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统编版】14 小蜗牛 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部编版

详细描述
布置的课后作业能够及时完成, 学生态度认真,思考深入,能够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
教学反思
要点一
总结词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对本次教学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应该总结经验,发现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同时,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总结词
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课文意思
详细描述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字音、字形、字义等;然后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 ,并分组讨论,尝试理解每段课文的意思。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总结词
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小蜗牛与妈妈的对话,以及课文中描述小蜗牛爬行的句子 等;让学生尝试理解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 牛) 部编版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及过程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准备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材分析
本文的题材和特点
01
本文的题材是儿童故事,以小蜗 牛为主角,通过小蜗牛四季的行 动,揭示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和四 季的特征。
02
本文的特点是语言生动形象,富 有趣味性,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和学习。
03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小蜗牛的图片或相关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 么吗?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由此引出课文主题。
14 小蜗牛(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4 小蜗牛(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小、蜗”等生字,会写“小、牛”等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蜗牛爬的慢。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识和书写。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识和书写。
2. 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挂图。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出示小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蜗牛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 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教师指导。
3. 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4.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
三、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四、理解课文(10分钟)1. 提问:小蜗牛爬的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爬的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四、理解课文(10分钟)1. 提问:小蜗牛爬的慢,它是怎么想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作业布置上,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蜗牛爬的慢”。
14《小蜗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小蜗牛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小蜗牛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牛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蜗牛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小蜗牛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小蜗牛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请学生根据课文《小蜗牛》,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蜗牛的外形和行为,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请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寻找小蜗牛的踪迹,记录它们的生存状况,并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3. 请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小蜗牛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并撰写一篇短文进行分享。
2. 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授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蜗牛和小鸟,通过对话展示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在讨论小蜗牛的外形和行为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蜗牛的外形和行为,然后进行分享和交流;在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物和小蜗牛的行为,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方面。通过阅读课文《小蜗牛》,学生将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小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交流,学生将能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小蜗牛的认识。此外,学生还将通过观察小蜗牛的外形和行为,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动物的美。最后,通过学习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生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字词:“蜗牛”,“壳”–能够听懂、读懂并朗读《小蜗牛》这篇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字词:“蜗牛”,“壳”2.熟悉并朗读课文《小蜗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蜗牛》2.课堂PPT3.教学图片:蜗牛图片4.板书内容:“蜗牛”,“壳”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蜗牛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小蜗牛》(15分钟)1.师生齐读《小蜗牛》,并解释词语生词。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特点。
3.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 活动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并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课堂展示学生的描述,鼓励分享。
4. 操练与巩固(10分钟)1.学生读课文《小蜗牛》,并回答问题。
2.师生一同朗读课文。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理解的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五、板书设计•生字词:蜗牛、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频、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描述,培养了学生对蜗牛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在巩固环节,通过师生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教案草稿,具体教学以实际情况为准。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 小蜗牛 教案(1)

