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王宁)

合集下载

分判与通化: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分判与通化: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较文学与全 球化的关系;o4年 , 国际 比较文学第 l 20 在 7
届年会上 ,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所做的发言 为《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 全球化与 比 , 较文学学科建设特别是 中国比较文学的本土性与国际性
关系是这次发言的重点。之后 , 随着全球化理论在中国的
个条件:其一 , “ 民族文学的建立及充分发展 ; , 其二 跨文明 视域的形成。 _我们认为 , ”1。 4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为这两个
条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全球化 的语境看 , 比较文学 的
诞生与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后 , 西方国家意识 和国别文学独 立性的强化密切相关 ;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随着西方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外在扩张而卷起的全球性文学交流 。

6 4・
广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1 年第 1 01 O卷
跨 界 的 国家 文 学 : 欧 洲从 文 学 比较 到 比较 文 学


艺复兴时代和古典时期的初期, 各国文学都对于希腊人和 罗马人负着种种的债 ; 可是当时的学者 、 批评家, 却大都只
限于指出一些假借之处。那 ‘ 比较 ’ 只及于指 出抄袭 , 或 建立价值之批判。 3 ・ ” 梵 第根的这段论述表明, 欧洲诸 国在“ 文艺复兴时代和古典时期 的初期” 有共同的文化源
学的发展 是 随 着西 方资本 主 义 市场经 济全球 化 的外 在 扩 张 而卷 起 的 全球 性 文 学交 流 , 资本 的 力 是 量将 全球 文化卷 入相 互 影响 的境 域 。法 国 学派 立足 于 国际 文 学 的事 实联 系, 国 学派体 现 了全球 美
化对 平行发 展 的文化 卷 而藏之 的威 力 , 国学派具 有摆 脱 西方 文化 影响 的 焦虑 。在 全 球化 进 程 中, 中 分判 是文化 之 间互识 互 补互证 的 基础 , 化是 创 造 地 球 村 文 明的 融 通性 思维 。分 判 与 通化 是 中 国 通

从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译本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从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译本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从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译本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传统上看,翻译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是把一种语言的形式和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和状态。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众多学者又将翻译与文化、生态等学科联系起来。

王宁(2005)根据其一贯的文化翻译立场,语言完全可以当做文化和信息传播的一种载体,而考察和研究文化的翻译问题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语境下,翻译的形式和内容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对翻译的研究也要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对传统翻译学进行新的文化构建,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有机结合。

在他的另外一篇文章中,王宁(2013)认为翻译在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进行重新定位。

他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地明显于文化的趋同性, 应该说,这正是这种文化的定位和重新定位的一个直接后果。

因此在这方面, 翻译一直在扮演着一个主导性的角色: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充当一种协调者和翻译者的角色。

从这个层面看,翻译是以语言转换的形式在传播文化,在这其间,翻译当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去传播文化。

本文作者以文化翻译的理论为框架,以《红楼梦》英语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文化对翻译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红楼梦》英语译本简介从历史上统计,《红楼梦》的英语译本有两个全译本是大家广为熟知的:一个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英籍中国文化学者)在1974 年完成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一个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闽福德(John Minford)的分译合成本(霍克斯翻译了前八十回,闽福德翻译了后四十回);这两个英语译本都较完整地用英语展现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的风貌,但在语言处理和翻译策略上,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是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两位翻译家所采用的方式不同,翻译文本所产生的效果也有不同。

新文科就是要构建大文科的广阔视野

新文科就是要构建大文科的广阔视野

新文科就是要构建大文科的广阔视野新文科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宽口径多学科知识、创新意识和潜力的人才“新文科就是要突出一个‘新’字,它与传统的文科不同:从以前过细的专业划分过渡到一种大文科的广阔视野,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创新,而不是守陈。

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以便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过去那种仅培养某一领域专家的陈旧模式,要培养具有宽口径的多学科知识,同时又在本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的人才。

”王宁表示。

他认为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应该同时具有“国际性”“跨学科性”“前沿性”“理论性”四个特色。

国际性与“全球人文”概念相关,中国的人文学者不仅要在国际上发出声音,也要就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普适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这就过渡到跨学科性。

跨学科性不仅体现在它与其他人文学科分支的交叉和相互渗透,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交叉关系,还体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以及技术的相互渗透与关联。

当前在中外学界广为人们热议的“数字人文”就是这种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学术交叉的一个结果。

此外,新文科的前沿性在于它必须突破传统的人文学科的人为性和主观性,加进一些科学技术的成分,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可以经得起评价的学术学科,同时也为理论家提出一些跨越学科界限和民族/国别界限的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课题铺平道路。

因此,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人文学者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新文科的广阔视野下,无须担心我们提出的理论概念的学科属性,而完全可以将一些新的理论概念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下,从而使之具有指导人文学科各分支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意义。

王宁强调,在新的内涵和外延下,新文科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科学研究及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应该做一些调整和转变。

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要过早地让学生进入狭窄的专业领域,而是让他们在类似有些学校设立的(大)文科平台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一年以后再通过双向选择进入系科和专业;同时,教学模式也应相应调整,由来自文科不同院系的教授组成教学团队,向学生提供不同学科的知识,使他们在一年之内对人文学科,甚至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有大致了解,为今后的精深研究打下宽广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学生就可以跟着导师从事学术研究,并且通过直博或硕博连读的途径得到更高端的培养。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_英语论文

