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da4d6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9.png)
道路排水与照明规划设计
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设施:设置雨水口、检 查井等排水设施
雨水排放方式:采用明沟、 暗沟或管道等方式排放雨水
排水流向:确定排水流向, 避免积水
防洪排涝:考虑城市防洪排 涝要求,确保道路排水系统
与城市排水系统有效衔接
量而定。
设计要点:支 路设计应注重 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和安全性, 合理设置交叉 口和交通设施, 满足居民出行
需求。
特殊道路
高速公路:全封闭、多车道、控制出入,设计时速高 快速路:仅次于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设计时速较高 主干路:连接城市主要功能区,设计时速较高,交通量大 次干路:辅助主干路,设计时速较低,交通量较小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 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对城市环境的负面 影响。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 景观。
保护环境
城市道路规划设 计应优先考虑环 境保护,确保生 态平衡和可持续 发展。
在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地形、 地貌和自然环境, 避免大规模破坏 和改造。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
交通信号灯
定义:交通信 号灯是用于指 挥交通的红绿
灯
功能:控制车 辆和行人的通 行,保障交通
安全和秩序
种类:分为红、 绿、黄三种颜 色,每种颜色 代表不同的交
通指令
设置:通常设 置在交叉路口 或重要路段, 以方便交通管
理
交通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的功能:实时监测道路交通 状况,控制交通信号灯,收集交通违法信 息等。
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69e2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e.png)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引言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道路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缓解道路拥堵、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及具体步骤,以及一些建议和案例分析。
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合理设计的道路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堵塞,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良好的道路规划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此外,道路规划设计还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规划的交通网络能够促进经济活动和社会交流。
设计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城市人口情况、交通状况、交通需求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城市当前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2. 目标确定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需要确定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交通效率的提高、交通拥堵的缓解、交通安全的保障等。
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3. 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网络规划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
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设计师可以确定道路的布局和连接方式,设计道路的等级和宽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和特点,设计出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
4. 交通信号系统规划交通信号系统是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的布设、信号配时的设置等。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5.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道路拥堵。
在公共交通规划中,需要确定公交线路的设置、站点的布局和公交车辆的配备等。
6.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也应得到重视。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技巧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e5d76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6.png)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技巧概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道路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并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技巧,帮助您在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1. 交通流分析在进行道路规划和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交通流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交通数据,包括车流量、交通速度和交通流方向等信息,可以了解道路的使用情况和交通状况。
这有助于确定道路的容量需求,以及是否需要增加新的道路或进行现有道路的改造。
2. 道路网设计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需要考虑整个道路网络的设计。
道路网络应该能够连接各个重要的城市节点,包括商业中心、住宅区和工业区等。
同时,需要合理分配不同道路类型的比例,如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和次要道路等,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3. 交通规则和标志道路规划和设计还需要考虑交通规则和标志的设置。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可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确保交通规则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增加非机动车和行人设施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
增加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非机动车和行人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这也有助于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缓解交通压力。
5. 绿化和景观设计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
合理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元素,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并提供愉悦的行驶和步行体验。
同时,绿化还有助于吸收噪音和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6. 公众参与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时,应该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听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公众参与有助于建立共识,并减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争议。
7. 可持续发展考虑最后,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因素。
采用可持续的交通模式和技术,如公共交通和电动车辆等,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cfffd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6.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指为了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合理布局、设计和建设城市道路网络的过程。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规划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城市交通干线和次干线,还引入了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环线等不同类型的道路。
2. 交通一体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再是单一的道路建设,更注重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这意味着道路规划设计需要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配合,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3. 绿色环保: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生态保护,使城市道路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噪音污染。
4. 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和车辆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
1. 综合交通规划: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规划,将不同交通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绿色化的综合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能。
3. 绿色交通建设: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交通建设,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推广电动交通工具和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交通方式,减少汽车的使用和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
4. 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交通堵塞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正朝着多元化、交通一体化、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规划、智慧交通系统、绿色交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安全、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服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52b8b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1.png)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是指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指导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本文将从道路网布局、交通设施设置、交通组织以及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等方面,总结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首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局道路网。
道路网的布局需要根据城市规模、功能区划和人流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设计。
交通枢纽的规划和设计应合理布局,以便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此外,道路网的设计需要注重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衔接,以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其次,交通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根据道路类型、车道数目和交通流量,确定交通设施的种类和数量。
