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

5.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 应用未注公差的总原则是:实际要素的 功能允许形位公差等于或大于未注公差值, 一般不需要单独注出,而采用未注公差。如 功能要求允许大于未注公差值,而这个较大 的公差值会给工厂带来经济效益,则可将这 个较大的公差值单独标注在要素上,因此, 未注公差值是一般机床或中等制造精度就能 保证的形位精度,为了简化标注,不必在图 样上注出的形位公差。
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 连,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为公 差带的宽度方向。
被测要素的主要标注方法: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 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 寸线错开(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
>4mm
图4-12 轮廓要素的标注
(2)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 被测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 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箭头,指引线的箭头不允许直 接指向中心线。
图4-13 中心要素的标注
(3)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 应与圆锥体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必要时也 可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 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 标注,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该角度的尺寸线。
(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 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上时, 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但基准符号的短线不 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
A B
A
图4-19 轮廓基准要素的标注
(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 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 线对齐;见图4-20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 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
形位公差标注PPT课件

为简化,将﹤500mm的尺寸分为13段,如:3~6, 6~10……
标准公差数值表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6 8 18
公差等级 IT8 IT8 IT8
公差数值 ? ? ?
查表练习
基本尺寸(mm) 400 150 50
公差数值 25 25 25
⑹对于配合表面,其尺寸公差、形状公差、 表面粗糙度应当协调,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的 对应关系。推荐如下:
设尺寸公差代号为IT;形状公差代号为T;表面 粗糙度代号为Ra、Rz
若 T= 0.6IT 则 Ra≤0.05IT
Rz
T= 0.4IT
Ra≤0.025IT
Rz
T= 0.25IT Ra≤0.012lT
基 本术语
实际轮廓:指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 横向实际轮廓:与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
轮廓。
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
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 一般包括5个以上的轮廓峰与轮廓谷。 Ln:是用以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包括一个 或几个取样长度 .
基准线
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大小 的一条参考线称为基准线。通常 采用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 被测要素-- 在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 素。被测要素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 ➢ 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术语、定义(2)
➢ 关联要素 --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或 在图样上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
➢ 基准要素 --用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 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5.基准制的选择
⑴一般优先选用基孔制 (定径刀具,加工困难) ⑵特殊情况下选用基轴制
主轴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解释

主轴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解释主轴形位公差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公差标注方法,用于描述零件或装配体上的主轴轴线的位置关系。
它是指在设计及制造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的正确装配,并使得装配后的零件具有设定的功能,对主轴的位置偏差所规定的容许范围。
在主轴形位公差标注中,主要涉及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等。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及其在主轴形位公差标注中的应用。
首先,直线度是指某一轴线在所规定的长度范围内的偏差。
例如,在一个直线度为0.05的主轴上,轴线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不会超过0.05。
直线度通常用于描述轴向装配体的位置关系,如传动轴、定位销等。
直线度可以用一个箭头标注在零件的轴线上,箭头的两个顶点分别代表零件轴线上允许的最大和最小位置偏差。
接下来,平行度是指两个平行轴线的位置偏差。
它通常用于描述平行的零件的位置关系,如平面间隙、平行轴、平行面等。
平行度可以用两个箭头分别标注在两个平行轴线上,箭头的两个顶点分别表示两个轴线的最大和最小位置偏差。
垂直度是指两个垂直轴线的位置偏差。
它通常用于描述垂直的零件的位置关系,如短轴与底座的立面、法兰与轴线的连接等。
垂直度同样可以用两个箭头标注在两个垂直轴线上,箭头的两个顶点分别表示两个轴线的最大和最小位置偏差。
倾斜度是指零件或装配体上的一个平面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倾斜度用于描述两个零件或装配体中的一个平面相对于另一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如机床中的工作台与主轴的倾斜度、机械设备底座的水平度等。
倾斜度可以用一个角度值标注,也可以用一个箭头标注在零件上,箭头的方向表示倾斜的方向。
除了上述基本概念外,还有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如同轴度、同心度、圆度等。
同轴度是指两个轴线的偏差范围,在装配时要求零件轴线与基准轴线重合。
同心度是指两个圆心之间的偏差范围,在装配时要求零件的圆心与基准圆心重合。
