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3-2014学年九年级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3-2014学年九年级期末检测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30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满足1212x x x x +=.则k 的值为( )(A )-1或34 (B )-1 (C )34(D )不存在2、某商品原价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00(1+a%)2=148B :200(1-a%)2=148C :200(1-2a%)=148D :200(1-a 2%)=1483、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O 的直径为2分米,若在这个圆面上随意抛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正方形ABCD 内的概率是A .π2B .2πC .π21D .π24、外切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 cm 和3cm ,则两圆的圆心距是( )A .1cmB .2cmC .3cmD .5cm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则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 A .8π B .9π C .10π D .11π6、如图11-10,O 是锐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AOB =∠BOC =∠COA =120°,P 是△ABC 内不同于O 的另一点;△A ′BO ′、△A ′BP ′分别由△AOB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O ′BO 为等边三角形,且A ′、O ′、O 、C 在一条直线上.②A ′O ′+O ′O =AO +BO .③A ′P ′+P ′P =PA +PB .第3题图④PA +PB +PC>AO +BO +CO.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把长为8cm 的矩形按虚线对折,按图中的虚线剪出一个直角梯形,找开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剪掉部分的面积为6cm 2,则打开后梯形的周长是( )A .(10213)+cmB .(1013)+cmC .22cmD .18cm8、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 ax与 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二、填空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3,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则CE 的长________.2、在Rt △ABC 中,∠C = 90,A B=3,BC =1,以AC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____.3、两个正四面体骰子的各面上分别标明数字1,2,3,4,如同时投掷这两个正四面体骰子,则着地的面所得的点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个位数字的平方刚好等于这个两位FADO E BC3cm3cm数,则这个两位数为 ;5、已知方程()0332=+-+x a x 在实数范围内恒有解,并且恰有一个解大于1小于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6、设函数2y x =与1y 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b ),则11a b-的值为 .7、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 经过点(-1,2)和(1,0),且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 给出四个结论:①abc<0;②2a +b>0;③a +c =1;④a>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所有序号)8、下列各图中, 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填序号)9、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45ABC ∠=,则点D 的坐标为 .10、如图,AB 、CD 是半径为5的⊙O 的两条弦,AB = 8,CD = 6,MN 是直径,AB ⊥MN 于点E ,CD ⊥MN 于点F ,P 为EF 上的 任意一点,则PA +PC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66分)1、(10分)已知x 1,x 2 是关于x 的方程(x -2)(x -m )=(p -2)(p -m )的两个实数根.O (B )ADxyC ① ②③ ④(1)求x 1,x 2 的值;(2)若x 1,x 2 是某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问当实数m ,p 满足什么条件时,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2、(7分)如图:△ABC 中,AB=6㎝,BC=8㎝,点P 从A 点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B 点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s 的速度移动,则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经过多少秒钟,△PBQ 的面积等于8㎝2?3、(11分)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BC 交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ED 的延长线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1)DE 是⊙O 的切线; (2)若⊙O 的半径为2,BE =1,求cosA 的值.4、(12分)如图,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P 与A 、C 不重合),点E 在射线BC 上,且PE=PB .(1)求证:① PE=PD ; ② PE ⊥PD ; (2)设AP =x , △PBE 的面积为y .① 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② 当x 取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5、(13分)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1)求证:EG =CG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BCPDEQP CBA F EDCB A O·(第26题图)(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6、(13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为(4,1-)的抛物线交y 轴于A 点,交x 轴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 已知A 点坐标为(0,3).(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 作线段AB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 ,如果以点C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BD 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3)已知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A ,C 两点之间,问: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PAC ∆的最大面积.A x yB O CDF B A D C EG 第5题图①F B A D C EG 第5题图②FBA C E 第5题图③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初三)综合检测试题数 学 (答案)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A2、 B3、 A4、 D5、 A6、 C7、 A8、 B 二、填空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52、3π3、 1/44、255、3-√6<a<36、 -1/27、②③8、②④9、( 2+√2,√2) 10、 √15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66分1、解:(1) 原方程变为:x 2-(m + 2)x + 2m = p 2-(m + 2)p + 2m ,∴ x 2-p 2-(m + 2)x +(m + 2)p = 0, (x -p )(x + p )-(m + 2)(x -p )= 0, 即 (x -p )(x + p -m -2)= 0, ∴ x 1 = p , x 2 = m + 2-p .(2)∵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212121p m p x x -+==p m p )2(21212++-=)]4)2(()22()2([21222+-+++--m m p m p =8)2()22(2122+++--m m p ,∴ 当22+=m p 且m >-2时,以x 1,x 2为两直角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为8)2(2+m 或221p .2、解:设经过t 秒后S 三角形QBP=8 ㎝2列方程得:(6-t )*(8-2t)=8 解得:t=5+√5(舍去)或5-√5,答:经过5-√5秒后S 三角形QBP=8 ㎝ 23.解:(1)证明:连结AD 、OD∵AC 是直径∴AD ⊥BC ∵AB =AC ∴D 是BC 的中点又∵O 是AC 的中点∴OD ∥AB ∵DE ⊥AB ∴OD ⊥DE ∴DE 是⊙O 的切线 (2)由(1)知OD ∥AE ∴FO FA =OD AE∴FC +OC FC +AC =OD AB -BE ∴FC +2FC +4=24-1,解得FC =2∴AF =6 ∴cosA =AE AF =AB -BE AF =4-16=12FEDCBAO·4、(1)证法一:①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 ∴ BC=DC , ∠BCP =∠DCP=45°. ∵ PC =PC ,∴ △PBC ≌△PDC (SAS ).∴ PB = PD , ∠PBC =∠PDC . 又∵ PB = PE ,∴ PE =PD .② (i )当点E 在线段BC 上(E 与B 、C 不重合)时, ∵ PB =PE ,∴ ∠PBE =∠PEB , ∴ ∠PEB =∠PDC ,∴ ∠PEB +∠PEC =∠PDC +∠PEC =180°,∴ ∠DPE =360°-(∠BCD +∠PDC +∠PEC )=90°, ∴ PE ⊥PD . )(ii )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点P 恰好在AC 中点处,此时,PE ⊥PD .(iii )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PEC =∠PDC ,∠1=∠2, ∴ ∠DPE =∠DCE =90°,∴ PE ⊥PD . 综合(i )(ii )(iii ), PE ⊥PD .(2)① 过点P 作PF ⊥BC ,垂足为F ,则BF =FE . ∵ AP =x ,AC =2,∴ PC =2- x ,PF =FC =x x 221)2(22-=-.BF =FE =1-FC =1-(x 221-)=x 22.∴ S △PBE =BF ·PF =x 22(x 221-)x x 22212+-=.即 x x y 22212+-= (0<x <2).② 41)22(21222122+--=+-=x x x y .∵ 21-=a <0,∴ 当22=x 时,y 最大值41=.(1)证法二:① 过点P 作GF ∥AB ,分别交AD 、BC 于G 、F . 如图所示.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四边形ABFG 和四边形GFCD 都是矩形, △AGP 和△PF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D=FC =FP ,GP=AG =BF ,∠PGD =∠PFE =90°. AB CPDEF A B C D PE 1 2 H A BCP DEF G 12 3又∵ PB =PE , ∴ BF =FE , ∴ GP =FE ,∴ △EFP ≌△PGD (SAS ). ∴ PE =PD . ② ∴ ∠1=∠2.∴ ∠1+∠3=∠2+∠3=90°. ∴ ∠DPE =90°.∴ PE ⊥PD . (2)①∵ AP =x ,∴ BF =PG =x 22,PF =1-x 22.∴ S △PBE =BF ·PF =x 22(x 221-)x x 22212+-=.即 x x y 22212+-= (0<x <2).② 41)22(21222122+--=+-=x x x y .∵ 21-=a <0,∴ 当22=x 时,y 最大值41=.(注:用其它方法求解参照以上标准给分.) 5、(1)证明:在Rt △FCD 中,∵G 为DF 的中点,∴ CG =12FD .………… 1分同理,在Rt △DEF 中,EG =12FD . ………………2分∴ CG =EG .…………………3分 (2)(1)中结论仍然成立,即EG =CG .…………………………4分 证法一:连接AG ,过G 点作MN ⊥AD 于M ,与EF 的延长线交于N 点. 在△DAG 与△DCG 中,∵ AD =CD ,∠ADG =∠CDG ,DG =DG ,∴ △DAG ≌△DCG .∴ AG =CG .………………………5分 在△DMG 与△FNG 中,∵ ∠DGM =∠FGN ,FG =DG ,∠MDG =∠NFG ,∴ △DMG ≌△FNG .∴ MG =NG在矩形AENM 中,AM =EN . ……………6分 在Rt △AMG 与Rt △ENG 中, ∵ AM =EN , MG =NG ,F B A D C E GM N N 图 ②(一)∴ △AMG ≌△ENG . ∴ AG =EG .∴ EG =CG . ……………………………8分证法二:延长CG 至M ,使MG =CG ,连接MF ,ME ,EC , ……………………4分在△DCG 与△FMG 中,∵FG =DG ,∠MGF =∠CGD ,MG =CG , ∴△DCG ≌△FMG . ∴MF =CD ,∠FMG =∠DCG .∴MF ∥CD ∥AB .………………………5分∴EF MF ⊥.在Rt △MFE 与Rt △CBE 中,∵ MF =CB ,EF =BE ,∴△MFE ≌△CBE .∴MEF CEB ∠=∠.…………………………………………………6分 ∴∠MEC =∠MEF +∠FEC =∠CEB +∠CEF =90°. …………7分 ∴ △MEC 为直角三角形. ∵ MG = CG , ∴ EG =21MC . ∴ EG CG =.………………………………8分(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即EG =CG .其他的结论还有: EG ⊥CG .……10分6、解:( 1)设抛物线为2(4)1y a x =--.……………1分 ∵抛物线经过点A (0,3),∴23(04)1a =--.∴14a =.……………2分 ∴抛物线为2211(4)12344y x x x =--=-+. (3)分答:与⊙C 相交 …………………………………………………………………4分(2)证明:当21(4)104x --=时,12x =,26x =.∴B 为(2,0),C 为(6,0).∴223213AB =+=.…………………5分设⊙C 与BD 相切于点E ,连接CE ,则90BEC AOB ∠=︒=∠. ∵90ABD ∠=︒,∴90CBE ABO ∠=︒-∠.又∵90BAO ABO ∠=︒-∠,∴BAO CBE ∠=∠.∴AOB ∆∽BEC ∆.……6分 ∴CE BC OB AB =.∴62213CE -=.∴8213CE =>.…………………………7分 FBADCE 图③ GF B A D C EG M图 ②(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4x =,∴C 点到的距离为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C 相交. …………………………8分 (3) 解:如图,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AC 于点Q 。
(完整word版)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完整word版)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山东省潍坊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4•潍坊)的立方根是( )A.﹣1B.0C.1D.±12.(3分)(2014•潍坊)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3分)(2014•潍坊)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2﹣2C.5。
D.s in45°4.(3分)(2014•潍坊)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 A.B.C.D.5.(3分)(2014•潍坊)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且x≠3C.x>﹣1D.x>﹣1且x≠36.(3分)(2014•潍坊)如图,▱ABCD的顶点A、B、D在⊙O上,顶点C在⊙O的直径BE上,连接AE,∠E=36°,则∠ADC的度数是( )A.44°B.54°C.72°D.53°7.(3分)(2014•潍坊)若不等式组无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完整word版)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A.a≥﹣1B.a<﹣1C.a≤1D.a≤﹣18.(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宽BC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 交CD于点F.设BE=x,FC=y,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9.(3分)(2014•潍坊)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两个根,则k的值是( )A.27B.36C.27或36D.1810.(3分)(2014•潍坊)如图是某市7月1日至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7月1日至7月8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连续停留3天,则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A.B.C.D.11.(3分)(2014•潍坊)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横坐标分别是﹣1和3,当y1>y2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1或0<x<3B.﹣1<x<0或0<x<3C.﹣1<x<0或x>3D.x<x<312.(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A.(﹣2012,2)B.(﹣2012,﹣2)C.(﹣2013,﹣2)D.(﹣2013,2)13.(3分)(2014•潍坊)分解因式:2x(x﹣3)﹣8= .14.(3分)(2014•潍坊)计算:82014×(﹣0。