交通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标线、交通标志、交警亭等,这些交通设施的设置需要满足交通流量的要求,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第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交通流动。
交通组织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引导和交通指挥等。
交通信号控制需要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进行协调和优化,以保证交通的高效和顺畅。
交通引导和交通指挥需要根据交通的需求和特点,合理引导交通流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第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注重非机动车道路和公共交通的规划和设计。
非机动车道路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根据非机动车的数量和流动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以提供安全和便捷的非机动车出行条件。
公共交通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公共交通线路的布局和优化,以提供高效和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是城市发展和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布局道路网;交通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进行规划和设计;交通组织应科学合理地组织交通流动;非机动车道路和公共交通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得到重视。
只有遵守和执行这些规范,才能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114f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3.png)
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优化都市用地布局, 提高都市旳运转效能, 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旳交通条件,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全国各类都市旳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 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旳交通规划为主, 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旳衔接、市域范围内旳城镇与中心都市旳交通联络。
1.0.4 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都市总体规划为基础, 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送旳需求, 发挥都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旳增进和制约作用。
1.0.5 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都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构成部分。
1.0.6 都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旳和水平;1.0.6.2 确定都市交通方式和交通构造;1.0.6.3 确定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都市对外交通和市内旳客货运设施旳选址和用地规模;1.0.6.4 提出实行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旳重要技术经济对策;1.0.6.5 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旳提议。
1.0.7 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1 确定都市公共交通系统、多种交通旳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旳分布和用地范围;1.0.7.2 确定各级都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重要交叉口旳形式和用地范围, 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旳位置和用地范围;1.0.7.3 平衡多种交通方式旳运送能力和运量;1.0.7.4 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旳提议。
1.0.8 都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旳规律, 结合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旳多种方式客运网络, 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 都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旳联合运送方式发展。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44bf2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8.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城市交通、交通设施、道路网布局等方面。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城市化进程、车辆保有量增加、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道路的需求变得多样化。
除了满足通行需求外,人们还希望道路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步行街、自行车道、绿化带等。
2. 老旧设施的更新:部分城市的道路设施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这些更新改造工作涉及到道路表面的修复、交通信号灯的升级、交通设施的增设等。
3. 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出。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通过优化道路布局、增加交通设施、合理引导交通流等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
4.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将不同的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轻轨等)相互衔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1. 绿色环保: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增加绿化带、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以减少道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智能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结合智能交通技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实现交通流的优化调度。
3. 人性化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需求,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交通环境。
增设人行天桥、人行隧道、步行街等,提供更多步行、骑行的便利条件。
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将城市道路规划与地铁、公交、自行车共享系统等相结合,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是多样化需求、老旧设施的更新、交通拥堵问题等;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绿色环保、智能化、人性化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0311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a.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流动、居民出行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
为了实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设计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知识。
一、交通规划基础知识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它主要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调查、道路网络布局等内容。
设计者需要熟悉交通规划原理和方法,了解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道路规划设计。
1.交通需求分析:包括对人口、就业、居住等因素的预测分析,以及对不同交通需求的划分和测算。
通过对城市发展趋势和人口、车辆增长的预测,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为道路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交通流量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统计,获取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行为信息。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交通行为数据,如车速、交通信号灯使用情况等,为道路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道路网络布局:通过分析城市道路现状和交通流量数据,确定合理的道路网络布局。
道路网络布局应考虑交通流动、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以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和可持续。
二、道路设计基本原则在进行具体的道路设计时,设计者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和各种需求。
1.功能分区原则:根据不同道路的功能,对道路进行分区设计。
分区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车辆类型、交通流量等,将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道路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地形适应原则:考虑城市的地形和自然环境,对道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在道路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人车分流原则: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在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的措施。
通过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道等,将不同交通参与者的行动区域分开,减少交叉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682d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f.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性。
下面我将就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做出具体的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对道路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考虑道路的总体布局,合理划分道路的主次干线,充分考虑地区的交通流量和人口分布情况。
在主干道路的设计中,应该保证道路的宽度足够,能够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并且设置合适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以方便行人和骑车人的通行。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和转弯道,以便调节交通流量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考虑到社区内的道路设计。
社区内的道路设计应以安全和方便为原则,要保证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顺畅,并且要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停车位和停车标线,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停放车辆。