圆度是指零件或装配体上的圆的形状偏差范围,在装配时要求零件上的圆形轮廓尽可能接近完美的圆形。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形位公差标注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标注方法,用于表示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包括了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示例,可以帮助机械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形位公差标注。
1.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直线度公差是用于表示直线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直线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条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条长度为100mm的直线,直线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100±0.1”。
2.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圆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圆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圆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圆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Ø50±0.05”。
3.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平面度公差是用于表示平面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平面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一个矩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一个长为200mm、宽为100mm的矩形,平面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200×100±0.1”。
4.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垂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垂直程度的一种公差。
垂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度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0.05”。
5.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同轴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圆形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的一种公差。
同轴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圆形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例如,两个直径分别为50mm和60mm的圆形,同轴度公差为0.1mm,则标注为“Ø50/Ø60±0.1”。
6.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倾斜度公差是用于表示两个平面之间的倾斜程度的一种公差。
倾斜度公差标注示例中,一般用两个相交的直线和两个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公差的大小。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全解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8.6.2-1、图8.6.2-2所示。
图8.6.2-2
图8.6.2-1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框
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格
公差值0.004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且平行基准格
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B的垂直度误差,必须格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3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的轴线必须格
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且与Ф20H7基准孔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
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详见国家标准GB/T1182-1996、GB/T1183-1996、GB/T1184-1996和GB/T16671-1996。
形位公差标注识读

第2章形位公差2.1形位公差标注识读任务3 识读齿轮形位公差标注由于存在加工误差,使零件的几何量不仅存在尺寸误差,而且存在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存在,将对机器的精度、结合强度、密封性、工作平稳性、使用寿命等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和保证零件的互换性,不仅对零件的尺寸误差,而且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加以控制,将形位误差控制在一个经济、合理的范围内。
这一允许形状和位置误差变动的范围,称为形状和位置(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是零件图技术要求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图2-1为形位公差标注实例。
图2-1形位公差标注实例识读图样中的形位公差标注时,应该获得以下信息:公差项目名称、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值大小、公差意义及公差要求。
2.1.1形位公差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这些点、线、面统称为零件的几何要素。
1.零件的几何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均称几何要素。
零件的几何要素可从不同角度来分类:(1)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形、能被人们直接感觉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点、线、面。
中心要素——对称中心所表示的要素。
(2)按存在状态分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要素代替。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得要素并非该实际要素的真实状况。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机械图样所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它不存在任何误差,是绝对正确的几何要素。
理想要素是评定实际要素误差的依据。
(3)按所处地位分被测要素——图样中有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对象。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 位置的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4)按功能要求分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或仅涉及其形状公差要求时的要素。