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新理念_英语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2001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的盛况,从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角度讨论了本次讲习班带给翻译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新理念,并对学员反馈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讨;中国译界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ummer Symposium on Translation in Beijing and the topics discussed at the symposium, which includ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t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eaching; Symposium; Chinese translation circle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

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关于翻译研究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 Nature of Academy”。

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

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

人类学通论 第二十四章

人类学通论 第二十四章

• 因此,研究文化的过程,即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冲撞、文化的变 迁。总之,文化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与研究文化的结构或文化的 语法以及文化的“传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背 景下,人类学者不仅需要把自己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放到多元文化 背景下去探讨和分析,也要充分意识到被研究的文化是由在多元 文化背景下生活的社会文化能动主体再生产和创造的。
• 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 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的广告词之一。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 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了具有中国 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 随着人类学研究日益被放到诸如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更大社会秩 序的宏观结构背景下加以实践,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也日益适应其 研究对象的更加复杂化的趋势。人类学调查报告从传统基于单点 参与观察研究向现今基于多点参与观察研究转变。后者通常是横 穿诸如“地方”和“全球”、“现实世界”和“体系”等二元关 系的研究。
第二十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
• 一、人类学者的全球化解说 • 对于人类学来说,“全球化”不是文化同一化,而是商品、钱、
人、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等各种客体和主体在全球范围内, 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流动。“本土化”则是对应于上述“全 球化”的另一个社会事实。同样,传统的复兴往往也是全球化过 程中的一个内容。
• 情感或情绪自人出生之日起便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生命存在, 情感就存在。可人类对于这些与生俱来的情感却并不了解与关注。 主要原因是自启蒙以降的理性观,使得人们认为科学研究的主要 手段是实证研究,是研究确定性的东西,而不是感性的和非确定 性的。人类的情感自然不在“理性进化论”时期研究范畴之内。
• 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一门关于情感的“新人类学”,在西 方人类学思想史中的历史可谓并不短暂,与我们后来所称的“古 典人类学”有着不解之缘。其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哈 登率领的那次对托雷斯海峡著名大冒险。但在这个团队中有几位 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人类学家,如威廉·哈勒姆·里弗斯、塞 利格曼.

文化翻译研究国内外发展浅述

文化翻译研究国内外发展浅述

文化翻译研究国内外发展浅述前言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翻译作为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国内外对于文化翻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文化翻译的概念、发展历程、形式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浅述。

文化翻译的概念文化翻译是指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活动。

它不仅限于语言、文字和声音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和认知方式等深层次问题。

文化翻译可分为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方式,直接翻译是指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直接转化;间接翻译则是将原文化内在的元素转换成译文文化中的元素。

文化翻译的发展历程及形式文化翻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众所周知,古代的汉朝时期已经有外交翻译的活动。

在西方,文化翻译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公元前3世纪希腊翻译家英逸扬担任贝鲁特图书馆的馆长,翻译了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文化的著作。

到了中世纪,拉丁语成为欧洲主要的智力与政治语言,在文字翻译、传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欧洲将文学翻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翻译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从文字、语言到影视、音乐等各种文化载体都融合在其中。

国外的文化翻译研究在国外,对于文化翻译的研究相对来说更为深入和系统。

文化翻译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如基于功能主义的翻译研究和基于CDA(批评性语言学)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等。

基于功能主义的翻译研究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即翻译是服务于特定目标、需要满足特定环境下读者的要求,因此,译者必须把握好译文和源文之间的距离,做到不失原著特色的翻译。

而基于CDA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则探讨了文化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分析了文化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目的和效果。

国内的文化翻译研究国内的文化翻译研究虽然比起国外稍显滞后,但在最近几十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的关注,其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这变迁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从“beancurd”到“toufu”--浅谈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从“beancurd”到“toufu”--浅谈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从“beancurd”到“toufu”--浅谈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摘要】:文化研究是当今一大热点,翻译领域也相应的出现了文化转向。

以前人们注意语言本身的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但是现今文化发展对翻译的影响引起翻译者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文章将探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 导致词汇翻译由英语变为汉语拼音,并且探讨词汇翻译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全球化。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翻译;影响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而差异是本质的、最深刻的东西。

正如王宁在一篇论文中提到的“霍米·巴巴就文化研究界普遍关注的全球化所导致的文化趋同性和多样性问题发表独特见解。

他也并不赞成文化的趋同,更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王宁,2002:5)而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了文化上的不可译。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也使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随着全球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翻译从业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努力,狭义文化上的差异正在日益减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发展和壮大增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近年来广义的文化研究不断升温。

国外学者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通的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是过程。

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识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的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

第三,文化的‘社会’定义,是对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描述。

这种描述不今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雷蒙·威廉斯转引自罗刚,刘象愚,2000:125 )。

