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词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量,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以下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些要点。
要注意词汇的熟悉度与可理解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教学。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的日常用语开始,如问候语、数字、颜色等。
对于进阶学习者,可以逐渐引入更加专业或复杂的词汇。
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词汇,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像、实物、视频等,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要注重词汇的有意义性和联系性。
词汇是通过不同的语义和结构关系相互联系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境、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上下文含义,并将其与其他词汇进行联系和比较。
可以通过词汇搭配、搭配规则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要注重词汇的复习和巩固。
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复习学过的词汇,才能够在实际运用中熟练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复习方式,如词汇测试、词汇卡片等,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也可以结合其他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听力、口语、阅读等,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学习新词汇是一个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意愿。
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使学生对学习汉语词汇保持积极的态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词汇的熟悉度与可理解性,注重词汇的有意义性和联系性,注重词汇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词汇。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类认知处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它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置于认知视角下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着重在提升学习者的词汇记忆效果。
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需要将字形、语音、释义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多维联想记忆,从而达到词汇普及化的目标。
为此,教学可以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如动画、图片、词组、联想等,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果,让学习者对单个词汇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境语感。
词汇的真正含义和使用方法是通过不同语言环境中不断使用和实践才能逐步获得的,因此教学需要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感受到在不同交际场合中应该如何运用词汇,并尽量模拟真实交际场景,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和使用新的语汇。
再者,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强调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角色。
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更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学习者在教学中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交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小组讨论、排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从而在情境和活动中不断精炼自身的语言学能力。
最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层次和心智结构上都不尽相同。
教学过程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发现他们的语言学习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自己的语言学思维模式。
总之,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训练他们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在中文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有效地教授和帮助外国学生掌握汉语词汇,我们有必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探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深入解析其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与指导,从而构建出更为高效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二、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概述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规律和机制,关注记忆、知觉、思维等认知过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个体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的认知活动是复杂且连续的,其中涉及到信息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环节。
三、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 词汇记忆的编码过程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编码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词汇的记忆编码包括音韵编码、语义编码和形态编码等。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拼音、词语的语义解释以及汉字的书写和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词汇记忆。
2. 词汇的存储与提取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词汇的存储与提取依赖于记忆网络的构建。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词汇网络,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提取词汇。
此外,通过反复练习和运用,可以巩固词汇的记忆,提高其提取速度和准确性。
3. 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 结合上下文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结合上下文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将词汇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采用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像、实物、动作等直观手段来教授词汇的方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是至关重要。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词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汉语词汇。
下面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一、注意力与联想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通过对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实现的。
在词汇教学中,学习者的注意力和联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关注重点词汇的意义、用法、搭配等方面,避免学习者在大量词汇中盲目地学习,从而提高词汇的深度记忆和运用能力。
还要激发学习者的联想能力,让他们将词汇与具体的场景、情境联系起来,形成更加丰富的词汇语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二、语境与语义网络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了语言的语境和语义网络对词汇理解和记忆的重要作用。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词汇的语境呈现和语义网络构建。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方式呈现词汇的语境,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和记忆词汇。
还要引导学习者建立词汇之间的语义联系,构建起一个个丰富的语义网络,让词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激发,提高学习者的词汇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重复与反馈认知心理学认为,重复和反馈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活动来进行词汇的重复呈现,如口头复述、书面练习、角色扮演等,让学习者在多种情境下重复接触和使用词汇,从而提高其记忆和运用效果。
还要给学习者及时的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
四、情感与意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意义对学习和记忆有着重要影响。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习者对词汇的情感投入和感知,让他们对词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认知语言学是一种探究语言习得和理解的理论框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