2014年山东潍坊数学中考模拟题(二)

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二)数 学 模 拟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将正确的答案代号写在下一页的表格中,否则不计分.其中开口向上的两个“E ”之间的变换是( )A .平移B .旋转C .对称D .位似3.学完分式运算后,老师出了一道题“化简:x+3x+2+2-xx 2-4小明的做法是:原式= (x+3)(x-2)x 2-4-x-2x 2-4=x 2+x-6-x-2x 2-4=x 2-8x 2-4; 小亮的做法是:原式=(x+3)(x-2)+(2-x)=x 2+x-6+2-x=x 2-4;小芳的做法是:原式=x+3x+2 - x-2(x-2)(x+2)=x+3x+2- 1x+2=x+3-1x+2=1. 其中正确的是( )A .小明B .小亮C .小芳D .没有正确的4.设a,b 是方程x 2-x-2010=0的两个实数根,则a 2+2a+b 的值为( )A .2007B .2008C .2009D .20105.一个长方体的左视图、俯视图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则其主视图的面积为( ) A .6 B .8 C .12 D .24 6.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A .-2-√3B .-1-√3C .-2+√3D .1-√37.某校初一年级有六个班,一次测试后,分别求得各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它们不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一定在这六个平均成绩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B .将六个平均成绩之和除以6,就得到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C .这六个平均成绩的中位数就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D .这六个平均成绩的众数不可能是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8.如图,直线y=kx+b 经过点A(-1,-2)和点B(-2,0),直线y=2x 过点A ,则不等式2x <kx+b <0的解集为( ) A .x <-2 B .-2<x<-1C .-2<x<0D .-1<x<0 9.现有四种地面砖,它们的形状分别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且它们的边长都相等.同时选择其中两种地面砖密铺地面,选择的方式有(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3,P 为BC 上一点, 且BP=1,D 为AC 上一点,若∠BPD=60°,则 CD 的长为() A .32B .23C .12D .3411.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b 2-4ac 与反比例函数y=a+b+c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12.利用两块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方式放置,再交换两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则桌子的高度是() A .73cm B.74cm C .75cm D .76cm①②(第12题3左视图俯视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A DC PB(第10题图) 60° x x x x标准对数视力表 0.1 4.00.12 4.1 0.154.2 (第2题图)姓名 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若3x m+2y 2与3n x y 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 . 14.设a ≠b ≠0,a 2+b 2-6ab=0,则a+bb-a的值等于 .15.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 .16.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1,那么a-b 的值为 .17.分解因式:227183x x ++= .18.如图,ABC △与AEF △中,AB=AE,BC=EF,∠B=∠E,AB 交EF 于D .给出下列结论:①∠AFC=∠C ;②DF=CF ;③ADE FDB △∽△;④∠BFD=∠CAF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66分)19.(本题满分6分)化简:√18 - √92 -√3-√6√3- (√3+2)0- √(1-√2) 220.(本题满分6分)将如图所示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2,3,4的四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1)从中随机抽出一张牌,牌面数字是偶数的概率是 ;(2)从中随机抽出二张牌,两张牌牌面数字的和是5的概率是 ; (3)先从中随机抽出一张牌,将牌面数字作为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将该牌放回并重新洗匀,再随机抽取一张,将牌面数字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组成的两位数恰好是4的倍数的概率.21.(本题满分5分)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了解初一学生每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样调查了某校初一学生一个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 的值,并求出该校初一学生总数;(2)分别求出活动时间为5天、7天的学生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活动时间为4天”的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4)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5)如果该市共有初一学生6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4天”的大约有多少人?22.(本题满分8分)(第20题图)27 (第21题图)A E DB FC(第18题图)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C,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点的仰角为30°,底部B点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利用三角板测得A点的俯角为60°(如图).若已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173. ).23.(本题满分9分)某商场将进价为2000元的冰箱以2400元售出,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为了配合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表明:这种冰箱的售价每降低50元,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1)假设每台冰箱降价x元,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冰箱的利润是y元,请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商场要想在这种冰箱销售中每天盈利4800元,同时又要使百姓得到实惠,每台冰箱应降价多少元?(3)每台冰箱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冰箱的利润最高?最高利润是多少?24.(本题满分8分)如图,AB,B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 BC上一点,弦DE交O⊙于点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过点C的切线交ED的延长线于H,且HC=HG,连接BH,交O⊙于点M,连接MD ME,.求证:(1)DE⊥AB;(2)∠HMD=∠MHE+∠MEH.BD CA(第22题图)A(第24题图)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D=90°,且CD=2AD,tan∠ABC=2,过点D作ABDE∥,交∠BCD的平分线于点E,连接BE.(1)求证:BC=CD;(2)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G△,连接EG..求证:CD垂直平分EG.(3)延长BE交CD于点P.求证:P是CD的中点.26.(本题满分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 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经过点(2,-3a),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是M.(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经过C,M两点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N,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以点P A C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是D,在线段BD上任取一点E(不与B D,重合),经过A B E,,三点的圆交直线BC于点F,试判断A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当E是直线y=-x+3上任意一点时,(3)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A DGECB(第25题图)。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分类汇编_阅读理解、图表信息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一、选择题1. (2014•山东潍坊,第12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顶点A (1,3)、B (1,1)、C (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A .(—2012,2)B .(一2012,一2) C. (—2013,—2) D. (—2013,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解答:∵正方形ABCD ,点A (1,3)、B (1,1)、C (3,1).∴M 的坐标变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 第2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 2),即(-2012, 2)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是解此题的关键.2.(2014山东济南,第14题,3分)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0S ,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0S 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0S :(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1S :(2,2,1,2,2).若0S 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1S 的是A .(1,2,1,2,2)B .(2,2,2,3,3)C .(1,1,2,2,3)D .(1,2,1,1,2)【解析】由于序列0S 含5个数,于是新序列中不能有3个2,所以A ,B 中所给序列不能作为1S ; 又如果1S 中有3,则1S 中应有3个3,所以C 中所给序列也不能作为1S ,故选D .二、填空题1.(2014•四川宜宾,第16题,3分)规定:sin(﹣x)=﹣sinx,cos(﹣x)=cosx,sin(x+y)=sinx•cosy+cosx•siny.据此判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②③④(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①cos(﹣60°)=﹣;②sin75°=;③sin2x=2sinx•cosx;④sin(x﹣y)=sinx•cosy﹣cosx•siny.=××+=三、解答题1. (2014•四川巴中,第22题5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b﹣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例如:2△4=2×4﹣2﹣4+1=8﹣6+1=3,请根据上述知识解决问题:若3△x的值大于5而小于9,求x的取值范围.考点:新定义.分析:首先根据运算的定义化简3△x,则可以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即可求解.解答:3△x=3x﹣3﹣x+1=2x﹣2,根据题意得:,解得:<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理解运算的定义是关键.2.(2014•湖南张家界,第23题,8分)阅读材料:解分式不等式<0解:根据实数的除法法则:同号两数相除得正数,异号两数相除得负数,因此,原不等式可转化为:①或②解①得:无解,解②得:﹣2<x<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x<1请仿照上述方法解下列分式不等式:(1)≤0(2)>0.或②或②3.(2014•江西抚州,第24题,10分)【试题背景】已知:∥m∥n∥,平行线与m、m与n、n与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d2、d3,且d 1 =d3 = 1,d2 = 2 . 我们把四个顶点分别在、m、n、这四条平行线上的四边形称为“格线四边形”.【探究1】 ⑴ 如图1,正方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BE l ⊥于点E ,BE 的反向延长线交直线于点F . 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探究2】 ⑵ 矩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其长 :宽 = 2 :1 ,则矩形ABCD 的宽为--------------------2. (直接写出结果即可)【探究3】 ⑶ 如图2,菱形ABCD 为“格线四边形”且∠ADC =60°,△AEF 是等边三角形,AE ⊥k 于点E , ∠AFD =90°,直线DF 分别交直线、于点G 、M . 求证:EC DF =.【拓 展】 ⑷ 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落在直线、上,AB ⊥k于点B ,且AB =4 ,∠A C D =90°,直线CD 分别交直线、于点G 、M ,点D 、E 分别是线段GM 、BM 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AD =AE ,DH l ⊥于点H .猜想:DH 在什么范围内,BC ∥DE ?并说明此时BC ∥DE 的理由.解析:(1) 如图1,∵BE ⊥l , l ∥k ,∴∠AEB=∠BFC=90°,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2=90°,AB=BC, ∵∠2+∠3=90°, ∴ ∠1=∠3,∴⊿ABE ≌⊿BCF(AAS),∴AE=BF=1 , ∵BE=d 1+d 2=3 , ∴=,.(2)如图2,3,⊿ABE ∽⊿BCF,∴BF BCAE AB ==21 或BF BCAE AB ==12∵BF=d 3=1 ,∴AE=12 或AE =2∴AB==2 或AB==∴矩形ABCD 的宽为2(注意:要分2种情况讨论)(3)如图4,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DC,又∠ADC=60°,∴⊿ADC 是等边三角形,∴AD=AC ,∵AE ⊥k , ∠AFD=90°, ∴∠AEC=∠AFD=90°,∵⊿AEF 是等边三角形, ∴ AF=AE,∴⊿AFD ≌⊿AEC(HL), ∴EC=DF.(4)如图5,当2<DH <4时, BC ∥DE .理由如下:连接AM,∵AB ⊥k , ∠ACD=90°,∴∠ABE=∠ACD=90°,∵⊿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 ,已知AE=AD, ∴⊿ABE ≌⊿ACD(HL),∴BE=CD ;在Rt ⊿ABM 和Rt ⊿ACM 中,AB ACAM AM=⎧⎨=⎩ ,∴Rt ⊿ABM ≌Rt ⊿ACM(HL), ∴ BM=CM ;∴ME=MD,∴ME MD MB MC= , ∴ED ∥BC. 4. (2014•浙江杭州,第23题,12分)复习课中,教师给出关于x 的函数y=2kx 2﹣(4kx+1)x ﹣k+1(k 是实数).教师:请独立思考,并把探索发现的与该函数有关的结论(性质)写到黑板上.学生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结论.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又补充一些结论,并从中选出以下四条:①存在函数,其图象经过(1,0)点;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总有三个不同的交点;③当x >1时,不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就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最大值比为正数,若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比为负数.教师:请你分别判断四条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最后简单写出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