总的来说文化是同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翻译同样如此。

因为有了人作为目的语和译语之间的桥梁,翻译活动才最终得以实现。

由于运用语言比语言本身更为重要而翻译正好承载了这样一个使命。

Diasporic translator:汉译辨析与概念重构

Diasporic translator:汉译辨析与概念重构

年的民族历史紧密相关,蕴涵背井离乡、去国离 家、祈望回归的历史涵义。
二战后,diaspora内涵泛化,从犹太群体逐渐 扩大到各类族群团体。Clifford( 1994:306)指出,为经典离散者(Classi­ cal Diasporas)与现代离散者(Modern Diasporas)。
⑴从文化原址(“中心”)向异质文化(“边缘”)迁
移;(2)对原乡文化保持集体记忆、文化怀想、祈望 回归;(3)保持与母国文化的种种联系2o全球化不 仅扩大了 diaspora指涉群体,而且剥离了
夕卜语与翻译2021年第2期(总第109期)
“diaspora”强烈的感伤色彩,使它成为中性词语(生 安锋2004;王宁2006;颜敏2007:70;刘冰清等 2012:5)。Brubaker(2005:2-3)发现经典离散者的 "概念的祖国"(the conceptual homeland)已十分淡
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 究中心以“流散”为关键词,主办了“流散文学和流 散现象”学术研讨会,王宁和赵毅衡分别作了题为 “流散文学:全球化时代的独特景观” “中国当代流 散文学概观”的主题发言;2005年“中国比较文学 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设置“流散文 学及海外华人文学”的讨论组一这都意味着“流 散”译名在大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认可度较高。
者(Safran 1991:87-89)。Cohen (1997 :ix-x)区分了
受害离散者(如犹太人)、帝国离散者(如英国人)、 劳动迁徙离散者(如履行劳力契约的印度人、、贸 易离散者(如中国人)和文化离散者(如加勒比 人)。人类学除考察离散群体的谱系学构成之外,
离散者的社会文化特征也引起思考。Safran( 1991: 91-94) , Toloyan( 1996: 12-14),刘冰清、石甜、徐杰 舜、韦小鹏(2012:3)等学者观点的共同要素是: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48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学!!墨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王宁j[摘要]笔者继续近几年来对全球化和文化问题的研究,试图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构.在作者看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得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被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狭;i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模式,从而为一种新的超民族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应当对这种超民族主义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i[关键词]全球化;文化研究;民族主义;超民族主义;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1059;10一o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7)ar78—05 :..…………………………………………………………………一…………………一……………作者简介:王宁.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毫无疑问,探讨全球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人文科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当今的中国人文学者对这个话题如此关注呢?因为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这个问题,确实可以使我们想到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因此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知识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已经处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全球化问题,我们认识到,它给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影响,就在于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步渗透到非西方国家, 在文化上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趋同现象.南北差距与国内贫富差距加剧分化;一些反全球化的示威者在脸上涂满了像地球仪颜色一样的油漆,以示抗议;还有一些反对全球化的示威者以各种形式的集会和游行来支持世界上的贫困和欠发达国家.因此,在文化上抵制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在抵制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人侵和渗透,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另一方面,对全球化的抵制却滋生了另一种情绪——民族主义.具体地表现在过分地强调民族的本土特征,并以此与全球化相对抗.因此本文认为,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文化领域内的全球化的二重性,以便使我们有效地抓住全球化这一契机来发展我们自身的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一,全球化的理论建构:中国的视角关于全球化与文化问题的研究,国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但国内学者对此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全球化话语作为现代性的一个对立物,与现代性以及其自然延伸和悖逆——后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全球化当作一种历史文化批评的话语来考察的话,它对于有着鲜明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现代性,起着强有力的消解作用和批判作用.因此全球化在我们中的不少人看来,是一种西方化,而在不少欧洲人看来,它又是一种美国化.因而它在欧洲遭到的抵制并不亚于在中国所受到的反对.对全球化这一过程的开始,我们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公元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公元1492年,也即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所开始的资本的运作和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而在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交流则开始得更早.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描述了资本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后,特别意味深长地提及了文化知识生产方面的全球化现象:"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恩在此提出的关于世界文学的构想,主要是受到歌德1827年和艾克曼的谈话中提出的关于世界文学之构想的启迪.歌德在读了一些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作品后,深有感触地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它早日来临."[]拗I2因此,世界文学的概念作为一种文化建构,是一个不时地促使我们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去想象,去进行新《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ooZ墨!塑查璺!:竺:兰! 的建构的乌托邦.提到世界文学,也许有人会将其与目前出现的文化上的趋同性,亦即"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相提并论,其实这二者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学实际上代表了当前各民族文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同时又保留了各民族各自特色的一种世界性的,全球性的文学.因此,文化全球化≠文化趋同性.相反,在全球华的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明确指出,而且在那时也不可能指明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文化上的趋同现象.但是,他们却隐隐约约地向我们提出,全球化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只存在于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现象,它在其他领域中也有所反映,比如说在文化上也有所反映.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使得原有的封闭和单一的国别——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不可能,于是比较文学就应运而生了.应该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早期阶段就是这样一种"世界文学",而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历史沧桑之后,比较文学的最后归宿仍应当是世界文学,但这种世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大地扩展了. 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进程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随着资本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的扩展,原来殖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也渗透到这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但随之也出现了第二个方向,亦即全球化的渗透,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同时也导致了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因此这种运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互动的双向运动.这第二个方向就体现在,原先被殖民的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抗争和互动,也即反殖民性或非殖民化.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是一种"少数人化"(minoritization)的策略,亦即与全球化逆向相悖的另一个过程,或者说另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尽管全球化在西方学界已得到了多视角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理论建构,但我这里仍想以中国的文化知识实践为出发点,从下面七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重新审视全球化现象并提出我本人的理论建构.