同时,还要合理规划社区内的绿地和公园,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增加居民的生活乐趣。
此外,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道路应该鼓励和便利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单车和私家车的使用。
可以通过设置公交车专用道、建设停车场、设置自行车道等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如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减少雨水污染,设置绿色屋顶和绿化隔离带,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交通安全的设计。
道路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人和骑车人的安全,设置安全过街设施和人行天桥,提高市民的安全感。
在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交通标准和规范,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交通执法,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交通的秩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人口分布、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6199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c.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设计要求和实施措施等。
二、规划目标1. 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2. 优化土地利用:合理规划道路的位置和宽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保护环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
三、规划原则1.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综合性的规划方案。
2. 适度规模: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道路规划的规模,避免过度规划或不足规划。
3. 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同时要注重可持续性,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
4. 公平公正: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四、设计要求1. 道路布局: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确保交通流畅和便捷。
2. 道路宽度: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功能,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3. 交通组织:采取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如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导向系统等,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增加城市的美观性和宜居性。
5. 公共交通优先: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要优先考虑公共交通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
6.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合理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通道,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五、实施措施1. 规划评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交通流量预测、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等,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a72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a.png)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方案第一,交通基本理论。
首先,要明确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包括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交通便捷和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要了解不同类型城市道路的特点和规划需求,例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此外,还需研究和应用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理论等交通基本理论,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交通需求调查与分析。
要通过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包括交通流量、速度、交通事故等数据的收集。
同时,还需进行交通出行方式、出行量、交通流分布等的调查与分析,以了解城市交通需求和问题。
通过对交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为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
第三,道路网规划。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要依据城市交通需求,制定合理的道路网规划方案。
首先,应确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道路的布局和数量。
其次,要合理分配交通流量,确保交通流的畅通。
同时,还要考虑道路与交通枢纽的连接,以及与其他交通工具(例如公交、轨道交通)的衔接。
第四,道路设计规范。
在道路设计方面,要考虑道路功能、不同类型车辆的通行需求、交通安全等因素。
例如,对于主干道和次干道,应采用分道机动车道制,保证车辆通行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另外,还要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需求,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第五,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设置。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信号灯,提高交通流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标志应按照规范设置,并与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相匹配。
信号灯设置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交叉口的性质进行合理布置,以提高交通安全和流畅性。
第六,交通管理和维护。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中,要考虑交通管理和维护的需求。
例如,对于交通拥堵的问题,应考虑交通管制、限行等措施。
同时,还应配备交通管理人员和设备,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方案应综合考虑交通基本理论、交通需求调查与分析、道路网规划、道路设计规范、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设置,以及交通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c2b81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d.png)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过程中,对道路路线进行设计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顺畅、高效,并兼顾环境、生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下面是关于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一、道路网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减少交通阻塞和拥堵,保持道路网的整体连贯性和统一性。
2. 分级原则:按照功能和交通量分级设计,合理分配交通压力。
3. 收费公路原则: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增设收费公路,用于筹集道路建设资金。
二、道路功能区划1. 主干道:连接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通行能力要求高。
2. 支路:连接主干道和次干道,负责区域内交通分流。
3. 次干道: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通行能力要求适中。
4. 区域道路:连接不同行政区域,负责区域间交通联系。
三、道路布局设计1.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量和道路等级确定车道数量。
2. 车道宽度: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量确定车道宽度,同时考虑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度。
3. 路肩设计:主干道和次干道应设置路肩,方便车辆故障处理和紧急情况下的停靠。
4. 道路标线和标志:设置清晰的道路标线和标志,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注意事项。
四、交通设施规划1. 路口设计:合理规划交叉口布局,设置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设施。
2. 路灯设置:保证道路的照明条件,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
3. 行人步道和人行天桥:设置行人步道和人行天桥,保证行人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五、环境保护和绿化1. 绿化带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美化城市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2. 噪音防护:在高噪音区域设置噪音屏障和隔音设施,保护居民生活环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发展。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才能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时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便捷交通的需求。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城市道路路线的设计规范,不断完善和更新规范,以适应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7ad9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a.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说明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否,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背景、原则和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容量,改善交通状况,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保有量的不断攀升,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
2. 人性化设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便利性。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设施,提供良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3. 环保节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重环保节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道路建设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的措施,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流量等。
三、具体实施1. 道路分类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对道路进行分类。
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不同等级的道路应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2. 道路布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道路,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容量。