分析了认知语言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和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认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应用、基本原理、教学实践、具体策略、学习效果、影响、局限性、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未来。
1. 引言1.1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者通过认知活动来获得和处理语言信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提高其语言能力。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更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认知语言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习得方式,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汉语知识。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不断地探索和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2. 正文2.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认知语言学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揭示语言习得和使用的机制。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认知过程的,学习者通过思维、记忆、感知等认知活动来获取和理解语言知识。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词汇是理解和运用汉语的关键。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使用信息。
在词汇学习中,认知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注意是信息输入的门户,记忆是信息存储的仓库,思维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语言则是信息输出的渠道。
因此,认知心理学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视角1. 注意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注意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关键。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如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媒体手段,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词汇。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常用词汇和高频词汇,以提高学习效率。
2. 记忆策略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记忆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多种感官参与、重复练习、联想记忆等方法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同时鼓励学习者运用联想、归类、构建语境等方法巩固记忆。
3. 思维训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习者分析词汇的构词规律、语义关系、文化内涵等,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词汇体系,提高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4. 语言输出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语言输出是检验词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多进行语言输出,如口语表达、写作等。
通过语言输出,学习者可以巩固已学词汇,提高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
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
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环节。
在此背景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数量日益增多,词汇教学作为汉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旨在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本文首先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概念,如记忆、注意力、思维和问题解决等。
接着,分析当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忽视学习者个体差异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包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强化词汇记忆和运用等。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所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效果。
2. 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科学。
在二语习得领域,认知心理学为理解学习者如何学习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特别是在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中,认知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深入剖析学习者词汇学习过程和记忆机制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强调词汇学习的认知过程,包括词汇的感知、注意、记忆和应用。
词汇的感知涉及学习者对词汇的音、形、义的识别和理解。
词汇的注意则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注意分配密切相关。
词汇的记忆涉及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存储和提取词汇信息。
而词汇的应用则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通过语境教学,使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和理解词汇通过联想记忆,帮助学习者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词汇网络通过反复练习和反馈,巩固学习者的词汇记忆和应用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提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指导和优化。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强调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和记忆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训练。
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教学材料和情境,提高学习者对汉语词汇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在记忆方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和关联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学习者的母语或已学过的汉语词汇进行关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词汇。
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理解词汇的意义和概念以及词汇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有效的词汇网络。
通过对词汇的分类和归纳,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不同的词汇,提高词汇的辨识度和运用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还揭示了人类的联想记忆特点,可以通过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词汇之间的联系和联想,促进词汇的提取和运用。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机会和途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习者利用自身的认知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还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情境,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了脑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学习过程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关系。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近年来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规律和规律,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利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多感官的教学方式,激活学习者的多个脑区,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通过注意力和记忆的引导、认知结构和网络的建立、学习者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激发、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运用等方面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优化。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关注人们是如何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被运用到汉语词汇教学中。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认知心理学强调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个体通过对外部信息的处理而获得新的认知信息。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基础。
