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相关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媒体

【定义】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特点】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手机媒体还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传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

【发展】

中国信息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影响力赶超广电媒体。从2000年到2006年10月底,固定电话用户由1.45亿户增加到3.71亿户,年均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由8500万户增加到4.49亿户,年均增长40%,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用户由3370万户增加到1.31亿户,年均增长32%,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中国4.49亿手机用户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量总和9660万份的4倍,相当于同期全国上网电脑总数的3倍多,和全国电视拥有户数基本持平。

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和突破,以及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

第一,短信服务的不断升级提高了短信内容的信息承载量;

第二,手机的便携性使得信息的送达率达到最大化;

第三,无线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保证和提升了传播终端用户的互动性。无线互联网是以手机为媒体终端建立的无线网络,随身性极强,相对于有线互联网络来说,它在使用上更加方

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

近年来,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纷纷问世,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多种宽带无线技术并存将是必由之路,无线通信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中国报刊广电媒体纷纷抢占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手机媒体作为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产物,由于其具有便携性、即时性的优势,集个性化和互动化于一身,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甚至有人称其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开通短信(SMS)服务,这种原本为客户节约开支的文本业务,却成为移动通讯公司的最快经济增长点,全国短信发送总条数由2001年的189亿条到2005年的2600亿条以上,创下200多亿的市场份额,手机短信不仅创造了让人震撼的“拇指经济”,也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随着短信增长的趋缓,一种新的增值业务“彩信”(MMS)震撼登场,它是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例如音乐、贺卡、新闻照片、MMS

动画、铃声、视频等。随后又有一种手机铃声定制业务“彩铃”(炫铃)风靡起来了。

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借助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姻的序幕。2004年n月,台湾作家黄玄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距离》正式上线,引发手机文学的讨论热潮。

2005年3月,北京首部用胶片制作的专门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约定》在北京开机。2005年9月,中央电台与联通和闪易合作,在CD做上开通“手机广播”。2006年11月7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开通“新华手机报”。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为全国手机用户带来全新读报体验,用户可以免费收看。“新华手机报”第一时间播报新华网发布的重要即时新闻,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每天5分钟,即可概览天下风云。

根据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将是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手机拥有量之和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移动的数据用户人数在2005年增加了32%。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处于流动状态中的人口将占世界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达到20亿人。

总之,手机媒体作为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将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突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

【问题】

尽管受制于技术标准、政策、商业模式、终端等因素,手机媒体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媒体生态更加复杂,传播主体更加多元,用户分化更加明显,冲击舆论调控机制。手机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

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手机所固有的技术缺陷如屏幕小、电池不足等。

对手机媒体监管存在不少难点,诸如: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手机用户的海量性、跨地域传播带来的挑战、政策法规滞后等。在中国实行手机和网络实名制不切实际而且存在负效应。

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要学会运用手机媒体,特别是面对当今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手机这一最新媒体,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对手机媒体的管理,要尊重手机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手机媒体管理的原则。在制定有关手机媒体的政策与法规时,要避免鸵鸟政策。政策制定与立法原则应该是顺应和促进手机媒体产业发展,规范与发展并重。

手机小说

1、关于手机小说

手机小说,即是由手机作为载体来完成小说的创作或者阅读的形式,具有可传播性;涵盖两部分的含义:

A)以手机作为创作方式,即是值那些拇指文化的引领者通过手机键盘进行小说的创作形式,称为手机小说;

B)以手机作为阅读方式,即是小说文字是通过传统文本创作、PC/笔记本创作、手机创作等创作方式产生的小说,再通过下载、转换格式、输入、存储等方式录入手机中,从而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方式,可称为手机小说。

2、国外“手机小说”的发展

在国外,手机小说多年以前都已经有不同种程度的发展,其中以邻国——日本尤为突出。在日本,手机小说正在成为带动电影、音乐、出版等多媒体联动的一大产业,仅靠出版单行本就达到了几十亿元的规模,业余作家们通过短信连载的方式发表手机小说在日本蓬勃兴起,这些小说被编辑成丛书或改成漫画、电影和音乐作品。

在外国,手机小说正在改变出版发行业界的旧有模式。与过去由出版社发现并培养作者的方式不同,发表手机小说的门槛很低,只要通过专门的小说网站投稿,谁都可以发表作品。

3、国内“手机小说”的发展

在国内,手机小说的发展模式仍旧处在比较落后,而且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普遍形式即是将手机与小说分隔开来,手机只是作为一种阅读小说的工具,而不是一种传播的媒体,而小说的自由创作气氛并不良好,只局限于某些大型的小说网站及论坛里,一些专业的写手混迹于此。

但最近几年,随着博客的兴起,激发了大众的写作欲望,越来越多的小说作品在网络做传播,形成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小说的传播也由单一的主题网站、论坛,向更加具有大众化的博客里传播。再则,近几年的无限风光的短信写手,摇身一变成了手机小说写手。随着中国第一部手机小说《城外》问世,越来越多的写手关注到这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