《小蜗牛》优秀教学设计4篇《小蜗牛》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意图:大自然千奇百态的变化源于四季交替的神秘魔力,让幼儿从小认知四季的不同风景特征,了解各异的气候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1、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对季节的风景特征,气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3、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重难点:1、重点: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难点:能对季节风景特征和蔼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四、活动准备:PPT、音频五、活动过程:1、美丽的草原上,有一群小蜗牛,他们快乐地生活着。
小蜗牛慢慢地长大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们决定去旅行。
《快乐的小蜗牛》春天,它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鲜花盛开,勤劳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花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花和蝴蝶》小蜜蜂和蝴蝶送给每只蜗牛一串美丽花环,祝愿他们旅途愉快!小蜗牛们可开心了,带着花环又出发了。
2、它们爬呀,爬呀,终于,在夏天的时候,来到了一个池塘边,他们看到小青蛙们在荷叶上快乐地歌唱,本来他们正在开演唱会。
《小跳蛙》欣赏完小青蛙们的演唱会,小蜗牛继续去旅行。
3、秋天到了,小蜗牛来到小猪的农场,今年农场大丰收了,小猪们正忙着收庄稼呢。
小蜗牛也来帮忙,小猪们谢谢蜗牛们的帮助,送给他们一些食粮带在路上吃。
小蜗牛告别了小猪,背着食粮往前走。
《快乐小猪》4、冬天来了,吹起了北风,下起了大雪。
小蜗牛来到一座森林里,小老虎和小狮子们肚子饿的咕咕叫,正在寻找食物。
《狮王进行曲》。
小蜗牛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了他们,小老虎和小狮子们高兴极了,都谢谢小蜗牛。
小蜗牛钻进小房子里,关紧房门,呼呼地睡觉了。
5、第二年春天,小蜗牛醒来了,从小房子里钻出来,呀!小动物们都来了,他们说:“小蜗牛我们一起去旅行吧!”小动物们一起快乐地踏上了旅途!《欢乐颂》《小蜗牛旅行记》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班幼儿的实际认知为基点,灵活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积极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通过生动的图片,欢快的音乐和较为形象的乐曲,来帮助幼儿认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妈妈与孩子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以及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人听。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蜗牛和黄鹂》。
2.同学们,你们首歌曲里唱的是哪两个小动物吗(蜗牛和黄鹂鸟)3.对了,可爱的小蜗牛,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今天老师将带领给大家来学习一个小蜗牛的故事。
(板书课题)14.小蜗牛(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有错及时纠正。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住手、孩子、好玩、好吧、发芽、绿芽、爬行、好呀、不久、回来、全部、变化。
4.看图猜一猜下面几幅图里都是什么你能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加油,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
(蜗牛、发芽、草莓、蘑菇)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感受小蜗牛的故事。
三、精读领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第【1】篇〗14 小蜗牛【教学分析】《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但有毅力、有恒心。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这个故事是本册书中首篇去掉拼音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来自主识字、阅读。
所以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猜”为主线,贯穿全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图来读文并随文识字,以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本次教学设计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随文识字,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满、碧”12个生字,会写“回”字,认识新偏旁“王”;2. 认识叠词“碧绿碧绿”,拓展学说ABAB式词语;3. 在图画的帮助下进行猜字练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4. 借助图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尝试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5.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随文识字,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满、碧”12个生字,会写“回”字,认识新偏旁“王”;2. 借助图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叠词“碧绿碧绿”,拓展学说ABAB式词语;【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绘本《犟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蜗牛图)猜图,师问:这是什么呀?(蜗牛)引出老师给学生讲有关小蜗牛的故事。
2.师讲述《小蜗牛》的故事。
3.导入新课,学生书空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
(贴蜗牛图,提示学生根据图可以认识词语“蜗牛”)二、新授:图文结合,随文识字,借助插图朗读课文(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与前面文章不同;师:孩子们,打开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与前面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呀?(预设:拼音宝宝不见了,这篇课文的插图好多)2. 让学生借助图,尝试自己自由读课文师:是呀,拼音宝宝不见了,怎么办呢?没关系,刚刚你们不是说课文里还有很多插图吗?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插图来读读课文吧。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要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14.小蜗牛》。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小蜗牛》,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能流畅朗读课文。
难点1.让学生如何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对小蜗牛的理解和感受。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本《小蜗牛》。
2.卡片、图片或者小蜗牛模型等教具。
3.课件或PPT。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互相打招呼,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蜗牛》。
2.导入文章:让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引出小蜗牛,并与学生分享关于小蜗牛的一些简单知识。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分组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理解与表达1.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蜗牛的形象、生活等内容。
第四步:拓展1.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小蜗牛的理解和感受。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小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小蜗牛有更深的了解。
2.强调大自然的美好和保护意识,激励学生热爱自然。