它是独立的,与基准要素无关。
关联要素——对被测要素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它相对基准要素有位置关系,即与基准相关。
2.形位误差与形位公差形状误差一般是对单一要素而言的,是被测要素本身的形状对其理想形状的变动量。
形位公差举例

平行度(三)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 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 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 公差值ø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 柱面内。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1、同轴度 2、对称度 3、位置度
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定向公差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 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 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垂直方向 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ø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0.04mm的圆柱体,标准规定,形位 公差值前加注“ø”,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 体。
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平 行度当(两一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 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当给 定一个方向上的平行度要求时,平行度公 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 (或直线或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轴线) 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 (二)
基准的建立:
单个基准时,由实际要素建立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解释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解释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是一种在工程图纸中用来描述多个要素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标注方法。
它通过指定多个要素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来说明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形位关系。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使用一系列的箭头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箭头表示一个要素的位置和方向。
箭头的出发点表示要素的实际位置,箭头的方向表示要素的理想位置。
箭头的长度表示要素在该方向上的允许偏差量。
符号表示不同的关系,如平行、垂直、同轴等。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1. 平行关系标注:在两个平行的要素之间,使用两个平行的箭头表示它们的平行关系。
箭头的出发点分别表示两个要素的实际位置,箭头的方向表示两个要素的理想位置,箭头的长度表示两个要素之间的允许偏差量。
符号“||”表示平行关系。
2. 垂直关系标注:在两个垂直的要素之间,使用一个垂直的箭头表示它们的垂直关系。
箭头的出发点表示两个要素的实际位置,箭头的方向表示两个要素的理想位置,箭头的长度表示两个要素之间的允许偏差量。
符号“⊥”表示垂直关系。
3. 同轴关系标注:在两个同轴的要素之间,使用两个同轴的箭头表示它们的同轴关系。
箭头的出发点分别表示两个要素的实际位置,箭头的方向表示两个要素的理想位置,箭头的长度表示两个要素之间的允许偏差量。
符号“∥”表示同轴关系。
复合形位公差标注的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标注,确保设计图纸上的要素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得到满足,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形位公差--标注案例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 8.6.2-1、图 8.6.2-2 所示。
图 8.6.2-1 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 框 格图 8.6.2-2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 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 0.004 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1,且平行基准平面 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 格 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 B 的垂直度误差,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3 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 格 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 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02,且与 Ф20H7 基准孔轴线 A 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 详见国家标准 GB/T1182-1996、 GB/T1183-1996、 GB/T1184-1996 和 GB/T16671-1996。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差原则中的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形位误差及其检测;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 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3、形位公差带; 4、公差原则; 难点: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择。
实验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零件的形状或位置公差的检测。
学时:8 学时=6 学时+习题课 2 学时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刀具、夹具及工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被加工零件的各几何要素 产生一定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而几何要素的形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 密封性、耐磨性、使用寿命和可装配性等。
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1) 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 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 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 c。