首先,作为一种经济一体化运作方式的全球化.经济上的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国的经济运作依照某个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世界贸易组织等的统一法则而进行.资本的向外扩张无疑导致了国际劳动分工制度的形成,为了避免生产上的不必要重复,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具有较高质量和知名度的产品之品牌可以远远超过国家和民族的疆界在世界各地行销.它一方面可以刺激落后民族的民族工业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无情地导致原有的民族工业体制的解体. 因此全球化在部分欧洲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遭遇到的反对声之高涨就不足为奇了.其次,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的全球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见解,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及由此而开启的资本的向海外扩张.这一历史进程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达到其高涨时期,资本主义也因此而进入其晚期阶段.但是资本主义进入晚期并不意味着它即将寿终正寝,而是依然有着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按照其必然的逻辑而真正走向最终的寿终正寝;另一种可能性则体现在它通过某种自身内部机制的调节后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繁荣就是这第二种可能性带来的必然后果.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逐步地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将走向自然的消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过渡时期并不是短暂的,而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 其三,作为一种金融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全球化.由于全球化的出现,资金的流动有了多种自由的渠道,过去那种国家干预金融交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被自由贸易方式所取代.与其相伴的则是市场制约大大高于过去的政府干预,于是全球化便成了一个打破民族——国家疆界而无所不及的"隐形帝国".这一经济帝国和文化帝国所采取的策略不同于以往的帝国主义侵略实践,它对民族——国家的介人性"侵略"往往是一种"渗透式"的,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和全球治理则终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而逐步实现.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十个民族和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大国,民主的实现只能是逐步的和渐变的,任何突变将必然导致新的混乱和民族冲突.其四,作为一种批评概念的全球化.目前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所热烈讨论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将其视作一种批评概念,以此来抨击日益陈腐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也就是说,全球化消解了人为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二元对立,并与这二者有着某种交叠,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为人们建构另一种或另几种形式的现代性奠定了基础.但是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帝国的中心已经转到了美国,所以今后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毫无疑问应转向对美国中心主义的批判.而在西方语境之外建构另一种形式的现代性则客观上起到了消解西方中心主义的作50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人塾坚墨塑用.第五,作为一种叙述范畴的全球化.正如霍米?巴巴所指出的,民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叙述,作为一种叙述范畴的全球化也是如此.全球化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大同世界的憧憬,更体现了某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向全世界扩张.全球化是一种宏大叙述,根据这种叙述,传统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为疆界被打破了,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正在取代政府的权力,文化上也出现了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渗透和弱势文化对之的反渗透.民族文化身份变得日益不确定,单一的身份为一种多元的身份认同观所取代,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和流散写作现象就不足为奇了.第六,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体现在文化上的特征实际上也说明,它也和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一样,是一种文化建构.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们讨论全球化都离不开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文化建构,所以建构一种"全球化的文化" (acultureofglobalization)已成为所有研究者的一个目标.对于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者来说,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置于一个广阔的全球化语境下,并且在同一个平台上与自己的学术同行进行对话和讨论,无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理论争鸣更具有活力,并最终导致绝对意义上的创新.最后,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全球化.鉴于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介人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 使得全球化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理论家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论辩性学术话语.在这方面,我同意罗兰?罗伯逊的看法,即在对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描述时可用全球性来取代全球化,而且这种全球性的出现大大早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因为前者更适合用来描述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走向.既然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引起我们的研究兴趣也就是必然的了.此外,既然文化上的全球化过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后果,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来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全球化.在这方面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考察文化民族主义问题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二,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民族主义反思尽管文化研究进人中国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它在内地和港台地区所引发的讨论也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瞩目.但是国内仍有不少学者常常将其与传统沿袭下来的精英文化的研究相混淆.因而导致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甚至错误地认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天然就是对立的,更有甚者,认为文化研究的崛起标志着文学研究的末日.在此我认为有必要作一限定和澄清.本文所提到的"文化研究"是一个从英文学界引进来的概念,是对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以精英文学为对象的"英文研究"(English Studies)的一种反拨.其原初的表达就是Cultural Studies,也即这两个英文词的开头用的都是大写字母,意味着它已经不是泛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是专指目前正在西方学术领域中风行的一种跨越学科界限,跨越审美表现领域和学术研究方法的一种话语模式,或者新的一个反体制, 反理论,反精英文化的"准学科".它崛起于英国的文学研究界,崛起的标志是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或者说它实际上是一种伯明翰学派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后来,文化进人英语世界其他国家后产生了不少变体,其发展方向越来越趋向多元.既然文化研究是在英语世界崛起的,那么它在其他语种中并没有固定的表达,所以,我们只好按其字面意义将其翻译成中文的"文化研究".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研究,并不是那些写在书页里高雅的精致的文化产品——文学,而是当今仍发生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它包括社区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时尚和影视文化,传媒文化,甚至互联网文化和网络写作等等,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无法回避的影响的文化现象.同时,它也研究种族和民族问题,性别政治,身份认同,流散现象及其写作等等.总之,在过去的精英文化领域内所有受到排斥的"亚文化"现象都成为文化研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文化研究的边界是宽泛的和模糊的,它经常"侵人"其他学科,有时甚至对其他学科构成有力的挑战和威胁.这样看来,认为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相对立也不无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究竟这种对立是人为造成的还是天然形成的?