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词汇,这正是认知心理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1. 多种感官结合的教学法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活动是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来完成的。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来展示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利用声音、音频等听觉资料来展示词汇的发音和语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加深对词汇的认知和记忆。
2. 情境化教学法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是与情境紧密相关的。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词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情境化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反复强化的记忆法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反复强化是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的重复和强化来帮助学生巩固词汇的记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记忆游戏或者重复练习,让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中记忆词汇,加深对词汇的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
4. 情感联想法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感体验是记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词汇与情感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汉语的传播和学习愈发广泛,其中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如何学习、记忆和运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相关问题。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认知活动的整体性,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
在词汇学习中,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需要经历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等过程。
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输入:提供丰富多样的词汇输入,如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2. 信息编码:帮助学习者建立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记忆编码。
3. 信息存储:通过反复练习和运用,巩固记忆,形成长期记忆。
4. 信息提取:培养学习者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词汇的能力。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语境:将词汇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故事、对话、文化背景等方式,使学习者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
2. 多种感官刺激:利用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例如,通过听录音、跟读、朗读、写作等方式,让学习者多角度地感知和记忆词汇。
3. 联想记忆:帮助学习者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词汇网络。
例如,通过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拓展词汇,加深记忆。
4. 反复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运用,巩固记忆,形成长期记忆。
例如,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口语实践等方式,让学习者反复运用和巩固词汇。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与效果在实践中,许多对外汉语教师采用了上述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创设语境,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王添淼①(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学习者个体差异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认知风格就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本文通过对认知风格理论及其类型和特点分析,以及对认知风格与二语习得关系的探讨,提出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认知风格;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9)02-0091-07零、引言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亦称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语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语言(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也从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向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本身的特点上转移,因而学习者个体差异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李哲2000)。
个体差异性研究包括探讨个体学习外语和解决问题中使用方法的差异研究,即认知风格的研究。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强调来自世界各国学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能力和性别等差异,而忽略了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性。
实际上认知风格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Armst rong SJ2000)国外研究者已通过实验证明认知风格差异性与二语习得有很强的相关性,并直接影响二语习得者的成绩(Ka2 gan,J erome1965;G oodman,Kennet h S1970;Doron,Sandra1973;Abraham,Roberta G 1985)。
因此,本文就认知风格理论,以及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性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进行阐释,并提出针对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性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引起汉语教学研究者对认知风格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给予关注。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认知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认知法的相关概念、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对其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认知法的相关概念认知法是指以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处理、记忆、发现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认知法的主要特点是探讨学习者思考、规划、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式,同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认知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认知法体现了一种人性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学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2.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认知法注重在真实的、生动的教育背景中,把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统一起来。
3.适合不同的学习风格。
认知法强调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以及应用知识的不同需求。
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的拓展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汉字和汉语语法是一大难点。
教学者可以运用认知法,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理解、重构、应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及汉语的语法规则。
例如:在经典文化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论语》、《孟子》等古典著作中汉字、成语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拓展汉字知识;在词汇学习中,可以通过词根、词缀等揭示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同时拓展汉语的语法知识。