山东潍坊某中学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2.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II卷(非选择题),请用黑色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C.±2D.22. 雾霾天气影响着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让人们对雾霾有所了解,摄影师张超通过显微镜,将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放大1000倍,发现他们有的是复合体,有的是生物颗粒,有的是矿物质,形状各异,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其中20微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米.(1米=1 000 000微米)A.2×105B.0.2×10-4C.2×10-5D.2×10-43. 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图的是()4. 在一次九年级学生视力检查中,随机抽查了8个人的右眼视力,结果如下:4.0,4.2,4.5,4.0,4.4,4.5,4.0,4.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4 B.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5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3 D.这组数据的极差是0.55. 不等式组235324xx+>⎧⎨-<⎩的解集等于()A B C DA.1<x<2 B.x>1 C.x<2 D.x<1或x>26. 反比例函数y=k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A.1 B.2 C.3 D.47. 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MN是⊙O的直径,MN=2,点A在⊙O上,∠AMN=30°,B为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A.22B.2C.1 D.29.如图所示,函数xy=1和34312+=xy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y>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 B.—1<x<2C.x>2 D. x<-1或x>2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3)x+a-2=0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没有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根的情况无法确定第6第7第8(-1,1)1y(2,2)2yxyO11. 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A.(1.4,﹣1)B.(1.5,2)C.(1.6,1) D.(2.4,1)12.对于点A(1x,1y),B(2x,2y),定义一种运算:A⊕ B=(1x+2x)+(1y+2y).例如A(-5,4),B(2,-3),A⊕ B=(-5+2)+(4-3)=-2.若互不重合的四点C,D,E,F,满足C⊕D=D⊕E=E⊕F=F⊕D,则C,D,E,F四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 B.在同一条抛物线上C.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D.是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3分)13. 方程113262xx x-=--的根是__________.14. 如图,△ABC中,点D在AB上,请填上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使得△ACD∽△ABC.15.分解因式:x3﹣18x﹣3x2 =_________.16. 如图,如图,AB是圆0直径,弦AC=2,∠ABC=3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17. 下图是在正方形网格中按规律填成的阴影,根据此规律,则第n个图中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个数是.第16第14题18.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一部分,给出下列命题:①a+b+c=0;②b>2a;③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a-2b+c>0.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只要求填写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6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 (本题满分9分)为响应我市“中国梦”•“昌邑梦”主题教育活动,某中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小明同学根据获奖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表和数学统计图.等级频数频率一等奖a0.1二等奖10 0.2三等奖b0.4优秀奖15 0.3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 ,b= ,n= .(2)学校决定在获得一等奖的作者中,随机推荐两名作者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其中王梦、李刚都获得一等奖,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恰好选中这二人的概率.20. (本题满分10分)中国“海巡01”轮4月5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在南纬25度、东经101度附近南印度洋水域通过黑匣子搜寻仪侦听到频率37.5KHz每秒一次的疑似马航失联客机MH370黑匣子脉冲信号,为进一步核实,派出一艘核潜艇继续检测.如图,核潜艇在海面下500米A点处测得俯角为30°正前方的海底有黑匣子信号发出,继续在同一深度直线航行4000米后再次在B点处测得俯角为60°正前方的海底有黑匣子信号发出,求海底黑匣子C点处距离海面的深度?(精确到米,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21.(本题满分10分)设C为线段AB的中点,四边形BCDE是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以B为圆心,BD长为半径的⊙B与AB相交于F点,延长EB交⊙B于G点,连接DG交于AB于Q点,连接AD.求证:(1)AD是⊙B的切线;(2)BC2=CF•EG.22. (本题满分12分)我市某西瓜产地组织40辆汽车装运完A,B,C三种西瓜共2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40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西瓜,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西瓜种类A B C每辆汽车运载量(吨) 4 5 6每吨西瓜获利(百元)16 10 12(1)设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x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y辆,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装运每种西瓜的车辆数都不少于10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是此次销售获利达到预期利润25万元,应采取怎样的车辆安排方案?23.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截取AE=BF=DG=x,已知AB=6,CD=3,AD=4,求:(1)四边形CG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x的取值范围;(2)面积S是否存在着最小值?若存在,求其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x为何值时,S的数值等于x的4倍.24.(本题满分13分)如图,经过点A (0,-4)的抛物线y =21x 2+bx +c 与x 轴相交于B (-2,0)、C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抛物线y =21x 2+bx +c 向上平移2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P 在△ABC 的内部,求m 的取值范围; (3)设点M 在y 轴上,∠OMB +∠OAB =∠ACB ,求AB 的长.九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C5.A6.C7.C8.B9.D 10.C 11.C 12.A 二、填空题13. x =-2 14. ∠2=∠ACB (答案不唯一) 15. x (x -6)(x +3) 16. 433π- 17. n 2+n +2 18. ①③三、解答题19. 解:(1)观察统计表知,二等奖的有10人,频率为0.2,故参赛的总人数为10÷0.2=50人,a=50×0.1=5人,b=50×0.4=20.n=0.4×360°=144°,故答案为:5,20,144;……(3分)(2)列表得:A B C王李A- AB AC A王A李B BA- BC B王B李C CA CB- C王C李王王A王B王C- 王李李李A李B李C李王-∵共有20种等可能的情况,恰好是王梦、李刚的有2种情况,∴恰好选中王梦和李刚两位同学的概率P=220=110.………(6分)20. 解:由C点向AB作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E点,并交海面于F点.已知AB=4000(米),∠BAC=30°,∠EBC=60°,∵∠BCA=∠EBC-∠BAC=30°,∴∠BAC=∠BCA.∴BC=BA=4000(米).………(3分)在Rt△BEC中,EC=BC•sin60°=4000×3=20003(米).……(3分)∴CF=CE+EF=20003+500≈3964(米).………(4分)答:海底黑匣子C点处距离海面的深度约为3964米.21. 证明:(1)连接BD,∵四边形BCDE是正方形,∴∠DBA=45°,∠DCB=90°,即DC⊥AB,∵C为AB的中点,∴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B=∠DBA=45°,∴∠ADB=90°,即BD⊥AD,∵BD为半径,∴AD是⊙B的切线;………(5分)(2)连接DF,在△BDF中,BD=BF,∴∠BFD=∠BDF,又∵∠DBF=45°,∴∠BFD=∠BDF=67.5°,∠GDB=∠G =22.5°,在Rt△DEF与Rt△GCD中,∵∠GDE=∠GDB+∠BDE=67.5°=∠DFB,∠DCF=∠E=90°,∴Rt△DCF∽Rt△GED,∴CF CD ED EG=,又∵CD=DE=BC,∴BC2=CF•EG.………(5分)22. 解:(1)根据题意得4x+5y+6(40-x-y)=200,整理得y=-2x+40,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40;………(3分)(2)设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x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y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z辆,则x+y+z=40,∵40240x y zy x++=⎧⎨=-+⎩,∴z=x,∵x≥10,y≥10,z≥10,∴有以下6种方案:①x=z=10,y=20;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0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20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0辆;②x=z=11,y=18;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1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8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1辆;③x=z=12,y=16;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2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6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2辆;④x=z=13,y=14;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3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4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3辆;⑤x=z=14,y=12;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4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2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4辆;⑥x=z=15,y=10;装运A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5辆,装运B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0辆,装运C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5辆;………(6分)(3)由题意得:1600×4x +1000×5y +1200×6z ≥250000,将y =-2x +40,z =x ,代入得3600x +200000≥250000,解得x ≥138139, 经计算当x =z =14,y =12;获利=250400元; 当x =z =15,y =10;获利=254000元;故装运A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4辆,装运B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2辆,装运C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4辆; 或装运A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5辆,装运B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0辆,装运C 种西瓜的车辆数为15辆. ………(3分)23. 解:(1)S 四边形CGEF =S 梯形ABCD -S △EGD -S △EFA -S △BCF =12×(3+6)×4-12x (4−x )− 12x (6−x )− 12x •4=x 2-7x +18 ∵x >0,且3-x >0,4-x >0,6-x >0,∴0<x <3则所求的函数表达式是S =x 2-7x +18(0<x <3)………(4分) (2)S =x 2-7x +18=(x −72)2+234,由于x =72不在x 的取值范围内,而x 也取不到0, 则面积S 的最小值不存在. ………(4分) (3)由题意,令S =4x ,代入(1)题中求得的S 关于x 的表达式, 得x 2-7x +18=4x ,解方程,得x 1=2,x 2=9 ∵0<x <3,∴x 2=9不合题意.则当x =2时,S 的数值等于x 的4倍.………(4分) 24. 解:(1)∵点A (0,-4)、B (-2,0)在抛物线y =21x 2+bx +c 上,∴⎩⎨⎧=+--=0224c b c ,解得⎩⎨⎧-=-=41c b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1x 2-x -4;………(4分)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分类汇编 :反比例函数专题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y= k (k 是常数,k≠0),在其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 x
B、把 x=代入 y=可得 y=4,把 x=2 代入 y=可得 y=1,故此选项错误;
C、把 x=代入 y= 可得 y=,把 x=2 代入 y= 可得 y= ,故此选项错误;
D、把 x=代入 y=可得 y=16,把 x=2 代入 y=可得 y=4,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出 对应的函数值. 4. (2014 年贵州黔东南 8.(4 分))如图,正比例函数 y=x 与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相交于 A、 B 两点,BC⊥x 轴于点 C,则△ ABC 的面积为( )
A.x<1
B.x<﹣2
C.﹣2<x<0 或 x>1 D.x<﹣2 或 0<x<1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可得不等式的解. 解答:解;一次函数图象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
x<﹣2,或 0<x<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 下方是解题关键.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取反比例函数图象位于一次函数图象下方时对应的 x 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一次函数
y1=kx+b
与反比例函数
y2=
m x
的图象相交于
A、B
