淮一带兵连祸结,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纷纷南逃,民间巴人飘流四万,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者甚多,《打花鼓》即由此时传入。

它歌舞结合,通俗易懂,非常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今在闽西的宁化、清流、连城、上杭、永定、明溪等地流传不衰。

《打花鼓》有多种演出样式,有二且一丑,一且一丑或多且多丑等几种。

一般三人表演为多。

且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手执锣或腰系鼓;丑角手执扇与且角对唱对舞。

且角腰部的扭动伴以头部频频抖动,节奏明快、舞姿优美;丑角的动作轻快活泼,风趣幽默。

音乐有专用的《花鼓歌》,旋律流畅动听,节奏明快跳跃,很适合边歌边舞或叙事演唱。

小池乡的老艺人马于得(1901年生)说:我二十岁随师傅李惠民学习打花鼓技艺。

李惠明师傅是向大桐乡的师祖学的。

明末、清初,汀州沿途出现一位逃荒汉子,卖唱乞讨为生,乞到小池乡一户富家时,碰上两位卖唱女艺人,三人谈起,原来都是从风阳流浪出来的;说到家世,又是远房亲戚,倍觉亲热。

在主人的邀请下,三人高兴地上厅堂,表演了《打花鼓》,从此《打花鼓》就一代一代地在小池乡流传下来。

龙凤灯《龙凤灯》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红坊,永定县坎市、高坡一带,是闽西客家聚居区元宵节期间活动的一种民俗舞蹈。

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为古中原移民,祖籍带来很多当地当年的风俗习惯,世代相袭;元宵灯会及《龙凤灯》亦复如此。

由于长时间保存在偏远的闽西山区,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古风犹存。

客家人"灯""丁"谐音,"出灯"意即"添丁"。

闽 西 客 家 婚 礼 习 俗 浅 谈

闽 西 客 家 婚 礼 习 俗 浅 谈

闽西客家婚礼习俗浅谈旧县中心小学邓其灿发源于中原的客家人,千百年来经过迁徙、漂泊,一部分在闽西聚居形成一个独特的客家民系。

作为当地外来的“客人”,他们不仅保留了祖先传下的文化传统,更入乡随俗地吸纳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乡土风情,使闽西客家文化更加独具一格。

闽西客家人的婚仪习俗较之其他地方及民族,显得简单而别有风味。

迎亲时,新娘脱去旧鞋,站在娘家门前一个画着“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上,再换上婆家送来的大红鞋,俗称“过米筛”,代表着留下娘家一切活土(即财气),嫁入夫家重新创业。

接着,新娘被娘舅背上大红花轿,娘家兄弟将一碗水泼在轿边,象征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闽西客家的花轿有别于老北京的八抬大轿,是四人抬的,装饰上也略为逊色。

虽然花轿不及京城气派,但同样代表了一种喜气,小家碧玉却也玲珑可爱。

新娘坐入轿中,一路抬往夫家,途中轿不能落地,这是对新人们天长地久、幸福美满的祝福。

迎亲队伍前还有一位迎亲者扛着一棵竹子,引领队伍前进,这预示着新婚夫妇以后的日子会像竹一样节节高。

喜轿抵达夫家后,新娘子在男方一名“福命”女眷的搀扶下下轿,以伞遮头,表示“夫唱妇随”。

福命妇人手捧圆盘,盘上盛放吉意满满的柑橘,引着新娘“跨火盆”,寓意以后“旺夫家”。

最后,踏进厅门之前还要跨过“拦门鸡”,再行拜堂之礼。

此外,一些闽西客家人还沿袭了旧时夜间迎亲的传统,入夜,新郎便带着迎亲队伍前往女家,且必在天亮前接新娘回夫家。

此风俗时代相传,夜间无乡亲观礼,故此地迎亲礼俗并不铺张,这也体现了客家人生活简朴,实实在在的特点。

(文/李涵)发源于中原的客家人,千百年来经过迁徙、漂泊,一部分在闽西聚居形成一个独特的客家民系。

作为当地外来的“客人”,他们不仅保留了祖先传下的文化传统,更入乡随俗地吸纳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乡土风情,使闽西客家文化更加独具一格。