2. 学习策略的训练认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可以应用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学习方法和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文化背景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汉语学习方法、情境语言学等,来指导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汉语能力的提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 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揭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
学习者在接触新词汇时会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进行联想和推理,通过持续的注意力和记忆来巩固新词汇。
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词汇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
2.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师可以避免在同一时间给学习者过多的信息,以免造成认知过载。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步骤、渐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逐步吸收和消化知识。
还可以利用情景模拟、联想等认知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词汇。
3. 提高教学效果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个性化的词汇教学服务。
1. 创设情境,提高联想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习者的联想能力。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现词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记忆词汇。
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进行语言和情境之间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词汇。
2. 注重反复强化记忆认知心理学认为,反复强化是记忆的关键。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次重复、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巩固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
可以通过朗读、默写、造句等方式对词汇进行反复强化,提高学习者的记忆稳定性。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程度。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对于指导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认知心理学提供了以下基本原理:1. 注意:注意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学习者需要通过注意将信息输入到记忆系统中。
2. 记忆:记忆系统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词汇学习需要将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3. 思维:思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思维将新学词汇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 语言:语言是认知的重要表现,词汇学习需要与语言运用相结合,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激发学习者的注意: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材料,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其专注于词汇学习。
2. 强化记忆: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构词记忆、语境记忆等,帮助学习者将词汇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3. 促进思维发展: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活动,如词汇分类、词义辨析、近义词对比等,帮助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4. 结合语言运用:将词汇学习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1. 结合文化教学: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词汇的发音、意义和用法,还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
这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词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深刻的记忆。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 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人类与语言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领域。
该理论主张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认为语言处理中涉及到很多的认知机制,例如:语音认知、语音识别、语法转化、语义理解等。
它以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为基础,旨在解释语言的性质、结构和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育。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以便有效地运用汉语与中国人沟通。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使用汉语。
2.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1 其中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关注的是语言现象。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语言现象:•拼音的教学和音素的学习•语法结构和句子解析•词汇的记忆和使用•语篇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这些语言现象是学生成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基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并将其应用于沟通。
2.2 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汉语:•注意力: 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汉语的语音、语调和字母上。
•线性结构: 在教学句子结构和解析方面,要告诉学生语言的线性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在教授新的汉语词汇时,要确保学生记住关键词和意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上下文: 在教授语篇和口语表达时,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下文,并将其应用于相关场景。
2.3 具体教学实践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改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案例:•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音和语调。
•语法分析工具:使用语法分析工具来展示汉语的基本句型和句式,以便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词义解释:要确保学生了解关键词汇的含义,并且使用正确的汉语词汇来表达自己。
•讨论小组:在课堂上建立小组讨论问题和解决实际语言难题,以帮助学生更佳理解和应用汉语。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对于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具有极高的挑战性。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关系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一门科学,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过程。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理解和解释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工具,为改进教学策略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过程1. 感知阶段:学生在接触新词汇时,首先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将词汇与语音、字形相对应。
这个阶段的教学应当注意提供丰富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如利用生动的图像、视频和声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词汇。
2. 记忆阶段:感知后,学生需要记住词汇的音、形、义等基本特征。
这一阶段,教师应利用多种记忆策略,如联想法、复述法等,帮助学生将新词汇与已知的词汇和情境联系起来,以便于记忆。
3. 思维阶段:学生理解并记忆了词汇后,需要通过思维过程将词汇应用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正确使用新词汇。
四、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策略1. 增强感知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 促进记忆策略:采用联想法、复述法等记忆策略,帮助学生将新词汇与已知的词汇和情境联系起来,以增强记忆效果。
3.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新词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反馈与调整: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五、结论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方法。