在以往的文学研究者看来,我们所研究的文化应该是高雅文化的结晶——文学作品,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另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研究",如果在英语世界追溯其本源的话,应该是从早期的文学研究演变而来的,特别是始自英国的新批评派学者F.R.利维斯的研究.利维斯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人物,其精英思想是<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007/07总第191期根深蒂固的,他始终认为,要想提高整个劳动人民的文化修养,必须开出一个文学名着的书目,让大家去阅读这些名着,通过对这些文学名着的阅读和欣赏而达到向广大劳动大众进行启蒙的作用,最终使人民大众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而我们今天的指向大众文化的文化研究则正是从早期的精英文化研究那里发展演变而来的.伯明翰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理查德?霍加特和斯图亚特?霍尔早先也是专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尽管他们的主要注意力后来都转向了文化研究,但学界却无法否认他们早先在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卓越建树.而雷蒙德?威廉斯本人则更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他同时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由此可见,认为文化研究天然就与文学研究相对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鉴于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反体制性"(anti—institution)和"批判性"(critica1).在这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英国的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以及美国的詹姆逊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对英语世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发展和兴盛起到了很大的导向性作用.正是他们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来讨论文学,从而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地,同时也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建构了一种文学的文化(1iteraryculture)o由于文化研究的"反精英"和"指向大众"等特征,所以它也包括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其中来自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近年来在当代文化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研究关注民族问题,特别关注那些长期受到压抑的少数民族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文化研究学者对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的疆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民族,正如霍米?巴巴所中肯地指出的,"就像叙述一样,在时间的神话中失去了其源头,只是在心灵的目光中才意识到自己的视野.这样一种民族的形象,或者说叙述,也许不可能那样充满浪漫情调并极富隐喻特征,但正是从那些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中民族才在西方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历史概念而显露了出来."儿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来,作为一种独特的承担了民族叙述的文学确实曾经为民族这个概念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民族文学历来是许多国别文学研究者毕生的研究课题,即使在比较文学诞生之后,民族/国别文学研究仍有着极大的声势.但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于民族——国家疆界的模糊,民族/国别文学的研究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壁垒森严,它常常也"越过边界",进人到比较文学的疆域,或在理论上上升到总体文学的视野,或从民族/国别文学的案例出发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问题.因此全球化使我们在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这一点恰恰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不能及的.正如后殖民理论家斯皮瓦克所中肯地指出的,"民族主义是通过重新记忆建构起来的集体想象的产物.去除这种占有性的符咒是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任务.但是,想象就如同身体一样,需要接受训练以便从这种艰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_4J(可以说,比较文学的兴起也使得我们文学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力得到了解放:民族文学已经没什么意义,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它也需要我们去建构一种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当然,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民族主义的情绪可以把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起来,进而转化成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巨大动力.而文学艺术作品正是这种艺术想象力最为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因此,在战争的年代,文学作品有时甚至被等同于一种武器.这一点尤其可以在前苏联的一些描写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以及中国的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中见到鲜活的例子.对于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主义主题,我们的精英文学研究者往往在注重其文学技巧的同时却将其忽视了.而文化研究者则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最为关注的正是文学作品中隐匿着的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等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性的成分.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关注和分析提出我们的批判性见解.因此,考察并研究文学中的民族主义应该是文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既然比较文学所关注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越语言,民族/国家乃至学科疆界的文学的研究,那么与文化研究融为一体的当代比较文学在突破了民族主义的局限后应当作出何种理论建构呢?当前在西方理论界讨论的很热烈的所谓"超民族主义"(transnationalism)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但即使讨论这种超民族主义也应当立足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实践.三,走向一种超民族主义的建构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暂时的结论,即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不应当全然对立.民族/国别文学也不应当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相对立,对于这一点西方的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有52比较文学专题《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版)2壁. 所认识.在当前的西方文学理论界,就有相当一批着述甚丰的精英文学研究者,已经开始自觉地把文学研究领域扩大,并引进文化研究的一些有意义的课题.他们认为,研究文学不可忽视文化的因素,如果过分强调文学的形式因素,也即过分强调它的艺术形式,就会忽视对文化现象的展示.所以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文化研究方向,也就是把文学(text)的文本放在广阔的语境(context)之下, 最后达到某种文学的超越,这就是文学的文化研究,或一种文学文化(1iteraryculture)的建构.我认为这一方向也许是使我们走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二元对立这个死胡同的必然之路,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辩证地说,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表现同时带给我们两方面的影响.它的积极方面体现在它使得我们的文化生产和学术研究更为直接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政府发指令性的号令来规定.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后果也有消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它使得精英文化生产,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变得日益困难,如果处理不当,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的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等级对立.所以我提出的一个策略就是,面对全球化的强有力影响,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要顺应这一潮流,即承认全球化已经来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对这一大的趋势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只是跟着它跑,因此正确的态度便是,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之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来大力发展中国文化,使得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成为可能. 这样看来,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仍抱残守缺,死守民族主义的阵地,将会妨碍我们想象力的发挥,使我们在一个竞争的机制下失去更多发展的机会. 这一教训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