在道路布局中,应考虑到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规划道路的走向、宽度和交叉口的设置,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3. 交通设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c156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f.png)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1. 简介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是指针对城市交通需求、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交通运输设施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道路规划和设计。
它涉及到交通流量分析、道路网络布局、交叉口设计、道路标志标线设计等各个方面。
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社会交往。
2. 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量分析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城市道路的繁忙程度和交通拥堵状况,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主要的交通流量分析指标包括交通量、流量、密度以及车速等。
2.1 交通量(Traffic Volume)交通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道路断面的车辆数量。
交通量的测量通常采用交通流量计或视频观测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量数据,进而进行交通流量分析。
2.2 流量(Flow)流量是指通过某个道路断面的车辆单位时间内的数量。
流量是交通量在时间上的变化率,可以用来判断道路的交通状况,并为道路容量的评估提供基础。
2.3 密度(Density)密度是指某个道路断面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量。
密度可以通过交通量和流量的关系来计算得出。
2.4 车速(Speed)车速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速度。
车速的测量可以通过车辆追踪、雷达测速等方式进行,车速的分析可以帮助评估道路状况,进而为道路设计提供指导。
3. 道路网络布局3.1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不同的城市功能区。
在道路网络布局时,需要合理规划主干道的位置、宽度、长度等参数,保证主干道具备高通行能力、低阻抗、良好的服务水平等特点。
3.2 集散道路集散道路连接着主干道和次干道,起到分散交通流的作用。
在道路网络布局时,需要合理规划集散道路的位置,以便实现交通流的均衡分配。
3.3 次干道次干道连接着集散道路和支路,起到分散交通流和服务居民区的作用。
在道路网络布局时,需要合理规划次干道的位置和宽度,以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7363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e.png)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80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1总则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87a76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城市空间格局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的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逐渐提高。
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了较大突破,如基于交通流理论的道路网规划、软件模拟等技术的应用等。
3.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地理信息系统、交通仿真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准确、高效的支持。
4.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开始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平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方法,如绿色交通规划、低碳出行等。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1. 交通一体化规划成为趋势。
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越来越注重与其他交通模式的衔接和优化协调,为居民提供更方便、高效的出行服务。
2. 软环境规划成为重点。
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主要关注硬件设施的布局和交通流的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软环境的规划和营造,如美化路面、改善交通环境等,以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
4. 非机动车出行得到重视。
非机动车出行在城市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非机动车出行的保护和发展,如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等。
5. 网络化交通系统建设。
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越来越注重构建网络化的交通系统,构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91d27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d.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运行、居民出行和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1.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拥堵、交通安全、交通效率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所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成为了城市交通改善的重要途径。
2. 道路规划设施亟待完善在一些中小城市或新兴城市中,道路规划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道路网构建不够完善,交通设施不够科学,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改善和提升。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日益增加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提高交通利用效率等都已成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1. 规划设计科技化趋势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已经进入了科技化的新阶段。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道路规划设计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实现道路规划设计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
2. 多元化交通模式成为趋势未来城市交通将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共享出行等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交通模式的融合和平衡,为不同出行方式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环境。
4.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城市景观融合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与城市景观的融合,通过规划设计打造美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道路绿化、城市雕塑、艺术装饰等将成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智能交通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的智能化和舒适性。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1cc34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f.png)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安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压力也随之增大。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兼顾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道路网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
2. 安全性和便捷性成为设计重点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安全性和便捷性成为设计的重点。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安全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并且提高道路的便捷性,以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3.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开始引入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灯控系统等技术手段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水平。
4. 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也成为趋势。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倡导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科学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1. 多元化的交通方式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交通方式。
除了传统的汽车交通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非机动车、步行、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通过多元化的交通方式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2. 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4.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推进未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选择道路的纵、横坡度,既保证排水通畅又应避免过大的合成坡度
C.
平、竖曲线半径均小时,不得重合,应分开设置
D.
可以在一个长竖曲线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向平曲线
错误:【D】
20、下列关于路拱坡度确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车行道面层越粗糙,路拱坡度应大一些
B.
道路纵坡较大,则路拱坡度宜小
C.
车行道宽则路拱坡度应选择得陡一些
14、人行通道上的红灯代表()
A.
停
B.
行
C.
缓行
D.
无意义
错误:【A】
15、下列交通信号的类型中,不属于按照交通信号的变换方式划分的是()
A.
人工操作的
B.
定周期自动循环的
C.
不定周期自动控制的
D.
面控制
错误:【D】
16、下列不属于渠化交通的特点的是()
A.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
B.
1/10
C.
1/8
D.
1/5
错误:【D】
24、十字形交叉口的最危险冲突点指()
A.
靠右边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靠中心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B.
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C.
靠右边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左转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错误:【C】
39、道路网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A.
方格网
B.
自由式
C.
井型
D.
放射环型
错误:【C】
40、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交通拥挤程度的指标是()
A.
道路占有率
B.
道路面积密度
C.
干道网密度
D.
支道网密度
错误:【A】
般情况下,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
A.