六、课堂作业设计一份关于小动物保护的海报或小册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蜗牛展开,通过活动设计和互动学习,让学生对小动物有更深的认识,并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去感受和发现自然的奇妙之处。
以上是本节课《小蜗牛》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教师朋友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理念《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小蜗牛》。
教材及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玩、芽”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会写“对”字。
2.初识形声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识形声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点。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了解四季特点。
(学生)教学过程(课前听歌,创设情境)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师:这首歌曲讲了什么动物?喜欢这首歌里的小蜗牛吗?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蜗牛?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4课小蜗牛,把小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 教案(表格式,2课时)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小蜗牛的特点和语气。】
展读运用
板块二图文阅读交流运用
活动一: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情境性支架——识字游戏】
1.摘苹果游戏。
2.带拼音识字。
3.去拼音识字。
4.走迷宫游戏。
活动二:语言运用,了解四季的特点。
【迁移性支架——运用叠词说话】
预设2:呀:熟字加偏旁。
2充分朗读,可以加动作,体会爬的慢。
【设计意图:结合插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随文识字。读准字音,提高自主识字能力。提取信息,层层推动、不断探索。】
指点书写
板块三视察结构练习书写
【任务性支架——对照生字结构,规范书写】
1.整体分析四个字的结构特点,“对、妈”左右结构。
预设1:对和妈都是左窄右宽。
预设2:对——头尾都不齐
妈——头齐尾不齐
2.说一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借助笔顺儿歌来书空,边读边书空笔顺。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描红,互评,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认真视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
书
设
计
14.小蜗牛
春夏秋冬
小蜗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王字旁”,会写汉字“全、回”两个个字。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4小蜗牛
人文主题
视察自然
教学时间
2课时
语文要素
提取明显信息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王字旁”,会写汉字“对、妈”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一、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
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教材编选这篇课文,除了想要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训练孩子们朗读、帮助孩子们识字写字。
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挥这篇短文作为教材的作用,将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理解内容、积累语言、获得语感,在朗读中与生字反复见面、加深印象。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
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
会写“对、妈”等4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五、教学策略教法:听读看图想象随文识字情境教学。
学法: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游戏互动。
六、教学设计(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eee72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教案网权威发布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更多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大整理了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小蜗牛教案一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
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板书:小蜗牛)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hùzàiháiziwánquánbiànhuífāyá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hǎojiǔwōniúwánbɑpáyɑ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
2.阅读与鉴赏:对照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蜗牛和妈妈的不同语气。
3.表达与交流: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趣猜谜语,读读课题1.猜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结合识记“蜗”字。
3.仔细观察,有顺序介绍小蜗牛的样子,再说说自己对小蜗牛的认识。
4.齐读课题。
任务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一)朗读课文,纠正字音1.说一说课文分为几个小节?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正音。
(二)借助插图,认识四季1.了解树木在四季里的变化(1)连一连。
(2)读一读上面的句子2.认识四季(1)说一说还有哪些景物变化在悄悄告诉我们四季的变化。
(2)出示带有“小树”“草莓”“蘑菇”“雪”等文字的,结合识字(3)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哪个季节的?你还知道各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吗?试着说一两个。
(三)分类读词,发现特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树草莓蘑菇雪发芽长满叶子碧绿碧绿变黄全掉妈妈孩子玩吧爬呀来了叶子1.各种形式读上面的词语,注意读准轻声。
2.说一说:读上面四行词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第一行词语写的都是季节,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四季的变化。
(2)第二行词语分别是四个季节的事物。
(3)第三行词语写了小树在四季里的变化。
(4)第四行词语都是轻声。
任务三:提取概括,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试着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借助思维导图,说一说四季的景物都有哪些变化。
3.读儿歌,加深印象。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已经已经冬天。
任务四:学习课文,读好对话(一)感知课文构段方式1.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统编版】14 小蜗牛 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14小蜗牛ji ǔ w án b ɑ p á y ɑ p á m ā ma 好 久 玩 吧 爬 呀 爬 妈 妈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翘舌音“住”,前鼻音“全、变、玩”,“子”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吧、呀”是轻声。
有错及时纠正。
3.学习新部首“”,“王”当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4.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
分组赛读、指名读。
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三、学习生字,规范书写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4)对 妈 全 回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指导书写“对 妈 全 回”。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这四个字的笔顺。