闽西客家人的婚仪习俗较之其他地方及民族,显得简单而别有风味。

迎亲时,新娘脱去旧鞋,站在娘家门前一个画着“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上,再换上婆家送来的大红鞋,俗称“过米筛”,代表着留下娘家一切活土(即财气),嫁入夫家重新创业。

客家服饰及风俗

客家服饰及风俗

客家男性衣服穿戴,与广府人无大分别。

但所用布料,多数是家中女性织染的土布,俗称“十丈乌”。

颜色为蓝、黑、乌青、暗红等。

虽易脱颜色,但可多次重染,即如新衣。

客家妇女在服饰方面较有特色,除穿自织自染的左衽大襟衫,大档裤外,还在其他穿发式方面有着独特风采。

1.凉帽:以竹篾织成的园状竹笠。

直径约70厘米;中间留一约10-15的园孔,帽顶刷上防水的桐油;帽沿缀上长约20厘米的带花边的黑色帽帘;凉帽下方中空处左右各有一根系带。

从系带的颜色如区分未婚已婚妇女的身份。

未婚少女用白色系带;已婚少妇多用红色系带;中老年妇女用的是青或黑色系带。

过去系带多是妇女自己编织,花样极为讲究,是一种客家妇女世代相传的技术。

现在已基本失传。

2.头帕:俗称“冬裙”或“包头仔”。

是一幅长约3市尺、宽约面1市尺,边缘绣有白色花纹的细黑布,末端缀有系带。

是客家妇女防寒用的,也可算是冬令用的一种饰物。

另有一种称为“抹额”的饰物,用多重宽约三四寸的长条厚布缝制而成。

3.围裙:因为客家妇女直接参与“家头灶尾”、“田头地尾”等沉重的劳动,为避免弄脏衣服而在上衣外加系的一绣花围裙。

未婚少女用白色围裙;已婚少妇多用红色、青色围裙。

4.发式:未婚少女多数把长发梳成大辫子、或梳成大辫后再盘成发髻。

建国后流行梳成双辫,已婚妇女都要梳髻。

5.首饰:客家妇女喜爱各种首饰。

有条件的人家,当少女出嫁时,做母亲的都会准备一对银质手镯和耳环。

待女儿出嫁“梳头”时戴上。

因此,只要见有戴耳环、手镯的女性,必然是已婚的。

6.鞋子:布鞋都是自制的。

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旧布糊成几十层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机布”,有的有钱人家用绸缎)。

鞋面颜色多为黑色。

鞋式是宽口船型,不用鞋带,俗称“懒人鞋”。

这种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场有售,只是已换成胶底或塑料底,用机器制成。

旧时,女装鞋还有“绣花鞋”,用绸缎或绒布为面,鞋面绣花或鞋头部镶花。

多为富家仕女穿着。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婚习俗:客家人注重婚姻的家族传承,通常会进行严肃
的婚姻仪式。

女方嫁入男方家庭后,通常需要进行"上新
房",由长辈主持仪式,祈求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祭祀仪式:客家人信奉神佛,常常会进行家庭祭祀或庙会
祭祀活动,如除夕守岁、拜财神、祭祖等。

他们认为祭祀
能够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丰衣足食。

3.客家茶文化:客家人热爱饮茶,将茶叶制作成压制的茶砖,
以便携带和保存。

茶艺在客家文化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
有独特的品饮习惯和传统茶具。

4.客家建筑:客家人的传统建筑是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
筑形式,通常由土和石材料构成。

土楼外形宏伟壮观,是
客家文化的象征。

5.客家菜:客家人以农耕为主,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向简朴,
注重营养和口感。

客家菜以烧煮和腌涮为主,在烹饪方法
和调味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只是客家人的一部分传统风俗,并且因地域和地方习俗的差异,客家人的风俗也会有所不同。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客家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中元节的客家风俗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岭南一带叫“鬼节”,也叫“盂兰节”。

然而,有些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

为什么呢?一说是宋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时,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普度,以避兵扰。

