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40讲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

1.(2020·衡阳一模)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

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

江豚数量有2 700多头,但到了2018年7月,仅剩1 012头,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有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简述江豚数量迅速减少的人为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豚的具体措施。

解析:减少原因可从江豚的生存环境、生存能力,以及人为破坏角度分析;因江豚数量已

经很少,当前关键在于人工干预与加强保护。

答案:原因:船只航行及渔民捕捞作业过程中对江豚的误伤;采砂船破坏江豚的栖息地;

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使江豚

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过度捕捞,江豚食物短缺。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江豚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人工

饲养;等等。

2.(2020·长春外国语学校检测)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数量近百万只。随着人口的增长,围湖垦殖、涸泽而渔、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等人类活动使鄱阳湖生态

环境遭到破坏,鸟类栖息地面临威胁。下表示意鄱阳湖保护区候鸟栖息期。

鸟类栖息时间

八色鸫、斑背大苇鹭、

卷尾类、燕类、黑鸫、大麻鸦

4-9月3月中旬-9月

夜鹭、池鹭、中白鹭、小白鹭、牛背鹭、草鹭等4月-10月中旬

夏候鸟

30~35

万只

大鸨11月中旬-次年2月中旬

中华秋沙鸭等鸭类、白额雁、鸿雁、天鹅、

遗鸥、白琵鹭等

9月中旬-次年4月中旬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鹳、白鹳、黑鹳10月-次年4月中旬冬候鸟约30万只

描述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配特征,并说出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的主要不利影响。

解析: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配特征可从表中读出。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减少等角度说明。

答案:特征:夏候鸟栖息期集中在4-9月(与鄱阳湖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与鄱阳湖枯水期一致)。

影响:围湖垦殖导致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少;涸泽而渔导致鸟类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水体污染的加重。

3.广西的涠洲岛是我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这里的活体浅水石珊瑚分布在平静而清澈的水域,且附着于水深40米以内的岩礁、凹缝中。它们色彩鲜艳,把热带近海区域点缀得分外耀眼,故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可以做装饰品。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涠洲岛活体浅水石珊瑚覆盖率不断下降。

分析涠洲岛活体浅水石珊瑚覆盖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由“活体浅水石珊瑚分布在平静而清澈的水域,且附着于水深40米以内的岩礁、凹缝中”可知,活体浅水石珊瑚需要水质好、水面平静的环境,而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会污染海水。由“浅水石珊瑚区有‘海底花园’的美称”可知,该地会开发旅游活动,特别是潜水,导致平静的水面和礁体被破坏。由“可以做装饰品”可知买卖珊瑚及珊瑚工业化现象会比较严重。保护措施主要从减少污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区、加强教育等方面说明。

答案:原因:人口、商业活动密集,排污严重,海水受到污染;旅游活动(游船、潜水等)

干扰了活体浅水石珊瑚的生存环境;买卖珊瑚及珊瑚工业化现象严重。

措施:禁止向海洋排放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维护海洋环境的清洁;建立健全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法规,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4.(2020·茂名一测) 为了增加渔获量,我国海洋渔业长期采用底拖网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毁坏海底自然礁石,破坏海底生态环境,随之渔业资源减少,进一步促使渔民过度捕捞,形成恶性循环。

人工礁石指利用水泥、钢铁等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类似海底自然礁石的人工物体。人工礁石投入海底后,很快被附着上藻类、贝类等底栖生物,并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护的场所(如图),在海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中意义非凡。

说明人造礁石在保护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解析:根据材料,人造礁石在保护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中的意义可从海洋生物多样性、水质、产业发展、海洋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海藻等底栖生物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围绕礁石生长的生物种类增加,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鱼类的栖息地和索饵场,增加渔业资源;水泥、钢铁等制作的人工礁石,可阻止底拖网作业,减少过度捕捞现象,减少海底破坏;利用人造礁石独特的景观发展旅游,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减轻渔业资源的压力。

5.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如图所示为某露天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带来滑坡、泥

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

措施:植被恢复;复垦造田;矿坑旅游开发;填埋,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湿地、公园绿地、博物馆等。

6.材料一 大、小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材料二 整个东北现有林木已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减少。由于毁林速度大于造林速度,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东北林业资源的减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东北林区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具体应做哪些工作?

解析:(1)当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后,会出现环境问题,结合东北林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判断会出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2)注意题干信息“保护”“恢复”“发展”等关键词,从防止新问题产生、对已有问题进行解决、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经济等角度采取具体的措施。

答案:(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针对采育失调的现状,宜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伐量;对过伐林区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积极营造人工林(植树造林);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7.(2020·广东七校联考)中国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高产稳产田仅

占1/3。

(1)简析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