3.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回”国字框,字体显宽扁。
竖画都要微微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4.学生描红,练写。
(课件出示6、7: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
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师巡视指导。
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5.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习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设计意图: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部编版教材规定的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1.大树不对全国大会大马妈妈2.(1)②(2)③(3)④(4)①3.(1)踢球吧(2)妈妈,我们公园赏花吧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感受。
14 小蜗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14 小蜗牛》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小”、“蜗”、“牛”等。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3)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小蜗牛的特点。
(2)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蜗牛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语感。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生字词。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课文插图。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只小蜗牛。
”2. 学习生字词(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小”、“蜗”、“牛”等。
(2)教师带领学生书写生字词,注意笔画和结构。
3. 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教师提问:“小蜗牛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小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慢慢地爬行。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小蜗牛的知识?”(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小蜗牛的知识。
(4)小组长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精品表格式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详案)

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但需要一定 的教学技巧和组织能力,且容易偏离主题。
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学。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01
02
03
04
猜谜语:小蜗牛,小蜗牛,背 个房子到处走,走到哪里住哪
里。
提问:你们知道小蜗牛是什么 样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描述小蜗牛的形象和 特点。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关于小蜗牛的课文,让我们一
起来了解它吧。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小蜗牛
01
0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讲解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 认读生字。
03
04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意思。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小蜗 牛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0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难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文,背诵课文。
通过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 内容。
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01
02
03
04
定义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 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适应对象
适用于各种年龄和程度的学生 ,特别是传授知识、技能、政
策等。
优缺点
优点是传授内容多、效率高, 但容易陷入注入式教学,不利 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学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小蜗牛》人教(部编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材为《人教版》(部编版),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识字课《14小蜗牛》。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记字词“蜗牛”,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韵律感受词句,了解蜗牛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生物的兴趣,激发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书写“蜗牛”字词。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理解中“蜗牛”生活习性。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PPT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2.教具:绘本《小蜗牛》、黑板、彩色粉笔等。
3.材料准备:复印好教案资料,准备好学生练习用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蜗牛,引导学生猜测生物名称。
2. 学习新词汇•教师板书“蜗牛”字词并让学生跟读,帮助他们掌握字的发音及书写。
3. 阅读课文•教师先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听。
•学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逐字解释词语,确保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4. 听音辨字•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听,并辨认出“蜗牛”字词。
5. 课文讲解•老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其中词语,重点讲解词语“爱心”、“软软的”。
6.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蜗牛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进行思考和归纳。
7. 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朗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8. 课文理解•提问学生,让他们表述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六、课后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14小蜗牛》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表格式教案

字,并了解四季的景物。
5.念儿歌,关注四季的景物。
环节三:
1.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想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1)书写“对”,左边“又”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横画变短,点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2)指点书写“妈”,竖折折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2.指点书写“回”,全包围结构,国字框。竖向笔画都要微微往里斜。
1.学生视察字