从那以后,人们就习惯于七月十四这天过节。

二是来自闽西永定洪坑。

传说当年有林氏两兄弟,分居洪坑、岩太两地,为报老母养育之恩轮流奉养之法,议定端午、重阳、中元三节提前一日在洪坑母亲处过,以尽孝心,如此几年竟成定例,沿袭至今。

中元节,客俗称“七月节”或“七月半”,是一年中三大“半”节之一(正月半、七月半、八月半)。

福建长汀十三、十四日过荦节,十五日过素节,这三个晚上都要设素菜接太公太婆。

十三日各家各户蒸发糕、芋子糕,或打糍粑,做黄米粿、灰水糈等分赠亲友邻居,谓之“结缘”。

十四日接太公太婆“回家”领取祭品“冥衣冥银”之类,事前买好金银纸箔折叠成金银锭状,做好纸袋,袋上写上祖宗名字,装入纸锭,中午放在门前或天井中焚化,叫“烧包”。

有的还烧给神佛,用红纸做包。

十五日祭祀“野神野鬼”,实际上是普度无祀孤魂,晚上在门前路上焚烧金银纸张,在房屋四周插香谓之“烧夜香”。

昔日在乡村要举办醮会,叫“度孤”“放焰口”“打太平醮”等。

客地原有上刀梯的风俗。

“刀梯”又称“刀山”,用一根长5~6米的木头,两边插36把锋利的尖刀,竖立在方桌上,顶端系4根长绳,分拴在4根土柱上。

上刀梯者为“觋公(男巫)”,他头裹红巾腰系红带,空手执刀刃赤足踏刀峰,一步一步登上刀梯,四周成千上万观众无不为他提心吊胆。

爬上刀梯顶端后,觋公表演多种姿势,惊险异常令人叹为观止。

赣地客人更加讲究,在七月半傍晚家家杀一只鸭子,将鸭血洒在纸钱上,然后点燃香烛,将纸钱和冥物一同焚烧,谓之送给阴间的亲人享用。

此外还有放河灯之俗。

河灯是用上过蜡的红纸剪成荷花、鱼、船等形状,里面安上一根纸捻,入夜由僧人带至船上。

闽西客家文化的概说

闽西客家文化的概说

闽西客家文化的概说/h1今闽西龙岩市人口基本由客家和闽南(又称福佬)两个族群组成。

其中客家人口遍布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县全境,以及新罗区和漳平市的一些山区,占龙岩市总人口的80%以上。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

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

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

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

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

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

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

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特点与现代婚俗改革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特点与现代婚俗改革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特点与现代婚俗改革闽西客家地区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传统婚俗文化,这些婚俗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婚俗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闽西客家传统婚俗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繁琐的礼仪程序上。

从说媒开始,媒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对双方家庭的情况了如指掌,以确保门当户对。

在双方有意之后,便会进行“看妹子”,也就是男方到女方家相看。

若满意,则进入“合八字”环节,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由算命先生比对,以确定是否相合。

接下来是定亲,男方要准备丰厚的礼品送往女方家,包括猪肉、鸡、鱼、酒等。

定亲之后,女方会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而男方则要着手筹备婚礼。

婚礼前夕,有“安床”的习俗,要请一位“好命婆”来为新人铺床,床上会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寓意早生贵子。

婚礼当天,更是热闹非凡。

新娘要早起梳妆,穿上传统的客家服饰,戴上精美的头饰。

迎亲队伍出发时,一路上鞭炮声不断。

到达女方家后,还有一系列的仪式,如“拦门”,女方亲友会故意刁难迎亲队伍,以增加喜庆气氛。

新娘出门时,要由兄长或舅舅背出门,并且不能回头。

回到男方家,又有“拜堂”的仪式,新人要在长辈的见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之后便是婚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人的大喜日子。

然而,在现代社会,闽西客家的婚俗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婚俗中一些过于繁琐的程序逐渐被简化。

比如,“合八字”这一环节,在很多年轻人的婚礼中已经不再被重视。

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也更加注重个人的感情和自主选择,而非单纯的家族利益和传统礼教。

现代婚俗改革中,一些新的元素逐渐融入。

比如,婚纱摄影成为了婚礼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新人会选择美丽的风景拍摄婚纱照,留下美好的回忆。

婚礼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式婚礼,西式婚礼、户外婚礼等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在婚俗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