基于认知风格的汉字教学浅析
基于认知风格的汉字教学浅析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方式和需求不同,因此如何让教学内容更好地迎合个体差异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汉字学习一直被视为较为困难的学科之一。
基于认知风格的汉字教学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成为了提升汉字学习效果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从何谓认知风格、为何认知风格对教学有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认知风格理论进行汉字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什么是认知风格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指个体信息处理方式的普遍倾向。
不同的认知风格对于个体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学习领域,认知风格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通常情况下,认知风格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综合型四种。
其中,视觉型认知风格的学习倾向于通过视觉表达和图像比较来获取信息,视觉型学生常常喜欢以图像作为记忆刺激,他们会偏好使用图表来解答问题。
相应的,听觉型认知风格的学习倾向于通过听觉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喜欢使用听觉信息,较为擅长语音记忆和朗读等技能。
在动觉型认知风格中,学生采用的是基于身体动作、空间位置等非语言性的信息表达方式,常常适合于通过体验、模拟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方式。
而综合型则兼容了以上三种认知风格,更易于综合各种信息,同时也更加灵活,能够根据情境需求快速适应。
二、为什么认知风格对教学有影响对于教学者来说,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是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认知风格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提高学生关注度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习惯可以提高教学者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例如,视觉型的学生往往关注外在形象、图像等信息,对图像化组织的语言信息更敏感,因此在讲解汉字时,可以配合丰富图表,增加图像化信息的多样性,从而打破枯燥单调的记忆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导言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对外汉语的学习对培养外国人的中文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掌握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认知、学习和思维的科学,它强调人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1.1 感知和注意力感知是信息加工的第一步,学生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感知词汇。
同时,注意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专注于词汇的学习,避免分散注意力。
1.2 记忆和联想记忆是学习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的记忆方式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联想是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将词汇与其他已知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1.3 意义和语境学习词汇不仅需要记住词汇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词汇的意义和使用语境。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并提供丰富的语境让学生运用词汇。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加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2.1 多感官教学法多感官教学法能够刺激多个感官器官,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图片与词汇的配对、听说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2 词汇学习策略学生可以运用一些词汇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使用词汇卡片法或词汇网络等工具,帮助学生将词汇与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2.3 语境意义教学除了教授词汇的形式和意义,还应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词汇在语境中进行表达。
可以通过举例、对话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实际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假设学生们正在学习关于天气的词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3.1 多感官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天气图片,并配合录音,让学生听到相应的天气词汇,然后进行词汇配对练习。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引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基础。
而对外汉语学习者由于母语与汉语的差异性,词汇学习更显得重要。
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学习者词汇习得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一、认知心理学在词汇教学中的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思维、感知、记忆、学习等认知活动的一个专业学科。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是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了人脑中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
在词汇教学中,学习者掌握一个词汇并不是简单地记住它的读音和意思,而是需要不断地将它和其他相关的词汇、句子、语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词汇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其次是重复与记忆。
认知心理学指出,人在学习时需要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将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
在词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次重复呈现词汇,引导学习者进行反复学习和记忆,才能够真正掌握这些词汇。
最后是语境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是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的,而不是孤立地掌握的。
在词汇教学中,要尽量将词汇放置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习者在实际交流和应用中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二、认知心理学在词汇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除了理论基础之外,认知心理学还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是多模态呈现。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学习是依赖于多种感知通道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词汇,比如图片、视频、相关的语境等,让学习者能够通过多种感知通道来学习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是启发式教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学习中需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形成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来学习词汇,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王添淼(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摘 要]学习者个体差异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认知风格就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本文通过对认知风格理论及其类型和特点分析,以及对认知风格与二语习得关系的探讨,提出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认知风格;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9)02-0091-07零、引言认知风格(co gnitive style)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亦称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随着语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语言(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也从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向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本身的特点上转移,因而学习者个体差异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李哲2000)。
个体差异性研究包括探讨个体学习外语和解决问题中使用方法的差异研究,即认知风格的研究。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强调来自世界各国学习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能力和性别等差异,而忽略了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性。