(2) 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 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 c。
(3) 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点击此处查看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 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5)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 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 (单项或多项) 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 (或范围) 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 a。
如不仅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 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标准 GB1182~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形位公差的标注课件

6.形位误差选用 举例
(1)55j6圆柱面
从检测的可能
性和经济性分析, 可用径向圆跳动公 差代替同轴度公差, 参照表4-27确定公 差等级为7级,查表 4-22,其公差值为 0.025mm。查表 4-25和表4-20确 定圆柱度公差等级 为6级,公差值为 0.005mm。
45m6()
E
60
C2 A
8,9
常用于形位精度要求一般、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至IT11的零件。8级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 轴颈,与9级精度以下齿轮相配的轴,水泵叶轮,离心泵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键槽等; 9级用于内燃机气缸套配合面,自行车中轴等
(3) 键槽12N9和键槽16N9查表4-27,对称 度公差数值均按8级给出,查表4-22,其公 差值为0.02mm。
4.公差原则的选择
•独立原则:主要用于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 求都较严,且需要分别满足要求;或尺寸精 度与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或用于保证运 动精度、密封性等特殊要求,常提出与尺寸 精度无关的形位公差要求。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需严格保证配合性质的 场合。
•最大实体要求:主要用于中心要素,保证可 装配性(无配合性质要求)的场合。
A B A
图4-19 轮廓基准要素的标注
(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 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 线对齐;见图4-20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 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
C
A
B
图4-20 中心基准要素的标注
(3)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时,则按 图4-21所示方法标注。
除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以及位置度未规定公差等级外,其余 11项均有规定。一般划分为12级,即1~12级,精度依次降低, 仅圆度和圆柱度划分为13级,即增加了一个0级,以便适应精密零 件的需要。
形位公差符号及代号标注示例与识读表

位 置 圆跳动 公 差
全跳动
(1)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 A 回转一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 动量,即:径向圆跳动为 0.05mm;端面跳动为 0.05mm;
(2)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 A 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 动量,即:径向全跳动为 0.05mm。
(图中从上至下所注,分别 为径向圆跳动、端面跳动和径向 全跳动)
分 项目及 类 符号
形位公差符号及代号标注示例与识读 标注示例
表 பைடு நூலகம்-9 识读说明
直线度
(1)、圆柱表面上任一素 线 的 直 线 度 公 差 为 φ 0.02mm (左图)
(2)、φ10 轴线的直线度 公差为φ0.02mm(右图)
平面度
形 状 公 圆度 差
实际平面的形状所允许的 变动全量为 0.05mm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 面上实际圆的形状所允许的变 动全量为 0.02mm
圆柱度
实际圆柱面的形状所允许 的变动全量为 0.05mm
公
线轮
差 形 廓度 状
或
位
置
在零件宽度方向,任一横截 面上实际线的轮廓形状(或对基 准 A)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为 0.04mm(尺寸线上有方框的尺寸 是为理论正确尺寸)
面轮 廓度
平行度 位 置 垂直度 公 差
倾斜度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实际表面的轮廓形状(或对 基准 A)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为 0.04mm
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即:相对基准 A 平行度为 0.04mm;相对基准 B 垂直度为 0.05mm;相对基准 C 倾斜度为 0.08mm
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 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即:同轴度 为φ0.1mm;对称度为 0.1mm; 位置度为φ0.3mm(尺寸线上有 方框的尺寸是为理论正确尺寸)
形位公差定义和标注事例

跳动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
特征 功 能 方位
公差带含义
示例
指被测 实际要 素绕基 准轴线 做无轴 向移动 回转一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 当被测圆柱面绕基准轴线A旋转一圈时,在任意
径
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圆心 之间的区域
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均不得大于0.1mm
向
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
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
用于限
一般曲
面的轮
廓误差
说明
无基准要求的
有基准要求的
面轮廓度公差
面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的(没有基准约束的)和有基准要求的(受基准约束的)两种,前者的方位可
以浮动,后者的方位是固定的
定向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
特征
功能
方位
公差带含义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形状公差(其数
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只)
称 素中心 度 线(或中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轴线对称 宽度为b的键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
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值0.05mm,且相对于基准轴线B(通过基准轴线B
心平面) 面 的共线 对
的理想平面P0)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性(或共 线
