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与教 育
提纲:
道德认知的形成与教育 道德情感的形成与教育 道德意志的形成与教育 道德行为的形成与教育
品德教育的十六字方针: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 人类个体品德形成过程即是品德学习的过程,或社会规范 学习过程,其实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下,内化社会道德规 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
认同
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 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为他人相接受 。
其本质就是对于榜样的模仿、认同越强 烈,对榜样的模仿越主动,在困难面前 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三)信奉(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 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 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林格尔曼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拉特耐和古利做过的实验。 他们将参加实验的人(受验者)分别置于独立的房间中,
然后让他们戴上耳机,通过麦克风举行讨论会。
受验者处于独立的房间中,互相看不到对方,只能听到 别人的声音。
在讨论开始后不久,心理学家安排一个人假装哮喘发作, 而受验者可以通过耳机知道有人哮喘发作了,看最后有 多少人会帮发病者向会议主办方求救。
三个要素: 课程要素。道德讨论的内容必须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
两难故事构成。
班级要素:道德讨论的班组必须由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
教师行为要素。教师应具备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儿童 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 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二、道德认知的形成与教育
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 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 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
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方法
1、将学生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事道德实
践。 3、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故事、小说、戏剧、
⑤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如让学生回答 “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 吗?”
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三部分是行动: ⑥按这一选择行事。如教师对学生说
“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 作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吗?要我帮忙吗?”
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如教师 问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 间了吗?”
影视作品,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4、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作出正确评价。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认识推荐使用的方法: 1、价值澄清:1966,拉斯(l.Raths)、哈明
(M.Harmin)、西蒙(S.Simon) 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
往往不能清醒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 为。
(二)品德形成的过程 社会规范的依从 社会规范的认同 社会规范的信奉
依从
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 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 的行为 。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 权威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 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 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②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如让学生思考 “在你产生之一想法之前,你常考虑其他什 么事情?”
③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 的选择。如让学生考虑每一可选择途径(想 法)的后果将会怎样?
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二个部分是赞赏: ④喜欢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如让学生考虑
“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结果,得到了一组有趣的实验数据:只有一名 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在装病的人发 病后的3分钟内,100%的受验者都发出了求救 信号;
当有两名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有 60%的受验者发出求救信号;
当受验者增加到6人时,只有30%的人发出求救 信号。
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 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 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 应起作用的结果。
在路上看到有困难的人或者当碰到地铁、公交上更需要 座位的老弱病残孕以及怀抱小孩的乘客时,大多数人都 会有帮他们一把的想法,但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我们太害羞?或者完全不具 备同情心?不排除有这样心理因素的可能,但这种情况 在社会人群中并不占多少比例。
当发生类似的需要救助的事件时,有一种想法使得我们 不太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当周围有足够多的人的 时候,通常,这时候我们会想“即使我不去帮他,他也 不会有事”“即使我不去帮他,也会有别人帮他”“有 很多人可以帮他,不少我一个”。在心理学上,这种显 现就被称为“林格尔曼效应”
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 对他们进行一步步的澄清。
价值澄清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 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 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
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一个部分是选择: ①自由地选择。如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
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一想法的?”
2、恰当地运用单面论据、双面论据 霍夫兰德(C.L.Hovland): 低年级学生:正面论据 高年级学生: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3、小组道德讨论:布莱特(M.Blatt)1973 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
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 (“布莱特效应” )
林格尔曼著名的“拉绳子”实验 分析了在拉绳过程中,单个人在群体中的表
现。然后林格尔曼测量拉力大小。
当他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拉绳时,林格尔曼 发现尽管总体拉力增加,但每个成员施加的 平均拉力减少,这与团队合作时成员更卖力 的传统理论相悖。
林格尔曼将其归因于当时所谓的“社会惰 性”,即一个群体或团队往往会“隐藏着” 缺少个人努力的现象。即人越多,个人努力 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