Ⅰ级标准
B.
Ⅱ级标准
C.
Ⅲ级标准
D.
Ⅰ、Ⅱ、Ⅲ级标准都可
D.
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
错误:【C】
21、下列关于色灯管理的规则不正确的是()
A.
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和右转弯
B.
绿灯亮:准许车辆左转弯
C.
黄灯亮:清除已越过停车线在交叉口上的车辆
D.
红灯亮:禁止车辆通行;在不妨碍放行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准许右转弯;T字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不妨碍放行车辆的情况下,准许通过
B.
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尤为显著
C.
渠化交通还可以缩小冲突区
D.
渠化交通不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错误:【D】
17、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道路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适当降低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
B.
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A.
利用现有道路空间增加路网容量
B.
强化快速干线的交通功能:高架道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C.
提高车速,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D.
高架道路经安装防音墙后,对路边建筑的采光、通风有所影响
错误:【D】
23、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城市支路
、环道不用设的是()
A.
左转车道
B.
交织车道
C.
右转车道
D.
集散车道
错误:【D】
2、下列关于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间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亦小,而车速很高
B.
当密度很小时,车速亦小,而交通量很高
C.
随着密度增加,交通量增加,而车速降低
D.
当密度达到最大,交通量与车速都降为零
错误:【B】
D.
不宜在一个长竖曲线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向平曲线
错误:【C】
16、下列关于路拱坡度确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车行道面层越粗糙,路拱坡度应大一些
B.
道路纵坡较大,则路拱坡度宜大
C.
车行道宽则路拱坡度应选择得平缓一些
D.
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
错误:【B】
17、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不包括()
A.
明沟系统
B.
0.6
C.
0.3
D.
0.7
错误:【D】
4、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城市支路
错误:【D】
5、道路网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A.
方格网
B.
自由式
C.
井型
D.
放射环型
错误:【C】
6、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不包括()
A.
明沟系统
B.
暗沟系统
错误:【D】
24、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标志的主标志()
A.
警告标志
B.
辅助标志
C.
禁令标志
D.
指示标志
错误:【B】
25、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可以采用的立交是()
A.
分离式立交
B.
菱形立交
C.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D.
喇叭形立交
错误:【D】
26、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停车线之前至少()处。
C.
混合式系统
D.
混合式系统
错误:【B】
7、下列不属于立体交叉形式选择的因素的是()
A.
重点文化保护区
B.
区域经济规划
C.
气候资料
D.
匝道车速
错误:【D】
8、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
A.
通过车道交通量大
B.
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C.
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D.
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
3、环道计算行车速度以相交道路中最大计算行车速度的()倍计取
A.
0.2~0.4
B.
0.4~0.6
C.
0.6~0.8
D.
0.8~1.0
错误:【C】
4、调查统计现状交通量通常以()为计量单位。()
A.
大客车
B.
大货车
C.
小汽车
D.
小客车
错误:【C】
5、人行通道上的红灯代表()
A.
停
B.
行
C.
缓行
D.
无意义
错误:【A】
36、下列交通调查中,在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是()
A.
道路交通状况调查
B.
出行调查
C.
公交线路随车调查
D.
社会经济调查
错误:【B】
37、下列关于色灯管理的规则不正确的是()
A.
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和右转弯
B.
绿灯亮:准许车辆左转弯
C.
黄灯亮:清除已越过停车线在交叉口上的车辆
A.
行驶车速
B.
设计车速
C.
地点车速
D.
区间车速
错误:【B】
11、下列不属于非机动车的是()
A.
自行车
B.
公交车
C.
三轮车
D.
板车
错误:【B】
12、候驶车道不包括()
A.
直行车道
B.
直左车道
C.
直右车道
D.
斜左车道
错误:【D】
13、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主体不包括()
A.
机动车
B.
非机动车
C.
行人
D.
驾驶员
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城市支路
错误:【D】
30、十字形交叉口的最危险冲突点指()
A.
靠右边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靠中心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B.
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C.
D.
靠右边的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右转机动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错误:【A】
25、平交口信号灯的颜色不包括()
A.
红
B.
黄
C.
绿
D.
紫
错误:【D】
26、候驶车道不包括()
A.
C.
沿河道路应分情况考虑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
D.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
错误:【A】
18、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A.
城市快速路
B.
城市主干路
C.
城市次干路
D.
城市支路
错误:【D】
19、下列关于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
错误:【D】
14、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
A.
相交点
B.
汇合点
C.
冲突点
D.
相连点
错误:【C】
15、下列关于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