面性)的
误差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以点的理想位置为中 被测球的球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3mm的
斜
上宽度为公差值t的一段圆锥面区域。除另有规 定,测量方向应垂直于被测表面
量圆锥面上的跳动不得大于0.1mm
形位公差的标注

C2 E
A
1.6
0.8
1.6
B
E
C2
0.8
45m6()
E
56r6()
52
55j6()
62
A
D 两处 A 0.020 A-B 0.025 0.005 A-B 0.025 A-B 0.015 A-B C
B
55j6()
B 16N9()
A- A
12N9() 0.02 D
B- B
3.2
0.02
C
39.5
共面
0.10
图4-16多处要素用同一公差带时的标注
(5)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 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在一 起,并引用一根指引线。
A
A
图4-17 同一要素多项要求的简化标注
3.基准要素的标注 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圆圈 内的字母均应水平书写
A B C
图4-18 基准符号
位置度常用于控制螺栓或螺钉连接中孔距的 位置精度要求,其公差值取决于螺栓与光孔之间的 间隙。位置度公差值T(公差带的直径或宽度)按下式 计算: 螺栓连接:T ≤ KZ 螺钉零件:T ≤ 0.5KZ 式中 Z —孔与紧固件之间的间隙; Z = Dmin -dmax Dmin —最小孔径(光孔的最小直径); dmax —最大轴径(螺栓或螺钉的最大直径); K —间隙利用系数。 推荐值为:不需调整的固定联接,K=1;需要 调整的固定联接,K=0.6~0.8。
6.形位误差选用 举例 (1)55j6圆柱面 从检测的可能 性和经济性分析, 可用径向圆跳动公 差代替同轴度公差, 参照表4-27确定公 差等级为7级,查表 4-22,其公差值为 0.025mm。查表 4-25和表4-20确 定圆柱度公差等级 为6级,公差值为 0.005mm。
2形位公差的标注

图4-14 圆锥体轴线的标注
(4) 当多个被测要 素有相同的形位公 差(单项或多项)要 求时,可以在从框 格引出的指引线上 绘制多个指示箭头, 并分别与被测要素 相连;用同一公差 带控制几个被测要 素时,应在公差框 格上注明“共面” 或“共线”。
0.03
A-B
A
B
图4-15 多要素同要求的简化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一、形位公差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框格代 号标注。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 文字加以说明,但应做到内容完整,用词严谨。形位公差的 代号包括: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框格、指引线、公差数值、 基准符号以及其他有关符号。
图4-10 形位公差框格
1.公差框格的标注 (1) 第一格 形位公差特征的符号。 (2) 第二格 形位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3) 第三格和以后各格 基准字母和有关符号。规定 不得采用E、F、I、J、L、M、O、P和R等九个字 母。
(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 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上时, 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但基准符号的短线不 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
A B
A
图4-19 轮廓基准要素的标注
(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 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 线对齐;见图4-20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 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
0.005
©∥0.02A对两个或多个要索组成的多基准体系.表示基准的大写字母按基准优先顺序填 写在 公差框格第三及以后格中.
(5)任选基准的标注
0.03
A
A
形位公差等级

A
B
图4-20 中心基准要素的标注
(3)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时,则按 图4-21所示方法标注。
B4/7.5 GB145-85
B4/7.5 GB145-85
A A
B
A
图4-21 中心孔和圆锥体轴线为基准要素的标注
(4) 任选基准的标注
0.03
A
A
图4-22 任选基准的标注
二、形位公差的选择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应用
一、形位公差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框格代 号标注。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 文字加以说明,但应做到内容完整,用词严谨。
图4-10 形位公差框格
1.公差框格的标注 (1) 第一格 形位公差特征的符号。 (2) 第二格 形位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 (3) 第三格和以后各格 基准字母和有关符号。规定 不得采用E、F、I、J、L、M、O、P和R等九个字 母。
2.基准要素的选择 (1) 基准部位的选择 选择基准部位时,主要应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 零件的结构特征,并兼顾基准统一等原则进行。 (2) 基准数量的确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公差项目的定向、定位几何功 能要求来确定基准的数量。 (3) 基准顺序的安排 当选用两个或三个基准要素时,就要明确基准要 素的次序,并按顺序填入公差框格中。
5,6,7
8,9
(3) 键槽12N9和键槽16N9查表4-27,对称 度公差数值均按8级给出,查表4-22,其公 差值为0.02mm。 (4) 轴肩公差等级取为6级,查表4-22,其 公差值为0.015mm。 (5) 其他要素
(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 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上时, 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但基准符号的短线不 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值是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定的
最大实体要求标注
Φ0.015 M
Φ0.1 M A M
0
φ10 -0.03
用于被测要素时
A 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
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被测要素)
❖ 应用:适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只要求可装
0.05
基准要素为
轴线时,基
准符号应与
该要素的尺
寸线对齐
0.03 A
表示φd 孔的 轴线对于底面 的平行度公差 为0.03
φd φd
表示被测左端 面对于φd 轴 线的垂直度公 差为0.05
A 0.05
基准要素为 轴线时,基 准符号应与 该要素的尺 寸线对齐
1-1
Φ50
+ 0.1 0
ABC
110
B
❖ 标注:在单一要素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 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
❖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 格保证配合性质的场合。
❖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包容要求标注
φ30h7 E
E
φ30
包容要求应用举例
如图所示,轴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应遵守包容要求,其含义如下:
形位公差数值 公差带的形状
形位公差符号
指引线
指引线
各项目符号
公差框格
基准代号字母
公差值 其它有关符号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基准符号
图4-4 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表示
2、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指引线的箭头
要指向被测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3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如图8.6.2-1、图8.6.2-2所示。
图8.6.2-2图8.6.2-1图中各符号的含义为:框中的○是圆度的符号,表示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Ф100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格公差值0.004的两同心圆之间。
框中的∥是平行度的符号,表示零件右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且平行基准格平面A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框中的⊥是垂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与基准平面B的垂直度误差,必须格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3的圆柱面范围内。
框中的◎是同轴度的符号,表示零件上两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Ф30H7的轴线必须格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且与Ф20H7基准孔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范围内。
符号是基准代号,它由基准符号(粗短线)、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
圆圈的直径与框格的高度相同。
字母的高度与图样中尺寸数字高度相同。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等,详见国家标准GB/T1182-1996、GB/T1183-1996、GB/T1184-1996和GB/T16671-1996。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与检测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差原则中的最小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形位误差及其检测;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3、形位公差带;4、公差原则;难点: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择。
实验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零件的形状或位置公差的检测。
学时:8学时=6学时+习题课2学时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刀具、夹具及工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被加工零件的各几何要素产生一定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而几何要素的形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工作精度、运动平稳性、密封性、耐磨性、使用寿命和可装配性等。
因此,为了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制造经济性,在设计时应对零件的形位误差给以必要而合理的限制,即应对零件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
为了保证互换性,我国已经把形位公差标准化,颁布了下列国标: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4249-1996《公差原则》GB/T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形位误差的产生及其影响:图样上给出的零件都是没有误差理想几何体,但是,由于加工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本身存在各种误差,以及加工过程中存在受力变形、振动、磨损等各种干扰,致使加工后的零件的实际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的规定形状和线、面相互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例如书中图4.1(a),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如下: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例如:机床导轨表面的直线度、平面度不好,将影响机床刀架的运动精度。
齿轮箱上个轴承孔的位置误差,将影响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精度和尺侧间隙。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例如:圆柱结合间隙配合,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均,当配合件有相对转动时,磨损加快,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和运动精度。
3)影响零件的自由装配例如:轴承盖上各螺钉孔的位置不正确,在用螺栓往基座上紧固时,就有可能影响其自由装配。
一、形位误差的研究对象-----几何要素几何要素: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组合而构成的,这些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称为几何要素。
要素的分类:1)按存在的状态分(1)理想要素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即不存在形位和其它误差的要素。
(2)实际要素零件上存在的要素,在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按检测关系分(1)被测要素是指图样上给出了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也就是需要研究和测量的要素。
(2)基准要素是指图样上规定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理想的基准要素称为基准。
3)按功能要求分(1)单一要素是指对要素本身提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
(2)关联要素关联要素是指相对基准要素有方向或位置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
4)按结构特征分(1)轮廓要素是指构成零件轮廓的点、线和面的要素。
(2)中心要素轮廓要素对称中心点、线、面或轴线的要素。
三、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符号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14个,见表4-1。
1)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允许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
2)形位公差的项目分类及代号表4-1形位公差的分类、特征项目及代号3)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形位公差应按国家标准GB/T1182—1996规定的标注方法,在图样上按要求进行正确的标注。
⑴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采用框格的形式标注,该框格具有带箭头的指引线。