【闽西是哪里】闽西客家文化概说

【闽西是哪里】闽西客家文化概说

【闽西是哪里】闽西客家文化概说今闽西龙岩市人口基本由客家和闽南(又称福佬)两个族群组成。

其中客家人口遍布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县全境,以及新罗区和漳平市的一些山区,占龙岩市总人口的80%以上。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

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

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

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1/ 6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

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

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

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

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闽南文化之风俗民情

闽南文化之风俗民情

中秋博饼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 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 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 趣。中秋会饼每会63 块,大小不同,共分为 6 种,分别代表古代科 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 6 个骰子掷 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 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 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 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 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 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 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 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 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聚族环居
• 仿照南靖原籍宗祠而建的南山村客家建筑群,是客家文化与闽南 文化相互影响的典型产物,其祖厝放弃了闽北土楼式样,改为闽南三 落翘脊大厝,但整体风格和布局厝式又保留了客家聚族环居的特色, 中心为长方形三落大厝,有龙虎双边护厝(称顶巷)及后界巷护厝, 巷厝头尾均筑有隘门,悬空还建有望楼以守更防盗(今楼坏但支梁尚 存)。 祖厝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内有三厅二天井14 间房;龙边三列护厝,坐西南向东北,面积652平方米,顶、中、 下巷房间数依次为8、10、10间;虎边三列护厝,坐东北向西南, 面积574平方米,顶、中、下巷房间数依次为8、9、9间;四、五 两列“牛朝巷”各有畜房16、8间,面积826平方米;后巷厝长 60.5米,深10米,面积605平方米,有房12间。祖厝及周边9列 巷厝,总计建筑面积达3123平方米,房间104间。祖厝前大埕长 40米,宽35.5米,面积1420平方米,合2.13亩,且依古俗于埕 中臵有4块灵石以辟邪(祖厅天井下也有4块)。如此规整宏伟的 古代家族建筑群,在厦门地区实属罕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西客家风俗
李娜
客家是中原汉族南徙,与中南、东南各地土著民族融合的一支民系。

主要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广东中西部和东部、台湾、溪南、四川和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杂居其间。

据历史学家罗香林考证,江西赣州的寻邬、安远、定南、龙南、虔南(今赣南)、信丰、南康、大庚、崇义、上饶等县,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广东的梅县、兴宁、五华、平远、焦岭、大埔、和平、龙川、赤溪(今并入台山县)、翁源等县都有客家人分布。

客家民系发端于唐末,最终形成则在南宋。

谈起闽西客家的民情礼俗,可以说它既具有中州之风的“共性”,还蕴含着这个族系在长途跋涉过程中,以及落脚闽西后,不断吸收融进的礼俗而呈现出来的“个性”。

我们可以从节日、民歌与方言、居住、生活方式与祭祖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闽西的客家人。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春节是闽西客家非常隆重的节日。

“年三十夜”(即除夕)全家团聚欢庆吃过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分了“压岁钱”,便敬天神,燃放炮仗(客家话称鞭炮为“炮仗”),“关大门”入睡。

年初一凌晨就要起来“开门”。

正月初一,16岁以下的孩童都挎个
布包成队各家各户“打饼”,也含有贺年之意。

每到一家,主人便分给一人一粒糖、一块饼,年幼未能到者,则由兄、姐代领。

初一这一天,有很多禁忌。

首先说话要格外小心谨慎,只能说吉利的话。

同时忌打破杯碗,如果有人打破了,就要连声说“开万金!开万金”!客家话“碗”与“万”谐音。

还忌扫地,年初一扫地则认为会把“财气”扫掉。

而且年初一全天禁忌下地干活。

一般来说,初一都不出远门,也不请客,只到邻居家拜拜年,受烟茶招待,以联络感情。

初二,闽西客家称初二为“年下日”,可以出门走亲戚、做客了。

特别是做媳妇的这一天都要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兄长。

如果是新婚不久的,一般都是与丈夫双双同去。

生了儿女的,则孩子同去的多,丈夫就不一定去。

去的时候要带上鸡腿、果包,以孝敬父母亲。

从初二起就可以扫地、下地干活劳动了。

初三为“穷日”,客家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一般都不出门访亲办事。

初五“开小正”。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再次敬天神,放鞭炮,店铺陆续要正常营业了。