2014-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A.2B.3C.4D.52.(3分)在▱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A.60°B.80°C.100°D.120°3.(3分)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5,12,14B.6,8,10C.7,24,25D.8,15,17 4.(3分)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菱形5.(3分)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6.(3分)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矩形的四个角都相等D.对顶角相等7.(3分)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是3m,斜边AC是5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A.5m B.6m C.7m D.8m8.(3分)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B.C.D.9.(3分)已知菱形的边长和一条对角线的长均为2cm,则菱形的面积为()A.3cm2B.4cm2C.cm2D.2cm2 10.(3分)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11.(3分)若a<0,则化简得()A.a B.﹣a C.a D.﹣a12.(3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改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3.(4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4.(4分)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4cm,则第三边的长为.15.(4分)如图,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4分)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化简:|a﹣1|+=.17.(4分)如图,已知△ABC中,∠ACB=90°,以△ABC的各边为过在△ABC 外作三个正方形,S1、S2、S3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S1=81,S3=225,则S2=.18.(4分)已知Rt△ABC的三边AC=6cm,BC=8cm,AB=10cm,则AB边上的中线为cm,AB边上的高为cm.三、解答题19.(10分)计算(1)(2).20.(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E=DF;AE⊥BD,CF⊥B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21.(8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 为10cm,当沿AE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试求CE的长.22.(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的中点,如果EO=2,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23.(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4.(8分)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 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5.(10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BEC为正三角形,求∠DEA的度数.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A.2B.3C.4D.5【解答】解:,一定是二次根式,故选:A.2.(3分)在▱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A.60°B.80°C.100°D.120°【解答】解:在▱ABCD中,∵AD∥BC,∴∠A+∠B=180°,∠A,∠B的度数之比为5:4,∴∠A=100°,∠B=80°,∴∠C=∠A=100°故选:C.3.(3分)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5,12,14B.6,8,10C.7,24,25D.8,15,17【解答】解:A、52+122≠14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正确;B、62+82=10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C、7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D、82+152=17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故选:A.4.(3分)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腰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菱形【解答】解: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5.(3分)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A错误;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故B错误;C、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正确;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错误;故选:C.6.(3分)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矩形的四个角都相等D.对顶角相等【解答】解:A、逆命题为: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此逆命题为真命题;B、逆命题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此逆命题为真命题;C、逆命题为: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为矩形,此逆命题为真命题;D、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故选:D.7.(3分)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是3m,斜边AC是5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A.5m B.6m C.7m D.8m【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BC=3m,AC=5m∴AB===4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为AB+BC=7米.故选:C.8.(3分)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B.C.D.【解答】解:A、==7,正确;B、==2,正确;C、+=3+5=8,正确;D、,故错误.故选D.9.(3分)已知菱形的边长和一条对角线的长均为2cm,则菱形的面积为()A.3cm2B.4cm2C.cm2D.2cm2【解答】解:由已知可得,这条对角线与边长组成了等边三角形,可求得另一对角线长2,则菱形的面积=2×2÷2=2cm2故选:D.10.(3分)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解答】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根据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得出: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A.11.(3分)若a<0,则化简得()A.a B.﹣a C.a D.﹣a【解答】解:∵a<0,∴=﹣a.故选:B.12.(3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改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解答】解:连接AR.因为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则EF为△APR的中位线,所以EF=AR,为定值.所以线段EF的长不改变.故选:C.二、填空题13.(4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0且x≠1.【解答】解:∵有意义,∴x≥0,x﹣1≠0,∴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0且x≠1.故答案为:x≥0且x≠1.14.(4分)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4cm,则第三边的长为.【解答】解:(1)当两边均为直角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cm;(2)当4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cm;故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应该为5cm或cm.故答案为:5cm或cm.15.(4分)如图,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①AB∥CD;②AB=BC;③AB⊥BC;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解答】解:因为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AD∥BC,则AD=AB,∠DAC=∠BAC,∠DAC=∠BCA,则∠BAC=∠BCA,∴AB=BC,∴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所以①AB∥CD,正确;②AB=BC,正确;③AC⊥BD,错误;④AO=OC,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④.16.(4分)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化简:|a﹣1|+=1.【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1>0,a﹣2<0,故|a﹣1|+=a﹣1+2﹣a=1.故答案为:1.17.(4分)如图,已知△ABC中,∠ACB=90°,以△ABC的各边为过在△ABC 外作三个正方形,S1、S2、S3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S1=81,S3=225,则S2=144.【解答】解:根据题意得S2=BC2=AB2﹣AC2=S3﹣S1=225﹣81=144.故答案为:144.18.(4分)已知Rt△ABC的三边AC=6cm,BC=8cm,AB=10cm,则AB边上的中线为5cm,AB边上的高为 4.8cm.【解答】解:∵Rt△ABC的三边AC=6cm,BC=8cm,AB=10cm,∴AB2=AC2+BC2,∠C=90°,∴AB边上的中线为AB=5cm.∵AC•BC=AB•AB边上的高,∴AB边上的高===4.8.故答案为5,4.8.三、解答题19.(10分)计算(1)(2).【解答】解:(1)原式=3﹣2+=;(2)原式=12﹣18﹣(3﹣+2)=﹣6﹣5+=﹣11.20.(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E=DF;AE⊥BD,CF⊥B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解答】证明:∵AE⊥BD,CF⊥BD,∴∠AEB=∠CFD=90°,∵AB=CD,BE=DF,在Rt△ABE与Rt△CDF中,,∴Rt△ABE≌Rt△CDF(HL),∴AE=CF,又∵∠AEB=∠CFD=90°,∴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O=CO(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1.(8分)如图,矩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 为10cm,当沿AE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试求CE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10,DC=AB=8,∠B=∠D=∠C=90°,∵沿AE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AF=AD=10,DE=EF,在Rt△ABF中,BF===6,∴CF=BC﹣BF=10﹣6=4,设CE=x,则DE=EF=8﹣x,在Rt△CEF中,∵CF2+CE2=EF2,∴42+x2=(8﹣x)2,解得x=5,即CE的长为3.22.(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的中点,如果EO=2,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BO=DO,即O为BD的中点,又∵E是AB的中点,∴EO是△ABD的中位线,∴AD=2EO=2×2=4,∴菱形ABCD的周长=4AD=4×4=16.23.(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C,∵∠ABC=90°,AB=4,BC=3,∴根据勾股定理AC==5(cm),又∵CD=12cm,AD=13cm,∴AC2+DC2=52+122=169,AD2=132=169,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CD=90°.+S△ACD=×3×4+×5×12=36(cm2).∴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24.(8分)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 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解: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AC,如图.∵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AC,且EF=AC.同理:GH∥AC,且GH=AC,∴EF G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5.(10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BEC为正三角形,求∠DEA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DA,∠ABC=∠BCD=∠CDA=∠DAB=90°,∵△BEC是正三角形,∴BE=BC=EC,∠EBC=∠BEC=∠ECB=60°,∴BA=BE,即△BAE是等腰三角形,∠ABE=∠ABC﹣∠EBC=90°﹣60°=30°,∴∠BAE=∠BEA==75°,∴∠EAD=∠BAD=∠BAE=90°﹣75°=15°,同理:∠EDA=15°,∴∠DEA=180°﹣∠EAD﹣∠EDA=180°﹣15°﹣15°=150°.。
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答案

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选对得3分,共36分.)CCDDB BDABC A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填对得3分,共1 8分.)13. 2(x +l )(x -4) 14.81 15.332-π 16. 9 17. 54 18. 2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 6分.)1 9.(本小题满分9分)解:(1)设被污损的数据为x , 由题意知:3.1121841351210293843=+⨯+⨯+⨯++⨯+⨯++xx .....1分 解得:x =19 ................2分 根据极差的定义,可得该组数据的极差是19-3=16. ……………………………3分(2)由样本数据知,测试成绩在6~10个的有6名,该组频数为6,相应频率是206 =o .30; 测试成绩在11~15个的有9名,该组频数为9,相应频率是209=0.45. 补全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3)由频率分布表可知,能完成_11个以上的是后两组,(0.45 +0.15)×100%=60%, 由此估计在学业水平体育考试中能完成11个以上“引体向上’的男生数是220×60% =132(名) ...........................9分20.(本小题满分1 0分)(1)证明:连接OE ,∵CD 是⊙O 的切线, ∴OE ⊥CD :),.........1分在Rt △OAD 和Rt △OED 中,OA =OE , OD =OD ,∴Rt △OADcR ≌t △OED ,2∴∠AOD =∠EOD =21∠AOE ,...................2分 在⊙O 中,ABE =21∠AOE , ∴∠AOD =∠ABE , ....................3分 ∴OD ∥BE ..................4分(2)同理可证:Rt △COE ≌Rt △COB .∴∠COE =∠COB =21∠BOE , ∴∠DOE +∠COE =900,∴△COD 是直角三角形, ………………5分 ∵S △DEO =S △DAO , S △COE =S △COB ,∴S 梯形ABCD =2(S △DOE +S △COE )=2S △COD =OC ·OD =48,即xy =48, .....7分 又∵x +y = 14,∴x 2 +y 2=(x +y )2-2xy =142-2×48=100,在Rt △COD 中,101002222==+=+=y x OD OC CD …………………9分 即CD 的长为10. ……………1 0分21.(本小题满分10分)解:如图,过点A 作AE ⊥CD 于点E ,过点B 作BF 上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四边形ABFE 为矩形,所以AB =EF , AE =BF , (2)由题意可知AE =BF =1100—200=900,CD =19900..................................3分.∴在Rt △AEC 中,∠C =450, AE =900,∴90045tan 900tan 0==∠=C AE CE ............................5分 在Rt △BFD 中,∠BDF =600,BF =900, BF =900 ∴330060tan 900tan 0==∠=BDF BF DF .........................7分 ∴ AB =EF =CD +DF -CE =19900+3300-900=19000+3300 ……………9分 答:两海岛之间的距离AB 是(19000+300√3)米 ................ .10分22.(本小题满分1 2分)(1)证明:∵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边BC 、CD 的中点,∴CF =BE , ……1分 ∵Rt △ABE ≌Rt △BCF ∴∠BAE =∠CBF ................................2分又∵∠BAE +∠BEA =900,∴∠CBF +∠BEA =900,∴∠BGE =900, ∴AE ⊥BF ..... ...........................,.,...3分(2)根据题意得:FP =FC ,∠PFB =∠BFC ,∠FPB =900, ……………………4分 ∵CD ∥AB , ∴∠CFB =∠ABF ,∴∠ABF =∠PFB .∴QF =QB ……………5分 令PF =k (k >O ),则PB =2k ,3在Rt △BPQ 中,设QB =x , ∴x 2=(x -k )2+4k 2, ∴x =25k ,..................6分 ∴sin ∠BQP =54252==k k QP BP .........................7分 由题意得:∠BAE =∠EAM ,又AE ⊥BF , ∴AN =AB =2,...,,.,....,...,........8分∵ ∠AHM =900, ∴GN //HM , . .........................................9分∴2)(AM AN AHM AGN =∆∆ ∴54)52(12==ΛAGN ...................10分 ∴ 四边形GHMN =SΔAHM - SΔAGN =1一54= 54 .................... 11分 所以四边形GHMN 的面积是54 …………………………………12分 23.(本小题满分1 2分)解:(1)由题意得:当20≤x ≤220时,v 是x 的一次函数则可设v =kx +b (k ≠O ), ...............................,...,.....1分 由题意得:当x =20时,v =80,当x =220时,v =0所以⎩⎨⎧=+=+02208020b k b k 解得:⎪⎩⎪⎨⎧=-=8852b k ,所以当20≤x ≤220时,v =-52x +88 ,.........,.................4分则当x =100时,y =一52×100+88=48.即当大桥上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48千米/小时.……………5分(2)当20≤v ≤220时,v =一52x +88(0≤v ≤80), 由题意得:⎪⎪⎩⎪⎪⎨⎧+-+-608852408852 x x .解得70<x <120, 所以应控制车流密度的范围是大于70辆/千米且小于120辆/千米, ........7分(3)①当0≤x ≤20时,车流量y 1=vx =80x ,因为k =80>0,,所以y 1随x 的增大面增大,故当x =20时,车流量y 1的最大值为1600. ……………………………………9分②当20≤x ≤220时,车流量y 2=vx =(一52x +88)x =一(x -110)2+4840, 当x =110时,车流量y 2取得最大值4840, ………………………………..1 0分4 因为4840>1600,所以当车流密度是110辆/千米,车流量y 取得最大值.....1 2分24.(本小题满分1 3分)解:(1)由抛物线经过点C (O ,4)可得c =4,①∵对称轴x =ab 2- =1,∴b =-2a ,②, . ..................,.]分 又抛物线过点A (一2,O )∴0=4a -2b +c ,③ ……………………………………2分由①②③ 解得:a =21-, b =1 ,c =4. ………………………………3分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21-x +x +4 (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 ,如图如示,连接BF 、CF 、OF .过点F 分别作FH ⊥x 轴于H , FG ⊥y 轴于G .设点F 的坐标为(t , 21-t 2+t +4),其中O <t <4, 则FH =21-t 2 +t +4 FG =t , ∴△OBF =21OB .FH =21×4×(21-t 2+4t +4)=一t 2+2t +8 ………………5分 S △OFC =21OC .FC =21×4×t =2t ∴S 四边形ABFC —S △AOC +S △OBF +S △OFC =4-t 2+2t +8+2t =-t 2+4t +12.……6分 令一t 2+4t +12 =17,即t 2-4t +5=0,则△=(一4)2-4×5=一4<0,∴方程t 2 -4t +5=0无解,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 .. …………7分(3)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O ),又过点B (4,0,), C (0,4)所以⎩⎨⎧==+404b b k ,解得:⎩⎨⎧=-=41b k , 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 =一x +4. . …………8分由y =21-x 2+4x +4=一21(x 一1)2+29,得D (1,29), . 又点E 在直线BC 上,则点E (1,3),于是DE =29一3= 23 .…………………9分 若以D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DE ∥PQ ,只须DE =PQ ,............10分5设点P 的坐标是(m ,一m +4),则点Q 的坐标是(m ,一21t 2+m +4). ①当O <m <4时,PQ =(一21t 2+m +4)一(一m +4)=一21m 2+2m . 由一21m 2+2m =23 ,解得:m =1或3.当m =1时,线段PQ 与DE 重合,m =-1舍去, ∴m =-3,此时P 1 (3,1). ..............11分②当m <o 或m >4时,PQ =(一m +4)一(一21m 2++m +4)= 21m 2—2m , 由21m 2—2m =23,解得m =2±7,经检验适合题意, 此时P 2(2+7,2一7),P 3(2一7,2+7).… .........12分.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有三个,分别是P 1 (3,1),P 2(2+7,2 -7),P 3(2—7,2十7). ..............1 3分。
潍坊历年数学中考试题(答案)

数学中考试题(代数部分)1.已知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C ).A. B.C. D.2.计算的结果是( D )A. B.C.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B )A. B.C.D.4.计算的结果是( C )A.2 B.C.D.15.=( A )A. B.C.D.1-6.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C )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3个有效数字)A.B.C.D.7.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D )A.B. C.且 D.且8.代数式的值为9,则的值为( A )A.7 B.18 C.12 D.9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1,则实数p的值是( C )A.4 B.0或2 C.1 D.-110.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时这一组数据的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C.众数 D. 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1.今年在北京举行的“财富世界论坛”的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3%和6.5%,则近几年中国比印度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高(B ).A.0.8 B.0.08 C.0.8 % D.0.08%11.某乡镇有甲、乙两家液化气站,他们的每罐液化气的价格、质和量都相同.为了促销,甲站的液化气每罐降价25%销售;每个用户购买乙站的液化气,第罐按照原价销售,若用户继续购买,则从第罐开始以7折优惠,促销活动都是一年.若小明家每年购买8罐液化气,则购买液化气最省钱的方法是( B ).A.买甲站的 B.买乙站的C.买两站的都可以 D.先买甲站的1罐,以后再买乙站的12.某种品牌的同一种洗衣粉有三种袋装包装,每袋分别装有400克、300克、200克洗衣粉,售价分别为元、2.8元、1.9元.三种包装的洗衣粉每袋包装费用(含包装袋成本)分别为0.8元、0.6元、0.5元.厂家销售三种包装的洗衣粉各1200千克,获得利润最大的是( B ).A.种包装的洗衣粉 B.种包装的洗衣粉C.种包装的洗衣粉 D.三种包装的都相同13.若求的值是( A ).A. B. C. D.14.已知,且,则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B )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沿对折,使点落在点处,已知,,则点的坐标是( A ).A.(,) B.(,3)C.(,) D.(,)16.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则函数()A.有最大值B.有最大值C.有最小值D.有最小值17.已知a,b,c是△ABC三条边的长,那么方程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有两个异号实数根18、如图3,是三个反比例函数,,在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的大小关系为【】A、>>B、>>C、>>D、>>19、如图,直线(>0)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面积为R,与轴的交点为P,与轴的交点为Q;作RM⊥轴于点M,若△OPQ与△PRM的面积是4:1,则20.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四象限的一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14.21.盒子里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3个白球和2个红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放回搅匀后,再摸出第二个球,则取出的恰是两个红球的的概率是___22.小明与小亮玩掷骰子游戏,有两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这六个数.如果掷出的两个骰子的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小明赢,如果掷出的两个骰子的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小亮赢,则小明赢的概率是23不等式组的解是,那么的值等于 1 .2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1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 a3x a2=a6B. a3十a=a3C. a2+a2=a4D. (a2)2=a【考点】48:同底数幕的除法;35:合并同类项;46:同底数幕的乘法;47:幕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整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原式=a5,故A错误;(B)原式=a2,故B错误;(C)原式=2护,故C错误;故选(D)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考点】U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同心圆,內圆是虚线,故选:D.3•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据报道,仅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超过了1000亿吨油当量•将1000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1 X 103B. 1000X 108C. 1 X 1011D. 1 X 1014【考点】11:科学记数法一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K | a| v 10,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v 1时,n 是负数.【解答】解:将10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x 1011.故选:C.4. 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 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他放的位置是()A. (-2, 1)B. (- 1, 1)C. (1,- 2)D. (- 1,- 2)【考点】P6: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D3:坐标确定位置.【分析】首先确定x轴、y轴的位置,然后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解答】解: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 0)表示,则这点所在的横线是x轴, 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 - 1),则这点所在的纵线是y轴,则当放的位置是(- 1, 1)时构成轴对称图形.故选B.5. 用教材中的计算器依次按键如下,显示的结果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介于()之间.”___ _____ _ . A B C D E FFH叼rn 1二i &虫玄;s f扌新A. B与CB. C与DC. E与FD. A与B【考点】25:计算器一数的开方;29:实数与数轴.【分析】此题实际是求-[的值.【解答】解: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转化为算式为- "=;计算可得结果介于-2与-1之间.故选A.6. 如图,/ BCD=90, AB// DE,贝a与/ B满足()A.Z a+Z P =180°B./ P-Z a =90°C./ P =/ aD./ a+/ B =9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C作CF/ 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仁/ a, / 2=180°-/ P,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C作CF/ AB,••• AB// DE,••• AB// CF/ DE,• ••/ 1=/ a, / 2=180°-/ P,•••/ BCD=90 ,•••/ 1+/ 2=/ a+1800-/ P =90;.・./ P_/ a =90,故选B.8.—次函数y=ax+b 与反比例函数其中ab v 0,a 、b 为常数, 它们在同 \£7•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10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 数与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甲乙 平均数9 8 方差11A .甲 B.乙 C.丙 D . 丁【考点】W7:方差;VD:折线统计图;W2:加权平均数.【分析】求出丙的平均数、方差,乙的平均数,即可判断. [1+1+1=1] =0.4,乙的平均数=「:「「「=8.2, 由题意可知,丙的成绩最好, 故选C .【解答】解: 丙的平均9+8+9+10+9+8+9+10+9-i- 10=9,丙的方差=T- y=.,C【考点】G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F3: —次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位置确定a、b的大小,看是否符合ab v0,计算a- b 确定符号,确定双曲线的位置.【解答】解:A、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轴负半轴,则b v 0,满足ab v0,a- b>0,•••反比例函数y二」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v0,交y轴正半轴,则b>0, 满足ab v0,a- b v 0,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C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0,交y轴负半轴,则b v0, 满足ab v0,.a- b>0,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正确;D、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v0,交y轴负半轴,贝U b v0,满足ab>0,与已知相矛盾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9 .若代数式宁」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 x> 1B. x>2C. x> 1D. x>2【考点】7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解得:x > 2 故选(B )10•如图,四边形 ABCD 为O O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 AB 与DC 相交于点G , AO 丄CD,垂足为E,连接BD,Z GBC=50,则/ DBC 的度数为( )A . 50° B. 60° C. 80° D . 90° 【考点】M6: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四点共圆的性质得:/ GBC=/ ADC=50,由垂径定理得:“ n, 则/ DBC=2/ EAD=80.【解答】解:如图A B 、D 、C 四点共圆, •••/ GBC W ADC=50, ••• AE 丄 CD, •••/ AED=90,•••/ EAD=90 - 50°=40°, 延长AE 交。
2014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推荐下载

D.±1
2. (2014 山东潍坊,2,3 分)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中国移动
【答案】C
A.