形位公差的框格如图4—1所示,从框格的左边起,第一格填写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第二格填写形位公差值,第三格及往后填写基准的字母。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时,框格只有两格,只标注前两项内容。
图4-1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①指引线指引线的弯折点最多两个,靠近框格的那一段指引线一定要垂直于框格的一条边。
指引线箭头的方向应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或直径方向。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大于3m m),表示方法有三种,见上图或书图4—3,指引线的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上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当指引线的箭头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线对齐。
②框格框格应水平布置,内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写,第一格绘成正方形,其它格绘成正方形或上、下边较长而左、右边较短的矩形。
框格高度等于两倍字高。
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采用两格框格标注。
被测要素为关联要素的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几种形式。
从第三格起填写基准的字母,图4—2a表示基准要素为单一基准。
图4—2b表示由两个同类要素A与B构成一个独立基准A—B,这种基准称为公共基准。
图4—2c表示基准A与B垂直,即基准A与B构成直角坐标,A为第一基准,B为第二基准,B⊥A。
图4—2d表示基准A、B、C相互垂直,即基准A、B、C 构成空间直角坐标,它们的关系是B⊥A;C⊥A且C⊥B,这种基准体系称为三基面体系。
(a)单一要素 (b) 公共要素 (c) 两基准要素 (d)三基准要素图4-2公差框格③形位公差值形位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种:“t”、“φt”、“Sφt”。
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或中心平面,或者被测要素的检测方向一定时,标注“t”,例如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的标注。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圆心等中心要素且检测方向为径向任意角度时,公差带的形状为圆柱或圆形,标注“φt”,例如同轴度公差值的标注。
被测要素为球心且检测方向为径向任意角度时,公差带为球形,标注“Sφt”,例如球心位置度公差值的标注。
其他视具体情况而定。
④基准基准字母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为不致引起误解,国家标准GB/T1182—1996规定基准字母禁用下列9个字母:E、I、J、M、O、P、L、R、F。
基准字母一般不许与图样中任何向视图的字母相同。
基准符号如图所示,以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连线(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粗的短横线的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
连线应画在粗的短横线中间,长度一般等于小圆的直径。
小圆的直径为2倍字高。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对齐 (见上图)。
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基准符号的连线与尺寸线应明显错开,粗的短横线应靠近基准要素的轮廓线或它的延长线上。
四、形位公差带1)形位公差带的概念形位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是指实际关联要素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由此,我们可知,研究形位公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限制实际要素的变动范围。
由于实际要素在空间占据一定形状、位置和大小,必须用具有一定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的各种空间或平面区域来限制它。
用于限制实际要素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叫做形位公差带。
它与尺寸公差带的概念一致,但形位公差带可以是空间区域,也可以是平面区域。
只要实际被测要素能全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明实际被测要素合格。
形位公差是用形位公差带来表示的,构成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是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
其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给定的形位公差项目和标注形式,下图中列出了形位公差带的主要形状。
其大小用形位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表示,由给定的形位公差值决定。
其方向则由给定的形位公差项目和标注形式确定。
同学们可能已经看到了书本上的关于形位公差带的一个又一个大表格,这些表格罗列了十四项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六十多种公差带,如果一一讲授,授课的时间不允许,其实,如果仔细地分析一下这些公差与公差带的形状,就会发现这些公差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共性。
经过多年的教学方法的探讨,我们提出了一种能举一反三的、便于自学的“积木式”的教学方法。
2)形位公差带的研究方法—积木法我们知道,无论是形状公差还是位置公差,被测要素无非是点、线、面这三种,位置公差中的基准要素也是点、线、面这三种。
公差带在所给方向上,分为给定平面内、给定一个方向、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和给定任意方向这四种。
而公差带的基本形状经过归纳,共11种,按所给定方向的不同而分为四类。
(参看表4-2)下面我们选择形位公差的其中几个项目进行讲解,来学习如何应用积木法对形位公差带进行判断。
⑴直线度(--)直线度是零件上被测直线的不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其被测要素是直线要素。
零件上直线要素有面与面的交线、轴线、对称中心线以及轮廓面上的刻度线等,将上述任一条实际直线放大看,都是一条空间曲线或平面曲线。
表4-2形位公差带的九种主要形状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对被测实际直线有时需要限制某一平面内的误差,有时需要限制某个方向上的误差,有时需要限制某两个方向上的误差或任意方向上的误差。
故根据零件实际需要按公差带类型对直线度公差规定了三种情况。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如图4-3标注,表示被测圆柱面上任一条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
图4-3直线度公差带1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公差带:其被测要素是圆柱素线-直线;圆柱素线是圆柱面与圆柱轴向截面的交线,它既在圆柱面上又在给定的轴截面内,因此其公差带是在给定平面内定义的。
所以给定方向为平面内,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直线。
由此得到,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分析路线即为B-G-G1。
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图4-4直线度公差带2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主要控制面与面交线即棱线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