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

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

随 着 世 界 各 国 在 政 治 、 济 、 化 等 领 域 的 广 泛 交 流 经 文
与 合 作 , 个 世 界 正 在 成 为 一 个 地 球 村 , 球 化 已经 成 为 整 全 世 界 发展 的大 趋 势 。然 而 目前 人 们对 全 球 化 这 一 概 念 的 理
个 时 期 。早 期 汉 英 文 学 翻译 始 于 明末 清初 的 西 方 传 教 士 .
解 仍 然 众 说 纷 纭 , 没 有 一 个 普遍 认 可 的 定 义 。本 文 采用 还
王 宁 教授 从 文 化学 和 文 学 的 视 角 对 全 球 化 的定 义 , 为这 因

也 主 要 靠从 法 语 等 其 他 语 言 的 接 翻译 或 转 译 。真 正 的直
接 的 汉 英 文学 翻译 始 于 l 9世 纪 。为 了便 于 讨论 , 里 的汉 这
国译 者
书》《 、 五经 》 唐 诗 、 、 宋词 、 曲 、 清 小 说 等 古 典 文 学 作 品 , 元 明
也 包 括 近 现代 的文 学 作 品 。 1全 球 化 与 汉 英 文 学翻 译 实 践 重 心 的 变 化 .
11 全 球 化 的 界 定 .
笔者认为可 以以 2 0世 纪 9 0年代 中 国 翻 译 界 “ 化 学 文 派 ” 崛 起 为 分 水 岭 把 汉 英 文 学 翻 译 划 分 为 早 期 和 当代 两 的
定 义更 在 于 强调 不 同 民 族 文 化 和 文 学 之 间 的 交 流 趋 势 ,
收 稿 时 间 :0 1 2 0 2 1 -0 -2
现 美 洲 新 大 陆 , 代 开辟 “ 绸 之 路 ” 明代 郑 和 下 西 洋 , 汉 丝 。 西 方 传 教 士 来 华 , 至 当今 的 全 球 合 作 与 交 流 , 都 是 全 球 直 这

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王宁教授访谈录

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王宁教授访谈录
Ab s t r a c t :T h i s i s a n 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 P r o f e s s o r Wa n g N i n g,o n e o f f e w C h i n e s e s c h o l a r s w h o h a v e c o mp l e t e c o n i— f d e n c e i n t h e c a u s e o f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 g o i n g g l o b a l ” .I n t h i s i n t e vi r e w.P r o f e s s o r Wa n g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t h e o r e t i —
Ho w t o Pr o mo t e Co nt e m po r a r y Ch i ne s e Li t e r a t ur e Go i ng Gl o ba l

An I nt e r v i e w wi t h r o P f e s s o r Wa ng Ni n g
现在在奥斯陆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汉学家著名的易b生研究者伊莉沙白?艾达早年曾在伦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易卜生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接受以及中国作家艺术家建构出的易b生主义80年代后期中央戏剧学院青年教师陈迈平来这里专攻易b生的戏剧后因种种原因而转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继续新的研究课题
山东外语教学 S h a n d o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T e a c h i n g J o u r n a l
2 0 1 3年第 1期( 总第 1 5 2期 )

应用日语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

应用日语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

是 非常重要 的 , 通过对应 用 日语 专业课 程体 系设置 的研 究, 结合近 几年来 的探 索和 实践 , 绍 了适合应 用 日语 专业 介
选修课程设置 的总体思想和相 关的经验 。
关键词 : 用 日语 ; 程设 置; 应 课 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 : 3 H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8— 7 4 2 1 )9— 0 3—0 10 6 1 (0 0 0 0 7 2
ig 1 9 . n , 9 7
[O 王东风. 1] 归化与异化 : 矛与盾 的交锋 [ ] 中国翻译 , J.
20 ,5 . 02 ( )
[ ] e ui a rn e ( d ) R tikn rnlt n i 3 V n t,L w e c e . ehn igT asa o :D s i .
译 ,03 ( ) 20 ,3 .
译 ,04 ( ) 20 , 1 .
作者简介: 刘萍(9 2 , , 18 一) 女 山东潍坊人 , 讲师, 从事 日 语 言文 学研 究 。 语 [ ] oi o , og s Tas tnad m i : ot l i 2 R b sn D ul , r l i p e Ps o n l n a n ao n E r coa T ers xlnd M]Macet : tJrm ulh hoe Epa e [ . nhs r S. e e bs. i i e o P i
有 浓厚兴 趣 的学生着 重进 行 商务 日 能力 方 面 的培 养 ; 语 对 科 技素质 强 , 于研 究 日本科 学技 术 发展 的学 生着 重进 热衷
收稿 日期 :0 0— 8— 6 2 1 0 0