实际上认知风格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Ar mstro ng SJ2000)国外研究者已通过实验证明认知风格差异性与二语习得有很强的相关性,并直接影响二语习得者的成绩(Ka g an,Jerom e1965;Goo dman,Kenneth S1970;Doro n,Sandra1973;Abr aham,Ro berta G 1985)。
因此,本文就认知风格理论,以及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性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进行阐释,并提出针对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性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引起汉语教学研究者对认知风格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给予关注。
一、认知风格分类不同的研究者对认知风格的分类也不同,Riding RJ等(2000)通过对以往提出的30多种认知风格类型的基本描述、评价方法、对行为的影响以及模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运用因素分析法证明了过去所提出的众多认知风格类型实际上是某些潜在的相同维度的不同名称或标签。
分析表明,已有的认知风格类型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的认知风格维度:整体分析[作者简介]王添淼,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法、教育心理学和国际比较教育。
(Wholist Analy tic)维度和言语表象(Verbal Imagery)维度。
整体分析维度与个体在组织信息的过程中,是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还是倾向于从各个局部把握相关联;言语表象维度与个体在思维过程中表征信息时,是倾向于以言语的形式,还是倾向于以表象的形式相关联(杨治良、郭力平2001)。
每个维度所包含的有代表性的认知风格类型详见下表1:表1 认知风格描述列表整体分析维度场依存场独立对属于知觉场的一部分的结构或形式进行分析时个体对整个场的依赖性齐平化尖锐化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或者强调新信息的细节和变化 冲动反思趋向于迅速反应或深思之后做出反应聚合发散解决问题过程中精细、集中、逻辑及归纳的思维倾向或广阔、开放、联想的思维倾向任意序列学习者采用随机或序列方式通过具体经验或抽象经验学习 整体细节在学习以及问题解决中全局整体的方式或细节的方式综合分析学习者喜欢收集旧的信息来推出新的东西或将新信息拆开以更好地理解适应变革按照传统的、已有程序进行或重新建构、以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推理直觉 活跃沉思通过推理或直觉方式进行理解的偏好以及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或被动反应言语表象维度抽象化具体化抽象化的偏好水平和能力言语化视觉化按照表征知识和思维过程中使用言语或表象策略的程度二、认知风格特点与二语习得的关系2.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Field Independence and Field Dependence)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是人类认知风格中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场(field)#指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感知。
场独立型指个体凭借自己所处生活空间的内在参照,从自己的感知出发去获得知识、信息。
通常以分析的眼光看待问题,能将背景中某个具体相关项分辨出来。
对抽象的理论和原则感兴趣,知觉比较稳固,不易随背景的变化而改变,能独立对信息进行重组。
场依存型则完全相反,指个体依存于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从环境的刺激中去定义知识、信息。
倾向依存于整个场,不容易分辨隐含在场中的相关项,感知受到整个场的左右,难以分辨出嵌含在场中的具体部分。
场依存型通常以整体或全局的眼光去看问题,将整个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场都能看得较为清楚,行为具有社会倾向,更善于交际,将自我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更加关心和体察他人的感情和想法。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学习行为的特点,我们将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学习行为特点列成表格,详见下表2:表2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对应的学习行为特点类型学习行为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同伴关系喜欢单独学习喜欢竞争并获得个别肯定不易顺从也不易感受他人情感喜欢与他人一起学习喜欢帮助他人对他人的意见及情感较敏感与教师的个人关系很少主动跟教师直接接触与教师的正式交互作用仅限于教学时公开表示对教师的正面情感关心教师个人爱好与经验,主动接近教师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喜欢尝试新的学习不依赖教师帮助急于完成作业希望得到教师的辅导与肯定与教师一起学习能得到激励有效学习策略强调概念细节,个人钻研喜欢发现式学习作业目标及课程要详加解释喜欢以人文或故事方式说明概念喜欢教师的明确讲解与指导研究者通过一系列定量统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表明,场独立型学习者在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和成绩明显高于场依存型,主要表现在:课堂外语学习方面(Naim an 1978);书面和口头测试(Roberts 1983)方面,在语法结构测试中表现尤其突出(H ansen and Stansfield 1981);逻辑推理能力方面(Abr aham 1985)。
场独立者由于对语言的具体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比较关注并能充分地加以分析,往往能写出较为复杂的从句和较难的长句,所以写作能力也较强。
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场独立型学习者更善于外语学习(Witkin 1971)。
但另一方面在自然环境和面对面的交际中,场依存型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移情倾向和善于交际的特点,口语表达、交际和归纳能力较强,同时也擅长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Tucker 1976)。
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场依存型更有利于学好外语(Witkin 1971)。
2.2反思与冲动型(Reflectivity and Im pulsivity)反思型学习者获取信息时具有系统性,谨慎而缓慢地处理问题,权衡利弊,在寻求答案时比较关注准确性。
冲动型学习者凭直觉获取信息,对待问题采取快速和冲动的方式加以解决,大胆地猜测答案,往往根据第一印象或所遇到的第一件事迅速做出反应,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考虑。
心理语言研究者探讨了反思与冲动型认知风格和外语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
结果表明反思型学习者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喜欢钻研问题,因此在阅读中犯的错误比冲动型少,但阅读速度较慢(Kag an,Jerom e,Pearson and Welch 1966)。
而冲动型学习者通常阅读速度较快,但错误率较高,准确性较低。
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冲动型有利于语言的流利性,学习者在各阶段呈现出快速小幅度跳跃上升的特点,在各阶段稳定周期较短,进步较快,但常出现起伏;而反思型有利于语言的准确性,学习者在每个阶段稳定周期相对较长,阶段间的跳跃幅度也较大(Brow n 1987),因而进步较慢,但较明显。
2.3整体与细节型(Globi1ity and Particular ity)整体型学习者关注事物的整体性,首先注意整体意义,然后是细节问题,处理信息的方式是∀下行#(top dow n)方式,只见∀主流#,未见∀支流#。
细节型学习者关注分立的项目与细节,信息处理方式是∀上行#(up dow n)方式,注意到各个∀支流#,而忽视∀主流#意义。
比如汉语写作课,整体型学习者应多次阅读自己的作文,因为他们经常在观察自己的错误时就可找到正确的写作方法。
但是,对于细节型学习者来说,往往沉浸于作文的细节,比如注意单字的写法、发音或语法结构等问题;极端的细节型学习者,可能会出现把细节脱离上下文联系的现象,独立看待每个句子,而不注意每个句子对整个文章结构的意义。
2.4适应与变革型(Convergent Thinking and Diverg ent T hinking)适应型学习者在碰到与自己认识系统和知识体系相反的观点和建议时,仍能够按照传统的已有程序进行。
相反,变革型学习者不能够容忍与自己认识系统和知识体系相反的观点和建议,往往会重新建构,并采取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汉语学习中,会出现大量含混信息,例如汉字与拉丁字母书写方式的截然不同,语言规则的异同,跨文化差异等等。
语言学习中的认真钻研精神是可取的,有助于理解和思考,但是过分纠缠不休,就会陷入教条和偏执,变得头脑僵化,甚至渴望改变所学语言的一些规则。
但另一方面过于极端的适应型学习者,也会出现对问题含糊其辞,不求甚解的现象。
比如汉语的初学者,阅读和听力理解中碰到不认识的汉字就查字典,碰到不懂的短语或句子就反复思考或查阅,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就会影响理解速度和其余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外语学习本身充满了各种含混现象,研究表明,适度的适应与变革是有利于外语学习的,适应性较高的学习者成绩较高。
(Naiman1978)关于语言学习者适应与变革型认知风格的测量,可采用含混容忍度的检测方法,如下表3(Brow n1991)。
表3 语言学习者含混容忍度测量表测试内容选择等级1.阅读材料时,个别句子不懂,我不担心;1 2 3 4 52.我喜欢弄懂汉语语法规则中的所有具体规则;1 2 3 4 53.会话时,大概理解对方的意思就满足了;1 2 3 4 54.依靠上下文猜测汉字的意思不放心;1 2 3 4 55.尽量回避读不懂的阅读材料;1 2 3 4 56.喜欢汉语课组织得井井有条;1 2 3 4 57.听汉语时,碰到生字就心烦意乱;1 2 3 4 58.某个语言现象用语法规则不能理解时,就不放心。
1 2 3 4 5以上四种认知风格与汉语学习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他类型的认知风格也对学习者汉语学习产生影响,但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指导3.1加强对自我认知风格的识别及认知风格差异的了解认知风格是客观存在的,每种认知风格都是利弊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