形,看师范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要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不同的字形结构,每个偏旁的书写是不一样 的。
字词盘
集体练写。
点,指点
书写“对”
2.听教师点评后
“妈”
再次练写。
“回”。
作业评价
1.正确书写“对、妈”4 个生字。
2.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思路
评价思路:
第 1 题:考查是否能够正确识记并书写生字。
第 2 题:考查能否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 课时
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分。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中,把学生猜着读错的读音纠正过来。
4.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
流利,教师巡查指点。
1.学生说出这篇课文没有全文注音,只有少数的生字有注音。2.学生借助图画自主读课文。
3.交流猜字方法。
4.朗读课文。
学生第一次接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 文, 交流识字的方法,不仅能解决他们面对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能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图片认读部分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规范书写5个生字,认识部首“子”“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好久”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反复”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识记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模仿运用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教法学法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流,2、2、“激趣”教法设计:创设问题讨论情境3、“乐学”学法设计: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PPT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PPT出示小蜗牛)。
2.板书课题《小蜗牛》师板书“小牛”(出示蜗牛)看图识字“蜗”(口述:一只……的小虫子(写“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写“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写“内”)读准3.蜗牛的介绍1.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2.蜗牛的食物:主要以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为食物3.蜗牛的形态:形态多样,但身体结构结构基本相似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阅读《小蜗牛》(一)自学2.过渡:同学们,想和蜗牛一起玩吗?那就跟随蜗牛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2.标注自然段3.圈画生字词(三)群学过渡: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蜗牛带我们走了那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小蜗牛还要给同学们介绍新的生字朋友,同学们想交朋友吗?那现在就和蜗牛一起去认识吧!同学们看群学要求:(PPT出示要求)1.组长抽生领读生字2.男女生分别领读文中生字词3.对学互考生字,给自己认错的生字做上标记,再请人教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14小蜗牛ji ǔ w án b ɑ p á y ɑ p á m ā ma 好 久 玩 吧 爬 呀 爬 妈 妈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翘舌音“住”,前鼻音“全、变、玩”,“子”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吧、呀”是轻声。
有错及时纠正。
3.学习新部首“”,“王”当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4.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
分组赛读、指名读。
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三、学习生字,规范书写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4)对 妈 全 回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指导书写“对 妈 全 回”。
(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这四个字的笔顺。
3.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回”国字框,字体显宽扁。
竖画都要微微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4.学生描红,练写。
(课件出示6、7: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
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教师巡视指导。
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5.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习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设计意图: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部编版教材规定的小学语文的重点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1.大树不对全国大会大马妈妈2.(1)②(2)③(3)④(4)①3.(1)踢球吧(2)妈妈,我们公园赏花吧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感受。
比如通过“已经”一词,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2.在教学中把歌曲、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
板书内容小蜗牛春天去树林看到了碧绿碧绿的树叶夏天夏天采草莓草莓没了,树叶黄了秋天秋天采蘑菇地上盖着雪冬天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小蜗牛1.能正确认读“住、孩”等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识“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
2.借助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大胆猜读生字词,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
注意相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写字姿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借助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大胆猜读生字词,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1.字词教学。
大胆猜读:初读本课时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
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图画已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猜出是什么字。
熟字加偏旁:生字“芽、爬、住、回、吧”都是由已学部件或熟字合成,可以让学生加一加识记。
对比识记:“玩、全”两个字中都有新偏旁“王字旁”,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引导学生对比两个字中的“王”因为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采用儿歌识记:王在左旁横变提,同伴玩耍很开心;王在下面扁又宽,全心全意放平稳。
书写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都是合体字。
可以编儿歌提示学生不同的字形结构,偏旁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左右结构长又瘦,上下包围宽又扁,各个部分要协调,穿插避让懂礼貌。
2.朗读指导。
本课内容较长,初读时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可以借助拼音拼读、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大胆猜读,在学生正确识读生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蜗牛妈妈或者小蜗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努力读出蜗牛妈妈的亲切、温和和小蜗牛的天真可爱。