人 才培 养方 案的 制定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在过去的30 年里,我们的文学翻译研究者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在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探索、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

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是指将文学翻译研究视为翻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文学翻译的性质、原则、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理论范畴、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理论。

张今(1987)的《文学翻译原理》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定义,从哲学和美学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文学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六对矛盾和表达过程中的十对矛盾。

蔡新乐(2001)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将含意本体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运用现象学的理论观点从精神、文化和语言等多元层面研究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研究了文学翻译与精神之间、精神的境界与翻译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郑海凌(2000)的《文学翻译学》明确地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区别开来,以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为中心,用一整套概括性较强的概念系统及独具学科特点的知识框架,借助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文学翻译现象和命题做了理论勾勒,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译者的再创造、创造心理和文学翻译的方法原则进行研究。

从综合视角关注文学翻译基本问题的概论性著作还有王金玲(1999)的《文学翻译新论》,张成柱(2002)的《文学翻译研究》,成昭伟(2007)的《文学翻译概论》,胡显耀、李力(2009)的《高级文学翻译》, 李冰梅(2011)的《文学翻译新视野》和周方珠(2014)的《文学翻译论》等。

许钧(2015)的《历史的奇遇:文学翻译论》对文学翻译本质、文学名著译介与评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思考,从忠实、叛逆和再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文学译者的身份认同,从意愿、现实与道德等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制约翻译主体的因素进行了宏观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还结合翻译所承担的使命论述了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什么”“怎么译”的各种选择,从翻译的文本生命历程入手对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观察,以确立译作应有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另外还讨论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翻译的功能与文化传播_魏耀川

翻译的功能与文化传播_魏耀川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引入异族文 化,促进译入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 成为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文化间的 交流可以帮助突破本族文化的局限去 认识和了解异族文化,从而拓展自己 内在的文化心理空间,把本族文化置 于更广泛复杂的世界文化背景中去审 视,同世界文明进行交流。从社会的 角度看,任何社会活动都必须以交流 为基础,交流有利于目标文化中通过 翻译带来的新思维的拓展,而思维拓 展必定引发新的创造。翻译产生社会 的推动力,对社会重大政治运动和变 革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翻译在世界文 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丰富与文 明的进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 证明,翻译活动的风行,翻译事业的 兴盛,往往带来的是文化的繁荣和社 会的进步。翻译活动为译入语带来丰 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促进了译入语国 家的发展和繁荣。当然,翻译对译入 语文化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颓废 的外来文化也会腐蚀人的精神,消融 人的意志。
于文化传播的功能,必须重视不同的 翻译策略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和后果 以及翻译对于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作 用。王宁认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 的时代,翻译的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 译研究,则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 前沿学科理论课题”(王宁,2003: II)。因此要充分注意到翻译活动不 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 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翻译所涉及 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 化。译者不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还 必须熟悉两种文化,更要肩负起传播 文化,以促进人类文化融通语发展。
【关键词】翻译本质;翻译功能;文化传播
1.翻译的渊源与本质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翻 译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谭载喜 在《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指出: “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 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 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 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 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 翻译”(谭载喜,1991:3)。就中 国而言,远在原始社会各氏(部)族之 间,就应该有双语或多语的翻译活 动,然而已无文献可证。即使在夏、 商两代,现存的史料中相关的记载也 很简单,如《册府元龟·外臣部·朝 贡》有下列记载:“ 夏后即位七年, 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 宾。”“于夷”、“方夷”,与夏、 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语言不同,遣 使 “来宾”,自然需要翻译,否则 无法进行活动。然而,这样说只是推 测,却无法找到相关的证据。历史上 正式的记载,是《礼记·王制》中关 于起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的官 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描述:“中 国 , 夷 , 蛮 , 戎 , 狄 , …… 五 方 之 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 日狄鞮,北方曰译。”可见中国翻译 的历史之久远。而西方翻译活动可追 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时有文字记录 的翻译作品是: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 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 约》,即后人所称的《七十子希腊文

当代著名人文社会科学院士——王宁

当代著名人文社会科学院士——王宁

4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外文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首位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人文社会科学获此殊荣的学者。

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

2019年创建了海南首个人文社科院士工作站—海南师范大学王宁院士工作站。

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2020年—2021年,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续肆虐,人们被迫居家隔离,很多事被迫停顿下来。

王宁院士充分利用这段防疫居家的日子,完成了两个重大项目的最后阶段写作,一个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该项目成果近期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另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成果将于近期提交结项。

此外,他还写了三篇英文文章,七篇中文文章,阅读了很多平时来不及读的书。

2020年11月,剑桥大学出版社在线发表了焦点论文专辑《面对新冠疫情的流行与控制:来自中国的报道和反思》(Confront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and Control:Reports and Reflections from China),该专辑选自于欧洲科学院院刊《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

该专辑一经面世,便在欧美主流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王宁院士在该书“导言”中指出:新冠病毒性肺炎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出现,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因而理应通过全球治理的方式来得到遏制。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各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众志成城,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就基本将病毒遏制在其爆发地。

他以中国上海、北京、武汉和重庆这四大城市对新冠病毒性肺炎的有效遏制为例,有力地驳斥了西方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客和学者企图“甩锅”中国的做法。