“九九十十龙灯来”。

闽西客家早早的在元宵节前就“迎花灯”了。

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客家方言,风俗有差异,各地的民歌也不尽相同。

据近年来学者研究,福建闽西的客家民歌与台湾的客家民歌,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客家人的民歌曲调,富于传统的中原文化精神,有悠扬豪迈的北方气质,又兼具婉转柔畅的南方特性。

客家人在漫长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繁多的民歌曲调,目前主要有“九腔十八调”。

九腔为海陆、四县、饶平、陆丰、梅
县、松口、广东、广南、广西腔;十八调为平板、山歌仔、老山歌、病子歌、初一朝、怀胎曲、十八摸、苦力娘、送金钗、思恋歌、洗手巾、剪剪花、陈士方、上山采茶、瓜子仁、跳酒、桃花开、十二月古人。

客家人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相当广泛,有爱情、劳动、家庭、爱国、祭祀、歌颂、饮酒、戏谑、相骂、催眠、嗟叹、劝善等各种。

客家人使用的共同语言——客家方言是在唐宋时期以北方方言为基础逐步形成的。

有人认为唐末五代时期迁入今江西、福建一带的的北方移民所使用的方言“就是今日客家方言的先声”。

其实,那时移民所使用的方言还远不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进入宋代以后才逐步成熟起来。

现在的客家话乃是宋音的遗留。

二、居住、生活方式与祭祖
永定土楼,是属于中国历史上南方客家居民所独创的一种建筑体系。

它的产生,是和中国客家居民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客家是在中世纪历次战乱中,从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来的居民。

他们客外异乡荒僻山区的新地理环境中,为了生存、发展,也为了防盗、防贼,预防各种自然灾害,客家居民都不得不聚族而居。

永定土楼是从明朝末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庞大的居民建筑物,这种建筑物的首创者,原是永定的民间建筑师,所以永定成为闽西客家土楼的发源地和中心。

以后几乎所有的客家居住区,都有这种土楼的出现。

永定土楼其建筑材料是土质的,完全就地取材,以山区自产的黄土、沙石、松木、杉木、砖瓦为主。

一座
楼中,约有二百多个房间,最多的有四百个房间。

楼中设有天井、水井、池塘、花园、仓库、厅堂等各种生活设施。

永定土楼有冬暖夏凉、隔音、防潮、防雾的特色,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建筑模式。

客家人有着其他汉族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闽西客家的家庭里,妇女除承担全部家务劳动之外,还承担大部分的户外劳动,男人则大多到外地谋生,除农忙季节外,很少呆在家里。

因为南宋时期,大量移民涌入闽粤、赣地区,从而激化了该地区的社会矛盾,促进了贩运私盐的活动和武装斗争的爆发,也促进了客家团体意识的形成,使妇女在不得不承担全部家务的同时,还管理诸多户外事务。

因此,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很有可能就是在南宋时形成的。

客家祖先是历尽长途流徙的艰辛南迁来的,所以世世代代都具有浓厚的思源念祖意识,特别重视敬祀祖宗。

盛行于闽西客家的“新正祭墓”传统习俗是指各家各户纷纷在初二之后起,备上三牲、香烛、上祖坟扫祭。

这活动期限可延续到正月底,这与其他族系只在清明扫墓有所不同。

虽然闽西客家也有在清明扫墓的,但并不如新正祭墓那么普遍、隆重。

新中国成立前,还备有“蒸尝田”(俗称“死地主田”)作为宗族祭祀制度。

有“蒸尝田”的望族规定要将此田所收获的谷物,专作祭墓费用。

即使没有“蒸尝田”的祖坟,也采取各家轮流做东,负责筹办扫祖墓之事。

有的则规定凡过去的一年内生有男孩的家,祭墓时要出一坛家酿的
糯米酒;生有女孩的家,则出一定数量的鹞饭”(一种用米浆调制而成的园形甜糕点)。

客家话称老鹰为“鹞婆”。

闽西客家风俗,是南方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但源远流长的客家风俗依然保存着,闪耀着它特有的文化魅力、她久盛不衰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