文中的人物语言是典型的童话语言,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句式一致,有利于开展语言学习,要连起来进行整体训练。
在指导朗读时,还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如“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3.理解运用。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充满儿童情趣,内容浅显易懂,不必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即可。
可以借助图片,采用图片和文字连线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弄清四季代表性的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试着仿照文中人物反复出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更多事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能正确认读“住、孩”等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识“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2个生字。
2.借助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大胆猜读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趣猜谜语,激趣导入。
1.师出示谜语,指名学生读谜面,其他学生猜一猜谜底。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交流谜底,师出示蜗牛图片并板书:小蜗牛。
识记生字“蜗”。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试着有顺序地介绍小蜗牛的样子,并说说自己对小蜗牛的认识。
预设:生1:小蜗牛的头上长着一对细细长长的触角,它的身体软软的,背上有一座小房子,那是它的壳。
生2:小蜗牛爬得很慢。
生3:我听过《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里面的小蜗牛也爬得很慢。
3.小蜗牛真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蜗牛妈妈和小蜗牛之间的故事。
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一年级小朋友最爱猜谜语了,根据知识积累,从“背上房子到处走”这一句,学生能轻松猜出谜底,此时,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和词语,学生自然能借助提示猜读出“蜗牛”二字的读音。
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图片并练习说话,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为学习课文,理解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篇课文和以往的课文哪里不同。
(没有全文注音)2.自由朗读课文,遇到注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遇到不认识又没注音的地方借助插图大胆猜读,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识字情况。
(1)出示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住孩玩吧发爬呀久回满碧哦已经摘颗全变盖掉待多种形式练读生字:①带上拼音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本课是教材首次出现的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生字注了拼音。
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语气词,读轻声,“全、变”是三拼音节,要把音节拼读完整。
②去掉拼音认读。
③小组开火车读。
(2)同桌互读互查,交流识记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爬、住、回、呀、吧……②对比识记:认识新偏旁王字旁,对比识记“玩、全”:两个字中都有王字旁,结构不同,王字旁的形状也不相同。
了解这两个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3)借助图画,猜认生字。
①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大胆猜读词语“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②找一找相关句子并认真读一读。
小树发芽了。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
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蘑菇没有了。
指名读一读,巩固猜读成果。
4.小结识字方法:借助拼音认读,借助插图猜读,熟字加一加、比一比等。
学生第一次接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文,引导学生小结识字的方法(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认读,没有注音的借助插图大胆猜读,利用熟字加一加、比一比等),不仅能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图文对照,再读课文。
现在,生字朋友们都藏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并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吗?1.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段的特点,了解课文一共有8个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四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3.交流:第一幅图(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第3、4自然段)第三幅图(第5、6自然段)第四幅图(第7、8自然段)4.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及第1、2自然段的内容。
图文对照,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做到读正确。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5.用同样的方法(图文对照)朗读课文其他几个自然段。
6.你最喜欢哪幅图?请将相应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
7.师生齐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文本,将课文读流利。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将课文内容与图画一一对应,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训练。
借助这种思维训练,学生又一次完整朗读了课文,基本做到正确、流利,顺利达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四、观察比较,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对”“妈”两个生字。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对”字中的“又”捺笔变成长点,右侧的“寸”横画要变短;“妈”女字旁的横变为提,从横中线起笔,竖折折钩的起笔落在竖中线上。
2.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3.师范写,分别提示各笔画的起止位置,生书空跟写。
4.生描红练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巡视指导。
5.同桌互评后全班展示交流。
表扬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的学生。
指导学生归类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又”“女”作偏旁后笔画都有了变化,再加上教师的范写与重点笔画的讲解,落实了写字的重难点;学生先书空练说笔画笔顺,再自主练写,展示点评,优化了写字效果。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作业:练写“对、妈”二字,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既是巩固本节课的识字成果和朗读目标,也是为下节课的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与分角色朗读打下基础。
第2课时1.会写“全”“回”2个字。
2.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景,理解、运用“爬呀,爬呀”“已经”等词语。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一、复习导入,谈话激趣。
1.识字小游戏——蜗牛爬上葡萄树。
小蜗牛想要爬上葡萄树吃葡萄,可它爬得太慢了,需要小朋友们帮帮忙。
小朋友们读对生字词,蜗牛就可以加速爬得快一些,早点吃到成熟的葡萄。
指名认读生字词。
2.小蜗牛春天开始爬葡萄树,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夏天终于吃上了甜甜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