并通过列举中美两国的疫情数据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遏制疫情与其所秉持的科学态度、制度优势和政治自信是分不开的。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

浅析文化翻译理论引言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内涵性和外延意义,而翻译的过程则是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语不仅要准确传达源于文本的信息,更要将文化传递置于首位。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20世纪70年代前,各语言学派和功能学派等学者聚焦于研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的语言学功能,并升级至文化层面。

70、80年代后,随着东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加强,多元文化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在语言交际活动的大背景下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在文化翻译研究方面,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作为主要代表人物,在其著作《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转向”一词,着重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文化”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扮演好文化传播的使者角色。

理论综述据巴斯奈特的观点,若将文化比作人的身体,那语言就是人的心脏,只有心脏与身体相互协调,人才能存活。

因此译员在翻译时,不能将文化割裂开进行翻译。

诠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后,巴斯奈特引用斯内尔霍恩比的观点,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1)翻译应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而非停留在以往的语篇之上;(2)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解码到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交流的过程;(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功能上的等值;(4)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用来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简言之,翻译绝非单纯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

翻译不仅要满足文化需要,同时也要满足读者需求。

此外,翻译会对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对其进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

理论发展据宋建浩的观点,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基于比较文学,对各国、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关系进行研究,而翻译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翻译与跨文化阐释_王宁

翻译与跨文化阐释_王宁
理论的翻译也是如此。米勒在不同的场合对理论 的翻译或阐释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一篇题为《越 过边界:翻译理论》(Border Crossings: Translating Theory, 1993) 的文章中,米勒主要探讨的问题与赛 义德的著名概念“理论的旅行”(traveling theory) 有 些相似,但与之不同的是,赛义德并没有专门提到翻 译对理论传播的中介和阐释作用,而米勒则强调了 理论在从一个国家旅行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时代 流传到另一个时代、从一种语言文化语境被传送到 另一种语言文化语境时所发生的变异。他认为造成 这种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翻译。从变异的角度 来比较一国文学在另一国的传播已经成为中国比较 文学学者近年来关注的一个话题。① 在这里,翻译 (translation) 实际上不亚于变异 (transformation)。正 如他的那本题为《新的开始》的论文集的标题所示, 理论经过翻译的中介之后有可能失去其原来的内在 精神,但也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开始”。强调作为 “新的开始”的理论的再生就是他这部文集的一个核 心观点 (Miller, 1993: vii)。②
在当今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中,希利斯 · 米勒的批 评生涯也许最长,影响也最大,他的批评道路始终 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但是与他的一些 学术同行所不同的是,他是一位从不满足于现状的 学者型批评家,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批评立场。虽
然他很少就翻译问题发表著述,但他始终对跨文化 的翻译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对中国文学也十分 热爱,曾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读完了宇文所安编译的 《诺顿中国文学选》,发现里面有许多可供跨文化阐 释的成分。早在本世纪初,他就撰文呼吁,美国高 校的世界文学课应把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列入 必读的经典书目,哪怕只阅读节选的译本也比不读 要好。这里的节选译本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上的翻 译。当译入语文化的接受者并没有了解异域文化全 貌 的 需 求 时,他 们 也 许 出 于 好 奇 仅 想 知 道 异 域 文 化 或文学的一点皮毛或概貌,而这时若让他们去静心 地阅读大部头的完整的译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红 楼梦》作为一部鸿篇巨制,即使对许多非中文专业 的中国读者来说也会使他们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对 英语世界的普通读者了。为了让英语世界的读者进 一步了解并品尝中国文学的魅力,首先阅读节选译 本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这种节选译本也许就 其字面意义而言,远离语言文字层面对应和忠实之 标准,其间还会穿插一些译者的介绍和阐发,但是 它却在文化的层面上达到了使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 古典文学名著和中国社会状况的目的。因此这样一 种近乎跨文化阐释式的翻译对于当前的中国文学和 文化走向世界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就这一 点而言,米勒的呼吁是颇有远见的。

浅谈翻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浅谈翻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浅谈翻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王云【摘要】翻译对文化有着重塑和构建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如何充分发扬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积极应对全球文化带来的冲突,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的最佳对接,是我国当前翻译研究所面临的极具现实性的课题和挑战.【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01【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多元化【作者】王云【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引言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翻译对文化的重塑和构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何做到让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全球化的土壤里都能自由绽放,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是摆在译界学者们面前一个极具挑战性而又极其现实性的课题。

翻译的内容不仅是语言符号本身,更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属于特定文化圈内的人们,其文化意识及至语言心理自然而然地都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1]。

民族文化的个性差异必然形成源语言和目的语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

那么,在全球化这一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中,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如何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接轨?中国的翻译研究航向又该如何把握?一、理论回顾在西方,从希腊罗马时期,围绕“直译和意译”的问题就开始了。

但是直到 20世纪末,归化和异化才作为对应的概念由意大利裔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正式提出。

他是坚决主张异化的代表,他在 1995年《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2]。

归化派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他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动态对等”以及后来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中,奈达从读者接受角度主张归化翻译,认为译文应当像原文一样流畅,没有翻译痕迹[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