中国银行
B.
3. (2014 山东潍坊,3,3 分)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22 7
【答案】D
B.2-2
中国人民银行
C. 5.15 D.sin45°
4. (2014 山东潍坊,4,3 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C. 【答案】D
精品资源
A.
B.
D.
JSCM 中考团队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 1.实数0.5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A.2B.2C.22 D.21 答案:C .考点:算术平方根。
点评: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面的图形是天气预报中的图标,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3.,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其中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安排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机制资金达865.4亿元.数据“865.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元.A.810865⨯ B.91065.8⨯ C.101065.8⨯ D.1110865.0⨯答案:C .考点: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4.如图是常用的一种圆顶螺杆,它的俯视图正确的是( ).答案:B .考点:根据实物原型画出三视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俯视图的知识,注意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得到的视图.5.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D .考点:统计量数的含义.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辨析不同的集中量数各自的意义和作用,从而选择恰当的统计量为给定的题意提供所需的集中量数,进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与单纯考查统计量数的计算相比较,这样更能考查出学生对统计量数的意义的认识程度. 6.设点()11,y x A 和()22,y x B 是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的两个点,当1x <2x <0时,1y <2y ,则一次函数k x y +-=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答案:A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一次函数的位置.点评:由反比例函数y 随x 增大而增大,可知k <0,而一次函数在k <0,b <0时,经过二三四象限,从而可得答案.7.用固定的速度向如图所示形状的杯子里注水,则能表示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和注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答案:C .考点:变量间的关系,函数及其图象.点评:容器上粗下细,杯子里水面的高度上升应是先快后慢。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分类汇编 :全等三角形专题

全等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4•年山东东营,第4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2=b2,那么a=b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错误,如3与﹣3;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D、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2014•四川遂宁,第9题,4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3.(2014•四川南充,第5题,3分)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A.(﹣,1)B.(﹣1,)C.(,1)D.(﹣,﹣1)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解: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AOC=90°,∴∠COE+∠AOD=90°,又∵∠OAD+∠AOD=90°,∴∠OAD=∠COE,在△AOD和△OCE中,,∴△AOD≌△OCE(AAS),∴OE=AD=,CE=OD=1,∵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为(﹣,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二、填空题1.(2014•福建福州,第15题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1CF BC2..若AB=10,则EF的长是.2.(2014•广州,第15题3分)已知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该逆命题是_____命题(填“真”或“假”).【考点】命题的考察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命题与逆命题的转换,以及命题真假性的判断【答案】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假命题.三、解答题1.(2014•湖南怀化,第19题,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FE,EA是∠BEF的角平分线.求证:(1)△ABE≌△AFE;(2)∠FAD=∠CDE.,2.(2014•湖南张家界,第24题,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AC 与BD相交于O点,OC=OA,若E是CD上任意一点,连接BE交AC于点F,连接DF.(1)证明:△CBF≌△CDF;(2)若AC=2,BD=2,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3)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D=∠BAD,并予以证明.,,=3. (2014山东济南,第23题,7分)(本小题满分7分)(1)如图,在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E 是AD 的中点,求证:EC EB =.【解析】在ABE ∆和DCE ∆中,EDC EAB DE AE DC AB ∠=∠==,,,于是有 DCE ABE ∆≅∆,所以EC EB =.4.(2014•山东聊城,第20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作AF ∥CE ,BE ∥DF ,AF 交BE 与G 点,交DF 与F 点,CE 交DF 于H 点、交BE 于E 点.求证:△EBC ≌△FDA .A BC DE 第23题(1)图5. (2014•浙江杭州,第18题,8分)在△ABC中,AB=AC,点E,F分别在AB,AC上,AE=AF,BF与CE相交于点P.求证:PB=PC,并直接写出图中其他相等的线段.6.(2014•遵义24.(10分))如图,▱ABCD中,BD⊥AD,∠A=45°,E、F分别是AB,CD 上的点,且BE=DF,连接EF交BD于O.(1)求证:BO=DO;(2)若EF⊥AB,延长EF交AD的延长线于G,当FG=1时,求AD的长.==,AD=2∠B=∠C.8.(( 2014年河南) 22.10分)(1)问题发现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填空:(1)∠AEB的度数为60 ;(2)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D =BE 。
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

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4•潍坊)的立方根是( ).CD ..4.(3分)(2014•潍坊)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CD .5.(3分)(2014•潍坊)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6.(3分)(2014•潍坊)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36°,则∠ADC 的度数是( )7.(3分)(2014•潍坊)若不等式组无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8.(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AE ⊥EF ,EF 交CD 于点F .设BE=x ,FC=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能表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CD .9.(3分)(2014•潍坊)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12x+k=010.(3分)(2014•潍坊)如图是某市7月1日至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7月1日至7月8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连续停留3天,则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 ).CD .11.(3分)(2014•潍坊)已知一次函数y 1=kx+b (k <0)与反比例函数y 2=(m ≠0)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12.(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顶点A (1,3)、B (1,1)、C (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二、填空题 13.(3分)(2014•潍坊)分解因式:2x (x ﹣3)﹣8= _________ .14.(3分)(2014•潍坊)计算:82014×(﹣0.125)2015=_________.15.(3分)(2014•潍坊)如图,两个半径均为的⊙O1与⊙O2相交于A、B两点,且每个圆都经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结果保留π)16.(3分)(2014•潍坊)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_________.17.(3分)(2014•潍坊)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 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_________米.18.(3分)(2014•潍坊)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_尺.三、解答题19.(9分)(2014•潍坊)今年我市把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纳入学业水平体育考试内容,考试前某校为了解该项目的整体水平,从九年级22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测试成绩(单位:个)如图1:其中有一数据被污损,统计员只记得11.3是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1)求该组样本数据中被污损的数据和这组数据的极差;(2)请补充完整下面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3)估计在学业水平体育考试中该校九年级有多少名男生能完成11个以上(包含11个)“引体向上”?20.(10分)(2014•潍坊)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以AB为直径作⊙O,恰与另一腰CD相切于点E,连接OD、OC、BE.(1)求证:OD∥BE;(2)若梯形ABCD的面积是48,设OD=x,OC=y,且x+y=14,求CD的长.21.(10分)(2014•潍坊)如图,某海域有两个海拔均为200米的海岛A和海岛B,一勘测飞机在距离海平面垂直高度为1100米的空中飞行,飞行到点C处时测得正前方一海岛顶端A的俯角是45°,然后沿平行于AB的方向水平飞行1.99×104米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正前方另一海岛顶端B的俯角是60°,求两海岛间的距离AB.22.(12分)(2014•潍坊)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点为G.(1)求证:AE⊥BF;(2)将△BCF沿BF对折,得到△BPF(如图2),延长FP到BA的延长线于点Q,求sin∠BQP的值;(3)将△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正好落在AE上,得到△AHM(如图3),若AM和BF相交于点N,当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时,求四边形GHMN的面积.23.(12分)(2014•潍坊)经统计分析,某市跨河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2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千米/小时;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8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2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1)求大桥上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的车流速度;(2)在交通高峰时段,为使大桥上的车流速度大于40千米/小时且小于60千米/小时,应控制大桥上的车流密度在什么范围内?(3)车流量(辆/小时)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即: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求大桥上车流量y的最大值.24.(13分)(2014•潍坊)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BC相交于点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4•潍坊)的立方根是()的立方根是.C D..4.(3分)(2014•潍坊)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CD .5.(3分)(2014•潍坊)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6.(3分)(2014•潍坊)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36°,则∠ADC 的度数是( )7.(3分)(2014•潍坊)若不等式组无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8.(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宽BC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CD于点F.设BE=x,FC=y,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 D.y=(+(+)9.(3分)(2014•潍坊)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10.(3分)(2014•潍坊)如图是某市7月1日至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7月1日至7月8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连续停留3天,则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C D.==11.(3分)(2014•潍坊)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12.(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二、填空题13.(3分)(2014•潍坊)分解因式:2x(x﹣3)﹣8=2(x﹣4)(x+1).14.(3分)(2014•潍坊)计算:82014×(﹣0.125)2015=﹣0.125.15.(3分)(2014•潍坊)如图,两个半径均为的⊙O1与⊙O2相交于A、B两点,且每个圆都经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3.(结果保留π)根据题意得出一部分弓形的面积,得出﹣,,××==,﹣=﹣(﹣316.(3分)(2014•潍坊)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9.(﹣[[﹣))17.(3分)(2014•潍坊)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 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54米.=,,=,==18.(3分)(2014•潍坊)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25尺.=25三、解答题19.(9分)(2014•潍坊)今年我市把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纳入学业水平体育考试内容,考试前某校为了解该项目的整体水平,从九年级22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测试成绩(单位:个)如图1:其中有一数据被污损,统计员只记得11.3是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1)求该组样本数据中被污损的数据和这组数据的极差;(2)请补充完整下面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3)估计在学业水平体育考试中该校九年级有多少名男生能完成11个以上(包含11个)“引体向上”?由题意知:=0.30=0.4520.(10分)(2014•潍坊)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以AB为直径作⊙O,恰与另一腰CD相切于点E,连接OD、OC、BE.(1)求证:OD∥BE;(2)若梯形ABCD的面积是48,设OD=x,OC=y,且x+y=14,求CD的长.,EOD=∠ABE=∠COB===21.(10分)(2014•潍坊)如图,某海域有两个海拔均为200米的海岛A和海岛B,一勘测飞机在距离海平面垂直高度为1100米的空中飞行,飞行到点C处时测得正前方一海岛顶端A的俯角是45°,然后沿平行于AB的方向水平飞行1.99×104米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正前方另一海岛顶端B的俯角是60°,求两海岛间的距离AB.CE====300CE=19900+300﹣900=19000+30019000+30022.(12分)(2014•潍坊)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点为G.(1)求证:AE⊥BF;(2)将△BCF沿BF对折,得到△BPF(如图2),延长FP到BA的延长线于点Q,求sin∠BQP的值;(3)将△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正好落在AE上,得到△AHM(如图3),若AM和BF相交于点N,当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时,求四边形GHMN的面积.,==,,=,的面积是23.(12分)(2014•潍坊)经统计分析,某市跨河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2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千米/小时;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8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2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1)求大桥上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的车流速度;(2)在交通高峰时段,为使大桥上的车流速度大于40千米/小时且小于60千米/小时,应控制大桥上的车流密度在什么范围内?(3)车流量(辆/小时)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即: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求大桥上车流量y的最大值.x+88﹣x+88(24.(13分)(2014•潍坊)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BC相交于点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t t= OCx,.若以mm﹣解方程﹣+2m=)﹣(﹣mm)﹣2+=1,x,﹣ttt=×,x(,﹣3=,﹣mm﹣m)﹣(﹣m,±,经检验适合题意,)﹣2+2+﹣,)。
山东潍坊-解析版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2011•潍坊)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分别进行运算即可.解答:解:A.3+不是同类项无法进行运算,故此选项错误;B.===3,故此选项正确;C.=,×==,故此选项错误;D.=﹣2,∵==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化简二次根式后,在加减的过程中,有同类二次根式的要合并;相乘的时候,被开方数简单的直接让被开方数相乘,再化简;较大的也可先化简,再相乘,灵活对待.2、(2011•潍坊)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笫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得到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该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3个有效数字)A、13.7亿B、13.7×108C、1.37×109D、1.4×109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370536875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只与前面的a有关,与10的多少次方无关.解答:解:1370536875=1.370536875×109≈1.37×109.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3、(2011•潍坊)如图,△ABC中,BC=2,DE是它的中位线,下面三个结论:(1)DE=1;(2)△ADE∽△ABC;(3)△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4•潍坊)的立方根是( )A.﹣1 B.0C.1D.±1考点: 立方根分析:根据开立方运算,可得一个数的立方根.解答:解:的立方根是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先求幂,再求立方根.A.B.C.D.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D.s in45°A.B.2﹣2C.5.考点: 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B、C、是有理数;D、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4.(3分)(2014•潍坊)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A.B.C.D.考点: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得到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的上部分为圆台,下部分为圆柱,故选:D.点评:本题只要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和判断,要求掌握常见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比较基础.5.(3分)(2014•潍坊)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且x≠3 C.x>﹣1 D.x>﹣1且x≠3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1≥0且x﹣3≠0,解得x≥﹣1且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6.(3分)(2014•潍坊)如图,▱ABCD的顶点A、B、D在⊙O上,顶点C在⊙O的直径BE上,连接AE,∠E=36°,则∠ADC的度数是( )A.44°B.54°C.72°D.53°考点: 圆周角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BAE=90°,然后利用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36°,得到∠BEA=∠DAE=36°,从而得到∠BAD=126°,求得到∠ADC=54°.解答:解:∵BE是直径,∴∠BAE=9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36°,∴∠BEA=∠DAE=36°,∴∠BAD=126°,∴∠ADC=5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发现图形中的圆周角.7.(3分)(2014•潍坊)若不等式组无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与已知不等式组无解相比较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①得,x≥﹣a,由②得,x<1,∵不等式组无解,∴﹣a≥1,解得a≤﹣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AB为5,宽BC为4,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AE⊥EF,EF交CD于点F.设BE=x,FC=y,则点E从点B运动到点C时,能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 .B.C .D.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分析求解.解答:解:∵BC=4,BE=x,∴CE=4﹣x.∵AE⊥EF,∴∠AEB+∠CEF=90°,∵∠CEF+∠CFE=90°,∴∠AEB=∠CFE.又∵∠B=∠C=90°,∴Rt△AEB∽Rt△EFC,∴,即,整理得:y=(4x﹣x2)=﹣(x﹣2)2+∴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0≤x≤4)由关系式可知,函数图象为一段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对称轴为直线x=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根据题意求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9.(3分)(2014•潍坊)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的边长为3,它的另两条边的边长是关于x的一元二2A.27 B.36 C.27或36 D.18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3为底或腰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10.(3分)(2014•潍坊)如图是某市7月1日至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7月1日至7月8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连续停留3天,则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 )A.B.C.D.考点: 概率公式;折线统计图分析:先求出3天中空气质量指数的所有情况,再求出有一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情况,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当1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1、2、3号,此时为(86,25,57),3天空气质量均为优;当2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2、3、4号,此时为(25,57,143),2天空气质量为优;当3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3、4、5号,此时为(57,143,220),1天空气质量为优;当4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4、5、6号,此时为(143,220,160),空气质量为污染;当5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5、6、7号,此时为(220,160,40),1天空气质量为优;当6号到达时,停留的日子为6、7、8号,此时为(160,40,217),1天空气质量为优;∴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知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与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3分)(2014•潍坊)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0)的图象相交于A.x<﹣1或0<x <3 B.﹣1<x<0或0<x<3C.﹣1<x<0或x>3D.x<x<3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根据观察图象,可得直线在双曲线上方的部分,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直线在双曲线上方的部分,故答案为:x<﹣1或0<x<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直线在双曲线上方的部分是不等式的解.12.(3分)(2014•潍坊)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 )A.(﹣2012,2)B.(﹣2012,﹣2)C.(﹣2013,﹣2)D.(﹣2013,2)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 规律型.分析:首先由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继而求得把正方形ABCD连续经过2014次这样的变换得到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解答:解:∵正方形ABCD,顶点A(1,3)、B(1,1)、C(3,1).∴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为(2,2),根据题意得:第1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第2次变换后的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n次变换后的点B的对应点的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M的坐标变为(﹣2012,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n次变换后的对角线交点M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为奇数时为(2﹣n,﹣2),当n为偶数时为(2﹣n,2)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分)(2014•潍坊)分解因式:2x(x﹣3)﹣8= 2(x﹣4)(x+1) .考点: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首先去括号,进而整理提取2,即可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解答:解:2x(x﹣3)﹣8=2x2﹣6x﹣8=2(x2﹣3x﹣4)=2(x﹣4)(x+1).故答案为:2(x﹣4)(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4.(3分)(2014•潍坊)计算:82014×(﹣0.125)2015= ﹣0.125.考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82014×(﹣0.125)2014×(﹣0.125)=(﹣8×0.125)2014×(﹣0.125)=﹣0.125,故答案为:﹣0.125.点评: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先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再进行积的乘方运算.15.(3分)(2014•潍坊)如图,两个半径均为的⊙O1与⊙O2相交于A、B两点,且每个圆都经过另一个圆的圆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3.(结果保留π)考点: 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交两圆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一部分弓形的面积,得出=﹣S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连接O1O2,过点O1作O1C⊥AO2于点C,由题意可得:AO1=O1O2=AO2=,∴△AO1O2是等边三角形,∴CO1=O1O2sin60°=,∴S=××=,==,∴=﹣S=﹣,∴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2π﹣3.故答案为:2π﹣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应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记忆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16.(3分)(2014•潍坊)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9.考点: 方差;中位数专题: 计算题.分析:由于有6个数,则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时,中间有两个数中有1,而数据的中位数为1,所以中间两个数的另一个数也为1,即x=1,再计算数据的平均数,然后利用方差公式求解.解答:解:∵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1,解得x=1,∴数据的平均数=(﹣3﹣2+1+1+3+6)=1,∴方差=[(﹣3﹣1)2+(﹣2﹣1)2+(1﹣1)2+(1﹣1)2+(3﹣1)2+(6﹣1)2]=9.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x1﹣x¯)2+(x2﹣x¯)2+…+(x n﹣x¯)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中位数.17.(3分)(2014•潍坊)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和EF,两标杆相隔50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50米.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CDG∽△ABG,△EFH∽△ABH,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BH,CD⊥BH,EF⊥BH,∴AB∥CD∥EF,∴△CDG∽△ABG,△EFH∽△ABH,∴=,=,∵CD=DG=EF=2m,DF=50m,FH=4m,∴=①,=②,∴=,解得BD=50m,∴=,解得AB=52m.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3分)(2014•潍坊)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25尺.考点: 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这种立体图形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展开成为平面内的问题解决,展开后可转化下图,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求斜边的问题,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解答:解:如图,一条直角边(即枯木的高)长20尺,另一条直角边长5×3=15(尺),因此葛藤长为=25(尺).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本题是展成平面图形后为直角三角形按照勾股定理可求出解.三、解答题19.(9分)(2014•潍坊)今年我市把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纳入学业水平体育考试内容,考试前某校为了解该项目的整体水平,从九年级22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测试成绩(单位:个)如图1:其中有一数据被污损,统计员只记得11.3是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1)求该组样本数据中被污损的数据和这组数据的极差;(2)请补充完整下面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测试成绩/个频数频率1~5 20.106~10 60.3011~15 90.4516~20 3 0.15合计20 1.0011个以上(包含11个)“引体向上”?考点: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与频率;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直接利用平均数求法得出x的值,进而求出极差即可;(2)直接利用已知数据得出各组频数,进而求出频率,填表和补全条形图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得出,能完成11个以上的是后两组所占百分比,进而得出九年级男生能完成11个以上(包含11个)“引体向上”的人数.解答:解:(1)设被污损的数据为x,由题意知:=11.3,解得:x=19,根据极差的定义,可得该组数据的极差是:19﹣3=16,(2)由样本数据知,测试成绩在6~10个的有6名,该组频数为6,相应频率是:=0.30,测试成绩在11~15个的有9名,该组频数为9,相应频率是:=0.45,补全的频数、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测试成绩/个频数频率1~5 2 0.106~10 6 0.3011~15 9 0.4516~20 3 0.15合计20 1.00(3)由频率分布表可知,能完成11个以上的是后两组,(0.45+0.15)×100%=60%,由此估计在学业水平体育考试中能完成11个以上“引体向上”的男生数是:220×60%=132(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表以及条形统计图等知识,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求出各组频率是解题关键.20.(10分)(2014•潍坊)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以AB为直径作⊙O,恰与另一腰CD相切于点E,连接OD、OC、BE.(1)求证:OD∥BE;(2)若梯形ABCD的面积是48,设OD=x,OC=y,且x+y=14,求CD的长.考点: 切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梯形分析:(1)连接OE,证出RT△OAD≌RT△OED,利用同弦对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得出∠AOD=∠ABE,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OD∥BE,(2)由RT△COE≌RT△COB,得到△COD是直角三角形,利用S梯形ABCD=2S△COD,求出xy=48,结合x+y=14,求出CD.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E,∵CD是⊙O的切线,∴OE⊥CD,在Rt△OAD和Rt△OED,∴Rt△OAD≌Rt△OED(SAS)∴∠AOD=∠EOD=∠AOE,在⊙O中,∠ABE=∠AOE,∴∠AOD=∠ABE,∴OD∥BE.(2)解:与(1)同理可证:Rt△COE≌Rt△COB,∴∠COE=∠COB=∠BOE,∵∠DOE+∠COE=90°,∴△COD是直角三角形,∵S△DEO=S△DAO,S△OCE=S△COB,∴S梯形ABCD=2(S△DOE+S△COE)=2S△COD=OC•OD=48,即xy=48,又∵x+y=14,∴x2+y2=(x+y)2﹣2xy=142﹣2×48=100,在RT△COD中,CD====10,∴CD=10.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综合运用,找准线段及角的关系.21.(10分)(2014•潍坊)如图,某海域有两个海拔均为200米的海岛A和海岛B,一勘测飞机在距离海平面垂直高度为1100米的空中飞行,飞行到点C处时测得正前方一海岛顶端A的俯角是45°,然后沿平行于AB的方向水平飞行1.99×104米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正前方另一海岛顶端B的俯角是60°,求两海岛间的距离AB.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首先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BF⊥CD于点F,易得四边形ABFE 为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EF,AE=BF.由题意可知:AE=BF=1100﹣200=900米,CD=1.99×104米,然后分别在Rt△AEC与Rt△BFD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CE与DF的长,继而求得两海岛间的距离AB.解答:解: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BF⊥CD于点F,∵AB∥CD,∴∠AEF=∠EFB=∠ABF=90°,∴四边形ABFE为矩形.∴AB=EF,AE=BF.由题意可知:AE=BF=1100﹣200=900米,CD=1.99×104米=19900米.在Rt△AEC中,∠C=60°,AE=900米.∴CE===300(米).在Rt△BFD中,∠BDF=45°,BF=900米.∴DF===900(米).∴AB=EF=CD+DF﹣CE=19900+300﹣900=19000+300(米).答:两海岛间的距离AB为(19000+300)米.点评:此题考查了俯角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与矩形的性质.注意能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12分)(2014•潍坊)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点为G.(1)求证:AE⊥BF;(2)将△BCF沿BF对折,得到△BPF(如图2),延长FP到BA的延长线于点Q,求sin∠BQP的值;(3)将△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B正好落在AE上,得到△AHM(如图3),若AM 和BF相交于点N,当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时,求四边形GHMN的面积.考点: 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运用Rt△ABE≌Rt△BCF,再利用角的关系求得∠BGE=90°求证;(2)△BCF沿BF对折,得到△BPF,利用角的关系求出QF=QB,解出BP,QP求解;(3)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边长比的平方,求得S△AGN=,再利用S四边形GHMN=S△AHM﹣S△AGN求解.解答:(1)证明:如图1,∵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BC,CD的中点,∴CF=BE,在Rt△ABE和Rt△BCF中,∴Rt△ABE≌Rt△BCF(SAS),∠BAE=∠CBF,又∵∠BAE+∠BEA=90°,∴∠CBF+∠BEA=90°,∴∠BGE=90°,∴AE⊥BF.(2)解:如图2,根据题意得,FP=FC,∠PFB=∠BFC,∠FPB=90°∵CD∥AB,∴∠CFB=∠ABF,∴∠ABF=∠PFB,∴QF=QB,令PF=k(k>0),则PB=2k在Rt△BPQ中,设QB=x,∴x2=(x﹣k)2+4k2,∴x=,∴sin∠BQP===.(3)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边长为2,∵∠BAE=∠EAM,AE⊥BF,∴AN=AB=2,∵∠AHM=90°,∴GN∥HM,∴=,∴=,∴S△AGN=,∴S四边形GHMN=S△AHM﹣S△AGN=1﹣=,∴四边形GHMN的面积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解决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翻转后边的大小不变,找准对应边,角的关系求解.23.(12分)(2014•潍坊)经统计分析,某市跨河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千米/小时)是车流密度x(辆/千米)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20辆/千米时,造成堵塞,此时车流速度为0千米/小时;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车流速度为80千米/小时,研究表明:当20≤x≤220时,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1)求大桥上车流密度为100辆/千米时的车流速度;(2)在交通高峰时段,为使大桥上的车流速度大于40千米/小时且小于60千米/小时,应控制大桥上的车流密度在什么范围内?(3)车流量(辆/小时)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测点的车辆数,即: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求大桥上车流量y的最大值.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当20≤x≤220时,设车流速度v与车流密度x的函数关系式为v=kx+b,根据题意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2)由(1)的解析式建立不等式组求出其解即可;(3)设车流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vx,当x<20和20≤x≤220时分别表示出函数关系由函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车流速度v与车流密度x的函数关系式为v=kx+b,由题意,得,解得:,∴当20≤x≤220时,v=﹣x+88;(2)由题意,得,解得:70<x<120.∴应控制大桥上的车流密度在70<x<120范围内;(3)设车流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vx,当0≤x≤20时y=80x,∴k=8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x=20时,y最大=1600;当20≤x≤220时y=(﹣x+88)x=﹣(x﹣110)2+4840,∴当x=110时,y最大=4840.∵4840>1600,∴当车流密度是110辆/千米,车流量y取得最大值时4840辆/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的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4.(13分)(2014•潍坊)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BC相交于点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先把C(0,4)代入y=ax2+bx+c,得出c=4①,再由抛物线的对称轴x=﹣=1,得到b=﹣2a②,抛物线过点A(﹣2,0),得到0=4a﹣2b+c③,然后由①②③可解得,a=﹣,b=1,c=4,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连结BF、CF、OF,过点F作FH⊥x轴于点H,FG⊥y轴于点G.设点F的坐标为(t,﹣t2+t+4),则FH=﹣t2+t+4,FG=t,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OBF=OB•FH=﹣t2+2t+8,S△OFC=OC•FG=2t,再由S四边形ABFC=S△AOC+S△OBF+S△OFC,得到S四边形ABFC=﹣t2+4t+12.令﹣t2+4t+12=17,即t2﹣4t+5=0,由△=(﹣4)2﹣4×5=﹣4<0,得出方程t2﹣4t+5=0无解,即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3)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再求出抛物线y=﹣x2+x+4的顶点D(1,),由点E在直线BC上,得到点E(1,3),于是DE=﹣3=.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DE∥PQ,只须DE=PQ,设点P的坐标是(m,﹣m+4),则点Q的坐标是(m,﹣m2+m+4).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0<m<4时,PQ=(﹣m2+m+4)﹣(﹣m+4)=﹣m2+2m,解方程﹣m2+2m=,求出m的值,得到P1(3,1);②当m<0或m>4时,PQ=(﹣m+4)﹣(﹣m2+m+4)=m2﹣2m,解方程m2﹣2m=,求出m的值,得到P2(2+,2﹣),P3(2﹣,2+).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a≠0)过点C(0,4),∴c=4 ①.∵对称轴x=﹣=1,∴b=﹣2a ②.∵抛物线过点A(﹣2,0),∴0=4a﹣2b+c ③,由①②③解得,a=﹣,b=1,c=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如图所示,连结BF、CF、OF,过点F作FH⊥x 轴于点H,FG⊥y轴于点G.设点F的坐标为(t,﹣t2+t+4),其中0<t<4,则FH=﹣t2+t+4,FG=t,∴S△OBF=OB•FH=×4×(﹣t2+t+4)=﹣t2+2t+8,S△OFC=OC•FG=×4×t=2t,∴S四边形ABFC=S△AOC+S△OBF+S△OFC=4﹣t2+2t+8+2t=﹣t2+4t+12.令﹣t2+4t+12=17,即t2﹣4t+5=0,则△=(﹣4)2﹣4×5=﹣4<0,∴方程t2﹣4t+5=0无解,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n(k≠0),∵B(4,0),C(0,4),∴,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由y=﹣x2+x+4=﹣(x﹣1)2+,∴顶点D(1,),又点E在直线BC上,则点E(1,3),于是DE=﹣3=.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DE∥PQ,只须DE=PQ,设点P的坐标是(m,﹣m+4),则点Q的坐标是(m,﹣m2+m+4).①当0<m<4时,PQ=(﹣m2+m+4)﹣(﹣m+4)=﹣m2+2m,由﹣m2+2m=,解得:m=1或3.当m=1时,线段PQ与DE重合,m=1舍去,∴m=3,P1(3,1).②当m<0或m>4时,PQ=(﹣m+4)﹣(﹣m2+m+4)=m2﹣2m,由m2﹣2m=,解得m=2±,经检验适合题意,此时P2(2+,2﹣),P3(2﹣,2+).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点P有三个,分别是P1(3,1),P2(2+,2﹣),P3(2﹣,2+).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